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k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skblack (天空茶)》之銘言: : 推 Adieu: 請教jskblack先進,您之前分享的那張200mm15s,100張是用全 01/07 10:39 : → Adieu: 片幅相機嗎?有設降噪或另拍平場後製減噪嗎?疊圖是用DSS 01/07 10:39 : → Adieu: 嗎?因若不用赤道儀,疊圖似乎都會失敗~個人用ISO1600每張2 01/07 10:39 : → Adieu: 秒手動疊圖9張和單張看不出差別頗沮喪,懇請釋疑感謝! 01/07 10:39 : 推 sqr: 印象中DSS有疊彗星的選項 01/07 11:00 : 推 sqr: http://ppt.cc/7ywI 終於有機會試試疊彗星了 不過要先拍的到 01/07 12:06 : → felaray: 找 XD 01/07 12:20 : 推 evanzxcv: 彗尾有疊有差,DSS有選項可疊彗星,但彗星位置要手動點 01/07 12:34 : → evanzxcv: 不用每張都點,印象中點頭尾跟分數最高的共三張即可 01/07 12:34 : → evanzxcv: 中間的軟體會自動讀相片拍攝時間來內插彗星位置 01/07 12:35 : → JYHuang: 看來要用DSS疊的話,就不能用長焦段(沒有赤道儀)。 01/07 13:16 : → JYHuang: 不然光是曝15秒就會有軌跡了,看來要換200以下的焦段來拍 01/07 13:17 : 推 sqr: 小弟也還在思考要用什麼焦段來拍... 01/07 20:07 : 趁著彗星熱潮簡單分享一下拍攝方法 : 1. 攝影部分 : 我使用的是Canon 60D + 70-200mm F4 小小白 : 參數設定的部分是 F4 ISO1600 15s : 共拍了大概1個小時多有吧 : 另外是有加赤道儀的(星空雲台) : 因為焦段設定在200mm,為了怕拖線所以曝光時間有刻意縮短到15sec : 單張拍起來的感覺像這樣 http://imgur.com/dsS8poZ : 彗星滿明顯的可以直接看到,但是彗尾就很微弱 : 還是需要藉由後製疊圖來幫忙 : 長焦段拍星星或深空天體要特別注意的是很容易抖動~ : 加大光圈或穩定雲台是一種方法,但想要拍得夠久又好看,就必須要靠導星系統 : 導星有很多種方式,窮人有webcam,進階一點的就直接拿望遠鏡來導 : 這部分坑太大,太專業了我還不夠熟悉~ : 一般我覺得200~300mm普通腳架就是極限了 : 2. 後製疊圖的部分使用的是 DSS+ Lightroom : DSS前陣子出新版了 3.3.4 支援多核心計算跑起來更快 : http://www.hkastroforum.net/viewtopic.php?p=276053 : 彗星疊圖跟一般星空疊圖不太一樣,需要手動標記彗星的位置 : 註: 檢視單張檔案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天體影像太暗找不到星點的問題 : 這時候調整右上方的色階條就會比較清楚了 http://imgur.com/sra7IMa : 接著手動標記彗星的位置,點擊圖片中右方的彗星編修模式 : http://i.imgur.com/mVXO9uG.png
: 然後移到圖片中點選彗星的彗核,如果點不到的話可以按住shift就能自由的選擇 : http://i.imgur.com/DUpQ2UB.png
: 這樣就完成了一張彗星的編輯,再來就看你要疊了多少張就要標記多少張彗星 : 全部都標完以後還有一個設定要改 : 就是在DSS左邊列表最下方的設定->疊合參數要改成彗星疊合或者恆星加彗星疊合 : http://imgur.com/KwJhmcw : 話說恆星加彗星疊合還滿吃計算的,會跑非常久,還容易當掉,要用的請考慮看看 : 像我雖然拍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取精華分數高的出來疊合大約103張 : 疊完以後就變成這樣啦~ : http://imgur.com/k5IibGB : 註: 我有加dark跟flat image不過才各五張,而且還不是當天拍的 ... : 因為那天拍完彗星太high又忘了拍dark 囧 : 明明彗尾還滿長的,可是進到PS疊圖就炸裂 http://imgur.com/WzX8FmV : 大概是我沒有PS拉曲線的天分吧 ... Orz : 後來換成Lightroom就調整的滿不錯,最後的成品如下 : http://imgur.com/SmycqIR : 拍到後來太無聊順手打了張火鳥 : http://imgur.com/6r2I1KX : 簡單的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 今天是彗星最接近地球日耶 ... 