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聖諦 爭議較少,且看人家怎麼解說… 摘自《佛學概論》 郭朝順、林朝成 著 四諦 佛陀所傳的教法,可以歸納為四項範疇,即所謂的「四(聖)諦」。四諦是指苦、 集、滅、道等四諦。「諦」是「真理」的意思,故苦諦即是關於「苦」的真理,集諦是 苦之所以形成的真理,滅諦是說明滅苦之後的狀態,道諦則是指滅苦的方法。 第一目 苦諦 《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頁619上 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愁憂苦病不可稱 記。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亦復是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 什麼是「苦諦」?據世尊此處的說法,苦有不種: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五盛陰苦(五陰熾盛苦)。然而這並不是說,這八種 苦已然含括了人世的一切悲惱苦痛,因為人世的痛苦太多了,世尊僅舉其要者來談。生老 病死四苦,是眾生必然由存在走向死亡的輪迴之苦,沒有任何人或神,可以違逆生死之巨 輪,凡是有生必定有死,當我們欣喜於生命誕之際,卻往往忽視了老病死也跟隨著降臨。 有人也許要問,生死雖不可逆,但是人生不是充滿了許多美好的事,何必為那 尚未來臨的老病死而杞人憂天?世尊認為人生在世,苦多於樂,即使青春年華、黃金歲月 尚在,仍會有許多其他的痛苦,譬如遇見所厭惡的人或事---怨憎會,與自己親愛的人分開 或放棄自己所喜愛的事---愛別離,而自己所殷切期盼的卻無法獲得---所欲不得,這些痛 苦都是隨處可遇,隨時可得,正如古人所說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痛苦 是人生的常態,而快樂卻是罕有的,即使曾經快樂過,快樂也總是會消失。就因為快樂總 是短暫的,所以若我們想要批評世尊,把他看成一位悲觀主義者的話,我們先得反省一下 ,人們不正是因為不快樂才無時不刻地在追求快樂嗎? 其實說世尊是悲觀的,並不恰當,因為他乃是如實地指出生命原本的情境,說出 痛苦是生命的本質。所謂的痛苦,不一定是指錐心之痛的那種痛苦,世尊把生命所遭逢的 一切不如意、不快樂,都歸為痛苦,是以「諸受皆苦」。然而導致痛苦的原因到底是什 麼?從現象來看是「無常」,因為無常故有生老病死,因為無常而有恩愛別離;就內在 而言,則是眾生生命的不安定,因為生命是由五蘊(陰)---五種生命的元素所組成,而這 五種元素,就像是火焰般地熾盛地燃燒,它常火燒傷了自己,也灼傷了旁人,更吞噬了其 他萬物。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肉體色身。「受」是「感受」,基本上可分 為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捨受)。「想」是「表象」,回憶、想像都是這種作用。 「行」是「造作」,指發出行為的動機與意志。「識」是「了別」,是對外界認識的一 種綜合作用。「五蘊」說明眾生身心的結構,但不論是身或是心,其共同的特質都是 不安定,或者說「無常」。身、心因為是無常的,所以身體會有老病,心靈常被欲望所 推擠難有滿足快樂的時候。即便一時的滿足快樂,這種快樂的感受不久之後也會變得空乏 。所以縱使擁有天下權勢財富的君王,還不是和貧無立錐的乞丐一樣,感到有所決憾。 因為不只外在的物質是無常的,眾生的身心也是無常的。 這八苦其實還可分成三類來說,即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指令身心不愉快的 痛苦,如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等屬之;壞苦是指未壞之前是樂,壞滅之後 原本樂事頓成為苦,如生苦、愛別離苦屬之;行苦,則是一般人較難察覺的無常遷流 之苦,因為行苦不是身心感受上的痛苦,而是一種理智的痛苦,它是當智者在觀察諸行 無常的遷謝之際,感受到眾生五陰熾盛,陷於無明煩惱的悲哀。從這個角度來看,苦苦與 壞苦皆止於陳述眾生身心上「一切皆苦」的現象,但是行苦則是透視諸行無常之為「一切 皆苦」的本質要素。 