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atione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自從七月在網路上披露,到九月官網正式公布 這是我第一次對一款非限量筆如此望穿秋水 多虧了友人的協助跟好運,在前幾天終於收進此筆 為什麼我會這麼看重這枝筆? 自2002年起,845就一直是Pilot名下的旗艦筆款 幾年前的櫟/槐木在規格上也僅幾乎等同於845 這樣的規格相較於各大廠雖不至於明顯居於下風,但也很難算特別突出 終於在今年Pilot決定把規格再往上推,除了把筆身尺寸進一步加大 同時也推出全新的30號尖來搭配 事實上如果把Namiki也拉進來看,Custom Urushi不論在筆身或筆尖都不是最大 不過Namiki Emperor一方面價格偏高,二來滴入式供墨系統在隨身使用上總是多些顧慮 Custom Urushi仍然使用單純的吸卡上墨,筆身也較Namiki Emperor短了一截 我認為這些特點正好是喜好大筆者的絕佳隨身筆 簡單分析這款筆的各方面規格 筆身: 所有元素都可簡單視為845的放大版(長度+8mm,直徑+4mm) 一樣是硬橡膠材質的平頂平尾筆身,並上黑漆作為裝飾和保護 所有的金屬飾件樣式和編排也幾乎一樣 筆尖: 全新設計的18K 30號尖,飾紋和配色都跟845的18K 15號尖一樣 但此新筆尖並非如筆身只有加大而已,寫感調性則有所明顯不同 就官網的說法是和Elabo相近的軟調,藉此提高書寫的樂趣 吸墨器: 很可惜的是沿用既有的CON-70,而沒有利用更大的筆身空間再加大儲墨量 不過CON-70本來的儲墨量就很大了,倒還不至於讓人有Sailor KOP的無奈 接著就是圖片比較,我最主要是拿來跟Namiki Emperor對比,跟845的對比請詳見 http://michikusa-tsushin.net/?p=3192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31375968672/sizes/h/ 依序是845、Custom Urushi、Namiki Emperor和Namiki Emperor Vest type 可以看出Custom Urushi和Namiki Emperor的筆長仍有一段差距 而845這樣一比看起來就像幼幼班了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31375963542/sizes/h/ 既名為30號尖,尺寸上也確實較50號尖小上一級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31375959422/sizes/h/ 脫蓋來看兩者的筆長差距就更多,不過直徑上差距倒很小 尤其如果握得較靠筆尾的話是幾乎感覺不出來有差別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31151438890/sizes/h/ 筆舌當然也得跟著筆尖加大,造型上則是和15號尖相似,和20號尖則差別較大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31375961742/sizes/h/ 845在筆蓋的"URUSHI"字樣則被取消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30711973193/sizes/h/ 雖然含稅價達88000日幣,但包裝卻僅採用紙盒(有傳言845也要改採類似包裝) 不過我個人倒是相當贊成這樣的處理,因為筆盒真是佔空間又沒有實際用途的配件 最後簡述使用至今的感想 筆尖方面筆觸滑順、出墨豐沛,回饋確實較標準5/10/15/20/50號尖都軟上一截 也比S尖軟,但還不到FA的程度(我手邊沒有Elabo,但就我印象應該是差不多) 但我寫字習慣較輕手,若沒特別施加力道,並不會覺得有明顯差異 搭配上相當合手的筆身,比起我最愛的Namiki Emperor還少了一絲笨重 筆身作工和845非常接近,唯一我目前發現的進步只有處理掉了握位的分模線 和Namiki Emperor或Yukari Royale都還是有一段差距 整體來說我認為是物有所值,尤其是之後正式引進的價格會更好 我曾想過要收一枝Namiki Emperor漆筆來隨身使用,現在看來是不需要了 接著就等丸善拿此筆來出限量色了 :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204.1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ationery/M.1481559681.A.576.html
Kimi1129: 推坑啊啊啊 但不知台灣何時能鋪貨上市? 12/13 00:38
目前看來是嚴重缺貨,我想農曆年後能有就很不錯了
dailylily: 合理懷疑845限量色出完了所以弄30號繼續限量色XDDDD 12/13 01:42
我本來也這麼希望,還想說如果明年就開始我就可以不收量產黑色了
myns: 丸善三月展的限定款是Best型的Urushi(138mm).看來要再等... 12/13 06:53
Vest type吧,不知道會不會又把所有漆色都出一輪,那就麻煩了
Laotoe: 尖片較小但比50號軟呀,真想寫寫看! 12/13 09:16
miroyeh: 看一看 好燒喔XD 12/13 09:29
alkali5566: 平頂、大桿,對我來說這把火比149還燒... 12/13 23:06
如果是現行版的149,寫感的差距真的是頗大的
candice0: 嗚啊好燒喔QQ 請教a大如果喜歡1912那種軟一點的筆尖回 12/14 10:43
candice0: 饋感,這枝是不是比149更適合呢? 12/14 10:43
那是當然,這枝比1912、復刻蛇還有14C 149都還要軟喔
alkali5566: 竟然這麼軟0.0 那我得好好考慮了 12/14 13:41
candice0: 對耶記得樓上喜歡不太軟的尖XD 謝謝a大! 我還是先捏 12/14 14:18
candice0: 著等台灣能寫到30號再決定好了QQ 12/14 14:18
重手人要日用的話可能就比較不合適
danijen: 樓主不知道是否有與Elabo實際比較過兩者的寫感? 12/15 09:33
danijen: 啊,漏看了。我有elabo和fa,兩者差異滿大的,真好奇30 12/15 09:35
danijen: 號尖的性能 12/15 09:35
Elabo我沒收,因為我先前有Justus 95,覺得寫感差不多(不過Justus 95也出了) 現在也不會特別想收來比較,因為除了筆尖外的其他部分相差太多 FA比30號更軟,而且對我來說是平常寫字力道就有感的軟,也就是說需要特別注意去控制 而且FA沒得選粗細,我覺得實在太細太刮,我每次寫沒多久就覺得很不舒服 ※ 編輯: atropos (122.117.245.195), 12/15/2016 10:35:39
danijen: 10號15號FA尖和初代Elabo我都有。軟到硬:10→15→Elabo 12/16 13:25
danijen: 。FA倒是滿細的,但都很滑順啊,不會刮吧? 12/16 13:25
atropos: 我習慣的是M/B尖,FA出墨量明顯較小,較有刮感很合理 12/16 21:41
miroyeh: 報告,我的握位的脫模線並沒有被處理掉,我朋友手上那隻 10/10 16:45
miroyeh: 也沒有,有沒有可能是a大手上那隻的脫模線比較不明顯而已 10/10 16:45
miroyeh: 呢? 10/10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