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雖然寫了用影評腦袋的一篇文章 並且給了普雷, 它不是那種「今年必看…排行前幾名…」標題, 但是確實是一部討喜的,會想和家人朋友分享的那種電影。 於是呢? 來寫寫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跟大家討論看看 =======以下有雷======== 1.關於男主角: 我之前沒看過邱澤的表演,但這第一次見面,完全不知道他是個偶像 (但看演員訪談花絮就看出來很明顯XD)我對他談吉他含情脈脈看著 宋正遠(以下簡稱先生)的眼神真的太神啦。我也好奇一個問題, 異性戀男生如果有人對女友使出 如此萌、那麼無辜的大眼睛會發生什麼事。 他把阿傑這個角色的三個層次表現的很好, 一個是在遇到宋正遠後曖昧後交往的年輕屁孩、 再來是宋正遠生病後先賞完一個巴掌然後成為他的照顧者安慰者、 而最後在失去宋正遠後把感情暫時封閉, 卻又因為宋呈希(以下簡稱兒子)相遇後, 逐漸重新找回愛、照顧的感受,而當找回的感受, 於是最後才能真正在百日那天真正的跟過去道別。 等等!這不正是我的愛片「海邊的曼徹斯特」的套路嗎!!!!! 但我也必須老實說,電影並沒有把這個很鮮明的角色曲線處理得很清楚, 觀眾如我並沒有辦法在觀影當下就感受到這個角色曲線。 2. 關於女主角: 我之前也沒有看過謝盈萱的表演,但第一次看到她的表演, 就知道她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硬底子演員。 在奧斯卡倒數三二一的餐桌戲,還真的是令人拍案叫絕, 腦中硬是浮現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媽媽的遙控器」中 那夭壽情緒勒索的橋段。 其他包含幾次經過廟宇前無助問蒼天的獨白、 回憶中為了討好宋正遠而努力做出改變, 卻換來來先生出櫃和離家的告白打擊與失落, 還有最後諮商室裡「難道都是假的,沒有一點點真的愛嗎?」的崩潰。 每一幕時都打動我的心,為這個既是張牙舞爪, 嘮叨卻又始終默默做著該做的, 在脆弱渴望被愛的妻子還有媽媽這兩個角色中打轉。 3. 關於兒子: 片頭出現的塗鴉與旁白,到了中後段完全消失了。 推敲一下,好像在兒子在和諮商師晤談後, 體會到自己「生氣」的情緒其實是「無能為力」之後就停止了。 他對阿傑和三蓮兩邊的關係有了或是理解或是諒解。 前者跳出了「好人」、「壞人」的框架, 後者則漸漸在媽媽一次又一次的讓步與持續不斷的付出愛之後軟化。 我自己是沒有很喜歡這樣的表現方式, 覺得有點干擾視線甚至有時候會搶走我那一場戲的情緒注意力。 4.關於先生: 最後,我們多少可以拼湊出,宋正遠是先在劇場遇見阿傑, 然後因為要擁有一個正常的家庭而離開他,但在生病之後, 又決定要在生命的最後做自己,而與三蓮出櫃並且離家。 他離家的動機,其實不好說,有可能是忠於自我, 有可能是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不知如何面對的愧疚逃避等等等。 但至少能確定,他是在乎兒子的。不然就不會偷偷看他放學, 然後心裡寄望著有一天兒子能原諒自己的不告而別。 我有想過其實要不要,從頭到尾都讓這個先生不要露臉, 甚至不要有任何台詞會是怎樣的可能。 為什麼會這樣想是因為,他這個角色的存在有點尷尬, 其實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但其實又是其他三個角色關係中一個重要的核心。 他確實與這三個角色有著強而有力的連結性。 當在電影一開始就已成逝者, 在這個回憶與角色劇情推進交錯進行結構複雜的敘事裡, 增添這條線,恐怕整體結構會更加破粹。 然而,涉及到男主角的角色曲線,以及觀眾對那段感情的瞭解認同, 那些對手戲又有其必要。總之,這角色在這部電影很尷尬。 要讓他多表現一點也不是,對觀眾完全保持零資訊也不是。 沒什麼存在感,可是你卻不能當他沒這個人。 5. 關於電影配樂: 這部電影的配樂我很喜歡。應該不會有人不喜歡吧? 很有風格、重複性和主題性明顯但又不到洗腦,相當舒服、加分。 6. 關於父親給兒子的信與結局: 最後他們三個人都能夠原諒而且跟宋正遠好好道別。 兒子的理解竟然只從一封信(當然還有那些聽阿傑叔叔說的故事), 而更讓我意外的,那封信的內容竟然是空白的。 兒子跟阿傑叔叔說「謝謝你照顧我爸」。 這聽起更像來是兒子對叔叔的和解。 但兒子跟爸爸呢? 