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影史經典《大國民》的價值應該不消多說, 只要讀過電影相關教科書的人, 一定對這部電影有印象, 大概是那種沒看過《大國民》 也看過這顆雪花球(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 也不是很重要啦)的程度吧。 當年僅25歲的奧森威爾斯拍出了這部 無論是拍攝手法和剪輯都相當前衛 (當今看來仍是如此)的《大國民》, 讓觀眾看見這位鬼才的天分, 亦讓觀眾一窺美國人對理想的執著 以及媒體之可怖。 太多太多電影愛好者崇拜這部大作, 研究並解析它, 卻鮮少有人在乎這位Citizen Kane的孤寂。 說來諷刺,但這不就像是在肯恩死後, 每個人只顧著他們嘴裡令人崇敬、 喜愛甚至蹭恨的肯恩, 卻沒有人想了解除了「玫瑰花蕾」 以外的他一樣嗎? 關於這部電影的偉大, 市面上許多電影教科書應該解釋得頗為詳盡, 而在這裡, 我只想探討肯恩光鮮亮麗背後的殘缺和寂寞。 電影的開頭以幾分鐘的時間, 向觀眾交代誰是「肯恩」。 我們看見了一部像政治宣傳片一般的紀錄片, 宣揚大富豪肯恩一生的偉大、 財富及傳奇,並且以一句令人 摸不著頭緒的「玫瑰花蕾」作結。 而後我們才知道: 我們正在觀看電影中的人物 觀看電影中的紀錄片中的人物, 除了頗有玩味以外, 更在我們和大人物肯恩之間 建築了一道摸不著的牆。 我們透過紀錄片了解肯恩的偉大, 同時透過記者調查肯恩的遺言「玫瑰花蕾」, 被拉進電影中一起窺探肯恩的一生。 小時候的肯恩和其他孩子一樣天真無邪, 當時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屋外玩雪的時候, 他的父母正盤算著如何用 較「划算」的價格出賣他; 直到他拿雪橇往未來養父的身上砸的那一刻, 他的天真爛漫正式向父親愛錢的嘴臉、 母親無情的口吻,連同那份契約書, 一起消失在他的未來。 日復一日長大的肯恩, 雖然在往後的耶誕節得到了一個新的雪橇, 卻永遠比不上他當年那個破舊的 (也是他當年用來保護自己的武器)的雪橇。 失去父母而被養父帶走的肯恩, 對養父充滿了恨意, 以致他往後的人生, 除了向養父報仇以外, 始終都在追求他得不到的東西 ──當年失去的愛。 成年後的肯恩, 理當繼承了養父的一切, 成為一名有名望的大人物, 並且靠著自己的力量獲得人民的喜愛。 他看似一位被所有人愛戴的有為青年 ──關心中下階級、少年得志、聰明絕頂, 並且與總統的姪女結為連理, 實際上過著空殼一般的人生。 「想賺大錢沒什麼訣竅, 只要你一心一意想賺大錢就好。」 這是別人(我忘記誰)對肯恩的描述, 肯恩成了典型的「窮得只剩下錢」的男人。 他想過最頂級的人生, 做最成功的人, 以掩蓋他內心的空洞。 只是,當一個人爬上了需求層次金字塔 的頂端時,若下面的地基蓋得不夠穩固, 總有一天會應聲倒下, 肯恩始終缺乏的愛與歸屬感, 成就了往後兩任妻子離開他, 和他晚年的孤涼。 在記者為了知道「玫瑰花蕾」為何, 而找遍所有認識肯恩的人訪問時, 我們可以發現: 無論曾經與肯恩有過關係的人說著 有關肯恩的故事時, 記者始終將話題帶回 「所以你知道什麼是『玫瑰花蕾』嗎?」 沒有人真的在乎肯恩的過往, 述說肯恩故事的人只在乎自己 和肯恩之間的愛恨情仇, 而記者只想了解他想得到的獨家。 當每個人都在談論肯恩, 卻沒有任何一個人真的想要了解他的時候, 肯恩這個人,真的曾經活著嗎? 肯恩一生中娶了兩名女人: 一是總統的姪女, 二是夢想當歌星的平凡少女蘇珊, 這兩個女人個性天差地別, 也讓觀眾藉由這兩個女人 了解肯恩面對愛情的態度。 第一任妻子讓觀眾知道: 肯恩愛的只是她匹配的上自己的地位, 而非妻子本身; 而這樣空洞的愛, 也在往後肯恩與妻子的餐桌 (一般人凝結感情、談天說地的場所) 上的無語,伴隨越來越遠的距離, 隨之崩塌。 第二任妻子則讓觀眾明白: 肯恩的愛, 其實是建立在對方對自己的仰慕和愛戀, 就像他藉由世界上所有人的愛戴, 以建立自己的價值一樣, 他也藉由一段看似美好的愛情, 來確立自己是擁有愛的。 第二任妻子蘇珊同時也代表著 所有美國人的縮影, 最後蘇珊離開也暗喻肯恩鐘就被眾人拋棄。 肯恩就連挽留蘇珊的時候都在開條件, 他告訴蘇珊自己往後一定會照著 蘇珊想要的做, 不會讓蘇珊再有被強迫的感覺。 他始終是不懂愛的: 天真地以為只要給對方一切, 對方就會毫無怨言地跟著自己 (就像當年養父對肯恩的態度一樣)。 