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歡迎來禪修,很高興看到你們。有些人很早就來這裡打坐。看到你們來這裡禪修是令人鼓 舞的,這意味著你們真的想要禪修,喜歡禪修。我只在這裡幫助你們,其實不是在教你們 。只有當你真的想要學習時,你才能有所收穫,沒有人能真的教你,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的禪修,我想從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開始,答案也非常簡單。我們最大的負擔是 什麼?請花幾分鐘思考。問對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保留問題也很重要。只有當我們保留問 題時,我們才能獲得答案,然後我們必須再保留答案。只有當我們保留答案時,我們才會 發現另一個更深入和有意義的問題,然後,我們再度保留問題。保留問題是找到答案的正 確方法。你們有問題嗎?你們有保留問題嗎?任何問題都可以問,只是問題必須與你的生 命有關,它必須是很實際的問題,而非理論性的或假設的問題。 那些真的有問題和保留問題的人,他們非常嚴肅的、有意義的、有深度的過日子。當 他們保留問題很長一段時間後,他們可以在生命中找到答案,你也可以在你的生命中找到 答案,你無法從書本或某人身上找到答案,他們可能給你一些暗示,但是要找到標準答案 ,你必須在你的生命中尋找。標準答案不在字裡行間,而在你的生命、生活中。 我再問:「什麼是你的最大的負擔?」你問過你自己這個問題嗎?如果沒有,現在問 你自己:「什麼是我的最大的負擔?」猜猜看?我們最大的負擔是「我」。你感受得到嗎 ?如果你能放下「我」,你會感到解脫自在,「我」是最大的負擔,這是為什麼在禪修時 ,我們要學習的第一件事是:去觀察身心的生滅現象。 第一觀智是去分辨名法(心法)與色法是無常、無我、沒有實體,沒我永恆不變的「我」 和自我(ego),只有單純的生滅現象。這種智慧給我們帶來極大的解脫感,它解除心的負 擔。這個「我」是心的創造者,它為自己製造負擔。開悟的第一個階段(初果)完全根除 「我見」(sakkaya-dttthi,薩迦耶見);然而初果並未根除貪,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初 果的聖者亦未根除嗔、競爭和驕慢,只是根除「我見」。有人說:「這些人在禪修,但是 他們仍然非常貪婪。」是的,他們可能非常貪婪,雖然他們貪婪,但是他們不偷,不欺騙 別人,他們以正當的方法得到他們想要的。我要複習上星期所說的,並且從那裡開始繼續 開示。 《清淨道論 》有如下的句子:「Namarupanaj yathavadassanaj ditthivisuddhi n ama.」。Namarupanaj是複合辭,是nama(名)加上rupa(色)。名法是一種生滅過程,它 沒有實體,沒有人,是無常的;色法不是一件事物,色法是一種特質,每當我們使用rupa 這個字時,我們並非談論一件事物,而是談論一種特質,像冷熱是一種特質而非一種東西 ,它們是一種生滅過程。它們會不斷的持續下去,它們有連續性,但是它們會生生滅滅, 這是為何它被稱為是一種過程的原因。名法與色法的生滅過程是有區別的,他們並不相同 。 有人說:「沒有名法和色法這樣的事物,他們是一樣的。」這是不對的,它們並不相 同,它們非常不同。Nama(名法、心法)是一種意識、覺知;Rupa(色法)是一種物質, 沒有覺知的特質,它沒有覺知能力。名法有覺知的特質;色法則一無所知,它只是純粹的 物質。他們是兩件不同的事物:物質與精神(身與心)。 在禪修中,心變得非常平靜、寧靜,雖然有時一些念頭會生生滅滅,但是心能住於所 緣境很久。心住於一境,而非把事物組合起來。當我們的心把事物組合起來時,我們得到 一種概念(Pabbatti);當我們的心不把事物組合起來時,我們就能知道事物的實相,我 們便能看到有為法的特質。 當心變得如此寧靜,而能觀察到有為法的特質時,我們知道這只是特質,沒有人,非男非 女,這是第一觀智,這是非常重要的,除非我們能獲得第一觀智,否則沒有進步的希望。 我們知道:心識能覺知所緣境,例如,當我發出聲響時,這個聲音是色法,它是一種生滅 過程。你可以聽到聲音持續著,然後消失。在我發出聲響之前,無法覺知這聲音;因為有 這聲音,所以有覺知的意識。你可以非常清楚的觀察這兩者,現在,覺知的心生起,覺知 的心並非早就在那裡,以便覺知聲音的產生。它並沒有在那裡等著聽到聲音,當有聲音時 ,才有覺知的心。在「覺知聲音的意識」之前有另一個「意識」,這意識是為了下一個覺 知而生起,然而他們並不相同。 我們認為:意識一直都是一樣的,念頭有連續性。當我們完全沒有念頭,而且有正念 、有定力去觀察現在發生的事,我們觀察所緣境的生起,所緣境以前不在那裡,現在才生 起。 “Namarupanaj yathavadassanaj ditthivisuddhi nama”, Yathava指如實的、適 當的、正確的;Dassanaj指看見;Ditthi是「見」;Visuddhi是清淨;Ditthivisuddhi是 「見清淨」;最後一個字nama意指「稱之為」。