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見道位之行相與所斷惑──以部派佛教為主 釋性禪 提要 一、前言 二、見道位之定義 三、見道位之行相 四、見道位所斷的惑 五、結論 參考資料 提要 原始與部派佛教對於見道位時,異生不能斷諸煩惱說法原因略分為,化地部和譬喻師主張 異生不能斷諸煩惱,譬喻師是依據以聖慧見法斷,名為真斷,而主張「異生不能斷諸煩惱 」,行者現觀四諦法,以聖無漏慧見四諦理,到三果才能究竟斷除,入正性離生(見道) ,斷諸煩惱,得證果位,升為聖者之流;而凡夫沒有無漏慧,不能斷諸煩惱。譬喻師主張 異生無有斷隨眠,但能伏纏,斷惑離繫縛是無漏聖道的力量,凡夫異生未得無漏聖道,因 此不能斷諸煩惱,只能暫伏煩惱。 有部說行者於第十五心道類智忍時見道,但是尚未證得初果,只是行向初果,第十六心道 類智時,方證初果。經部譬喻師上座室利邏多立八心見諦,不同於有部的十五心見道說; 犢子部的現觀次第與有部大同小異,同樣主張四諦漸現觀。有部主十五心見道,而犢子部 主張是十二心見道,第十三心說名住果,在未證入正性離生以前,都還是凡夫。 有部認為對治修所斷尋思的十六心見道有見道八忍和見道八智;俱舍家等認為於見道時, 一時斷盡見惑,修道時漸次離修惑。唯識家認為於見道時斷除見所斷種,後金剛喻定現前 時,一時頓斷三界一切的修所斷種。總括這些說法義涵著異生是不能斷見惑的,如此一來 ,異生能否斷諸煩惱的諍論,都是源於學派對於「異生能否斷除見惑」的角度展開而來的 不同解說了。 關鍵字:見道位 正性離生 十六心 道類智 四諦現觀 一、前言 一切根本煩惱依性質的差別可分迷理惑與迷事惑,迷理惑是迷於四諦理所起的煩惱, 於見道位時始能頓斷;迷事惑是迷於事所起的煩惱,須於見道位後的修道位始能漸修、漸 斷,又名為修惑(或思惑、俱生煩惱),如貪、瞋、癡、慢不是僅靠見道即能斷盡的,是 與生俱來的,還需依修道的智慧才能一分分地漸斷。有部說凡夫異生能以世俗道、修道斷 三界煩惱(除有頂),主因在於有部是「四聖諦漸現觀」論者。行者先別觀欲界苦,後合 觀色、無色界的苦,集、滅、道亦同,依次現觀而入見道,即「思惟欲界行入正性離生」 。又有部以見道(正性離生)分凡聖,主張十五心見道:「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 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 。 修行人聽聞正法,精進修學,由四加行漸次引生苦法智忍(入正性離生——初心), 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初心至第十五心),即是預流向,或一來向,或不還向聖者。從初心 苦法智忍到第十五心道類智忍的現觀位是見道位,尚未證得果位,只是「行向」果位;第 十六心道類智是修道位,證得聖果,是「住果」位。因為行者離欲染,或乃至離無所有處 染,尚若未證入正性離生的話,都還是凡夫異生。此說法,表示了有情的斷惑證果,有次 第證果和超次證果的不同,「四沙門果非定漸得,若先已入正性離生,依世俗道有證一來 及不還果」 。 順抉擇分以四種善根為緣可引抉擇分(見道),是趨入見道的順緣,都為修所成,並 非聞、思所成,因其唯屬等引地,不屬欲界。異生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是 就超次證果者而言;如異生已離欲染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即馬上得證三果;若 未證入正性離生之前,即使已斷除無所有處染,都還是凡夫異生。且《婆沙論》認為:「 聖者見道現在前時,斷見所斷,後若修道現在前時,斷修所斷;異生修道現在前時,總斷 五部〔見苦所斷,見集、滅、道所斷,乃至修所斷〕,以諸異生不能分別五部差別,唯能 總斷」 。 修行菩薩於登地後的見道位、修道位上,法空智果現前時,稱平等性智相應位。在修 行位次中末那識有三個位次:人我見相應位是染汙位、法我見相應位是無染位,都是有漏 ;平等性智相應位是無漏。凡夫、二乘有學、或七地以前菩薩,以有漏的第七識見分、緣 第八識見分執持為我,此時稱生我見相應位。若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的菩薩,在法空 智未現前時,末那識見分緣第八異熟識,法我執尚未斷除,此時稱法我見相應位。 在中忍位前,修下界、上界十六行相,對四聖諦十六行相作詳盡周遍的觀修,對四諦 之理決定不疑而後趨入見道,從中忍位時開始觀境由博返約,變為減行、減緣的修法。先 從欲界苦諦的「非常」觀起,一直觀至第三十一位,即上界道諦的「行」,減去末一位「 出」,不作觀行,稱為『減行』。又從欲界苦諦的「非常」行觀起到第三十位,即上界道 諦的「如」,減去「行」位,又從頭修起,減至上界道諦的「道」位,至此上界道諦的四 相均已減除,這稱為『減緣』。