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06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二十五頁,第一行看起:   【必成正覺第七】 a.頌行願以求證 (a) 法藏說偈   這是第七品。我們看科題,「頌行願以求證」,分五個小科,就是分五個小段。第一 段,「法藏說偈」。請看經文: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   法藏比丘這句話不能夠輕易看過,說明什麼?說明前面四十八願是法藏比丘說的,交 代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重複為我們轉述,法藏比丘沒有到這個地方來,是釋迦牟尼佛把 他的話原原本本一字不漏傳達給我們。   我們看註解,念老這裡註解不多,「法藏比丘於世間自在王如來,說四十八願已」, 已就是說完了,四十八願說完了,「乃於佛前復以偈頌表此行願,並請證明」。願發了, 向老師報告,不但發了願,而且依這個願來修行,認真努力,希望將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 ,並且請佛給他做證明。「以大願真誠深廣故,應時感得雨花地動,空中讚云:必定成佛 。以上是本品內容」。這個裡面我們要學的,真誠深廣,要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諸 佛菩薩的工作就是教學,在十方世界現種種身,度種種不同的眾生。 (b) 願滿普濟   我們看下面這一段,「願滿普濟」,這一科裡頭又分為五小段。庚一,「超世願滿」 。請看經文:   【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我建超世志』「建者,立也」,建立。「所謂超世志者,注 經家中頗有異解」,古代註經的大師說法不一樣。「如淨影云」,隋朝淨影寺的法師,他 的註解裡面說的是:「前所發中,求法身願、求淨土願,名超世願。」淨影是慧遠,跟我 們初祖名字完全相同,所以在歷史上稱他作「小慧遠」,隋朝時候的人,他有《無量壽經 》的義疏。「淨影以《魏譯》光明無量願」,他根據康僧鎧的譯本,「光明無量願、壽命 無量願與諸佛稱揚願,為攝法身願」。這些地方,雖然大家說的不一樣,都值得我們學習 。淨宗,阿彌陀佛是淨宗典型的學人、模範的學人,我們跟他學,得要學得像。要像阿彌 陀佛,那怎麼能不生極樂世界!怎麼個像法?第一個就是願,他發四十八願,我也發四十 八願,跟他的願完全相同,這就對了,這樣學阿彌陀佛就學得挺像,至少在表面上看很接 近,是我們往生根本的依據。前面講的法身,後面講的淨土,這個五願超越世間。憬興法 師說法跟他相同。「義寂、望西等則謂總指所發之四十八願,後說甚是」。不僅前面這個 五願,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平等的,願願都是真實的,都是從自性裡頭流出的,這個意思就 更圓滿了。   「《甄解》」,這是日本的淨宗祖師,他說,「吾祖」,日本淨土宗的第一代祖師, 就是善導大師,他們公認的。淨土在日本有十幾個宗派,但是初祖都是善導大師,他們對 善導大師非常恭敬。說善導大師說的,「不可思議四十八願」,這肯定了四十八願願願都 不可思議,「又云無礙誓願。世人以謂此四十八願者,願願各頭」。這個意思是說,我們 這個世間人有分別、有執著,縱然學佛,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之前,還是有分別、有執著; 證得阿羅漢,見思煩惱才放下。古時候這些祖師大德當中,他們的成就不可思議,但是他 們說經、註疏,那個時候功夫還不到,習氣沒斷;證得阿羅漢,阿羅漢習氣也沒斷,辟支 佛才斷習氣,所以就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看法。雖然不同,都有道理,都值得我們學習 。   所以,《甄解》裡面的後面這段說得好,他說願有四十八,但這四十八願是一願,總 的來說是一願。這個願是什麼?這個願是普度眾生,我們要學的是這個。我們今天發的願 是什麼願?只求自己往生,沒有想到別人。回頭看看阿彌陀佛這個願,還得了嗎?願願都 是普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一切眾生,上到等覺菩薩,下到地獄眾生,一個不漏。 這是彌陀四十八願,這個心量多大!我們千萬不要疏忽、不要忘掉。我們這世間人心量就 是想到家親眷屬,學佛的人量再大一點,冤親債主、六親眷屬,有幾個人能想到我們這一 個地區、一個國家?很少;做大法會裡面,有,迴向偈裡頭我看到這個願文。沒有看到像 阿彌陀佛這樣,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眾生;這個一切眾生,上面是等覺菩薩,下面 是無間地獄,全包了,一個也沒漏掉。這是我們應該要記得、要學習的,我們的願才跟阿 彌陀佛相應,否則怎麼發,跟阿彌陀佛都不相應。   阿彌陀佛願願度眾生,我們跟眾生還有意見,這個眾生我喜歡他,我要度他;那個我 討厭他,我才不度他,好像度他到極樂世界,天天看到他不高興。我們想一想,這樣的心 態能去得了極樂世界嗎?也許在你臨終一念沒有這個雜念,你去了;如果臨終一念還有這 些念頭在,就去不了。淨宗法門之殊勝,不講這些煩惱習氣,叫帶業往生,著重在臨終那 一念,這是這個法門無比殊勝。所以修這個法門,心量要拓開,臨終才有把握。我對於貪 瞋痴慢疑、怨恨惱怒煩全放下了,這個東西都不放在心上,對我們往生淨土的信心增長了 ,願力加強了。在這個世間,對我再不好的人,生生世世陷害我的人,都原諒他,不把它 放在心上,像諸佛如來一樣寬宏大量,大量是什麼都能包容,沒有一樣不能包容,這個重 要。   這個地方總結為「無礙誓願」,「無礙」兩個字要重視,有障礙就不行,有好惡就不 行。