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b-shopp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應該滿多人跟我一樣在關注 Intel 12代處理器與AMD 6000系列處理器的消息 目前看來12代處理器確實在效能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尤其在能耗比表現上好過11代非常多 一樣也是找了一些關於架構的資料後跟大家分享 也算是見證科技的進步 主要是找了Intel Architecture Day 2021的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jU_YhZ1NQA
首先比較好奇的就是在製程落後(10nm vs 7nm)的情況下要如何與競品競爭 同時大小核架構的效益是什麼 因為我本身專業不是在半導體製程或晶片設計 所以有錯誤的話還望版上先進指教 文末再分享一些中正評測近期機器有趣的現象及近期個人選購看法 ------------------------我是分隔線----------------------------------------- 首先眾所周知的是 Intel 在12代CPU上引入了混合式架構 P core 與E core組成 我一開始的疑惑是 如果E core真的如官方宣稱的高效 那怎麼不全用E core堆核心就好? 實際上在影片內說明的算滿清楚的 效能的提升主要是在前端上對於指令的判斷更準確 如E core 架構上使用更大的cache儲存指令 同時針對多核間平行化運算優化 距離更近 主要是將E core的電壓降下來 依據功耗公式 https://i.imgur.com/4k3VJ3s.png
電壓降低將顯著的降低功耗 常數C則是跟製程架構有關 這部分也得益於新材料改進的10nm 製程 總體而言設計目標是將重複 可平行化的運算 利用更大的交換速率 達到更好的能耗比 E core的任務很明確 就是能耗比 所以有些指令支援度不好 就會交給P core或是利用更多核心去解決 E core其實最大的好處是在於面積使用率 四個E core約等於一個P core 好處放到最後跟P core一起說 而P core實際上就是比較接近傳統x86架構的處理器 目標就是提供強大的單核效能 因此在微控制器 cache 解碼器數量上 都有所增加 CPU在前端的指令分支預測更準確 而最重要的是引進了引進了 Intel Advanced Matrix Extension(AMX)技術 利用類神經網路晶片適當的分配任務 對於電源管理將有顯著的提升 同時能適應更廣的頻率範圍 這個在移動端其實尤為重要 如同達爾文說的 生存下來的未必是最強壯最聰明的物種 而是最能適應的 簡而言之在晶片架構上 12代晶片的做法我的理解是加大、加深、加廣 更大的cache 資料吞吐量 更深的垂直資料傳輸處理 以及更廣的頻率範圍 大約34:40秒部分總結了混合式架構的優點 https://i.imgur.com/Es4dIgN.png
其實這部分我覺得講的很有感 有點像是現在的混合動力汽車 結合優勢創造1+1>2的效果 馬達提供低轉高扭(加速) 引擎提供高轉低扭(定速) 最後就是得到更高續航 以及更安靜的使用體驗 混合式架構確實是一個IC工程上的方案(solution) 也在其他工程上有了不錯的應用 Arm已經嘗試過很長一段時間了 但x86是第一次 而且是經過驗證的產品 其實這樣的思維不失為一個方案 就算後來有其他更好的方案 我認為是非常好的嘗試 以 Intel 的規模 應該也是做了相當多的市調與測試 讓適合多核心的單元做適合的事情 也不放棄單核性能 另一部分是在有限的面積下 E core的面積效率很好 晶片設計上需要妥協平衡的是功耗效能與面積 當然具體的效益我想要看後續 或是有其他競品出現可以比較看看 目前感覺上還是靠E core來拉平能耗比的感覺 以及在多核性能跑分上的競爭 目前需要克服的問題應該還是在任務調度上的軟體支援 目前有使用者遇到的問題是 E核有難P核圍觀XD 這個需要軟體驅動克服 而影片後面提到 Intel 自己設計GPU的部分時 有提到跨平台間的API - oneAPI 希望能消弭跨平台間的語言屏障 也是提供給業界其他工程師一組通用標準規格去設計 我看到是另外一個亮點 而且目前確實也廣受用戶歡迎 制定行業標準絕對是能加速進步 不免也會聯想到在混合架構之後 有沒有可能出現x86+ARM架構 