他們兩個就只有小時候一個一起玩具車幾秒鐘的鏡頭而已。 但我相信關心同志議題的我們,都很想知道導演那裡要怎麼處理他們的關係。 如同結局阿傑母親的出現, 上一代的老母親、新一代的孩子, 他們的思想要怎麼因應這樣的衝擊或者被教育, 不正是我們拿著公投票,投出贊成或反對意見的原因和關心嘛。 7. 一些鏡頭與台詞 我看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有感覺到它有些舞台劇與電視劇的味道, 看完後查兩位導演的資歷經歷也說明的我的感受。 我本身很少舞台劇的經驗,但一些對白的設計很有趣留下痕跡, 「一萬年是多久」、 「我還有一個小小的疑問難道就沒一點點愛嗎?」 還有最後「愛和恨哪個比較快原諒?」 (最後這句原文我一直記不得有沒有版友可以救我的金魚腦) 這些句子共同的特色是「自問自答」, 在被安排在那些脈落裡,都有點突兀, 這在我非常有限的舞台劇觀影經驗中, 這都是演員丟給觀眾的一個cue,意思是接下來我要說重點了,打瞌睡的可以起來了。 這並不會不好,只是我很少在電影裡看到這樣太留痕跡的對白設計。 然後電視劇或MV味道,有一個鏡頭我真的忍不住想吐嘈, 三蓮過馬路遇見一台計程車,看見自己和先生在一起很開心。 那個鏡頭的剪得真的好蠢啊XD 但教吉他那邊的剪接我就很喜歡。 8. 結語 以上也就是為什麼我覺得這部電影不能算是冷硬的同志議題電影, 觀影起來起來輕鬆沒有負擔,而是喜劇小品的定位。 也許不能夠滿足我們心中的每一個的疑問, 或是對當下社會現況有什麼反省與回應, 但至少它依然做到了, 提起了一些關於同志愛戀、價值翻轉的問題, 描述了一下那些問題,展示出了可能的衝突與矛盾, 最後給下了一個可能可以用愛化解對立衝突的可能。 最後, 不管反對同意,記得去投票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20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41916764.A.6D8.html ※ 編輯: kobe1802 (61.230.201.8), 11/11/2018 14:16:22 ※ 編輯: kobe1802 (61.230.201.8), 11/11/2018 14:17:08
ken10272 : 蠢點在哪??? 11/11 15:13
蠢點就是如果要表達一種角色與過去的回憶「互動」的意象, 我幾乎沒有在任何一部電影看過這樣的鏡頭,倒是在偶像劇和MV看過不少, 那邊真的讓我很出戲去想,天啊我看的是電影嗎?怎麼會有這個鏡頭XD
jplo : 我想我們都太習慣別人給答案了 ,或許導演也不知道 11/11 17:52
jplo : 要給什麼答案啊 ! 11/11 17:52
應該這樣講,會需要答案或鋪陳是因為你(導演)給了我們一個結果, 所以導致結果的因或是其中的轉折就必須要足夠的說服力。 當然留白給觀眾自行投射也是一種可能,但就承擔觀眾可能會情緒斷裂。
peggy60624 : 請問信的內容 有這個片段嗎? 11/11 19:00
沒有這個片段,只有兒子坐在門口等阿傑叔叔出門,告訴他他看過信了, 然後謝謝他。但接下來阿傑腿就斷了XD
sleepyrat : 這部片一開始的問題跟林正盛的"愛你愛我"有七八分像 11/11 19:50
justo180 : 宋正遠露不露臉其實要看怎麼呈現,聽說桐島退社了 11/11 20:52
justo180 : 桐島的不露臉就處理的很失敗 11/11 20:52
天大的誤會啊 桐島不露臉是那部之所以為經典的一大原因啊啊啊啊
zasd : 檢討是必要的,期待台灣可以出更棒的電影! 11/11 20:59
a13471 : 推塗鴉干擾、先生尷尬、和解空白,鏡頭對白設計做作 11/11 21:37
sleepyrat : 塗鴉是為了要藏拙 11/11 23:15
pekoko : 我很喜歡塗鴉欸 ... 11/12 00:30
有人覺得那樣很可愛、調性也與喜劇一致,算是一種定錨。我只能說不合我口味。
capricornya : 原來是自問自答的關係,一直覺得台灣因為許多舞台劇 11/12 04:24
capricornya : 演員跑去演電視劇,台詞還有語氣常常太舞台劇感, 11/12 04:24
capricornya : 讓我有點出戲 11/12 04:24
尤其用的語言又是中文,所以我們很能夠分辨是不是日常對話還是設計出來的 這部設計對白的痕跡很明顯。不像是一般人在聊天時會說的話。簡言之,文青腔。 平衡的說,或許有一些我們沒有感覺的英語片外語片,對他們本國人看的感覺也是如此。
