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 關於心性本淨說,至今為我國(*日本)許多學者所採納,並已多所討論。本淨說的源流 亦出自阿含經的原始經典、巴利佛教或法藏部等的上座部系的部派文獻,它可能與從大 眾部系的心性本淨說所發展出的大乘佛教之如來藏說或佛性說的立場多少有所不同。因 為大乘佛教的如來藏說或佛性說,考量到清淨本性的常住不變之心性;相對於此,原始 佛教或上座部系部派,並未考量如此常住的心性,而是考量說現象生滅變化的心相是清 淨的。 ------------------------------------------------------------------------------- 所以說若是將如來藏思想同樣也視為緣起之說,也就是本自清靜心也是因緣而生的話, 如來藏常我的思想就可以解套囉~ ------------------------------------------------------------------------------- 原本在原始佛教中,並未以外道所說的常住不變的實體為議題,而是只考察經驗可能的 現象界,將之稱為「一切法」。因此,常住心性的想法於此並沒有加入的餘地。眾所周 知,佛教只以存在者(一切法)之現象界作為考察對象,而排除外道所說的形而上學的 實體。但是,對於能積極自主作用的心之狀態,外道的正統派與非正統派有完全不同的 解釋。 正統派採轉變說,成立有機生命體的我之實體,以此為不生不滅的本體存在。我成為心 的中心,是自主自律活動的主體。相對於此,非正統派採積集說,連精神存在也被認為 是物質,謂我(靈魂)是不生不滅的本體,但是它並不是自主性積極活動,而是藉由其 他力量,機械性地運動而已。 眾所周知,佛教與外道的本體說不同,是只考量使心生滅變化的現象,雖然也認為心有 自主自律的積極作用,但是,它是依於其他種種條件(緣)才能作用的,也就是採用所 謂的「無我緣起」說。 因此,佛教雖然將生命活動或精神作用認為是自主自律的,但是對於其內在是否有常住 的本體,並未將之視為議題,而是只考察表現於表面的現象。對於此種含意的生命或精 神的自主性活動力,佛教稱為根。根的概念在佛教以前的奧義書等中即已提及,佛教亦 繼續採用,並以佛教獨特的立場解釋之。 雖然佛教將根整理成二十二種,但是二十二根說被加以整理,則是及至部派佛教之後的 事,原始佛教並未對根做理論性的考察。總之,佛教是以二十二根囊括生命或精神等的 自主作用。因為根有能力之意,所以生命力、精神力、智力等,皆稱為根。在此對二十 二根作簡單之考察。 所謂二十二根,即: 1.命根、2.女根、3.男根 l 基本者 ------------------------------------------------- 4.眼根、5.耳根、6.鼻根、7.舌根、l 8.身根 l 感覺能力 ------------------------------------------------- 9.意根 l 知覺能力 ------------------------------------------------- 10.憂根、11.喜根、12.苦根、 l 13.樂根、14.捨根 l 苦樂的感受能力 l(五受根) ------------------------------------------------- 15.信根、16.精進根、17.念根、 l 18.定根、19慧根 l 精神性的理想能力 -------------------------------------------------- 20.未知當知根、21.已知根、 l 22.具知根 l 證悟之智的能力 l(三無漏根) 其中,命根是超越肉體、精神二方面的生命力,被視為各種活動的基本。女根與男根是 男女的性能力,是保存種族所不可或缺者。眼根乃至身根五根是五官感覺的認識能力, 意根是知覺的認識能力,也是推理、想像、判斷、記憶、意志等精神作用的基本能力。 憂、喜、苦、樂、捨五受根,是苦樂等感受作用的能力,它也是保護、維持生命的必要 者。其次,信等五根是心朝向理想前進的必要精神能力之一,可視為是朝向理想的精神 能力之代表。最後的三無漏根是到達理想之三階段的能力,皆是以無漏智力為中心。 有關這些諸根的關係,例如,在巴利小部的《無礙解道》中,對於三無漏根與其他諸根 的關係如下所述: 在預流道的剎那,未知當知根 有信根為信解眷屬, 有精進根為策勵眷屬, 有念根為近住眷屬, 有定根為無散亂眷屬, 有慧根為見眷屬, 有意根為認識眷屬, 有喜根為歡喜眷屬, 有命根為轉起相續增上眷屬……。 