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學演進的歷史,我等佛子 不可不知… 摘自「佛學概論」 郭朝順、林朝成 著 P30 「佛滅後佛教的發展」 佛陀在拘尸那羅入滅之後,他的弟子為了能夠護持世尊所傳的教法,使之不受曲解或者 竄改,以維持教團長遠的發展與佛法的正確弘揚,遂由世尊的弟子摩訶迦葉主導,選拔 五百位弟子代表,於王舍城外的七葉窟加開佛典的編集大會,史稱第一結集,或五百結 集。結集的內容首先是關於僧團生活規則方面,由持戒聞名的優波離背誦戒律的內容, 經大會認可而確立。然後是關於佛陀所傳的教義,則由多聞第一且侍奉世尊長達二十五 年的阿難誦出,通過大會確立。前者所編集的叫「律」,後者則是「經」;後來用以釋 經的著作則稱為論。經、律、論三者合起來即所謂的三藏,佛陀入滅之後,這三藏的 結集所保留下的佛法,便代表世尊常住於世,成為教團修行、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 然而佛滅後一百年到四百年之間,教團走向分裂,形成了許多部派,這時期的佛教 被稱為「部派佛教」,而分裂之前的佛教則稱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分裂肇因於 戒律的問題,因為隨著佛教的普及,佛陀所留下的部分戒律,有些僧人認為應當因時、 因地作些修改,另外有些僧眾則認為必須嚴格信守,因而教團便出現分裂。那些主張 改革的僧人認為,戒律必須隨其精神解釋,不能拘泥不變,成為一種形式主義; 保守的僧人則認為,戒律若隨意變更,則是任由己意去曲解佛意。 事情的結局是,保守派與改革派共派出七百人於毗舍離城,展開佛教史上的第二次 結集,史稱七百結集。這次結集的內容是以戒律為主,結論是傾向保守派的,但事實上 這結論卻無法阻止教團的持續分裂,因為除了戒律之外,在思想上保守派與改革派之間, 也已有了根本的不同。 保守派與改革派在思想上最重要的不同,是在佛身的歧見上。改革派主張佛陀是 恆存不滅的,佛陀的肉身雖已入滅,但是佛陀的法身卻是長存的。此外,他們又認為, 佛陀是不同於一般阿羅漢(arhat)的,因為阿羅漢尚有五種缺失,只有佛陀才是真正的 覺悟者、解脫者。這個主張一方面貶抑了阿羅漢的地位,對於保守的長老僧人之地位 形成挑戰;另一方面則相對地提升了佛陀的地位至於至高無上,而把佛陀的形象加以 神化。 阿羅漢的五種缺失,是一個叫做大天的僧人所提出的,故稱為大天五事。這五事顯 然是對傳統保守僧人的挑戰,故在經典上大多把大天描述為一曾經犯了殺父、殺母、殺 阿羅漢的惡比丘,顯出對破壞僧團和諧的大天之深惡痛絕。姑且不論大天的善惡,大天的 主張的確獲得大部份年輕僧眾的認同,這些僧眾便形成所謂的大眾部,而傳統保守的長老 ,由於其年高德劭,便稱為上座部,佛教教團於焉正式分裂,從此由原始佛教進入部派 佛教的時期。 然而部派佛教非只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這麼簡單,上座部與大眾部後來又各自 分裂,根據後來統計共有十八至二十部之多。其中屬於大眾部所出的有:(1)一說部、 (2)說出世部、(3)雞胤部、(4)多聞部、(5)說假部、(6)制多山部、(7)西山住部、 (8)北山住部;屬於上座部的有:(9)說一切有部、(10)雪山部、(11)犢子部、(12)法上部 、(13)賢胄部、(14)正量部、(15)密林山部、(16)化地部、(17)法藏部、(18)飲光部、 (19)經量部。 由於部派的分裂涉及戒律與義理兩個層面,是故各部派為了捍衛其主張,對於三藏的經 與律,都有所改變,但是幅度並不很大,因為經與律都是世尊一入滅後便馬上結集的。 