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Program ] CS PhD [ Research Area ]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dmissions ] CMU MLT(LTI MS) (2/6, interview, 可能有funding但不保證) UMD(U of Maryland) CS PhD (3/8, no interview, w/ 2yrs TA/RA) [ Rejections ] CMU CS PhD (2/28, 我其實不確定面試到底是LTI還是CS的) Stanford CS PhD (2/8) Cornell CS PhD (2/5, interview) UPenn CIS PhD (4/10) USC CS PhD (4/16, interview) UC Berkeley CS PhD (3/2) MIT EECS PhD (2/26) UMich CSE PhD (4/10) JHU CS PhD (4/17, interview) UT Austin CS PhD (3/1), MS (3/23) Harvard CS PhD (2/23) UW CS PhD (2/6) Columbia CS PhD (4/4) [ Pending ] Columbia CS MS [ Decision ] UMD CS PhD [ Education ] M.S. in CSIE, NTU, 2015-2017 GPA: 4.23 / 4.30 B.S. in CSIE & B.A. in Chinese Literature (double major), NTU, 2010-2015 GPA: 4.24 / 4.30 (CSIE major: 4.29 / 4.30) [ Test Scores ] GRE (2018/10/12) 329 V160(86%) Q169(96%) AW4.0(59%) TOEFL (2018/11/17) 104 R29 L28 S22(FFF) W25(GG) --> 送UMich, Stanford, CMU (2018/12/01) 108 R30 L30 S22(FFF) W26(GG) --> 送其他學校 [ Publications ] 1 *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short paper (ACL 2017) 2 * 1st author, 2nd-tier conference (LREC 2016, COLING 2018) 1 * 1st author, so-so conference (IALP 2017) 1 * 1st author, 2nd-tier conference, demo paper (COLING 2018) 1 * 1st author, (good) workshop (SemEval 2018) 2 * nth author, 2nd-tier conference (COLING 2018, WI 2018) [ Honors ] Google Women Techmakers Scholar (Asia Pacific) Phi Tau Phi NTU Presidential Awards * 8 中華民國計算語言學學會(ACLCLP)碩士論文佳作 [ Research Experience ]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2014-2015 中研院詞庫小組(CKIP)實習, 2015-2017 台大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專任RA, 2017-present (大學專題->碩班->RA都在這個實驗室) [ Teaching Experience ] 高中程式競賽集訓講師 TA,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TA,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Extraction (優良助教) TA,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優良助教) [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 碩士班指導教授 中研院資訊所實習PI 外文系計算語言學教授(兼任助理工作的老闆) ---------------------------------------------------------- 我下定決心要出國的時間非常非常晚,原本會計畫讀碩班,一方面是基於就業競爭,另 一方面是想要享受一段專心做研究的時光,也就是這段時間過後就打算去工作了。 