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影》:誰才是陰陽弈枰之間的下棋人? 圖文好讀版: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592/3622448 張藝謀的武俠電影,多愛說教講理。《英雄》講得是「天下」、《滿城盡帶黃金 甲》講得是「規矩」。有些人認為《影》講得是「陰陽」,但在我看來則否。張 藝謀因為錯誤理解了「陰陽」,使得講「陰陽」只是表面,最後談的卻是「弈 棋」。 《影》相比前述作品,講理上顯得更有層次,不像那些作品只想講述一個死板板 的僵化概念。如果你喜歡聽張藝謀說教,《影》的寓意變化得多,會是個不錯的 選擇。 但你對張藝謀的期待如果是:他過去一貫的大場面、大城樓、大宮廷、大卡司、 大成本,凡事都誇張地講個「大」字,那你可能就要失望了。《影》在拍攝規模 上遠遠遜於《英雄》與《黃金甲》,只有在兵器使用的想像上,《影》倒是有些 誇張的新意。 如果你對於《影》的期待是它的藝術呈現,畢竟除了最佳導演外,《影》囊括了 2018年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造型設計這三項藝術性獎項, 那我還是要說你可能也要失望了。 在電影裡,沛國宮廷懸掛的一幅幅〈太平賦〉,不禁讓人聯想到《英雄》秦宮裡 懸掛的一條條布幔;鄧超與孫儷、胡軍在雨中過招的那幾場戲,又配上琴音,不 禁讓人聯想到《英雄》裡長空與無名在雨中的打鬥;在境州裡,死士們用沛傘射 出飛刀與楊家大刀對決的場景,也不禁讓人聯想到《黃金甲》裡黑衣人們以飛刀 對上杰王子大刀的畫面。 由於在視覺意象上,諸多素材形式與《英雄》、《黃金甲》重疊,使得《影》彷 彿只不過是將《英雄》裡色系切換的宮廷屋室、《黃金甲》裡的一片金黃的戰場, 通通都改成了黑白版而已。從《英雄》到《黃金甲》,張藝謀的色彩運用,一直 得到國際獎項的青睞,但在輿論上卻一直有著色彩氾濫的批評。如今些評論卻開 始認為《影》的黑白風格,更勝於張藝謀在過去豐富的色彩運用。那我必須要說, 在視覺素材與形式重疊之下,還能覺得《影》大勝於舊作,這可能是種色彩偏見: 滿是黃金便言俗氣,一見水墨就稱意境。 筆者認為,《影》真正有價值、值得去玩味的,其實是在張藝謀的說理之上。所 以,本文將結合電影劇情、原著小說內容,對張藝謀的說理意圖進行一番分析。 由於以下涉及劇情,還請斟酌閱讀。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脫胎於三國,不如全無三國 《影》的原著小說取自《荊州殺》,這是本以三國為背景的小說,講得是吳國從 關羽手上奪取荊州的故事。 看過《影》的觀眾,不難看出當中的地名、角色都很容易與三國做對比: 《影》 《荊州殺》與三國 境州(地名) 吳蜀兩國所在爭奪的「荊州」 子虞 名字諧音相同的「周瑜」 小艾 周瑜的妻子「小喬」 魯嚴 一樣都姓魯的「魯肅」 楊蒼 同樣拿著大刀的「關羽」 楊平 關羽之子「關平」 進而,我們很容易能從人物關係推出:主公沛良的原型是「孫權」、武將田戰的原 型是「呂蒙」。 不過《影》的劇情和原著小說之間相去甚遠:首先,原著《荊州殺》在故事主軸上, 大抵遵照史料或演義記載,不敢違反,僅是在空白之處,加入了小說家的想像。但 是《影》卻在結局顛破了原有三國敘事。再者,原著《荊州殺》裡的「影子」,並 不是只有周瑜才有影子,而是東吳眾臣諸將均有著與自己長得維妙維肖的影武者。 不過,影子在原著中的作用,卻只起到兩個點綴性的效果: 一是發生在呂蒙在周瑜死後,攻下荊州凱旋而歸之時:面對東吳郡主的愛戀,呂蒙 感到自己是一介武夫,配不上郡主,於是謊稱自己是呂蒙的「影子」,以遠離郡主。 二是在《荊州殺》的結局裡:小喬難忍周瑜之死,而回到故里隱居,在彷彿間,小 喬看到「一個高大的熟悉身影」。原著結束在此,成為留給讀者的懸疑:究竟真周 瑜死了沒?回來找小喬的,是周瑜還是周瑜的影子? 大抵來說,原著《荊州殺》裡的「影子」並不構成劇情主線上的重要角色,而是在 史實之外的感情線上提供給讀者一個遐想。 