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兩星期仁波切上課講到止觀的前行資糧──「密護根門、正知而行」時,提到戒律 持守的重要。仁波切以種田為喻,田地荒蕪不整理好無法耕種好作物;同樣的,持戒是最 重要的基礎,不守護好戒律則任何功德證量皆生不起。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總結「密護根門、正知而行」時說: 「總之所有若晝若夜一切現行,悉應憶念,了知其中,應不應行,於進止時,一切皆應安 住正知,謂我現前正行如是,若進若止,若如是行,則現法中不為罪染,沒後亦不墮諸 惡趣,諸道證德未獲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資糧。此與密護根門二者,如聖無著引經解釋 而正錄取。若能勵力修此二事,則能增長一切善行,非餘能等。特能清淨尸羅及能速引 止觀所攝無分別心勝三摩地,故應勤學。」 之前貼過的一篇達賴喇嘛尊者談<慈悲心與空性>,見此版 #1ChRa7sP (Buddhism) 文章中亦提到增上戒學的重要,節錄如下: “ 正知與正念的訓練,就來自於增上戒學。此中關於增上戒學,也就是別解脫戒,它有 幾項的分別,幾項的種類,可以分為出家的別解脫律儀與在家的別解脫律儀。在家的別解 脫律儀,也就是在家戒,有八關齋戒與五戒;而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戒,以及比丘、比 丘尼戒。 我們的大悲善巧世尊,為了能夠救護、救拔他教化的眾生,觀待他所要教化眾生的能 力根器機宜而施予不同的教誡。這一切教誡的根本在於斷除十惡業,也就是行持十善業。 什麼是十惡業?就是屬於身體的業有三種:殺生、偷盜、邪淫;屬於口〈語〉的業有四種 ;就是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屬於心的業有三種:就是貪、瞋、痴。在了知行持十 惡業的過患,當有外境迫使你去造作十惡業的時候,心起一種防護的心不去造作,這稱之 為斷十惡業,也就是守護十善。能夠行持十善業的話,它的果報就是人天的果報。事實上 ,別解脫律儀,它是一種出離戒,是一種救護的戒,也就是說必須在出離心的攝持上去防 護守護這個戒,為了能夠得到解脫而持守的戒。 而要如何清淨持戒呢?這必須有一顆戒慎的心。比如說,我是一個佛弟子,我是個比 丘,日日夜夜我要以正知的力量一直觀察我的身口,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會違背我的律 儀。以正知的力量去觀察,然後亦以一種戒慎的心去予以守護,就稱為持守戒,即是清淨 持戒的內涵。 行者本身基於正知與正念,一直去觀察到底有沒有相違。如此,正知與正念就會愈來 愈廣增。也就是經由增上戒學的修學,可以廣增,可以堅固我們的正知力與正念力,進而 修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及增上定學的修學,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住四正斷。而 於厭患三苦的行苦之上,升起欲求解脫的心,致力於增上三學的修學,這一點是整個佛教 宗派所共同一致的。” 「戒、定、慧」在佛法中稱為三無漏學,依於增上戒學起修,才能守護功德不穿漏;達到 調伏我們的心,對治貪嗔癡的目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jokker:推 10/26 21:50
bobju:推 10/27 01:20
affairs:很有道理 後學初觸佛法 感覺誡律遵守是愈久越感心靈喜樂 10/27 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