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壞智、怖畏智、過患智、厭離智、欲解脫智、審察智 在談論觀智(Vipassana insight)之前,我想要釐清我前兩天一直想的事。三月27日晚上 ,我聽到一件非常可怕的消息,我為那些自殺的人感到悲哀,在南加州,有39人集體自殺 。為什麼?我不知道新聞的細節,但是不管他們為什麼自殺,自殺不是一件好事,這顯示 人們想要的不只是錢和感官之娛。他們需要指導和教誨,他們需要好的領導人,可惜他們 沒有好的領導,他們被誤導。死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沒有好的理由去自殺。 我將告訴你們有關佛陀和他的一些弟子的故事,他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當佛陀的大弟子 們證得阿羅漢果後,他們儘可能的活得長壽,對於身體來說,活著是自然的,他們知道他 們什麼時候會死,這意味著他們將要般涅槃(Parinibbana)。對阿羅漢而言,死亡與凡人 不同,凡夫死後還會再生、輪迴,而阿羅漢去世後,不受後有,輪迴的過程已結束。因此 ,這些大弟子來見佛陀,說到:「我將在某日某時般涅槃。」佛陀從未說可以或不可以, 因為告訴他們:「不要涅槃」,是對生命的執著,佛陀從不鼓勵。如果佛陀告訴他們:「 入般涅槃是一件好事。」,這是讚美死。你知道佛在那種狀況說了什麼嗎?佛陀說:「你 知道你般涅槃的時間。」,了解佛陀為什麼這麼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從不說:「你去般涅 槃」或說:「不要般涅槃」。 死無法解決問題,我們無法透過死來解決任何問題。如果死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法,它 會非常好。我年輕時認為:「如果不再有生命,這是好現象。」但是我們會再生,這是事 實。你現在做什麼和你是怎樣死的,會影響你的來生。 即使我們必須死,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善終,有正念的去世。死永不該做為解決之道, 佛陀從不讚美死。 我為那些自殺的人感到悲哀,他們真的想要某種東西,他們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他 們放棄感官之娛和自己的生命,希望死後會更好。這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這也顯示社 會令人非常不滿。許多人有錢並享有感官之娛,但是他們不快樂。 我鼓勵人們參加社團,但是你必須仔細選擇,你必須知道社團的目標是什麼,和教些 什麼。在這裡,我們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也知道我們的目的是什麼。 決不盲目的跟隨老師,包括我,佛陀不鼓勵人們盲目的跟隨他。 你們大多知道《Kalama經》,佛陀談到不信,這非常重要,他的教導頗具革命性。正 確的了解法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佛教徒有時也會誤解佛法,如果你了解佛陀的基本教導 ,你會發現它是否真實,有許多顯著點可以驗證。 現在,將繼續討論毗婆舍那,有些人寫或談論毗婆舍那,我發現:他們所寫或所說的 是錯誤的。他們談論毗婆舍那,然而他們說的並不正確,他們所理解的觀智或開悟是錯的 ,這是我想用簡單語言,清楚的解釋「觀智和開悟的意思」的原因,好讓你們了解。如果 有人和你談論,你知道是否真實。這是為什麼我引用巴利文(這是佛說,是經證)的原因 ,你可以去驗證。 今天我將談第五觀智,前四個觀智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慢慢的詳細的談論。一旦你到 了第四觀智,其他的會很容易。 第一觀智很難,第二和第三不難,第四觀智很難,如果 你一直禪修,第五觀智將自然發展。在第四觀智,你非常清楚的看到生滅現象;在第五觀 智,生滅現象變得更快速。過了一段時間,你看到滅去、滅去,如果你專注,你會看到生 起,但是你不再專注於生起,你把注意力放在滅去而非生起;你很專注,只是不再專注於 生起。 當你觀察時,你看到消失,你無法再清楚的觀察,你只是如驚鴻一瞥的觀察,這是第 五觀智的特色。另一個重要的特色是:當你注意聲音時,你聽到聲音,然後消失;你注意 身體的各種感受,在你觀察它時,他會消失。你也知道「觀察的心」消失,在相同的過程 中沒有中斷,沒有任何念頭生起,你會觀察到兩者消失。有個巴利文Bata,Bata 是被知的 意思,或被知道的東西,當你注意一個物體時,那個物體叫做Bata。禪修者看到這個物體 的消失、滅去。 Bana指有智慧的意識,這有智慧的意識觀察所緣境的滅去。能觀察事物的消失是智慧 ,是無常智(anicca-bana)。