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Program: Physics, PhD, fall 2015 Admission: Northwestern, Rochester, UMD, CU Boulder, Rice, UW, Purdue, Waterloo Rejection: Stanford (Applied Physics), UW Madison, Stony Brook, UCSD, UT Austin, UC Irvine (Withdrew but still got the rejection letter lol), Waitlisted: U Michigan (withdrew) Withdrawal: McGill Decision: CU Boulder Education: BS in Physics, NTU (2007~2011) GPA: 3.71/3.70/3.85/4 (overall/major/last 60/scale) rank:17/71 MS from Physics, NTU (2011~2013) GPA: 4.17/4.3 (including thesis) rank 4/67 Test Scores: GRE: V157, Q170, AWA3.5 Physics GRE: 990 TOEFL: R29, L26, S23, W28, Total=106 Work Experience: 替代役(桃園縣政府祕書處) Aug. 2013~Jul. 2014 RA at RCAS, Academia Sinica Jul. 2014~present Publications: 1 first-authored PRA Also included one instrumentation manuscript (4th author) in my CV Award: Presidential award *1 (機械系) Recommendations: 普物老師(大一寒假去實驗室實習, 一直有聯繫) 碩班老闆 中研院RA老闆 背景: 我高中的時候就蠻喜歡物理,也是我比較擅長的科目. 大學的時候考上了機械系, 唸了 一學期之後覺得還是普物念起來最有興趣, 大一寒假的時候還跟班上另一位同學到普 物老師的實驗室(中研院)實習, 之後也順利轉到物理系. 轉到物理系後心態反而有些 鬆懈, 也花比較多時間在課外活動上, 結果就是大二的成績很不理想. 幸好大二下學期 開始我就有所醒悟, 之後雖然成績不突出, 但也維持在可接受的範圍. 成績穩定之後開始萌生做研究, 念博班, 及出國唸書的想法, 由於大學的時候沒什麼 實質的研究經驗, 也不太清楚自己真正有興趣的領域, 因此決定先在臺灣念個碩士, 體驗一下真正做研究的感覺及尋找方向. 雖然念碩班的時候已經有出國的想法, 但是 真正開始準備相關考試卻是在畢業後, 服替代役的期間. 也因準備得晚, 退伍後當 了一年的研究助理才出國. 考試: 很幸運的, 我在替代役的前半段時間工作量並不多, 所以有空閒時間可以準備各個出國 考試, 考試的成績也都不錯. 我在GRE和託福版有分享心得, 在此不贅述. 研究: 小大一的寒假到中研院做spintronics的實驗室實習, 只是大概看一下實驗室長什麼樣 子, 然後幫忙做了幾個量測的樣品而已. 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到了一個奈米生物物理實驗 室實習, 幫忙一個博士生做實驗, 主要是研究如何用通交流電的電擊trap住溶液中的奈 米炭管, 當時覺得不是很有興趣XD 真正比較完整的研究經歷還是碩班的研究. 因覺得量子電腦和量子資訊實在是非常酷, 所以就跟了一個做量子資訊理論計算的老師, 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推導模型和模擬開放量 子系統. 結果來看是順利的, 也發了一篇paper, 碩班的研究讓我對研究生活的酸甜苦辣 有比較具體的認識. 退伍後, 到了一個之前和碩班老闆有合作的中研院老師下面做RA, 做的是molecular quantum transport的第一原理模擬, 題目則是延續之前合作的計劃. 將近一年來有做出 一點小成果, 我用了一些新的方法來幫忙分析傳輸的性質, 不過我自己的project倒是遇 到了一些瓶頸, 看看剩下不到兩個月能不能有突破:p SOP: 在寫SOP的時候, 也好好審視了自己到底要追求什麼, 還有自己的興趣在哪裏. 後來發現 其實我的興趣並沒有特定在哪個領域, 只是喜歡做研究的感覺, 並且希望自己做的東西 是有用並且有貢獻的, 如果能改善人類的生活更好. 於是我便將這個動機連結到我之前的研究經歷, 以及未來希望發展的方向. 量子資訊理 論是我最熟悉並且有研究成果的領域, 因此SOP便特別強調我在這方面的興趣和經驗, 申 請的學校也主要是這個領域表現出色的學校. 寫完後有請認識的英語母語人士幫我潤稿. 推薦信: 推薦信的三位老師都要求要擬稿... 我的策略是這樣, 讓大一普物老師說明我學習的情 形, 在實驗室實習的狀況, 同時簡單說明我大二成績不好的原因並強調大三之後學業表 現出色. 碩班老闆講碩班研究的過程, 強調獨立研究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RA老闆則主打 我工作很積極認真. 整體看下來我覺得這三封推薦信還蠻面面俱到的XD 面試與申請結果: 好不容易送出一堆申請後, 最先收到的消息是來自U Michigan的skype面試邀請, 面試 的是一個committee member和他的學生. 過程還蠻一般的, 只是第一次面試難免緊張, 回答得沒有很好XD 內容如下: 1. 叫我簡單描述我的研究,爲何對這個領域有興趣? 2. 問我關於教學的想法,因爲研究生一開始多半需要當助教。 3. 有沒有實驗室的經驗? 4. 如何對物理研究產生興趣和動機? 5. 臺灣是個小地方,你有沒有去過其他國家? 6. 會不會預期自己到美國念博士班,會有文化隔閡,思念故鄉等的問題? 7. 有啥問題嗎? 我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啥時會知道結果,第二個是Ann Arbor治安如何。感覺應該要 再問一些專業的問題比較好...