依此繼續,次第減行,如是經過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 ,最後減去三十二行相中的三十一行,只留欲界苦諦的「非常」;此後觀欲界之「非常」 ,無間引起上忍位,此上忍位又以一刹那觀苦諦一行相入世第一法位;從世第一法善根緣 苦諦境一行相無間即得無漏智慧,入於聖位。此後以無漏智慧始斷煩惱,由斷三界煩惱的 種類、粗細的差別,可以安立見道、修道、無學道的諸果諸向聖位。 二、見道位之定義 小乘五位有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無學位。見道位前四尋思觀與四如實 智是觀能、所取空。未登地前,皆修四尋思觀,才可發生真見道。 問:迂迴之人已證聖果,具無漏智,云何復修四尋思觀之有漏行耶?答:二乘聖者僅 證生空無漏智,雖游觀法空,尚未悟入,法執未除。故必迴心向大,修四尋等了諸法空, 唯識所變,證真見道。以是義故,由智證真,方能了幻。不爾、未證真識,則不能了如幻 識也 。 唯識將證得圓成實性分成五位,通達位亦是見道位。大乘二種性,於五位漸次悟入, 即一、本性住種性,是自肯自心本具有的清淨無漏的佛性;二、習所成種性,是明白心本 空明,因妄想熏習力而有染著,亦能依無漏法熏習而轉化染著,令心正覺而圓明才能由資 糧位來證得見道。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圓滿,為入見道住 唯識性,而修加行伏除二取,煖、頂、忍、世第一法,總名順決擇分;依四尋伺得四如實 智,順趣真實決擇分,故名見道位具有根本無分別智;雖然有了別見分,但是於對境中, 並沒有遍計所執的計度,自然不起分別識心,所以說:無分別智無能、取之相,但不是沒 有了別見分,又以能現觀能、所空寂,頓悟無生之理。 云何依二種道?謂依見道,及依修道。云何施設四種行相。一、應遍知行相,二、應 永斷行相,三、應作證行相,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三依見道,一依修道。入見道 時,諦現觀俱,能遍知苦,斷一分集,證一分滅。於彼一分能斷證者,於修道中,為求無 餘斷及證故,如所得道,應勤修習。因修如是諸思擇道及修道故,永斷餘集,證得餘滅。 後來根據《成唯識論》又把「見道」分成真見道與相見道。「真見道」即是證得無分 別智的唯識真勝義性,又名根本智;此智不染能、所之相,離戲論方能證得,此智入於無 所得,為不思議。而「相見道」是依真見道所證真如智來遍觀諸法無量法相,以不離所緣 真如而證得唯識各相,又名後得智、差別智,能於諸法無量差別相現觀緣起空寂性。唯識 宗大乘菩薩階位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歡喜地),住真如位,為加行位。於 資糧位所積集之善,更進一步為得無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非實住之唯識境界,為大乘順 抉擇分;初地菩薩體會真如,稱通達位,是修行第一大劫成熟階段,相當於初地之入心。 有部論師以「三世實有論」的論理,認為已斷盡煩惱的時解脫阿羅漢,若遇退緣,還 會再現起煩惱而退墮。不退法種性的異生,如菩薩等,其所斷結必定不退;若是退法種性 異生,其所斷結則必定當退,此符合了「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後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 」 與「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方入見道」 等學說。 見道位,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諸事已斷,見集所斷遍行隨眠若未永斷,能 緣此(見苦所斷諸事)者,於此猶繫。及脩道位,隨何道生,九品事中,前品已斷,餘未 斷品所有隨眠,能緣此(已斷事)者,於此猶繫。斷非離繫,如是應知。 見惑是見道位上所斷的惑,是屬於知識的錯誤見解,即意根對於法境作不合理的推度 分別而起各種邪謬的見解。如於名色、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妄計為我的身見,及於身見 上計我為斷為常的邊見,乃至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利使,又貪、瞋、癡、慢、疑 等五鈍使,欲界苦諦,具足利鈍十使;集、滅二諦,除身見、邊見、戒禁取見,各有七使 ;道諦,除身見、邊見,有八使;四諦下合為三十二使。色無色二界,只在每諦下除瞋使 ,其餘都和欲界相同,所以二界各有二十八使,合為五十六使,三界相加成八十八使。 