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上星期我談到壞智,看到壞滅;怖畏智,看到危險;過患智,看到身心生滅過程的過患; 厭離智,心生厭離;欲解脫智(Mubcitukamyata- bana),想要從生滅過程中解脫;以及 省察智(Patisankha-bana),想要從某種事物中解脫,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它,並且仔細的 觀察它,否則無法克服任何困難,包括我們的身體狀況,我們的一生,任何情況。 要克服困難的第一件事是:非常仔細的觀察它,深入了解,然後再去克服。我們不能逃避 ,逃避無法克服困難,無法解決問題,無躲藏之處,無處可去。 在緬甸,我們說:「沒有你能逃走的地方。」無論你去那裡,你仍在身心的生滅過程 中,只有透過全盤了解,我們才能克服困境。當我們發現我們被困在這個生滅過程時,我 們想要逃走,有時,我們會想:「如果我不觀察這些東西,只是離開,並且把它忘記,我 將獲得解脫。」,這不是正確的觀念。 當禪修者覺得: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令人厭煩、令人心生厭離時,覺得觀察生滅現象 一無是處,只是觀察,我們沒有真的獲得平靜。只有在剛開始時,你感到平靜、平和,因 為粗重的煩惱暫時消失。過了一段時間,只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是非常累人的,不只令人 厭煩,而是被困在這個過程裡。我們不想再觀察了,我們真的感到厭倦,卻無法逃避,只 能更仔細的觀察生滅過程;更深入仔細的觀察,心會變得更平靜,正念和定變得更強大, 然後心生捨離,這叫做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 你非常仔細的觀察所緣境,以捨離的心來觀察,以完全捨離的態度,毫無自我認同, 你沒有視它為自我,而是完全捨離,心非常輕安,非常專注。「行」指有為法,事實上指 身心的生滅過程。 這個過程叫做「行」(savkhara)和「捨」upekkha。捨指輕安,輕安有許多方面,如 精力的平衡,你不會過度用功或過度放鬆,因為兩種極端都是不平衡的。太用功不是中道 ,太放鬆和太輕鬆也非中道。在這個階段前,你急著想要克服:「我想要擺脫它,我想要 克服它,我想要逃走。」這是一種不安,是精神上的不平衡。 當你到了行捨智的階段時,你不會急著想要克服它,由於很輕安,你只是觀察。在這 個階段前,在第四觀智,你清楚的觀察生滅現象,你有點輕安,在那個觀智,它只是偶而 發生。有時,你覺得非常快樂;有時,你非常清楚的觀察所緣境,甚至執著這個清楚的觀 智。 在這個階段,你不會執著於清楚的觀察所緣境,你甚至不會執著輕安。在生滅隨觀智 階段,你感到如此平靜、平衡,你非常喜歡這種境界,禪修是如此容易,只是觀察所緣境 ,但是你會一再的錯失觀察所緣境。在這個階段,你不會再錯失觀察所緣境,你一直禪修 ,並能長久保持輕安,你有強烈的捨離感,因此這種輕安被比做阿羅漢的輕安,因為阿羅 漢一直保持心輕安。尚未開悟的禪修者,可以藉著持續的覺知來保持心輕安,而阿羅漢的 覺知是自然的,他的心永遠是輕安的。 實際上,在觀智(Vipassana-bana)中 ,只有三種智,即:無常、苦、無我。由於體 驗無常、苦、無我的程度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觀智。 在緬甸,教禪修的禪師只談這三種智︰觀察無常,厭離無常,和終止無常。在這個觀 智之前,禪修者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輕安的體驗,只是在這個階段它是完整的:身心俱輕 安。 Savkharava savkhare vipassanti. ~Vsm 628 在《清淨道論》628頁提到:毗婆舍那指以一種特殊的方法深入觀察。通常我們只是觀 察和覺知所緣境,在這個階段,我們非常清楚的觀察所緣境。Savkharava指「只有行」;S avkhare指「在行中」或「面對行」,行是所緣境,它可能是色(rupa)、受(vedana)或 心,可能是五蘊中的任何一蘊。Vipassanti指觀察,觀察一個過程,再觀察另一個過程, 不再有「你」。在這個階段,觀察變得非常清楚,以致於你覺得「沒有我在觀察」。為了 有所突破,這種「非自我認同」(dis-identification)是必要的,而且需要這種強大的 平衡。 Upekkha(捨)有許多意思,不憂不喜也叫做Upekkha。