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略論世親《淨土論》與曇鸞《淨土論註》淨土思想之同異—以易行道為中心 溫宗堃老師 後世中國乃至日本的整個淨土佛教界。如眾所周知,《淨土論註》是曇鸞對世親菩薩(Vasu bandha, 400~ 480)著寫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以下為為行文方便簡稱《淨土論 》)詳加註釋所成的作品。然而,問題在於印度佛教背景下的世親,其《淨土論》中所表 明的淨土法門是否等同曇鸞在《淨土論註》中的主張? 《淨土論》的作者世親是印度西元五世紀(400~480)的人,更是印度當時兩大主流佛教之 一:瑜伽唯識學派的集大成者;而曇鸞寫成《淨土論註》之時,唯識思想尚未完全地傳入 中國。而且曇鸞當時的中國北方佛教,由於針對鳩摩羅什所翻譯的中觀系論書《中論》、 《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四論的研究盛行,因而可以說是中觀佛教或四 論佛教的時代;曇鸞本人也是四論宗的門人。在此情況下,曇鸞對世親《淨土論》的思想 所作的掌握、了解是否符合世親本人的立場?換句話說,曇鸞於《淨土論註》裡的淨土思 想是否完全等同於世親菩薩《淨土論》對淨土所作的理解? 以下筆者將依循著前人的研究結果,略加整理敘述《淨土論》與《淨土論註》的同與異。 先說結論的話,則本文指出《淨土論》與《淨土論註》淨土法門的最後目標同是成就無上 菩提,皆主張彌陀淨土是成佛之道中的一環;同時,兩論皆承認彌陀如來本願的清淨與不 可思議作用。但是,由於二論其所依據的理論基礎、著寫的動機的不同,其法門所採用的 修行法及說明的重點卻有南轅北轍的重大差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自力」與「他力」 淨土法門的不同態度。曇鸞事實上並未忠於世親《淨土論》自力淨土思想的原意,而是欲 藉由註釋《淨土論》來闡發自己的他力淨土思想。 二、《淨土論》的淨土思想 (一)《淨土論》的成立背景 世親《淨土論》的原名為《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應是對述說「阿彌陀佛」淨土的 經典群所作的註釋、廣說。然而,如以下將敘述地那樣,世親在寫作《淨土論》時,他所 強調的自利修行方式奢摩他.毗婆舍那以及所提出的淨土觀、往生因論的經論根據,似乎 不是吾人所熟知的大、小《無量壽經》或《觀無量壽經》,反而是與瑜伽唯識學派相關的 種種經論。到底是何原因產生如此的情形呢? 世親作為瑜伽唯識派的集大成者,在寫作《淨土論》時,展現瑜伽唯識派獨特的思想與實 踐特色,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當吾人查閱其它文獻,了解世親對彌陀淨土法門的其它 理解時,卻發現上述的情形實際上含有更深刻的歷史意義,如向井亮博士所指出的,世親 撰寫《淨土論》的原因在於:他想從瑜伽唯識派的立場對可能當時流行於印度的彌陀淨土 信仰提出一套系統性的詮釋,藉由對五念門的闡述糾正當時一般彌陀淨土信仰裡錯誤的觀 點。 在瑜伽行派的論書中有所謂的「四種秘密」(abhisamdhi)、及「四種意趣」(abhiprAya )。這是從批判的視點解說、深論佛教經典內容的佛典詮釋方法。在四種意趣中,有所謂 的「別時意趣」(kAlAntarAbhiprAya)。就是在此說中,我們發現另一個資料可以幫助我 們了解世親如何看待當時的彌陀淨土法門。 別時意趣說在《大乘莊嚴經論》及《攝大乘論》中皆有論述。世親在《大乘莊嚴經論》中 舉出二個例子來說明「別時意趣」: 唯依誦持無垢光如來的名號,成為決定於無上正等菩提者。凡於極樂發願者,皆往生彼處 。 與A、B二說類似的例子在無著的《攝大乘論》中也出現,即: 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生 極樂世界。 對上述A、B兩種佛說,世親在《攝大乘論釋》裡解釋:所謂的「別時意趣」的佛說是為了 對治懈怠、懶惰的眾生,目的在令其精勤修行。說「稱名即可於無上佛智得決定」或說「 發願即可往生」皆是為了勸誘眾生精勤修行,累積功德,以便眾生在將來可以證得佛智或 往生淨土,這是勸導、引誘的話,如同大人哄著哭鬧的小孩所說的話,並非真正唯依稱名 就可以於佛智得決定,並非真正唯依發願就可以得到往生極樂。 從世親對別時意趣說的解釋來看,我們可以得知世親並未素樸地接受上述那樣「唯依發願 即得往生淨土」的說法。世親依循無著《攝大乘論》的理解,從「別時意趣」的經典詮釋 方法來理解「唯依發願即得往生淨土」的經文。不素樸地接受「發願即得往生」的經文, 這應是因為瑜伽唯識學派重視奢摩他.毗缽舍那的實踐修行,並認為淨土乃聖者菩薩方能 往生。