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eu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展覽名稱】ART SOLO 2023 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 【展覽地點】臺北花博爭艷館 (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一號) 【展期】2023.05.05–06,11:00–19:00、2023.05.07,11:00–17:00(已結束) 【票價】全票300元、優待票200元 ============================================================================== Medium圖文版:https://reurl.cc/9Vl9nV ART SOLO顧名思義,其實是一個個展型的藝術博覽會,分開來看就是藝廊替藝術家舉辦的 個展,除了讓本土畫廊推廣藝術家以外,也讓海外畫廊打進台灣藝術市場(雖然很小:p) 。主要其實應該是讓收藏家有個大買特買的空間,不過也很適合我這樣無聊的民眾去走馬 看花。缺點是,因為以個展形式體現,所以稍微缺乏了一點主題性。 雖說如此,但大家可謂是卯足了全力展出很好的作品,有意思的作品真的很多,以下分享 圖多文長。如果剛好有看到藝術家IG,也會放上連結。 Moises Yagues(西班牙) 非常有特色的人物插畫,我特別喜歡MAN’S LANDING ON THE MOON(小人並排上月亮)的 這張,很有故事性。 Antonio Cugnetto(義大利) 第一眼看到覺得很有地獄新娘這種人偶動畫的感覺,小人茫然的臉加上略為點陰鬱的氣氛 讓整個展間充滿了獨特的氛圍。 Gemma Hoizer(英國倫敦) 創作色彩超級鮮明飽和,但充滿了一種莫名的孤獨感。不過另一個重點是她的作品有一種 很突出的立體感,可是我照片拍不出這感覺,要現場才看的出來。 林俊良「偷窺秀系列」 左邊是「線條系列」,把肌肉男的線條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好像比較常看到描繪女性線條 的繪畫,難得遇到描繪男性肌肉線條的插畫哈哈哈。 右邊是「塗鴨系列」,很有街頭塗鴉的風味,但多了細緻的著色和線條。 Dedy Sufriadi & Taufik ERMAS 聯展(印尼) 在Wall of Fame的牆上,有兩位印尼創作者的聯展,我自己很喜歡左邊Dedy Sufradi的人 像系列,但Taufik Ermas系列也很受歡迎,超多小朋友跟多啦A夢合照。 Yong Rae Kwon(韓國) 他也有波光粼粼的雕塑作品,但我自己覺得很特別的是這兩幅魚的畫作,因為加上了兩層 絲線,所以從不同角度看都看得到魚的動態和水的波紋。 Florence Nanteza & Carson Buka聯展(烏干達) 我印象最深刻的展間之一,Nanteza和Buka很完善的發揮了自己文化背景的特色,帶來了 兩個系列的作品。左邊影子是Nanteza的作品,帶著迷幻眼鏡的人臉創作則是Buka的作品 。 這兩幅畫的名稱都很有意思,左邊是有點沉重的「All on Me」,右邊則是超級有趣的「 Fully Baked」。 鄭崇孝(台灣) 遠遠的看到他作品,很鮮明的風格已經非常吸引我了,走進展間一看,居然看到藝術家本 人! 他說,他去故宮的時候發現只有老人家欣賞,於是決定用不一樣的方式重新創作一些經典 名畫(西洋名畫、中國山水畫、台灣歷史畫)。我覺得他的再創作都很有意思! 黃麟詠(台灣) 一幅畫能跳tone於不同的時空背景於文化,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和滋味,黃麟詠希望透過這 樣的模式,尋找藝術創作的其他可能性。 瑪麗蓮夢露與日本浮世繪、草間彌生的南瓜、漫威電影和西洋名畫的元素全都可以兜在一 塊! 畫名也很有趣,左邊的叫做「南瓜的叫聲」,右邊的叫做「地方媽媽的休閒娛樂」(我真 的是要笑死)。 Hakuta Yoshuya(日本) 在看似沈靜的黑白畫作中,偷偷埋伏著小小生物的動態世界。 看似平淡無奇的西洋棋和珍奶,也都是他們佔據的地盤。 彌雅(台灣) 遠遠的就看到作品的標語「移動的邂逅 — 非畢卡索、非杜象的新立體解構主義」,讓人 會心一笑。其實不用這樣的標語,他的特色也很突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解構主義是什 麼意思。除了解構的元素外,還多出了模糊渲染的燈光效果、台灣風景、以及其他異國文 化的元素。 吳瓊(中國北京) 小小呆呆的人物很有特色,整個展間充滿了可愛粉色的色調,打破了我對中國藝術家的刻 板印象。 蔡孟閶(台灣) 「看不見的城市」取名很有意思,以台灣街邊沒有人注意的小角落取景,創造出平靜、略 微暗沉的感受。其實我很喜歡自己去這種沒有人的小角落散步發呆,在這樣的感受中沈澱 身心。 柏丹(Daniel Pulman) 我一眼望去就覺得風格超級英式,果然創作者就是英國人。這次展出的是夜之畫系列( Night Paintings),是他旅行中的夜間創作,展現了不安和不確定性。 我從下午待到傍晚,但其實傍晚的燈光在我眼中更能凸顯作品的美,下午的打燈和環境的 自然光沒有配合得很好,拍出的照片很容易糊糊的,不過整體觀展體驗還是很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77.1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eum/M.1683451075.A.529.html
ally2012: 謝謝分享 05/15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