喜樂是一個極端,不樂是另一 個極端,不樂不憂是一種捨。在這個階段,禪修者沒有樂與不樂。在這個階段前,有時, 你對你能清楚的觀察所緣境感到非常高興;有時,你會因為被困在生滅過程裡而感到不悅 ,但是現在沒有樂或不樂,完全平衡,非常輕安。在這個階段前,有時精力過剩,有時不 足;現在不多不少,剛剛好。在這個觀智前,我們看到諸行,視生滅過程為過患,這種生 滅過程沒有好處。我們變得有點不滿,不是不高興,而是心生厭離。 但是,在這個階段,不再有不滿;在這個階段前,有「欲解脫和該怎麼辦」的狀況; 現在,不再有「欲解脫和想做某事」的狀況,現在是全心全意的觀察,觀察變得更簡單, 禪修變得更簡單。 在這個階段前,有時,因為你視身心的生滅過程為過患,你不想全神貫注的觀察,因 此,你認為:禪修不再令人滿意,或禪修不像過去那麼好,但是現在這種狀況不再出現。 心完全捨離,沒有自我認同,別無他求,只是觀察所緣境,這是最好的心境,不想再做任 何事,完全專注。請想像這種心境,並觀察你有多解脫,一無所求,無論發生什麼事,都 不重要,只是完全專注。 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不是追求某些事物,就是捨棄某些事物,我們一直在做這兩件 事︰執取某些東西,或捨棄他們,這是令人非常疲累的。 在這個觀智,禪修者不再執取任何事物,不再捨棄事物,而是非常專注,全心全意的 觀察生滅過程,無論何種所緣境生起,都非常專注,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在這個階段,你 不再擔心任何事,即使那時你死了,你也不會覺得意外。 我們總有一天會死,死的最好方式是在那種心理狀態,完全接受生滅過程,完全專注 ,具足正念,沒有抗拒、恐懼,這是一個人要去世時最佳的心理狀態。 我曾告訴你們:有幾次,我病得很重,我患了瘧疾、扁桃腺炎、慢性痢疾,我病了好幾個 月,我變得非常虛弱,病得要死。起初,我真的擔心,也怕死,我不想死,我說:「不, 我想活著。」,但是,我越是執著生命,我變得越累,因為我擔心太多:「某人必須為我 做某事,沒有人幫我做事,他們為什麼要放棄,沒有人在旁邊。」因為我無法移動,我無 法叫任何人。我在想:「他們為什麼離開我,沒有幫我做什麼?」這種念頭使我不悅和疲 倦。最後我想:「或許因為他們無法做任何事,所以他們放棄。」我的朋友說:「他一定 昏迷了。」因為我不再移動。很久以來,我一直執取生命,但是那時我非常疲倦,我想: 如果能睡個覺多好,能平靜的入睡多好。我決定放下,我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我想 :「如果會死,我要很有正念的死。」於是,我放下所有的念頭,儘可能放鬆和讓心平靜 下來,並且保持正念。慢慢的,我的心變得越來越平靜,我發現我不再疲倦;疲倦消失了 ,心變得更平靜、平和,我睡著了。當我醒來時,心非常平靜、平和;我無法移動或說話 ,我想:如果我那時去世,我真的了無罣礙。 我們為什麼怕死?因為我們執著,如果我們不執著,則無有恐懼。禪修為死亡做非常 好的準備,禪修是必要的,也非常重要。人們不想思考死亡,當他們聽到死亡時,他們不 想聽,不想談論。 那些準備死的人,是真正的在過日子;大多數人雖然活著,卻不知如何過日子,我們 揮霍生命,不夠專注,而且沒有從生命中充分學習。 這個觀智是最好的觀智,因為在這個階段心無恐懼,心非常清淨、清明、平衡、平靜 ,不會興奮,沒有喜樂,世人的心境無法與它相比,此時,無須努力,不會緊張、緊繃。 在這個階段前,我們努力的去專注,去禪修,我們會緊繃,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放鬆;在這 個階段,一切事物是如此輕柔、溫和、輕鬆,心非常平靜,沒有執著。在這個階段前,在 第四觀智,我們甚至感到更平靜,但是我們執著它,這是一種障礙。 平靜本身不是障礙,執著平靜卻是一種障礙,在這個階段根本沒有執著,所以心非常 清淨。執著是一種慾望,一種貪(lobha)。此時,心不會為任何事感到興奮。有時,在第 四觀智會感到興奮、高興;但是現在不會再興奮。 禪修者非常清楚、準確的觀察所緣境,每個觀察正中當下的目標,非前面也非後面的 目標。在開始階段,有時,覺知意識跟不上所緣境;所緣境生起後,我們才記得所緣境生 起,只是那時沒有觀察。有時,我們期望所緣境生起,說道:「如果所緣境生起,我會觀 察它。」例如,當我們要移動時,我們會想:「我要移動,我會觀察我的動作。」我們的 觀察稍微慢了些,並未瞄準目標(所緣境)。在這個階段,觀察的心總是準備好了,隨時 瞄準目標,緊緊跟著所緣境。當所緣境生起時,覺知的心已經在那裡(正在觀察所緣境) ,這是為什麼禪修者不會急於觀察的原因。 