如此, 一般凡夫當然不可能僅憑「發願」就成為菩薩聖者而往生淨土。 那麼,在以「別時意趣」說消極地解釋「唯依發願即得往生淨土」的經文之同時,積極地 給與一條可供人們實踐修行的淨土往生行,就成為瑜伽唯識行派的另一項工作。那麼,如 吾人所見,積極地向人們說述往生淨土行的的這項工作在世親著寫作《淨土論》時被完成 。 (二)《淨土論》的淨土思想 《淨土論》由九十六句共九百六十字的偈頌(gatha)與三千字的散文長行所構成,就量而 言,是部非常小的論書。偈頌如世親在第二頌所說,是依據經典所作的總持。如後文將討 論的,對世親而言,所依據的經典無非是影響瑜伽唯識學派甚深的《解深密經》、《攝大 乘論》等。至於長行部分,則是世親自己對偈頌的解釋。以下,就依照《淨土論》的文脈 ,略述其整個《淨土論》的思想架構。 偈頌一開始,即是歸敬偈:「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此 中,「安樂國」即是一般所熟知的阿彌陀佛(Amitayus,Amitabha) 的國土——極樂世界 (Sukhavatilokadhatu)的同語異譯,在在現有文獻中,漢譯經典中出現的「阿彌陀」的 梵文原語,除了AmitAyus或AmitAbha之外,沒有其它的例子。在梵本的《無量壽經》多用 AmitAbha,在梵本《阿彌陀經》多用AmitAyus。參見藤田宏達,《原始淨土思想の研究》 ,(東京:岩波書店,1970), pp.293-311.。此中,梵語amita 意為「無量」,ayus意 為壽命,abh..意為光明、光澤。AmitAyus意為「具無量壽命者」,AmitAbha意為「具無量 光明者」。此外,在中國譯經史上,「阿彌陀」的譯語最初出現是後漢支婁迦讖於後漢《 淨土論》中多用「安樂國」一詞來表示阿彌陀佛的國土。吾人即使不能依憑此歸敬偈而將 《淨土論》視為世親的根本論或思想圓熟期的代表,至少《淨土論》的第一個偈頌裡,清 楚地表明世親願意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願望。 緊接其次的偈頌:「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則表明整個願 生偈乃是依據經教(Sutra)而寫成,不違佛教而與佛教相應。接著,世親以24句敘述「 十七種佛國土功德成就」——即十七種佛國土的殊勝、美妙處,然後第二次表明了願往生 極樂世界的願望:「故我願往生,阿彌陀佛國」。接著,以十七句敘說了「八種佛功德成 就」、「四種菩薩功德成就」,在此之後的最後一個偈頌,第三次表明了願意往生彌陀極 樂世界的意願:「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作為偈頌的結束 。 在長行部分,世親一開始就表明了造《淨土論》的宗旨所在: 此願偈明何義?觀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土故。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若善男 子善女人。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 世親以此段文清楚地表明了他在《淨土論》裡所要闡明的理趣,即: 觀察極樂世界、阿 彌陀佛,乃是因為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的緣故。 無論誰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他(她)都必 須修習五念門,唯有五念門成就才能往生安樂國土(極樂世界)。 表明了造論的意趣之後,世親接著就逐一簡扼地說明作為實踐項目的「五念門」——「禮 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 :在略述五念門之後,世親再次地對「觀察門」作進一步的解釋,詳細說明了願往生者所 應觀察的對象有三種,亦即在此說明「十七種佛土功德成就」、「八種佛功德成就」、「 四種菩薩功德成就」各對應偈頌中哪些部份。 對上述三種所應觀察的「功德成就」的說明佔了整個《淨土論》三分之一的篇幅。如是顯 示了此觀察門在五念門中居有重要的地位,是世親在《淨土論》中最想要說明清楚的部分 。因為,此觀察門實際上就是「止觀」修行中,作為「觀行」的所緣。事實上,若比較「 五念門」的結構與現代佛教界內實際被修行的法門,我們可以說:五念門自身是一個以止 觀為中心,五個一組自成系統、並包含自利利他性質的實踐修行道。觀察門在五念門的修 行中具承先啟後的作用。這樣的止觀行理當是根基於世親對瑜伽唯識學的理解而產生的修 行體係。 在詳論「觀察門」之後,世親即說明所觀察的三種功德成就之所依條件為「真實智慧無為 法身」。