就以經典來說,南傳以巴利文寫作的聖典中,經藏有五部《阿含》:《長部》、《 中部》、《相應部》、《增支部》與《小部》,而北傳的漢譯佛典除了《小部》沒有之外 ,其餘四《阿含經》大致同於巴利經典。而且據說漢傳的四部《阿含》中,《長阿含經》 屬法藏部(上座部),《中阿含經》屬於有部的一派(上座部),《雜阿含經》屬正統有部 (上座),《增一阿含經》屬大眾部。由此可見,《阿含經》可以說是各派所共同承認 的佛典。 然而各部派的歧異點,主要是集中在對於佛典的不同詮釋上頭。 解佛的著作,就稱為「論」,音譯為阿毘達磨(abhidharma),abhi有對著、向著、 在其上、殊勝等義,dharma則為法,是故阿毘達磨又譯為「對法」或者「勝法」, 「對法」即指對佛法所作的研究,「勝法」則指此為殊勝法義。故部派佛教有時又稱為 阿毘達磨佛教。這個時代的思想特色,是對於佛經所言及,或者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概念 ,作系統性的解析與論述,以致這時的佛教,已由向來著重實踐修行的方向,轉向煩瑣 細密的學術論證。這帶來嚴謹的學風,也令佛教由實踐傾向於思辨,對於體系化的佛學 思想之建立有卓著的貢獻。他們所探討的課題極為廣泛,舉對世間的存在本質、業報輪迴 、心識結構、修道方法等等,幾乎無所不包,但由於這些問題的探討過於繁複艱難,甚至 只成為少數僧人所能理解的課題,同時也引起了廣大佛教信眾的疏離感。 基於對部派佛教煩瑣學風的不滿,便有主張從「信仰」的角度,來重新詮釋佛陀形象與 佛教義理的運動出現,這便是大乘思想的肇始,這大概是發生在西元元年之後的事了。 在這之前,原本佛教的經藏只有《阿含經》而已,從這以後,新興的,以印度的雅語梵文 寫作,以世尊之名傳世的經典,一部接著一部出現。這些經典後來隨著佛教向北方的絲路 、中國、日本、韓國等地傳播,形成北傳佛教的主要內容,又因為這些經典大都是透過漢 譯而被傳播、保存,因此接受、信奉這些經典的佛教也稱為漢傳佛教。信奉這些經典者, 認為這些經典才是真正佛意的顯現,認為他們所主張的教義方能表達出佛陀度化眾生的 本懷,也才能引導所有眾生走向解脫,這些人自稱為「大乘」,並批評保守派只求自我 解脫,沒有慈悲度眾的心腸,而貶抑他們為「小乘」 P34 然而這些經典(大乘經典)真的是歷史上的那個釋迦牟尼親口所說的嗎?這 便是所謂「大乘非佛說」與「佛說大乘」的爭議。若就歷史事實來看,大乘經典 當然不是歷史上的那位佛陀生身所說,因此這些經典便不為傳統保守的僧人所接 受。直到現在,南傳的巴利聖典中只有《阿含經》,而沒有大乘的經典。但是北 傳佛教千百年來視大乘經典為佛經,也有其一定的道理。首先,就世尊的遺教來 看,世尊教導弟子要「依法不依人」,大乘經典是由佛意出發而宣說的,不但沒 有違反原始的阿含經典,反倒更加深化其內涵;其次,從佛身觀來看,大乘經典 的宣說者,即便不是世尊的生身,也可能是其法身或者化身,例如《華嚴》是由 毗廬遮那佛法身放光說法而來的,而其說法的地點也不只在人間,乃至上升至天 宮之中;第三,大乘經典的宣說者,不一定是佛陀,菩薩的地位在這時也獲得相 當的重視,信如著名的《維摩詰經》便是在家的居士維摩詰菩薩所說,在這部經 典中,既至用撒花的天女來嘲諷那些小乘行者。由這三點看來,大乘固然不是歷 史上那位世尊親口所說,但是依其遺意,由更多的說法者,來展現佛法更加豐富 的內容,這是大乘經典之所以成立的理由。至於歷史事實,並不能在義理上作為 反對大乘經典之為佛經的理由。 以下略述大小乘經典的一些差別:小乘經典是以相傳佛陀說法所用的巴利語來 流傳的,是堅持傳統的保守僧人所信奉的佛典。巴利語是印度的一種方言,當它 被傳往泰緬越等東南亞諸國時,被用當地的文字加以拼寫、保留,而非翻譯,故巴利 佛典多能保留原本的內容與形式。而這些向南傳播以巴利聖典為依據的佛教,通稱為 南傳佛教。南傳佛教較諸北傳佛教,可以說是較為近世尊傳法當年的佛教,然而北傳佛教 則是依於佛意,勇敢地將佛教推向了新的境界與高峰,當然也會和原本佛教的面貌有所出 入。 