Evamevayaj sabbasavkharehi mubcitukamo hutva patisankhanupassanaya savkhare parigganhanto: ahaj, mama ti gahetabbaj adisva, bhayab ca nandib ca vippahaya, sabbasa vkharesu udasino hoti majjhatto. ~ Vsm656 (「如是此(禪修者)欲從一切諸行而 解脫,以省察隨觀智而把握諸行,觀察不應執彼為我和我所,捨斷了怖畏與喜欲,對一切 諸行不關心而中立。」《清淨道論》656頁) Evameva:指如是;Mubcitukamo hutva:指欲解脫; Sabbasavkharehi:指從諸行;Pa tisavkhanupassanaya:指藉著省察諸行;Savkhare parigganhanto:指觀察行;Ahaj mam a ti gahetabbaj adisva :而非觀察「我」或「我的」;Gahetabbaj:指摭取、保持;Ad isva指不觀察;Ahaj:是我;mama:是我的。 每當你觀察諸行時,你知道這不是我,不是我的,你不會執著任何東西,你無法保有 任何東西,你不在乎它,完全不感興趣。在這階段前,你視它為怖畏,在這個階段,沒有 怖畏,沒有喜歡或不喜歡。Vippahaya:指捨棄、克服怖畏和執著;Udasino hoti majjhat to:只是在中間(保持中立);Sabbasavkharesu:在諸行中。 事實上,這是中道,禪修者非常接近中道。在這個階段前,心不是在這邊,就是在另 一邊,而非處於中道。Majjhatto指就在中間。 有時,你放鬆一會兒,當你放鬆時,你的心仍然具足正念。短暫的念頭可能生起,它 可能持續不到一秒鐘。當我說一個念頭時,不要認為在那片刻,你在想一句話或一些話。 此時,你清楚的觀察「這只是空的過程」,沒有人,沒有我,沒有靈魂。 Subbamidaj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ti. ~~ MN ii.263 在巴利大藏經《中部》第二冊263頁提到:這個生滅過程沒有「我」、「我的」或屬於 我的東西。之前,類似的念頭和觀智會生起;在這個階段,觀察越來越清楚。你會發現: 這個生滅過程不遵從任何人的願望,它只是不斷的生滅。 Puna capararj, bhikkhave, ariyasavako iti patisabcikkhati ---'nahaj kvacani kassaci kibcanatasmij, na ca mama kvacani kismibci kibcanaj natthi ti. ~ MN ii.263-4 在《中部》提到:Nahaj kvacani kassaci kibcanatasmij :沒有什麼需要我擔心的, 也沒有人需要擔心我。有時,我們會擔心他人;有時,我們擔心他人牽掛著我們;我們也 會這樣想:「噢,某人牽掛著我。」現在,你會發現:「我不需要牽掛任何事或任何人, 沒人需要擔心我。」在觀察生滅過程時,別無他物,只有生滅現象。 Evam eva sace savkharupekkhabanaj santipadaj Nibbanaj santato passati, sabbaj savkhara-pavattaj vissajjetva Nibbanam eva pakkhandati; no ce passati punappuna savkhararammnam eva hutva pavattati.~~ Vsm657 (「如果彼(行捨智)見寂靜的涅 槃寂靜,則捨一切諸行的轉起而證入涅槃。若不見涅槃寂靜,則再以諸行為所緣而轉起。 」《清淨道論》657頁) 在這個階段,禪修者觀察這個過程的結束時,是真正的平靜。我們想要有某種形式 (form),想要過某種生活,想要處於某種狀態,我們有這些渴望,我們不想放下身外之 物。在這個階段,心會清楚的觀察:生滅過程的結束是真正的平靜。在心培養足夠的精力 、清明和放棄觀察生滅過程前,雖然禪修者了解每個過程都是苦,但是心仍然會退卻。 當心培養足夠的精力時,禪修者會捨棄諸行,進入涅槃。如果禪修者無法進入涅槃, 他的心會回來觀察諸行,觀察這身心的生滅現象,這會一再的發生。心有時想進入涅槃, 但是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做。心會退卻,並繼續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直到心變得越來越清 明。