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聞網址: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91205/best-films/zh-hant/ (本文經節錄,刪去排名後的片單) A.O. Scott, Manohla Dargis 2019年12月5日 https://i.imgur.com/AS5HMer.jpg
左上起順時針:《從前,有個好萊塢》、《寄生上流》和《愛爾蘭人》。(Courtesy of Sony Pictures; Neon; Netflix, via Associated Press) A.O. Scott 值得辯論的電影 隨著電影的一年進入尾聲,我要對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表達我的感激。不 僅是因為他製作了《愛爾蘭人》,這是他很長一段時間裡的最佳影片,也是2019年最佳影 片之一(見下文),還因為他向世界提醒電影的價值。 這個藝術形式正處在又一個週期性身份危機中。我們集體注意力的很大一部分(我們尚不 知道多大,或後果如何)正遷移到串流媒體平台,那裡有很多獨立的單集敘事片,在過去 我們大多是在電影院裡看的。(是的,我知道:我們也看了很多續集。)與此同時,類似 迪士尼公司的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這樣的以IP驅動的系列電影奇 景佔據著電影院,斯科塞斯在《帝國》(Empire)雜誌的一次採訪以及在《紐約時報》的一 篇觀點文章中特意提到這類電影,稱它們「不是電影」。 他這番評論所掀起的波瀾是可預見的。怨憤的超級英雄愛好者(有的領著迪士尼的薪水) 嫌斯科塞斯年紀大了,不食人間煙火,過譽,以及最主要的——精英主義者。將斯科塞斯 (及其捍衛者)譴責為精英主義,這實際上是標準的偽民粹主義,偽裝成讚頌大眾口味而 實際上是為商業霸權辯護。對千千萬萬消費者的鮮明偏好發起質疑,可能導致你被扣上裝 高冷的帽子。 在這些反對者——一群慘敗的贏家,強勢的弱勢者——的想像裡,裝高冷者的危險不容小 覷,但同時他們又太弱了,不值得認真對待。回應基本上是:閉嘴!閉嘴!閉嘴!反正沒 人在聽你說!反精英主義者的論點從根本上說是數量問題,以數量取勝而不是質量。《復 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和《小丑》打破全球票房紀錄一定意味著什麼,即使電影本身未必 。 但借用賈斯汀·汀布萊克(Justin Timberlake)在《社群網戰》中的話:十億美元並不酷 。你知道什麼很酷嗎?酷的電影能給你的東西,不只是《小丑》裡沉悶的偽政治,或《復 仇者聯盟》讚美現狀的精心演繹。酷的電影不顧影自憐或美化征服,而是點出人類狀態的 殘忍、諧趣和優雅。酷的電影不會把你當成被動的觀眾或聽話的預售「粉絲」。酷的電影 值得爭論,和思考。 這或多或少是斯科塞斯所說的「cinema」。這個詞甚至可能讓一些對他有好感的人感到不 舒服。由於它也存在於其他語言中,包括法語,說這個詞可能會讓你聽上去像賣弄風雅。 (我本人更喜歡義大利語的發音。)但是,這遠非意味著虛偽,這個詞包涵著世界主義, 它是這個藝術形式自身民主特性的基本標誌,它能跨越語言、習俗和意識型態的障礙,少 有事物可與它比擬。 Cinema同時還是跨平台的,這是又一個欣然接納這亦新亦舊的名稱的理由。在數位時代, 「film」是一種技術誤用,與一種特定的、不再佔主導地位的(儘管也不是完全過時的) 畫面製作和放映方式有關。「Movie」則是我們在電影院(theater)裡——讓這個問題愈發 困惑的是,也可以是在cinema裡——看到的東西,而「moving picture」在幾乎任何地方 都跳出來,轉移我們已經分神的注意力。 「Cinema」更加寬宏,也更具體,因為它指的是美學,而非技術類別。這個媒介目前是一 團糟。但它作為藝術形式正處於一種強壯好鬥的健康狀態。回顧自1月份以來在美國發行 的我最喜歡的影片,令我震驚的是很多都一種與這個時代相符的爭辯勁頭,即使很多電影 導演把目光投向較早的現代時期。 奉俊昊的《寄生上流》和諾亞·鮑姆巴赫的《婚姻故事》以一種不安的現在時態展開,但 是格雷塔·葛韋格的《小婦人》也是如此,即便它發生在100多年前。《愛爾蘭人》和《 從前,有個好萊塢》感覺就像是一曲致古老電影倫理的輓歌,而《大西洋》和《民主的邊 緣》則進入了一個不確定的未來,這未來的表述,又在麥克·李(Mike Leigh)的《彼得盧 :人民之聲》中用血和雄辯做了預示。我的電影名單上的前兩項不僅完成了所有這些任務 ,還深入挖掘了它們的角色的特殊生活——北馬其頓養蜂人和倫敦的電影系學生——他們 似乎完全超越了時間。 還有更多。總會有更多!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並知道去哪裡找。 