同樣地,說已知根在預流果乃至阿羅漢道的剎那,具知根在阿羅漢果的剎那,以信等五 根、意根、喜根、命根等八根為俱生眷屬。也就是說,三無漏根與前述八根俱生,以八根 為其眷屬。但是,如前所述,可知二十二根中,最基本的是命根,而在精神活動中,意 根是其基本者。不過,對於二十二根相互的有機關係,並未作詳細的考察。因為佛教, 尤其是原始佛教,對於存在,是以表現於表面的現象作為考察的中心。    二 其次,有必要考察:在原始經典或上座部系的部派佛教中,將「心淨」解釋成什麼意義 。首先,對於心是淨潔的,巴利《增支部》1之5云: pabhassaram ida? bhikkhave citta? tañ ca kho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kili ??han ti. 比丘們啊!此心是淨潔的。而彼﹝心﹞被外來諸隨煩惱所染污。 接著,也是同樣的句子,只是最後一句改成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vippamutttan ti 從外來諸煩惱而解脫」。 在這些文中,淨潔的原文是pabhassara(Skt.prabhāsvara)。根據前面巴利《增支部 》的註釋書,云: pabha?saran ti pa??ara? parisuddha? 所謂「淨潔」,即淨白、遍淨。 是說「淨潔」一詞是淨白(pandaram)或遍淨(parisuddham)之意。心即淨白的,它出 自後面會提到的巴利文獻。 《增支部》的註釋書在前述文之後接著說明: cittan ti bhava?ga-citta? 所謂「心」,是有分心。 意謂,說心是淨潔時,此時的心是指有分心。這裡所說的有分心,即如同唯識佛教的阿 賴耶識一樣,是潛在性的基本心。它是人格中心的心,在表面意識沒有生起時,存在於 意識下的潛在之流的心,即是有分心。在原始佛教時代,並沒有有分心的想法。根據如前 之解釋,表面心雖然有善惡種種之變化,但是有分心是恆常淨潔的狀態。巴利註釋書在 前述之文後,作如下之說明: ya? kiñci parisuddhatāya pabhassaran ti vuccati, idam pi nirupakkilesatāya parisuddhan ti pabhassara?. 7 所謂「遍淨故淨潔」的此﹝心﹞,又無隨煩惱故遍淨,即「淨潔」。 āgantukehī ti asahajātehi pacchā javanakkha?e upakkilesehi. 所謂「從外來的﹝諸隨煩惱﹞」,是指從非俱生、於後速行(表面善惡心)剎那的諸隨 煩惱。也就是,心的染污或解脫,並不是在有分心,而是在有分心移至表面心,造善惡業 的剎那。 以上是巴利阿含中,有關心的淨潔其註釋之說明,但是,在流傳《舍利弗阿毘曇論》的 法藏部中,也可看出是採用與巴利上座部相同的阿含經之心淨說。也就是,為《舍利弗 阿毘曇論》卷27<假心品>所引用的心性清淨之阿含經文,其文在內容上與《增支部》1之6 的文是一致的。而且,因為《舍利弗毘曇》在<假心品>中,用現象之心的角度來說明心 的清淨,所以可知此觀點是與巴利佛教相同的現象的心,並非意指常住的心性。 其次,巴利佛教中,亦將心說為「淨白」(pa??ara)。這是巴利佛教中,說明心之定義 的阿毘達磨式定型句。此定型句被用於巴利小部的《無礙解道》、《小義釋》,並為論 藏中的《法集論》所繼承。說明心之定義的定型句如下: citta? mano mānasa? hadaya? pa??ara? mano manāyatana? manindriya? viññā?a ? viññā?kkhandho …… 心、意、意所、心臟、淨白、意處、意根、識、識蘊此中即使用pa??ara(淨白)一詞。如 前已述,它是pabhassara(淨潔)的同義語。關於pa??ara,《法集論》的註釋書作如下的 說明。 