大學做的專題因為運氣很好,很快就有成果,誤把這個當成常態的我居然就以為自己適 合走學術,在升碩班的暑假選擇了學界的實習,而專題的結果也在碩一上就發表出去, 此時我幾乎已經確定要走學術,整個碩班我沒有再去業界實習,當同屆同學開始找工作 ,我連題都沒有刷,仍然沉浸在怎樣把碩論的題目進一步發揮,簡單來說就是進行了一 系列職涯自殺的行為。 但決定走學術並不代表要出國。當時雖然有一些外在、被動的因素推著我出國,但其實 自己並沒有想清楚,大部分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我的理由除了自己做的是中文研究、出 國是要去哪國之外,還有就是對花時間準備英文考試和申請資料感到排斥,覺得不如把 時間拿來好好做研究。然而,雖然是被動因素,我對外仍然表示我的計畫是出國讀PhD。 在碩班最後一個學期,我投上了我們領域的top conference,雖然只是short paper,還 是用超級超級邊緣的分數上的,但我仍然感到相當振奮。並且多接觸一些研究之後,我 已經沒那麼堅持一定要做中文的題目,覺得各方面都可以試試看,差不多這時才確定要 出國(然而後面又被推翻,後述),並和老師約定好畢業後留在實驗室當RA,預計2017年 底申請。 然而,彷彿投上那一次top conference就是我的巔峰了一樣,隨著口試期限接近,我時 常陷入極端的焦慮甚至恐慌,好幾天沒辦法做事,但幾天後可能又像沒事一樣。算上專 題投出去的那篇,我此時已經有兩篇paper,所以最差狀況就是複製貼上加個開頭結尾畢 業,但這個方案的存在絲毫沒有讓我安心。在反覆掙扎浪費時間中,我自然沒有任何心 力準備TOEFL、GRE——呃不,或許我這個樣子還是不要走學術比較好吧! 總之我最後還是擠出了第三部分,口試當天狀況也還不錯,總算沒有成為同屆中進度看 似領先最後卻無法畢業的那個。本來也期待各種壓力會隨著口試結束而消失,但事實並 非如此,雖然照計畫留下來當RA,但我卻有更長的時間完全沒有做事的動力,老闆雖然 包容我很多,但人生總不能如此下去。儘管有許多說不通的地方,我仍然不能排除就是 學術讓我崩潰這個可能性,我不斷想解釋這種發展的原因,例如我就是只會讀書考試, 一旦缺乏明確目標就會整個爛掉。一旦想到這裡,我就覺得人生好像沒什麼出路了。 在那段缺乏動力又為未來感到焦慮的日子裡,我面試過一點點業界機會,甚至嘗試過非 資訊業工作,像是稿手和小說編輯。後來我慢慢爬起來,重拾做研究的樂趣,我非常享 受待在學校的日子,和一小群人討論問題集思廣益、合理的責任制對自己的進度負責、 坐不住的時候可以出去轉一圈很多綠意,方便參加各種活動演講,我甚至希望這樣的日 子可以一直下去。 但專任RA終究不是一個能一直做下去的工作,先不論計畫的不確定性,只要沒有博士學 位,不管在一個領域多有經驗、發表多豐富,都不可能當教授。我又想起在碩二下那段 天昏地暗的日子,每當TA office hour學生來問問題時,是我少數能打起精神的時刻。 我一向熱愛把知識重新彙整、比較、演繹,使其成為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可能因為我自 己不是一個極端聰明或反應很快的人,一直以來讀書都很需要對知識做各種轉換,才有 辦法吸收。我也很願意去理解每個人不同的困難點,可能是因為我自己也很希望老師對 我這樣吧!總是自認為自己的問題跟別人不太一樣,希望老師在否定我之前先聽我說說 看。以我少少的經驗,有時候只要有耐心地一步步討論,就知道學生是卡在哪個環節。 總而言之,雖然我嚴格來說沒有真正的帶班教學經驗,我還是想朝著這樣的目標前進。 或許嘗試之後我又會發現我並不適合,但沒試過之前怎麼知道呢? 我自認做研究的能力普普通通,雖然看起來有一點發表,但花了大學專題1.5年 + 碩班2 年 + RA 1年多,再考量到NLP近年極快的發表步調,我的發表量實在不能說有競爭力, 這點或許也反映在一片拒中。