思惑又叫作修惑,是修道位上所斷的惑,是屬於情意的顛倒、執著,即五根對於五境 貪愛、染著,倒想、邪求,於一切順適心情的境界所起的貪欲,及於一切違反心情的境界 所起的瞋恚,乃至癡、慢等,共有八十一品,三界合為九地,地地各有九品貪、瞋、癡、 慢(上八地無瞋),合稱八十一品。見、思二惑都是對於三界內的事、理迷惑不明了,而 招致三界的生死,故稱為界內惑;又因障於空理,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通、該斷 的,所以又稱為通惑,而用空觀是斷除這見、思惑的方法。 忍為因,智為果。八忍八觀(智)即見道之十六心,於「見道」觀四諦,而生無漏之 忍、智。八忍中,前四忍者可印證欲界之四諦,即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後 四忍者可印證色、無色界四諦,即苦類忍、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等四類忍;以此八忍 正斷三界之見惑為無間道。八智為斷見惑,觀照分明,即苦法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 智,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是為解脫道。 以漸次斷證來說,斷了見惑,即成為初果聖者了,有部論師的修道次第是主張四聖諦 漸現觀,以見道分凡聖,主張十五心見道,異生沒有無漏道,也沒有無漏慧,所以斷了三 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還是異生:「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 十六心說名住果」 ,「四沙門果非定漸得」 ,以及異生能以世俗的修道「斷欲界乃至無 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唯除有頂」的緣故。超次證果的行者,即使斷了三界見、修二惑 (除有頂),若未引入正性離生(見道),都還是凡夫異生。 勝道的決定分,觀四諦十六行相;經暖、頂、忍、世第一法而入見道 。 有部主張菩薩猶是異生也能斷除這些煩惱,與其主張「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 ,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地未名超越」;「菩薩唯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 法,入正性離生」;「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後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是以菩薩三 十四心剎那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云何名為三十四心剎那。謂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後依第 四靜慮。入正性離生。於見道中有十五心剎那」,以及「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 得離貪,方入見道」 等學說相符合。 通達位,曰見道分:有真見道及相見道。從世第一引生出世無分別智,刱證遍行真如 ,曰真見道;於次剎那仿真見道而觀四諦諸法,曰相見道,總為此通達位,入通達位,始 證大乘聖果。滿初阿僧祇劫,登極喜地,進於第二阿僧祇劫。修習位,即是十地:極喜地 至不動地為第二阿僧祇劫;不動地至十地圓滿而入佛地,即為第三阿僧祇劫。法雲地與佛 地間,亦有別立等覺地者。 圖表     通  達  位┌一、極喜地……亦曰歡喜地           │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           │四、燄慧地     第二阿僧祗劫┤五、難勝地           │六、現前地            │七、遠行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     第三阿憎祇劫┤十、法雲地            │    ……等覺地           └佛   地 在見道位前的資糧位、加行位是以第六識的聞、思、修三慧,修習生、法二空的觀智 。對於第六識分別起的我、法二執,盡力伏滅;到初地入心,始契合二空,見道證理,這 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已滅,證得妙觀察智。修道位的二地至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 障,復修習根本智,即已通達證得真如理。 