第二目 集諦 《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頁619上 云何苦習(集)諦?所謂受愛之分,習之不倦,意常貪著,是設苦習諦。 關於四諦的名稱,各經的翻譯不盡相同,苦習諦就是苦集諦,這是說明集起諸苦 的真理,也就是諸苦所以形成的真實原因。本處經文說的比較簡略,只說到對於快樂的感 受(受愛之分),樂此不疲而起了貪著不捨的念頭。這個說法,其實只解釋眾生心理上的 無明貪著是引發諸苦的原因,但如果再加深究的話,我們便知痛苦的真正根源乃在吾人對 「無常」的一切起了無明的貪愛的緣故。《增一阿含經》另處經文則說: 《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頁702中 色者,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者,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痛(受)、 想、行、識皆悉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此五盛陰是 無常義,無常義者,即是苦義。我非彼有,彼非我有。 由於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不可能真實地擁有任何東西,因為擁有者不是恆常,不是 絕對真實的(這就叫做「無我」),被擁有者隨時可能消失、死亡或者離開我(這叫做 「非我有」),所以不真實的「我」如何可能擁有不屬於我的事物?因此,眾生彼此的 關係,乃至萬物之間的關係,都立足於一不真實的基礎之上,所以這世界以及眾生的 五蘊就像空中樓閣般的空幻,故說是「空」。如果眾生能夠了解,一切不過就像鏡花 水月般的空幻,那也就罷了,偏偏人們總是無法了解(這就是無明),卻又偏偏要去執著, 因而造成了種種的苦惱。 因此,對於無常諸法所起的無明貪愛,便是產生諸苦的原因,這正是集諦的 意義。那麼貪愛的種類有哪些?《大般涅槃經》有好幾種說法: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頁440上~中 愛有二種:一愛己身,二愛所須。復有二種:未得五欲繫心專求,既求得已 堪忍專著。復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復有三種:業因緣愛,煩惱因緣愛, 苦因緣愛。出家之人有四種愛:何等為四?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復有五種, 貪著五陰隨諸所須一切愛著,分別校計無量無邊。善男子,愛有二種:一者善愛, 二不善愛。不善愛者惟愚求之,善法愛者諸菩薩。善法愛者復有二種不善與善, 求二乘者名為不善,求大乘者是名為善。善男子,凡夫愛者名之為集,不名為諦; 菩薩愛者名之實諦,不名為集。何以故?為度眾生所以受生,不以愛故而受生。 這麼多種關於「愛」的說法,是分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說貪愛。一般人愛的是自己或者 是自己所須之物,這是一般的欲念之愛。而欲念又可分為對未實現者的渴求及已實現者的 貪著。若就其範圍來分,對於欲望的追求愛戀,是為欲愛;對於物質存有的留戀貪著是為 色愛;對無色界的禪悅之耽溺是為無色愛。再就因緣來說,有以業力為因緣的愛 (業因緣愛),以煩惱為因緣的愛(煩惱因緣愛),甚至是以苦為因緣(苦因緣愛),這三種 愛都指出愛的盲目。 在家的凡夫有愛,出家人也有愛,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皆為所須,故為所 愛的對象。因為出家人一樣也有五陰,一樣會隨著五陰而貪著所需,而有無量無邊的 分別計較。 不過,《涅槃經》在這兒發展出較諸傳統說法更為深入的看法,它指出「愛」也不是全然 是不善的。如就愛的性質來分,愛又可分為善與不善與種,愚者(不論出家在家)只有不善 之愛,不善之愛是因為無明而起;而至於善法之愛,唯有智者才有,但是二乘行者的善法 愛從大乘的觀點來看尚不夠究竟,因為小乘著重在自度,因此還有某種程度的自我愛, 所以還是不善的。只有大乘菩薩,因為慈悲的緣故,想要度化眾生而受生人間,而不是 因為無明之愛貪著世間而受生,故大乘菩薩的愛,是慈悲的愛,是究竟的善法愛。然而, 原本集諦所謂的愛,還是多指不善之愛而說。 第三目 滅諦 《大般涅槃經》 彼云何苦盡(滅)諦?