所以我至今也沒有很有把握我能完成PhD對發表的要求,甚 至能不能承受長期在不確定中摸索、在極高的同儕壓力下存活,畢竟我連寫碩論都可以 差點寫不出來......可是蹉跎許多歲月到了這個年紀,總覺得要是幾年內再不出國,就 應該一輩子都不會出國了吧!所以無論如何都不想輕易死心,想要再試試看。如果不行 ,就再想想別的辦法吧!當我一切計畫都為出國,卻一夕被推翻時,我會覺得沒路可走 ,但現在回頭看,其實也還不到如此,只能說那是一種當局者迷的狀態。 放掉2017年底的申請,本來以為2018會有更充分的時間,但因為各種掙扎,我還是自己 把時間揮霍了一大把。於是我上面說「不想花時間準備英文和資料」幾乎就成了假議題 ,因為我最後根本只花一點點時間,在很極限的情況下把東西趕出來。千萬別學我,千 萬別。 ----------------------------------------------------------- [ 準備英文考試 ] 兩項考試我都沒有補習,主要是時間太趕,根本連一期都上不完,另外我也覺得自己準 備比較能針對自己的能力來優化準備和答題的策略,如果夠了解自己的話,應該會比較 省時間,因為補習班要照顧大部分同學的需求,很多東西其實是自己不需要的,但還是 要花時間去聽。 雖然沒補習,但我在開始準備之前就陸陸續續有聽過多家補習班的公開課,對迅速了解 考試形式很有幫助。兩項考試的準備期間我偶爾也會跟一下KMF的公開課,有一些技巧 可以參考,但還是要靠自己去熟練轉化,建立最適合自己的思路。 GRE 大約2018年4月開始背《字彙的力量》,但中間又有一段時間放棄出國= = 到8月繼續,考前不到一個月開始寫Official Guide,發現單字不太夠,才連忙下載 Magoosh單字App來背,考前一天才刷完。 不過單字不是GRE的全部,邏輯清楚閱讀快的話,閱測部分也能拿不少分。時間分配很重 要,多演練幾次才不會慌。 數學如果一定要滿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我是考前幾天寫PowerPrep才發現很糟,只有 160出頭,惡補了網路上找來「猴哥難題」(也沒寫完),最後還是只考了169,幸好百分 比沒差。 作文我練了2、3組,用Grammarly檢查單字文法,然後參閱範文,我是看3-5分的,雖然 大家都說5分的學不來,但那是指語言的部分比較難,其實想法和邏輯通常是很有參考價 值的,而3分的範文也有可能是語言不錯但邏輯薄弱的。 考前一天看作文題庫,結果差點看不完,最後只看中文翻譯,但先想一下還是有幫助。 (有空再到GRE版補完整心得) TOEFL 先考完GRE,實際準備TOEFL的時間不到一個月,看一看Official Guide後就直接去考滿分 寫TPO,努力fit、fit、overfit。 最後在分類問題上達到了不錯的效能(?),但generation的部分還有待加強。 閱讀、聽力我都會非常仔細檢討,分析自己都錯在什麼題型,並擬定對策。 閱讀的時間要審慎分配,別在一題上卡太久,但也不要常常跳,因為不像GRE有mark的功 能,要回來找剛剛跳的題目有點難...... 聽力在TOEFL中相當重要,因為說、寫都有和聽力整合的題目,我一開始聽力不太好,稍 微練一下之後才懂得抓架構,聽力拉起來之後說、寫稍微沒那麼擔心。 口說的部份自己能練的真的很有限,因為我是個連講中文都常常因為覺得自己講的不夠 精確而卡住的人,換成英文更是卡到不行,想講的講不出來,或者會講的講太多,沒控 制好時間,總之考了兩回還是悲劇。 寫作和GRE的練習方式差不多,個人覺得TOEFL比較注重語言流暢和觀點表達,所以一方 面是要能在短時間內想出多個能發揮(最好能舉例)的論點,一方面可以多用一些片語或 者比較精練的表達方式,整體來說在檢討時應該在語言上下更多功夫,不過我最後還是 沒有考得很好。 我兩次考試之間只隔兩個禮拜,其實原本是第一次考完覺得有點爆炸,沒把握能達標( 破百),但成績出來再報考一定來不及,只好先報,想說成績出來要是過關再取消。結 果因為剛好卡到感恩節,成績很慢才出來,出來後我覺得這個分數已經可以接受,但已 經來不及取消第二次,只好還是去考,最後差別不大就是了。 兩次之間除了多多練習口說,還有就是看了學科單字,我沒有特別背起來,只到看到會 有印象的程度,除了看也注意唸法,這樣才會對閱讀、聽力都有幫助。 (有空再到TOEFL版補完整心得) [ 選校 ] 開始準備英文前有先大概了解,本來打算考完TOEFL再細看,但覺得考得不夠好又想考 第二次,於是兩件事就擠在一起了。