當這發生時,禪修者應該了解這個過程。有些人會變得很沮喪,說道:「我一再的退 卻。」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幾個星期前,我告訴你:抓住一根繩子,在兩座山之間有一道非常深的峽谷,有一棵樹, 樹上懸掛著茂盛的葡萄。你抓住繩子,搖盪;當你覺得你的搖盪不夠力時,你怕你會掉下 去,因此你不能放開繩子,又再回到這邊,然後你更用力搖盪。幾次後,你覺得你已有足 夠的衝力,然後你非常快速的搖蕩,非常快,然後你放掉繩子。那時,你不在這邊,也不 在那邊,你在中間,然而你已經離開這邊,你能回來嗎?不能,你不能回來,因為你已經 放掉繩子。雖然你不在那邊,但是你將以你所有的力氣到那裡,無法停止。「已經放下這 邊」指你不再觀察身心的生滅現象,你的觀察的心完全止息,即身心生滅現象的結束。 從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到下一個觀智,即是這種狀況:你已經放下了。這 種搖擺的狀況稱為「行捨」或Parikamma anuloma gotrabhu。Parikamma指遍作、準備,你 的心先準備,先培養動力;Anuloma:指順的、隨順的,此處指相同的心境,而有更多的動 力;Gotrabhu:意為種姓、種姓者,此處指禪修者已經捨離此岸,但是卻未到達彼岸。 然後,禪修者的身心生滅過程進入止息狀態,這是所謂的道智。它非常快速的產生, 以一系列非常短的瞬間,因為每一個心識只持續一秒鐘的千分之一或百萬分之一;每個心 識連續生起,那時,禪修者不再退卻。之後,十分安靜、寂靜,不生不滅,禪修者不再觀 察生滅現象,因為他無法再觀察。在你進入涅槃狀態之前(涅槃指痛苦煩惱的止息,而非 生命的止息),你可以觀察生滅現象;當你證入涅槃時,你不會再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 因為要觀察生滅現象,你不能處於涅槃的寂靜狀態,這是為什麼禪修者證入涅槃後,無法 再觀察自己的心理狀態。 在這個階段後的另一個觀智叫做觀察智(paccavekkhana-bana),在這個觀智,你觀 察:「片刻前,有生滅現象﹗現在沒有生滅現象,非常平靜、寧靜、清明。」這快速進入 止息狀態的心是強而有力的,一旦進入寂止狀態,你覺得全然不同。過了一段時間,你從 寂靜狀態中出來,因為道智的生起只有片刻,果智的生起也相當快,這取決於禪修者的精 力。之後,你省察有什麼生起,當你在省察時,心非常平靜、平和,你回顧又回想。事實 上,觀察智是一種思考,你思考並了解:完全的寂靜是來自身心生滅過程的止息。 禪修者思考許多事情:思考道(magga)、果(phala)、涅槃和根除煩惱,以及剩下 的煩惱。開悟的第一個階段(初果)根除我見和疑。在第一觀智,你已經去除一些我見和 疑,去除錯誤的自我觀,和對以前及以後所發生之事的懷疑,以及各種懷疑。在這個階段 ,已經完全根除我見和疑。 以下是《清淨道論.注釋》中重要的句子: Tikkhavisadasurabhavena savkharesu ajjhupekkhane sijjhamane taj panetaj savkhar upekkha-banaj anekavaraj pavattamanaj paripakagamanena anulomabanassa paccayab havaj gacchantaj ~ VsmA II, 459 Tikkha指銳利;Visada指清楚、明瞭;Surabhavena指有勇氣;Sura是勇敢、勇氣。我 們是如此的執著,以致於即使非常痛苦,我們仍不願放下。要放下所執著的事物,需要勇 氣,許多人想保持原狀,因為他們不想改變。 我們的心非常矛盾,我們想要改變,我們想要解脫,我們想要平靜,但是我們又要保 持原狀。很多心理學家指出這個問題。 有些人罹患神經病,他們執著他們患神經病的狀態;有些人很沮喪,他們執著他們的 沮喪,要看破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知道觀察生滅現象是令人疲累痛苦的,到了這個階段, 當我們觀察將要發生之事,而且知道我們會完全改變時,我們不會再一樣,我們會害怕! 我們要有勇氣去改變,沒有改變,我們如何能成長﹗如果我們依然故我,我們無法成 長。 因此,Surabhavena(有勇氣)這個字非常重要。由於有勇氣,我們一直觀察諸行,觀 察身心生滅的現象。行捨智的過程一再發生,它產生越來越多的動力和精力,而終致成熟 階段(paripakagamanena)。 某些觀智到了成熟階段,它會一再的重複,觀智會變得越來越強。