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k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onnywang (榮尼王)》之銘言: 看八卦版討論得超熱烈, 好像真的發現外星人一樣 我覺得費米悖論跟大過濾器理論真的值得看一下. : 先假設這些外星人的生態系統跟我們相近 : 呼吸氧氣吐出二氧化碳 : 然後再假設外星人有使用接近光速航行的科技能力 : 以地球來說 : 在大約元古宙(25億年前 - 5.4億年前) ,地球就已經有很多真菌、藻類 : 並且有豐富的氧氣 : 因此對需要氧氣的智慧生物來說,早在十幾億年前地球不只是一個適居星球 : 已經是一個有生物的星球 : 如果外星人想要找一個有生物的星球 : 那麼最遠 12.5 億光年以外的範圍內的外星人都是我們現在有機會碰到的 : (考慮到他透過觀測發現到地球是個有氧氣有水的星球, : 再用光速過來,這樣時間就要乘二了) : 但是至今我們都還沒遇到這樣的外星人 : 也許是整個宇宙中含氧含水的星球多過我們想像 : 因此地球也沒那麼對這些外星人有吸引力 1. 我覺得有生命的地方並不普遍, 要發展到智慧生物更是困難 在適居帶的岩石行星應該到處都是, 你看才10幾年的時間就已經發現跟地球 相似的行星, 而且還在1400光年非常近的距離. 以這個速度推算花個100年 類似條件的行星一定可以找到一堆. 但生命的發生可說太偶然. 照現行的理論, 生命是從充滿胺基酸的原始 海洋中出現, 以化學的角度來講, 一瓶胺基酸的分子, 會碰在一起組合, 然後竟然還想自己複製? 複製就算了, 頂多地球海洋裡充滿同樣的蛋白質, 結果你還變出各種胞器? 這只是原始生命, 假如想到從原核到真核 單細胞到多細胞 你就知道每個跳躍都只能以不可思議來形容 從多細胞生物到智慧生物, 每個gap也不小. 先不說已有的N次大滅絕, 光要是恐龍沒滅絕的話, 現在地球上應該充滿著聰明的鳥, 但沒有人類. : 那再來從有生物星球變到有智慧生物星球 : 假設今天外星人對有生物星球興致不大,對有智慧星球比較有興趣 : 那什麼時候他們才會發現到地球呢? : 我們的地球應該一直到 188x 年無線電被發明出來之後 : 才開始擁有將智慧資訊送出大氣層的能力吧? : (還是更早會有什麼技術會透露出這種資訊?) : 考慮到外星人接收到我們的訊息再移動過來 : 那麼至少要在 60 光年以內的星球才有機會這幾年來碰上我們吧? : 像昨天發表的在 1400 光年遠的 Kepler-452b : 我們看到的現在的他們是 1400 年前的樣子 : 當時的他們看我們是西元 600 年的地球,當時是隋朝 : 但是從遠方觀測,隋朝跟恐龍時代應該是分不出來的吧? : 所以假如他們上面有智慧生物並且有星際航行能力的話 : 等到他們來到地球,大概也要 188x 年的 2800 年後才會到吧 : 我們有生之年應該遇不到 Kepler-452b 的外星人吧 : 看來要能遇到智慧外星人的機會還滿渺茫的吧.. 2. 我認為就算有智慧生物, 要探測到別的文明, 然後去找沒那麼容易, 甚至要脫離母行星都很困難. 現在人人都說, 誰知道以後科技發展會到甚麼地步, 然後天馬行空想像. 問題是物理有極限, 就像速度有光速限制, 星際旅行所需的能量和資源其實也算得出來的. 我先舉一個例子, 太空船的材料. 現在宇宙中的元素應該已經被研究完了, 原子序不可能一直加上去, 原子大到一個程度就很不穩定了. 既然如此, 外星人要做太空船, 一定也不脫週期表上那些元素. 絕不可能有甚麼超級夢幻元素. 既然如此, 他們的太空船, 若要輕便省能量, 應該還是會選用鋁或鈦來做. 可是鋁鈦有辦法承受數千年的航行, 隕石的撞擊, 還要抵擋輻射線而不損壞嗎? 他們在宇宙中若故障, 有辦法就地修復嗎? 材料的問題是物理極限的一項, 其他如航行的速度 時間 動力, 其實也都不脫 物理定律限制, 不是隨便推給未來研究就可以的. 綜合兩點, 我覺得就可以解釋費米所講的, 為什麼我們的星球還沒有人發現, 或為什麼他們還沒殖民過來? 因為文明數量很少, 距離很遠. 個人心得歡迎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163.1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ky/M.1437713400.A.3CC.html
sony1733: 這是以地球角度來看07/24 13:45
jyhfang: 推樓上 也許生命/科學/科技在其它地方 有完全不同的形式07/24 13:57
不同形式也是要遵守物理定律,這是我一直強調的 在別的星球一樣會得到畢氏定理,碳一樣四個腳,科學不會天馬行空
Luao47: 那萬一鋁跟鈦可以融化 再加一些自創元素呢XD07/24 14:04
Luao47: * 融合07/24 14:04
chienjr: 現有的材料還有很多變化,另外像是地球上的軍艦,都有艙07/24 14:10
chienjr: 房能夠緊急打造一些小零件。如果有星際等級的移民船,那07/24 14:12
chienjr: 這方面的自我維修能力一定更強07/24 14:12