Tam eva parisuddha??hena pa??ara?, bhava?ga? sandhāy’ eta? vutta?. Yathāha : pabhassaram idam bhikkhave citta? tañ ca kho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kili ??han ti. Tato nikkhantattā pana akusalam pi Ga?gāya nikkhantā nadī Ga?gā viya Godhāvarīto nikkhantā Godhāvarī viya ca pa??aran tv eva vutta?. 彼﹝心﹞依遍淨之義而淨白。這是就有分﹝心﹞而說的。即所謂「比丘們啊!此心是淨潔 的。而彼﹝心﹞被外來的諸隨煩惱所污染。」因為是從這﹝有分心﹞所分出來的,所以 即使是不善心,也被稱為是淨白的;如同從恆河所分出來的河﹝稱﹞為恆河、Godhā var ī 河所分出來的河﹝稱﹞為Godhā varī 河一樣。 可知這裡的「淨白」(pa??ara)與《增支部》的「淨潔」(pabhassara)同義。而上 述之說明與前面的有分心之說明是相同的內容。因為潛在性的有分心是潔淨、淨白的, 所以表現出來的表面心,雖然是善、惡、無記,但是因為它們的根本皆是有分心,所以 也被稱為淨潔(pabhassara)、淨白(pa??ara)。 在巴利佛教文獻中,對於心的定義說明,將心說為淨潔或淨白,此說法在《舍利弗阿毘 曇論》及說一切有部之諸論書中皆未見及。那麼,淨潔或淨白的意思究竟為何?根據巴 利辭典,此等語皆被說明為「清潔的」、「白的」、「清淨」等,但是其具體的意義則 不清楚。 我認為,清淨原本有積極與消極兩種意思。積極的清淨是除去穢濁、被洗淨的狀態,若 是用於心的場合,則是藉由修行而除去煩惱染污,得到清淨證悟之智慧的狀態。反之, 消極的清淨是如同無污濁的清水或白紙一般的狀態,就心來說,是指未染善惡的無記狀 態。 那麼,所謂「心是淨潔的」,意指前述的那一種清淨?我認為,原始經典或巴利佛教中 ,心清淨並非積極的,而是消極意思的清淨。因為,如果一開始,心就是完成了修行, 清淨證悟之心,那麼心就絕對無染了。但是,一般的心既有染污,也有清淨。即使在說 明心清淨的《增支部》之文中,也是從所謂「被外來諸隨煩惱所染污」、「從外來諸煩 惱而解脫」淨穢兩種立場一起說明。 此外,與之有關之文,巴利《相應部》云: Citta-sa?kilesā bhikkhave sattā sa?kilissanti, citta-vodānā sattā visujjha nti. 比丘們啊!心雜染故有情染污,心清淨故有情清淨。 此亦多為大乘佛教所採用。在這段文中,心既有染污,也有清淨,是採取淨穢不定的空 無我之立場。也就是,(1)《華嚴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思想,謂心既能成為迷惑眾 生,也能成為覺悟之佛;(2)瑜伽行派三性說中,依他起性包含了迷惑之遍計所執性(分 別性)及覺悟之圓成實性(真實性);(3)《起信論》的一心思想中,一心包含心生滅與 心真如;以及(4)天台的性善性惡之說法,謂十界互具或一念三千,以上﹝*四說﹞皆可說 有相同的傾向。 三 如前所述,巴利佛教所謂淨潔的心,是指作為基礎心的有分心,它類似於瑜伽行派的阿 賴耶識。從詳細之處來看,二者雖然在教理學說方面不同,但是基本上是指相同的東西 。說有分心是淨潔的,意謂它像無染污的白紙,或無塵而明淨的鏡子一樣,是消極的淨潔 。同樣地,就阿賴耶識來看,也可說成如此。也因此,阿賴耶識被認為是離善惡的中性 無覆無記。《瑜伽師地論》或《成唯識論》等,採用消極的清淨說,謂無覆無記的阿賴 耶識,由於不是染污,所以本性清淨。 在此意義下,心性清淨從三性說來看,就被說成是依他起性。它沒有積極的清淨性,而 是既能成為染,也能成為淨的空無我者。若以空無我者為清淨,那麼不只就心來說是清 淨的,對於包括肉體、物質之一切現象法,它們也可說是清淨的。既然如此,為何只對 心說它是清淨的呢?若說以空無我故,心為清淨,為何心不能說明為積極地朝向善或理 想前進?若將心本來就朝向善或理想而前進,說為是心本性清淨,如此清淨的意思即成 為積極性,就會與說無覆無記的中立之心為清淨的說法有所衝突了。 在瑜伽行派的法相宗中,雖然阿賴耶識是無覆無記,但是,作為朝向理想而前進的動力 之無漏種子,卻不得不說成本來就依附於本識,可看出這是消極清淨說的缺點。唯識以 朝向理想的動力作為所謂「無漏種子」的有為法,但是,在說如來藏或佛性的如來藏系 文獻中,朝向理想的清淨力量,被認為是無為真如的如來藏或佛性。