大乘經典是以梵文(當時的雅語)來寫作的,它雖為保守派僧人所反對,但是卻為 廣大的改革派所信奉,關於這些經典的出現因緣,常會摻雜進一些神話和傳說,來解釋 這些經典何以在這之前未曾流傳人間的原因,譬如《華嚴》之藏諸龍宮,或者《法華》 之非二乘所得聞等。 不過,最早出現的大乘經典,應是關於世尊諸多前生之偉大而令人讚謹的「本生」 故事,這些故事將世尊得以在今生成佛,歸諸前生的種種善行,得出六種波羅蜜,以說明 世尊成佛的因緣。這些本生故事,一方面建立佛陀崇高而神聖的形象,一方面也提出了高 出傳統阿羅漢的「菩薩」與「佛」兩個修行位階,並且提供了修行佛道的重要指南---六波 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本生經」其實只算得上是大乘思想的前奏,它是以佛陀信仰、佛陀崇拜為中心,然 而後來的大乘佛教往往強調解行並重、悲智雙運,而且在義理上也有極精微的論述,除此 之外,大乘的戒律,例如菩薩戒的提出,顯示大乘是全面地建立起專屬大乘的經、律、 論三藏。 大乘佛教思想,若以系統來分,大致上可分為般若空宗思想“唯識有宗思想、如來藏 真常思想,以及印度後期大乘佛教傳至西藏,而在西藏發揚光大的密教思想。這些思想各 有其特色,在此我們無法詳述,但大體來說,般若思想是以般若經典系列為依歸,其但言 諸法緣起、萬法皆空的思想,龍樹(150~250A.D.)是其代表性的人物,其所建立的學派稱 為中觀學派(madhyamika),有「千部論主」的美稱,影響後世極深的代表著作有《中論 頌》、《十二門論》、《迴諍論》、《大智度論》等。唯識思想的根本經典是《解深密 經》,但與其思想成立更有關係的則是無著(asanga,310~390A.D.)與世親(vasubandha, 320~400A.D.)這對兄弟所著的許多論書,如《攝大乘論》、《唯識三十頌》、《唯識 二十論》等等,他們主張「境無識有」、「萬法唯識」,故稱為唯識學派,同時他們的思 想的根源與瑜伽禪修很有關聯,故又稱為瑜伽行派。所謂如來藏,是指眾生皆有佛性、肯 定眾生皆可成佛的思想,明確闡明如此思想的有:《如來藏經》、《勝鬘經》、《大般 涅槃經》等等,它在印度常被夾雜在其他的思想之中而不那麼突出,但傳至中國之後則被 發揚光大,成了最受中國佛教重視的佛教思想。 至於密教,原本流行於西元四、五世紀的印度,漢譯的重要經典如《大日經》、《金 剛頂經》。藏傳的密教經典,稱為「續」(怛特羅tantra),這些經典號稱由如來法身所流 出,內容大量吸收了印度教(古婆羅門教的改良)的神祇和思想,還有許多神祕的觀法與 咒語(真言),由於其修行法門強調師徒相傳、祕密修行,不可公開傳授,故稱為密教; 但就其義理而言,相當大的程度上仍是以顯教(相對於密教而言)的中觀及瑜伽行派思想為 基礎。 佛教是在東漢明帝時(67A.D.),經過中亞傳入中國的,其傳入的過程並不依照佛教在 印度發展的次第,早期傳入而被翻譯的佛典,主要是關於禪數及般若學二個系統的經典。 前者譯經的代表人物為安世高(約西元二世紀),所謂禪數是指禪定及數法(阿毘達磨解釋 經典中的名相法數,故亦稱為數法),如《安般守意經》即為所譯;後者的代表人物為支 婁迦讖(簡稱支讖),譯有《般若道行經》等。 由於《般若經》的「空」與道家的「無」,這兩個概念有近似之處,是以在魏晉玄學 興盛的年代,討論或宣揚佛學的人士,以玄學的概念去理解佛學,於是興起了格義佛教, 所有所謂的六家七宗的分立:本無宗、即色宗、識含宗、幻化宗、心無宗、緣會宗,此為 六家,再加上本無異宗即為七宗。 但對般若學或者整個佛教開始有比較完整、正確的理解,還是要執到鴆摩羅什(350~ 409A.D.)來到中土開始大量翻譯經典之後。