整句的意思是:能如實的、適當的、正確 的觀察名法與色法的現象,稱之為「見清淨」。 當我們看到巴利文中的Nama時,我們必須知道它有很多意思,在不同的上下文有不同的意 思。有些人將nama-rupa譯為名色,這是錯誤的翻譯。我跟智淨法師(Banavisuddhi)花了 兩天的時間討論這個詞,我們討論許多種譯文。Nama並非指名,名是一種概念。Nama的其 中一個意思是「名」,而它的另一個意思是「意謂」。在這個句子的開始,nama指心的過 程,而在句尾,nama指「意謂」;ditthivisuddhi指「見清淨」。因此這句巴利文應該譯 為:如實的、適當的、正確的觀察名法與色法的生滅過程。Nama-rupa並非指名色,名是一 種概念,色和形狀也是一種概念,他們不是實相(reality)。 當我們已培養「名色分別智」時,並非指我們知道名與色,而是指:我們能觀察名法 與色法的生滅過程。錯誤的翻譯帶給我們錯誤的觀念,有時它讓人混淆不清。例如,我們 在坐禪,在吸氣和呼氣,起初我們知道我們身體的形狀、鼻子的形狀;有時,我們甚至想 像空氣是長的,像繩子一樣,在我們的鼻孔進出。「長」是你想像出來的,哪來的長的空 氣在那裡出出入入? 沒有長的空氣,但是,有時我們真的感覺空氣是長的。慢慢的,我們克服了對名和形狀的 想像,我們漸漸能覺知呼吸的過程,有空氣進入,接觸,推進。而這接觸、吸入是一種非 常簡單的過程,即使在這簡單的過程裡,我們仍有錯誤的見解(邪見)。 為了去除邪見,我們只觀察呼吸的過程,沒有與其他事物混合,我們所觀察的只是感 覺而已。過了一會兒,我們觀察到「有意識」──能覺知感覺的意識。感覺可能是溫熱的 ,可能是冷的。當我們吸氣時,有點涼爽;當我們呼氣時,有點溫熱。這種溫熱的、涼爽 的、推進和接觸的感覺,你能了了分明,而且沒有念頭生起。我們發現:有兩種不同的過 程正在進行著,兩者都沒有人、沒有實體;兩者都不長久,他們不斷的生生滅滅。 剛開始,我們不強調生滅,我們只強調它的過程。物質的生滅過程沒有意志,沒有意 圖,例如:頭髮不知道它長在頭上,頭髮也不會想去任何地方。因此,是誰想要去?是心 ,是意識。物質(身體)沒有意志,沒有意圖。觀察意識如何跟著所緣境,我們想要聽, 我們專注,這種專注是名法的特質──跟著所緣境,覺知所緣境。身體的生滅過程沒有覺 知能力,而有「另一種過程」能覺知所緣境,這兩者非常不同。「名」的產生是因為所緣 境,如果沒有所緣境,則不可能有任何意識,意識並非已在該處。 例如,當我接觸這枝棍子時,聲音並非來自棍子,也不是來自這個鐘。這意味著聲音 不在那裡,聲音的大小取決於我撞擊力量的大小。聲音並非已坐在那裡等著一個接著一個 出來;如果聲音已經坐在那裡,等著出來,不管我多麼用力撞擊,會發出同樣的聲音。因 此,聲音不在棍子裡,不在這個鐘裡,聲音並沒有等在那裡。當棍子撞擊這個鐘時,有聲 音了,這說明一切事物總是新的。去了解「事物總是新的」是非常重要的。 「看」亦然,當沒有「覺知」時,當你的眼睛閉上時,你看不到前面的東西。當你張 開眼睛的那一刻,當你的眼睛接觸外物時,眼識立即生起,眼識在當下生起。你可以觀察 這兩件不同的事物:所緣境和意識。這是名色分別智。 在另一種情況,例如:當你想要移動時,意識首先出現,先有移動的意圖,然後手或腳才 移動。以聲音為例,聲音為意識產生的前提,因為有聲音,所以才有覺知的意識。以移動 為例,你的意圖為移動身體的前提。心的生滅過程取決於身體的過程,或身體的移動過程 取決於心的作意,以兩種方式運作。當我們感到餓時,我們想要吃,我們吃食物,把食物 放進嘴裡。是誰在吃?是身體在吃,是身體的動作。手拿食物並且把它放進嘴裡,如果你 不動手,只是坐著,看著食物,並且告訴食物到嘴裡來,食物不會自己來的。心想要,並 且給予指示,對身體指示,所以是「心」想要,是「身體」(嘴)在吃。是心想吃,嘴在 吃,而非「我」在吃,但是我們總認為是我在吃,事實上,如果你能了解這是身心的作用 ,那麼你有「見清淨」。 當你想喝水時,想要行走時亦然,當你站很久時,你感到很疲倦,你的腳變得非常僵 硬,你想要移動,你先作意:「移動、移動」,它真的推動身體。你決定移動,你把腳提 起,往前移,放下。因此,是身心在移動,而非一個人在移動,這種觀察的方法是名色分 別智。 事實上,沒有「人」在移動;然而,事實是:我們真的看到有人在移動,這是世俗諦 ,不要把勝義諦和世俗諦混在一起。在世俗諦裡,有人,有男有女;當我們探討勝義諦時 ,我們超越世俗諦,我們只觀察身心的特質。當我們禪修時,我們不去想世俗諦。你禪修 前的重點是:試著去釐清其異同;當你坐禪時,不要再想名法與色法。當你越來越有正念 時,當你的心能緊緊跟著所緣境時,覺知的心會非常清楚的跟著所緣境,這兩種過程一直 持續著。 正確的觀察名法與色法的生滅過程,意指「能覺知這是心的生滅過程」,這意味著沒 有人,這只是心的過程,nama指的是這過程,不要跟身體的生滅過程混合。