禪修者觀察所緣境的生滅,他清楚的觀察所緣境的滅去。此 時,觀智(有智慧的意識) 也消失。所緣境消失,智(bana)也消失。在相同的過程中, 每當禪修者專注於所緣境時,無須刻意觀察,他可以看見兩者的滅去。每次的觀察是一個 接一個,其間沒有任何念頭,這是第五觀智(Bhanga-bana,壞智)非常重要和明顯的特徵 。Bhanga指滅去、消失。 在這個階段,每當禪修者禪修時,無論所緣境是什麼,(不再觀察形狀,而是觀察感 受),禪修者觀察感受非常快速的消失,一個接著一個,非常清楚。所有的形狀和形體消失 ,這表示你不再注意形狀和形體,你只觀察感受和他們非常快速的消失。觀察所緣境非常 快速的消失是第一個壞智(pathama-bhanga-bana);觀察「觀智」的消失是第二個壞智( dutiya-bhanga-bana.),兩個壞智合在一起成為完整的壞智。在任何觀智,有開始階段和 成熟階段。剛開始,你觀察所緣境非常快速的滅去。當這個觀智更成熟、強大時,你觀察 毗婆舍那意識(觀智)也一起消失。 你觀察所緣境的消失,和觀察「覺知所緣境消失的意識」的消失。消失並非指變成另 一種形式,這是我想要釐清的。無常並非指變成另一種形式,無常指消失,不再存在。「 現象」生起又滅去,不再以任何形式存在。 在量子物理學,你可以知道有關次原子(sub-atomic)的粒子,他們沒有形式、形狀 ,只有能量。如果你問:「一個電子處在相同的位置嗎?」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答 案是:「不會。」,「它會改變嗎?」答案是:「不會。」、「它會保持現狀嗎?」,答 案是:「不會。」,「它會移動嗎?」,「不會。」,一個電子只是一種理論的模型(mod el),某些東西消失,某些東西出現,他們之間有連接,但是他們並不相同。為了解釋壞 智,會用到許多巴利文:Khaya指盡、滅盡;Vaya有類似的意思;Bheda是破壞;Nirodha是 滅、滅盡,這些字的意思全部相同。在《清淨道論》提到:「khayato vayato disva. Vsm 641」,觀察它不再存在,它存在非常短暫,然後不再存在。你可以在你的六根門(dvara )裡觀察,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在這六根中,無論你觀察什麼,你觀察它時 ,它已經消失了。你可以觀察六根,而非其中一根。所緣境滅去,這覺知所緣境的意識也 滅去,而另一個覺知「毗婆舍那」的意識也消失。 因此,看到第一個所緣境消失,和觀察「成為下一個所緣境的意識」,這意識也消失 ,一個人可以觀察許多次。觀察那麼多次是不必要的,至少,你觀察所緣境的滅去,也看 到觀智的滅去,這已經夠了,但是觀察可以繼續很多次。 禪修者清楚的看到滅去,以致於他不再專注於所緣境的生起。在第四觀智,禪修者清 楚的看到生滅現象;在第五觀智,禪修者只注意滅去,他不再注意生起。在剛開始禪修時 ,禪修者只看到生起而非滅去。在我們看到所緣境滅去之前,我們看到其他的所緣境又生 起。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看到生起和滅去。之後,我們只看到滅去,這是觀智成熟發展的 次序。 Udayaj pahaya vaye santitthana.- PtsA i.258《無礙解道.注釋》 Pahaya指忽視;Udayaj指生起;Santitthana指心停留在;Vaye指滅去。心只觀察滅去,這 使禪修者對無常的了解非常深刻,這是了解無常的極至。 在觀察滅去的過程中,心不會因任何事而散亂,在這個階段,很少念頭會生起。在第 一觀智,禪修者的念頭較少;在第二觀智,他們會有許多有關「生起的因」的念頭;在第 三觀智,有許多有關無常、苦、無我的念頭;第四觀智的念頭較少;在第五觀智,幾乎沒 有任何念頭,所緣境的滅去變得非常快,你沒有時間去想,這樣持續著直到第九觀智。在 第八和第九觀智,一些念頭會生起,是有關法的念頭,而非世俗的事務。 以下是有關壞智的譬喻︰(1) 在一個非常熱的鐵鍋裡,你放一些芝麻種子在裡頭,每 粒種子會燒焦,並且發出聲音。(2) 雨滴落在湖中,你看到許多雨非常快的落下。這並不 表示,當你禪修時,你看到這些景像,這只是譬喻。當雨落下時,撞擊水面,有時會出現 一個水泡,又立刻消失。 第五觀智沒有太多可以談論,以上是它的全部。你看到所緣境非常快的消失,你觀察 到覺知意識也非常快的滅去,是連續發生,並非只有一個所緣境消失,然後你停下來想。 你可以連續觀察滅去好幾個小時,因為一直看到滅去、滅去,你感到這個過程是危險 的,它的滅去是如此快速,你不能信賴它,你無法視它為一體。你發現它是危險的,但是 你不害怕,不害怕非常重要。如果你害怕,你會停止禪修,因為真正的恐懼來自於視為一 體。如果不視為一體,你只觀察所緣境的滅去,它與你無關。你發現沒有人會倚賴它,無 依靠之物,在這身心的生滅現象中,沒有什麼可以倚恃的。 看到令人畏懼的危險了嗎?