許多重要的經典翻譯,皆出於其手,如《大品 般若經》,《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維摩經》、《中論》等。羅什的弟子僧肇 (374~414A.D.),著有《肇論》一書,可謂中國佛學開始獨立發展的第一步,其內容雖不外 詮釋般若空義,但己逐漸脫離格義的方式,自發機杼,建立自己的論證。 羅什的另一位重要的弟子為道生(?~434A.D.),但道生的興趣不在般若思想,而集中 在「法身」、「佛性」這兩個概念上,他在完整的《涅槃經》譯出之前,便主張「眾生皆 有佛性」,著有《頓悟成佛論》,《法華經義疏》等書,但他的著作大多佚失。 道生佛學思想所欲探討的問題,即是印度如來藏思想的重要課題,《涅槃經》即為如 來藏思想的重要經典。最早把《涅槃經》帶到中國的是法顯(335~420A.D.),法顯曾到印 度求法,帶回《大般涅槃經》的初分,後與覺賢(音譯佛馱跋陀buddhabhadara,359~ 429A.D.)合作譯出,共六卷,名為《大般泥洹經》,這是把佛性常住的如來藏思想初次介 紹至中國的經典,是以往從未有過的,引發了中國佛教學者強烈的興趣,道生的眾生皆 有佛性說也是受到本經的啟發而來。 由於對「佛性」觀念的熱烈探討,到了隋代的吉藏(549~623A.D.),整理之前各家佛 性思想,而分為三類十一家佛性說。再加上自己的說法,便成了十二家。吉藏的思想基調 原為羅什、僧肇一系的般若學,他是三論宗的重要人物。所謂「三論」是指《中論》、 《百論》、《十二門論》等三部論書,此皆為般若學的重要著作。吉藏是站在般若學的立 場,企圖調和《般若》的空性思想與《涅槃》的佛性思想。吉藏重要的著作有《三論玄義 》、《大乘玄論》等。 在吉藏之前,還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就是真諦(499~569A.D.),一些唯識學派的重要 論典的翻譯,皆出自其手,如《攝大乘論》、《唯識二十論》、《俱舍論》等,最重要的 一部書,則是《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相傳是馬鳴所作,在近代則飽受質疑,有 人認為可能是真諦的作品。 隋唐是中國佛教思想的成熟期,這段期間各種宗派興起,比較重要的有:三論宗、 天台宗、慈恩宗(法相宗)、賢首宗(華嚴宗)和禪宗。三論宗的代表人物,就是吉藏。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是智顗(一名智者)(538~597A.D.),他以《法華經》為經王,著有《法 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這三本書號為天台三大部。智顗的佛教思想 兼攝空宗及有宗,為中國佛學建構新的理論體系與修行方法,有東土小釋迦的稱號。 慈恩宗的學說,基本上是繼承印度的唯識學派而來的,著名的人物是玄奘(600~ 664A.D.),但玄奘的成就在於大量地譯介印度的唯識經論,如《瑜伽師地論》、《成唯 識論》等。慈恩宗一直沒有什麼獨創的理論或者著作出現,但也因此,其思想在各宗之 間,是最接近印度佛學原貌的。 賢首宗又名華嚴宗,顧名思義,本宗即是宗奉《華嚴經》,代表人物是法藏(643~ 712A.D.)。華嚴宗的思想特色,在於強調法界圓融無礙的無盡緣起,這是把立於如來果 地上說的《華嚴經》加以理論化而發展出來,其重要著作有《華嚴五教章》(又名《一乘 教義分齊章》)等 禪宗的源頭可以追溯自達摩(?~536A.D.,一說~528A.D.),他在南朝梁(一說南朝宋) 來到廣州,然後北行至北魏,遊於嵩山少林寺,在此面壁修行禪觀,是為中國禪宗初祖, 其禪法有《大乘入道四行論》,主要內容部分保留在《續高僧傳。達摩傳》中。 