1. 《大地蜜語》(Honeyland) 塔瑪拉·科特夫斯卡(Tamara Kotevska)和盧博米爾·斯特 法諾夫(Ljubomir Stefanov) 這部紀錄片被認為是由政府贊助的宣講影片,但它可媲美一部史詩,它是一個現實生活中 的環境寓言,以及一個關於自私鄰居這個老套問題的諷刺喜劇。 2. 《紀念品》(The Souvenir) 喬安娜·霍格(Joanna Hogg) 奧諾·斯溫頓·伯恩(Honor Swinton Byrne)在這部難以捉摸的自傳體影片中扮演該片導 演年輕時羞怯版的自己,影片也可以當作是超級英雄的起源故事。 3. 《寄生上流》(Parasite) 奉俊昊 我想不到還有什麼電影比它更讓我對世界現狀感到悲觀,以及對電影現狀感到歡呼鼓舞。 4.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馬丁·斯科塞斯 電影是什麼?如果你有三個半小時的時間——你肯定有——它會給你很好的答案。 5.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諾亞·波拜克(Noah Baumbach) 創意家庭在21世紀紐約和洛杉磯的歡樂和傷痛。 6. 《小婦人》(Little Women) 格蕾塔·葛韋格(Greta Gerwig) 創意家庭在19世紀麻薩諸塞州的歡樂和傷痛。 7. 《彼得盧:人民之聲》(Peterloo) 麥克·李(Mike Leigh) 1819年的英國政治,充滿著激情、盛況、惡意和黨同伐異。感覺跟現在並沒有太大區別。 8. 《民主的邊緣》(The Edge of Democracy) 佩特拉·科斯塔(Petra Costa) 這部令人痛苦的紀錄片,以縝密的方式揭示了巴西民粹主義總統賈爾·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當選過程的內情,是本年度最恐怖的電影。 9. 《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另一個對「什麼是電影」的回答,值得特別留意的是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的顎線和 瑪格特·羅比(Margot Robbie)的腳。 10. 《大西洋》(Atlantics) 瑪緹·迪歐普(Mati Diop) 見3。一部令人驚嘆的原創處女作,關於困擾達卡及全世界的幽靈的故事。 ─────────────────────────────────────── 曼諾拉·達吉斯 (Manohla Dargis) 大財團時代的電影 最近看了什麼好或極好的電影嗎?如果你是電影評論人,正在寫年度十佳電影,你每年的 苦惱都不會是不夠選,事實正相反。到年底,紐約這一年上映的新電影總數多達約800部 ,與幾年前發布的數量相比低了11%。現在電影發行的方式有所改變,對電影院放映有著 顯著影響,對於這個供應過剩的市場來說,這可能會是一場災難,或者帶來一次喜聞樂見 的路線調整。 比較好的電影大多會在電影院揭幕,和以往一樣。過去,許多劣質作品會直接製成錄影帶 ;而現在很多會直接成為線上電影,另外的很多電影會在落入串流媒體的煉獄之前,在電 影院中迅速開映然後下映。雖然線上需求強大,但人們依然喜歡大銀幕。有一些電影在銀 幕上放映只是為了滿足獲獎資格,或是電影人也喜歡大銀幕。亞馬遜(Amazon)和Netflix 也會放映影院的電影,因為他們覺得那些電影人和獎項是留住和吸引訂閱用戶的方式。 從放映機時代到串流媒體時代,電影一直是個移動的靶子。所以馬丁·斯科塞斯說漫威電 影不是電影的評論所引發的熱烈討論,感覺不會有什麼結果。他說得對,這些電影沒有風 險,或風險很小。就連最好的漫威電影也沒有面臨真正的風險,因為它們不是老派意義上 的電影:它們是綜合了很多產品和體驗的傳遞系統(其他電影、主題公園、玩具)。它們 採用的配方不是失誤,是有意而為。強大的娛樂公司利用熟悉事物的吸引力,將狂熱的觀 眾變成品牌的忠實追隨者,培養粉絲成為終生消費者。 歷史會銘記這個迪士尼壟斷一切的時期;也會記住斯科塞斯的電影。但是,迪士尼現在製 作的許多電影似乎是會被歷史遺忘的。對於這個度過了忙碌的、破紀錄的一年的傳媒巨頭 來說,這好像無關緊要。三月,迪士尼完成了對21世紀福克斯(21st Century Fox)的收購 ,實際上是摧毀了好萊塢的一根支柱。福克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4年前後,當時威廉· 福克斯(William Fox)買下了一家布魯克林五分錢戲院的股份。迪士尼以713億美元承接了 這個出身卑微的帝國,兩者將合為一體,藉助福克斯的資產成為和Netflix一樣的全球串 流媒體巨頭。 福克斯的終結,像是製片廠制度(人們仍在這樣稱呼它)在垂死掙扎中的又一聲哀鳴。