八正道的能向涅槃所必由的行跡性,能深知深信而不再疑惑,名為見道(諦)。這種 印定苦集滅道的確信無疑,是四類價值的深知深信,當然是先後生起而印定的。但這無礙 於緣起空寂性──滅諦的體見。緣起空寂性,就是『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永滅』;這是超越 緣起相對性的『正法』;本來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而稱為『法性,法住,法界』 的。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依俗契真實,正觀法如是。 見道修順解脫分者能證我空或我、法二空所顯真如,「在菩薩初地不退,聲聞初果不 退。行相即相見道所緣四諦十六行相」,能悟無生忍、印證諸法真如之理體為無有生滅, 此在初地見道位及八地等皆得悟入。「由見道入初果證生空慧時,有證生空真如之智慧; 由此至四果,將從人我執所生煩惱斷絕淨盡而成盡智、無生智才可說為解脫」 。 能使眾生於三界、五趣生死之中不能出離,障礙眾生涅槃寂靜之理而不覺知的根本煩 惱,即貪、瞋、癡等諸惑及薩迦耶見執我而生,在見道位方能斷除,為三乘所共斷。所知 障是所識之境相,無明、無知無能為其障者,於應可了知境不能如實了知,非如煩惱之擾 濁身心,但障蔽自心之智能,不能如實了知諸法之事理,是障於能知之智,使不能了知所 知之境,而障證得佛果菩提,此亦是貪等無明等惑,而根本在薩迦耶見之執法而蓋覆所知 之境,為大乘不共二乘所斷之障,因其行相微細,非二乘所須斷。簡言之:所謂煩惱障, 即是自迷內我之障,由我執而生;所知障,即迷一切法之障,由法執而生。 三、見道位之行相 凡聖之通觀是無常、苦、空、無我及五蘊,為常、樂、我、淨四倒;聖者觀身不淨, 觀法無我,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而凡夫外道依邪教邪師,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 我,非淨計淨而成四倒。所以,見道之四諦觀是無常苦空等十六行相。 行果上由加行入見道為出世之要點。見道前四加行位之煖、頂、忍、世第一,下忍位 之忍即定慧忍可,慧與定相應,一切境空;再進至中忍,能觀心亦空;至上忍及世第一, 則心、境俱空,即入於真見道,一切分別相都不可得,引生一切法畢竟空無相之智慧。「 但見道分真見道與相見道;初證入見道位時,於諸法行相都無可得,曰真見道;至相見道 時四諦、十六行相再生起,入真見道,乃證出世聖果」。唯二乘中鈍根者,見我空、未見 法我空;而二乘利根由見法空而入;若大乘初地,則決定須見一切法畢竟空無所得,才入 真見道位,破法、我執,無漏第七識種子起現行,即第七染污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相應識 現前。此關若未通過,終住在世間心境,未能入大乘聖位之菩薩歡喜地,或從境空、心空 到俱空次第悟入。 世親Vasubandhu『俱舍論』,仍宗說一切有部的十六心見法說;『四諦論』取(說一 切有部的)觀四諦十六行相,而(說假部等)一心見道說;上座的『經部毘婆沙』,簡化 阿毘達磨舊義,而立八心現觀說;『成實論』次第滅三心,頓見滅諦而入道說。經部師的 修行次第,每人各立一說。雖可說:「擇善而從,有聞必錄,棄眾師之短,取諸部之長」 ,但不能形成統一而有力的部派,是毫無疑問的。 真見道後,依二空無分別智,於初地、二地修施戒,猶似人天世間之善;三地、四地 修定慧及菩提分,猶似二乘出世之善;五地猶見有世間出世間之差別相;六地觀眾生緣起 極有相邊際,猶與無相相違,類人天智;七地觀真空由無相中有功用故,未能任運現相及 土,類二乘智;經二無數劫滿,由第七地入第八地,於純無相觀不假功用故,能任運現相 及土,超過人天、二乘之觀智,斷有相、無相等分別。 《太虛大師全書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問:悟入唯識實性,是何地位方能悟入? 謂初發心,即依大乘法相,於自意識上所變起之教曰似法,教所詮曰似義意言。復有能觀 意識,現見大乘法相等。依此最勝義生起勝解,依之而行曰勝解行地,斯為初位。復次、 由此經一大劫,世第一後真相見道,是第二位。見道之後,精勤習練,曰修道是第三位。 修至圓滿曰究竟道,是第四位。四位之中,皆能悟入一切法唯識性,故曰於一切法唯有識 性。隨聞勝解者,長時聞法求生勝解,此出勝解行地之行相也。如理通達者,悟一切法皆 唯有識,非有妙有,出見道行相也。治一切障故者,出修道行相也。離一切障故者,出究 竟道行相也。」(TX 9p1037 久習名尋思觀,而後自然引起如實了知之智,照了名中唯名,毫無事在其中;四如實 智與四尋思雖可同在有漏位獲得,但有程度之高下,立表明之 :     四尋思──有漏──煖等四加行位     四實智──無漏──真見道等位 總相念有於自、他、總觀身、受、心、法不淨及苦、無常、無我,由此增進有倍加功 力之四加行:一、煖:為定中慧火將生之先兆。