沒有,因為懼怕是一種煩惱,來自於視為一體的煩惱,你 看到有危險,但是你不害怕。例如,如果你在森林裡看到一隻老虎,你會害怕,會拚命逃 跑;如果你看到一張在動物園的老虎的照片,你知道這隻老虎是危險的,但是你不會逃跑 。 有些禪修者,當他們非常害怕時,他們誤把這種懼怕當成一種觀智;真正的觀智是沒 有恐懼,像一位智者在看一個小孩玩耍,這小孩在玩危險的東西。這位智者說:「不要玩 ,因為這東西很危險。」但是這位智者不會害怕。 在第六觀智:怖畏智(Bhaya-bana),禪修者不會非常喜樂、高興。在第四觀智,你 感到非常高興和愉快。在第六觀智,不再有強烈的喜樂。有時你感到非常平靜,不沮喪, 不會興奮。當怖畏智(視身心的生滅過程為危險的)成熟時,禪修者會轉向觀察它的過患 。事實上,我們在談論同一件事,只是從不同的觀點來看。 過患巴利文是adinava,你發現:在身心的生滅過程中,沒有任何益處,它無法使你快 樂。在這個階段,禪修者會發現:無論過去發生什麼,一切都已消失,就如現在一樣。未 來亦然,無論發生什麼,好的一生,壞的一生,一切都會消失,就如現在發生的一樣,所 以你不會希望有更好的生活。 通常人們認為:如果能生在較好的地方,這是非常美好的事。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 身心的生滅現象,你會發現「所為何來?」,一切事物的滅去是如此快速,我們想要身外 之物的目的是什麼?在那時,你不會想過任何種類的生活;然而如果你失去這個觀智,你 會想再獲得。就在你有觀智的那一刻,你會發現:沒有什麼值得擁有,你不能長久擁有任 何東西。 每當禪修者觀察所緣境時,所緣境會消失,沒有執著,也不想保持它。禪修者看到生 起是危險的,「有」是危險的,流轉是危險的(pavattaj bhayaj -Pts i. 59),凡是流轉 的都是危險的;甚至「認為某種東西會帶來滿足,並想得到它」也是危險的。有時非常短 的念頭會生起,如果禪修者讀過佛經,他們會了解佛陀的教導,一些簡短的字句會出現在 腦海裡。有一次,我在禪修時,緣起(Paticcasamuppada)的結束部分,自然而然的在我 腦海裡出現。在那片刻,我沒有思考它的意思,它的意思非常深奧。在我腦海出現的是︰ 「Evam 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和「Evam etassa kevala ssa dukkhakkhandhassa nirodho hoti」。 Evam指像這樣;etassa指這個(苦蘊);kevalassa指獨一的;dukkhakkhandhassa指 苦蘊;samudayo是生起;nirodho是滅去。苦蘊生起,是獨一的,沒有摻雜任何滿足感。「 不摻雜」非常重要,這表示凡是「生」只是苦;凡是「滅」只是苦,沒有任何令人愉快的 事,只有苦,這種生滅過程是苦。 你沒有把它視為我或我的,它不是人,也不是一樣東西,它只是一個過程,你無法控 制它,你不能說:「不要生滅!」 一件事物的產生必須有因緣。 「無生是安穩的」(Anuppado khemaj~Pts i. 59):沒有生起是十分安穩的;任何事物 生起後,會消失,不安穩。Khemaj也指涅槃。「無生是樂」(Anuppado sukhaj~ Pts i. 59 )是一個很難了解的觀念。 大多數人視快樂為可喜之事,此處,Sukha(樂)指沒有痛苦,這是為什麼在四聖諦中 有苦諦,沒有樂諦的原因。在每個聖諦中有苦字(dukkha-samudaya-sacca苦集諦;dukkha- nirodha-sacca苦滅諦等等),沒有樂諦。Sukha(樂)指沒有痛苦;當不再有痛苦時,這是 最愉快的狀況。 Anuppado nibbanaj ~Pts i.60(無生是涅槃,《無礙解道》) 在看到生滅的過患之後,禪修者進入下一個觀智:厭離智(Nibbida-bana)。厭離智 :指厭惡或不再喜歡任何事物的智慧。Nibbida指厭惡,並非厭惡禪修,而是看到生滅現象 ,心生厭離,沒有什麼讓人興奮的,同樣的生滅現象一再的發生,沒有結束。禪修者發現 沒有什麼令人愉快的事物。 在開始階段,禪修者非常愉快,他們有許多喜樂和平靜。 在這個階段,心是平靜的 ,不再有任何感受。你觀察所緣境的消失,因而心生厭離,甚至不再想任何事。在開始階 段,你想要想,「想」令人非常愉快,你可以想得如此美好;在這個階段,當你想和觀察 你的念頭時,它已經消失,只剩下空,不再有念頭。 甚至「想」也變得令人厭煩,它既沒 趣,也不令人愉快,因此有些禪修者表示:「我不要再想了,為什麼想?想是不必要的, 我們想太多了。」 即使想「法」也是一種苦,在這個階段,禪修者可以從下面的偈子中了解三法印: Sabbe savkhara anicca ti, Yada pabbaya passati,Atha nibbindati dukkhe,Esa mag go visuddhiya -Dhpd 277(「一切行無常,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清淨道論》,第277偈) Savkhara指「行」、有為法;任何現象都是Savkhara(行)。