通常我們看事 物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在這裡我們有非常清楚的觀察︰這是名法,不可與色法混合,雖 然他們有相互的關係,但是他們是兩種不同的過程。名法只是名法,別無餘物;而觀察色 法時,身體的冷熱、移動、壓力、沉重等等,這些是色法的生滅過程,是身體的現象,別 無其他。色法亦有所限制,這些生滅現象全是身體的,不要與心混在一起,雖然它與心的 生滅有關。 禪修時,只是觀察身心的固有特質,身心有很多不同的特質。去除觀察過程中的雜質 ,如自我或我,要去除「我」的邪見,或認為「有實體」的邪見。去除這種相信有「我」 的邪見為「見清淨」。當一個人獲得名色分別智時,這個階段的觀智是「見清淨」,見清 淨與第一觀智同時生起。 第二觀智是了知因緣智(Paccaya-pariggaha-bana), Paccaya指因;Pariggaha指理 解、了解;Bana是智。Grasping這個字有很多意思,其中之一是你的手抓著某件事物,非 常堅固的抓著,而它也有理解的意思。因此,「了解」現象界的因和「觀察」現象界的因 ,他們是相關的。首先,我們觀察所緣境,觀察意識只是意識;慢慢的,當觀智變得成熟 時,不用思考,禪修者開始觀察:因為有所緣境,所以有覺知的意識。 「所緣境」是意識的因,意識不會單獨生起,沒有人創造它(沒有創造者);沒有原 因,它不會生起;意識的生起,是因為有讓它生起的因。由於個人智力發展的高下,或知 識的深淺,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因;有些人看得多,有些人看得少,但是這不重要 ,不重要是因為:你所觀察的所緣境生起時,它必定有其原因。例如,再以聲音為例,由 於聲音十分明顯,所以耳識生起。然而,我們可能認為:這是每人都知道的,我們為什麼 必須去禪修?我們不需要禪修就知道,我們可以以 智力來判斷這種事,但是兩者大不相同 。 理智的了解無法去除這堅固的「我」的信仰。我們認為我們聽到聲音,「我聽到聲音 」,但是在禪修中,這個「我」消失了。 你發現:因為有聲音,所以意識生起,而不是「我」聽到。有時,你慢慢了解因為有 耳朵,所以有聽覺,聽覺即是意識。中耳是耳朵中最敏感的部位,是聽力的原因。如果你 禪修很久,你會了解:「只有當我專心時,我才能聽到聲音。」我在使用世俗諦中的「我 」字。有時,到處都有許多噪音,人們交談的噪音等等,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去聽,我們 不會聽到。 因此我們知道:心轉向所緣境,要先作意,如果沒有作意,我們不會聽到。當我們睡 覺時,雖然中耳仍然運作,而且有很多聲音,但是我們沒有聽到,因為我們沒有「作意」 (我們睡著了),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此外,當我們醒著,而且非常專注在閱讀, 如果靠近我們的人叫我們的名字,我們沒聽到,是因為我們沒有作意。聽覺取決於聲音、 耳朵和作意三者。 視覺亦然。我們認為「我們在看」,然而,當我們已培養觀智,當我們正在看某物時 ,我們知道:因為有所緣境,所以有這意識。過了一段時間,沒有「想」,所緣境可能出 現,因為眼睛是敏感的,我們看得見。有時,有人來告訴我:「真令人驚訝,我們看得見 。」這個人突然發現:我們看得見是讓人驚訝的事。你有這種經驗嗎?這是不可思議的、 如奇蹟般的體驗,我們突然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感受外在的事物。 為什麼看不見?有位哲學家叫做Wittgenstein,你聽過他的名字嗎?他是一個與Russe ll(盧梭)同時代的人,事實上,他是盧梭的學生,並取代盧梭的教授職務。Wittgenstei n說過非常深湛和有意義的話,他說:「為什麼不以無來取代有?」如果你真的了解這句話 ,有時,你會訝異,有「有」是讓人驚訝的。讓人驚訝的有花,有樹,有昆蟲和動物,有 人,有行星。為什麼沒有「無」?為什麼有「有」?有「有」真的讓人驚嘆。 同樣的,當禪修者發現視覺產生了,這是令人驚訝的。這個人視「視覺」為一個新的 過程,一次新的體驗。我們經常無意識的在做事,像在夢裡一樣;當我們突然醒來,發現 有「視覺」(看得見),這真的令人驚訝。你體驗到「視覺」為新的事物,它真的讓你印 象深刻,讓你刻骨銘心。當某人告訴我:「噢,真是讓人驚訝,我們看得見,聽得到,我 們能思考。」聽到這些讓我心情愉快,為什麼他會這樣說? 《清淨道論 》有如下的句子: Etass' eva pana namarupassa paccayapariggahanena tisu addhasu kankhaj vitaritva thitaj banaj Kankhavitarana-visuddhi nama. -Vsm598 (以了知名法、色法之緣,而超越了關於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疑惑所建立的智, 名為「度疑清淨」。)《清淨道論》,598頁。 