千萬不要像我一樣,雖然前人都已經說過了。 我是用CSRankings,勾選AI+NLP,找出前幾名的學校,有些研究興趣沒那麼match的會排 除,此外也有參考CSRankings的CS所有領域排名,以及US News的CS排名及全部排名。 但我後來才知道CSRankings其實有隱藏雷點,有些教授雖然有在收PhD,卻因為主要在業 界活動而被排除,所以應該還是要到系所網頁上確認一下比較好。 我抱持的想法是不放棄夢幻志願、不保底,只申請自己真的會想去的學校,如果不幸全 滅就另作打算。結果看來好像真的差點全滅(汗)。總之這很個人,不適用大部分人。 [ CV / SOP ] CV 我一直有維護自己的CV,並且可以視需要改成學界或業界版,所以這次也是在先前的基 礎上修改。 分成下面幾個section: 1. Education 2. Honors 3. Publications 4. Research Experience 5. Teaching Experience 6. Work Experience 7. Contests 8. Selected Projects 9. Others 排版有用一些些色彩和幾何圖形,未知有沒有負面影響。 比較困擾的是,我從來沒辦法把履歷縮在2頁以內,光是列完完整的publication就一頁 了。據我所知CV是要盡量完整,resume才是1~2頁,而申請系統欄位大部分都是寫CV/ resume或CV,也沒有遇到有學校在這一項上明定訂頁數限制,所以我最後還是都傳了4頁 完整版上去,我的想法是把最重要的放前面,後面如果審的人懶得看也還行?但一樣無 法驗證。 SOP 是我整個申請中最悲劇的部分。雖然已經想了好一段時間,但因為要考第二次TOEFL的關 係,我還是在12/1考完之後才動筆,而我的第一個死線正是12/1(PST)。在我第一次TOEFL 成績出來之前,我對自己的寫作相當有自信,不認為自己需要花錢找編修,因為SOP又不 是作文大賽,如果改得太好不是很假嗎?有一間我申請的學校甚至明寫禁止使用任何付 費服務。 但成績出來之後我就沒那麼有自信,12/1擠了老半天感覺寫不到重點,硬著頭皮交出去之 後,安慰自己還有很多間的機會,於是開始認真思考找個編修。 可是在申請季要是沒提早找根本找不到,走投無路的我於是做了一個悲劇的錯誤決策。 我找了一位教托福的老師,她的臉書上寫有文件編修服務,雖然網路上找不到她這項服 務的評價,但看有關她的托福心得文(都是學生寫她代Po的),看起來是個相當用心的老 師,而且應該是升學方面專業,所以就去找她問收費方式以及多久能改好,因為我下一 個死線是美國時間12/10,所以就問她12/10前行不行,她說「一定可以」(之所以沒留緩 衝也是因為我太晚麻煩人家覺得不好意思)。 報價之後我說覺得接近預算上限,需要想一天,她就說好我想好再跟她說。一天後我回 覆說好,之後就開始已讀不回,我連這個交易是否成立都搞不清楚,中間我還問能不能 先看一下開頭的部分,因為想和其他文件呼應,也是毫無回應。 直到12/10當天我又再追問,並直接說如果不行請趕快跟我說我要找其他方案(其實都這 時候了我哪裡還有其他方案?),她才回我「今晚」幫我看,而我前面因為算錯時間,只 要超過台灣時間12/10我就趕不上了(確實是我自己的疏失),我非常不滿,說不是講好 12/10嗎?她卻說那是我當下馬上請她改,後來她就先改別人的了。我當然質疑中間已 讀不回的部分,但她也沒有想跟我爭論,總之我罵了一串之後並沒有改變任何事情,最 後就是我拿不到稿,但我其實也還沒有付任何一點錢。 於是我就在死線前幾個小時大哭,而當天我還要拍那間學校要求的影片! 後來只好連忙找幾個一起申請的朋友幫我看,亡羊補牢一下才交出去,要是沒有他們我 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奉勸編修要慎選,文件要早點開始準備,雖然前人已經說過n遍了...... 我SOP的架構是,第一段是整篇的overview,接下來有幾個段落略述求學歷程,尤其著重 在研究經驗的部分。我也有提到雙主修中文的經驗,一開始是喜歡文學,後來發掘了對 語言學的強烈興趣,因此才會想往NLP方面發展。 講完碩論的大project之後有一段談teaching experiene。 接下來說明自己對NLP發展的想法,因為現在大量使用deep learning技術,人類越來越 沒辦法理解model學到什麼,人類的知識也沒辦法直接教model。我想做的是讓人類和電 腦可以互相溝通知識,從彼此身上學習。 