好像憤怒一般,如 果你想一些讓你忿怒的事,你會越想越氣,變成大怒。同樣的,你觀察諸行時,心生捨離 ,而且越來越想捨離,直到你真的放下。 在你放下的那一刻,你是解脫的。我們想解脫,我們一直想:「我要解脫,我要解脫 。」但是為什麼不肯放下? 我們認為:在身心生滅的過程中,有值得保有的東西,有屬於我的東西,有我喜歡的 東西,雖然我不喜歡它的某一部分,但是有我喜歡的那一部分。 我們抓住它,但是當你發現沒有什麼值得保有,沒有什麼可以執取,它不屬於我,我 不再想要時,當你處於這種狀態時,你會放下。 許多人過去經常告訴我師父,他們說:「師父,我真的不喜歡再來這個世界,我非常厭惡 生命,活著是如此累人,喜樂少,痛苦多,有太多的負擔。」那時,我是一個年輕僧侶, 只受戒幾個月。我師父說:「如果你真的不想要,你不會有這些東西。」我非常驚訝,我 不想要,有那麼簡單嗎?稍後,我了解:雖然我們說:「我們不想要」,但是我們仍然抓 住不放。我們不想要,為什麼不放下?我師父談話的方式非常溫和,他從不會花太多精力 說話,也從不想說服別人,不想改變他人的信仰。當許多信徒和弟子們問相同的問題時, 他會說:「如果你真的不想要,你不會有這些東西;你會有這些東西,是因為你想要。」 就這麼簡單。 我們會得到它,是因為我們想要。我們不快樂,因為我們自尋煩惱,然而我們卻否認 。我們說:我只要快樂。你所謂的快樂是什麼意思?是欲望的滿足嗎?如果我們一無所求 ,那麼我們便能解脫。有勇氣去改變非常重要,我們需要勇氣去改變、學習和成長。 在這方面有許多心要︰那就是要勇敢,要清淨。想要解脫意即想要清淨,如果你真的 想要解脫,必須淨化自己,讓戒清淨,讓心清淨,讓見清淨,沒有清淨,我們不可能解脫 。這是為什麼那本有關禪修的書叫做《清淨道論》,藉著清淨,我們才能解脫。 如果我們真的想解脫,我們必須觀察內心深處,我在做什麼?我的動機是什麼?我的戒清 淨嗎?我的心清淨嗎?我有足夠的勇氣嗎?如果我們的戒清淨、心清淨,我們會解脫的, 因此我們必須過清淨的生活。如果我們想要某樣東西,如果沒有付出,我們無法得到它。 任何種類的事,例如,如果我想得到你的尊敬,如果我值得尊敬,我會獲得尊敬。如果我 想要你的慈心,如果我值得接受你的慈心,我會獲得你的慈心。所以,在我們一生中無論 發生什麼事,這是我們應有的果報,我們不會得到不該得到的東西。我們常抱怨:「噢﹗ 為什麼這發生在我身上?」請告訴自己:「這是我應有的果報。」 無論是好是壞,事情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是因為我們應該受此果報。一旦你了解其中 的因果報應,你不會怨天尤人,你不會責怪你的業,也不會責怪雙親和政府。我們責備他 人,是因為我們把責任歸於他人或外在環境,我們沒有負應負的責任,一旦你發現事情發 生在你身上,是因為你應該受此果報,那麼你會學習、成長和改變,情況會越來越好,無 論我們做什麼事,正確的心態非常重要。 在最後幾個重要關頭(觀智),生滅過程中的三個特色:無常、苦、無我會變得非常 清楚。例如,如果禪修者觀察生滅現象更清楚,他會清楚的看到無常,而不會轉到另一種 特性。在開始階段,有時,你會從無常轉到苦或無我;然後,只觀察一種特性,這個特性 變得很清楚。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要了解這些事情是非常困難的,一旦你有經驗,你會發現這是十 分自然的,事情應該按那種方式發生。在最後一刻,你不是觀察色法,就是觀察心法(受 、想、行、識),你只能觀察五蘊中的一蘊,因為你無法在同一時刻觀察五蘊,因為在同 一個時間,一個意識只能觀察一個所緣境,所以你必須一再的觀察它,例如,如果你正在 觀察受(vedana),你會觀察受無常、受苦(vedana–dukkha)或受無我(vedana-anatta )。如果你在觀察色蘊,你把色蘊視為無常、苦、無我,這三種特性的其中之一會一再的 重複,你不會轉向另一個目標或另一種特性。 這是為什麼當你禪修時,你在觀察受(vedana),它會越來越清楚,你跟著它,觀察 得更清楚是非常重要的。無論何種心法(受、想、行、識),要一再的觀察,使它越來越 清楚。通常,你們觀察五蘊,如果你能徹底觀察其中一蘊便足夠了。 從放下那一刻起,禪修者無法再觀察五蘊中的任何一蘊,他看不到無常、苦、無我, 只能看到完全的寂靜、止息。因此,禪修者了解:涅槃指生滅現象的完全止息。這是非常 難談論的,它不是不存在的東西,如果我們說:涅槃的意思是「一無所有」,那麼,我們 也可以說涅槃不存在。 涅槃是一種經驗,在證入涅槃時,觀察的心和所緣境兩者都止息了,禪修者覺得一切 都止息了。 你可以舉例說明嗎?