結果是waitlisted, 後來就withdraw了 第二個面試是Northwestern, 是一個非committee成員. 我碩班研究的領域和他的領域 很相近, 他看了我的資料後, 對我很有興趣. 面談時氣氛相當好, 大約談了45分鐘, 主 要都在談研究. 最後這個老師跟我說他會向committee推薦錄取我, 當時聽到超開心的, 大約兩個兩個禮拜後收到admission 最後一個面試是來自UW的committee成員, 由於我這時候已經收到UMD, Northwestern, CU等學校的offer, 而且已經有兩次的面試經驗, 心態上比較輕鬆. 和面試的老師大約談 了一小時, 聽我解釋我做的研究後, 便表示會推薦committee給我admission, 然後我跟 他說我目前在考慮的幾間學校, 後半段我們就在聊各個學校研究和環境氣候的概況, 還 蠻歡樂的XD 選校: 最後考量的因素主要是研究和環境(治安, 氣候). Northwestern有和之前領域很相關的 老師, UMD則是有JQI和新的QuICS, 在量子資訊方面有很多資源, 其實我本來已經非常 接近要去UMD了, 但是最後仔細思考自己對於量子資訊的熱忱似乎沒那麼多. CU Boulder 在amo領域非常出色, 同時系上也有一些老師進行再生能源的研究, 和附近的國家再生能 源實驗室也有合作, 是我很感興趣的領域. 同時Boulder的氣候和治安都相當棒, 最後便 決定了CU, 也是跟這個地方比較有緣吧XD 總結: 整體來看, 我的條件是中上但不到頂尖, 在一些領域都有經驗, 但是不像一些人非常確 定自己就是對某個領域有非常大的熱情. 我想能有還不錯的學校, 主要是因爲有一點研 究成果, 加上申請策略正確的緣故. 在這邊要非常感謝幫我寫推薦信的老師們, 一起準備申請的好戰友. 感謝學長們和已經 在國外的同學們熱心提供各種資訊. 另外要特別感謝一位熱心的學長, 雖然素未謀面但 還是費心指導我SOP寫作的觀念, 同時也讓我好好思索念phd的動機, 也謝謝Xination提 供SOP的建議.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給我的愛與支持. 感謝留學版前輩提供的各種 資訊和經驗, 也祝福大家都有理想的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21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31613273.A.3A3.html ※ 編輯: rongso (140.109.214.4), 05/14/2015 22:23:16 ※ 編輯: rongso (140.109.214.4), 05/14/2015 22:25:25
yyhsiu: 恭喜~ 05/14 22:28
kira1116: 申請了17間耶XD 05/14 22:29
※ 編輯: rongso (140.109.214.4), 05/14/2015 22:32:46
rongso: 是16 我本來UCI兩個都有列, 還是留一個就好了XD 05/14 22:33
rongso: 去年有些朋友申請的結果不算很好, 自己的條件也不算特別突 05/14 22:34
rongso: 出所以申請了蠻多間XD 05/14 22:34
narwhalgary: 原po帥哥,又帥又香(? 05/14 22:39
grazioso320: Congrats! 05/15 00:08
shizz: Boulder Denver那邊環境真的很不錯 附近有NREL 05/15 01:31
Mittelmeer: 恭喜 可惜沒來Rice 05/15 02:08
yarnball: Good decision 05/15 06:47
yarnball: 物理不好申請啦...很多人成績很好 甚至是書卷 還是拿不 05/15 06:55
yarnball: 到top15或者top20的AD 原po有論文是很大的加分 選UC Bou 05/15 06:55
yarnball: lder也是很聰明的選擇 UMD進JQI經常其實最後是博後在帶 05/15 06:55
ga014528: 同學推! 恭喜~ 05/15 09:37
dsfaghjkl: 我並不是很清楚是不是JQI的PhD都是博後在帶,以我的狀 05/15 09:48
dsfaghjkl: 是老闆不會隨時盯著你,博後我也常直接跳過找老闆,一 05/15 09:49
dsfaghjkl: 切看你有多想跟老闆接觸,當然博後帶也沒什麼不好,很 05/15 09:49
dsfaghjkl: 多博後都很優秀,例如我老闆當初在我們group leader那 05/15 09:52
dsfaghjkl: 當博後,後來大老闆發達他也升為PI,我們組另一個老師 05/15 09:54
dsfaghjkl: 當初也在我們組當博後,今年拿到原子物理的Rabi Prize 05/15 09:54
dsfaghjkl: 他就常常(?)盯著學生,中研院也有老師在我們組當過博 05/15 09:56
dsfaghjkl: 後三年,所以給博後帶並不會太差... 05/15 09:59
dsfaghjkl: 而JQI最近有棟建築物($0.1b)開始啟用,這一兩年開始會 05/15 10:00
dsfaghjkl: 很不同,JILA(NIST&CU)很多做原子鐘(?),JQI(NIST+UMD) 05/15 10:04
dsfaghjkl: 感覺(?)很多元 05/15 10:05
yarnball: 樓上學長是做理論還是實驗? 我聽到的傳聞是 做理論如果 05/15 11:10
yarnball: 進了das sarma 那大概就都是博後帶 而das sarma是整個JQ 05/15 11:10
yarnball: I理論組的招牌 雖然的確博後帶也不一定不好 05/15 11:10
blandyliu: 同推中研RA 今年也沒意外也會前往CU-Boulder 05/15 16:37
dsfaghjkl: Das Sarma是Condensed Matter Theory,JQI主打AMO 05/15 22:10
dsfaghjkl: 或許CMT也很重要,但我對JQI印象比較深的是AMO 05/15 22:16
leo80042: 恭喜 05/16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