目前ARM架構在一般文書使用帶來的高續航 以及對溫度不敏感的特性 但對於處理複雜指令效率就很差 因此複雜的軟體就會比較卡頓 如果一樣能加以整合各種架構長處(未必是x86或ARM) 搭配強任務分配器 我想肯定是新時代的創舉 不過涉及到我知識盲區就不亂講了 這邊也查了一下確實有相關可能性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6724 ------------------------我是分隔線----------------------------------------- 其實講再多 都不如實測能說服人 畢竟除了晶片 筆電這樣高度整合的產品還是要看終端產品 考慮大部分的人也能認同的話 主要會以中正評測的內容為主 基本上是會按照機器發布的日期來寫 後面會有小結 也可以跳過去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5geUermROI
首先是機械革命曠世 因為是第一台12代機器 所以比較沒有好壞的比較 不過這台機器也有非常強的CPU解熱能力(85W) R23跑分來到16K 影片主要提到的是3070ti的效能提升並不顯著 價格考慮上不如3070或3080就好 但品牌的定價 其實也確實有他的生存空間 值得注意的就是 影片內有提到關於顯卡超頻所長一直講的 穩定為主 不追求超頻 那其實就算是一般人 使用上一直遇到bug我想也是非常惱人 其次比較可惜就是記憶體用的是目前還比較難買到 也比較昂貴的ddr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15aAHMSAGw
接著是無界14 基本就是S2的延續 不過改成用5560U 基本上就是5600U閹割內顯的機器 一樣是重量相當誘人 而且有附RJ45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很實用的 以及無界16 目前少數沒有搭配獨顯的機器 1.7kg 70wh電池 基本上就是code10模具 之前也提過 但銅管加粗 風扇也非常大 目前是有65W版本BIOS可以自己升級測試 個人是推測可以到80W 這個部分後面會補充 這台我是非常有興趣 但最近沒錢XD 而且目前12代機器其實時間點也比較尷尬 NVIDIA 4000系列要出了 姑且不論老黃刀法 滿值得觀望的 其次是13代似乎也會在年底看到 目前看起來是優化架構驅動(按照Intel趨勢) 如果沒有強迫要用DDR5 我會認為比起12代更適合買 上次沒有特別強調的亮點 主要是效能部分 超過了11800H 30%的效能 而且功耗更低 雖然R23只有12K 但目前看起來給足功耗就會是一代神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15aAHMSAGw
無界16pro雖然比較晚 但算是系列模具就一起講 其實就是加了個2050 這命名其實有點迷惑XD 因為看起來就是砍成64bit帶寬的3050 那應該叫3040或3050m才對 優點是支援DLSS跟光追 而且CUDA也是2048 TDP不高的情況下 基本上很適合輕度繪圖工作 效能約等於略好於1650 specviewperf跑起來也是有相當幫助 叫20XX而不是16XX或許在專業軟體驅動支援上會好一點 但目前12700H已經標配96EU(好評) 獨顯的必要性我認為就沒那麼大 這部分見仁見智 影片其實也有說 800RMB價差 大約就是MX450價差 溫度表現很好 那基本就沒問題 就算沒有獨顯直連 以這台機器的定位 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個人來說規格跟實測都很吸引人 不過吹轉軸我依然不是很愛XD 可能會觀望看看13代表現 不理想就會考慮清庫存 目前看起來BIOS還在調校階段 uncore功耗似乎有點問題 電量低於50%的時候電池限流嚴重 接著就是傳統的熱門遊戲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dTUA992h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cRjUrXgqo
接著是微星GP66 GF76 雖然沒有用上相變液態金屬(僅限i9) 但也可以參考 https://i.imgur.com/ABLcOeZ.png
