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nsl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atheine (單純的快樂)》之銘言: : 大家好 : 有各問題想請教 : 不知道現在在台灣 舉辦的大型生物醫學類的研討會 : 若需要現場口譯人員 : 一般會找專職的口譯 : 還是由相關專長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兼當呢? : 因為生物醫學畢竟是很專業的領域 : 不知道這各領域的碩士畢業生 : 若受過專業的翻譯,口譯練(如到國外唸口譯) : 是否有機會擔任相關領域的口議人才呢? : 還是說非要有博士學位者才可呢? : 謝謝回答. 我身為專業口譯員 只能以專業口譯員的角度回答您的問題 不過我得先聲名 這問題很難回答得很客觀 一、專業研討會,究竟該找專業口譯員還是該領域的專業人士(如教授)來翻譯? 口譯是一門技術 技術需要長時間練習 就像演奏樂器一樣 無論是同步口譯還是逐步口譯 其複雜的認知行為一直是許多人覺得很值得研究的地方 生物醫學的確是很專業的領域 財務工程也是,燃料電池也是,法哲學也是 只是放眼全世界 大概很難找到在上述領域念到博士 然後又去念了兩三年的口譯,最後以專業口譯員為職業的人 (有沒有這種人?還是有,只是很少很少) 那麼就實際會議的口譯表現來說 哪一種人會表現得比較好呢? 專業口譯員,還是該領域的博士(我們姑且這樣粗淺的分類)? 這要先看客戶(或聽眾)對於「表現好∕壞」的定義 訊息完整就足以叫好了嗎?要多完整?可以量化嗎? 我們接受的訓練要求我們,一定要聽懂才能翻譯 而且,我們的訓練也教我們 如何分辨自己究竟有沒有「真正聽懂」 (意思就是說,不能「以為」自己聽懂了;實際上沒聽懂) 聽不懂,寧願閉嘴,也不可以自己亂掰 對口譯員來說,「亂掰」跟「模糊化」不一樣 專業領域的確有許多困難、艱澀的訊息 但是如果主辦單位願意配合 講者也相當負責 那麼他們一定會提供會議資料(演講內容、簡報檔、參考資料等等)給口譯員 讓口譯員盡早準備、研讀 甚至在會議前,與講者見面 問問題、討論重點等等 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口譯員能更完整的在會議中傳達訊息 也讓講者更有信心,知道他辛苦準備的內容 可以更完整而精確的傳遞給聽眾 口譯員有責任想辦法弄懂會議資料 上網查、找人問 不管是什麼方法,我們都得想辦法、盡全力 讓自己在短時間內有辦法對該領域有粗略的認識 那,這樣有辦法「翻譯」嗎? 我得承認:不一定 但是這個「不一定」不是說,百分之多少的時候翻很爛、百分之多少還可以 有的時候,「翻譯品質」不是只跟內容有關 還有很多現場因素 口譯員接受的訓練不僅止於語言的轉換而已 我們自詡為協助溝通的專業人士 而略懂溝通理論的人大概都知道 溝通的要素還包括與聽眾的互動、文化的情境、現場的反應等等 口譯員是利用自身的語言能力 加上(臨時)準備的知識 藉助訓練已久的翻譯技巧 擔任講者與聽眾之間的溝通橋樑 我們再怎麼樣努力、再怎麼聰明 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幾天、幾週) 全盤瞭解一門學問 但是我們的「無知」,並不一定妨礙聽眾對於講者內容的理解 就算他聽的是口譯員的翻譯 裡頭或許有些不道地、不完整、甚至錯誤 但是聽眾本身因為對該領域的理解絕對比口譯員多 因此可以藉由口譯員的協助 把完整的意思拼湊起來 以上不是說,口譯員一定會翻譯得很爛 我自己常常碰到 聽眾會跑來問我是不是某某系畢業的、是不是主辦單位的人 反過來說 該領域的博士會不會表現的比口譯員好呢? 