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3173305 其實我向來都盡可能不去接觸關於宗教的電影,並非排斥而是我不太能理性地去評斷不同 信仰,因為深怕一些偏頗就很容易會誤認定電影有傳教之嫌,當然有些電影是毫不避諱給 人這種感覺的也有,因此我自己本身會減少這樣的接觸機會。這次會在台北電影節選擇《 與神同行的少年》連我都很意外,不過看完後倒是覺得收穫頗豐,能夠自我思辨的空間很 足,人們常說神愛世人、神的包容力比海還深、比天還寬,將「上帝的愛」放入這樣有著 「犯錯需要被原諒」情節的電影裡相當合適,它不只確實給了勒戒所裡所有男孩他們需要 的,可能是包容、原諒或者是重生的機會,修復起了與他人以及世界連結的橋樑。可這同 時也會讓人忍不住去想,難道唯有上帝的愛才是他們所需要的嗎? 導演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他額外添加了血氣方剛的少年最想要的,關於男女之 間的情與愛,那是無論上帝在如何強大都止不住的躁動。男主角托瑪正是導演放進的矛盾 體,一方面因為種種經歷與體悟令他臣服上帝、甘心為祂走上神職之路;可另一方面來看 ,真正救了他的其實是當初阻止他下山的女孩西碧,對她萌生的情意可比崇敬上帝的心還 要早。祂與她都從深淵裡將他救出,給了他全新的人生,那麼最後上帝之愛與男女情愛, 托瑪會何以衡量比重?托瑪是個個體,可卻也在某些時候代表著所有人,都在許多重要時 機裡陷入兩難抉擇。這是《與神同行的少年》滿有趣的思辨空間,可能仍會有點覺得過份 頌揚上帝,但談論到「愛」時,似乎也找不到比祂更具代表性的存在了。 染上毒癮的托瑪為了戒毒於是前往阿爾卑斯山上的勒戒所尋求協助,在那裡他必須和其他 人共同生活、得和外界斷絕聯繫、和所有人一起幹活,專心一意的靠接觸信仰與勞動去忘 卻毒品的誘惑,可這過程談何容易,對剛戒掉毒品不久的托瑪來說更是痛苦,在住進勒戒 所不久就時常發生抽蓄、情緒失控等脫序問題,甚至再去幫忙的農家裡偷香菸還躲起來偷 抽,完全不顧包含得團體行動在內的諸多規定,在有人指正他的行為是不對的時候,托瑪 情緒暴衝到最高點,最後不只和人發生衝突,更決定放棄勒戒、離開這裡回家去。當他走 到山腳下後因夜晚了沒巴士、他也身無分文,不得已只好去求助農家夫妻,在那裡他認識 了他的女兒西碧,在她的勸說之下,托瑪打消了放棄的念頭,選擇回到勒戒所去繼續進行 該完成的戒毒大業。 「回去吧,這是你唯一可以走出來的機會。」 因為西碧的關係,讓托瑪回到勒戒所後態度大轉變,他開始修復和他人的關係、用心做好 每份工作,也不再去嘗試碰毒、碰香菸,隨著日子天天過去,托瑪比起剛來時的陰暗,現 在整個人顯得神清氣爽,他也開始接觸了上帝,自認聖經背得比任何人都還熟,但心裡某 處仍是感受的到他的言不由衷,那是他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部分,心口不一致令他無 法真正進入「信仰」,所以他對上台分享自己感到焦慮、緊張,下意識地想要逃避去做這 件事。可以認為的是,托瑪喜歡上了西碧,他想聽她的話、不是想讓她開心,而是想讓她 認同他、不會對他失望,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她,而不是自己。他自己察覺不到的,不 代表別人感受不到,例如夏日派對裡前來的修女就識破了他,點出了他心中目前的疑惑與 困住的地方,有人當頭棒喝重擊著他,讓他再無法忍受的崩潰。 《與神同行的少年》誠如導演所言,「這是一部關於重建社群連結、真正理解他人精神痛 苦的作品,也是人道精神的表現。」,對於上述幾點我認為電影本身是有做到的,而且為 了避免淪為傳教電影、也不想去單純的空口說白話,導演放進了許多正反面教材,透過幾 位進入勒戒所少年的勒戒過程與結果、他們各自的心態轉變等等對照,去鞏固他的電影基 礎、讓他所講的、傳達的訊號更為強勁。 男主角安東尼巴洪將對自己、對未來感到焦慮不安、徬徨,渴望獲得身體與心靈上的救贖 ,卻又抗拒(戒毒)並過度偽裝的武裝男孩詮釋到位,後面遇見西碧、信仰上帝後的轉折 分明。他在大樹下等著西碧前來參加夏日派對卻遲遲盼不到人,臉上表情從喜悅到哀傷, 並將之浸入情緒宣洩;以及他與老修女的對話實屬本片最佳兩場戲,安東尼巴洪的表現撐 起了電影,也替他拿到了柏林影展影帝殊榮,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 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 因為很喜歡看電影, 或許不是寫得很好, 不是所謂的專業影評, 只是很單純的想把看完電影後的想法用文字述說出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90.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36134573.A.76F.html
etiennechiu : 推用心文 09/06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