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CoV2019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0425台灣COVID-19 確定病例統計 (N = 428) https://i.imgur.com/YmRyQjn.png
(CECC記者會截圖) 一、COVID-19 疫情監測趨勢 (更新時間:109/4/25 00:30) 0418→https://i.imgur.com/v5n6fHe.png
0425→https://i.imgur.com/NXgvBqT.png
後面兩波高峰:清明連假結束後、海軍敦睦艦隊事件。 二、COVID-19 發病日分布圖 (更新時間:109/4/25 00:30) 0418→https://i.imgur.com/VhMLQ1T.png
0425→https://i.imgur.com/miwsoqr.png
後面小高峰:敦睦艦隊相關案例,之後會調整顏色,不會完全歸在境外移入。 三、確定病例特徵 (N = 428) 0418→https://i.imgur.com/M7cTaXP.png
0425→https://i.imgur.com/bhgRL0v.png
(好像有點怪?有些個案數減少了, 60歲以上:59→58,英國:74→71,西班牙:21→20,土耳其:18→17) 上週女性比男性略多(6%),這週因為敦睦艦隊相關案例男性居多, 男(49.5%)女(50.5%)比例趨近,60 歲以上 58 人,比例下降(15%→13.5%)。 年齡分布 4-88 歲,中位數 32 歲(-1)。 本土個案:   55 人(+ 0),13%(-1) 境外移入:  343 人(+ 3),80%(-6) (PPT數字錯誤→343/428 = 80%) 敦睦遠訓支隊: 30 人(+30), 7%(+7) 55 本土 + 343 境外 + 30 敦睦 = 428 確診(+33) (括號內為和上週相比) 四、確定病例發病年齡層分布 (N = 428) 0418→https://i.imgur.com/6bQd38P.png
0425→https://i.imgur.com/5oNkimo.png
(大於60歲,59→58?) 20-29 歲(161人)(+28)最多,其次 30-39 歲(92人)(+2),60 歲以上(58人)第三(-1)20-40歲之間占比變得更高,大致和敦睦艦隊相關案例年齡一致。 五、確定病例發病年齡層分布百分比 (N = 428) https://i.imgur.com/SqQZ6HX.png
20-29 歲37.6%,30-39 歲21.5%,60 歲以上13.6% 20-40歲之間的個案占將近六成(59.1%)。 因為個案特性的關係,造成年輕族群占比變得愈來愈高。 個案特性:國外留學、遊學的學生,敦睦艦隊相關案例的官兵和軍校學生。 六、確定病例嚴重度與預後分析 (N = 428,資料統計至4/25) 0418→https://i.imgur.com/tkqSVPJ.png
0425→https://i.imgur.com/cTG78Hc.png
WHO 嚴重度分類 無併發症之輕症 + 無症狀感染者 = 298 人(+20),69.6%(-0.8),七成左右。 輕度到中度肺炎         95 人(+ 8),22.2%(+0.2) 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35 人(+ 5), 8.2%(+0.6),比例略微上升。   有些個案住院時,會從輕症演變成嚴重肺炎,所以嚴重肺炎比例比過往略高。 預後 已解除隔離 275 人(+ 97),64.3%(+19.2),近三分之二。 已出院   264 人(+104),61.7%(+21.2) 住院中   158 人(- 71),36.9%(-21.1)   有十幾個個案很快也會出院。 死亡     6 人(+ 0), 1.4%(-0.1) (致死率) 264 出院 + 158 住院 + 6 死 = 428 確診(+33) 24 人(含6死)曾使用呼吸器,現 9 例仍在使用呼吸器 4/18有 11 例使用呼吸器,減少 2 人。 使用過呼吸器的死亡百分比 6/24 = 25% 目前這 9 例中,現 3 例同時使用葉克膜當中。 很多例已經準備脫離呼吸器, 所以預期下禮拜報告脫離呼吸器的狀況,可以看到更理想的結果。 在很多醫院優秀第一線團隊照護下, 已有 9 例順利脫離呼吸器,2 例順利脫離使用葉克膜。 呼吸器:9 使用 + 9 脫離 + 6 死 = 24 人 葉克膜:3 使用 + 2 脫離 = 5 人 七、感謝第一線照護團隊的辛苦 https://i.imgur.com/Z40QskQ.png