不一定 以「逐步口譯」來說 博士表現得比口譯員好,這機率高一點 只要博士與講者之間在演講前也先溝通過 就有可能讓博士(比口譯員)以更專業、更完整的方式傳達講者的訊息 但是「口譯」還是有嚴格的標準 有時候博士覺得他要幫講者「解釋」 因為博士覺得這樣聽眾才會「聽得更懂」 這對專業口譯員來說,往往是非常要不得的事情 講者沒講,我們不能亂講 「補充說明」跟「過度翻譯」不一樣 口譯員是根據文化情境與對兩種語言的深度認識 決定是否要將隱喻轉化成明示 是否將「不明」闡明 是否在這裡斷句 是否搬動因果順序 對口譯員來說,講者永遠最大 如果是「同步口譯」 我不認為博士可以表現得比口譯員好 「同步口譯」是技巧 要在同一個時間範圍內「聽」、「理解」、「儲存」、「轉換」、「說」 這五件事情並沒有一定順序 這五件事情也不一定「都得」發生 沒有練習,大概很難有辦法做同步口譯 的確,有些人是天才,一開始似乎蠻行的 但是同步口譯講求耐力 五分鐘或許可以,十分鐘呢?二十分鐘呢? 一整天呢? 同步口譯的場合,無論會議時間長短 一律是兩人一組 這是為了確保翻譯品質 原因?誠如上述:這是高度的認知活動 結論:找專業口譯員吧 早點給他資料,愈完整愈好 會議前,給予充分時間,讓講者與口譯員見面 博士可以從旁協助口譯員(我是說會議前的準備期間) 釐清重要觀念,講解關鍵原理等等 二、該領域的碩士畢業生,若接受口譯訓練,可否擔任這場會議的口譯員? 我不曉得為什麼您要強調「到國外念」 (以上讓我皺了一下眉頭,不過純屬我個人情緒,無關緊要) 如果學生物醫學的人,又念了口譯的學位 他當然有機會成為該領域的口譯人才 不過,接受訓練是一回事(或者說,拿到文憑是一回事) 能不能「上場做口譯」是另外一回事 我再強調一遍 口譯是技巧 技巧要練習 練習不能只在練習的情境下練習 還得在真實世界裡練習 演奏家不能只悶在琴房 他還得實際面對觀眾,開音樂會、參加比賽 當然,他上台的時候已經有相當程度了 但是還是要藉著演出經驗,不斷琢磨、反省、檢討 才能精益求精 三、非得有博士學位嗎? 我不曉得生物醫學碩士和博士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我覺得至少就口譯來說 如果碩士學過口譯,博士沒有 那碩士大概表現會比博士好 如果博士學過口譯,碩士沒學過 那博士「有可能」比碩士好,不過很難說 如果兩者都沒學過,那就口譯來說 大概兩者都不會有多好吧 訊息的傳遞固然重要 但是傳遞訊息不是只看對於該訊息的理解程度而已 還包括表達那個訊息的能力(簡稱「表達力」) 台灣的專業口譯員 大多還是語文背景出身 (也有少數非語文背景出身的優秀口譯員) 但是大家還是什麼領域的會議都要接觸 現實原因是:「不然會餓死!」 但我想除了這麼銅臭味的因素之外 我們的表現應該還是有獲得主辦單位的肯定 所以不管是法律、藝術、政治 基金、主權評等、債務抵押債券 還是再生能源併聯規範、矽甲烷安全、動植物檢疫標準 我們都會竭盡全力 運用自己的翻譯技巧與語言能力 給聽眾最佳的翻譯服務 以上,冗長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250
fairsin:說得真好! 10/26 23:39
raylauxes:感謝Maplesees大大花這麼多時間跟我們分享 10/26 23:57
raylauxes:向您致上最高的敬意:辛苦了! 10/26 23:59
Paulyang:用力大大推!M大寫的好阿!!!!!! 10/27 00:16
raylauxes:Sorry 是Mapleseed大大 不好意思 剛打太快了 10/27 00:17
Paulyang:推矽甲烷~辛苦了M大 10/27 00:27
carping:大推,真的寫得很好,分享得很清澈,看了有一種想衝的狂念 10/27 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