此積極意義的清淨 ,並非消極場合的依他起性,而是有垢真如,也就是圓成實性(真實性)。 有名的《大乘阿毘達磨經》之偈: anādikāliko dhātu? sarvadharma-samā?raya? tasmin sati gati? sarvā nirvā?ādhigamo pi ca. 16 界是無始時來一切諸法的依止。 當有此(界)之時,則有一切諸趣,以及涅槃的證得。 對於此文的解釋,有二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是把「界」看成是阿賴耶識,另一種則看成 是如來藏或佛性。若將染淨迷悟的一切法發生之所依─界,看成是阿賴耶識,則它是消 極性清淨之依他起性。反之,若將界看成如來藏或佛性,則它是積極性清淨之圓成實性 。但是,在這裡,因為界(佛性)是趣(輪迴)和涅槃二方的依止,所以也可看成是無自 性。 因此,在心性清淨中,有消極與積極兩種意義,這是無法否認的。若不承認心中追求理 想的積極可能性─如來藏或佛性,則無法說明修行證果的可能性。在原始佛教中,說信 等五根或三無漏根等,並不是在說它的可能性,而是從經驗的事實上,來敘述「心有積 極性清淨的作用」。 又在原始經典中,有著名的自燈明(自洲)、法燈明(法洲)的說法,「自」(attan,āt man)是自己─具有理解、體證法之真如、理想之能力的自己,以及具有朝向理想之心的 自己。在此意義中,可知原始經典對於積極的自性清淨心,已經有所提及。在談流轉緣 起、還滅緣起的四諦或十二緣起中,亦預想了積極的清淨心。若無積極的清淨心,作為 佛教根本目的的「是什麼」、「應該是什麼」的理論或實踐面就無法存在了。 不過,希望不要將此清淨心的佛性或如來藏,與外道的自我等,互相混淆,實有必要說 明二者明確的不同處。 附錄 以上所論,錯綜複雜,恐有不明瞭之處,因此希望將它們做明確的表示。此表之 A欄表示正邪善惡混雜之諸法黑白未分的本淨(無自性)狀態。 B欄表示從未分所分出來的凡夫染污不淨的輪迴狀態。 C欄表示從未分所分出來的趨向聖者清淨解脫的還滅狀態 A B C 1.增支部 最初的說法 心性本淨(無自性) 無聞凡夫(流轉) 有聞聖者(還滅) 煩惱雜染 2.《法句經》 一、二 諸法心尊 惡穢心 善淨心 3. 無常偈 諸行無常(無自性) 是生滅法(流轉) 生滅滅已(還滅) 寂滅為樂 4. 三法印 (四法印) 諸行無常(無自性) 一切皆苦(流轉) 涅槃寂靜(還滅) 5.《大品般若》 是心非心(無自性) 三心相常淨 6.《大智度論》 如虛空相常清淨 塵烟雲霧(流轉) 除去煩惱(還滅) 四一 煩惱覆蔽 如本清淨 7.《大乘涅槃經》一切眾生(無自性) 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證得 悉有佛性 (流轉) (還滅) 8.《大乘阿毘達 無始時來界(無自性) 磨經》偈 9.唯識三性 依他起性(無自性) 遍計所執性(流轉) 圓成實性(還滅) (三相) 10.如來藏 自性本清淨 客塵虛妄染 本來自性空 (無自性) (流轉) (還滅) 11.《大乘起信論》一心(無自性) 心生滅(流轉) 心真如(還滅) 12.本覺思想 本覺(無自性) 不覺(流轉) 始覺(還滅) 此本覺可能會被認為與婆羅門教的「自我」相同,若將它(本覺)看成實體我,即是邪 說。這裡將佛性、如來藏與本覺一同放在無自性的A欄中,佛性、真如、法界、如來藏等 ,這些圓滿狀態的常住不變之規範(norm, Sollen),不是具體的現象,而是形式上的 理法,所以並不是A、B、C欄的問題所在。 這些規範與A或C欄有關連的是,包含於A欄中的佛性(buddha-gotra),意指佛之種姓 (家世),有成佛的可能性;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亦並非指如來,而是「如來的 胎兒」,此二者皆是在出生之後,有成為如來的可能性者。在心性本淨的場合中,心是 無自性的,有成為本來清淨無垢的佛陀之可能性,但是也有可能成為有垢雜染的極惡者 。在此亦可視本覺為可能形態。 因為是無自性,所以有成為善淨之完全者的可能性,帶著趨向善淨的理想意識,一直為 理想而精進努力,這是佛教的根本旨趣,前表所列之無常偈或三法印等,即是最普遍者 。釋尊入滅前,開示自洲、法洲(自燈明、法燈明)的教示,謂應藉由理想的規範,讓 無自性的自己,一直向著理想而前進;臨終時亦留下最後的遺誡:「因為諸行(一切的 現象)是衰滅無常的,所以你們不要放逸(恣意而行),應依於法,完成理想。」 