接著論文敘述何為「五念門成就」,也就是闡明「往生彌陀淨土的兩個充要條件 」。這兩個充要條件是:「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世親還 進一步將此二條件略說為:「如是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淨佛國 土,應知。」這樣的說明顯然是指具有智慧與慈悲的聖者方能往生清淨國土。 之後,世親接著說「復有五種門」,將以前的五念門分配給五門,即近門、大會眾門、宅 門、屋門、園林遊戲地門。論的最後則再次突顯出「五念門」實踐的重要,以「菩薩如是 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作結。這麼說等於是把五念門 從往生之行提升為成佛之道了。 從上述的說明,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淨土論》的整個組織架構,與其所要闡明的理趣。 在此我們可以歸納世親在《淨土論》中所闡明的幾項要點。 表達願往生的意願:在偈頌部分三次提到願生安樂國,而在長行也說明造此偈頌的目的是 願生安樂國故。由此可知世親確是有往生極樂淨土的意向。 重視「五念門」的實踐:如何往生極樂?就世親而言,「五念門成就」則能往生極樂世界 。因此以「五念門」的實踐是「發願」與「往生極樂」之間的橋樑。亦即「五念門」扮演 著「信」、「願」、「行」、「往生」這一因果序列中「行」的關鍵角色。 特別重視「觀察門」的說明:五念門的實踐,其實又以觀察門(毗婆舍那)為中心,故其用 全論三分之一的篇幅說明所應觀的三種功德莊嚴。觀察門是五念門中自力修行的極點,之 後就是利他的迴向門。對淨土莊嚴的理論說明:所觀察的三種清淨是由「願心莊嚴」,這 無非是在說明極樂的清淨性乃是由法藏菩薩的願心所莊嚴而成,亦即由此願心作為極樂清 淨性的根源。五念門成就的意涵:是「成就方便迴向」也就是指「遠離三種菩提相應法」 、「得三種隨順菩提法門」,略說為「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具備這些「 才能生清淨佛國土」。顯然,這是說,唯有聖者才能往生淨土的論調。 從上述來看,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淨土論》的要旨,那就是:說明「往生淨土的實 踐道」及「往生淨土的充要條件」。也就是說,《淨土論》的重點在於往生彌陀淨土的實 踐、修行面向,這也正如同印順法師對《淨土論》的評語:「全論所說明者,皆為如何念 佛,如何發願往生,所以是以修行為主之論」。若以佛教的三大要素:教(pal. pariyat ti)、行(pal. patipatti)、證(pal. pativedha)來說的話,《淨土論》的重點無非 是在於闡明其中「行」的部分。 三、《淨土論註》中的淨土思想 曇鸞在《淨土論註》所表現的淨土法門,包含了以彌陀本願力為最高依憑的他力易行道的 內涵、以十念念佛及真實信心為往生要因的凡夫往生理論。但曇鸞撰寫《淨土論註》的動 機卻與世親撰寫《淨土論》的動機完全相反。 (一)《淨土論註》的成立背景 依循曇鸞於《淨土論註》中所給予的線索,探討《淨土論註》的他力思想的歷史背景。導 致曇鸞強調彌陀本願力思想的歷史背景不外乎是:與曇鸞同時的眾多僧眾皆是以自力修行 為主的歷史事實。曇鸞提出以他力為最高憑藉的淨土易行道思想可以說是針對當時以自力 修行為主的佛教界所提出的一種批判。 曇鸞在《論註》一開始解釋易行道時,便指出當時他所目睹的佛教界情況。曇鸞指出:想 在無佛住持的世間追求不退難地的獲證,這是困難的。這個困難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談。一 是,佛教之外的其他教學思想,如中國固有傳統的道教、儒家的人士等對追求菩薩道的佛 教採取敵對的態度,擾亂佛法的弘傳。二是,在佛教界內部有人遵循聲聞乘的小乘法,只 圖自我生死解脫,不求累世永劫的利他事業,障礙了菩薩道的慈悲。三是,不知自我反省 、悔改的世間惡人、擾亂、破壞他人修持佛法所得的殊勝德行。四是,僧團內部有人不為 佛法而出家,不勤修行、不守戒律,破壞僧團清淨的梵行。五是,佛教僧團的修行都只是 依憑自力的修行,而不仰仗佛力。從「如斯等事,觸目皆是」來看,顯然此五事是曇鸞親 眼所目睹,普遍於當時佛教界的歷史事實。 曇鸞認為這五項歷史事實是在追求不退轉位時的障礙,也是當時佛教界面臨的問題。此中 ,第一及第三的問題來自佛教界外部,其餘則是佛教界內部自身的問題。在三個佛教內部 問題中,就曇鸞而言,特別成為問題,須要積極地加以批判、改革的,不外乎是第五:「 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曇鸞所謂的「自力修行」,表現在他對「奢摩他」及「毗婆舍那」譯語的批判性註解中。 