GF76基本上被吐槽的比較慘 主要是空間配置相當的差 還有鋁片 可能是想保護電池? GP66用的是類似GE66的模具 對比就非常明顯 也是目前同樣規格表現最好的 但兩者溫度上來說 GP66溫度並沒有明顯的低 雙燒表現有好一點 跑分部分GP66比較高一些 有可能是體質些微差異 也可能是GP66 CPU部分有針對電壓優化(功耗更低 時脈更高) 不過看起來兩者表現算不上是天差地別 GP66就貴了不少 不過以GP66來看定位或許設定就是比較高端的人群 當然各家的市調跟產品考量不同 就也給大家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dTUA992h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jf7Uyeku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iinEtG-RE
機械師F117跟神舟Z8應該都是藍天模具 相對就是低價路線的二線品牌 雖然F117跑分只有14K 但F117那個模具其實不算差 前一代甚至有看到11800H最高跑分 重量也還可以 不過整機還是比較costdown路線 解熱能力應該是在60W左右 Z8是一開始測試的時候跑分不到12K 推測是韌體有點問題 後來修正後也有14k 價格兩台差不多 表現也都還可以 機器算是需要自己調教 適合給CP族願意自己折騰的 七彩虹將星X15跟F117同模具 但價格非常的便宜 作為CP機 想體驗12代效能提升的可以買來玩 這個模具就我所知潛力滿大的 換個散熱膏 優化一下電壓 表現不會差 也不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7qb44w-FN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XBhPvG78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6WOo3W3C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N67xawRu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logOTG7EZk
DELL G15 HP暗影精靈8(plus) 還有平價一點的華碩天選3 天選3後面會多講一下 首先單看表現G15跟暗影精靈8都有發揮到基本的水準 甚至G15是目前跑分算很高 溫度表現也很好 目前問題還是在價格沒有優勢 問題不是機器本身 而是預算有限下 應該先餵飽顯卡 往11代甚至10代搭配其實遊戲體驗是差不多的 畢竟11400H就已經非常夠用 我不會說這樣是幫人清庫存 只是要挑選更適合自己產品而已 至於光影精靈8 在HP產品定位上就低一階 但價格算非常漂亮 值得一提的是模具跟暗影精靈8基本上一樣 但性能釋放只有一半(45W/90W) https://i.imgur.com/9Ri8Dl0.png
我個人覺得是定位切分過頭了(看向TUF...) 不確定有沒有辦法解鎖 通常HP會是鎖死 如果希望是一線品牌較為平價的機器 目前也有自己的市場 只是這樣的切分有點太粗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NYzlPwdF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NYzlPwdF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hlNP1LWm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kfgKVJmUg
還有聯想Y7000P Y9000P 也是沒太多驚喜也沒有什麼吐槽的點 目前是少數在文案上能保證功耗的這個非常好評 而且溫度也不高 Y9000P單燒CPU到了115W連續效能 也是目前12700H效能最好的 R23跑分甚至接近12900H了有18.5K 同模具的i5-12500H也有15K的性能釋放表現 事實上考慮國情及產品本身特點 在中國的點名率非常的高 個人認為應該是目前 總和來說相對好的機器(價格 性能釋放 機器調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JeKeMjrZU