二、頂:為定力之頂點。三、忍:為定慧 之已能忍住,此又分下中上三忍。四、世第一:為世間最高位,過此即證超世之聖。觀當 界上界之四諦,於忍許位及智徹位,分四法忍及四法智、與四類忍及四類智。八忍七智而 智猶缺其一,為世第一位,亦為預流向。八忍八智具足,即斷惑證真而得預流果。從五停 心至世第一,曰七賢位。世第一即為預流向,入真見道,即見四諦,斷分別我執所起煩惱 障,遂預聖流,成預流果(須陀洹)為斷證之初步。至此則有進而無退,唯在人天,不復 墮四惡趣。 在見道以前,煖、頂、忍、世第一之四加行,猶為有漏;見道位登地以上亦修實智, 則為無漏。此二乘者,於無漏智能證生空理,不與煩惱相應,如光破暗,明暗不能並。又 有能引無漏智種而起現行之加行智,至見道位,斷分別人我執,如實了知唯蘊無我,是無 漏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二乘所緣境智,是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境界。 四善根各具的功德為「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見道 );即如得煖法,雖然有退、斷善根,可能造無間業而墮落惡趣,但不會永久流轉生死, 必有一日得入涅槃;如得頂法雖有退墮,但畢竟不斷善根;如得忍法,雖然命終捨住異生 之位,但增不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得忍位不墮惡趣的原因是其已遠離轉生惡道的業 煩惱。如得世第一法,雖然異生位而能趣入離生(見道)。 對於四諦的如實知見,引起了見諦(真實)得道的問題。在四諦中,體見什麼才算得 證?由於學者的根性,修持方法的傳承不同,分為頓漸二派。觀四諦十六行相,以十六( 或說五)心見道的,是漸見派──見四諦得道,是西北印學派的主張。而中南印度的學派 ,是主張頓見的──見滅諦得道。當然,這是千百年來的古老公案,優劣是難以直加判斷 的。依現有的教說來參證,從佛法本源一味的見地來說:見四諦,應該是漸入的;但這與 悟入緣起空寂性──也就是見滅諦得道,是不一定矛盾的。經說:沒有前三諦的現觀(直 覺的體驗),是不能現觀道諦的;四諦是漸入,猶如梯級的,這都是漸入漸證的確證。但 四諦現覺的深見深信──也稱為『證信』,不是證入四種真實理體;諦是審諦不倒的意思 ,所以是指確認那四類價值而說。 入真見道是心言俱寂、悟第一義空;第一義空,遍於世出世間法,體性平等,能通過 此真見道第一義空,即時轉凡成聖。 《太虛大師全書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四聖諦者,苦、集、滅、道四諦是即所觀 境也,而苦、空、無常、無我等,如其次第不謬,如實加行不倒,即對治常、樂、我、淨 之四倒耳。然就此四諦觀有菩薩聲聞異:菩薩以苦法智等八忍智,總緣三界四諦理,又以 苦類智等八類忍智,緣能觀智──忍有八:謂苦、集、滅、道法智忍,苦、集、滅、道類 智忍,能引決定智勝慧,忍可四諦理故。──如是以苦等十六行相,總觀四諦理,發聖慧 眼,趣入真見道是。又有見、修、無學三道次第,所謂示相,勸修,作證也。此三道合有 十二行相,即於見道有苦、集、滅、道四,於此又如其次第得眼、智、明、覺無漏真智。 ……若約小乘前解惟見道,後解通三道,如是三轉十二行相,諦諦皆有,應言十二轉四十 八行相。修、無學二道,亦爾。依婆沙、俱舍意,圖於二乘三周十二行相。」(TX 8p881 圖表              ┌─苦法智忍────眼─┐              ├─苦 法 智────智 │          ┌─苦─┼─苦類智忍────明 │          │   └─苦 類 智────覺 │          │   ┌─集法智忍────眼 │          │   ├─集 法 智────智 │          ├─集─┼─集類智忍────明 │     ┌─見道─┤   └─集 類 智────覺 │     │    │   ┌─滅法智忍────眼 ├─示相──┐     │    │   ├─滅 法 智────智 │     │     │    ├─滅─┼─滅類智忍────明 │     │     │    │   └─滅 類 智────覺 │     │     │    │   ┌─道法智忍────眼 │     │     │    │   ├─道 法 智────智 │     │     │    └─道─┼─道類智忍────明 │     │     │        └─道 類 智────覺─┘     │     ├─修 道──────同 見 道────勸修──────┤     └─無學道──────同 見 道────作證──────┘ 菩薩從初發心以後,經過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的過程,乃至究竟的果位;入通達 位時,又有真見道、相見道。