曇鸞舉出當時流行的禪法如「止心鼻端」、「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觀身 無常、苦、空、無我」及「九相觀」等。這些屬於自力修行的種種止觀相貌,都可以在《 續高僧傳》〈習禪篇〉中對北朝禪僧的修法的描述中找到範例。事實上,北朝佛教本來就 具有重禪輕講的傾向。如依冉雲華教授的研究,從西元五世紀至七世紀初,流行在中國的 禪法可分為四個流派。這符合了曇鸞《論註》卷上的感歎:「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 等事,觸目皆是」。曇鸞深信《觀經》下品下生段及《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所說述的凡 夫往生法門,認為流行於當時佛教界的修行法門,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只依憑自力而不仰 仗佛力、他力。因此,為了闡述依止阿彌陀佛本願力的他力易行道淨土法門,曇鸞撰寫了 《淨土論註》。所以曇鸞在《論註》的最後說:「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 ,勿自局分也」,表明了他勸人捨棄專憑自力的修行而歸返他力修行的意圖。 (二)曇鸞的他力易行道思想 曇鸞的《淨土論註》本是對世親《淨土論》進行隨文註釋的註釋書,但通讀全文可以發現 ,《論註》裡有多處不屬隨文註釋的文段,這些文段正是充分表達曇鸞獨自淨土思想特色 的所在。曇鸞《淨土論註》在正式解釋《淨土論》之前,一開始就引用了龍樹(NAgArjuna )菩薩所著的《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的論述,開宗明義地表明了他在此論所欲建立 的淨土思想之特色。 曇鸞依《十住毗婆娑論》將菩薩求得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或avaivartika)——必定 得無上菩提,於已得功德永不退失的菩薩階位—— 或言正定之聚(sammatta-niyata-rAsi ) 的方法分為「易行」(sukhA)與「難行」(duSkara)兩種道路,前者如在陸路步行, 後者如在水上乘船。曇鸞認為:世親的《淨土論》正是闡發易行道的論典,乃至給與《淨 土論》極高的評價,稱之為「上衍之極至」——大乘的最高教法。就此而言,《論註》的 目的在於建構與闡揚此大乘的最高教法——易行道淨土法門——這是在《論註》的一開始 就被揭示出來的。 曇鸞將「易行道」定義為「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 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如是,所謂的「易行道」不外乎是指:依仗「信佛因緣」而往 生淨土,於淨土仰仗佛本願力得阿毗跋致的道路。相較於易行道,難行道的定義是「於五 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這是指在「五濁」(pabca-kaSAya)、「無佛」之世 求阿毗跋致的道路(pratipadA)。比較二者可知「易行道」與「難行道」的判別標準是從 「求阿毗跋致時的助緣」這一側面而說的。換言之,行於「易行道」的行者擁有「佛願力 」及「清淨佛土」此二助緣可以仰仗。相較於此,行於「難行道」的行者,由於處於「無 佛之世」,故缺乏「佛願力」的助緣;又由於處於「五濁」之世,故缺少「清淨佛土」的 助緣。「清淨佛土」此助緣又須依「佛願力」方能成立,因此若要歸結「易行」與「難行 」的判別標準的話,可以說在於是否具備「佛願力」此一助緣而已。不以「佛願力」為助 緣的修行道即是「難行道」,以「佛願力」為助緣的修行道即是「易行道」。 曇鸞在回答「以何因緣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一問題時,他特別強調「彌陀本 願」的助緣,間接地說明「易行」與「難行」的判準在於「佛願力」一事。曇鸞雖明白: 在《淨土論》裡修行「五門行」自利利他成就才是速得無上正等菩提的緣由。但他更認為 世親的本意其實是說:彌陀如來的本願才是速得無上佛道的真正原因,因為往生淨土此事 及彼淨土眾生的一切諸行都是以彌陀如來本願力為助緣。 (三) 凡夫成就的理論 凡夫眾生能往生極樂淨土這一點,是曇鸞在《淨土論註》中想要極力突顯的。曇鸞在《論 註》上卷末尾的八番問答中成功地建立起「十念往生」的凡夫往生理論。從第一個問答到 第五個問答,曇鸞顯示了「凡夫能往生」的經典根是《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並 融通存於兩經典的差異點。