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eu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展覽名稱】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2020/11/21至2021/3/14 【票價】全票 30元;優待票 15元。 ============================================================================== Medium好讀版:https://reurl.cc/OXEn9y 從策展概念的介紹,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展覽的風格。感覺策展人和自己好像活在一個世界 ,卻又有著一個完全不同的邏輯;看著他的藝術,會好像懂了些什麼,又講不出個所以然 的道理來。 這裡可以看策展論述: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zh-TW/TB20/Intro_Content 綜觀來說,我認為一個好展覽應該要深入淺出,和觀眾有連結,引導觀眾進入策展人和藝 術家的世界。《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顯然不是這樣的展覽。以下就我有印象且看得出 所以然的藝術作品做個心得分享: 蜜卡.羅登伯格《宇宙生成器(AP)》 影片是從一個餐館,畫面歷經萬花筒般的轉折後來到中國的市場;風格非常現代,沒有其 他的說明,讓人看完當下不知道它要表達什麼。我和友人看完影片,晃入展區時,我恍然 大悟:「欸我知道它要表達什麼了!」 「什麼?」「就全球化啊!」 「它一個餐廳換到一個商店,怎麼就全球化了?」 「它從一個南美洲的場景輾轉經過一些物品的通道到中國的商店,就是全球化,我們的供 應鏈都連結在一起的意思啦。」 我的朋友甚至沒注意到那是南美洲,我在沒看過介紹的情況下也不知道原來那是墨西哥。 客觀來說,我覺得影片場景轉換的概念不錯,可是片長真的太冗。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個 訪談影片(https://youtu.be/Ogu_sA5Zzwg)的前一分鐘,差不多就是這長達20幾分鐘的影
片的精華了。 法蘭克.列布維奇 &朱利安.塞胡西《波格洛大屠殺》 根據簡介,塞胡西曾是國際刑事法院的分析員,列布維奇為詩人兼藝術家,他們倆個合作 將波格洛大屠殺(剛果一個小村莊)的調查策畫成這個展區。 遺憾的是,展區就只有充滿一堆文字(英文和法文,少數用紅筆標註些中文翻譯),和圖片 資料,沒有說明。荒謬的是,策展人居然希望觀眾可以就這些資料拼湊出這個事件的動態 。所以我離開這區的時候,還是不知道這個事件到底來龍去脈是什麼,對它一無所知(我 甚至還是有花時間認真研讀一些文件的少數觀眾)。 我希望這兩位分析員和藝術家,可以用一個讓大眾更了解事件的媒介來傳遞消息和他們想 表達的價值。 尤利.奧羅,《向苦艾學習》 是我覺得整個展區最好看的作品。沒記錯的話有兩個影片內容可以看,一個是兩個音樂家 唱的歌,訴求苦艾不要再被禁用;另一個就是單純的紀錄片,描述非洲苦艾對瘧疾的療效 ,和被禁用的歷史。 紀錄片拍的就很深入淺出,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兩個音樂家的作品,無論歌詞、音樂 性、表演張力都充滿了吸引力和趣味性。可惜我在網路上找不到,有去現場可以注意。這 個展區在入口進來右手邊的一個小房間,我網誌上有放圖XD 綜合來看,其實展區布置得很藝術(可以看看我拍的照片,不過我拍照技術很差,去看看 官網就知道展區其實很有意境),門票也很便宜,有空還是可以去走走跳跳拍拍照。 就藝術的層面來說,還是希望藝術家和策展人可以也多和觀眾的世界互動,不然真的感覺 「我們不住在一個星球上」呢(還是其實他們就是要表達我跟他們活在不同的世界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95.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eum/M.1613142342.A.E56.html
D600dust: 推心得 02/13 11:37
D600dust: 今年的我看完沒有記住哈哈哈 02/13 11:37
luckdot: 很多人跟現代藝術家真的是不同星球 02/21 00:23
powg: 我也是特別再去查到這個介紹片才比較看懂XD 02/22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