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上映 7 天票房僅 350 萬的《八月》,是怎麼拿下金馬獎的? http://chongzhong.com/yiqipaidianying/130464.html 2017 - 03 - 31 一起拍電影 原文來自中國網頁, 文中的「國產」「全國」「國內」「大陸」「內地」指中國,「我黨」指中國共產黨, 介意者請勿往下看 -- 獲金馬獎的《八月》上映後票房慘淡,全國排片率僅為 2%, 上映 7 天只拿下了 350 萬的票房,預計最終票房 7000 萬。 《八月》所遭遇的高口碑低排片的現狀,也僅是當下文藝片市場上的一個縮影。 儘管拿下金馬獎,前期有一定的預熱,但還是沒有像《烈日焰火》那樣創造票房的奇蹟。 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單憑票房就將《八月》一巴掌打死, 既然能夠獲得金馬獎,那必然會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 那麼《八月》到底憑什麼拿下金馬獎,總體上歸結於這幾點: 1.電影《八月》呈現出了一種交流,將跨越時間空間的魅力體現的淋漓盡致。 2.金馬獎歷年來堅持藝術標準和電影價值至上的原則, 以褒獎小片、文藝片和藝術電影為主。 3.票房慘淡,《八月》並沒有輸, 只是像《八月》這類的文藝片需要通過分眾化、差異化的營銷發行去慢慢證明自己。 -- 《八月》呈現出了一種 跨越時間、空間的魅力 而提到《八月》獲獎的原因,金馬獎執行長聞天祥就表示: 「今年這部分的影片也很多,但是最後突圍而出的竟然是內蒙古影片《八月》。 我想它就像《塔洛》入圍一樣,一定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一個新導演的作品,可以在這裡獲得這麼大的肯定。 最有趣的反而是一些看過的人,聯想到的是台灣電影,聯想到侯孝賢的《童年往事》。 電影的一個交流,跨越時間、空間的魅力,竟然會在一部影片裡呈現。」 台灣電影當下的發展中規中矩,也沒有很火爆, 因此台灣電影人也都很懷念新浪潮時期,台灣電影十分繁榮的景象, 《八月》的出現正好與人們的心願和希冀相投, 而且電影本身是足夠優秀的,所以得到這個榮譽也是實至名歸的。 對於《八月》,金馬獎給予高度評價: 「這是一部氣質突出的作品。」 儘管《八月》是一部小成本影片, 但在知名影評人衛西諦看來,卻是一部填補空白的影片。 他說: 「中國電影多以講故事為主。 但像《八月》這樣行雲流水的影片,內地很少見。 它有一點侯孝賢的味道,但又不完全一樣,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沒有的東西。」 因為影片就是要致敬時光,所以在劇本中, 張大磊就用了很生活化的故事和場景去表述,沒有刻意去設計一些故事。 而恰恰就是這種隨性的發揮才成就了《八月》, 如果中規中矩的用戲劇性的語言去表述,未必會獲得好的效果。 而像《八月》一樣,很生活,很瑣碎的這一切,這才是紀念時光,致敬時代。 -- 金馬獎保持著褒獎文藝片、小片的階級特色 不忘初心,回顧金馬獎過往 6 年的獲獎作品規律, 無論是誰得獎,依然會堅持藝術標準和電影價值至上的原則, 更青睞文藝片,並不會太多顧及票房方面的成績。 實際上,正是金馬獎的這種堅定立場, 才得以維持住了金馬獎在兩岸三地電影節之中的地位。 第 45 屆金馬獎把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都頒給《投名狀》以後, 一向以鼓勵所有華語片為宗旨的金馬獎畫風一轉,很快形成了新的階段特色, 也就是以褒獎小片、文藝片和藝術電影為主。 就拿今年的金馬獎來說,張艾嘉主席還是堅持著和三年前卸任的上一任主席侯孝賢 偏向獨立文藝電影的路線不動搖,《七月與安生》、《我不是潘金蓮》 還有爆冷的《八月》因此脫穎而出。 往前推,2015 年獲得第 52 屆金馬獎的《山河故人》加《塔洛》, 何嘗不是 2014 年《推拿》、《白日焰火》加《一個勺子》的組合。 再往前推,此前一系列的《不能沒有你》、《當愛來的時候》、《神探亨特張》、 《爸媽不在家》、《推拿》等等,這些電影幾乎清一色的文藝口味,也都是小成本製作。 就像曾在第 35 屆金馬獎一舉斬獲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 5 項大獎的《天浴》。 它是 1998 年陳沖根據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電影, 嚴歌苓通過文秀年輕生命的凋零控訴了文革這一歷史時期對人的摧毀, 揭露了人性深處的殘忍與冷漠。 