可是外面都是雲 Q.Q 昨晚又上東眼山拍C/2014 Q2,天氣很好,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停車場 也不會太冷(8度),試了幾種曝光和ISO的組合拍了一陣子,回家用 DSS搞了很久還是失敗,因為太累就帶著沮喪入睡了... 因為設備不周全,我用Nikon D7100+原廠70-300mm鏡,沒有赤道儀、 星空雲台等抵消地球自轉的裝備。 RAW檔+無長時間曝光降噪+無高ISO降噪+VR ON+對焦到天狼星後改手 動對焦。 曝光主要有5秒、3秒,ISO有用1600,2500,焦長有70mm,165mm(變焦 後再重新對焦),光圈都用最大F4.5@70mm,F5@165mm。也有拍暗電流 檔9張(自拍模式設定連拍,最高9張)。 在DSS疊圖步驟: 1.開啟影像檔 2.開啟暗電流檔 3.勾選全部 4.拉右上角的灰階bar, 往黑的方向(左)拉,才能看到和原圖星點接近的圖 5.偵測勾選影像 中的星點,跑完會出現分數等資訊。 6.逐張設定彗星位置 7.疊合勾選之影像 8.計算完成調RGB(通常要往中間調);明暗和飽和 (沒調飽和星點是灰色的)。 發現幾件事: 1.因為沒有赤道儀,5秒即使在70mm焦段星點也有拖線(星點不是圓形) ,這個拖線似乎是造成分數偏低的原因,像ISO2500+165mm+5s的幾張 分數好像十幾分而已?(看jskblack先進都是三千多分,個人另一設定 ISO1600+70mm+5s分數大概1700~2000之間)更嚴重的是偵測出來的星點 數量極少,臨界值2%偵測出來才6顆星!網路教學裡有提到200~500? 顆會比較正常,jskblack先進的範例也是四百來顆。 2.ISO1600+3秒則太暗,太暗在設定彗星的時候(步驟6)電腦都認不到, 個人疊十張左右,覺得還是算了。在步驟7.疊合影像時會有資訊告知總 曝光時間,我想應該總時數要達一定數字才能成功(個人認為拍彗星成功 的定義是一眼就能看到彗尾)。但如果每張的光量都不足,就像在臨界之下, 疊再多也看不到更多。個人拍的單張感覺和jskblack先進差不多,但 仔細看發現前輩拍的依稀有彗尾,自己的卻看不出來,或許就是單張曝光 時間還是有造成疊圖時的差別。 3.忘記哪種情況總會疊出整張灰底、又一堆RGB直線的圖,然後步驟8怎麼 調都沒用~ 4.ISO2500雜訊高。步驟8.疊完不知道是調明暗或飽和,飽和調高雜訊 也多,有疊暗電流檔好像有差。目前還不知怎麼處理?用別的軟體降噪? 5. C槽需要足夠空間才能疊圖。有時候還會當掉,跳出沒有訊息文字的 視窗。i5-430M筆電4GB記憶體。 目前疊出來的最好的(ISO1600+70mm+5s十張)會比單張要明顯,彗星和 其他星都更大更亮,但是彗尾還是要自己腦補,只能算是失敗。 網路天文館的網頁裡也有天文前輩拍疊的照片,疊12張,每張是30秒, ISO1600,光圈忘了,總結一下總進光量應該要有6分鐘以上不然都在疊 心酸的,單張在DSS裡也應該要有三千分吧?而且拖線太明顯不行=>偵 測到的星星顆數要有數百顆才行。 不拖線長曝似乎是疊圖成功的基本門票啊,可是單眼加70-300mm鏡就要 2公斤了,在台灣買得到的星空雲台怕撐不住...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120.12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ky/M.1420875708.A.869.html
icpedslt: 星空雲台承重上限是三公斤 01/10 19:10
jskblack: 星空雲台有擴充唷 不怕撐不住 http://ppt.cc/Jen~ 01/10 21:14
evanzxcv: 一個小建議,若直接用raw檔偵測出星點偏少,可做影像加強 01/10 22:01
evanzxcv: 後轉成16位元無損壓縮TIFF檔再來疊,成功率會高很多 01/10 22:01
evanzxcv: 記得dark,flat,bias都要套用與星點影像相同的影像加強 01/10 22:02
evanzxcv: 影像加強以曝光度、對比、白平衡為主,不要做邊緣銳化 01/10 22:03
Adieu: 感謝兩位先進的資訊,實在是太專業了~ 01/11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