至於天選3就不多說 螢幕能選高配 也有獨顯直連 也是ddr4 電池也不小 最讓人意外的是就算是i5-12500H 效能也達到了13K 單核已經贏過過去世代所有CPU 作為遊戲機來說已經是非常夠用了 獨顯直連在低價機上的價值更顯得突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QysDOt2V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b1dhTSMwQ
比較有趣的是後來也有補上6800H跟i7的機器 單看效能部分6800H R23是14K 但吃到80W 85度 12500H的版本也是13K 功耗只有72W 但溫度已經到96度 當然不排除韌體版本的差異 不過可以看的出來目前十二代的熱阻或許還是更高 https://i.imgur.com/EDvDopo.png
這個現象在目前其他機器也可以普遍看到 後面會有整理 重點應該還是在6800H的表現 稍微改善內顯燒機卡頓問題 但依然有 內顯相容性還是有點問題 不過實際表現基本上可以取代掉MX450了 也就是說現在買MXx50也算是盤子了 多一個晶片更高的發熱 而i7的跑分來到17K 非常的好的功耗可以到95~105W 考慮品牌力 我認為是可以買的機器 華碩確實是拿得出品牌力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GqE39woEM
Acer 暗影騎士 擎 nitro5 應該是AN515系列 但看模具有點像PH315 熱管看起來是比較細的 具體原因不知道 四個出風口熱管冷區偏少 供電也有照顧到 https://i.imgur.com/6IA08ql.png
算是比較平價型 但比之前模具表現不錯 但整體評價還是普通而已 顯卡有140W但沒有獨顯直連 所以定位有點不夠明確 熱管我也覺得沒差多少錢CD過頭 ※更 版友分享更新韌體可開啟獨顯直連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F7zPfUMhk
天選air 基本就是比較輕薄的天選3 模具類似 換上了12650H 實測看起來比較像12500H 其實也可以看到E core多核的強大 話說有件事情我也很感興趣 ASUS最近的電池看起來都算滿小巧的 不確定是不是有什麼新技術 其實這個對移動端市場來說是好消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ezkELFHe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dnbxDIMpdE
再來就是高階的機型 槍神6 plus(應該是G733ZM) i9-12900H性能首度突破19K 已經很接近桌機性能 目前對筆電來講是非常好的消息 因為天花板被提高了 整體機器就是標準的高階機 鍵盤、風扇、電池 最大亮點應該是螢幕2K高刷 說真的我覺得價格也正常 也確實可以看到華碩是有能力做出好產品的 期待可以多加油吧 6800HX目前看起來沒有特別的性能提升 性能上R23只有15K 大概要吃到90~105W 但溫度表現算不錯 同為華碩的幻16還沒看到 不過基本上有消息是說能有90W的CPU釋放 散熱模組也是給足熱管擴充有改善以及獨顯直連 但個人認為應該還是太薄 https://i.imgur.com/mVde2F0.png
至於這系列的機器我個人怎麼看 我只能說畢竟是華碩高階產品 沒太多需要噴 機器我會說不差 但也不太會主動推 如果要輕薄又想要有點規格確實沒太多選擇 但很奇怪就是我遇到用華碩的總會有些小bug 也可能是我有偏見啦 以目前市場上能看到的機器來說 只能說其他品牌不爭氣(攤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36bgeK2J4
最後一台也是比較特殊少見的輕薄低價機 無雙14 原本我以為跟無畏14一樣 不過散熱模組有更新 https://i.imgur.com/jgsIol1.png
