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轉自:金馬影展「柏格曼百年紀念影展」電子版手冊 -- 探索篇 出生於 1918 年的柏格曼, 1940 年離開斯德哥爾摩大學投身劇場,1941 年被史汎斯克電影公司延攬為編劇, 1944 年的《折磨》(Torment)是他第一部被拍成電影的劇本, 之後他極力爭取獨立執導的機會,終於在 1945 年拍了導演處女作《危機》。 對大部分影迷而言最陌生的柏格曼早期作品,親和度反而是最高的。 探索大師養成的源頭,更是影癡最渴望探究的功課吧! 其實他的第二部電影《雨中情》(1946)便已獲得瑞典電影記者聯盟的獎項。 《開往印度之船》(1947)、《黑暗中的音樂》(1948)、《夏日戀曲》(1951)、 《女人的秘密》(1952)也都入選坎城、威尼斯影展競賽, 只不過當時在瑞典之外,大概只有法國影評權威巴贊發覺這位年輕導演的純粹與豐盛。 大師也是從小長大的。 片中有片的《牢獄》(1949)才是柏格曼第一部完全原創的電影(之前皆為改編)。 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是優雅感傷的通俗劇,精緻的攝影、孤獨寂寞的角色、 以及鏡子意象的巧妙運用,皆已在此時昭然若揭。 但你也可以看到《愛慾之港》(1948)試圖取法當時風起雲湧的義大利新寫實主義, 或如《饑渴》(1949)大膽碰觸女同志情節,《喜悅》(1950)展現他對音樂的喜好, 甚至《戀愛課程》(1954)的喜劇嘗試,對很多影迷而言,應該都是驚奇的發現。 柏格曼早期作品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應該是《莫妮卡》(1953), 少年早熟的楚浮、伍迪艾倫都曾表示過這部電影對他們的「吸引力」。 哈莉葉安德森充滿天才與性感的演出,轟動影壇, 連帶原名《Sawdustand Tinsel》的《鋸屑與亮片》都被改名成曖昧的《裸夜》(1953)。 當柏格曼與安德森銀幕下的戀情步上終結,也進而牽動《秋日之旅》(1955)的走向。 在他生命極端沮喪的時候,選擇要拍部好玩的作品的柏格曼,也即將迎來電影生涯的高峰。 -- 殿堂篇 按照柏格曼的說法,《夏夜微笑》(1955)在坎城爆紅並拿下「最佳詩意幽默」 這個獨一無二的怪獎,完全出乎意料。它把柏格曼推上導演生涯的第一個高峰, 之後《魔鬼的眼睛》(1960)也如法炮製過這個路線,讓少女的貞潔變成魔鬼的針眼。 但對後世影迷而言,更驚人的應該是接著一連串頭皮發麻的重量級經典。 騎士與死神對弈的《第七封印》(1957)、老醫生夢迴當年的《野草莓》(1957) 為公路電影開啟了古今對照的宏然格局,各種獎項榮銜也接踵不斷。 《生命的邊緣》(1958)不僅拿下坎城最佳導演,四位女演員也共享影后; 《魔術師》(1958)緊接著在威尼斯連下評審團特別獎在內的三座獎項; 《處女之泉》(1960)則是他首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穿過黑暗的玻璃》(1961)不但在奧斯卡連莊, 它和《冬之光》(1963)、《沉默》(1963)組成的「信仰三部曲」, 更把攝影機化做解剖刀,直切情感與性靈的枯竭。 在英國〈視與聽〉雜誌 1972 年的影史十大影片選拔,柏格曼一人就佔了兩部: 一部是他電影風格的最佳入門作《野草莓》,另一部則是玄妙有如無字天書的《假面》 (1966),風光程度,一時無幾。也意味他此時即在殿堂佔有一席之地了。 然而這時期還有幾部「另類」的柏格曼電影,也值得影迷一探。 例如他首部彩色片《這些女人們》(1964)的荒誕詼諧; 或者被視為恐怖片的《狼的時刻》(1968) ——儘管他大部分電影的犀利程度都讓人驚心動魄; 以及表面談戰爭,但我認為骨子裡是在回應「反柏格曼者」的《羞恥》(1968)。 他們讓柏格曼在「偉大」之外,流洩出一些有趣的灰色地帶。 -- 永恆篇 我們該如何想像或定義一個「國際的柏格曼」呢? 是走出瑞典拍片嗎? 但他在小小的法羅島就足以創作出《安娜的激情》(1969)啊! 還是該像《紅杏》(1971)讓比比安德森講英語呢? 其實柏格曼就是一切的答案。 當那些戲裡戲外伴隨他不知多少年的女演員們化為《哭泣與耳語》(1972)的臉孔與幽靈, 即使場景不出幾個房間一座庭園,講的是哪種語言, 紐約影評人協會還是把年度最佳影片、導演、劇本都頒給他。 似乎連電影也難以定義他?或者該說因為他而拓展了範疇。 《婚姻場景》(1973)、《魔笛》(1975)、《面面相覷》(1976) 原本都是為電視而製作,卻在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金像獎、義大利大衛獎, 被視為電影褒揚。作品的內涵與質地,絲毫不受工具與形式所限。 但沒料到 1976 年一樁來自瑞典國稅局的指控與逮捕,差點摧毀柏格曼, 也促成他的自我放逐。他去德國,在柏林拍了《蛇蛋》(1977)、 在慕尼黑重啟《傀儡生活》(1980); 即使與另一位國寶影人英格麗褒曼合作《秋光奏鳴曲》(1978),他也選在挪威拍攝。 他也不是無視於瑞典政界和影壇的頻頻招手,只是證明了清白,傷害卻已經造成。 直到最後一部執導的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1982)才終於回歸,並以集大成的姿態, 融合各式創作命題與成長回憶,並一舉摘下奧斯卡四項大獎。 在此之後,柏格曼並沒真正停止創作。 他寫劇本,重新省視與自己多年不合的父母;也拍電視電影,當然更沒放棄執導舞台劇 (別忘了他說過:戲劇是我忠誠的妻子,電影則是我驕奢的情人)。 但他對後人影響最大的,還是導演的電影。 -- 原文結束。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7.159.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9045287.A.440.html ※ 編輯: MyAll (219.87.159.71), 06/15/2018 14:56:21
gn02174082 : 推永恆大師中的大師柏格曼 06/15 14:58
gn02174082 : 仍然記得第一次看完婚姻場景時的震撼 06/15 14:58
TheodoreZh : 南部影迷QQ 06/15 15:16
joey0602 : 「婚姻場景」放映那年,好像讓瑞典離婚率衝高很多w 06/15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