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74.htm 北傳:雜阿含474經 南傳:相應部36相應11, 15, 16經 關涉主題:教理/諸受皆苦 ‧實踐/受的七處‧其它/四種禪的特性 (11/07/2011 16:20:47 更新) 雜阿含474經[正聞本737經/佛光本473經](受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念言:   「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復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作是念已,從禪起,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阿難:   「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   「云何世尊以諸{受}[行]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 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 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 ,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阿難白佛言:   「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 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 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阿難白佛:   「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   「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   阿難白佛:   「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告阿難:   「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 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36相應第11經/獨自靜坐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那時,某位比丘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 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裡,在獨自靜坐禪修時,我的心中生起了這樣的深思:『三受被世尊所說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被世尊所說。又,這也被世尊所說: 「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對於什麼這被世尊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呢?』」   「比丘!好!好!比丘!這三受被我所說: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 被我所說,又,比丘!這也被我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又,比丘!那是 對於諸行是無常的,這被我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又,比丘!那是對於 諸行是滅盡法,這被我所說的『凡任何受都在苦中』;……(中略)消散法… …(中略)褪去法……(中略)滅法……(中略)那是對於諸行是變易法,這被 我所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   而,比丘!諸行的次第滅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滅了;入第二禪者, 尋與伺被滅了;入第三禪者,喜被滅了;入第四禪者,入息出息被滅了;入虛空無邊處者 ,色想被滅了;入識無邊處者,虛空無邊處想被滅了;入無所有處者, 識無邊處想被滅了;入非想非非想處者,無所有處想被滅了;入想受滅者, 想與受被滅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滅了,瞋被滅了,癡被滅了。   而,比丘!諸行的次第平息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平息了;入第二禪者, 尋與伺被平息了……(中略)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平息了;煩惱已盡的比丘, 貪被平息了,瞋被平息了,癡被平息了。   比丘!有這六種寧靜:入初禪者,言語被安息了;入第二禪者,尋與伺被安息了; 入第三禪者,喜被安息了;入第四禪者,入息出息被安息了;入想受滅者, 想與受被安息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安息了,瞋被安息了,癡被安息了。」 相應部36相應第15經/阿難經第一(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那時,尊者阿難去見世尊。抵達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尊者阿難 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什麼是受?什麼是受集?什麼是受滅?什麼是導向受滅之道跡?什 麼是受的樂味?什麼是過患?什麼是出離?」   「阿難!有這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阿難!這些被稱為受。   以觸集而有受集;以觸滅而有受滅。   這八支聖道是導向受滅之道跡,即:正見……(中略)正定。   緣於受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受的樂味。   受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這是受的過患。   凡對於受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這是受的出離。   而,阿難!諸行次第滅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滅了;……(中略) 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滅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滅了,瞋被滅了,癡被滅了。   而,阿難!諸行次第平息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平息了;……(中略) 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平息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平息了,瞋被平息了, 癡被平息了。   而,阿難!諸行次第安息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安息了;……(中略) 入虛空無邊處者,色想被安息了;入識無邊處者,虛空無邊處想被安息了; 入無所有處者,識無邊處想被安息了;入非想非非想處者,無所有處想被安息 了;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安息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安息了,瞋被安息了 ,癡被安息了。」 相應部36相應第16經/阿難經第二(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那時,尊者阿難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 坐好後,世尊對尊者阿難這麼說:   「阿難!什麼是受?什麼是受集?什麼是受滅?什麼是導向受滅之道跡?什麼是 受的樂味?什麼是過患?什麼是出離?」   「大德!我們的法以世尊為根本,以世尊為導引,以世尊為依歸,大德!如果 世尊能說明這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說]後,比丘們將會憶持的。」   「那樣的話,阿難!你要聽!你要好好作意!我要說了。」   「是的,大德!」尊者阿難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阿難!有這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阿難!這些被稱為受。   ……(中略)觸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安息了,瞋被安息了,癡被安息了。」 註解: 1.「正受;等至」(samāpatti,另譯為「定;三摩鉢底;入定」),菩提比丘長老 英譯為「達成;成就」(the attainment)。 2.「有覺、有觀」(覺觀),南傳作「有尋、有伺」(savitakkaṃ savicār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被想法與檢查陪同」(is accompanied by thought and examination)。 3.「褪去」(virāga),另一個意思是「離貪」,因為rāga有兩個意思,一是「貪」 ,即「貪瞋癡」的「貪」,另一個意思是「色彩」,而vi的接頭詞是「離;別 ;異;反」的意思,所以可以解讀為「色彩的褪去」,也可以解讀為「離貪」, 菩提比丘長老均將之英譯為「褪去」(fading away)。 4.「猗;猗息」,南傳作「寧靜」(passaddhi,另譯為「輕安」),菩提比丘長老 英譯為「寧靜」(tranquillity)。 感想: 北傳強調 不同層次的禪定 強調貪嗔癡永息是最高禪定 南傳也說不同層次 但沒特別強調 此經講禪定,可能需要有禪定經驗會比較明瞭 --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162.132
AHJKL:南北傳都有強調吧?此篇說的很明顯了 08/15 20:53
AHJKL:此篇闡明達到永斷貪嗔癡的境界也可以透過禪定, 08/15 20:54
AHJKL:也就是阿羅漢俱解脫,經由四禪八定~滅盡定,而得解脫。 08/15 20:54
AHJKL:阿羅漢俱解脫同時具備"四禪八定~滅盡定 和 慧解脫" 08/15 20:55
AHJKL:雜阿含經裡表示,透過修四念處之"身身觀念處"之"安那般那念" 08/15 20:56
AHJKL:,已達到初禪,漸次感覺"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的快樂 08/15 20:57
AHJKL:到二禪"覺、觀寂滅",三禪"喜心寂滅",每到達一種境界,離 08/15 20:58
AHJKL:苦受的禪定快樂越增長,到三禪連喜心也熄滅了,四禪連呼吸也 08/15 20:58
AHJKL:停止了,這是要"法、次法向"的,禪定沒辦法用跳的,一定要 08/15 20:59
AHJKL:由初禪才能到四禪(差別的是速度的快慢),等到了四禪出入息 08/15 21:00
AHJKL:止息,才能往"空無邊"進展乃至四定,四定無色想,乃是有關 08/15 21:00
AHJKL:"心、識、想"等精神方面的層次,達到此前提一定要先由"色" 08/15 21:02
AHJKL:身覺觀進入,才能感受到"心、識、想"等層次的出入息, 08/15 21:02
AHJKL:外道因無體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道裡,所以往往卡在四定 08/15 21:03
AHJKL:就停止了,無佛時代也有"獨覺"(辟支佛),觀自然界的道裡, 08/15 21:05
AHJKL:而證悟"無我"的道裡(道德經已有"無我"的說法), 08/15 21:06
AHJKL:差別者,"獨覺"(辟支佛)雖然也能無師自通,但是感到眾生難解 08/15 21:06
AHJKL:大道、眾生難度,而僻至山林。菩薩則不然,知其不可而為之, 08/15 21:07
AHJKL:,為求眾生利益(解脫為究竟),從彼岸而返,入生死海,直到 08/15 21:08
AHJKL:覺行圓滿六度波羅蜜為止(佛乘) 08/15 21:09
cool810:辟支佛的問題可參考此篇 #1FUEWVrQ,依佛典三藏聖言量釋義 08/16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