chrisdddd : 的確舞台劇式的演法有滿多出戲的鏡頭,三蓮的開場是 11/12 04:44
chrisdddd : ,剪頭髮也是。 11/12 04:44
Answerme : MV語言源於導演豐富的mv創作經驗 我覺得相較電影語 11/12 11:55
Answerme : 言就是不同語彙而已 現在看片已經不會覺得大銀幕就 11/12 11:55
Answerme : 應該要用什麼方式詮釋 11/12 11:55
我同意不同領域的創作方式可以有所交流引用,激盪出不同的化學效應。 這也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舞台劇改編成電影的一大學問。 但既然表演的媒介已經不同,當然要想辦法調整成適合的表現方式。 妳能夠想像一個對白很少的廣播節目、一個都是講旁白沒有影像的電視節目嗎? 廣播的靈魂是聲音、電視的魅力在於影像。 舞台劇的靈魂是戲劇張力與印象深刻的對白, 電影的魅力在於影像、音效、配樂、剪接等總和, 所以既然它是一部電影作品,它就不能只是做好原本舞台劇就有的優點。
SheilaK : 宋正遠應該是先認識三蓮(為了拿風鈴)後才在劇場第一 11/12 12:21
SheilaK : 次見到阿傑(宋正遠拿風鈴去劇場) 11/12 12:21
fishhh1 : 你說的那一句應該是宋正遠說恨比較容易康復 11/12 17:30
Shadowlife : 宋:因為恨比愛容易被遺忘 11/12 17:46
我大膽猜測這場戲要嘛前面被剪掉什麼鋪陳,要嘛就是又犯了舞台劇鋪陳不足的毛病, 在那段的脈落沒頭沒腦天外飛來一筆,我根本很難腦補為何宋正遠會有那種情緒, 是自責嗎?還是覺得時間可以療癒一切?還是跟男人的刻板印象受傷會躲起來有關? 沒交待啊! 我就算看了你們真正的原文 我還是不懂那個對白 跟整部電影的關係。
apple226673 : 推,兩個男主彈吉他,恰如其分的愛戀和剪輯 11/12 18:23
hhwang : 宋正遠如果不露臉這部會高很多分,阿山的演技在神 11/12 22:58
hhwang : 級女主角和優秀男主角前相形見絀 11/12 22:58
hhwang : 當初北影看完不斷幫想誰可以勝任這個角色 11/12 23:03
我是不認識那名演員,但有時候角色能不能發揮也跟劇本和導演有關啊。 有可能他其實撐的起來,像剪頭髮和三蓮按電鈴抓姦那兩場戲我覺得很精彩啊, 但很多場戲被剪掉,或是劇本當初在構思就沒能讓他發揮。
injue : 我要替塗鴉辯白一下,在藝術治療中塗鴉正是治療的一 11/12 23:49
injue : 種方式 11/12 23:49
injue : 所以可以將塗鴉視為呈希的內心世界 11/12 23:50
injue : 那些他想抹去的、想改變的都由塗鴉中看出端倪 11/12 23:51
感謝妳!妳完全突破我的盲點了。我一直有感覺那個塗鴉的意義是孩子內心的世界。 但沒辦法連結上這種手法的特殊性與不可取代性,換言之它這個表現方式有它特殊的 意義。而孩子事實上在劇中也確實有做諮商的治療,所以可以看成是不同階段, 隨著故事的演進,孩子與情緒之間接觸、理解、釋放、解構、重構的心理過程描述。 ※ 編輯: kobe1802 (36.230.202.247), 11/13/2018 00:34:36
kiki1235678g: 一萬年那邊的台詞我真的是每聽每看都想哭 11/13 10:25
a16628667 : 台詞在那個心境下的自問自答不會很有設計感啊 11/13 17:40
a13471 : 沒什麼好辯駁的,誰都看得出那是兒子腦補的具現化, 11/13 20:06
a13471 : 但是還是干擾 11/13 20:06
alternate : 推寫的很好 很多地方都有同感 11/13 20:28
andrea999 : 我也覺得宋政遠的演技真的相形失色 不如不要露面 11/16 13:16
zurilla : 宋政遠是四分衛主唱阿山、不是職業演員~以歌手身 11/19 21:57
zurilla : 分來說,個人覺得他的表現有讓我驚艷。另推沒出現過 11/19 21:57
zurilla : 的桐島、看完那部電影真的覺得這個安排太絕妙了! 11/19 21:57
mimihowru : 一萬年的那一段真的很刺心 11/21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