Sabbe savkhara anicca:指 諸行無常;Yada Pabbaya Passati:當他以智慧觀照時;Atha nibbindati dukkhe:他厭 離苦;Esa maggo visuddhiya:這是清淨道。因為你不執著,不會再對它失望,你完全捨 離,這是清淨道。 Sabbe savkhara dukkha ti, Yada pabbaya passati,Atha nibbindati dukkhe,Esa maggo visuddhiya. -Dhpd 278(「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清淨道論》,第278偈) 第一首偈(Dhpd. 277) 是有關無常;第二首偈(Dhpd. 278) 是關於苦,意思幾乎相同。第 三首偈是非常重要的︰ Sabbe dhamma anatta ti, Yada pabbaya passati,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a. –Dhpd. 279(「一切法無我,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清淨道論》,第279偈) 在前兩首偈,你看到「諸行無常、諸行是苦」,第三首偈是「諸法無我」,這裡的法( dhamma)包括一切。 我遇見一些人,他們認為:佛陀說「五蘊是無我的」,但是佛陀沒有說無我。他們來 問我:是否佛陀說過五蘊無我(anatta)?他們認為佛陀沒有否認自我(self)。 佛說:「諸法無我」,每一件事,每個概念,甚至涅槃都是無我的,沒有例外。Dhamma (法)這個字包括一切,沒有例外,所以一切事物是無我的,沒有任何東西我們可以稱之 為atta(我)。 所以這首偈非常重要:Bhayatupatthanaj Ekameva tini namani labhati. -Vsm651 (「於一切怖畏現起而得三名。」《清淨道論》)怖畏智、過患智、厭離智,這三個觀智 事實上是同一個觀智(ekameva),卻有三個不同的名稱(tini namani)。 Ya ca bhayatupatthane pabba yab ca adinave banaj ya ca nibbida, ime dhamma eka ttha, byabjanam eva nanaj ~ Pts ii.63 (「那怖畏現起之慧,過患之智,及厭離(智 ),此等(三)法,義一而文異。」《無礙解道》) Ya ca bhayatupatthane pabba:指怖畏現起之慧;Yab ca adinave banaj:指過患智 ;Ya ca nibbida banaj:指厭離智;Ime dhamma ekattha:這些都是同一件事;byabjana m eva nanaj:有三種不同的名稱。這三種不同的名稱指的是同一種觀智,你可以從不同的 角度來了解這個觀智:怖畏、過患、厭離。 禪修者獲得怖畏智、過患智和厭離智後,他想要從中解脫,想要遠離,他感到非常厭 倦,這是欲解脫智(mubcitukamyata-bana),是下一個觀智。觀察這五蘊之身,禪修者會 發現:即使執著五蘊中的一蘊也是不值得的,他想要從諸行(savkharas)中解脫,他想要 逃離。例如,如果你在某些地方不快樂,你會想離開,去找另一個更快樂、平靜的地方。 你無法在這五蘊之身中找到任何快樂,因此你想要從中解脫出來。有時你會發現甚至「觀 察」也是如此疲累,觀察、專注、禪修,是如此的令人疲累﹗ 你會發現你已經非常深入,剛開始,你因感官之娛而興奮;當你開始禪修時,你放下 感官之娛。在禪修時,你變得平靜、平和、愉快,然而你會執著這種境界。 當你到了這個階段,你甚至對禪修不再執著,因為你對一切事物心生厭離,你也想要 從禪修中解脫。 你想從禪修的所緣境中解脫,也想從禪修的意識中解脫,你想從兩者中解脫。你想從 禪修的所緣境和覺知意識中解脫,這表示你不想再觀察任何東西。有時候,禪修者對觀察 生滅現象感到非常厭煩,以致於他們認為:不再觀察會更好。他們停止觀察,他們停止專 注於所緣境,有時心裡一片空白,心不專注於任何目標,因為禪修者心生厭離,所以對任 何事物都不感興趣。如果他停止禪修,心仍然是平靜的,但是無法看到生滅現象,他發現 :此時此刻更好,更平靜,更令人愉快。 心雖然平靜,只是一片空白。如果禪修者長時間停在那種狀況,他會失去清明,然後,他 會回來禪修,不會逃避,停止禪修並非逃離。因此,禪修者會再度專注,觀察「所緣境的 持續」是如此短暫,它持續的時間只有在生滅之間的一剎那,非常短暫。如果你看一部電 影,在一秒中,大約放映20個畫面。一秒20次,在兩個畫面之間螢幕會變黑,但是我們看 不到這空白,因為我們的眼睛無法如此快速的察覺它。我們看到某人在那裡移動,事實上 沒有移動,只是一個鏡頭接著一個鏡頭,所有的鏡頭有點不同,因為我們沒有看到間隔, 它看起來像是同一個人在移動。