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母親!/ 聞天祥 https://goo.gl/3evVyy -- 從聚精會神到突如其來,從旁徵博引到意猶未盡; 對我而言,《母親!》是個挺有趣的觀影經驗。 影片前半段,聚焦在沒有名字的「她」(珍妮佛勞倫斯) 和「他」(哈維爾巴登)的家庭生活。 我們至少知道「他」是個遭遇寫作瓶頸的知名詩人,而「她」呢? 只是一味在「建構」兩人的家(粉刷牆壁、洗衣煮飯……), 打理一切到我們甚至沒什麼機會看到這座房子以外的地方,盡在封閉的內景裡環顧。 於是「它」(房子)便成了一則有意的象徵。 之後,由艾德哈里斯和蜜雪兒菲佛飾演的中年夫妻, 一對不速之客,先後闖進原本稍嫌平靜的世界。 男客人對「他」的崇拜,女客人對「她」的示警, 以及接下來一發不可收拾的意外和混亂 (兩個外人的兒子竟然到此爭產大打出手並發生命案), 透過大量近景調度和精彩演出,完全是高段驚悚恐怖片的手筆 (此時我腦海竄出的是羅曼波蘭斯基 1968 年的《失嬰記》印象)。 然而隨著「他」大方提供房子給這對夫妻和源源不絕的客人作追悼會, 這部電影對「外來者」的厭惡,透過他們誇張到不近情理的野蠻態度而達到高峰, 也讓被觀眾愈來愈同情的「她」近乎崩潰。 諷刺的是,衝突與悲劇,為「他」帶來文思泉湧的寫作動力; 同時,「她」也終於孕育出兩人的愛情結晶。 靈感到作品,有如造愛到生育,也是妙喻。 只是好景不長,當「她」準備迎接「三人世界」,並且流淚讀完「他」的新作時, 卻發現自己並非唯一、甚至更不是第一個分享的人;就像這個家不可能成為「她」的。 接踵而來、數百倍於影片前半部的粉絲、經紀、媒體,有如洪災氾濫; 以及「他們」幻化、衍生而成的一幕幕宗教威權、偶像崇拜、戰火蹂躪、甚至對立殺戮, 「她」的意象也忽地從一個妻子、母親,轉換為遍體鱗傷的大地之母。 那個瘋狂信眾分食初生嬰孩的場面, 除了讓我聯想到彼得格林納威 1993 年的《魔法聖嬰》;我也被迫放棄原先的期待。 隨著這座房子意象的轉換,而將思緒跳躍到聖經、環保、反戰, 和一切與其說是女主角「她」、不如說是導演戴倫亞洛諾夫斯基「他」的焦慮上。 因為對類型的想像破滅,以及幾乎要溢出銀幕的各式大哉問, 可以想見無法滿足預期心理的觀影落差, 會如何從散場觀眾難看的臉色和票房數字上反映出來。 但讓我最難受的,倒不是看似突兀的轉折和什麼都帶到一點的議題式發洩, 而是戴倫亞洛諾夫斯基對人的信念近乎崩塌的論述方式, 即使他在封閉空間裡的場面調度實在精彩。 如果我們換個方式看,不要只把焦點放在「她(母親)」, 而是把「她」與「他」視為「一體兩面」, 那麼這對角色也可視為一個人的理想和現實、內心與表面的拉鋸。 尤其是對創作者的揶揄:既自私又鼓吹分享,想要寧靜又捨不得喧囂的名望。 但當「他」一次又一次從體無完膚的心臟裡挖掘出「她」僅剩的「愛」, 來照亮自己的創作之路,才真的教我渾身不舒服。 是因為又落入女性不斷付出,玉石俱焚後還得且甘之如飴的宿命? 還是他真的道出創作就是這樣不斷吞噬愛與生命才得以反芻的殘酷呢? 這真是十足的暗黑啊! -- 原文結束。 -- 題外話: 可能因為我沒看過這部電影, 總覺得老師這篇文章好難讀懂啊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7.159.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07885018.A.74D.html
kloz: 因為這是一部難懂且有深度的影片 10/13 17:05
mysmalllamb: 創作的確很消耗,一將功成萬骨枯 10/13 17:06
yuhung: 因為導演和製片,讓我遲遲沒去看這部.... 10/13 17:18
hhwang: 那不就是「我不想抄」和「我只是致敬一下」的拉鋸嗎? 10/13 17:34
wengho: 老師寫的很棒 不需要討論聖經內容 能從其他角度解讀這部電 10/13 17:51
wengho: 影 10/13 17:51
z049023: 不喜歡一直激怒觀眾的電影 女主角都說不要這樣了啊 10/13 19:37
z049023: 沒人理她就算了 男主角還一直講幹話…… 10/13 19:38
PatsyGallagh: 還沒看過電影,但也覺得聞老師寫得真精彩 10/13 20:08
PatsyGallagh: 能夠從被中外影評寫到爛的象徵隱喻跳脫出來去延伸 10/13 20:09
PatsyGallagh: 真的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體會 10/13 20:10
Gronkjaer: 看過電影,覺得老師寫得很好呀! 10/14 00:30
airliebeach: 我白紙一張去看 看完也是擬人成創作的過程(作家或編 10/14 06:21
airliebeach: 劇)然後信徒就是嗜血的媒體 完全扭曲吞噬作品的真意 10/14 06:21
airliebeach: 然後回來爬文才發現原來在隱喻聖經 我卻完全沒發現 10/14 06:21
airliebeach: 只能說藝術真的很個人解讀XD 10/14 06:21
sheep125: 不用跟聖經扯上關係也看得懂,就是社會的縮影罷了 10/17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