由此可知,自己與法的關係十分重要,親鸞聖人提出「機」(自己)與「法」一體化之 說,認為放捨自己而交給阿彌陀佛,所謂「機的深信」與「法的深信」,是淨土信仰最 為重要者,可知此與心性本淨的教說有深刻的關係。 又,《中論》三諦偈雖然立場不同,但是可看出其與心性的A、B、C有關。亦即: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A),亦為是假名(B),亦是中道義(C) (無自性) (流轉) (還滅) 無自性空的因緣所生法,是凡夫流轉界的假名,而且它也是非有非空的聖第一義。 接著,關於佛性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佛性等的可能形態是有關朝向圓滿狀態前進所 必要且正確的努力。其努力是由個人與生俱來的生命力而來。生命力一般稱為「根」( indriya),如前章所述的二十二根。雖然一切生物皆具有根,但是單純的動植物有生命力 及雌雄的性力,進一步則有與外界接觸對應的五官等感覺力,乃至產生認識判斷此感覺 的知覺力。 人類則能進一步判斷正邪善惡,訂立理想目的,希望朝向理想而努力,此即信、精進、 念、定、慧五根。進而產生追求人生終極目標、圓滿狀態的三無漏根之力量,乃至由最 後的具知根而達到完全的證悟。即所謂「自然法爾」、「以無義為義」。心的作用達到 無我無執、自由自在的圓滿狀態。 但是,道元禪師不將佛性視為可能狀態,而是以前述的圓滿狀態來稱佛性。例如,在《 正法眼藏》的〈佛性〉之卷云:「佛性並非成佛時才具足,而是在成道中即具足。」( 《曹洞宗全書》宗源上、180頁以下)。在其餘各處亦秉此意義而說,例如,在〈行佛威 儀〉卷,說日常生活行「佛威儀」;就本覺的意義,而說「凡夫的本覺與生計,和諸佛 本覺與證知,有天壤之別」(同,197頁上),指出未悟凡夫的本覺或佛性,與從佛的立 場圓滿狀態的本覺或佛性是完全不同的。這點就佛教一般也可如此說。 -- 願此功德,漏盡愚昧。 願此功德,領至證悟涅盤。 願我們的功德,與一切眾生分享 願一切眾生安康快樂,善哉!善哉!善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Crazyfire:推 學習 61.217.197.18 05/21 19:19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1 20:01)
TBOC:如來藏怎會是因緣生 122.117.52.113 05/22 00:19
TBOC:中阿含: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 122.117.52.113 05/22 00:19
TBOC:我當後世有,是常、不變易,恆、不磨滅法 122.117.52.113 05/22 00:21
d8888:真常、真樂、真我、真淨不是每人都能接受 61.228.57.245 05/22 01:48
d8888:經典也說了,對因緣不具的人來說 61.228.57.245 05/22 01:48
d8888:如來藏思想只是大毒藥,服了只會病情惡化 61.228.57.245 05/22 01:49
dorje:如來藏是依因緣而生的話即是有生滅,若非佛 116.48.40.36 05/22 03:31
dorje:性本具而說是成佛後得的即是有生有滅,那豈 116.48.40.36 05/22 03:31
dorje:不是說成佛後還是會退墮?! 不應理. 116.48.40.36 05/22 03:32
應該這麼說吧,如來藏建立在末法時期,是因緣所生,這時期眾生信心薄弱,累劫惡業 ,會使得行者對於能否證得涅槃有很大的疑問,若是先建立一套心性本淨的學說作為動 力,則行者可積極地去從事止觀的鍛鍊,而在鍛鍊的過程中,得知此本具的佛性也是因 緣所生法,那麼如來藏的建立只不過是為了讓行者入門的重要關鍵罷了,以上所提的假設 正好也呼應了中國末法時期說,如現在在南傳國家為什麼較少提到如來藏思想,這是因為 沒有"末法時期"這樣的說法-因緣,他們認為只要有八正道的地方就有正法,那麼根本 就不需要有如來藏的思想存在。所以各派的思想演變終歸回到第一義,只不過因地因時 而有不同的修行次第罷了。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2 11:53)