算是非常的工整 風扇也很大 功耗能跑到45W左右 等於就是跟機械革命無界16差不多了 效能上12500H跑到了11K左右 其實非常夠用了我認為 螢幕2K 90hz 電池70Wh 記憶體可以更換 小缺點可能是稍微重 鍵盤沒有背光 ------------------------我是分隔線----------------------------------------- 總結來說 目前推出的機器實際表現在H系列應該是相當明朗了 首先功耗(解熱能力)部分對應R23跑分 12900H 115W-19K 12700H 55W-12K 60W-13K 70W-14K 75~85W-16K 95W-17K 115W-18K 12650H(77W)15K 12500H 72W-13K 90W-15K 6800H(80W)-14K 6800HX(105W)-15K 目前看起來90W甚至80W以下是比較適合的功耗 再高如Y9000P 115W擠出來的效能不算太好 具體能耗比看有沒有機會拿到機器測試 但過去11800H沒有到80W的功耗是沒什麼效能可言的 所以單就能耗比來說12代確實是有十足的進步 也可以看到差一點的模具可以吃CPU豆腐 6800H/X目前機器不多 但看起來對到是i5效能 跟Intel價差幾乎沒有就看個人選擇 個人看好的P系列在移動端似乎也有機會大放異彩 1280P看起來也能跑到16K等級的跑分 (小新pro14?) 也就是說功耗給足 效能是上的去的 一樣搭配動態管理的機制 有接AC跟電池模式有不同效能 會是很強勢的CPU 當然跑分跟實際體驗的差距一定會有 也是要看筆電廠能不能給 ------------------------我是分隔線----------------------------------------- 顯卡沒有什麼太多更動 新型號3070ti跟2050比較像是小改款 對於遊戲用途而言 獨顯直連及價格(顯卡優先)會更重要 目前Intel 12代機器可以選DDR4 在價格上會是更有優勢的地方 但在溫度表現上Intel 12代溫度確實是高 從天選3模具來說 一樣甚至略低的功耗(85~90W)卻高了快10度 熱阻差了近20% 一樣的模具基本上可以排除是設計問題 這狀況看雙燒就更明顯 根據目前看到的資料來判斷應該還是出在晶片本身 Intel 12代桌機在封裝及銅蓋厚度都有改變 基本上就是晶片TIM都變薄 銅片不變或是說相對變厚 這個推測是為了更好的擴散均溫 而移動端晶片是散熱器直接接觸沒有銅蓋 可能封裝厚度會維持來保護晶片 其次在帶獨顯的機器上都可以看到功耗降得非常多 一般做測試的時候 最大功耗下的最高溫基本上就會反映整個散熱器的解熱能力(熱阻) 其實可以發現功耗並不是線性疊加上去的 比如無界16pro模具並沒有更改 顯卡讓整機多了40W CPU溫度並沒有提升太多(10度) 維持接近55W功耗 當然風扇應該是有變快 但看來這40W加在CPU的話溫度會更高 所以我認為75~80W很OK 這其實就變相說明問題應該是出在晶片本身封裝或是製程 或許是可以更換TIM材料 比如i9目前多數都配備液金 槍神6plus用上了液金 雖然暴力熊的方案目前還不是最好 但確實熱阻降不少 或是等待下一世代更新製程 先進封裝 當然也可以透過降壓來處理 不過個人認為12代熱阻讓銅管串燒設計的問題也被放大是好事 串燒跑分很好看但實際遊戲體驗差會讓原廠去正視這個問題 好好把機器做好 我個人選購觀點來看 除了遊戲機目前看來沒有獨顯直連就是盤子外 需要效能的機器確實可以回頭看看Intel 12代U 因為單核性能非常好 而目前AMD APU的穩定性還是稍差 對於繪圖工作而言我自己用起來是覺得偶爾有點煩躁 配有獨顯的機器來說如果是AMD CPU就一定要有獨顯直連 混合輸出問題不少 DDR4現在價格也回到比較合理的價位 基本上就算文書機沒有16G應該也不用看了 基本上選購方法滿簡單的就是先打開購物網站 直接依照自己設定的預算找 先挑4~6台 根據需求選(ex 遊戲用途顯卡直連) 可以先挑外觀 除非是真的非常差的機器 不然其實都還算有得救 透過調整讓機器更合用 接著就是看一下CPU跟實際測試效能 大體上來說遊戲目前看來還是可以考慮AMD 但追求穩定跟最大效能目前會選Intel 而目前看來 效能其實都非常過剩 之前也提過筆電要回歸攜帶性 帶著效能巨獸但非常重有點違背本質了 很久之前就提過的 機器的定位會影響選購 同樣的 使用者也要根據需求而不是信仰挑選 如同華碩這次全線基本都有獨顯直連 就是被噴太多次 聯想拯救者系列的改進也是如此 而中間需要藉助的也是網路群體的力量 充分揭露資訊 這塊所長是真的讓我望塵莫及 我光是看影片就覺得很疲乏了 還要想像自己掏錢虧錢(或許其他地方會補回來) 花時間測試確實很累 目前看起來溫度問題可能需要解決 不知道13代會不會引入更先進的封裝 或是14代製程更新到7nm之後會更好 其次最後最重要的還是使用體驗 目前Win11所長噴的體無完膚XD 我自己身邊友人升級我也覺得不是很好用 主要是右鍵選單我很感冒 CPU高負載的異常卡頓或許一部分是架構問題? 目前軟體系統端對Thread Director的支援似乎只有Windows比較有成果 這個也會是一個隱憂 總歸來說永遠都可以等XD 可以自己衡量或到實體店看看 我個人目前還沒有強烈換機需求 會繼續觀望 僅此貢獻微薄之力及分享個人觀察做補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39.1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shopping/M.1649755805.A.27D.html