真見道就是根本無分別智證實相真如,是一相無相的;這無 相無分別智,就是無二、無二分的清淨般若智。 云三智者:一、加行智,二、根本智,三、後得智。此三統云無分別智,……近見道 時,加行相顯,別立四加行位,非加行智但在地前。四加行智亦通地上,名無分別。又諸 位中修加行智,莫不無間深觀二空無分別性,努力趣證,故皆得名無分別智。由四加行位 之加行智,無間引生根本無分別智已,後於諸地起加行智,皆是無間引生根本智者,故名 無分別智。親證根本之智曰根本智,為一切法根本者即真如,正證真如名根本智。真如是 無分別,故證真如之根本智,正名無分別智。而後得智由根本智所引生故,出世間故,亦 名無分別智。 通達位是諸菩薩所住見道,悟入唯識實性,如實通達唯識相性,即體會真如,名通達 ,其相如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見道明照真理 ,略說有二:一、真見道,是無分別根本智。二、相見道,是有分別後得智。真見道、證 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根本智是有見分無相分,挾帶體相不變相狀;後得智是見 相二分俱有,變相觀真,分別說法,此位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因無智外之 如為智所證,亦無如外之智能證於如,此即證得真現量,此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 真如,智與真如平等,離能、所取之相,不同有所得心分別戲論所現相。 四、見道位所斷的惑 見惑是以四諦為對象所起的煩惱,可分八十八使。異生不能斷諸煩惱,這是化地部和 譬喻師的意見。據《大毘婆沙論》記載,譬喻師主張「異生不能斷諸煩惱」的學理依據是 「若以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的聖教;行者現觀四諦法,以聖無漏慧見四諦理,入正 性離生(見道),斷諸煩惱,得證果位,升為聖者之流,才是真正的斷煩惱;而凡夫沒有 無漏慧,所以,不能斷諸煩惱。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 譬喻者作如是說。異生不能斷諸煩惱。大德說曰。異生無有斷隨眠義。但能伏纏。若作是 說於理無損。問彼何故作此執。答依契經故。謂契經說。若以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非 諸異生。已有聖慧故未能斷。 譬喻師的意思是「異生無有斷隨眠者,但能伏纏,亦非世俗道有永斷義」。斷惑離繫 縛是無漏聖道的力量,凡夫異生未得無漏聖道,故不能斷諸煩惱,因為世俗道不能斷「見 所斷惑」(見惑)只能暫伏煩惱而言。至於化地部主張「異生不斷欲貪瞋恚」,比照譬喻 師所引「若以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的聖教來解說;以漸次證果來說,欲貪、瞋恚是 欲界煩惱,三果才能究竟斷除,因此說「異生不斷欲貪瞋恚」。 尚未完全遍知煩惱的對象時,見道十五心中,苦智已生,斷見苦所斷惑,已離相應的 繫縛但是,因集智尚未生起,「見苦所斷惑」仍然被以「見苦所斷惑」為所緣對象的「見 集所斷的遍行隨眠」繫縛。又如修道的階段,依下下品道,先斷上上品惑之際;雖然上上 品惑已斷,但是仍然被以彼作為所緣對象,尚未斷諸品的煩惱所繫縛。 愛是染著性,即心染於境,為境所動而不得自主,重在情意的。由愛而起貪取,由見 而生諸見;煩惱雖多,可以見愛統攝一切。或說:對於真理的障礙,不能見真理,為見惑 ;對於事相的染著,不能於事用無礙,為愛惑。此二惑依斷除說,即分為見所斷的與修所 斷的。見理是一悟即徹底的;所以見道所斷惑,總名見惑。愛是生活事相的染著,要慢慢 的淨化過來。所以得見道後,要依悟境去如實修行,從實踐的過程中,次第斷除。 修行約斷煩惱可分為二種,即見道所斷的,與修道所斷的。見諦時所斷的,為迷於真 理,障礙正智的煩惱,一旦正見諦理,惑也就息滅了;然見道雖能斷迷理的煩惱,但還有 未斷的修道所斷惑,這是迷事而起的,觸境隨緣,於事相還生起種種的錯亂染著,要逐漸 的捨除它。所以說:『理必頓悟,事則漸消』。證見的悟道,不是一切都成就了,還得從 現實生活去不斷練磨,消除不合理的染著。約煩惱說,也可分二種,即屬於見的,與屬於 愛的。見惑是思想的錯誤,如執我、執常等。愛是事行的染著,如貪、瞋等。《瓔珞經》 分為七見,即我見、常見、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疑見,此即見道所斷的屬見 的一切。 