涅槃的境界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我們無法談論它(不可說)。 就像你背負很大的負擔,你把它放下﹗或是你在拉非常沉重的東西,繩子突然拉斷﹗ 在巴利大藏經《相應部》有非常短和清楚的句子︰ Yaj kibci samudayadhammaj , sabbaj taj nirodhadhamman ti. ~~ SN v.423 Samudayadhammaj 指自然生起的法。任何自然生起的法,都會自然消失。你清楚的觀 察到︰會自然生起的事物,也會自然滅去。 在那個觀智之後,禪修者省察他的體驗,和觀察諸行的結束,這是完全的止息、平靜 。過了一陣子,禪修者再度回來禪修。當禪修者再回來禪修時,他開始觀察生滅現象,不 是從行捨智開始,而是從第四觀智生滅隨觀智開始。這也是另一個突破性的進展,在這個 轉捩點後,你可以再清楚的觀察生滅現象。 證了初果的禪修者已經去除身見(sakkaya-ditthi,薩迦耶見)、疑和戒禁取(silab bataparamasa)。有許多禪修的方法,有許多人在禪修。如果禪修者相信:只修習止禪便 能完全解脫,這是一種「戒禁取」。在佛陀時代,有些苦行者,他們相信:「只要行為像 母牛一樣便可解脫,便可去除所有的煩惱,像動物一樣的行徑,折磨自己的身體,可以去 除所有的煩惱,你會變得清淨。」這是一種錯誤的修行。「戒禁取」指錯誤的修行,並且 相信它會導致解脫。 當禪修者已經證得初果,此時,他會了解:其他的修行方法無法導致究竟解脫,只有 八正道能導致解脫,證入涅槃,此外,別無他法。 任何沒有八正道的修行,雖然會使你的心稍微平靜、平和,卻無法使你解脫。它有它 的價值,正如修習止禪一樣,有它的價值,但是無法導致解脫,這是你修行的一個階段, 而非最後階段,它無法達到最後的目標:究竟解脫。有很多修行法門,如果你修那個法門 ,許多人說:那也可以證入涅槃。其實不然,證入涅槃的唯一方法是:觀察你自己的身心 的生滅過程。 禪修的基礎是:你必須持戒清淨,能過「正命」的生活,因為如果不清淨,心絕對無 法培養足夠的勇氣、動力和清明。如果你過著有罪惡感的日子,你絕對無法清楚的觀察所 緣境,並且把他們放下。犯罪如處獄中,它使你無論身在何處都不得解脫。當你感到有罪 或羞愧時,你無法有任何進步。 能夠持戒清淨,維生的生計(正命)清淨,保持心清淨,這是必要的,這些若不清淨 ,你不可能真正解脫。有些禪修者認為:受持五戒並不重要,他們沒有盡力去持戒。如果 你在禪修,卻不受持五戒,並且相信禪修能使你解脫,這是「戒禁取」,是錯誤的修行, 執著錯誤的修行,相信錯誤的修行。 有些禪修者在禪修時,偶爾心會非常清淨、平靜,他們誤以為這是涅槃。當禪修者證入涅 槃時,他會發現:以前的經驗並非真正的涅槃,對涅槃的誤解會被釐清。只有在證得三果 時,我們才能完全克服貪、嗔和挫折。初果並未根除貪、嗔或挫折,只根除邪見和疑。證 得初果(須陀洹)的聖者仍然享有感官之娛,但是他持戒清淨,絕不破戒,甚至沒有要破 戒的念頭。例如,他享用美食,他絕不會破戒去得到他的食物,諸如此類。他維生的生計 (正命)也非常清淨,即使他在做生意,絕不會欺騙他人。他可能會沮喪、悲傷、忿怒, 每當他觀察這種心境時,他會發現:這只是一種心境,並且很快的從中跳脫出來,而不會 被困在那裡。 證得二果的聖者,並未根除所有的煩惱,只是貪和嗔比較薄弱。即使證得三果的聖者 仍然有一些煩惱,仍然執著一種非常特別的生命(生在無色界),一種清淨的生命體,沒 有感官之娛,不貪不嗔,但是他仍然享有清淨、寂靜之樂。此外,有種非常接近驕傲的滿 足感,你為你的成就志得意滿, 這是一種非常隱微的驕傲和執著,這種隱微的驕傲和執著 只有在證得四果阿羅漢時,才能完全根除。如果一個法官已經證了初果須陀洹(sotapanna ),他絕不會做錯事,絕不會收受賄賂或貪污,他非常公正和誠實。 證得初果的聖者已經根除五蓋中的疑,和非常強的貪(kamacchanda),和非常強的嗔 (vyapada)。悔(kukkucca,惡作)在證得三果時才被根除,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在某些宗教,我們會聽到:如果一個人做錯事,他想到他的罪行,因而感到不開心、 悲傷、哭泣,並且痛打自己。他們認為:這樣做是一件好事,「後悔」是一件好事,但是 在佛陀的教義中,這是不好的。怎麼說呢?如果有人已經犯了嚴重的錯誤,卻不後悔,這 樣好嗎?源於深入的了解的後悔是好的,這表示你不會為此而哭,而是從中學習:「是的 ,我已經做錯事,我不會再犯錯。如果我必須因而受苦,我會勇敢的承擔後果,而不會為 它哭泣。」 老是想著你做錯事,因而不開心,無法做其它事情,這是沒用的,不要浪費你的時間 。