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CoV2019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完整標題:驚人研究:孟買貧民窟邁向群體免疫? 發稿單位:美國之音 發稿時間:2020年8月1日 08:35 撰 稿 者:帕斯里恰 原文連結:https://is.gd/UEZ4fm 新德里— 一項最近在孟買貧民窟進行的調查發現,半數以上居民已產生新冠病毒的抗體,這表明面 臨遏制疫情傳播挑戰的一些印度人口最密集的聚居地,可能在向「群體免疫」邁進。 雖然城市貧民窟也許無意中出現了越來越的免疫人口,但是印度官員排除了把「群體免疫 」作為抗疫策略的選項。他們說,這種現像只是結果,不是選擇。 當社區中的大部分人形成抵抗病毒的抗體時,就會實現「群體免疫」。它將起到壁壘作用 ,阻止病毒進一步傳播。 印度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超過160萬,是全球新冠疫情的熱點地區。孟買的這項研究發現, 與當地更富裕地區16%的數字相比,三處貧民窟群落有57%的人受到感染而且抗體檢測呈陽 性。 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人員密集的貧民窟中傳播更快,那裡多達8至10人擠在狹小的屋子裡 ,不可能拉開社交距離。 但從積極的方面來說,多數貧民窟感染者並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因此他們之前從未接受檢 測,也未統計入官方數字。 這項研究在近7000人中展開。塔塔基礎研究院(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 ch)教授烏爾拉斯·庫爾圖爾(Ullas Kolthur)是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他說:「可以假 設貧民窟遲早將實現群體免疫,但一個大問題是,免疫力會持續多久。」 感染病例在減少 雖然孟買是印度受疫情衝擊最大的城市之一,但新冠病毒感染數量已經開始減少。 更鼓舞人心的是,在500萬人聚居的孟買貧民窟,最近幾週新冠病例明顯減少,給當地政 府提供了喘息的機會。 這項利用抗體檢測尋找免疫反應的血清學研究由孟買民政當局、一家名為改造印度國家研 究院(NITI Aayog)的政府智庫及塔塔基礎研究院共同展開。 「研究表明,人口密度確實影響新冠病毒傳播,」庫爾圖爾說,「這可能是因共用廁所或 其它設施導致,只要人口交集越多,病毒就越容易傳播。」 孟買官員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數字看來很高,這令他們感到驚訝。 研究者還指出,基於官方公佈的死亡人數,貧民窟感染死亡率低於0.05%。 「與非貧民窟人口相比,似乎貧民窟居民新冠病死率低得多。這同樣令人驚訝,本以為是 相反的,」庫爾圖爾指出,「這可能是那裡的人口稍微年輕些,或許有更強的恢復能力, 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抗體的形成 7月早些時候,在首都新德里部分地區進行的官方調查發現,四分之一的居民已經形成抗 體。 這兩項調查讓人們關注「群體免疫」問題。衛生部門表示,在像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這 種「群體免疫」只會是一個「結果」,而且代價也很高,因為這意味著要有許多人不幸感 染。 印度衛生部特勤官員拉傑什·布山(Rajesh Bhushan)強調說,在疫苗研製出來之前,印度 必須遵守「與新冠病毒疾病相應的行為」,比如佩戴口罩,避免聚集,保持雙手衛生。 在受到新冠病毒重創之後,德里和孟買疫情都出現下行趨勢。 儘管如此,同印度其它幾處地方一樣,孟買仍在實施嚴格的封城措施。一些評論人士表示 ,血清學的研究結果考驗禁足令的邏輯,應該鼓勵當局重啟經濟活動。 針對最近新德里和孟買的兩項調查,《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在一篇社論中說 :「無症狀感染者及抗體攜帶者極為普遍,為在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的情況下更快解除封城 提供了強有力的理由。」 --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北宋】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135.94.38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596251986.A.627.html
Laverda: 練蠱? 72.199.0.168 08/01 11:24
C13H16ClNO: 天選的人種 36.227.169.187 08/01 11:27
Scathach: 恆河水甘甘103.197.174.172 08/01 11:44
tyrone0923: 這死亡率0.05%比流感低,真的變感冒! 101.10.60.113 08/01 11:45