在第一線照護團隊辛苦下,很多病人在非常嚴重的狀況下復原,非常感謝他們。 插管時會進去更多人,可能4、5人都這樣穿著進去。 為了一個病人,所消耗的人力、精神是非常可觀的。 八、持續不斷擴大法定傳染病、社區監測通報定義 0418→https://i.imgur.com/RFSuWyp.png
0425→https://i.imgur.com/tQwYjeP.png
  →https://i.imgur.com/pw7L6fX.jpg
   (ETtoday圖好像比較清楚一點) 對疾病新的認識或對疫情認為可能的威脅,持續不斷擴大通報的定義或擴大篩檢。 二月底開始,醫護人員如果有肺炎,就符合通報定義, 必須進到通報系統裡通報、採檢然後隔離。 3/25放寬到有發燒、呼吸道症狀,就必須暫停工作,進到擴大篩檢的對象。 等到症狀消除且二採陰才能回到工作崗位。 九、新冠病毒法定傳染病通報個案分布統計 (4/1-4/22,N = 7300) https://i.imgur.com/JJgydrP.png
法定傳染病通報個案裡面,有旅遊史並不多,七成左右(69%)是無旅遊史。 這些無旅遊史中,因為以下症狀而被通報出來: 肺炎(含醫護人員、任何社區性肺炎):32% 呼吸道症狀:28%,近三成。 發燒:28%,近三成。 其他症狀(醫師認為需要進行通報就會進行通報採檢):11% 嗅覺失調:1% 十、新冠病毒法定傳染病通報個案統計 (4/1-4/22,N = 7300) https://i.imgur.com/JO6Aw8c.png
逐日來看,從四月初到現在,有旅遊史愈來愈少,通報個案數逐漸下降中。 (有旅遊史好像就沒有再去區分症狀?) 十一、新冠病毒擴大社區監測採檢個案分布統計 (4/1-4/22,N = 27190) https://i.imgur.com/9vt2rXr.png
https://i.imgur.com/CAEu8NT.jpg
(ETtoday) 大部分(88%)是無旅遊史。 有旅遊史理論上應該進到法傳通報系統,這裡是警訊通知的風景點或足跡追蹤認為曾跟確診個案在同樣地點接觸,就當做有旅遊這樣的接觸地點。 擴大監測無旅遊史: 肺炎:8%,比法傳通報無旅遊史肺炎(32%)占得比較少。 呼吸道症狀:40% 發燒:31% 其他症狀:20% 嗅覺失調:1% 大部分都是發燒、呼吸道症狀。 十二、新冠病毒擴大社區監測採檢個案統計 (4/1-4/22,N = 27190) https://i.imgur.com/7Nqyf59.png
https://i.imgur.com/Gswrshp.jpg
(ETtoday) 第一個高峰:清明連假以後的4/6,突然增加很多。       有旅遊史(收到風景區警訊)的通報個案增加。       發燒、呼吸道症狀最多。 第二個高峰:4/18敦睦艦隊出現確診案例,4/20簡訊通知,所以大量通報出現。       有旅遊史(有到確診足跡相關地方)的通報增加。       發燒、呼吸道症狀最多。 (翻譯:台灣人收到簡訊以後都開始覺得喉嚨癢癢的XD) 這樣的大量篩檢下,還是沒有看到任何個案。 十三、擴大篩檢對象(醫療院所及照護機構工作人員)之篩檢結果 (3/30-4/24) 0418→https://i.imgur.com/yUC7WoE.png
0425→https://i.imgur.com/xULyZHq.png
  →https://i.imgur.com/LJTroyV.jpg
   (ETtoday) 上週到4/15為止 1852 人,這週到4/24為止 2613 人(+761)。 篩檢的這 2613 人裡面,也通通沒有抓到任何一個確診個案。 在這樣的大量篩檢下,不管是醫護工作人員還是一般民眾, 還是都沒有抓到任何醫護工作人員或社區裡面傳播的個案。 (翻譯:不要再問普篩了啦~) -----淳淳下課 前情提要: #1Ud1y8sd (nCoV2019) [整理] 0418台灣COVID-19確定病例統計(N=39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44.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587829999.A.C86.html
james732: 推整理,今天張教授講的非常清楚 39.10.62.205 04/25 23:57
KunioFAN: 推整理 36.233.107.185 04/25 23:57
ducklingwu: 退 115.82.195.237 04/25 23:58