從 很久前開始,它就已經走出舊米高梅的工廠風格。你可以對製片廠的終結表示哀悼,向它 們的遺贈致敬,其中包括藝術、工藝和技術。但不要為它們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考究 的蠢行和對藝術的藐視哀悼。老牌好萊塢製片廠找到了完美的方式來製作電影,並聘請能 在這種限制中取得成功或超越限制(或是失敗或逃走)的藝術家和匠人。和年輕的斯科塞 斯以及他的朋友們一樣,《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那些後來成為導演的評論人 支持了那種電影。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讚美「體制的高明之處」。 我一直認為,好萊塢在1960年代之前已經達到了頂峰。之後幾十年來,雖然製片廠的想法 很糟糕,但還是出現了很多最偉大的美國電影,更多因意外而非規劃產生,或是在獨立領 域製作的(有時是獲得了歐洲或亞洲的投資),或是當片場突然想冒冒險。其中一個時刻 是1970年代;另一個則是最近發生的,是當米拉麥克斯公司(Miramax)震撼了獨立圈,吸 引了製片廠的注意。他們的興趣正在迅速消退,但值得回顧的是,迪士尼發行了韋斯·安 德森(Wes Anderson)的《都是愛情惹的禍》(Rushmore),派拉蒙(Paramount)投資了保羅 ·托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黑金企業》(There Will Be Blood),以 及華納兄弟(Warner Bros)推出了理查德·林特萊克(Richard Linklater)的《愛在日落巴 黎時》(Before Sunset)。 同樣值得記住的是,被斯科塞斯譽為電影楷模的電影人史派克·李(Spike Lee)和凱瑟琳 ·畢格羅(Kathryn Bigelow)能夠闖出超越——有時是無視——好萊塢的事業。在憑藉《 她說了算》(She's Gotta Have It)成名後,李與大片廠合作,但為了保護自己的願景和 尊嚴,他也會與這些片廠鬥爭。畢格羅從來沒有執導過由大片廠出資的電影,但一些製片 廠發行了她的長片。斯科塞斯最近指出,他近些年的電影都是在沒有片廠幫助的情況下製 作的。「在過去10年,」他說,「我的電影都是在艱難情況下由獨立資金製作的。」 在全球媒體財團統治的年代,他對美國主流電影的這番描述是發人深省的。但是正如我們 的年度最愛影片名單所證明的,總會有偉大的作品出現。 1. 《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 佩德羅·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 在這部充滿懷念之情、情感深刻的傑作中,電影人面對自己的有限生命,喚醒了慾望,並 將破碎的生活變成藝術。 2.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 斯科塞斯生涯最出色的作品之一。這部令人難忘的長片以黑幫殺手為主角,講述了宗族忠 誠、男性暴力以及令人擔憂的本土法西斯主義景象。 3. 《寄生上流》 奉俊昊 一部由當世最偉大電影人之一執導的完美電影。如果你想對電影有更深的了解,就看看這 部電影——其實,整個名單都該看。 4. 《小婦人》(Parasite) 格蕾塔·葛韋格(Greta Gerwig) 這部電影既忠於原作,又進行了幸福的解放。作品是路易莎·梅·奧爾科特(Louisa May Alcott)小說的美麗演繹,講述了一名女性尋找自己聲音的故事,導演是一名已經找到自 己聲音的女性。 5. 《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塔倫提諾對洛杉磯懷舊的讚頌,內燃機和老派的男性冷靜是電影的夢。我可以花上幾小時 ,看著瑪格特·羅比飾演的人物看著自己在電影裡,以及布萊德·彼特開著1966年款奶油 黃凱迪拉克魔幻地駛過沒有煙塵的城市。 6. 《出走巴黎》(Synonyms) 那達夫·拉皮德(Nadav Lapid) 在具破壞性、幽默、時而令人震驚的存在主義吶喊中,前軍人逃出了以色列,試圖擺脫自 己的國家和身份,將自己變成法國人。 7. 《過境情謎》(Transit) 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Christian Petzold) 這是部傑出的諷喻作品,想像了一個受法西斯主義困擾的世界。一大群絕望的人尋求庇護 。這部電影成為了我們現實世界的一個可怕、過於真實的幻象。 8.《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 朱莉婭·賴克特(Julia Reichert)和史蒂芬·博格 納爾(Steven Bognar) 這部有力的紀錄片追蹤了一家公司接管了俄亥俄州倒閉的通用汽車工廠後發生的事情。