Etass' eva pana namarupassa:指有關名法色法;paccayapariggahanena︰指觀察它 的因;tisu addhasu指過去、現在和未來。當我們禪修時,只注意當下,我們不在意過去 ,因為它已經過去;我們不在意未來,因為尚未到來,然而,當我們如實的了解當下時, 我們也了解過去和未來。 名法和色法的生起,是因為有生起的因;仔細的觀察名法和色法生起的因,可以根除 疑惑。Kankhaj是懷疑;Vitaritva指克服;Kankhaj vitaritva 指我們能克服疑惑。我們 有什麼疑惑?我們思考這個「我」,「我以前出生過嗎?未來我會再出世嗎?」。當你觀 察名法與色法時,你觀察名法與色法生起的過程及其原因,我們了知它是當下生起的,它 以前曾經生起,而如果因緣具足的話,未來也會生起。如果因緣具足的話,它會生起;如 果因緣不具足,它不會生起。 當我們問這個問題:「我前世是誰?」這是錯誤的問題。如果我們用一般人的想法來問這 個問題,這個問題是錯誤的,事實上並沒有「我」,只有身心生滅的過程。如果你了知當 下生起的過程,及其生起的原因,你將了解:無論是什麼故事,我們所謂的男人、婦女、 母親、父親。.如果我們省去所有的稱呼和概念,只觀察他們的生滅過程,你會發現:在過 去也有名法和色法生滅的過程,正如現在他們生滅的方式一般。完全了知當下的生滅過程 ,可以根除對現在和未來的疑惑;也可以根除「誰創造這些事物?」的疑惑。它是意外的 生起,沒有理由,沒有原因,也沒有人能使它生起。 這是一個已被解決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沒有人創造這些事物,這只是很自然的因果 現象。 有時,這取決於人們的知識水平,如果有人讀過「緣起法」,他們會觀察到實相,如 果沒讀過「緣起法」,也沒關係。因為「緣起法」的基本觀念是:有因必有果;如果沒有 因,則沒有任何果;「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總之,這是緣起法。如果有人有廣博 的知識,他會了解:因為有聲音,有耳朵,由於兩者的接觸,所以耳識生起,因此有受覺 ,有樂受、苦受等感受。這種樂受與苦受,慾望與厭惡的生起,我們可以非常清楚觀察它 的實相,雖然我們無法完全觀察到,但是我們可以清楚的觀察某些部分。 如果你以前從未聽過或看過某物,而且不期望去看或聽到它,你會渴望那件事物嗎? 你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麼,所以你不會想要它。慾望如何生起?因為你以前聽過或看過它, 因為有接觸,所以有受覺;因為有受覺,所以有渴望、慾望。 在禪修期間,我們不會「想」太多,有時,領悟之光突然一閃,非常短暫;有時,一句 短的巴利文或一個英文字(如果你用英文閱讀)會出現在你的腦海裡。不要想太多,如果 你繼續想,會打斷你的正念和觀察。 禪修時,你的念頭會一再生起,當念頭生起時,看著他們,這些念頭在某個時段可能 很強,而且有些念頭非常深刻、非常激勵人心,所以有時我們想要談論它,我們不能停止 談論。如果你談論它,你會失去正念,這是非常重要的。在禪修期間或其他狀況,如果你 想要培養更深的觀智,不要去想或交談,雖然要做到「不想,不說」是非常難的。我們培 養清明的觀智,並為它感到高興和寬心,因此想要讓我們的朋友分享這法喜,凡是親近我 們的人均可分享這法喜。我們知道:如果某人有相同的體驗,他真的會寬心,因為你已經 體驗了那種輕鬆感。 至於「我」的負擔,當你觀察名法和色法時,一旦你看到名法和色法生滅的因時,你 會感到如釋重負,而且會心生喜樂和信仰,你也會信佛。 有人告訴我:「當他首次體驗時,他心生喜樂,並立刻想到佛陀:佛陀是對的(真語 者)。」那時,許多人想要禮敬佛陀,真正的敬重、尊敬佛陀,因而生起真誠的信仰。你 不要強迫自己,這是自然而然。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個很好的禪修者,他坐禪,當他培養深 的觀智時說道:「我禮敬佛陀,因為佛陀教我們如何培養正念。」這是一種新的禮敬法, 非常個人化的,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佛陀教我們如何具足正念。 在佛經裡提到各種不同的疑,討論所有的疑是沒有必要的。人們經常疑惑:在這個生 命之前有「我」嗎?(有前世嗎?)這是一個疑惑;在這個生命之前沒有「我」嗎?事實 上,這是相同的問題,只是從不同角度來問。如果有前世的「我」,是怎樣的我?是什麼 形狀?什麼形式?是男是女?人們有各種各樣的疑惑。上星期我提到我的一位朋友,他前 世是女生,現在是男生。 不要因為是男生而驕傲,也不要因為是女生而不悅,是男是女並不重要,如果你認真 修行,你會了解:重要的是你的心,而非男女相。 有「我前世是女生嗎?」、「我前世是人嗎?」、「我前世是歐洲人(亞洲人)嗎? 」等種種的疑問。當你深入了解時,你會發現這些是世俗諦,只是以前發生過的事;只要 有因,必有果。 「我會再度出生嗎?」、「我不會再度出生嗎?」是相同的疑問。「身體內有靈魂嗎 ?」 這是另一種疑惑。