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offe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問一下喔 相信應該不少人都喝到過有鹹味的espresso吧 我最近自己烘espresso豆 也遇到了這種問題 就連加牛奶作成latte也鹹的很離譜 咖啡會鹹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是豆子配方的問題嗎? 還是烘法的問題? 還是煮法也有關係? -- 一位拓撲學家不能說出炸麵餅圈和他的咖啡杯之間的差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bunny
Rainsalt:我碰過三種可能都有啦.... 推140.112.224.223 04/11
JacyLee:可以問一下你的配方? 推 61.70.194.64 04/11
JacyLee:據我目前所知道,巴西比例高會產生鹹味.. 推 61.70.194.64 04/11
dale:推簽名檔 ^^ 推 218.166.89.91 04/12
Rainsalt:我是沒感覺巴西會鹹...哪一支巴西? 推140.112.224.223 04/12
> -------------------------------------------------------------------------- < 作者: ACAIA (老頭) 看板: Coffee 標題: Re: 鹹的咖啡... 時間: Sun Apr 13 20:23:11 2003 ※ 引述《zxcmnb (一點一點地錯開了)》之銘言: : ※ 引述《zxcmnb (一點一點地錯開了)》之銘言: : : 相信應該不少人都喝到過有鹹味的espresso吧 今天下午到La Crema喝espresso,入口就是鹹的,還好不是很嚴重,走得也快。 印象中CIA更鹹,不過已是去年的事。當時沒見到wecare。 : : 我最近自己烘espresso豆 : : 也遇到了這種問題 就連加牛奶作成latte也鹹的很離譜 : : 咖啡會鹹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 是豆子配方的問題嗎? 可能。日曬豆是鹹味成因之一。但不是絕對。 : : 還是烘法的問題? 很有可能。深焙失敗、不新鮮都很鹹。 : : 還是煮法也有關係? 非常可能。劑量太多、流速太慢、研磨太細.... : 我的配方是這樣的 : 哥倫比亞 40% : 耶加雪啡 20% : 坦尚尼亞圓豆 20% : 曼特寧 20% 看起來不錯:) : 二爆後20秒下豆 起鍋時間意義不大,曲線配置比較重要。 你的配方也不適合先混後烘。 : 生豆都是在coffee lab買的 我都有。別錯怪店家。 : 裡面沒有巴西, 也沒有sanani : 總覺得不是豆種的問題...難道變鹹的是耶加雪啡 我建議用對水4到6倍或直接用法國壓檢驗, 沒鹹味,表示是煮的問題。 有鹹味,大概是烘壞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8.107.102 > -------------------------------------------------------------------------- < 作者: ACAIA (老頭) 看板: Coffee 標題: Re: 鹹的咖啡... 時間: Sun Apr 13 20:58:01 2003 ※ 引述《zxcmnb (一點一點地錯開了)》之銘言: : 我的配方是這樣的 : 哥倫比亞 40% : 耶加雪啡 20% : 坦尚尼亞圓豆 20% : 曼特寧 20% : 二爆後20秒下豆 再雞婆一下。 自己有創意想配方當然很棒,保險的作法是向店家購買上述豆子,指定焙度, 回家再慢慢做少量混合,如果試出不錯的結果, 至少代表你在選豆、焙度、比例上是正確的, 以後再買生豆回來自己搞,注意烘焙就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8.107.102 > -------------------------------------------------------------------------- < 作者: zxcmnb (一點一點地錯開了) 看板: Coffee 標題: Re: 鹹的咖啡... 時間: Sun Apr 13 22:20:28 2003 ※ 引述《ACAIA (老頭)》之銘言: : : 二爆後20秒下豆 : 起鍋時間意義不大,曲線配置比較重要。 : 你的配方也不適合先混後烘。 我是150度脫水4分鐘 4分到8分時每分鐘升10度 接下來一分半升溫到210度一爆 一分半後一爆結束 再昇溫到230度二爆 不過我是簡陋的改機fr 所以昇溫的曲線不是很平順 這也會有影響嗎? 對了 為什麼這個配方不適合先混再烘 就是說 先混再烘 和 先烘再混 的配方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是生豆大小的問題嗎? 這個配方是google newsgroup上arny的配方 1 哥倫比亞 40% 2 Sidamo(Washed) 20% 3 坦尚尼亞Peabarry 20% 4 Sumatra Aged 20% 因為我沒有sidamo所以用耶加雪啡代替 也沒有aged sumatra所以用曼特寧代替... : : 生豆都是在coffee lab買的 : 我都有。別錯怪店家。 我沒這意思 我覺得coffee lab的生豆品質不錯 比起波希米亞人和蜂大....唉 可是若是說起熟豆的話 coffee lab...唉 昨天在晚上去喝了巴西和harror 真佩服有人可以把harror煮的這麼苦澀 : 我建議用對水4到6倍或直接用法國壓檢驗, : 沒鹹味,表示是煮的問題。 : 有鹹味,大概是烘壞了。 我想大概是烘壞了吧...嗚 -- 一位拓撲學家不能說出炸麵餅圈和他的咖啡杯之間的差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bunny > -------------------------------------------------------------------------- < 作者: ACAIA (老頭) 看板: Coffee 標題: Re: 鹹的咖啡... 時間: Mon Apr 14 00:00:21 2003 ※ 引述《zxcmnb (一點一點地錯開了)》之銘言: : 我是150度脫水4分鐘 : 4分到8分時每分鐘升10度 很眼熟的脫水模式:)至少不能說不正確。 深焙和淺焙相對比較下,脫水的時間(火力)所需未必相同。 生豆處理影響含水多寡,也不宜共用一種脫水模式。 再說,熱風機改機後是否就能採用鼓式烘焙曲線,也是值得懷疑。 : 接下來一分半升溫到210度一爆 共九分半進到第一爆,個人覺得不是熱風機該做的事, 我也改過機,並不是胡亂猜測。 : 一分半後一爆結束 再昇溫到230度二爆 一爆過程時間的長短,爭議性也很大,快快爆和慢慢爆口感差很多, 不過要注意由於豆子自焙,加速昇溫,一不小心衝過頭,焦苦就來了。 : 不過我是簡陋的改機fr 所以昇溫的曲線不是很平順 這也會有影響嗎? 有時候覺得永遠改不完:P 改的愈多,相對控制在手的變數也多,要煩的也多。 我其實很懷念爆米花不改機的日子。 離題了。 你的曲線資料來源如果是問來的,最好先喝過那人的豆子。 如果是自己抓的,我建議先讓機器少些限制, 昇溫自然一點,縮短時間, 從原機到改機,曲線一次不要變動太大,慢慢修正。 : 對了 為什麼這個配方不適合先混再烘 : 就是說 先混再烘 和 先烘再混 的配方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 是生豆大小的問題嗎? 在同一個溫度點上,豆子的變化並不相同。 例如,210℃哥倫比亞開始一爆,曼特寧呢? 再如,你怎知Yirga.烘完是否仍是20%? 而且PB豆和Yirga.很容易烘過頭,使得這個配方的原意『甜味』失色。 再說,先各自烘好,可以先抓少量混合,試喝以後, 再慢慢針對口感調整比例, 也就是你覺得好喝的那個比例,未必與原配方相同。 : 這個配方是google newsgroup上arny的配方 我猜對了。 : 因為我沒有sidamo所以用耶加雪啡代替 : 也沒有aged sumatra所以用曼特寧代替... 如果你可以烘的再深一點,可以考慮改成sidamo DP, aged改成malabar,但比例降到15%或更低, 把哥倫比亞減少一點,或直接換成Costa Rica。 以上是我的喜好,做不得準。 : coffee lab...唉 : 昨天在晚上去喝了巴西和harror : 真佩服有人可以把harror煮的這麼苦澀 你應該當場提出你的感覺,你也是花錢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8.107.102 > -------------------------------------------------------------------------- < 作者: ACAIA (老頭) 看板: Coffee 標題: Re: 鹹的咖啡... 