有人說: 「藝術是讓人恢復敏感,灰色在電影裡被擴大得漫天蓋地, 讓人欣慰的是,它因此是不全面的, 而恰恰是這份灰暗使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麻木的群體們得以重視和思考, 這便是它的作用和價值之一 。」 而金馬獎評委們恰恰就是從《天浴》窺視到了深刻的靈魂拷問的內涵。 另外,獲得第 51 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的耿軍導演的電影《錘子鐮刀都休息》, 是一部黑色幽默喜劇,講述三個蠢笨蠢笨的東北二流子的故事。 一個讓人歪想我黨 logoa、忍不住去解構的片名, 其實片中錘子是鄉村二流子搶劫的武器,鐮刀也許是農具也許是凶器。 不管金馬獎是不是故意的,某種程度上,也透露出了一種下意識的政治訴求。 所以,能夠看得出,歷屆金馬獎的作品都是經得住考驗的, 金馬獎之所以備受矚目,就是因為始終不忘初心,追求至高的電影價值。 大陸市場電影此起彼伏,然而真正有嚼頭的一類電影並不算很多, 而中國的文藝片也要向金馬獎的這種精神學習, 對的住金馬獎的期待,多用良心的製作來說事。 -- 從《八月》票房看文藝片走向: 精品化創作 + 分眾化 、差異化的營銷發行 國產文藝片一直就處在「獎杯與眼淚交融」的尷尬境地, 那些在國際影展屢獲大獎,但票房成績卻不盡人意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比如《人山人海》票房 100 萬元、《三峽好人》200 萬元。 2014 年,刁亦男導演的金熊獎作品《白日焰火》, 在內地市場拿下上億票房之後,就再沒有被超越過了。 像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也只有 3200 多萬票房, 而《推拿》、《闖入者》、《夜孔雀》、《聶隱娘》的票房雖達千萬級, 但比起商業片動輒過億的成績單,依然顯得異常的落寞。 所以,跟其他類型的片子不同, 文藝片是有一定觀影門檻的,而且也需要一個慢慢培養的過程。 要知道即使是在電影市場相對成熟的歐美,文藝片也未必那麼的受歡迎。 所以怎麼精準的找到自己的觀眾,是文藝片當前的關鍵, 如果一開始就投入大量宣發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票房不高,還浪費一堆錢。 所以,針對像《八月》這種藝術片低成本宣發資金不夠的問題, 一方面,可以採取眾籌的方式,借助互聯網平台發起眾籌, 待人數達到預期之後,再開始投放。 這樣既優化了影片的資源配置,又能夠針對性的募集到一定量的觀眾, 也就是所謂的「靶向投放」。 另一方面,就需要藉助藝術院線,先在各地一些成熟的藝術影廳展開首輪放映, 爭取每一場的都能收穫到最多的觀影人次和票房產出。 從而慢慢建立起影院對文藝片賺錢前景的信心,再逐步來擴大放映規模。 與此同時,市場方面,文藝片在努力做到精品化創作的同時, 更要學會分眾化、差異化的營銷發行,這也是未來的一個走勢, 藝術片作為中國電影未來的風向標,在追求片子的極高藝術性的基礎上 未來也一定會有更多的有情懷和高質量的觀眾群體加入進來。 對此,南京郵電大學電影學者楊志生也表示: 「金馬獎選擇《八月》,是一次面向未來的選擇。 時代在變,導演如果總是指望按著商業味兒包打天下,肯定不行了。 希望有更多有責任的藝術家能更深層次思考中國電影的問題, 我們的市場,需要多元化的呈現,為觀眾呈現不同的光影之夢。」 拋卻營利不說,做為當前被商業片包圍的市場下, 不可否認,《八月》就像一股清流,給文藝電影界提振了一下士氣。 文藝片永不會褪色,只是還需要時間,慢慢向我們靠近。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147.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91044967.A.B74.html
icarus0508: 票房和得獎沒直接關係吧 04/01 19:11
原作者應該只是想用這種標題吸引讀者 文章內談金馬獎與文藝電影市場
qazxswptt: 前提有誤導致有點沒意思的評論 金馬不是只愛小片跟文藝 04/01 19:13
pauljet: 又要錢又要獎 都給他爽就好 04/01 19:14
qazxswptt: 而是當所謂對岸大片都在譁眾捧明星 玩特效玩到疲勞 04/01 19:15
qazxswptt: 你叫金馬不選些人本價值的片出線 請問他要選什麼 04/01 19:16
qazxswptt: 設定觀點沒有抓對 講得再認真也有點像費文了 04/01 19:16
這麼說也對拉 不過他中間有提到,第 45 屆金馬獎之後的轉向 但是我查了一下之前與之後,其實文藝片與商業大片,都有得過金馬最佳影片的紀錄 他想說的可能是之後較多都是文藝片得最佳影片的趨向吧?
