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引述南傳彌蘭王問經譯者巴宙教授所著之導論 現存巴利本《彌蘭王問經》以三部分組成:一為彌蘭王問有七品,加上<序話>計八十九 頁,約佔全書的百分之二十三。這可能是該經的原始成份被人從梵文譯為巴利語及漢文。 因漢譯時間較早,約在西元一、二世紀頃,很少增添更換的痕跡。它簡單樸實,保存了原 來面目;除阿羅漢有神通力外,神話不多見。 巴利本似經過多次修改、增加及盲目抄襲,而鬧出笑話,如彌蘭王往訪外道六師富樓那、 迦葉等。這是抄襲《長阿含·沙門果經》摩竭陀國阿闍世王訪問六師的故事,但編者不知 佛陀是生存於西元前五世紀,而彌蘭王是西元前二世紀時的人,他們之間先後相差約三百 多年。這六師外道如何能享壽數百年並「靜坐等候」該王提問呢?即此一端可見系後人妄 自添改。 約在西元五世紀頃,一位從印度赴錫蘭精通巴利三藏的高僧佛音(Buddhaghosa),作了許 多南傳佛典疏釋並撰寫《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他關於戒律的另一名著為《善 見律毗婆沙》(Samanta-pasadika),於西元489年被僧伽跋陀羅譯為漢文。此書的第一卷 <阿育王品第三結集法藏>,提及與目犍連子帝須的宿世生活相關的事件,如:一、他宿 世原為天神名帝須(Tissa),經僧眾之懇請他降生於婆羅門家。二、私伽婆與旃陀跋闍共 同向其家乞食,但七年間,他們乞食不得,乞水也不得。三、他曾親見佛陀並得授記。這 與龍軍的傳說很相似:一、他曾為天神名大軍(Mahasena),經帝釋懇請始下降人世。二 、樓漢曾向其家乞食七年餘,一無所得。三、他也得佛陀授記並指出他之出生日期。此三 事載於巴利本而不見於漢譯之《那先比丘經》。在五世紀時,此經在錫蘭很受人敬重,佛 音曾四次引用於其作品中。雖然其字句與現存的巴利本稍有出入,我們認為帝須的故事被 移植在龍軍故事上,否則為何巴利本有此神話而漢譯本則無?據此中的蛛絲馬跡,《善見 律》的作者極可能便是此書作者佛音。 復次,用羅馬字編寫此經的註疏《彌蘭王疏》(Milinda Tila=Madhuratha-pakasini)的 編者簡尼(P. S. Jaini)君說該疏的作者「於其解釋此經<序話>之五首偈頌時,他注意 到這些偈頌及序跋中的一些句子皆是佛音尊者所作……這表示存在這麼一種傳統,他認為 他(佛音)曾積極地修正甚至重寫《彌蘭王問經》。」 若如此,我們可以說著名的佛音大師曾為《彌蘭王問經》後期的編者或者為潤色者,或者 兩者都是。 對照漢譯《那先比丘經》,《大藏經》只說其「失譯人名附東晉錄」,意謂此經的譯出在 西元317~420年之間。但附於東晉錄的經典不一定就在該時期譯出,它的譯出或許早於東 晉。日本學者水野古閒(Kegan Mizuno)基於該經晦澀的辭句、文體及臾那國(Yona)被 譯為大秦國的事例,認為它譯出於後漢(西元9~220年)時期。若如此,於西元三世紀時 此經已由梵文本譯成漢文而名《那先比丘經》。 ------------------------------------------------------------------------------ (南傳彌蘭王問經及漢譯那先比丘經以下簡稱南傳及漢譯) 第一點: 兩經之中,對於問答的分類僅見於南傳,其品名的安排,如作意、戒、信...的「特相」一 詞不曾出現在漢譯中,而對照清淨道論第一品-說戒品,其開頭對於戒的說明,「什麼是戒 的相、味、現起、足處?」由此可看出用語之類似,另在阿毗達摩概要中,對於一切法的 分類更是利用相、味、現起、足處這四項來解說,以上略舉兩論,可知對於經文的安排上 ,南傳確實有改經適論之疑。 第二點: 比對南傳二特相 第一品 第六、七、八及漢譯同篇內容 第六再生 國王說:「尊者龍軍,是否有人死後不再生?」 