從第六個問答到第八個問答,曇鸞設立造業輕重的判準證成「 十念往生」的可能性。 首先,在八番問答的第一個問答中,曇鸞開宗明義地指出往生淨土的眾生並不限於聖者, 而是包含一切煩惱成就的凡夫眾生。曇鸞引用《無量壽經》卷下的第十八願的願成文依此 十八願的願成就文,得結論:「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接著曇鸞又進一步引 用《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的下品下生文段。得出「以此經證,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誹謗 正法,信佛因緣皆得往生」的結論。如是,曇鸞分別依《無量壽經》的十八願成就文及《 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下生文」得出:「除了造作五逆、誹謗正法之外的一切凡夫眾生」 以及「造作五逆十惡不善的惡人凡夫」這二類人是世親欲共同往生的對象。 在第二、三、四、五的問答裡,曇鸞說明《無量壽經》:「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及《觀無 量壽經》的「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二者之間的差異。也就是,《無量壽經》裡說「造作五 逆、誹謗正法」的眾生不能往生,但為何《觀經》裡「作五逆、十惡諸不善法」的眾生可 以往生?對此,曇鸞提出一個得否往生的判準在於:「誹謗正法與否」。曇鸞將「誹謗正 法」的造罪判準從口業擴大到意業,也就是說,即使內心念言:「無佛、無佛法、無菩薩 、無菩薩法」而未向他人言說,就曇鸞而言也是名為「誹謗正法」。曇鸞認為只要是誹謗 正法,既使無造其它重罪也不得往生,相反地,只要未誹謗正法,既使造五逆、十惡重罪 ,也能依憑彌陀本願力而往生淨土。何以曇鸞認為「誹謗正法」的過失會重於「作五逆重 罪」呢?曇鸞的思惟邏輯是立足在緣起論的立場上。也就是,曇鸞認為:「無正法」是五 逆重罪」之所以產生的緣由,而進一步論究「無正法」的緣由,正是「誹謗正法」。從因 果關係而言,誹謗正法是因,「五逆重罪」是果。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所以說「誹謗正 法」更值得人們戒慎恐懼,其過失更重於「五逆重罪」。 在第六個問答裡,曇鸞藉由業力輕重的判準設立論證《觀經》下品下生的「十念往生」並 不違背業力的因果法則。曇鸞指出:依照述說業道的經典,業力的法則是:「業道如秤, 重者先牽」。但《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裡卻說:除了誹謗正法之外即使造作五逆十惡的 大惡人在臨死前若能夠「稱南無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就能往生極樂 淨土住不退轉,不再受三界輪迴的痛苦。這樣的話,怎麼解釋重業先牽的法則?另外,凡 夫久遠劫以來的所作所為,皆屬於欲、色、無色三界的有漏法(sAsrava), 皆是輪迴三 界的因,凡夫怎麼可以只憑藉「十念念阿彌陀佛」就脫離遠劫所作業力的繫縛,規避緣起 的因果法則? 針對上述兩個問題,曇鸞回答說:這類質疑的產生是源自五逆十惡的業力較「具足十念」 的業力要來得重的思考邏輯。若認為「作五逆十惡」的業力重過「具足十念的念佛」,自 然會認為《觀無量壽經》的「十念往生」違反了「重者先牽」的業力法則。但是,「五逆 十惡業」果真重於「十念念佛」?吾人以什麼判準來決定所作業力的輕重呢?在此,曇鸞 提出了有名的「三在說」作為「十念念佛」與「五逆十惡」二者業力輕重的判準。曇鸞認 為業力輕重的真正判準不在時間的長、短,或行為的多少。也就是,如果判準在於時間長 短、及行為的多寡,那麼作五逆十惡之人的是「時間久」(曠劫以來)的造業,是「內容 多」(具諸不善)的造業。相對於此,「十念念佛」之人是「時間短」(十念)、內容少 (僅有念佛)的造業。如果判準在於「時節久近、多少」,那麼自然是「五逆十惡」重於 「十念念佛」了。但是事實上並不是以「時節久近、多少」來作判準的。曇鸞認為業力輕 重的判準在於「心」、「緣」、「決定」三者。 綜觀曇鸞的三個判準,絕大多是從行為者行為時主觀「心念」之屬性來談。行「十念念佛 」時行者的心念,依「在心」而言,是具實相法知見的心念,依「在緣」而言是具足無上 信心的心念,依「在決定」而言,是「無他想間雜」、「堅定」的心念。相對於此,造作 五逆十惡行者的心念,是具錯誤見解的心念,是虛妄無實的心念,是他想間雜、無有堅定 的心念。 在第七個問答裡,曇鸞進一步解釋「十念」的具體內容。由於曇鸞是從「心念」所具的屬 性談業力的輕重,因此他不從時間的長短六十剎那為一念來解釋「念」,而「十」也不是 真指數字的「十」。