除 了億萬富翁老闆之外,所有人都是輸家。 9.《獨生之國》(One Child Nation) 王男M張嘉玲 這部震撼的紀錄片既有特定地點,但也超越了國界,毫不留情地審視了中國的宣傳如何控 制人的心靈和身體。 10.《舊金山的最後一個黑人》(The Last Black Man in San Francisco) 喬·塔爾博 (Joe Talbot) 這部電影由塔爾博和他的老朋友吉米·弗爾(Jimmie Fails)共同製作,後者還在電影中飾 演了角色。這是一部真誠、許多地方非常可愛的電影,講述了失去、記憶、種族和家園。 -- 我們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意外,有的意外,只會讓你變得頹廢,一蹶不振;有的意外 則會讓你找到另一個自己,重獲新生。……你要知道你是誰,你的拋棄和擁有,都是你自 己的選擇,患得患失只會讓你身陷囹圄。                     ——孫衍《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135.126.23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75712593.A.530.html
lpbrother : 寄生上流今年在好萊塢怎麼這麼夯? 12/07 18:02
GiveMeShot : 都沒有小丑? 12/07 18:06
tianya3 : 寄生上流 ! 12/07 18:15
laptic : 新聞完全沒提到小丑 12/07 18:15
KYLAT : 劫盜片+居家入侵驚悚+喜劇+階級諷刺……而且融合地 12/07 18:22
KYLAT : 毫無違和,當然超對歐美觀眾和影評的胃口 12/07 18:22
Anthonypapa : 前面有提小丑是偽政治,十億美元並不酷,不懂小丑 12/07 18:29
Anthonypapa : 哪裡得罪影評人 12/07 18:29
aromatics : 耶!有大地蜜語我就推 12/07 18:29
wadeedaw : 感覺小丑的公關戰打得很差 12/07 18:32
Parker08 : 寄生上流本來就拍的很好 12/07 19:09
Parker08 : 夯很正常 12/07 19:09
PTTfaggot : 小丑非常政治不正確 懷疑嗎 12/07 19:12
Stefano : 竟然有大地蜜語和獨生之國 好驚喜 12/07 19:12
bye2007 : 小丑好像剛上映時 影評評價就不好 但沒想到叫好叫座 12/07 19:12
bye2007 : 影評都被打臉 呵呵 12/07 19:12
qk8121718 : Fuck marvel 12/07 19:20
lll156k1529 : 小丑整片就只有瓦昆而已 哪裡算好電影 12/07 19:22
s33887766 : 現在影評出來的也不多 但前幾天出爐的一些影片還是 12/07 19:23
s33887766 : 有給小丑前10呀 12/07 19:23
freaky0908 : 影評對破10億鎂的作品一定都嗤之以鼻吧 12/07 19:50
joey0602 : 影評人內部也分歧。也有支持小丑派的 12/07 19:56
dg7158 : 大概是馬丁派的影評直接把小丑分到超級英雄那個他們 12/07 20:07
dg7158 : 不認為是電影的分類去了吧 12/07 20:07
xmoonlight : 沒有主題樂園嗎 12/07 20:16
tengerinedog: 廣告說賽道狂人算2019年代表作問鼎奧斯卡耶 12/07 20:21
joey0602 : 馬丁派的影評?那他們反而是喜歡小丑的吧。小丑完 12/07 20:33
joey0602 : 全不是漫威型的超級英雄片,而且非常致敬馬丁 12/07 20:33
Parker08 : 賽道狂人只是不錯 12/07 20:36
Parker08 : 要說代表作還有好幾部在它之前 12/07 20:36
joey0602 : 賽道狂人應該還是會有一些入圍,影片比較難說 12/07 20:41
denverkobe : 影評就是要把普片捧紅啊,不說的玄一點哪騙得了人 12/07 21:58
oil7 : 多的是拿Taxi driver跟Joker放一起討論... 12/07 22:09
oil7 : 馬丁派沒反小丑吧.... 12/07 22:10
rubeinlove : 覺得Joker沒那麼差,不過這名單上的也都很好 12/07 22:23
sate : 小丑有太多電影的影子了!所以影評不愛吧 12/07 22:29
raura : 紐約時報10月就發小丑負評了,怎麼可能選小丑 12/07 23:57
elfish123 : 寄生上流本來就很優了,不意外 12/07 23:59