長老說:「有再生者,有不再生者。」 「尊者,誰再生誰不再生?」 「大王,有煩惱者再生,無煩惱者不再生。」 「尊者,你再生否?」 大王,若有取著我將再生,若無取著則我將不再生。」 「尊者龍軍,你甚敏捷。」 第七作意 國王說:「尊者龍軍,那不再生的人是否因如理作意而不再生?」 「大王,因如理作意、因智慧及其他善法。」 「尊者,是否如理作意即智慧?」 「大王,否。作意為一事,智慧為另一事。大王,於此二者,羊、山羊,牡牛、水牛,駱 駝及驢子有作意,但他們無智慧。」 「尊者龍軍,你甚敏捷。」 第八作意的特相 國王說:「尊者,何為作意的特相?何為智慧的特相?」 大王,作意的特相是思慮,智慧的特相是截斷。 「如何作意有思慮的特相及如何智慧有截斷的特相?請給一譬喻。」 「大王,你知割麥人否」 「尊者,是,我知。」 「大王,割麥人如何割麥?」 「尊者,他們以左手握捉一束麥,以右手執鐮刀而割麥。」 「大王,譬如割麥人以左手握捉一束麥,以右手執鐮刀而割麥。大王,瑜伽行者以作意握 捉其心,用智慧截斷煩惱亦復如是。大王,如是為作意有思慮的特相,如是為智慧有截斷 的特相。」 「尊者龍軍,你甚敏捷。」 漢譯 第六:王問言。寧有人死後復生不。那先言。人有恩愛貪欲者。後世便復生為人。無恩愛貪欲者 。後世便不復生。王言。人以一心念正法。後世不復生耶。那先言。人一心念正法。智慧 及餘善事。後世不復生。第七:王言。人以善心念正法與黠慧者。是二事其義寧同不。那先言。 其義各異不同。王言。牛馬六畜各自有智謀其心不同。第八:那先言。王曾見穫麥者不。左手持 麥右手刈之。那先言。黠慧之人斷絕愛欲。譬如穫麥者。王言。善哉善哉。 在兩文的比對之中,明顯可以看出南傳潤色者有意將經文更符合論藏的說明。例如:第八 作意的特相中,編者將作意比為捉心,割麥喻為斷煩惱,然在漢譯中,並無對應之處,作 意一詞即出自於南傳的論藏裡。 而由譯文的時間來看,日人學者認為漢譯譯出於後漢(西元9~220年)時期。而南傳則是 經過多次的修改,南傳第四次集結是在公元前29年,第五次集結是在1871年,第六次集結 是在1954年,至此可知漢譯版本的更動在南傳第四集結後已不再有變動,而覺音論師是西 元5世紀的人,可推論南傳的版本可能在第五次集結時有大幅的更改。 以上僅就現在的資料略說本文的主題,資料蒐集,比對方面還不夠全面且詳細,待來日再 詳說,畢竟經過多次的集結之後,論藏與經藏彼此相異的部分,很可能早就竄改湮滅了, 要在從蛛絲馬跡中,找尋兩者的差異性,是很有挑戰性的。當然對於這篇主題的論證還需 要考量到翻譯的問題,這點尚稱不足。 -- 我們利用的錢,只是我們所設立的習俗罷了。在習俗裹它有它的功用;頒令它當錢,它 就變成錢。然而,事實上「錢是什麼」沒有人能說得上來。當某事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而後就會產生一個習俗來滿足這需求。世問就是這樣。---《生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Cid:《彌蘭王問經》似乎並不屬於經藏, 甚至不屬於140.109.103.226 07/22 10:31
Cid:一般所稱"三藏經典"之中? http://0rz.tw/VGrBD140.109.103.226 07/22 10:32
Cid:而照以上目錄來看, 《彌蘭王問經》與《清淨道140.109.103.226 07/22 10:34
Cid:論》(一樣不列於論藏)同屬藏外經典, 那麼此事140.109.103.226 07/22 10:36
Cid:也很難說是"改經適論"吧?140.109.103.226 07/22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