mormolyca:南傳不提如來藏 不過卻大談 "有分心" >< 211.79.139.98 05/22 12:34
南傳的教義當中,當心的主動功能不在時,取而代之的就是有分心,確實是會讓人聯想 起如來藏思想,不過將心與心所都看成是心的屬性的話,有分心只不過是心, 所呈現的一種狀態罷了,但有分心連續出現兩個剎那以上的話,那就蠻像是有個短暫的常 我出現了@@~~不過有個問題想請問各版友的,有可能出現不主動的心(有分心)嗎?有人 可以舉例嗎?(除了做為禪修的心之外)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2 13:06)
dorje:言下之意你是把如來藏諦實了. 116.48.40.36 05/22 13:24
~~~~ 不好意思d大可以說的更清楚一點嗎?以上只是末學個人很淺顯的會通想法,直接看集大成 的學者所提出的論述,不免有一家之言,對於各部派的來龍去脈及更深度的探討涉略就 少了,po這一系列的文章只是想溝通理論派(唯識的深廣)及實修派(現觀的體驗)這 兩者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2 13:31)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2 13:34)
dorje:因為你說有分心容易令人聯想到如來藏,然後 116.48.40.36 05/22 13:36
dorje:說有分心是心的一種狀態,那潛臺詞就是後分 116.48.40.36 05/22 13:36
dorje:心跟如來藏不同,如來藏跟有分心相反,不是 116.48.40.36 05/22 13:37
dorje:一種狀態而是實有本體. 116.48.40.36 05/22 13:37
dorje:不清楚是我理解錯還是你確實是想這樣表達..? 116.48.40.36 05/22 13:38
dorje:另外,如來藏本淨無染,要拿有分心比較,應 116.48.40.36 05/22 13:43
dorje:該跟起能染受染功能的阿賴耶識比較.. 116.48.40.36 05/22 13:44
上文: 巴利《增支部》1之5云: 比丘們啊!此心是淨潔的。而彼﹝心﹞被外來諸隨煩惱所染污。 根據《增支部》的註釋書 所謂「淨潔」,即淨白、遍淨。 所謂「心」,是有分心。 文中另言: 清淨原本有積極與消極兩種意思。----->有分心 1.積極的清淨是除去穢濁、被洗淨的狀態,若是用於心的場合,則是藉由修行而除去煩 惱染污,得到清淨證悟之智慧的狀態。----->如來藏 2.消極的清淨是如同無污濁的清水或白紙一般的狀態,就心來說,是指未染善惡的無記狀 態。----->阿賴耶識 不過水野教授也提到他比較贊成原始佛教採第二點說法 如前所述,巴利佛教所謂淨潔的心,是指作為基礎心的有分心,它類似於瑜伽行派的阿 賴耶識。從詳細之處來看,二者雖然在教理學說方面不同,但是基本上是指相同的東西 。說有分心是淨潔的,意謂它像無染污的白紙,或無塵而明淨的鏡子一樣,是消極的淨潔 。同樣地,就阿賴耶識來看,也可說成如此。也因此,阿賴耶識被認為是離善惡的中性 無覆無記。《瑜伽師地論》或《成唯識論》等,採用消極的清淨說,謂無覆無記的阿賴 耶識,由於不是染污,所以本性清淨。 在此意義下,心性清淨從三性說來看,就被說成是依他起性。它沒有積極的清淨性,而 是既能成為染,也能成為淨的空無我者。若以空無我者為清淨,那麼不只就心來說是清 淨的,對於包括肉體、物質之一切現象法,它們也可說是清淨的。既然如此,為何只對 心說它是清淨的呢?若說以空無我故,心為清淨,為何心不能說明為積極地朝向善或理 想前進?若將心本來就朝向善或理想而前進,說為是心本性清淨,如此清淨的意思即成 為積極性,就會與說無覆無記的中立之心為清淨的說法有所衝突了。 在瑜伽行派的法相宗中,雖然阿賴耶識是無覆無記,但是,作為朝向理想而前進的動力 之無漏種子,卻不得不說成本來就依附於本識,可看出這是消極清淨說的缺點。唯識以 朝向理想的動力作為所謂「無漏種子」的有為法,但是,在說如來藏或佛性的如來藏系 文獻中,朝向理想的清淨力量,被認為是無為真如的如來藏或佛性。此積極意義的清淨 ,並非消極場合的依他起性,而是有垢真如,也就是圓成實性(真實性)。 