斷惑(煩惱障、所知障)與證真是相應的,證悟的一念無分別智現前,就斷除了見道 所斷的惑障;證真如光明的顯現,斷惑如黑暗的消散。本論上文說到轉依的自性,是:『 謂客塵諸垢,及與真如性,不現及現義,即無垢真如』。真如是轉依自性,無始以來為客 塵諸垢──惑障所蒙蔽,不得顯現無垢清淨;轉依就是轉滅客塵諸垢,轉顯真如清淨。客 塵諸垢等虛妄法,是依附真如的,但真如不受惑染,而終究可以轉去的。在斷惑中,如斷 惑證真時,眼、耳、鼻、舌、身、意等識沒有了,煩惱也沒有了,一切相都不現前。但惑 障並沒有斷盡,見道證真以後,從真出俗,二取相又現前了,還有煩惱障習氣,所知障現 行、習氣,所以並沒有成佛。真見道時,一切相不現,畢竟清淨,怎麼還有未斷的惑障, 惑障保留在什麼處呢?當然不在無分別智中。因為無始以來,法性本來清淨,而為這虛妄 習氣所熏染。虛妄分別習氣與真如,雖真妄不一,而虛妄卻依於真如。所以無分別智現證 ,雖一切不可得,而虛妄分別的二取習氣還在──依於真如。所以要經長期修行,二取習 氣徹底斷了,虛妄分別徹底不起才是純無相行,圓成佛道。……所以說斷惑而得轉依,是 以真如法性為依而說轉的。經中說到:如來藏為依、為住,為建立故,有生死,有涅槃。 虛妄雜染法,依附如來藏,而不是如來藏,是離、是異,真如法性在虛妄隱覆中,名為如 來藏。……所以說,假使沒有轉依,就沒有斷惑的依止,斷惑障就不能成立了。 「十五心見諦」,十五心是十五剎那心,就世俗說,是一霎眼就過去了。所以見惑, 說斷就斷盡而成聖者,不斷就是凡夫,見惑是不會斷而未盡的。徹悟自心,如等於見道斷 惑,那即使受胎迷著,也不可能「從迷入迷」,而一定是「由覺至覺」的。印順導師認為 「中國禪者的徹悟自心,內心雖有些超常經驗,但不能斷見惑,還是與凡夫一般。如說『 思惑』沒有斷盡,那是二果、三果的事,怎麼會『從迷入迷者多』?這一段文字,是不正 確的!印光大師是精通天台的淨土行者,對這些應該是不會不知道的。可能慈悲心重,為 了弘揚淨土,故意這樣說的吧!」 五、結論 有部的說法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故立十五心 見道,是說行者於第十五心道類智忍時見道,但是尚未證得初果,只是行向初果,第十六 心道類智時,方證初果。經部譬喻師上座室利邏多立八心見諦,不同於有部的十五心見道 說。 犢子部的現觀次第與有部大同小異:同樣主張四諦漸現觀,有部主十五心見道,而犢 子部主張是十二心見道,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二心頃說名行向,第十三心說名住果。異生 以世俗道斷了欲貪、瞋恚,在未證入正性離生以前,都還是凡夫;直到世第一法無間引入 苦法智,名「入正性離生」(初心),從初心乃至到第十二心道類智,是「行向」位(見 道位),到第十三心,即得證果位(「住果」——修道位)。 有部認為對治修所斷尋思的大乘現觀十六心見道有見道八忍,即是(十六心見道中的 八無間道智)和見道八智(十六心見道中的八解脫道智);俱舍家等認為於見道時,一時 斷盡見惑,修道時漸次離修惑。唯識家認為於見道時斷除「見所斷種」,後金剛喻定現前 時,一時頓斷三界一切的「修所斷種」。 譬喻師亦認為:異生以世俗道能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修所斷惑,但因未有聖無漏 慧(未證入正性離生——見道),故只算是暫伏煩惱(離煩惱),一旦以聖無漏慧斷盡見 道煩惱(見惑),即是真正斷煩惱了。這義涵著,異生是不能斷見惑的。這樣一來,異生 能否斷諸煩惱的諍論,都是源於學派對於「異生能否斷除見惑」而來的不同解說而已了。 譬喻師與犢子部,可說是承襲於阿毘達磨論的舊說——異生不能斷見惑;有部論師發展於 新義——異生能斷見、修二惑。而譬喻師與犢子部的不同,是譬喻師特別強調於無漏慧斷 見惑,這也顯示了譬喻師的學風是偏重於「慧」。 參考資料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冊27, 第1545號。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 第1558號。 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冊31, 第1585號。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冊49, 第2031號。 基 撰《成唯識論料簡》卷1,《卍新纂續藏經》冊48,第806號。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疏述記》卷1,《卍新纂續藏經》冊53, 第844。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全書 第四編 大乘通學》,4冊。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全書 第五編 法性空慧學》,7冊。