一個鏡頭出現的時間非常短,然後消失,然後換另一個鏡 頭。 在禪修時,你的觀察也是如此,在一秒中,你可以觀察20個所緣境消失。對一個具有 定力的禪修者而言,一秒鐘是非常長的時間,時間變得嚴重失真。 通常我們有經路心(vithi-citta)和有分心(bhavavga- citta)。「經路心」指觀 察正在發生之事的心。「有分心」是心的基本狀態,沒有明顯的可覺知的所緣境,它只維 持生命和意識的相續,沒有任何現前的所緣境。通常人們的這個(有分心)間隔非常寬, 持續的時間很長,這叫做有分心。一個意識生起又滅去,注意現在所生起的所緣境,或思 考某些事情,然後有一個間隔,然後,另一個意識又生起,滅去。在觀察生滅的過程中, 心識覺知所緣境或任何念頭,然後有一個間隔。通常禪修者有分心的間隔越寬,表示我們 觀察得越少,心不在焉的時候較多。 當我們持續禪修時,我們的心變得更敏銳,「間隔」也變得越來越小。因此,在相同 的時間裡,我們更能覺知生滅現象及其間隔,覺知意識被收攝在這段時間裡。 例如,在開始禪修時,在一秒中,我們只能觀察一個意識,過了一段時間,可以觀察 5個、10個、15個、20個等,你的覺知意識越強,時間也變得越長(失真)。什麼是時間? 事實上,時間只是一種概念。當你對所發生的事沒有覺知時,你的心也不知道任何時間。 偶爾,在這階段,非常短的念頭會生起,例如,「沒有什麼是穩定的」,「一切事物 會變遷,無法持久」,像這樣的念頭會出現在腦海裡。此外「一切事物是不堅實的」(asa raka), 「一切事物沒有實體」,「有為法」(savkhata)等也會出現在腦海裡。像這樣的 非常簡短的念頭會生起,有時,禪修者會覺得這種生滅現象是一種壓迫,像一種逼迫,沒 有止息。 這好像連續製造非常刺耳的聲音,過了一會兒,這聲音令人惱怒,是一種折磨。禪修 者觀察生滅現象非常久,以致於他覺得他好像被生滅現象所困住,這是一個陷阱,一種折 磨,有時,讓人無法忍受。所緣境是苦,生滅現象是令人痛苦的,必須觀察身心的生滅現 象也令人痛苦。有時,你會發現:生命好像是一種慢性病,無論你認為你多麼健康,它總 是生滅不已。不要想太多,否則你會變得沮喪。 這些短暫的念頭會自然生起,觀察他們,放下他們。不要停止觀察,不要想太多。如 果你想太多,你會變得非常沮喪。當你想時,你會自我認同,想使你覺得「你」在想,「 想」使你覺得有連續性,變成聯想。 如果你不想,不會有聯想,不會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因此「想」使我們感到好像 有連續性。如果你不想,不會有連續性,生起又滅去,就是這樣,無意義可言。 有時,你覺得生滅現象像是肉中刺;有時,你覺得生命是一種病。當你談論這些觀智 的境界時,它聽起來是負面的,非常悲觀。你把它視為一種沒有警告的過患,它看起來像 一枚定時炸彈,你可能隨時去世。 任何事情可能隨時發生,生命是如此的難以預料,身心的生滅過程是無法避免的,你 沒有安全感,無法隱藏,沒有避難處,這些是這個階段會有的現象。 當禪修者執著這些所緣境時,這是觀隨染,你可以把他們視為煩惱。在這個階段,你 所觀察的苦,異於剛開始禪修時所體驗的苦。在開始階段,你沒有把每一刻的生滅現象視 為苦;然而,在這個階段,你視所有的生滅現象為苦,而且你非常清楚的觀察所緣境,一 個接著一個。 事實上,所有的觀智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如果你談論觀智,簡而言之只有三種, 你甚至可以把他們歸納為一種智。 即使證了初果後,你會更深入的體驗相同的事情。有時,你發現這生滅過程不屬於你 ,沒有人擁有它。這些過程沒有擁有者,你注意聽,耳識會生滅,你知道你沒有擁有聽覺 ,它已消失。我們認為:這個身體是我的。在這些觀智,你會發現:沒有人擁有這些生滅 過程。此外,你會發現你不能否定它,你不能告訴這生滅過程:「像這樣發生,不要像那 樣發生;停止,不要再生滅。」 生滅現象沒有統治者,你會發現:他們是空的,沒有人,沒有我(atta),沒有靈魂 ,非男非女,所以「無常、苦、無我」有不同的觀點、層面。 禪修者偶爾想停止禪修,他們會想:「觀察這些充滿苦迫的生滅現象有什麼用處?我 一再的觀察同樣的現象」。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禪修者會明白:停止禪修不是解決之道, 最好是繼續禪修,一直觀察,往前進,沒有其他方式。 對某些人而言,每個觀智會花相當長的時間;而另一些人則花的時間很短,或許幾分 鐘,幾小時,幾天;而某些人可能花幾個月,這取決於個人的動機。如果你認為你有時間 ,而你想要慢慢的徹底的觀察一個觀智,那麼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你不想這麼做, 你會越來越專注,並且加快觀察生滅過程的速度。 有時,在這個階段,禪修者會想:「我的禪修沒有以前那麼好。」這非常危險,有時 他們對禪修不滿。