因為我提的比較是一個大架構,不限定套用在什麼task上,所以下面一段針對program客 製的段落,我會找到想跟的教授,了解教授最近的發表和project,這樣我就可以討論 我的想法如果套用到教授在研究的那些task上,會有哪些幫助,或者可延伸的研究方向 。當然這種套用有些寫得好有些比較勉強,從結果看來,被錄取的都是比較match的。 最後簡單總結並表達到該校就讀的強烈意願,其實很模板很冗,但無論如何要總結,所 以稍微刪減一下就放著了。 [ 面試 ] 我遇到面試的長度都是20~60分鐘,大部分的面試都分成這兩個部分: 1. 過去的研究經驗 2. 未來的研究方向 1.我都講自己的碩論,算上專題前前後後做了三年多,很多地方可以聊。有些教授會問 我一些model的細節,只要是自己做的都能答出來;有的教授會提出我這個研究問題的其 他的做法,和我討論可行性如何;也有教授簡直是魔鬼口委,不斷質疑我為什麼這邊要 這樣做、那邊為什麼不用XXX就好,雖然我努力回答,但後面教授的表情讓我覺得他已經 放棄從我這得到合理的答案,最後果然很快就收到rejection了。 2.有些教授會先寄自己的proposal,面試時問我想法,這種通常是研究興趣相當match的 ;有的就讓我自由發揮,因為我提的想法比較general,希望我講得具體一點,我自己是 比較有興趣把語言學知識引入model中。有教授問我想做的研究方向有沒有什麼其他人已 經做過的相關研究,雖然我大概熟悉幾個主題,但沒有準備得很充分,所以沒有講得很 好,覺得有點可惜。 除此之外比較特別的有: - 數學背景 這和教授的研究方向有關,他的paper總少不了數學,所以他問我最近一次讀paper時認 真看每一條公式了解怎麼推導是什麼時候?我老實說已經超過一年了,他又問是怎樣的 paper,幸好我還有點印象。我覺得這種問題只能照實回答,如果誇大教授再多問一下就 會被識破了。他說所以我平常看paper都跳過公式嗎?我說可能是平常survey的方向不一 定那麼數學,或者有很多公式但是那種大家都這樣寫而非主要創新的部分。 - 教學經驗 這就是因為教授看到了我在CV和SOP都有提到教學經驗,但我完全沒有對這部分做準備Orz 教授問我為什麼喜歡教學,我非常非常的詞窮,因為缺乏各種描述心情的辭彙。 每一句都是enjoy,感覺好像什麼都沒有講到,要是事前有準備一下就好了...... 每次面試之後我都會把感覺當下沒講好、或者後來想到的一些想法email給教授,當作感 謝信,不過通常都只會收到制式回覆。我想面試就是要考臨場應對的能力,事後很難補救 ,所以準備得充分一點會更好。 我送出所有application後才打算開始寄信給教授,但我都還沒寄,第一個面試邀約就來 了(12/26),之後一個接一個,最後我一封信也沒寄......影響未知。 ---------------------------------------------------------- 最後的最後要感謝很多人。首先是我的父母,他們容許我在職涯上的任性,儘管錢常常 令人煩惱,但我還是有一點點空間可以迷惘一下、探索一下。再來要感謝我的碩班指導 教授,他不只在研究上指引我方向,也在我各種不穩定、無法好好工作的時候給予我極 大的包容,即使我好長一段時間表現不好,仍然十分相信我,並支持我的任何決定。感 謝實驗室夥伴們,不只給我許多啟發,也在我低落徬徨的時候支持著我。感謝今年一起 申請的朋友們,互相注意各種資訊,也在焦慮等待中給彼此信心。還有好多好多要感謝 的人,就請容我私下向你們道謝了。 祝大家都能實現出國留學的夢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5.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555169458.A.678.html
CVPR: 這gpa好猛 04/13 23:36
fancycab: 強 推 04/13 23:38
phyu2597: 推學姊 04/13 23:40
y95847frank: 推大神!!!!真的超強! 04/13 23:50
philip09227: 推 04/14 00:18
shaform: <(_ _)>!!!!!!!!!!!!!!!!!!!!!!!!!!!!!!!!!!!!!!!!!!!!!! 04/14 00:38
ej0cl6: 推~ 04/14 01:22
Ainur: 8次卷... 已跪 04/14 01:27
特別澄清我大學讀了10個學期啊......