friedpig: intel 10nm跟gg 7nm是同代的啦 gg 7是 114.136.0.59 04/12 18:04
friedpig: 行銷名詞 後續intel也乖乖跟上風潮改名 114.136.0.59 04/12 18:04
friedpig: 叫intel 7了 114.136.0.59 04/12 18:04
沒辦法外行占多數 我也很不喜歡行銷過頭這個應該大家都知道 不過不能控制的事情也沒必要糾結 消費者享受競爭紅利就可以了
friedpig: One API只是單純針對AI用的而已118.163.149.125 04/12 18:20
friedpig: 因為他們GPU一定搶不贏經營已久的NV118.163.149.125 04/12 18:20
friedpig: 所以自己花大功夫寫底層讓開發者可以一118.163.149.125 04/12 18:21
friedpig: 套Code跑在intel cpu gpu fpga各種平台118.163.149.125 04/12 18:21
friedpig: 用來吸引人家轉到他們家平台而已118.163.149.125 04/12 18:22
原來如此
yehuan: 我手邊有無界16pro,2050,原本想說取之於n 111.71.220.6 04/12 18:51
yehuan: b要分享但沒時間(誤 111.71.220.6 04/12 18:51
時間跟...一樣(X 這台我是滿好奇能不能解鎖功耗就是了 55W真的保守 發現有人買了自己就很想買正常嗎XD
x33h5ddx: 暗影騎士i7+3060可以更新獨顯直連 123.192.91.145 04/12 19:18
nice 那就是通道沒有開而已 果然不該這麼反智 文章更新
foxanxy: 推 很用心整理跟分享比較 61.231.191.195 04/12 19:46
AV5566: 推一個 27.246.195.88 04/12 20:03
jenq0011: 太用心了 推 42.72.250.5 04/12 21:30
agb5986: 目前在等6800U,但半點上市消息都沒有... 223.137.95.196 04/12 22:4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o12oXb1GxM
Hp Elitebook 845 G9 的測試有看到了 3/4的影片 我猜等Q2季末會大量出來 畢竟最近市場開始變成處理庫存為主了...
APC: 好長喔!我是說文章 180.217.31.229 04/12 23:38
打到一半還斷線QQ 欲哭無淚
bohanmomo: 推118.160.179.244 04/13 00:18
shiuanhung: 好文推一個 114.44.95.199 04/13 01:14
※ 編輯: leo840908 (1.200.41.48 臺灣), 04/13/2022 09:11:25
Pegasus99: 我非二類組 看得很有趣 雖然8成7不懂XD 140.112.133.3 04/13 09:25
Pegasus99: 有種電子工業的進步還永無止盡的感覺 140.112.133.3 04/13 09:26
agb5986: 對,感覺就是為了清庫存才延遲推出6800U 223.137.95.196 04/13 09:49
WarHawk: 推leo大 42.75.183.44 04/13 10:10
jooo: 認真文給推 49.217.6.12 04/13 13:16
weilun1205: 推個好文 1.164.97.72 04/13 20:31
greedpoem: 推!等845 G9好久,不知道價格如何QQ101.137.213.171 04/14 00:55
nyanchan22: 好文推 114.136.249.48 04/14 13:48
liberaloner: 推125.228.160.180 04/18 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