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怨恨惱怒煩,這能放下就無礙了。前面放下,心無礙了;後 面怨恨惱怒煩放下,事無礙了,理事都無礙。我們得學這一點,在日常生活當中在這下功 夫。毀謗我們的人、障礙我們的人、陷害我們的人,要原諒他,為什麼?我們知道他跟我 是一體,我們是自性生的,他也是我自性生的,是一不是二。中國古大德,那時佛教沒到 中國來,就說出「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說這個話的人是什麼人?佛教沒到中 國來,跟佛教裡面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能說得出這個話來,在印度人,這個人 就是佛菩薩;在中國人,我們稱他為聖賢,大聖大賢。既然是一體,還能有怨恨嗎?牙齒 把舌頭咬破了,舌頭還要報仇嗎?為什麼連報仇的念頭都沒有?一體。這個重要,時時刻 刻想到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惠能大師開悟的這五句話末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 萬法」,是自己的自性,別人的自性跟自己的自性是同一個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就 叫菩提心。所以我們常常勉勵同學要發菩提心,什麼意思?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處 事待人接物統統用真心,就叫發菩提心。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國的時候講的,我講大家好懂。古人解釋不好懂,我 說的好懂,我說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真誠是體,下面這四個: 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用,有體有用。用,前面三個是自受用,是對自己;最後一個 慈悲,是他受用,對他、對身外一片慈悲。對自己,清淨、平等、覺,這三個階段,第一 個階段清淨,清淨心是阿羅漢;第二,平等,平等是菩薩,比阿羅漢是高了;第三個,覺 ,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自受用。清淨平等覺不能疏忽,在修什麼?就 修這個,對內修自己的清淨平等覺,清淨,沒有染污;平等,沒有高下;覺,圓滿成佛。 對人,用清淨心對人,用平等心對人,用正覺心對人。處事待人接物統統用真的,不能用 假的。這是佛教,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乃至八萬四千法門,菩提心是平 等的。發菩提心,真佛弟子;沒有發菩提心,不是真佛弟子,是在門外的學生,在門外旁 聽的。真正發心才是佛的真正真實弟子,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懂。   這一次第四回我們在一起學習《無量壽經》,跟前面三次不一樣,前面三次我們著重 在經的義理,這一次學習我們如何深入,如何得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我們偏 重在這裡。所以特別我們有個學習班,學習班的同學們好,都有這個感觸,真得利益。我 們深一層去學習,字字句句不要放過。   這個下面說得好,「又曰不可思議四十八願。四十八,一一願皆具不可思議德故」, 這句重要,願願都具足不可思議的功德,不止五個。善導大師在四十八願裡頭選出五條最 重要的,那就是「定成正覺」,第十二願;十三,「光明無量」,光明是智慧。所以惠能 大師開悟,第三句說「本自具足」,具足什麼?第一就是具足光明無量,第二個具足壽命 無量,這是利益裡頭最真實的利益。在哪裡?在菩提心裡頭。佛的智慧為什麼那麼大?菩 薩的智慧,法身菩薩跟佛好像差不多,為什麼?明心見性了。明心見性就叫法身菩薩,為 什麼?他證得法身了。什麼叫法身?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這就是法身。我們每個人都有 ,從來沒有離開過,就是不認識,把這肉身當作自己,把法身忘記,著相了。開悟的人知 道,我這個生滅身跟不生不滅的自性是一不是二,他真正相信自性本具無量功德,這個無 量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是我自己心變現出來的。所以你從整個宇宙來看,你就能慢慢 體會到自性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在日本,日本有一派專門念第十八願,十八願是什麼?十念必生;四十八願不要了, 就要一願。我在日本講經講過兩次,他們那邊的法師、同修問過我這個問題,我們專念十 八願行不行?我說會的人行,不會的人不行。他問我什麼叫會?四十八願每一願都具足其 他四十七願,這叫會;一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執著這一願,這一願裡頭圓滿其他 四十七願。這他才曉得。你把這一願獨立了不行,其他都不要了,那怎麼可以?那阿彌陀 佛的願有欠缺、不圓滿。願願都圓滿,願願都不缺,一願就是一切願,願願都是四十八願 ,這才沒有搞錯。單單執著一願,其他四十七願不要了,錯了。   所以這個後面說得好,這個我們要記住,四十八願,一一願皆具不可思議德故。「諸 願相入,而無所隔,名無礙」,把無礙解釋出來了。「由上可見四十八願互融互入,一一 皆是超世之願也」。祖師跟我們講的四十八願哪幾願殊勝,是對初學人說的,為什麼?你 的妄想分別執著還很濃,給你說這個,讓你生起信心,求願往生,慢慢再向上提升,這就 對了。   下面一段,「善導大師於《法事贊》中云:弘誓多門四十八,遍標念佛最為親。