曇鸞指出。無論是以彌陀的總相或別相作為觀察所緣,只要凝注所緣 ,「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就名為「十念」。由此來看,曇鸞似乎將《觀經》下品下生文 中善知識所開導的「念佛」視為觀相念佛。在上引文中先說明觀相念佛的十念義然後指出 :稱念名號的十念義與觀相念佛相同,「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觀相念佛與稱 名念佛二者的「十念」的差別只在於所緣(Alambana)不同。 四、《淨土論》與《淨土論註》的同異 (一) 以成佛為法門的終極目標 世親《淨土論》與曇鸞《淨土論註》的最大共同點,在於二者所主張的淨土法門,同樣是 作為大乘成佛之道中的一環,同樣以成就無上菩提智慧,成就佛智作最後的目標。 世親雖然在《淨土論》長行的開始,說「此願偈明何義?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如 來,願生彼國土故。」「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這兩句話 表明《淨土論》重點在於闡明往生彌陀淨土的五念門。但《淨土論》末尾以五念門配合五 門,將「迴向門」從原本的內心作意變為實際的教化眾生工作,使得五念門從「往生因行 」昇華為「成佛因行」,「菩薩如是修五念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故」這段話表明了《淨土論》所闡述的五念門修行其實是以大乘的最高目標成佛作為《 淨土論》法門的終極目的。事實上,以成佛為最終目標以是任何其它淨土經典所共有的特 色。 曇鸞《淨土論註》也承繼了淨土經論的此一共同點,將彌陀淨土視為成佛道上的中途站, 將無上菩提的得證視為最終目的。而且,曇鸞承繼世親「迴向門」將迴向分為內心作意迴 向眾生,與菩薩實際迴入生死教化眾生等兩種迴向的思想,將「迴向」曲分為往相迴向及 還相迴向: 迴向有二種,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迴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 陀如來安樂淨土。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迴入生死稠林, 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眾生,共向佛道。 如是,以二種迴向成就渡化眾生的成佛事業,是《淨土論》與《淨土論註》共同的特色。 《淨土論註》的目的不只在於往生淨土,更在於成佛。這也可從曇鸞將發願成佛的願心視 為往生彌陀淨土必備的條件裡看出。曇鸞解釋巧方便迴向時說: 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 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 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 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曇鸞在此文中清楚地指出,只是為求自身受樂的發願往生,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欲求往 生彌陀淨土者,必須具有願成佛度化眾生,攝取眾生往生淨土,令眾生成佛的誓願。因此 往生淨土也只是作為成佛路上的一個跳板,福慧圓滿的成佛事業才是淨土法門的終極目標 。 (二)皆承認阿彌陀如來的本願力 《淨土論》與《淨土論註》同樣將「往生彌陀淨土」視為成佛道上的一個中途站。而他們 之所以以「彌陀淨土」作為成佛路上的中途站,無非是因為他們同樣承認彌陀淨土的殊勝 ,承認彌陀如來的本願力的不可思議力。世親《淨土論》說: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 得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無異,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得寂滅平等故。 世親在《淨土論》中對彌陀本願力的描述似乎僅止一段而已。但此段讚歎彌陀本願力的文 字顯然促使曇鸞將《淨土論》視為闡述他力易行道的論著,使曇鸞在《淨土論註》中站在 彌陀本願力強大的立場來解釋《淨土論》的所有思想與實踐。