ccc73123: 你怎麼知道沒哺乳類的話鳥類不會發展出智慧?07/24 14:37
我的重點是地球上產生智慧生命,每一步的跳躍都是運氣,跟武俠小說主角一樣。 其他適居行星運氣不會都那麼好,所以才有費米的問題。
yoyun10121: 生命型式取決於原子分子特性, 可能性其實很少07/24 14:38
※ 編輯: Baumgartner (36.234.163.100), 07/24/2015 14:41:09
ccc73123: 如果恐龍沒滅絕 迅猛龍類的恐龍或許有機會演化成智慧生07/24 14:40
ccc73123: 命07/24 14:40
yoyun10121: 複雜分子要靠碳鍵結, 再考慮能量規模的話, 可能性很死07/24 14:43
yoyun10121: 生物學上也有說到趨同演化, 也許鳥類爬蟲可能演化出高07/24 14:44
yoyun10121: 智慧, 但演化後的樣貌在各方面都會很接近07/24 14:45
applejone: 其實還要加上文明存在的時間 文明越繁榮 消耗的物資越07/24 15:44
applejone: 多 稿不好還沒發展出上太空的能力之前該文明就自己毀滅07/24 15:45
applejone: 了07/24 15:45
ww: 說不定蓋亞假說是對的 我們只是外星生命身上的細菌跟病毒07/24 16:18
chienjr: 依照人類的經營方式,蠻類似癌細胞的..還沒有浸潤能力還07/24 16:35
chienjr: 沒開始轉移就是07/24 16:35
※ 編輯: Baumgartner (223.143.54.198), 07/24/2015 17:08:41
thainai: 如果是病毒那也是超弱的病毒 太空中絕大多數地方都不適人07/24 18:31
thainai: 居 就算地球大部份地方也是07/24 18:31
justice79: 生命的起源的話,有可能是月亮關係,因為月亮當時離 07/24 20:08
justice79: 地球很近,強大的潮汐力將海水翻滾攪拌了數億年才得到07/24 20:09
justice79: 偶然的結果,又單細胞生物易於突變接受其它基因造成07/24 20:10
justice79: 變異,就這樣胞飲→群體→多細胞生物,記得在電視看到07/24 20:13
那也要經過一次大撞擊而沒破碎,反而生出月球,又是一次運氣好的事件
chienjr: "恐龍"這支族擁有的時間夠久了,竟也沒發展出像人類這麼07/24 21:11
chienjr: 能大規模干擾地球生態的生物07/24 21:12
ccc73123: 恐龍從出現到滅絕一共演化了1億5千萬年07/24 21:58
ccc73123: 哺乳類可是演化了2億多年才出現人類...07/24 21:59
個人覺得恐龍演化有點忽略前肢,以後想用工具有點難...XD ※ 編輯: Baumgartner (223.143.90.34), 07/24/2015 23:14:42
ccc73123: 忽略前肢的只有暴龍吧... 07/24 23:18
Baumgartner: 我是說變翅膀了 XD 07/24 23:27
ccc73123: 其實不只是潮汐 板塊運動也是生命產生的重要推手 07/25 00:02
Eric0605: 之前記得看過不是以碳本位為主體的生物? 07/25 00:26
ccc73123: 地球上目前還沒發現碳基以外的生命 07/25 00:34
justice79: 太古巨大閃電、月球潮汐、火山運動的熱能才煮出一鍋 07/25 01:00
justice79: 生化湯www 07/25 01:01
PrinceBamboo: ccc你拿整個哺乳類來跟恐龍比並不公平啊 哺乳類是一 07/25 02:53
PrinceBamboo: 個綱 有30個目 恐龍只是兩個目而已 標準根本不對等 07/25 02:54
PrinceBamboo: 也沒把爬蟲類演化出恐龍的1億年算進去 其實這沒意義 07/25 02:59
ccc73123: 我是用年代來看 恐龍和哺乳類出現在地球上的年代差不多 07/25 03:02
ccc73123: 用分類來看才是不對等的 因為哺乳類和恐龍是同祖先不同 07/25 03:07
ccc73123: 分支 合弓綱演化成哺乳類 蜥形綱則演化出恐龍 07/25 03:08
ccc73123: 這兩綱共同組成羊膜動物 07/25 03:08
ccc73123: 而且哺乳類30個目是現在才有 中生代哪有這麼多目 07/25 03:10
stacyshu: 有點道理,寫得不錯 07/25 13:27
Narsilion: 只能說我們這個宇宙的物理定律限制了很多可能性 07/26 09:17
Narsilion: 越深入了解物理,就對星際旅行的可能性感到絕望 07/26 09:19
mpcb: 物理其實給很多可能性 大多的限制是因為技術還沒到達標準 07/26 20:14
radstar: 我比較推這篇,物理性質有其限制在 07/27 11:55
yoyun10121: 物理的限制跟技術無關, 例如最有名的那個不能超越光速 07/27 17:36
skking: 舉的例子可能不是很好。元素與材料是兩回事。如高溫超導。 07/27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