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機會一覽林崇安教授對於佛法源流的一系列文章,當中對於阿含經部派的歸屬、演變、 編成等,都經由學術的研究後開展出來,讓末學大開眼界,今就掬取一部份內容─阿含經 的集成與大乘經典源流的研究,將其源流以樹枝狀尋其脈絡,一探南北傳阿含的傳承。 http://0rz.tw/CGZ0z 佛滅當年 第一次集結 (王舍城) 阿難先頌出經藏 優波離後頌出律藏 (經藏次序︰相應、中、長、增) │ 佛滅百年 第二次集結(毗舍離城) 因戒律的開遮而引起,因此先結集律藏而後結集經藏。 以阿難系的上座為主持者 │ ┌───────┴───────┐ │ ︱ 會內 會外 上座律系 大眾律系 化地、銅鍱、法藏、雪山 耶舍召集 阿難系、阿那律系、 優波離系弟子共七百比丘 1.將戒條次第重新調動 2.維持不開許微細戒 3.調動經藏四阿含的次第 4.集出《雜藏》(同於南傳《小部》) 經藏次序︰長、中、相應、增、雜藏 會外 大眾律系 ︱ ┌──────────┬───────┴───┬────────┬────── 中印阿踰陀地區 中印別區 北傳《般泥洹經》 注重增一阿含 相應、中、長、增 相應、長、中、增 中、長、增一、相應 增、中、長、相應 下傳至後期之無著 為後期義淨所親承 將增一與相應阿含對調 為瑜伽師地論所依 此系統與大乘關係密切 ────┐ 參與戒諍的跋耆比丘 長、中、相應、增、雜藏 為舍利弗、羅怙羅系弟子 屬聖犢子部 及支持開許微細戒 優波離系屬大眾部 佛滅一百三十七年起 有跋陀羅宣說五事,批評聲聞阿羅漢之未究竟,接著有龍上座(此位不是那先比丘)、堅 意等眾比丘的支持,再加上各部派對教理解說的不同,因而分裂成許多部派。參與法諍的 ,有大迦葉及阿難系的弟子,有舍利弗及羅怙羅系的弟子,有優波離系的弟子,有迦旃延 系的弟子。佛滅二百年時,犢子上座首先結集論藏,集成《舍利弗阿毗曇》以鞏固自己這 一部派的思想,這一部派統稱「聖犢子部」。 法諍時期 ︱ 佛滅二一八年 阿育王灌頂登位 第三次集結(華氏城) 優波離系的目犍連子帝須 依次結集律藏、經藏及論藏 ┌─────────┴──────────┐ 上座律系(改動戒條次第者) 大眾律系(未改動戒條次第者) ︱ ︱ 聖上座部 ┌─────┼─────┐ ︱ 聖犢子部 聖大眾部 聖說有部 ┌─────┼┬┬┬┬┬┐ 法藏部、雪山部 長、中、增、相應、雜藏 佛滅至今 ︱ ┌───────┴───────┐ │ ︱ 北傳 南傳 ︱ ︱ 阿難系的弟子下傳 華氏城結集 ︱ ︱ 王舍城集結 會內 ︱ ︱ ┌──────┼─────┐ 銅鍱部(優波離系) 會內 ︱ 會外 依次結集出律藏、經藏及論藏 有部 ︱ 大眾律系 1. 結集律藏時,將戒條次第重新調整 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定型 ︱ 增一阿含經定型 2. 結集經藏時,將四阿含經中所含的 ︱ 眾多經典,依性質重新大幅度調整, 毗舍離結集 因而其次第與以往所奉持者大不相同, ︱ 而異於他部。 ┌──────┴──────┐ 會內 會外 上座律系 部分阿難系、優波離系、阿那律系 長、中、相應、增、雜藏 ︱ 華氏城結集 ┌─┴─────────────┐ 會內 會外 戒律次第的調整 ︱ ┌──┴───────┐ ︱ 阿難系 優波離系 ︱ 法藏部 銅鍱部 ︱ 雪山部 上座律系中的阿難系 經藏仍屬阿難系 化地部 阿含經內部的調動情形︰ (一)在王舍城結集時,已將結集的範圍限定在蘊、處、緣起、食、諦、念住等項目上, 先集出「相應阿含」,接著有「中阿含、長阿含及增一阿含」。為使經文次第易於掌握, 並有嗢柁南頌,總結經名及經義。以頌來總結經義,便形成本母(摩呾理迦)。《瑜伽師 地論》卷八十五說︰ 當說契經摩呾理迦︰為欲抉擇如來所說、如來所稱所贊所美先聖契經,譬如無本母字義不 明了,如是本母所不攝經,其義隱昧,義不明了。與此相違,義即明了,是故說名摩呾理 迦。(T30,p773a) 由於相應阿含的本母保存在《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至卷九十九中,因而使我們可以了解 最初《相應阿含經》的內容次第,從而了解其後被調動的情形。 (二)整個《相應阿含經》的內容與次第,依《瑜伽師地論》中的本母,其總嗢柁南如下 (T30,p773a)︰ A1界略教想行,速通因斷支,二品智事諍,無厭少欲住。 A2初安立等智同等,最後當知離欲等。 A3因同分等,唯作緣等,上品貪等,後多住等。 A4立等二諦等,以觸為緣等,有滅等食等,最後如理等。 A5總義等光等,受等最為後。 A6念住與正斷,神足及根力,覺道支息念,學證淨為後。 此中之A1為蘊相應,A2,A3為處相應,A4為緣起、食、諦相應,A5為界、受相應,A6為菩提 分法相應,含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聖道支、息念、學及證淨。由上述總 嗢柁南,即可明顯看出相應阿含是依照蘊、處、緣起等次第編集而成,而且每一總嗢柁南 又分成「別嗢柁南」來闡釋,例如,總頌A1以別頌十一聚來分述其內容。 (三)蘊相應之總頌A1,其十一別頌如下︰ a.界說前行觀察果,愚相無常等定界,二種漸次應當知,非斷非常及染淨。 b.略教教果終墮數,三遍智斷縛解脫,見慢雜染淨說句,遠離四具三圓滿。 c.想行愚相眼勝利,九智無痴與勝進,我見差別三相行,法總等品三後廣。 d.速通自體智境界,流轉喜足行順流,知斷相想立違糧,師所作等品後廣。 e.因勝利二智,愚夫分位五,二種見差別,於斯聖教等。 f.斷支實顯了,行緣無等教,四種有情眾,道四究竟五。 g.二品總略三有異,勝解斷流轉有性,不善清淨善清淨,善說惡說師等別。 h.二智並其事,樂等行轉變,請無請說經,涅槃有二種。 i.諍芽見大染,一趣學四怖,善說惡說中,宿住念差別。 j.無厭患無欲,無亂問記相,障希奇無因,毀純染俱後。 k.少欲自性等記三,似正法疑痴處所,不記變壞大師記,三見滿外愚相等。 以上十一別頌為「蘊相應」的經義綱要,同樣,「處相應」有八別頌,「緣起、食、諦相 應」有六別頌,「界、受相應」有四別頌,「菩提分法相應」有十二別頌。 (四)北傳的《雜阿含經》便是依上述總頌與別頌來排列經文。在後代的傳譯過程中,難 免有些錯亂,但大致符合頌文次第,部分的經文也可能在迦濕彌羅的長期結集時調動。將 上列頌文與今日北傳的《雜阿含經》(屬說有部)對照,有下列的經典被刪除或調動至《 中阿含經》中︰1.分別大業經2.「業相應品」之十經3.[和+心]破經4.度經5.尼乾經6.小 空經7.大空經8.分別六處經9.拘樓瘦無諍經10.大因經11.智經12.七車經13.漏盡經14.象跡 喻經15.多界經16.長壽王品說處經17.成就戒經18.師子吼經19.分別六界經20.善法經21.諸 法本經22.達梵行經23.阿奴波經24.淨不動道經。《梵動經》則移至《長阿含經》中。 (五)南傳的《相應部》(相應阿含)則是在華氏城結集時,由目犍連子帝須主持,將四 阿含的經文重新大幅度調整,並將重複的儘量減除,因而將原先歸在《相應阿含》中的小 空經、大空經、分別六處經、拘樓瘦無諍經、象跡喻經、多界經、師子吼經、分別六界經 及淨不動道經等移至《中部》,將漏盡經、大品說處經、成就戒經、善法經、諸法本經、 達梵行經、阿奴波經等移至《增支部》。將《大因經》移至《長部》。 (六)南傳的《長部》,是將原先《長阿含經》中的第三分移到第一分之前面(且以梵動 經、沙門果經排最前),並將第二分重新調整而成;屬於增一性質的《增一經》則移走。 至於北傳的第四分《世記經》及第二分中的《三聚經》為後來法藏部另行集入,南傳缺此 。 (七)南傳的《中部》,是將原先《中阿含經》中,與增一性質相關的經典全部移至《增 支部》中或刪除,以避免重複,結果原先的十八品中的第一、二、四、五、十、十一等品 ,被刪移甚多的經典,將遺留下的經典依性質(如︰所說事與說者)重新編集,並將部分 的雜阿含及增一阿含的經典移入,以每品恰為十經作原則,共集成十五品。 南傳的《增支部》依傳統的增一增二,一直上增的原則編成。至於《小部》,則是將毗舍 離結集時集出的《雜藏》,重新抉擇而成(覺音認為長、中、相應及增支的特色,依次是 吉祥悅意、破斥猶豫、顯場真義及滿足希求。這是依帝須結集後的經藏內容,找出四阿含 的特色,並不是四阿含依此特色而編成)。 (八)由於華氏城結集時,先結集律藏而後才結集經藏,並要求前後儘量一致,且以聲聞 教法為核心。帝須以優波離系為主要的傳承,他結集律藏時,固然依優波離的說法,接著 結集經藏,一方面刪除重複,一方面若有出入,便依準律藏的說法。