Navarro: 都沒在測還低到0.05%還滿厲害的 67.172.150.170 08/01 11:49
prussian: 恆河離孟買很遠喔 1.34.110.137 08/01 11:49
darlington: 貧民窟原本平均壽命多少......? 111.241.64.67 08/01 12:06
kuma660224: 合理阿 貧民窟很多病都會死180.217.161.243 08/01 12:11
kuma660224: 年齡中位數可能才20幾180.217.161.243 08/01 12:11
kuma660224: 沒啥60歲以上的老人180.217.161.243 08/01 12:12
kuma660224: 貧民可能覺得肺炎病毒超廢的180.217.161.243 08/01 12:16
DaveLu: 平均年齡低又沒三高問題 114.38.137.121 08/01 12:28
linee39: 約六成,和之前紐約布魯克林調查結果差 140.112.77.10 08/01 12:48
linee39: 不多 140.112.77.10 08/01 12:48
kuma660224: 這是對現代正常國家高齡化的懲罰180.217.161.243 08/01 12:52
kuma660224: 窮國貧民窟牛輕人感覺是武漢廢炎180.217.161.243 08/01 12:52
Navarro: 多數患者症狀輕微從未列入官方統計 67.172.150.170 08/01 13:04
Navarro: 死亡率壓到0.05%應該連死者也沒檢測吧 67.172.150.170 08/01 13:04
CARLORFFLIN: 他們日常更毒的一堆..看他們喝的水.. 218.166.150.66 08/01 13:05
kuma660224: 那邊吃東西拉肚子都可以死人180.217.161.243 08/01 13:09
jabari: 三哥就是狂 95.90.206.117 08/01 13:09
tcancer: 冠狀病毒在蠱盆裡看來沒特別厲害 59.125.135.221 08/01 13:12
borriss: 新加坡移工應該也差不多吧123.194.169.108 08/01 13:20
ohya3838: 新人類 223.137.71.134 08/01 13:23
kuma660224: 練蠱盆裡面 武漢肺炎是最弱雞的180.217.161.243 08/01 13:24
KunioFAN: 請注意任何疑似狂犬病的新聞(X 114.38.128.87 08/01 13:49
borriss: 日本29以下年輕人1/10000 0.01%123.194.169.108 08/01 13:58
linee39: 記錯了,是皇后區 111.71.53.47 08/01 14:39
linee39: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9/nyr 111.71.53.47 08/01 14:39
linee39: navirus-antibodies.amp.html 111.71.53.47 08/01 14:39
bathilda: 老實說我對這種都很懷疑了,會不會根本 1.200.47.205 08/01 15:05
bathilda: 驗錯 1.200.47.205 08/01 15:05
j355203: 這樓樓主id是怎樣 117.19.225.160 08/01 15:54
JingPingKing: 該死的早死了(x223.138.141.242 08/01 17:15
vking223: 窮人:什麼都不做就是最好的防疫。努力 61.223.104.168 08/01 19:50
vking223: 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輕鬆喔 61.223.104.168 08/01 19:50
ilovezelda: 所以新冠是文明病? 223.141.31.204 08/01 20:31
sunnyx: 不是文明病 是年輕人大勝的病 42.74.22.0 08/01 22:31
kuma660224: 武漢肺炎 aka 年輕人眼裡的老人版腸180.217.161.243 08/01 23:12
kuma660224: 病毒180.217.161.243 08/01 23:12
kuma660224: 孟買 年齡中位數27-28歲而已180.217.161.243 08/01 23:14
kuma660224: 貧民窟的 年齡中位數很可能更低180.217.161.243 08/01 23:14
kuma660224: 大部分可能只覺得咖哩味道變了180.217.161.243 08/01 23:15
kuma660224: 嗅覺怪怪,不管它也沒事180.217.161.243 08/01 23:15
kuma660224: 印度平均壽命本來就不高 但貧民窟180.217.161.243 08/01 23:18
kuma660224: 據說還比印度平均低20歲180.217.161.243 08/01 23:18
aa741121: 言之過早 111.254.12.69 08/02 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