當你深入觀察身心的生滅過程時,你會發現:它們總是生生滅滅, 並沒有固定的實體,身心不斷的改變,生起又滅去,這「我」從何而來? 當我們用rebirth(再生)這個詞時,它與reincarnation大不相同。Reincarnation意 指:某個永恆的實體獲得一個新的身體;它指:一個靈魂將進入新的身體。事實上,並沒 有「一個靈魂將進入新的身體」這回事,只有身和心的生滅過程,在佛經裡一再的、非常 詳細的說明此事。有兩部討論禪修的佛經,如果我仔細閱讀每個細節,將花很長的時間。 請試著在任何佛書中閱讀相關的解說,有關色、聲、香、味、身體的感受。在聽和看方面 ,如我以前開示過的內容,試著去了知身心的生滅過程。雖然時間非常短暫,某些人卻能 深入了解,他們一開始便能觀察到緣起法。 所謂的無明是指無知,不知道事實,不知道實相。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以為如果我 這樣做,我將獲得使我愉快的事物,這是「無知」,因為沒有什麼東西能真的使我們愉快 。 如果你去思考,它是讓人沮喪的,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欺騙自己。醒醒吧!你可曾找到 能讓你永遠滿足的事物?我們一直在尋找能讓我們滿足、快樂的事物,你找到了嗎?有這 樣的東西嗎?相信某些事物能使我們快樂,而去追求它,並希望它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這 是一種癡,是無明,而且不了解四聖諦。 我想要以非常簡單的方式表達,以便讓你們了解。例如,我們來這裡布施,每個星期日, 人們來供養我。每天人們來這裡布施,這是做好事,慷慨是一種美德。我們需要互相幫助 ,互通有無。我們布施錢、食物、衣服;我們布施時間、照顧;我們布施知識和佛法。布 施是好事,你從布施中期望什麼?這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供養這位比丘食物,由於 這種業報,來世我將是非常富有的人,我將非常快樂,非常滿意,這是癡。布施有其果報 ,但是不會使你非常快樂。有時,即使在布施時,我們心裡仍有許多無明,我們想要因布 施而帶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我們為什麼布施? 當我們布施時,我們期望什麼? 最好是期望:「藉著布施的功德,願我有機會去修行和了解實相。」這是我們所應期望的 。在許多故事裡,你會聽到某人布施少許,卻獲得很多,這是很好的投資。這種布施是基 於貪婪和我執:「我想再獲得更多,這是很好的投資。」深入觀察你的動機,如果你期望 獲得更多的回報,這是貪婪;你的布施是根植於貪婪和我執。由於這種錯誤的觀念,我們 想要做好事,有時卻愚蠢的做了壞事。不善的行為像偷盜、殺生等,全部根植於這種錯誤 的觀念,認為:如果我獲得回報,我們將會快樂。例如喝酒,相信酒會使我們快樂。無論 善業或惡業,如果我們沒有深入了解佛法,通常我們是以「我將獲得一些果報」的觀念來 造做善惡業。 當一個人深入禪修後,他會發現:無明緣「行」,行緣「識」,整個「緣起法」的過 程持續著。為了能深入的解釋緣起法,應該有另一個課程。「了知因緣智」(paccaya-par iggaha-bana)是談論因與果,而緣起法也是因與果,他們是相關聯的,這是非常有趣和非 常深奧的。 《清淨道論》有如下的句子:Kammam n' atthi vipakamhi, pako kamme na vijjati ,Abbamabbaj ubho subba, Na ca kammaj vina phalam. Kammab ca kho upadaya tato nibbatttate phalam. Na h' ettha devo brahma va sajsarass' atthi karako, Suddha dhamma pavattanti hetusambharapaccaya ti. ~ Vsm 603 Kammam n' atthi vipakamhi, pako kamme na vijjati : 因不在果中,因中沒有果, 因果不相同。如果你認為因中有果,或果中有因,你把因果視為相同;事實上,他們是不 同的,他們是分開的。 Abbamabbaj ubho subba : 此中無彼,彼中無此;因中無果,果中無因。Na ca kammaj vi na phalam : 但是,沒有因則沒有果。這是非常美的偈子,它看起來像智力測驗,非常深 和有意義。Kammab ca kho upadaya tato nibbatttate phalam : 因為有業,所以有果。Na h' ettha devo brahma va sajsarass' atthi karako:沒有創造輪迴的創造者。Suddhadhamma pavattanti hetusambharapaccaya:由於適當的緣(條件),清淨的法因而生起。 