事實上,他們對生滅過程不滿,這不滿變成另一個所緣境。想想:「我 以前的禪修非常好,但是現在不像以前那麼好,我沒有清楚的觀察所緣境。」,當所緣境 緩慢的消失時,你可以非常清楚的觀察;但是在這個階段,所緣境的生滅如此快速,以致 於你不知道該怎麼辦,你甚至無法觀察,因為它是如此快速的滅去,所有的事物是如此的 無趣。在第四觀智,生滅現象非常有趣;但是現在它不再有趣,它變得令人有點厭煩。 要非常小心,當你感到厭煩時,請提醒自己:「現在越來越好。」有些人停止禪修, 許多禪師說:「真可惜!多悲哀!他們必須繼續禪修,以後他們會有所突破。但是現在他 們停止禪修,他們變得非常氣餒。」因此,別氣餒,繼續禪修,這是第十觀智:省察智。 第五觀智:壞智(Bhavga-bana),看到壞滅;第六觀智:怖畏智(Bhaya-bana),看 到危險;第七觀智:過患智(Adinava-bana),看到過患;第八觀智:厭離智(Nibbida- bana),心生厭離;第九觀智:欲解脫智(Mubcitukamyata- bana),想要解脫;第十觀 智:省察智(Patisankha-bana),不要離開,回去禪修,繼續觀察生滅現象。如果你想要 解脫,你不能跑掉,所以要回去禪修。 下一個觀智是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非常深奧,非常重要和非常有趣的觀 智。在第十一觀智後有其他的觀智,他們在一剎那間生起,所以你無法採取任何行動。在 第十一觀智以後,不會退轉,它的進展非常快速。 有件非常有趣和驚人的事是:當未來佛到了行捨智時,他們會在這裡停止,他們不會 繼續下去。有本事在這裡停止真的讓人驚訝,他會停在那裡,不再超越。阿羅漢則不然, 因為阿羅漢不想成佛。 問與答︰我會感同身受,有時我會非常傷心。當你成為阿那含(Anagami)時,你已克服悲 傷,我不是阿那含,因此我會有感受,然而我知道它會結束,而且不會陷溺在裡頭,我不 生氣,我只是感到非常悲傷。這些自殺的人在尋找超越感官之娛和金錢以外的東西,他們 有非常美好的意圖,我之所以感到悲哀,是因為他們已經浪擲生命,這樣的糟蹋生命。如 果這些人有好的指導,他們可以學習、成長,他們錯過一次非常寶貴的機會。此外,我想 可能有很多像他們這樣的人,追求精神上的和追求某種自由,但是他們沒有好老師,沒有 好的指導。這個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這種事可能再發生,需要防患未然。我不認為有人 要對此事負責,整個社會要負責任。 我們不能為全世界做任何事,然而讓我們想想:此時此地,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能教我們的朋友、孩子什麼?說「這是他們的業」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需要解 決的辦法,這種事可能發生在你的孩子或孫子身上,人們有失落感。死的那些人並不窮, 我聽了許多有關他們的事,他們非常富有,他們為什麼自殺?為什麼他們的領導人,他們 的老師教他們自殺,讓他們去死? 問與答︰以佛教而言,完全歸罪於過去的業,這不是正見。如果我們說:我們對它毫 無幫助,我們能做什麼?如果我說:「我會開悟是我的業,為什麼還要禪修?」在過去的 業的幫助下,我們在做一些事;我們現在所做的是現在的業。雖然過去的業有一些惡果, 如果我們現在做許多善業,它能改變過去的業,阻止過去的業。對於我們現在的業,我們 要有十足的信心,完全歸因於過去的業是一種邪見。佛陀並未教導我們不能做任何事來改 變過去的業。有時候,當某人去世,佛陀說:「他過去的業可以使他成為阿羅漢,但是他 沒有去修行。」如果你不嘗試,將毫無結果。 過去的業和現在的業非常重要,無論過去發生什麼,你現在需要一位好老師,需要修 行。這像是引導一架飛機,在飛行中,可能出現許多狀況,有許多像風暴一樣的力量,而 飛機也有它自己的能量(energy),或許一台引擎突然停止,飛行員試著以其它引擎引導 飛機,並考慮風向和所有狀況,隨時應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這麼做,隨時調整、 應變。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生命導向一個目標,我們必須好好了解這個目標,並且充分利用 此生,全力以赴的去達成目標。 我們生於此,我們無法選擇父母、膚色、身材等等;但是我們有一些選擇,我們可以 選擇發展我們的品德,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我們的業操在我們的手中。 我非常了解:過去的業嚴重影響我們,我在過去世的所做所為深深的影響我,無論善 惡業都有強烈的影響。在我了解業之後,我想:在我的生命中,無論發生什麼,它應該如 此發生,這並不表示我沒有去改變它。我知道現在所發生的事和我對它的回應,這是我現 在的業。