肯恩逼迫蘇珊成為歌星, 在沒有人欣賞蘇珊的歌聲時, 氣急敗壞地起身用力鼓掌, 像是在證明自己的選擇永遠都是最好的; 在蘇珊決定離開他的時候, 肯恩第一次露出了受傷的表情, 他告訴蘇珊「妳不能這樣對我。」 那個表情簡直像極了當年被拋棄的小肯恩。 由這兩任妻子可以明白: 肯恩對第一任妻子的追求象徵他對名譽 及金錢的渴求; 而對第二任妻子的追求則是再次告訴觀眾, 肯恩要全世界都愛他 (因為肯恩會開始對蘇珊感到興趣, 是因為蘇珊並不認識自己)。 電影中有一段值得留意的是: 肯恩曾經在蘇珊牙痛時向她說: 「讓自己不痛的方法,就是把疼痛忘掉。」 這一句話大大顯示肯恩如何處理自己 童年的傷口: 他沒有舔舐、更沒有包紮, 肯恩所選擇的是一種假性遺忘, 並且用往後所得到的一切圓這個天大的謊言 ──他沒有受傷,他是完好、無敵的。 「回憶是人類最大的詛咒。」 也許是除了蘇珊以外, 最了解肯恩的李蘭, 說出了這句話。 我相信其實終究是有人看透肯恩的空洞, 只是他們—連同肯恩自己—都不願意戳破。 失去了愛情和友情的肯恩, 晚年的他顯得格外滄桑, 但他仍然拒絕看見自己的痛苦, 就在整理物品的時候, 肯恩看著當年破舊的小玩伴雪橇, 親口要下人「燒掉那個垃圾」, 就在雪橇被扔進火爐裡的時候, 漸漸融化的冰底下露出了「Rosebud」 (玫瑰花蕾)的字眼, 觀眾突然明白了, 原來肯恩死前掛念的, 就是他始終回不去的快樂童年, 他並且將這個不堪的回憶燒毀。 「玫瑰花蕾」這個詞, 象徵肯恩小時候還是朵嬌嫩的花蕾, 尚未開苞成長, 不了解社會險惡; 只是玫瑰終究會帶刺, 肯恩也成了一個帶刺的悲慘人物, 再回不去了。 除了上面寫著玫瑰花蕾的雪橇之外, 肯恩死前曾經握著的水晶球 裡面的小屋子和雪景, 也象徵著肯恩被養父帶走的 那個再也回不去的天真童年, 肯恩臨死前曾用力的握緊那顆水晶球, 但水晶球最終仍是從他的手中滾走。 肯恩曾經在一場發表會上說: 「六年前,我看到了一張照片, 裡面是世界最偉大的報紙人才, 我就像個在糖果店外面的小孩。 六年之後,我拿到了糖果,一網打盡。」 肯恩沒有發現(又或者是拒絕發現), 自己始終是個站在糖果店外面 渴求甜美的孩子, 只是那個糖果代表的不是報社的成功, 而是他失去的童年。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 一個人會經歷兩次死亡, 一次是肉體死去的時候; 另一次則是消失在人們的口中時。 故事的結尾, 隨著記者的訪談結束後, 沒有人在議論起肯恩這號人物, 肯恩終究在人們的心中死去。 我們透過每個人的嘴裡認識肯恩: 他曾經的朋友李蘭、 他的助理和他的兩任妻子了解的這個肯恩, 不過也只是世俗對於「肯恩」 這個名詞所下的定義。 而真正的肯恩, 早就在他燒毀上面寫著玫瑰花蕾的雪橇時, 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4.87.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7191375.A.1EA.html
tenniset : 經典好片 05/25 11:43
vendor : 寫得太好了,完全說中我內心感受。有人說肯恩不懂愛 05/25 15:26
vendor : ,我覺得他懂,只是老是用錯方法 05/25 15:26
taurus7hehe : 謝謝樓上!我的想法是她「原本」懂的,只是在他付出 05/25 16:32
taurus7hehe : 愛之後卻得到被父母拋棄的下場,從此他開始不再用這 05/25 16:33
taurus7hehe : 樣的方式愛人。 05/25 16:33
sergiorossi : 這部經典好看 05/25 19:28
caro770880 : 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多看幾次研究運鏡,這部片我們 05/25 20:55
caro770880 : 花了一整個學期研究 05/25 20:55
bakasensei : 蘿絲芭德 05/26 12:06
taurus7hehe : C大:一定的!只是我很好奇,那門課的名稱叫做「大 05/28 03:35
taurus7hehe : 國民之運鏡研究」嗎XD? 05/28 03:35
CSFV : 好文 08/19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