由於有許多的因,許多念頭在心中生生滅滅,在這個禪修階段,許多念頭會自然生起 ,因為你觀察到身心的變化是如此真實。許多相關的念頭會一再的生起,不要想太多,因 為此時你已培養一些定力和正念,你可以清楚的觀察事物,而你的思考也變得更深刻。 此時,你已獲得觀智,「噢!現在我可以非常清楚的觀察,它是如此的真實。」這種 事一再重複,你想要思考它。一個已經獲得這兩種觀智的人稱為小須陀洹(minor Sotapan na)。Sotapanna 指預流者。真正的須陀洹是已經證得初果(預流果))的聖者。所謂的須陀洹,其實沒有真正的道果(magga-phala),而是已經了解名法和色法,以及名法和色 法的因的人,他已經根除了許多視「我、自我」為永恆實體的邪見。由於「見清淨」,此 人非常類似真正的須陀洹,因此稱之為小須陀洹。 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清淨道論》中有敘述這種情況的句子︰「禪修者已有觀智,藉 著這觀智他得以減輕負擔。」這意味著他以前有沉重的負擔,現在他的負擔已經減輕,他 有深的觀智可以倚恃。已獲得這種觀智的人,是個niyatagatiko。Niyatagatiko指他不會 再墮入惡趣。你的來世取決於你的心的品質、意識的品質。這種深的觀智有驚人的力量, 能使你「見清淨」,因為見清淨,心的品質變得非常高尚,以致於不可能往生惡趣。你的 來世取決於你的心的品質,兩者必須相稱。意識的品質低劣,如果轉世的話,只會生在惡 趣(如地獄、畜牲)。一旦你已培養深的觀智,和具有見清淨、戒清淨、心清淨、智見清 淨,具有如此高的品質,你不可能投生在惡趣。但是,如果你犯戒,失去定力,失去觀智 ,那麼結果將不必然。如果你能保持這種觀智,它會使你非常輕鬆,因為你不會往生惡趣 。 我有一個朋友,他以前是個禪修者;我不知道他是否仍然禪修,因為他非常忙。我希望他 仍然是個禪修者。有一次,當他沉入內觀時,他告訴我:「在我了解佛法之前,我認為: 當我想要某物時,我必須得到它;如果得不到,我會不快樂,我必須得到它。」這「必須 」是一大負擔。現在他說:「即使我仍然非常貪婪,(他是個非常貪婪的人),每當任何貪 念在心中生起時,我知道這是貪念;以前,我會認為我真的需要他。」如果你視「我」與 「需求」為一體,這會是一大問題。當你不認同它時,你把它視為一個過程,一個願望, 一種強烈的需求。他說:「現在,我知道這是貪欲,我不必理它。」最初,他認為:如果 沒有得到它,他會不快樂,「我想要這東西,如果我得到它,我會快樂;如果得不到,我 會不快樂。」現在他說:他可以觀察它,而且非常輕鬆。如果你也能做到和他一樣,你能 去除百分之九十的不快樂,你也能觀察貪念和慾望的生起。 沒有「我」這種錯誤的觀念的支持,煩惱變弱了;每當有「我」這邪見的支持時,煩 惱變得非常強,例如:「我在生氣」、「我心煩」、「我想要更好」等等。每當這種念頭 生起時,如果你能捨棄,不執著,不認同,觀察它為一種心理過程,它會失去力量。你可 以維護你的尊嚴,你的輕安;如果你真的需要它,你會用一種好的方法去得到它。 在我們需要的和想要的之間,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們想要的是無限的,而我們真的需要的 是極少的。你不會相信:我們真的需要很少即可滿足快樂。我曾提到我師父,或許某些人 還記得,他住在非常小的地方。他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僧侶,我非常幸運能遇見許多師父 ,他們實踐他們所教的佛法,他們教他們所實踐的佛法。他們所教的並非來自思考或書本 ,而是來自於他們的生命體驗。這位師父過著簡樸的生活,他的住處是一間空的房間。他 睡在一塊木板上,上頭放著一條毛巾,他用這毛巾做為枕頭,沒有地毯,地板上什麼也沒 有。他會鋪一塊布在地板上,並睡在那裡。在他的住處沒有家具,一無所有。有些人來看 他,發現他一無所有。他們說:他們聽說這個和尚一無所有,當他們到了那裡,他們看了 一下,發現他真的一無所有。他一天只吃一頓飯,他是素食者,泰半是一點飯、一點蕃茄 沙拉、豆芽,非常少量的煮熟的豆子,和非常少量的其他蔬菜。 人們供養他蛋糕、餅乾,但是他不吃。他說:這些東西不合他的胃口。他一天只吃一 餐,他日中一食已超過四十年,而他非常健康。我認識他已經二十年,這期間,他只生病 兩次,是因為食物中毒。第一次,有人給他不適當的食物;第二次,因為有人把豬肉切成 碎肉,拿來供養他,這個人不知道他沒吃肉,而且把肉和菜混在一起,他不知道菜中有肉 ,他吃了以後拉肚子。 這實在令人驚訝, 如果你告訴一位醫生:「一個人可以一天只吃一餐這樣簡單的飯菜 ,並且保持健康。」我想:百分之九十九他們會說:「這個人將受營養不良之苦。」但是 他沒有任何營養不良的跡象。我不可能像他一樣,但是他是如此過日子。他所擁有的全部 東西可用一個小包裹帶走。 在「我們想要的」和「我們需要的」之間有巨大的差距,近來,人們不斷的增加他們 的需求。如果你了解你的心,如果你能覺察你的貪念,把它放下,你可以使你的生活非常 簡單和容易,生活不再是很大的負擔。事實上,生活的負擔不大,貪婪的負擔更大。 