了解所發生之事,並且適當的回應非常重要,這是操之在我,我們所能控制的。 如果我有好的師父,好的指導,能如實的了解事情的真相,那麼我能指導我自己,這是令 人振奮的,也非常有自主權。 我們不是沒有能力,如果我們培養正念和智慧,我們會有許多能力,我們無需氣餒和 放棄,絕不放棄。 當我年輕時,我對很多事感到不滿,我有非常痛苦的童年,不只是童年,而是一直到 快30歲的時候,我有許多痛苦的經驗,我曾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與痛苦一起結束。我內 心深處說:不可以自殺,這是我人生的必經階段,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現在,去做好事, 並且從中學習。 我們需要這些經驗,沒有痛苦的經驗,我們無法學習成長。 現在,當我回顧我的一生時,我知道我碰到許多事,許多師父,接觸不同的宗教,有 不同的興趣,不同的痛苦經驗。現在我了解這些歷練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學了很多 ,我感到滿意。了解這是人生必經的歷程是非常重要的。 問︰當你談到有敏銳的覺知意識時,有分心(bhavavga-citta)的長度縮短了;此外,你 能解釋有關時間的認知嗎? 答︰在熟睡時,我們有連續的「有分心」。此時,對時間的延伸(stretch)來說,我們不 再有覺知意識,我們不知道我們已經睡了多久。有時我們認為我們睡了很久,一看鐘,發 現只睡了幾分鐘。有時,我們覺得沒睡飽,然而,當我們一看時鐘,我們發現已經睡了好 幾小時,我們的時間失真。有分心越長,我們浪費的時間越多;我們花在觀察生滅現象的 時間越長,我們得到的時間越多。 禪修時,我們發展經路心(vithi-citta),這是一種知道現況的心。我們越是精進修 行,雖然有時仍會有「有分心」,它不會持續太久,另一個充滿活力的意識會生起。因此 有分心變得越來越短。如果你每秒鐘覺知一次,十秒中,你只有十個覺知意識,其間是有 分心。如果你更專注,你會有100個覺知意識,這表示你獲得更多的時間。在那段時間裡, 你做了更多的事,你可以觀察更多的所緣境,以這種方式你覺得你好像有更多的時間。在 一秒中,四個觀智會同時生起(第12、第13、第14、第15),在這麼短的時間,怎麼可能同 時生起? 問︰你可以以不是出家人的身分培養這些觀智嗎? 答︰可以。這取決於許多因素。在佛陀時代,甚至現在,有些在家人培養非常深的觀智。 問與答:只有想的時候使你自我認同,這是為什麼我一再的告誡你們「不要想太多」的原 因。簡短的念頭會自然生起,請觀察這些念頭,並放下他們。「想」讓你認同你的念頭, 當念頭生起時,觀察它。在某些觀智,非常清楚的念頭會閃現,你不會刻意去想。在任何 觀智,短暫的念頭會一再生起,這是一種使觀智清明(clarifying)的方式,但是當念頭 太多時,它會成為一種障礙。 問與答︰道與非道出現在第四觀智,禪修者執著令人愉快的禪修經驗,當發現這是「非道 」時,他會回去禪修。這也是一種深思、一種想法,這是正見(Samma-ditthi)、正思惟 (Samma-savkappa)。 問與答:有些人離開禪修中心,他們想逃走,他們想要解脫,從何解脫?無論你到那裡, 你的五蘊永遠跟著你。有時你渴望解脫,渴望解脫被誤導為離開這個環境,這種事會不知 不覺的發生,我的經驗是,在禪修上,當我到了這個階段時,我不想再住在那座寺院裡, 我認為這不是好地方,我想要找一個更好的地方,更安靜,更遠,更平靜的地方,這裡有 太多事讓我分心。因此,想要「離開這個過程」被誤解為想要離開禪修中心。 有時會發生非常悲哀的事:有些人辭掉工作,放棄婚姻,即使如此,他們仍想要解脫 ,從何解脫?會發生這種事是因為他們把一切事物視為苦。他們發現:他們的工作,那些 與他共住的人,他們所住的地方不好,為了解脫,他們想要離開。我們不能離開地球而住 在月球上,我們必須在這個世界上與他人共住。這是為什麼在禪修時,當禪修者到了這個 階段,必須告誡他們:不要想。因為如果你在想,你會把「想要解脫的願望」當成另一個 所緣境,這會造成許多困惑。 事實上,甚至要對自己解釋都非常困難,有時它非常快速發生,你不知道發生什麼,你感 到非常不同,但是你不知道發生什麼事。跟你的老師討論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有經驗 ,他也讀過有關禪修的書籍,所以他能夠了解這些事情是如何發生的和為什麼會發生。此 外,也可以和有經驗的、全心投入的禪修者討論,一個禪修者無法體驗所有的細節,因此 ,你可以和禪師及其他人討論,如果你已經有那種經驗很久了,那麼,你對它的了解非常 深入。所以當禪修者心生厭離時,會看起來非常哀傷,和對所有事物不感興趣,有時不想 吃,甚至對食物不感興趣。一個好的禪師會發現他正在經歷「心生厭離」,並且會鼓勵和 告誡他:「繼續禪修,不要沮喪,不要離開,這是你必經的歷程。」 有些人認為:過了第四觀智後,一切事物會更令人愉快、更令人興奮,更歡喜。