是謂 一一之願悉為念佛也」。怎麼知道每一願都是為念佛?這就是,遍是普遍,普遍為我們標 示出來念佛最為親,信、願、持名這三資糧。《華嚴》說得好,《華嚴》這句話要常常放 在心上,時時提起觀照的功夫,就是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範圍大了,一法含攝 一切法,一願含攝四十八願。我們把它擴大,四十八願能不能包括諸佛菩薩無量無邊的大 願?包括。再把它擴大,現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宗教,那些宗教能不能都包括在這個願 裡頭?包括,四十八願願願包括,四十八願任何一願圓滿包括。八萬四千法門是一門,一 門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一門就是無量法門,無量法門就是一門。這個事實真相我們知不知 道?如果真知道,你心就定了,你會守住你修習的這一門。   所以宗教需不需要改變?不需要。你信基督教,你將來生到天堂。我想到極樂世界去 ,我不想到天堂。你要真正到天堂,我們生極樂世界,到那裡就碰到了,怎麼你也在此地 ?那個人說,怎麼你也在此地?我們學的都不一樣的宗教,怎麼都在這裡?你才恍然大悟 ,《華嚴經》上告訴你的信息,你沒有聽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叫它天堂,這裡叫 它做極樂世界,其實是一個地方,妙不可言。宗教有沒有衝突?沒有衝突。衝突從哪裡來 ?是你自己迷惑顛倒來的。你要搞清楚、搞明白了,哪來的衝突?於是我們明白了,明白 我們見到不同宗教的人,跟他說什麼?一門深入,你是基督教,就一部經典《聖經》深入 ,長時薰修,告訴他這個。跟其他宗教往來,可以涉獵他的經典,我的路不變,就對了。 那些宗教都可以幫助你,你這一門是正修,其他東西幫助你助修,正助雙修。所以會的, 全是利益、全是功德;不會,那就發生障礙,甚至於造罪業。互相毀謗,互相標榜,這就 造罪業,所謂自讚毀他,不知道自他是一、一體。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知道自他一體 的時候,這一門就是一切法門、就是普門,一門深入,哪有不成功的道理?《無量壽經》 講的三個真實,你統統得到。   這三個真實,我們不按經典排列,我們按我們自己的需要,第一個,智慧,真實智慧 ;第二個,真實之際;第三個,真實的利益,這對自己。對別人呢?對別人的時候,後面 兩個要調換一下,對別人真實智慧、真實利益,後面是真實之際。排列的次第,活的,不 是呆板的。隨緣度眾,隨緣就是活潑的,所以佛法沒有定法,活的,哪來定法?佛現的身 相,沒有定相,《法華.普門品》裡面說,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你看多活潑; 他需要什麼法,就說什麼法。佛有沒有法可說?無有定法可說。由此可知,所謂的法,全 是方便法,真實也是方便。方便裡頭有真實,為什麼?你開悟,就真實的了;不開悟,真 實也是方便,妙!   這淨土宗,遍標念佛最為親。一一之願悉為念佛,沒有一樣不是念佛。「又《往生論 》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個三種莊嚴說得多了,國土莊嚴,先從依報說,就是西方極 樂世界莊嚴,十七種,說了十七種;正報莊嚴,正報有佛、有菩薩,佛,說了八種,菩薩 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太多太多了,說了四種。這三種是大分的,三種是依報、彌陀、 其他的菩薩,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無為法身就是真實之際,合 起來就是真實的利益,這是淨宗的宗旨。   淨宗學習終極的目標,我們要得什麼?真實智慧在哪裡?無為法身在哪裡?真實利益 在哪裡?都不在心外,心外無法,都在心,這個心是真心、菩提心。妄心裡頭沒有,妄心 裡頭有煩惱。真心裡面有智慧、有法身、有功德,利益就是功德,真實利益就是真實功德 ,無量無邊的功德。功是功用,德是自性本具。自性就是法身,法身是自己,不生不滅, 清淨無為。學佛終極的目標就在此地,本經上講的三種真實。真實就是自性,就是自己真 身,禪宗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我們學淨土的人,本來面目就是阿彌陀佛,阿 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名號統統叫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 不會看亂,不需要分別,一點都不會認錯。阿彌陀佛是我的老師,每一個往生的人到那邊 都成就,成就了都是阿彌陀佛,都成佛了。這一品,「必成正覺」,必定成正覺。 == 「我們學淨土的人,本來面目就是阿彌陀佛」 老法師把這句說出來,真的非常慈悲! 南無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 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那個人,大慈大悲沒有了! 我們的過失在哪裡?謙虛不夠,恭敬不夠,四攝法不夠!(慚愧懺悔!>"<) by 淨空法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8325249.A.B44.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7/31 17:47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07/31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