有名的《大乘阿毘達磨經》之偈: 界是無始時來一切諸法的依止。 當有此(界)之時,則有一切諸趣,以及涅槃的證得。 對於此文的解釋,有二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是把「界」看成是阿賴耶識,另一種則看成 是如來藏或佛性。若將染淨迷悟的一切法發生之所依─界,看成是阿賴耶識,則它是消 極性清淨之依他起性。反之,若將界看成如來藏或佛性,則它是積極性清淨之圓成實性 。但是,在這裡,因為界(佛性)是趣(輪迴)和涅槃二方的依止,所以也可看成是無自 性。 因此,在心性清淨中,有消極與積極兩種意義,這是無法否認的。若不承認心中追求理 想的積極可能性─如來藏或佛性,則無法說明修行證果的可能性。在原始佛教中,說信 等五根或三無漏根等,並不是在說它的可能性,而是從經驗的事實上,來敘述「心有積 極性清淨的作用」。 所以有分心代表自性清靜心,從最原始的說法中可能含有積極與消極,經由不同不派的 演化到唯識的阿賴耶識,但若阿賴耶本自無染雜,那也就不用修證了,為補足這個缺點, 引進了心積極性的說法--如來藏做為修證的動力。
mormolyca:上文搬出"末法"的因緣來論證 似有不妥 211.79.139.98 05/22 14:02
mormolyca:如此一來 任何外道只要喊出他的教法是 211.79.139.98 05/22 14:02
mormolyca:順應末法因緣而立 那佛教外道不都一家? 211.79.139.98 05/22 14:03
dorje:他是把如來藏當作是後來的學術思想的出現, 116.48.40.36 05/22 14:18
dorje:才會說如來藏是因末法因緣而出現吧. 116.48.40.36 05/22 14:19
末不末法是相對於佛教興衰而說的,所以兩千多年前,因為有世尊出世的這個緣,所以外 道詭說的梵我思想遭破斥,但在中國,佛教的演化慢慢變質後,已無力量挽回第一義, 所以正好假借如來藏的思想來渡化更多的人。但尷尬的是,若是真依如來藏來做實修的人 真正領悟到緣起性空的第一義後,他若回過頭來跟初入門信奉如來藏思想的眾生說,你的 如來藏是假有,這不是更打擊他們嗎?這就是兩難的結果,正好回應了中論:不依世俗諦 ,不得第一義的說法 又淨土思想更是緊扣著這個兩難的局面,其發展的基礎是建構在如來藏的思想上來說,姑 且不論是否真有西方世界(因為經典已提到有阿彌陀佛,無佛陀的智慧,當然不可考他 方世界的有無,但以推論來看,既然有娑婆世界,那西方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就不小)對於 信根較強慧根較弱的人,你跟他說西方淨土不存在他不是要翻桌了,那麼對於慧根較強的 眾生則告訴他們自性彌陀的道理,這是引渡不同根性眾生的法門囉~~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2 16:17)
mormolyca:還是想問一下 上文所提"緣起" 與下文回 211.79.139.98 05/22 16:38
mormolyca:應之"因緣" 指的是同一個概念嗎? 211.79.139.98 05/22 16:38
緣起法則:他像是總綱,有一個脈絡可尋 因緣:則是蛛網,錯綜複雜。 恩,解釋的不是很好,找不到適當的詞彙來表達,他們倆者在不同場合有時可互相替代, 有時又各自有其中的意義。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2 16:54)
Crazyfire:你的因緣應該是指"緣生"吧??? 61.217.195.83 05/22 17:23
Crazyfire:緣起是因果的必然理則 61.217.195.83 05/22 17:28
Crazyfire:緣生是因果中的具體事象 61.217.195.83 05/22 17:28
感謝C大幫忙解說~~
dorje:如來藏恆常清淨又如何受污染和被洗淨..218.189.231.118 05/22 17:58
dorje:所謂積極... 其實還是在說阿賴耶識..218.189.231.118 05/22 18:00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3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