由於優波離以憶持釋 尊前期與中期的教法為主,因而華氏城結集所抉擇的經藏,在詞句上便會比阿難所憶持的 較為「古樸」。南傳採九分教之說,而不採十二分教,便是如此形成的。了解這一點,我 們就知道南傳與北傳的資料都同樣值得重視。 (九)摩哂陀的師資傳承,以接受目犍連子帝須下的律藏、經藏及論藏為主,雖然他出家 時,除了以帝須(屬聖上座部)為和尚外,尚依大天(屬聖大眾部)為阿闍梨授十戒,依 末闡提(屬聖說有部)為阿闍梨授具足戒,但他傳往師子國的教法,只以優波離系的帝須 系統為主。故知在部派分立時期,經藏與律藏的傳承各有不同系統,其選擇亦因各師之觀 點而有不同。 (十)阿育王時代過後不久,於碑文有「知五部者」的字句被刻出,明顯示出有五部經典 的存在,而阿育王時代所刻的石柱,雖未刻出「五部」或「四阿含」這些字,但這並不表 示當時無五部或四阿含(以及雜藏)的存在。阿育王的法敕只在於勸人行善,並不須要刻 出「五部」或「四阿含」等字眼。由於散在印度以及其近鄰各國的多種佛教部派,在律藏 或經藏上都至少有四阿含的傳說,由前述探討可知,必是經由最初有一共通的結集,其後 分散各區,才能保持有共通的說法,因此,在初次王舍城結集就應已集出四阿含。在毗舍 離及華氏城結集則將四阿含次序改變並集出「雜藏」而成五部。用此觀點,才能解釋各部 派都有四阿含的結集的說法。 (十一)佛滅五百年後,說一切有部結集論藏,《婆藪槃豆法師傳》說︰ 迦旃延子共諸阿羅漢及諸菩薩簡擇其義,若與修多羅、毗那耶不相違背,即便撰銘,若相 違背,即便棄捨。是所取文句,隨義類相關,若明慧義,則安置慧結中。若明定義,則安 置定結中,餘類悉爾。八結合有五萬偈。造八結竟,復欲造毗婆沙釋之。……馬鳴既至罽 賓,迦旃延子次第解釋八結,諸阿羅漢及諸菩薩即共研辯,義意若定,馬鳴隨即著文,經 十二年,造毗婆沙方竟,凡百萬偈。毗婆沙譯為廣解。表述既竟,迦旃延子即刻石立表云 ︰今去學此諸人,不得出罽賓國;八結文句及毘婆沙文句,亦悉不得出國。恐餘部及大乘 污壞此正法。(T50,p189a) 依此可知,說有部對其論藏要求至為嚴謹,因而其所奉持的經藏與律藏,亦不隨便更動, 由於說有部從王舍城結集後,即未參與其他結集,故其經藏始終保留原先阿難所集經文的 風貌,徵之有部的《雜阿含經》,確實與《瑜伽師地論》卷八五的本母的攝頌一致,因此 ,今日北傳存留的阿難系的四種阿含經,其實保留不少初次結集時的原貌,不可以因為其 部分經句與南傳不同,而認為一定是被更動或增益。 (十二)優波離系統與阿難系統對九分教與十二分教的略廣不同,也可以比較《摩訶僧祇 律》與《中阿含經》的記載來解說︰依《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此律的傳承是1.優波離 2.陀娑婆羅3.樹提陀娑4.耆哆5.根護6.法高,故為優波離系的傳承,且此律在初次結集後 ,就不再有大的變動(在毗舍離結集及華氏城結集時,此律屬會外僧眾所奉持),此律卷 一說︰ (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正受三昧,三昧覺已,作是思惟︰有何因緣,諸 佛世尊滅度之後,法不久住?有何因緣,諸佛世尊滅度之後,法教久住?爾時佛告舍利弗 ︰有如來不為弟子廣說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憂陀那、如是語、本生、方廣、未曾有 經,舍利弗,(若)諸佛如來不為聲聞制戒,不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 法不久住。……舍利弗,以如來廣為弟子說九部法、為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 故如來滅度之後,教法久住。(T22,p227b) 故在優波離最初結集律藏時,其憶持誦出的字句是「九分教」。另一方面,北譯《中阿含 經》及《雜阿含經》都屬說有部系統,其傳承是1.大迦葉、阿難2.缺名3.缺名4.缺名5.末 闡提及商那和修,《中阿含經》卷一的《善法經》說︰ 云何比丘為知法耶?謂比丘知正經、歌詠、記說、偈陀(=口+他)、因緣、撰錄、本起、此 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是謂比丘為知法也。