既然如此,大幅度顛破了原有三國敘事的《影》,在設計上卻保留著三國的蛛絲馬 跡,這樣的安排就顯得沒有必要。這使得觀眾難免有所錯亂,一方面猜得出電影角 色是取自於三國,在觀影時不免代入自己對於三國人物事件的印象;另一方面逐漸 發現到這不是三國電影,想擺脫既有印象投射,卻已經來不及了。 這種「不是三國的三國戲」,不知道是不是出於中共國家廣電局「古裝歷史劇不能 捏造戲說」禁令的影響,才使得人物設計上如此扭捏。張藝謀在訪談時曾說:「如 果是四大名著,你對它的改動是不可以為所欲為的,所以就以三國故事作為一個源 頭。」 又一個東方媚俗下的概念:《影》當中的「陰陽」 張藝謀武俠電影裡的說理,雖披著東方思想的外衣,但著實不是東方思想,而是拍 給西方人或現代人所想像中的古典東方。這種扭曲了原本概念以迎合觀眾們的東方 想像,被稱之為「東方媚俗」。 《英雄》所講的「天下」,使秦帝國與其所併吞的六國疆域,彷彿成為一個不可分 裂的文化認同整體,國與國的疆界全被消融在天下之中。於是,東方的英雄所效忠 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整個「天下」。 然而,春秋戰國實際上的天下觀,卻不是這種文化社群的概念。在春秋時期,它是 作為維繫在周天子之下各諸侯國的政治地理範圍,其內部當然有著國與國之間的界 線;在戰國時期,它是作為九州、甚至在包括蠻夷戎狄之四海、甚至再包括秦帝國 所難以觸及的四荒、四極之下所誕生的一個政治地理概念。 《黃金甲》所講的「規矩」,更是錯得離譜。在著名台詞「天地萬物,朕賜給你的 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的詮釋下,「規矩」竟成為服從權威的一個註腳。 然而,「規矩」從繪製方圓的工具,進而產生政治倫理上的意義,這起源於《孟 子》。《孟子・離婁上》:「規矩,方圓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 裡反覆將「仁政」以「規矩」作喻。於是,「規矩」的意義不在於服從權威,而是 合於抽象的德性,從而明代王陽明便將「規矩」裡解為《孟子》所談的「良知」。 回到《影》,《影》在美學上猶如太極圖中的「陰陽」,以白色喻陽、以黑色喻 陰,所有演員在身穿白衣或黑衣時,都象徵著劇中一個很鮮明的思維:我在陰或陽 的某一端時,即與另一端對立,必須要控制並利用另一端,才能合成陰陽、達成目 標。例如: 一、開場時,全場只有主角境州身穿黑衣,與子虞之妻小艾,形成一黑一白,這除 了以黑衣之陰隱喻境州是子虞的影子外,也顯示境州與小艾需要陰陽相輔、琴瑟和 鳴,才能達到欺瞞主公沛良的目的。 二、待到境州與小艾離場時,原本也是身穿白衣的魯嚴,在很巧妙的光影變化下, 變成黑衣,與主公沛良的白衣形成對比,這顯示主公沛良需要依賴魯嚴的外交能 力,才能與炎國聯姻,維持同盟關係。 三、主角境州上朝時,兩排文武大臣,文臣白衣、武將黑衣,文臣避戰、武將欲 戰,雙方形成劍拔弩張之勢。 劇中只有在兩人同心同德,沒有相互利用關係時,才會同色:像是楊蒼父子出場時 都一同身穿黑衣、或是小艾對境州動情時都一同身穿白衣,這才解除了陰陽之間的 相互利用、宰制的關係。 很明顯地,上述這些影像片段所呈現出的「陰陽」,被注入了西方啟蒙以來,主客 二元對立的思想:當區分一陰一陽時,主體便要思考,我是在陰陽的哪一端?對方 是否與我在對立的一端?如果對方是對立的客體,我要如何宰制對方,以達成目的。 在東方原本的陰陽哲學裡,陰陽僅是作為解釋事物如何形構的一套釋物哲學,並沒 有如此的限定。張藝謀所理解的陰陽,已受到西方現代思想的侷限。 但也由於張藝謀的東方媚俗,「陰陽」被錯誤理解為一種相互宰制,這反而得出一 個更有趣的探問,也就是電影宣傳上所寫的:「誰是棋子?誰的棋局?」 在這場每個人都機關算盡,試圖宰制他人成為棋子的同時,自己也成為他人棋盤中 的棋子。於是,每個角色的黑衣與白衣,便猶如弈枰上的黑子與白子,只要你站在 陰陽的某一端,你就仍然是他人的棋子。所以,整部戲所要探問的「下棋人」,也 在水墨設色的襯托下呼之欲出:前去挑戰楊蒼時的境州,唯有在此之後,他身著褐 衣,是全戲唯一不再染墨的人物。 