能使彼愛滅盡無餘,亦不更生,是謂苦盡諦。 「滅諦」是指滅除諸苦以及滅除形成諸苦原因的真理。它指的就是解脫的境界、 不再輪迴的境界。它不屬於任何世俗的快樂,因為那是相對的;它也不同於一般修行者 所耽溺的禪悅,否則世尊便不會捨棄它而再覓解脫之道了。真正的解脫,即過著一種 充滿智慧的生活,它不是生於天上的,而是存在於人間的: 《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頁694上 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解脫的境界,即所謂涅槃的境界,故滅諦的內容即是關於涅槃的真理。 涅槃有二種,一為有餘涅槃,一為無餘涅槃。 《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頁579上 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有餘涅槃界。… 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 是謂無餘涅槃界。 這是說,當比丘去除掉貪、瞋、身見---我見煩惱、戒取---外道無理之邪戒、疑等 欲界的五種煩惱,便可以解脫掉欲界的煩惱,得到某種程度的清淨,但是由於尚有色界 與無色界的煩惱未能除淨,是以這樣的解脫者,仍會受生在它界,比如受生於色界的 諸天。但即便上昇至天界成為天人,煩惱還是存在的,故這類解脫稱為「有餘涅槃」, 即尚有色身、煩惱存焉。至於像世尊這樣的阿羅漢,則是已經去除了所有煩惱,而不再 輪迴受生,這便是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唯有阿羅漢才能證得,世尊就是阿羅漢,阿羅漢 意為「殺(煩惱)賊」,意為「應(該)供(養)」。故證阿羅漢果者即得無餘涅槃, 而其他未證得阿羅漢果者的解脫,只得到有餘涅槃。 第四目 道諦 「道諦」就是如何滅苦之道。《增一阿含經》云: 彼云何為苦出要(道)諦?所謂聖賢八品道; 所謂等見、等治、等語、等業、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 世尊提出八種方法來滅苦,這就是所謂的八品道(又譯為八正道): 等見(正見)、等治(正志、正思惟)、等語(正語)、等業(正業)、等命(正命)、 等方便(正方便、正勤)、等念(正念)、等定(正定)。 「正見」,是指對佛法有正確的見解;「正志」,是正確的志向---以解脫為志; 「正語」,是合乎正道的言語;「正業」,是合於正道的行為; 「正命」,是合於正法的生活方式;「正方便」,是以解脫為目的的精勤不懈; 「正念」,是心念不虛不妄;「正定」,是內心不散、不亂、不動搖。 這八種正道,以正見為首,其內容便是對於苦集滅道等四諦,作正確、相應的 思惟、抉擇、觀察與覺知: 《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頁203上 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 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 對於佛法有了正見之後,明白正道之所在,然後便可以此正見為基礎,確定解脫的正志, 發出言行皆合於正道的正業與正語,過著合乎正法的生活,同時以解脫為目的而精勤不懈 ,心念去除了虛妄的執著,意志堅定毫不動搖地過著充滿智慧的生活。 這八正道不只是佛陀留給世人解脫的法門,其實也是覺悟者佛陀生活的寫照, 故滅除諸苦的結果,並非生於天上,而是以清淨的智慧過著自在的生活。所以我們看到, 在充斥著痛苦煩惱的泥淖之中,佛陀便宛如一朵出乎污泥之上的蓮花,清淨無瑕地開落。 是故世尊雖然在二千多年之前,已經入滅,但是他所留下的清淨解脫種子,就像蓮子一般 ,只要因緣具足,依然會再次從煩惱的污泥中,開放出美麗的蓮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165.203
AHJKL:整個三藏十二部經就是圍繞著"四聖諦"而說 219.69.77.25 12/06 23:14
AHJKL:四諦不滅,佛法不滅矣。 219.69.77.25 12/06 23:15
tokyobaby:好文推 61.225.17.142 12/07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