如果你已經做錯事,要從中學習,並且改正自己的錯誤,繼續你的工作,去做一些善業 。佛陀的教誨是:要我們繼續過日子並從中學習、成長。 你知道kukkucca(惡作、後悔)的意思嗎?我們把它翻譯為悔恨,kukkucca的字根是kud和 kata,這兩個字合成kukkucca。Kud指惡;Kata是做,這並沒有清楚的解釋它的意思,這個 字的真正意思是:你在悔恨,悔恨是惡事,它本身是對身心有害的。深入觀察你的心,當 你在悔恨時,你的心境如何?它是平靜的嗎?不是﹗如果你深入觀察,你會發現:你越是 悔恨,這表示你對它越執著,你也執著自我。觀察這些事情是非常有趣的。即使證了初果 須陀洹,也無法真正去除惡作、悔恨;甚至證了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也無法去除 惡作;只有證了三果阿那含(anagami)才能根除惡作。 道德感、道德行為與智慧有關,因為有智慧所以不會造惡業。如果你已經做錯事,怎 麼辦?你會後悔嗎?當你感到慚愧時,你為什麼感到慚愧?因為有人發現了,是嗎?如果 這是原因,那麼這不是真正的羞恥心,這只是為了保護你的自我形像,這是更大的自我, 你所要保護的自我。 真正的道德行為、羞恥心與智慧有關,如果認為:這是可恥的,我不會去做這種事。如果 你已經做了「你認為是非常可恥的事」,那麼你不會再去做同樣的事。你不會再過著羞愧 、悔恨的日子,不會無法做更好的事。你必須克服羞愧和悔恨,並且要做好事,改變自己 ,修正自己的錯誤。我們必須以悲心和寬恕來了解別人,因為我們會犯錯是很自然的。即 使是阿難尊者,當他修行波羅蜜(paramis)時,他也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即使是未來佛 ,在因地時,也曾犯了嚴重錯誤,他誘姦婦女。阿難尊者過去世是一個金匠,許多富有和 美麗的婦女請他打造金飾、珠寶,他誘姦許多婦女,他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貪慾,從這 些錯誤中,你可以學習、成長,而終致解脫。 一個證果的聖者持戒清靜,無須替自己辯護﹗我聽過許多辯護之辭,人們說:「雖然 他已經證悟,因為有太多誘惑,所以他犯了錯。」這是辯護之辭。在佛陀時代有許多宗教 團體,其中有些人相信:已經證得初果的人,因為他仍然有貪、嗔、挫折、驕傲,他可能 生在惡趣。佛陀說:「不然,證了初果的人雖然仍有一些貪、嗔、驕傲,但是他的心夠清 淨,不會生在惡趣。」 我們的一生是我們的心的結果,當心變得清淨高貴時,這個人不可能生在惡趣。 證得初果的聖者不會打妄語,但是其餘的口業仍然可能發生。一個預入聖流者,可能 會綺語,說一些廢話,但是絕不會造像殺生、偷盜、邪淫等惡業,也不會有邪命(錯誤的 謀生方式)和在做生意時詐欺等事情發生。 證得二果的聖者尚未斷除所有的煩惱,只是減輕許多;證了三果的聖者則斷除邪思維( miccha-savkappo)、兩舌和惡口;只有四果阿羅漢完全斷除綺語、邪精進、邪定、邪解脫 和邪智(miccha- bana)。 問與答︰即使已經證了初果的聖者,仍然有一些煩惱。很多人說:「這個人應該已經證果 了,你看:他喜歡看報紙,喜歡美食。」只要他能受持五戒,就夠好了。 問與答︰有些人問佛陀同樣的問題,他們問:「在其他宗教團體中有阿羅漢嗎?」佛陀沒 有說:在其他宗教團體中,有或沒有阿羅漢。佛陀回答:「任何圓滿修持八正道的人能夠 開悟,能成為阿羅漢。」判斷的標準是八正道,請研讀八正道,看看是否遺漏其中之一, 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想想八正道中你是否遺漏其中之一,你是否仍然相信:沒有修行那個遺漏的正道,仍 然能夠解脫證果。 問與答︰在八正道裡,毗婆舍那屬於正念和正定,另外還有正命、正見、正語、正業、正 精進、正思惟。一個有邪見和邪思惟的人如何可能開悟證果?如果沒有正命、正語、正業 、正定、正念、正精進;如果沒有戒、定、慧,沒有人能究竟解脫。一個人在開悟前,至 少必須圓滿修持八正道,至於時間的長短並不重要。 問與答︰開悟是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來的,然而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可能只需幾 分鐘或幾小時。在佛經裡提到:某些出家人甚至在一剎那間成為阿羅漢,他們的心已經高 度發展,一旦他們知道如何修行,他們會勇猛精進,並突破四個階段,直接證得阿羅漢果 位。 