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全書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冊7。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全書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冊9。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全書 第十一編 真現實論宗依論》冊 19。 印順法師《勝鬘經講記》,冊3。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冊7。 印順法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30。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冊12,冊42。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一冊》,冊25。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四冊》,冊28。 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冊36。 (99.1)釋悟殷〈異生如何斷見道煩惱〉, 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56/56-7.htm (89.3)釋悟殷〈從有部譬喻師發展到經部譬喻師之思想流變〉,《妙心雜誌》第51期。 (99.1)釋依觀〈佛教泛論(二十)〉 http://www.mst.org.tw/Magazine/magazinep/Buddhism/61.%E4%BD%9B%E6%95%99%E6%B3%9B%E8%AB%96%E4%BA%8C%E5%8D%81.htm (2003.09)。黃俊威〈有關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法體恆存」的論諍〉,《華梵大 學 第七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轉錄自: http://blogs.ddbc.edu.tw/xingshan519/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28.160
lilneige:還沒看完,先推一次。 09/29 22:20
lilneige:唔 有點重,要慢慢看。 09/30 16:46
cool810:藏傳佛教裡有一門課程〈地道建立〉,將三乘(聲聞、緣覺、 09/30 18:16
cool810:菩薩)行者於五道十地位次,其中各別行相所應斷、所應證等 09/30 18:16
cool810:講得很清楚;例如這裡提到的八忍八智,依異生資糧道的法現 09/30 18:17
cool810:觀至加行道義現觀,煖、頂、忍、世第一法至見道的諦現觀, 09/30 18:18
cool810:對於得證四聖諦的漸、頓現觀,於下界(欲界)、上界(色界 09/30 18:19
cool810:、無色界)如何斷遍計煩惱諸品(見惑),以及見道位後於修 09/30 18:20
cool810:道位根本定與後得智中,如何斷俱生煩惱諸品(思惑),有很 09/30 18:20
cool810:詳細的抉擇,類推獨覺、大乘等,例如能取所取異體空的修證 09/30 18:23
cool810:,菩薩十地位階的行相,所知障內涵的差異抉擇等,並由粗分 09/30 18:23
cool810:至細分解說各派於其中的差別安立。建立整體概念的認識與實 09/30 18:26
cool810:修的基礎,道總建立認識後對於安住道次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09/30 18:29
cool810:這方面確實要有系統次第的學習,知見的學習建立不是一下子 09/30 18:35
cool810:囫圇吞棗就能了知的,並且要去思惟抉擇,慢慢來不要太心急 09/30 18:36
cool810:末學也在學習中。 09/30 20:12
cool810:延伸閱讀:說一切有部的斷惑說─以毘婆沙師為主要說明對象 09/30 20:44
cool810:http://www.fuyan.org.tw/download/v3-s04.doc 福嚴佛學院 09/30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