我想今天我應該在這裡停止,讓你們問一些問題。下一次開示,我將談論第三和第四 觀智,第三和第四觀智非常重要。第一和第二觀智也非常重要,他們是基礎,如果不了解 前兩個觀智,我們無法繼續談論下去。 問與答︰ 如果你一直禪修,你可以保持不退步。此外,一旦你已經培養那種觀智,你會發現它 的重要性。這種觀智也能讓你的生活非常簡單。當我們沒有那種觀智時,我們的生活是非 常複雜的,你做太多不必要的事,想太多不必要的事,到處看、聽、吃,心到處跑。 一旦你培養這種觀智,他會使你了知:何者為生命中重要的事;何者為生命中不重要 的事,你會發現兩者大不相同。 通常,我們把所有的事弄在一起,並且認為每一件事都很重要,我們忙於許多事物, 以致我們的時間總是不夠用,甚至沒空禪修。我們有許多煩惱,擔心孩子、先生、妻子, 擔心工作,有些擔心是不必要的。一旦你培養這幾種觀智,你的煩惱(擔心)會變得很少 。你所擔心的只是迫切的問題,只有當你生病時,你需要擔心你的病,要去看醫生。然而 ,你不會坐下來想十年後,或三十年後會發生的事。你做你「需要做的事」和「必須做的 事」,你可以放下許多雜務,這是非常簡單易行的。 這是為什麼我說:真正擁有觀智的禪修者,能過簡單的生活,他們無法過複雜的生活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一個很好的禪修者,她說:「她真的害怕在房子裡弄來一些新的東 西,因為新的東西會佔據她的心,佔去她的時間。」大多數人到城市時,他們看到許多商 店,商店裡充滿許多美麗的、有用的東西,「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沒完沒了。她說: 「每當她沿著街道走,看到商店時,她看到許多垃圾。」誰需要這些東西?誰製造這些需 求讓你相信你真的需要它,如果你少了它,你將不快樂,你被束縛了﹗深入了解這種心理 過程的人不需要這些東西。 你可以去除許多的東西,讓你的生活變得非常簡單,而你會有更多的時間禪修,保有 觀智(不退失)是非常重要的,而保有觀智的最好方式是持續禪修。如果你想要培養更深 的觀智,直到證得開悟的第一個階段(初果),我們必須持續禪修直到我們證得初果。 問與答︰ 我們知道nama指名字、名稱;rupa指形式。Nama是心理過程;rupa是身體的生滅過程 ,根據上下文來判斷它的意思。Nama有很多意思,它是讓人困惑的。一旦你了解他有很多 意思,並根據上下文來判斷它的意思,它不會再把你弄糊塗。 問與答︰ 總之,第一觀智是觀察身體的生滅過程,其中沒有人,沒有「我」的存在;有另一種生滅 過程,是心的生滅過程,這兩者並不相同。身體的過程不是心的生滅過程;心的過程不是 身體的生滅過程,而一個為另一個的生起條件。例如,當你聽到聲音時,聲音為聽覺的條 件,耳朵為聽覺的條件,聲音和耳朵(中耳)是色法,是身體的生滅過程;你注意這聲音 和耳識的生起是名法。另一個例子是:當你想要移動時,想要移動的意圖先生起,這是心 的作意,然後身體移動。即使當你閉上或張開眼睛時,先有意圖去張開或閉上眼睛。作意 和意識的生起是名法,第二觀智與此有關。 你觀察到:因為有色法,所以名法生起;這色法、身體的生滅過程是因為心的生滅過 程,因情況而異,兩者互為對方生起的條件。觀察名法、色法生起的條件,觀察它的生起 是因為「因緣」,這是第二觀智。我還沒有談到第三和第四觀智,既然你想知道,我會非 常簡短的說明這兩種觀智。第一觀智是「無我」,把名法和色法視為一種生滅過程,沒有 人,沒有實體,也沒有靈魂,它是無我。它的生起是因為有許多的因,這是無我。它不是 被創造的,因此這也是「無我智」(Anatta-bana)。 第三觀智觀察到無常、苦、無我三者,觀察到身心的生滅過程。只有在第三觀智,禪 修者開始觀察到真正的無常,看到身心的生滅,但是尚未成熟。第四觀智更強調無常,而 非苦和無我。雖然三者同時出現,但是它更強調生滅現象。下星期我會詳細談論第三和第 四觀智。當我重複敘述時,我希望能解說得更清楚。 問與答︰ : 即使是前兩種觀智,你無法只是透過閱讀去獲得。當你談論他們時,你會了解他們的 意思,然而這是知識,不是真正的觀智。當你禪修時,你會知道:因為在禪修的當下,你 沒有去「想」;你非常真實的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它是讓人驚訝的,是出人意外的。 問與答︰ 我認識某些人,他們沒有讀很多書,他們已經獲得第一觀智,但是要獲得更深的觀智 是非常困難的。他們觀察念頭只是念頭,沒有「人」在那裡。我認識這樣的人。他沒有去 任何禪修中心,但是,當我與他交談時,他談到對「觀智」的體驗,他讓我認為:對於身 心的生滅過程,他有深的觀智。他說:只有念頭,他們不是我的,他們生生滅滅。 問與答︰ 佛陀談到三種不同的知(understanding)。第一、當你聽某人談話時,或當你閱讀時,你 了解某些事情,這是一種較粗淺的知(智)。第二、當你深入思考,你獲得更深的知;第 三種是透過禪修所獲得的觀智。前兩種智,你可以透過閱讀、聆聽和思考來獲得;你可以 透過閱讀和思考來釐清許多錯誤的觀念,所以閱讀、聆聽和思考是很重要的。