問與答︰其間沒有間隔,你無法想任何事情,一個意識接著一個意識,非常敏銳清楚的觀 察,只觀察無常、苦、無我三種特性的其中之一,所以觀察變得越來越清楚,最後完全放 下,這些是非常強的觀智。在此之前,你會看到一系列的無常、苦、無我,其間沒有任何 間隔,但是這個觀智是弱的。在最後幾個觀智,專注力變得越來越強,最後,心準備放下 。 問與答︰我們一次只能看到其中一個特性,無法同時看到三法印(無常、苦、無我)。 問︰你怎麼知道你沒有在想? 答:當你認真觀察時,你沒有在想,根本沒有想,就像在一個暗夜,你仰望天空,突然有 一道閃電,你看著它,它消失了。此時,你沒有想像,你真的看到,這與想像大不相同。 在開始階段,這會偶爾發生,因為你無法一直保持正念,即使你定期禪修,有時,你會看 見;有時則看不見;有時,你的觀察很模糊,有時很清楚。 捨是必要的,非常輕安,完全捨離,完全平衡,非常清楚的觀察,沒有任何念頭。當 心非常清淨,接近止息狀態時,根本沒有任何念頭,此時,所緣境的生滅現象變得非常快 。 問與答:從第四觀智起,心變得越來越平靜,定力越來越好,其間短暫的念頭可能生起, 一旦你注意它,它會消失,不會持續下去。念頭的生起變得非常弱,你觀察它,它會消失 。在後面的觀智,特別是過患智,你有很多念頭:「噢,那麼多過患,我喜歡的東西在哪 裡?有什麼令人愉快的?」如果你想太多,你會不開心,「不要想」是非常重要的。當你 心生厭離,且對生滅過程感到不悅時,如果你停止禪修,並想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悅之事 ,你會覺得無法忍受。觀察生滅現象的過患,你會心生厭離,並且對很多事感到失望,你 會對你的生活不滿,並且變得非常鬱悶。當你處於這個階段時,不要想是非常重要的。 打妄想是非常危險的,「想」蘊會成為障礙,你也會變得非常情緒化。有觀智的人不 會鬧情緒,因為有清明的智慧,不會自滿;在生滅過程中無樂可言,這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你在想,你會鬧情緒、不開心和沮喪,所有的外境會使你更生氣,你會被別人、 噪音和其他事情激怒;有時,你會生氣,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沒有益處。修習觀禪有 益健康,但是當你忿怒、心煩、沮喪時,你的心變得不健康,所以「不要想」是非常重要 的。想的過程加上一些定力,會使事情變得更強烈,定使所有的外境變得更清楚。如果你 想要享受任何東西,讓你的心平靜下來,如在定中,你會享受更多。 當我讀書時,如果我的心非常焦慮,此時,我無法享受讀書的樂趣,如果我想要閱讀一本 書、一個故事、一首詩或一句格言,我必須讓我的心非常平靜、平和,此時,每句話富有 深意,我真的喜歡我所讀的;觀賞風景亦然,如果我的心是平靜的,我看日出日落,我會 非常專注,這景象變得如此美,這世界是如此美好。當心焦慮時,你無法欣賞風景。同樣 的事,當你的心非常專注時,如果你想一些令人恐懼的事,它會變得更令人害怕。當你過 於焦慮時,你不會害怕,你不會生氣,因為你的心太散亂。一顆散亂的心、焦慮的心無法 接受任何事物,因為有許多愚癡(moha)。掉舉非常接近癡;掉舉指散亂的心、浮躁的心 。 每當心變得平靜、專注時,不要想任何事,因為「想」是禪修的一大障礙,無論想的 內容是好是壞。最重要的是:當念頭生起時,仔細觀察那個念頭,如果你仔細的觀察它, 它會消失。每當念頭生起時,請仔細的觀察它。 很專注的觀察生起的念頭,這念頭會消失,然後再把心帶回禪修的所緣境。 不要想,有時人們喜歡想。如果你發現你喜歡胡思亂想,觀察這「喜歡」和「想要想 」。想是「我是」(I am)的創造者。當你停止想時,你有時會有失落感,沒有什麼可以 讓你抓住。想是一種執取,當你因為某人而生氣時,你一直在想那個人,這表示你執著那 種想法,你執著所發生的事,你放不下。 -- 從一顆平靜的心修行所得到的知識,和從研讀中所得到的知識實在相差甚遠。從研讀中所 得到的知識,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知識(智慧),但我們的心卻試圖握持和保留這種知 識。我們為什麼要試圖去保留它呢?終究會失去它的呀! ---阿姜查《流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Cid:這一篇在原書應該是"第九講" :) 218.166.203.35 07/20 19:24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7/20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