於是,境州在與生死決斷之後、在無家與失母之後,他再也不因為自己的目的與算 計而受制於人,他選擇回沛國也好、他選擇離去也好,他是全戲唯一開始擁有自由 的人。 結局:小艾究竟在門縫裡看到了什麼? 《影》採取了一個開放式結局,對此,張藝謀在訪談時認為,雖然結尾沒有明確答 案,但也可以不用解得太玄,就一正一反兩個可能的結果:一個是說影最後稱王了, 另一個是他就騎馬走了,拂袖而去。 電影內容或許沒有明說是何者,只透過小艾從門縫裡觀看時的神情,提供給觀眾結 局上的遐想。不過,筆者認為,我們不妨從小艾的神情做出如下的解讀:首先,境 州與小艾之間,在結局時是否還留有真情? 當宮殿之中,一片血腥,境州拖著步伐走向小艾。小艾的臉上只有惶恐,拖著已經 腿軟的身軀,想離去卻又無法移動。境州伸出雙手,看似想抱住小艾、或者是扶起 小艾,小艾仍是惶恐地喘息。境州見狀眼神有點落寞,收回了伸出的雙手,在身上 找了一找,找出了小艾送給他的錦囊,他用手擦了又擦,但錦囊上仍是沾滿著鮮血, 怎麼擦也擦不去,但境州仍然把錦囊放到小艾的手心上,隨即轉身離去。 這說明,境州仍對小艾是有情的,境州在失去歸宿之後,選擇回到沛國,多少對小 艾有些期望,但他並沒有想要強佔她,在意識到小艾對他並未留情,他默默走出宮 殿。 境州在宮殿外對眾臣大喊:「主公遇刺,不幸駕崩,刺客逆賊,已被本都督當場擊 殺!」此時宮殿內的小艾突然驚叫一聲,隨手把錦囊一扔,試圖向殿外跑去。 如果小艾真的留情,這被境州誤以為飽滿情意而隨身攜帶的錦囊,小艾不應如此隨 手。小艾驚呼是為了什麼?她是在聽到境州在殿外喊出的話才突然尖叫的,因為她 已想到,丈夫的身份如今已被境州完全取代,當她不選擇躲藏到殿內何處,而是急 著跑向殿外眾臣,那她只有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向眾臣們澄清:這個人,不是子 虞、不是她的丈夫! 再者,正當小艾拉起門環,正要拉開宮殿大門時,門縫裡映照在她臉上的光線,究 竟讓她看到了什麼?為何讓她放下門環,選擇在門內繼續觀看?為何讓她驚恐的神 情變得平緩、急促的呼吸開始柔和? 答案肯定不是悉知境州真實身分的田戰,在外頭揭穿了他,因為揭穿之後而來的另 一場殿外殺戮,只會讓小艾再度驚恐。答案也不會像是張藝謀所說的第二種可能: 荊州騎馬走了,拂袖而去,因為境州在殿外聲稱自己是「本都督」,說完主公遇刺 後卻突然離去、也無人進殿查看實情,於情理不合。 於是,答案很簡單,最有可能的只剩下一種:當沛良已死,田戰帶領眾臣向境州跪 拜,奉他為新主。見到此情此景的一刻,小艾是手握殿內廝殺內情的人,她知道境 州還對她有意,不過她自己卻對境州無情。當小艾開始冷靜下來,一個機關算盡、 試圖宰制他人的下棋人,就此又重新誕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216.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48927693.A.C93.html
ismydear : 寫的很好 但和電影無關了 01/31 18:20
plok011 : 看完文章之後,想問你標題是不是打錯了 01/31 18:54
clayerlee : 很棒的解析 01/31 19:01
LoCoCo : 原標題太長,輸入不進去啦 XD 01/31 19:58
realtw : 臺灣人就見不得張藝謀好 原因就是他是大陸人 01/31 21:13
LoCoCo : 我也覺得李安的武俠是東方媚俗,別這樣..... 01/31 22:19
cc5566cc : 寫的很好 很難想像對你來說這部是負雷XDD 01/31 22:43
huhuiying : 好到給敬陪末座的這部影導演獎了還叫見不得他好XDD 02/01 00:27
zoechiang : 我是在金馬影展看的 根本無法和其他入圍片比... 02/01 00:32
dskdlkj : 我是覺得蠻好看的 02/03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