crazylincool: 不意外啊 影片質量確實海放其他華而不實的中國片 04/01 19:29
Re12345: 最佳影片應該要給長城 女主角給景甜 04/01 19:37
rex9999: 《八月》是一部格局非常小的作品 最佳影片凸顯金馬式微 04/01 19:48
Delisaac: 金馬那種小圈圈評審決定誰得獎的做法真的很鳥 04/01 19:52
照你這樣說那國際三大影展的評審團都很鳥囉 XD
joey0602: 金馬小評審團哪裡鳥。不然要一群沒看過的會員們投嗎 04/01 20:03
※ 編輯: MyAll (118.168.147.89), 04/01/2017 20:09:09
qazxswptt: 金馬這個趨勢是不得不為 不是他立意在此 這評論的錯誤 04/01 20:11
qazxswptt: 前提就是在這 金馬也是經歷過重新調整 你要鼓勵電影人 04/01 20:12
joey0602: 老實說八月拿影片我也覺得爆冷。但只能說各屆評審團口 04/01 20:12
joey0602: 味不同,去年許鞍華主席也是注重人文氣質的導演 04/01 20:12
qazxswptt: 拍出人本精神 難道要叫這些評審關起門選國內X殘大片嗎 04/01 20:13
sleepyrat: 金馬獎評審結果不關張艾嘉的事,他是執委會主席~~ 04/01 20:13
qazxswptt: 相對來說大片如果不X殘 也是可以選的呀 問題是華語圈 04/01 20:14
qazxswptt: 有質感的大片就是不夠多啊 更多的大片是賀歲削一票那種 04/01 20:14
waijr: 金馬有固定的評分標準 中國市場大分出一些人想拍金馬得獎片 04/01 20:35
waijr: 其實也不意外 04/01 20:35
joey0602: 應該說大陸沒鼓勵純粹電影藝術的官方獎。只有金雞百花 04/01 20:46
joey0602: 那種…他們就會來送金馬 04/01 20:47
ThreeNG: 金馬不少商業大片得過獎的 金馬其實很全面不受限 04/01 21:05
toyamaK52: 景甜呢? 04/01 21:13
orzisme: 八月是西寧FIRST出來的。這個影展越辦越好,有點像中國的 04/01 21:22
orzisme: 日舞,新銳獨立製片都會往這送。然後接著送金馬 04/01 21:23
orzisme: 我覺得重視人文內涵這點 是金馬很值得自豪的 04/01 21:38
orzisme: 像前年忻鈺坤的"心迷宮(殯棺)" 這片金雞百花是不會提的 04/01 21:40
orzisme: 可是金馬敢提,他也不用怕輩分名氣不夠什麼的。這就是金 04/01 21:41
orzisme: 馬努力堅持出來的價值 04/01 21:42
fushing: 因為歷來金馬重視人文內涵的特點,不少港星的轉型或是大陸 04/01 21:48
fushing: 硬底子演員大紅都是從金馬獎開始的 04/01 21:49
pauljet: 把最佳紀錄片給大同不給灣生 證明金馬獎比87%鄉民專業多 04/01 21:55
pauljet: 了 04/01 21:55
xmoonlight: 評審有問題啊 真比的話塔洛比八月強悍多了 04/01 23:35
xmoonlight: 八月一堆新電影的影子 呵呵 04/01 23:36
delPotro: 給八月真的不如給樹大招風 04/01 23:51
WhiteSide21: 廢掉算了,怎麼可以讓支那豬拿獎 04/02 03:12
StacyZhang: 要反串滾回你的數字版 04/02 07:09
hhwang: 上一屆有刺客聶隱娘大家都得閃邊啊 04/02 11:55
jay3300: 近幾年得獎可能不是最好..但也不致於糟哪去(就是可以理 04/02 12:33
jay3300: 解為何得獎這樣)..反正近年再爛也不會選出像衝擊效應那 04/02 12:33
jay3300: 樣莫名其妙的片XD 04/02 12:33
orz0928: 金馬不如開放到整個亞洲,一直糾結華語片。 04/02 13:46
rhappyd: 爛片 應該給瓦城 04/02 13:59
joey0602: 整個亞洲,去看亞洲電影大獎辦成怎樣的分獎笑話 04/02 14:11
legendarysoy: 華語電影的片子就做不完了,而且定位剛好 04/02 14:19
sleepyrat: 金馬獎的潛在危機,被大家捧太高,導致評審給獎標準越 04/02 17:19
sleepyrat: 來越文青。通俗片越來越沒機會。 04/02 17:20
sleepyrat: 金馬獎的定位可不只亞洲,而是全球華語片都可以參與。 04/02 17:25
qazxswptt: 這種擔心有點多了 通俗片本來就是來賺錢的 又想賺大錢 04/02 18:05
qazxswptt: 又要得一堆獎 世界上這種好事可沒這麼多 04/02 18:06
qazxswptt: 只要繼續走評審團 有召集人給你嫌 不至於大歪到那裡去 04/02 18:07
chiao218: 看了十幾年金馬,一直很支持。得獎的作品偏小眾是真的 04/02 20:07
chiao218: 不過功夫那屆,槍火那屆,無間道或是投名狀 04/02 20:08
chiao218: 都是很棒的商業片 04/02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