ducklingwu: 推 打錯0.0 115.82.195.237 04/25 23:58
virginia779: 推150.117.135.188 04/26 00:03
isiyou: 感謝整理 123.193.92.113 04/26 00:07
TMC850613: 推 36.239.99.191 04/26 00:10
ii041079: 推整理 39.11.101.44 04/26 00:14
nht: 感謝整理 218.173.45.16 04/26 00:18
cutecrv: 謝謝你的整理,辛苦了180.204.116.185 04/26 00:21
piliwu: 推 223.140.116.37 04/26 00:23
AGODFATHER: 不錯不錯 101.9.204.154 04/26 00:24
Joanna0402: 推整理,張教授在講記者有沒有在聽啊( 1.175.183.236 04/26 00:33
Joanna0402: 沒有) 1.175.183.236 04/26 00:33
psynanako: 感謝原po整理資訊 49.216.62.161 04/26 00:52
renee4: 推 1.200.55.250 04/26 01:16
補充幾個ETtoday的圖,好像有比較清楚XD 如果有人有更清楚的圖歡迎提供~
kate98900: 減少的是過世了? 101.9.130.138 04/26 01:23
應該不是,那是所有確診個案統計,本來就含死亡案例 我也不知為何會減少XD
elainakuo: 感謝整理 36.225.38.18 04/26 02:51
loveyan: 相當清楚 61.230.72.6 04/26 08:14
wnight: 推整理,記者別再發問普篩、封城!台灣人223.137.154.220 04/26 09:01
wnight: 有sars經驗,這次控制得很好!223.137.154.220 04/26 09:01
hsiao7923: 推整理 223.139.56.214 04/26 09:07
tingmms: 推整理 60.248.222.1 04/26 09:50
NanFish: 我想是有的之前去過多個國家 被double co 111.71.81.77 04/26 09:55
NanFish: unt了 後來用發病日推是哪個 111.71.81.77 04/26 09:55
也許是這樣~
akakapo: 減少的覺得是之前歸錯國家稍做修改吧 125.227.28.7 04/26 11:29
akakapo: 因為這一週只多了三例境外#400.421.422 125.227.28.7 04/26 11:30
akakapo: 年齡少一比較微妙,就當作只是有錯更正吧 125.227.28.7 04/26 11:31
我還想說是不是算成虛歲的關係(誤
mangogreen17: 推推 123.194.15.86 04/26 11:38
SkyReaching: 感謝整理,真的很用心很清楚 111.71.19.206 04/26 11:51
pttbearity: 感謝整理~現在都不公布解隔離個案號, 114.27.189.32 04/26 11:58
pttbearity: 是不是可以請張教授在解隔離部分多做 114.27.189.32 04/26 11:58
pttbearity: 些分析?像上禮拜有的解隔離天數與住院 114.27.189.32 04/26 11:58
pttbearity: 天數分析,新增各年齡層的解隔離分析 114.27.189.32 04/26 11:59
指揮中心的統計很偏向回應每週熱門話題, 像這週記者一直問普篩,就有法傳通報、擴大篩檢的統計,回應普篩話題。
lordcolus: 感謝整理 看了覺得很安心 125.230.73.53 04/26 12:23
AprilMight: 感謝整理~推淳淳 101.137.42.199 04/26 13:40
biosphere: 感謝整理 111.254.209.81 04/26 13:50
prussian: 喉嚨癢癢的 XDD220.129.239.180 04/26 13:52
突然覺得喉嚨癢癢der
stja: 114.43.106.131 04/26 15:29
mangogreen17: 感謝 123.194.15.86 04/26 23:48
※ 編輯: starmiao5566 (114.25.39.243 臺灣), 05/09/2020 16: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