這些 現象不會發生,反而越來越少,當培養更深的觀智時,我們不會感到快樂,然而這不是沮 喪。. 問與答︰生活作息請按照時間表,心無旁鶩對快速的培養定和觀智非常有用。我曾告訴我 師父:我寧願成為一位隱士而不是一個出家人,因為出家人太倚賴他人;做為一位隱士, 我可以種菜,煮我自己的飯菜,過著獨立的生活,因為如果你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你需 要的東西非常少。我師父說:不要當隱士,他建議我當個出家人,那時我還不是出家人。 他問我:是否知道佛陀為什麼不允許出家人耕種和烹煮食物?我說:其實我不了解為什麼 佛陀當了很久的隱士?我師父說:是的,但是那是他成佛以前(過去世)的事。如果出家 人忙著耕種和烹煮自己的食物,遠離人群,那麼誰來教導他們?因為你不和人們接觸,誰 來教他們? 與人群接觸非常重要,但是有時獨立也很重要。 我師父非常和藹,非常溫和、慈悲的為我解釋,他說服我成為一個僧侶。我說:我不 想弘法,而且我想要做的唯一的事是平靜、安靜的過日子。 事實上,我是個很害羞的人,當我年輕時,我的話不多。如果我被要求發言五分鐘, 我會非常焦慮,以致於我說的是我不想說的事情。我是如此的害羞,以致於我認為我絕不 會發表演說。之後,當我成為一個僧侶時,有些人要我給他們授五戒,我做不到。我把戒 律搞混了,也犯了許多錯誤。我在想:「這不適合我,我不想開示,而且我無法開示。」 我師父溫和的鼓勵我去,去開示,而我跑掉了。我師父說了許多次:「來和我在一起,幫 忙開示。」我說:「不要。」 某個晚上,我去找他,我說:「我要走了,我會尊敬你,如果我做錯任何事,請你原 諒。」 我走了,隱藏了六年。因為他要我住在他附近和教導他人,他想要帶我到美國,我告 訴他:我不想去。我為什麼要去那裡?我師父非常緩慢,非常有耐心,有慈悲心的鼓勵我 去弘法。 問與答︰事實上,我並沒有自己回來,我患了扁桃腺炎和瘧疾,碰巧我和我師父住在同一 個城市。我每天發高燒,病得很嚴重,一位朋友說:「到城裡去,那裡有好的治療,如果 你留在這裡,你會病死。」我到了城市,在醫院將扁桃腺切除。開刀後的第十天,當我正 在康復和能說一些話時,有人告訴我:我師父就在那座城市。我師父聽說我就在市內,而 且已經動過手術,因此他詢問我的健康。我想︰我現在要做什麼,我不能逃走。我去看我 師父,向他頂禮。他說:留在那裡。我想:「噢,天啊,我不能再拒絕﹗」他說:這兩年 內,他會再去美國,他會事先準備。我說:「我會跟你一起去,跟你一起回來。」因為我 知道他不會留在那裡。他說:他不會把我留在那裡。因此我準備了兩年,因為我已經完全 停止閱讀。閱讀是一種負擔,你必須了解書的內容,把它記住,並且把它翻譯成英文,而 且我必須知道一些巴利文的英譯,我去找巴英字典,並記住數千個單字,記那麼多單字真 是一件苦差事。我放棄學習和思考非常長的時間,這段時間真好。我花了兩年準備,每天 閱讀。 當我們到了美國,他說:我們會在美國四個月。我想:我可以待在美國四個月。當我們在 那裡待了四個月之後,他說:他要回去,我留下來。他非常慈悲的這麼說,要拒絕我師父 是非常困難的。他會以非常溫和的方式說一些事情,他不期望你說不,他從不期望他人說 不。他說:「這裡的人非常高興你留在這裡,如果你能夠,請留下來。」我說:「好吧, 我不會再向你請求,我想知道:無論何時,當我想要回國時,你會允許我回去。」他回答 :「可以,當你想回國的時候,你可以回去。」我想最多三個月,總共七個月,我不能離 開14個月。我想這對我夠長了,我很高興來這裡,我學了很多,但是我必須回去。我的許 多朋友說:「我們會讓你因為放棄我們而感到內疚。」他們是傑出的巴利學者,但是不會 講英語。我告訴他們:「我已經盡我所能的去做。」我請他們允許我回去。 當我回來時,我師父說:「一個僧侶需要一些時間獨處,獨自修行,並且跟別人聯繫。」 有許多次,我告訴我師父:「我還沒學夠。」他說:「如果他一直等待,等到我學夠了, 在我學夠了之前,他可能死了。多少才算足夠?」他告誡我:「不要認為自己是一個老師 ,要非常謙虛,這非常重要。我知道許多人,他們犯了許多錯誤。許多老師犯的錯誤是: 因為身為一個老師而感到驕傲。他們不夠謙虛,謙虛非常重要。我會盡我所能的幫助你, 我不知道所有的事,我只知道某些事;我無法給你完整的知識,因為我只有部分知識。我 不知道所有的事,但是我會與你分享我所知道的。其他的老師會來幫助你學習更多,這是 我所期望的。我會在這裡四個月,而且儘可能待久一點,我會幫助你。」 -- 修行的本質是去觀察動機和審視心。你必須有智慧,不要去分別。如果別人不一樣,別 煩惱。你會因為森林裹一棵彎曲的樹高度和直度都與其它樹不同而懊惱嗎?那是很愚癡 的!別去衡量別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不需要去承受希望改變他們的重擔。如果想改 變任何事物,就去改變你的無明成為智慧吧!---阿姜查《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