曇鸞在《論註》末尾說: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中略)…以斯而推, 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 雖然世親與曇鸞一樣承認彌陀如來本願力的功能,但是,世親的《淨土論》並非將重點放 在闡揚因彌陀本願力而產生的「他力易行道」淨土法門,為開展智慧、慈悲且以止觀為中 心的五念門修行才是《淨土論》的闡述重點。 世親《淨土論》與曇鸞《淨土論註》雖有上述的共通點,但是存在兩論中的主要差異點其 實才是兩論所獨具的特色所在。兩論的主要差異點可從往生因行及對易行道的觀點與撰寫 背景等三方面來談。 1、往生因行的差異 《淨土論》是以修行為主的論作,其重點在於闡述往生淨土乃至成佛因行的「五念門」。 此五念門行,是一套五個一組、自成系統的止觀法門。它以禮拜、稱名為止觀前行,以瑜 伽唯識派的奢摩他.毗婆舍那修行為法門的中心,而以迴向作為利他行。此中,奢摩他、 毗婆舍那的修行重點,在於藉由如實知見無我,以及一切唯識的智慧,成就智慧、慈悲、 方便一體的妙樂勝真心。因此,《淨土論》的往生因行五念門,可以說是以「止觀」為中 心,以成就「智慧、慈悲、方便」為目的的法門。此種強調依憑自力止觀修行、注重悲慧 成就,而不凸顯佛力等他力助緣的往生因論,筆者在此姑且稱之為「聖者往生因論」。 相對於《淨土論》主張以自力為中心的「聖者往生因論」,曇鸞在《淨土論註》中所提倡 的往生實踐法門便可視為是以佛力、他力為中心,以信心為要素的「凡夫往生因論」。雖 然曇鸞在《論註》中也提到依五念門止觀成就,了知無生之生,具有般若智慧的上品往生 、聖者往生。但其著墨得重點無疑是「以他力為依憑,以信心為要素」的凡夫往生論。 曇鸞認為:因有彌陀願力作為增上緣,往生淨土乃至迴入生死渡眾等一切自利利他行才有 可能。又,曇鸞以「信心」作為往生淨土的必備要因,如曇鸞《論註》以「三信二知」作 為稱念彌陀名號時與名號無礙光相應的判準,並多處提及依真實信心往生的「信心中心的 往生因論」。此外,以八番問答闡述觀想或稱名念佛具足十念即能往生淨土的凡夫往生理 論時曇鸞同樣強調了彌陀名號的功能以及「信心」的重要。 如是,《淨土論註》的「往生因論」是重視乘佛願力、仰仗他力 ,以「信心」為要素而不 要求智慧開展的「凡夫往生因論」;而《淨土論》的「往生因論」是強調止觀自力修行, 以「智慧、慈悲、方便」為往生要素的「聖者往生因論」。這兩種往生因論,無論在語言 表述上,或實際內涵確有相當大的差異。值得注意的是:曇鸞《淨土論註》雖然強調「乘 佛願力」、「以他力為助緣」,但它並不是主張:凡夫不需任何自力的努力就能獲得彌陀 願力的加持,「十念相續」與「三信二知」必須靠欲往生者自已的精勤努力。同樣地,雖 然世親《淨土論》五並不強調他力的作用,但是他也承認彌陀願力的不可思議,這一點是 不容否定的。自力與他力就曇鸞與世親而言,是可以同時並存,甚至是須彼此相互依靠進 行的。然而就兩論的偏重而言,不得不說,世親《淨土論》偏重自力的宣揚,而曇鸞《淨 土論註》則是偏重他力的宣揚 2、對易行道的觀點、所依經典及歷史背景的差異 如上所述,《淨土論》的往生因論是依自力且須具足智慧、慈悲等要件的「聖者往生因論 」。相對於此,《淨土論註》的往生因論是以佛力、他力為增上緣,只須具足信心而不要 求智慧作條件的「凡夫往生因論」。造成《淨土論》與《淨土論註》有如此不同的「往生 因論」的原因在於:世親與曇鸞對「稱名即得不退轉」的說法採取截然不同的態度。 曇鸞借用龍樹《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的說法,積極地肯定、讚揚「以信方便,疾至 阿惟越致」、「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易行道思想。在北魏 重視自力止觀修行的歷史背景下,向眾人積極地說示以《觀無量壽經》及《無量壽經》為 根本依據的「他力易行道」便成為《淨土論註》寫作的目的。 相對於此,世親則依無著《攝大乘論》、《大乘莊嚴經論》的立場,從「別時意趣」的立 場否定了流行於當時印度、宣稱「發願即能往生」、「稱名即得不退轉」的易行道思想, 在消極否定之時,從《瑜伽師地論》以來的瑜伽唯識學派立場積極地提出一套符合唯識止 觀修行並能往生彌陀淨土的往生因論便成為《淨土論》的主要工作。如是,曇鸞與世親都 因對各自當時佛教界的現象有所感觸,但由於他們各自對佛教思想的理解與修行體驗有所 不同,因此他們所感觸的佛教界現象及對該現象所發出的感嘆也有所不同。 曇鸞與世親對佛教思想的不同理解,主要在於對「易行道」的「基本立場」。因為世親《 淨土論》中所要霧化、消音的「他力易行道」是曇鸞《淨土論註》所要肯定、積極弘揚的 重點所在。相對於此,曇鸞《淨土論註》中所要極力淡化、排除的那種以智慧為目標的自 力止觀修行卻是整個世親《淨土論》的核心重點所在。 由於此立場的不同,曇鸞與世親所感歎的「歷史背景」及從此感歎而發起的寫作動機也就 隨之不同。