時間: Mon Apr 14 00:19:09 2003 ※ 引述《jordan325 (失去以後)》之銘言: : ※ 引述《zxcmnb (一點一點地錯開了)》之銘言: : : coffee lab...唉 : : 昨天在晚上去喝了巴西和harror : : 真佩服有人可以把harror煮的這麼苦澀 : 先別驚訝....... : 那是正常的...... 如果不只一人有同感,可能真是烘焙的問題。 因為我手邊的harrar生豆不差。 : 不過你如果順便要求看一下harror的熟豆 : 能把豆子烘成那麼多層次更是令人佩服的呢! : : 我想大概是烘壞了吧...嗚 這我就不贊同了,harrar本來就不如一些水洗豆來的整齊漂亮, 尤其是烘來供應單品使用的焙度較淺, 色澤不一其實很正常。 我覺得應該適時反應,home roaster雖談不上專業, 但和絕大多數咖啡客比起來,整體鑑賞水準仍高, 只要不是存心找碴,Arny應該會有個合理的說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8.107.102 > -------------------------------------------------------------------------- < 作者: ACAIA (老頭) 看板: Coffee 標題: Re: 鹹的咖啡... 時間: Tue Apr 15 02:55:09 2003 ※ 引述《zxcmnb (一點一點地錯開了)》之銘言: : 就我所知 : 淺焙豆的脫水時間應該長一點 因為烘焙時間較短 所以要脫乾淨一點 : 深焙豆的時間就可以短些 是這樣的嗎.. 是。單就同一種豆子做淺焙、深焙來比較,是。 脫水這部分各大咖啡討論區都有人在談,不過我倒是找不到什麼有建設性的資料, 可能幫不了你,我自己雖有一些想法,不過缺乏佐證, 目前實驗數據也還不夠客觀,不敢在這亂說。 有些人認為脫水不完整是導致澀味的主因,我不是很認同, 生豆裡含量最多的有機酸叫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 一般認為這就是澀味的來源 (可參考Espresso Coffee: The Chemistry of Quality, Andrea Illy & Rinantonio Viani寫的) 這玩意在烘焙中隨著溫度和時間變化會被破壞,換言之, 烘焙的時間太短可能造成綠原酸來不及分解,所以咬舌的澀味就來了。 所以,假設總烘焙時間不變,烘焙度不變, 脫水三分鐘與六分鐘有啥分別?綠原酸殘留量應該相差無幾,與澀味何干? 脫水時間長短會有口感上的差異,但也許不在澀味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8.107.102 > -------------------------------------------------------------------------- < 作者: ACAIA (老頭) 看板: Coffee 標題: Re: 鹹的咖啡... 時間: Tue Apr 15 04:22:09 2003 ※ 引述《zxcmnb (一點一點地錯開了)》之銘言: : 熱風和直火的根本差異到底在哪裡呢? : 兩者還不都是把咖啡豆加熱? 我不是專家。 : 如果可以控制出一樣的溫度曲線的話 : 烘出來的豆子應該不會有很大的差異吧? 我很肯定有差異。 熱風式烘焙名人Michael Sivetz認為5-6分鐘為最佳烘焙, 姑且不論這數據是否有爭議,但至少說明了熱風式的精神, 藉由高溫氣流快速導熱,縮短烘焙時間,保留更多美味的成分。 強大的熱氣流加速了烘焙的效率,也會帶走許多味覺成分。 這是一把兩面刃。 縱然我們把熱源與風力都獨立出來做調整,個人覺得也不宜慢慢來, 風力太弱,豆子吹不動,火力太小,又有低溫燜烤之慮。 熱風套用直火的曲線,不夠精采不說,不小心就有股塑膠味。 純屬個人意見啦,也許哪位高人能出來指點一下。 : 嗯謝了 : 當初會想要先混在烘的原因是因為認為這樣豆子的口感會比較融合 烘焙中香味相互燻染的說法見仁見智。 只是豆子還沒磨,內部的成分怎麼個交流法? : 而且豆子的顏色看起來也會比較一致 未必。 : ^^^^^^^以前用爆米花機烘風漬馬拉巴 結果都超級不均勻的 : 讓人再也不敢買來烘... 嗯,的確不好搞,直火慢炒較適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8.1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