達摩重視《楞伽經》,他曾以此經交付給弟子慧可,此經為唯識過渡到如來藏之 經典,但達摩應該不是唯識學派的論師,而後來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卻以《楞伽經》轉變 成為禪宗的思想根源。一直到了六祖慧能(638~713A.D.)之後,轉而注意《金剛經》,而 《金剛經》是般若系列的經典。 慧能是禪宗重要的人物,他開啟了南禪一系,倡導頓悟法門,把禪宗帶向一個完全不 同的領域,其語錄集為《六祖壇經》一書,觀其書名,便可知後人對他的思想之重視程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161.159
buddhanature:善,善也,大善也~!122.123.196.191 12/06 11:37
walkboat:p.11 至於密教,後面應該是金剛頂經, 140.112.246.43 12/06 11:42
walkboat:而非金剛經? 140.112.246.43 12/06 11:43
walkboat:"大天五事"部分,佛光教科書稍微詳細一點 140.112.246.43 12/06 11:50
walkboat:不過我還是很難理解為何他會受支持 = = 140.112.246.43 12/06 11:51
budalearning:因緣合和 佛受佛弟子支持 218.160.60.52 12/06 12:06
budalearning:希特勒受到當代德國人支持 218.160.60.52 12/06 12:06
budalearning:沒有一定標準 剛好恰如其份 218.160.60.52 12/06 12:07
※ 編輯: elearnchen 來自: 122.123.164.116 (12/06 12:43)
elearnchen:walkboat說的沒錯,是金剛頂經 才對122.123.164.116 12/06 12:44
Crazyfire:好文~~~推一個~~ 140.112.4.235 12/06 14:57
Crazyfire:中國佛教的黃金時期就是在隋唐~~義學及 140.112.4.235 12/06 14:59
Crazyfire:實修法門的開創性皆有重大成就的時代 140.112.4.235 12/06 15:00
chickandcow:good job~ 140.115.204.4 12/06 15:30
VElysian:不盡然但仍給個推~~ 並借轉收藏。 ^__^ 140.130.208.20 12/06 17:43
elearnchen:咦?為何說「不盡然」?我想知道原因… 122.123.163.91 12/06 19:09
VElysian:因為大乘佛典作者不一定是佛, 140.130.208.20 12/06 21:52
VElysian:是故大乘經典就不一定是佛說了。 140.130.208.20 12/06 21:53
VElysian:另外,我是認為阿羅漢與佛果位相同。 140.130.208.20 12/06 21:54
elearnchen:原來如此…了解~122.123.165.203 12/06 22:02
fyartist:感謝分享,一點淺見補充,供參考~ 67.174.224.172 12/06 23:57
fyartist:大乘的精神是要有慈悲度眾的心腸沒錯 67.174.224.172 12/06 23:58
fyartist:但不是去用這個標準來指責別人沒有慈悲心 67.174.224.172 12/06 23:58
fyartist:因為這麼做從根本上,就違背大乘菩薩道 67.174.224.172 12/06 23:59
fyartist:所要求的的精神~ 67.174.224.172 12/06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