bucketface: 這樣還被拒成這樣..... 04/14 02:51
andy5656: 推 04/14 02:56
Josephcheng: 這個背景竟然還收這麼多rejection... 04/14 06:10
ccy212: 推推大神學姊 04/14 07:21
agario: 推~ 04/14 07:55
nitu2009: 1st tier/2nd tier/so-so conference的定義是怎麼分? 04/14 08:15
只是我自己的分法,說起來可能不是非常客觀 Top-tier: CSRankings有採計的會議,以NLP來說就是ACL、NAACL、EMNLP 但也有人認為EACL和NAACL應該是同一個等級的 2nd-tier: 以上之外平常survey paper常常看到的會議 So-so conference: 就是以上兩項之外的其他 也可以稍微參考Google Scholar的排序,是以引用數為依據,算是客觀的 http://bit.ly/2DgDjlt 但也有一些特殊現象可能要額外考量,例如部分Workshop常常內部互引,在這種計算 方法下排名就會偏高
roygb61215: 另一方面,就是因為GPA這麼好,所以時間匆促還可以上 04/14 09:29
roygb61215: 。辛苦了,恭喜你,永遠要有一個出國的理由放在自己心 04/14 09:29
roygb61215: 中 04/14 09:29
我確實不需要為這點擔心,但感覺也沒在這項佔到多大的優勢 我不確定審的教授們怎麼想,就我個人的經驗,GPA和研究能力的相關性恐怕沒有大家 想像中高QQ 我覺得我仍然不算是非常堅定想出國,目前的決定是綜合未來發展和「無論如何想嘗 試看看」的結果 有時候我會羨慕那些有堅定出國理由的人,無論是拉力或推力
sttagomantis: 辛苦了 恭喜 這背景太強 總覺得大時代對你不公平QQ 04/14 10:58
我也曾經享受過大時代的好處,我考大學的時候資工還沒有那麼熱門,現在資工系變 得超難考的樣子QQ 確實如果我早點想清楚早點申請,可能就不會遇到這麼激烈的競爭,但這都是事後的 說法,其實我並不能預知未來 考大學時堅持資工系也只是出於興趣,而不是我預料到資工會起飛之類的 只能相信如果能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自己有熱情的方向努力,還是會有好的機會的
YandereLove: 神歪 04/14 12:17
hiarpu: 推 04/14 13:14
ETETETET: 好猛恭喜!請問最後決定去哪裡呢 04/14 13:32
已更新
BKBboys: 這背景好猛 04/14 13:58
paulloxa: 之前去佔用了實驗室的桌子 04/14 17:39
看好久才看出你是誰XD 你也超強!!
bill800227: 推推 04/14 18:03
xiao617: 大推學姊! 04/14 21:09
peter78789: congrats! 04/14 22:35
jimbobony: 真的神 恭喜! 04/14 23:15
ariel0912: 沾沾喜氣 04/15 00:05
fablife: 哇 這麼優秀還這麼多拒.... 04/15 00:29
dividebody: 推大神~ 04/15 02:31
DarkKnight08: 太競爭了 04/15 12:06
雖然早就聽說現在越來越競爭,實際狀況還是讓我冷汗直流...... 很想知道到底都是怎樣的人在上那些top school
poiulkjh98: 其實有時候是因為美國那裡的老師已經先收內定人選了 04/15 12:09
poiulkjh98: 這時候再優秀的國際學生都無法拿到錄取,國際學生原罪 04/15 12:10
確實有感覺國際學生的難度遠高於國內生,不過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全世界的 人都想往美國學校擠,就算沒有保障國內生,只要兩者的pool分開,就很容易形成這 樣的結果。何況保障自己的國民也無可厚非啊! 我和美國那邊的學校都沒什麼connection,不少前人說這很重要,所以我也會想我是 不是就差在這點,但這一樣是一件很難驗證的事情
bibo9901: 推推大神 04/15 14:36
k900421: 跪在此篇文章面前許久, 讚嘆到久久無法自己 04/15 17:08
courant: 太強大拉~~~應該選UMD PHD八? 04/16 03:11
已更新 ---------------------------------------------------------- (2019/4/18更新) 上色、新增兩個rejection、加入decision、文字修訂 回覆推文問題 ※ 編輯: orina1123 (114.42.8.139), 04/18/2019 20:50:20 ※ 編輯: orina1123 (114.42.8.139), 04/18/2019 20:58:19
miamiasheep: 又強又願意分享,必須推。<(_ _)> 04/20 23:18
ken90242: 太強了啦 05/30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