去問問題, 好讓你的觀念更清楚;聆聽和閱讀可以給你智慧;有一種更高的智慧必須靠修行才能獲得 ,那就是「禪修的智慧」。這是佛陀教導之美,佛陀承認從閱讀、聆聽和思考所獲得的知 識,然而人們停在那裡,尤其是西方的哲學家,他們停在那裡,無法進步。佛陀則更進一 步,他有禪修的智慧。 問與答︰ 問︰你無法獲得深的觀智,除非你禪修。 答︰這是對的。這是為何佛教強調修行的原因。如果你想要了解名法、色法、無常、苦、 無我,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達到目的,唯一的方法是去禪修,使你具足正念。這是佛法的深 奧之處。 答︰止禪(Samatha meditation)是基礎,非常堅固的基礎,如果你能培養定力的話。 答︰佛陀每天談論正念,正念即是毗婆舍那。佛陀一再的談到要深入觀察。四念處有四種 不同的所緣境,念處(Satipatthana)即是毗婆舍那。在修行上,我們不能這樣分類,因 為他們是一體的。當你坐禪在觀呼吸時,這是身念處(kayanupassana);當念頭生起時, 你看著念頭,這是心念處(cittanupassana);你觀察身體的感受,樂受或苦受,這是受 念處(vedananupassana)。有時,你的心變得非常平靜,而你觀察:「噢,它是平靜的」 ,這變成法念處(dhammanupassana);當你有正念時,你知道你有正念,這是法念處。 Nupassana指一再的觀察、觀看。Nu是anu的簡化,意思是重複的,Passana 指觀看。 當你看東西時,只是瞄一下,你無法確知你看到什麼;當你一再的觀看時,它會變得越來 越清楚。如果我的杯子裡有東西,我把它蓋住,我讓你看一秒鐘,再把它蓋住,然後問你 :裡頭是什麼東西?你可能不確定。如果你有時間去看,你知道裡頭是什麼。因此,讓你 的心住於身、受、心、法的生滅過程。 答︰沒有因,果不會生起。當你有不愉快的感覺,必有其因,例如:如果你捏自己,你會 有「苦受」。因為掐,皮膚被壓迫扭曲,所以你感到痛苦。當你坐在一個非常柔軟的床墊 上時,它是令人愉快的。由於眼睛只有中性的受覺,他沒有苦受和樂受,然而,當你解說 它為樂或苦時,它變成另一種過程,變成心的生滅過程。當你喜歡「你看到的東西」時, 這不再是眼識,而是心識。 當你看到某個東西時,這純粹是眼識的作用,這時,你甚至不知道你看見什麼,只是 看而已;另一步驟是:當你確知所見之物時,然後你才會生起是否喜歡它的念頭。 意識是名法,所緣境是色法,是我們所看到的顏色。 當我們看時,我們只看到顏色,眼識只看到顏色,它沒有看到男生或婦女,或其他事物, 只看到顏色。心理反應的下一步是解說,當心在解說事物時,這不是眼識的作用,而是心 識。由於過去的經驗,當你看到某物時,你知道你看到什麼。因為你以前喜歡它,所以現 在你也喜歡它。如果你看見全新的事物,你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你不會有喜歡或不喜歡 的心念。你會想:這是什麼?因此,這是過去的習氣。例如:在緬甸,許多人喜歡魚醬, 磨碎的魚醬,磨得像粉一樣。它黏糊糊的,非常臭,人們非常喜歡它,我非常討厭它,所 以這是一種習氣。 當看時,只是單純的看,沒有任何念頭,沒有往昔的記憶,這只有眼識的作用,它沒 有喜歡或不喜歡,只有當記憶與念頭同時生起時,才有喜不喜歡的意念。當你看到某物而 你喜歡它時,這是因為你過去的習氣使然;當你看到某物而你不知道它是什麼時,這時, 你只有這意識:「這是什麼東西?」,並沒有生起「是否喜歡它的念頭」,所以喜不喜歡 也是習氣使然,當然,透過修行,我們也可以不受習氣的影響。 例如,你已經在這裡住很多年,直到你來這裡禪修,你才體驗到許多事情。你習慣吃 、看、聽許多的事物(食物),很長一段時間後,現在,你喜歡那些事物(食物)。之前 ,你不知道你是否喜歡他們。有時我們吃東西,我們不確知是否喜歡這食物,但是如果我 們一再的吃那樣東西,慢慢的我們習慣那種口味,並且開始喜歡它。例如,在我來這裡之 前,我沒有喝過豆漿,現在,我開始喝一些豆漿,我開始習慣它的口味,我開始喜歡它, 我現在正在增長貪慾。 答︰這是非常好的問題。在第一觀智,如果沒有培養相當強的觀智,你無法進入下一個觀 智。當因緣具足時,前一個觀智會引領我們進入下一個觀智;當前一個觀智已充分培養且 足夠強大時,即可進入下一個觀智。我們無法自願進入另一觀智,我們做不到,它是自然 而然的。非常感謝你的問題。 不要急,保持現狀,慢慢培養深的觀智,你不可以把自己逼得太緊。 -- 修行的本質是去觀察動機和審視心。你必須有智慧,不要去分別。如果別人不一樣,別 煩惱。你會因為森林裹一棵彎曲的樹高度和直度都與其它樹不同而懊惱嗎?那是很愚癡 的!別去衡量別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不需要去承受希望改變他們的重擔。如果想改 變任何事物,就去改變你的無明成為智慧吧!---阿姜查《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