世親感歎的是「他力色彩」濃厚的易行道盛行的事實,因此他著作《淨土論》 ,提出自力色彩的五念門行。相對於此,曇鸞則是感歎北魏流行四念處等強調自力的止觀 修行,而不重視依仗他力易行道的事實,因而撰寫《淨土論著》,大力提倡仰仗彌陀本願 力的淨土易行道。 五、結論 根據上來的討論,筆者想回到緒言中所提出的設問:「《淨土論》中所表明的淨土法門, 是否等同曇鸞在《淨土論註》中的主張?」循本文所掲示的論點來看,此一問題的答案顯 然是否定的。《淨土論》與《淨土論註》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對「易行道」的理解。因《 淨土論》實際上未提及易行道,且可能是回應易行道的說法而提出的。而《淨土論註》則 對依仗佛力的「易行道」採取了積極肯定的立場。也因為立場的不同,而造成世親重視以 慈悲、智慧為要因的「聖者的往生論」,而曇鸞卻重視以信心為要因的「凡夫的往生論」 。進一步說,此對「易行道」立場的不同,可從多種角度來探討。單從思想傳承上來說, 世親以無著的《攝大乘論》、《大乘莊嚴經論》為依據,故採取了否定的立場,而曇鸞則 是以龍樹《十地毗婆娑論》的〈易行品〉為依據,再加上自己的詮釋,故採取了肯定的立 場。 事實上,曇鸞《論註》中獨特的他力易行道思想及凡夫往生論,並非承接自世親的《淨土 論》而來,曇鸞《淨土論註》中的彌陀本願思想,雖可說得到世親《淨土論》的啟發,但 作為其真正依據的還是《無量壽經》與《觀無量壽經》。《論註》中的思想能說是承自世 親《淨土論》的,就僅是對「菩提心」的重視、強調淨土的清淨性以及成佛的最高目的而 已。然而這些繼承,都不是世親《淨土論》的特色。世親《淨土論》的特色,乃在於以自 力止觀修行為中心的「五念門」、在於以智慧、慈悲為往生要素的「聖者往生論」。 相較於世親的「聖者往生論」在印度似乎並未引起後世佛教徒的注意,曇鸞所建立的「凡 夫往生論」卻為後世中國及日本僧人大大地繼承。在中國,因為有曇鸞「凡夫往生論」的 開始,繼有道綽「淨土門」及「聖道門」的判教,乃至善導提倡「九品往生皆為凡夫」的 論說,「三根普被」的彌陀淨土法門終於在唐朝以後的中國佛教界大放異彩。在日本,親 鸞承繼並加深曇鸞的本願思想,提倡平生業成、信心成就的絕對他力理論,建立了淨土真 宗。就此而言,曇鸞的《論註》較世親的《淨土論》在後世淨土教的發展上,可說是更具 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 修行的本質是去觀察動機和審視心。你必須有智慧,不要去分別。如果別人不一樣,別 煩惱。你會因為森林裹一棵彎曲的樹高度和直度都與其它樹不同而懊惱嗎?那是很愚癡 的!別去衡量別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不需要去承受希望改變他們的重擔。如果想改 變任何事物,就去改變你的無明成為智慧吧!---阿姜查《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6/16 23:19)
cool810:藏傳裡也有彌陀淨土法門,在米滂仁波切<淨 58.99.10.128 06/17 21:55
cool810:土教言>裡說,欲生彼淨土四種因,1)憶念阿 58.99.10.128 06/17 21:56
cool810:彌陀佛與2)欲往生彼剎土之意樂,3)積累善 58.99.10.128 06/17 21:56
cool810:根與4)發無上圓正菩提心。 58.99.10.128 06/17 21:57
cool810:"以極為清淨之等持及不忘失正念為因而死之 58.99.10.128 06/17 21:58
cool810:後,即能往生彼淨土。" 58.99.10.128 06/17 21:59
cool810:看起來"清淨等持"與"不忘失正念"也需要一 58.99.10.128 06/17 21:59
cool810:定的止觀力。 58.99.10.128 06/17 22:00
cool810:往生四因第四個,在<教言>裡完整的是"確定 58.99.10.128 06/17 22:25
cool810:大乘種姓之發無上菩提心。" 58.99.10.128 06/17 22:25
cool810:另有淨界法師的<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58.99.10.128 06/17 22:27
cool810:http://0rz.tw/Orb9m (PDF檔) 58.99.10.128 06/17 22:27
cool810:內有揉合<菩提道次第廣論>,給有需要的人 58.99.10.128 06/17 22:30
cool810:參考。 58.99.10.128 06/17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