(T1,p421a) 由於說有部所奉持的經藏,直接上承阿難,且此部不屬上座律系,未參與毗舍離及華氏城 結集,對經藏的變動不大,由《中阿含經》及《雜阿含經》等的記載,可知阿難在王舍城 結集經藏時,其憶持誦出的字句是「十二分教」而不是「九分教」。由於釋尊中期歸結其 教法為「九分教」,後期則為「十二分教」,故優波離及阿難所分別憶持的「字句」便有 不同,但同樣源自佛說。在華氏城的結集,將經藏中的「十二分教」改成「九分教」使與 律藏一致。在其他以阿難為傳承的部派,例如說有部,可能是在迦濕彌羅結集論藏時,將 律藏的九分教改成十二分教,使與經藏一致。由以上分析,可知九分教與十二分教雖都源 自佛說,但由不同傳承及結集的緣故,後代形成不同的說法。同樣,九緣起與十二緣起等 南北傳的異說,也是如此形成的。至於南北傳各部經典數目的不同,以及經文的出入,在 印度長期的口誦下傳中,難免有所增減,但要大幅度的改變也不容易,因為必須經由結集 的僧眾所共許,才能正式的更改。 大乘經典的源流與開展 明瞭聲聞經典的結集過程後,再回到釋尊時期的教法,就易看出大乘經典的源流以及其後 的開展情形︰ 1.釋尊四十餘年的教化,因材施教,其教法之內容,在中期歸結為九分教,在晚期歸結為 十二分教。 2.首先,佛經是否限於佛陀親口所說?《摩訶僧祇律》卷十三說︰ 法者,佛所說、佛印可。佛所說者,佛口自說。佛印可者,佛弟子餘人所說,佛所印可。 (T22,p336a) 說一切有部的《十誦律》卷九說︰ 法或是佛說,或是弟子說,或是諸天說,或是諸仙說,或是化人說。(T23,p71b) 依據《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說︰ 於如是等正法藏中,或是佛說,或菩薩說,或聲聞說,或諸仙說,或諸天說,或智者說。 (T49,p14b) 因此,佛經主要是佛所說;諸弟子與諸天等所說,並經佛印可的,也都屬佛經。在後代的 結集中,有的經典(如《長阿含經》卷七之弊宿經)雖未經佛親自印可,但其內容隨順法 戒,也被集入。在佛法的不斷開展中,經義若能合乎四法印(或三法印)則為僧眾所接受 。由於佛經准許「或諸仙說,或諸天說」(如《長阿含經》中的一些經),這一線索提供 了許多大乘經典的源流,後期密宗經典的主要源流也是來自此處。 2.《阿含經》中有許多釋尊自述前生修行的菩薩道,這些記載,在佛滅三四百年後促成《 般若經》的流行(詳見本選集之文:《阿含經》的菩薩道──兼論《般若經》的出現,今 略)。 3.佛滅四五百年後,大乘的突然興起與展開,是由於一批大乘行者所推動,《佛說文殊師 利般涅槃經》說︰ 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文殊)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 百仙人,令得不退轉。(T14,p480c) 此中的五百仙人,指修行菩薩道的大乘行者。達喇那他的《印度佛教史》第十三章也記載 著︰在迦濕彌羅結集後不久,有五百名阿闍黎出世,如大德阿毘達盧伽、毗伽多羅伽度婆 闍、提浮耶迦羅崛多、羅怙羅蜜多羅、闍那多羅、大優婆塞僧伽多羅等,經由文殊、彌勒 、觀自在菩薩等教導,而傳出大乘教法。西方的羅叉濕婆王(相馬王)興建五百伽藍,迎 請這五百位說法者傳法並大量抄寫大乘經典(見達喇那他《印度佛教史》第13章,王沂暖譯 ,佛教書局,1978),因而促成了大乘的全面興起。過了二三代,便是龍樹、提婆的時代, 經由造論,將大乘中觀思想闡揚出來,大乘教法終於遍及全印。 4.許多授受大乘的部派,大都屬阿難系的傳承,另編成「菩薩藏」,而不與原先的四阿含 混雜。到了五百大乘行者出世,以及龍樹、提婆大乘弘揚大乘中觀思想,終於導致大乘佛 法在印度的全面興起。由釋尊起至大乘的開展,我們看到了延綿不斷的一個緣起的過程。 -- 我們利用的錢,只是我們所設立的習俗罷了。在習俗裹它有它的功用;頒令它當錢,它 就變成錢。然而,事實上「錢是什麼」沒有人能說得上來。當某事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而後就會產生一個習俗來滿足這需求。世問就是這樣。---《生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