elfish123 : 小丑跟返校根本過譽,那一陣子電影版只要敢給負評根 12/08 00:00
elfish123 : 本引來鯊魚 12/08 00:00
pattda : 小丑這次影評人不愛 但電影人喜歡阿 12/08 00:03
pattda : 這次紐約也是有紀錄有外語 不過美國有放小婦人耶 12/08 00:04
pattda : 到底小婦人有多強大呢 為什麼台灣要延一個月 T_T 12/08 00:05
raura : 向馬丁致敬就真的會讓馬丁粉滿意?我看外國有些馬丁 12/08 00:06
pattda : 這次小丑就是在一開始被貼上煽動標籤才走得辛苦 12/08 00:06
raura : 粉認為還不如重看計程車司機和喜劇之王 12/08 00:06
pattda : 第一波影評最吸引我注意就是類似的吐槽XD 12/08 00:08
iam0718 : 寄生很棒 沒小丑覺得可惜 12/08 00:08
pattda : 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不知道婚姻故事跟克拉瑪 12/08 00:08
pattda : 這麼像 這些內行是怎麼看? 12/08 00:09
pattda : 不知道兩派都罵的鋒迴路轉 這些內行又怎麼看? 12/08 00:10
Luvsic : 小丑你若是以反應現實的角度去看,它確實不但不完美 12/08 01:12
Luvsic : 還有非常多問題,但若是以角色,以它對現實的平行的 12/08 01:12
Luvsic : 刺入(也就是,理解它依然是個非現實的漫畫改編電影 12/08 01:12
Luvsic : )去解讀它引起的廣大迴響時,就會理解它的厲害之處 12/08 01:12
Luvsic : ,但也因為這個平行,文中所謂的「偽政治」的批評也 12/08 01:12
Luvsic : 是其來有自 12/08 01:12
elfish123 : 不是每個人都會對小丑共鳴,說穿了小丑就是極端值 12/08 01:14
raura : 目前看過對小丑有共鳴的評論,通常作者都有憂鬱症 12/08 01:34
raura : 沒共鳴間接表示精神狀態和生活品質還不錯 12/08 01:36
conective : 覺得 只有我的電影才是電影 這種評論方式很傲慢 12/08 02:00
princeguitar: 粗線條大精神的人對小丑無感才是正解 後面補個收入 12/08 07:20
princeguitar: 物質不就是刻意碩造階層意識 真是劣質手法 12/08 07:20
pattda : 這你這邏輯美國電影協會不就幾乎憂鬱症 12/08 07:34
pattda : 你還是搞不懂影評這麼討厭是因為煽動帶起的一陣 12/08 07:34
pattda : 反小丑潮 影評已經不是在評論電影 12/08 07:35
pattda : 照你這 12/08 07:35
pattda : 就說影評很兩極 但今年是有入電影協會10佳 12/08 07:36
pattda : 簡單說影評跟電影人意見有很大分歧 12/08 07:36
pattda : 小丑的時代是40年前 他主要是反應那個年代的紐約 12/08 07:38
pattda : 他當然很現實阿 高譚也是來自以前的紐約 12/08 07:38
pattda : 借古諷今 當然不能照搬到現代阿XD 12/08 07:39
bonjuice : 翻得好爛 12/08 09:33
raura : 覺得生活品質=收入物質的人是你,怎麼怪起我的推文 12/08 10:34
raura : 另外,我回的是共鳴,並非覺得這部好就有憂鬱症 12/08 10:40
checkmater : 寄生上流真的很讚 12/08 13:52
Luvsic : 小丑的高譚跟當時的紐約依然不一樣啊,基本上你看所 12/08 15:41
Luvsic : 有從小丑有感而發的評論都會覺得裡頭存在著一廂情願 12/08 15:41
Luvsic : 的原因也是如此 12/08 15:41
Luvsic : 更何況因為亞瑟本人的特質,導致整部片跟城市的疏離 12/08 15:41
Luvsic : 感是很重的,在這樣的渲染下所謂的「偽政治」便得以 12/08 15:41
Luvsic : 有其道理 12/08 15:41
Luvsic : 但小丑的力量其實也是源自於這樣的不精準,讓一切回 12/08 15:46
Luvsic : 歸於「令事物自身顯現」的形象學式觀察,所以它確實 12/08 15:46
Luvsic : 不是一個會令人拍案叫絕的劇本,但卻藉著對現象本身 12/08 15:46
Luvsic : 的揭示,而展現了意想不到的力量 12/08 15:46
ENCOREH33456: 過譽愛爾蘭 12/08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