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959年,莫里斯貝嘉來到布魯塞爾,同年完成《春之祭禮》;五年後,發表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這時候貝嘉只有三十七歲;2015年,創團五十周年的 東京芭蕾舞團與貝嘉洛桑芭蕾、以色列愛樂共同合作重現《貝九》,當時的排練、 訪談、演出經過都記錄在 2017 年發表的紀錄片《舞動貝多芬》。 我是從《戰火浮生錄》片尾,法國艾菲爾鐵塔前廣場上的《波麗露》開始認識 莫里斯貝嘉,後來終於在國家劇院感受到這支舞作的魅力,也陸續看過《火鳥》 現場、DVD版的《胡桃鉗》、Youtube 上的許多舞作的片段。莫理斯貝嘉是個鬼才, 在他的作品中,音樂(歌曲)跟舞蹈幾乎是密不可分,舞者舉手投足都在節拍上, 乾淨俐落。 第九號交響曲《合唱》是貝多芬失聰之後的創作,在第四樂章,他引用席勒的詩篇 向世人揭諸「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理想,這個崇高的理念也注入在這次跨越國界、 種族的製作裡。 在《舞動貝多芬》,舞臺上有幾個大小不一的圓;每個樂章裡,舞者利用肢體也 建構出許多完美的圓;影片最後,當鏡頭揚起,向下俯看,所有舞者手牽手形成的 數個同心圓分別順/逆時鐘旋轉,直到音樂結束。這個時候,我才發現貝嘉的作品 裡,充滿了不同形式的圓,那種精神上完滿、豐盈總能撫慰平凡如我的脆弱內心。 《舞動貝多芬》的導演 Arantxa Aguirre 與貝嘉洛桑芭蕾淵源深厚,她的父 母都曾與貝嘉共事多年,或許是這份關係,才能讓她帶著觀眾更深入這支舞作的 再現歷程,並藉此一窺莫里斯貝嘉的創作。 https://i.imgur.com/iryyPxG.jpg
https://i.imgur.com/8Dnump0.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09.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4493946.A.677.html ※ 編輯: tuhsiaofu (101.136.116.161 臺灣), 06/15/2021 19: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