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k54th122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http://cimonnomis.blogspot.tw/2017/11/blog-post.html -- 圍城戰脈絡中的熱蘭遮圍城 鄭成功以近兩萬人的兵力包圍不過千把人的熱蘭遮城,竟然費了九個月工夫、起碼九 千餘人的損失(請見本文附錄)才拿下,在許多人看來實屬勝之不武,差點就要弗勝為笑 。雖然近來以稜堡為理論支柱之一的軍事革命論逐漸為人所悉,16世紀以降稜堡為西方人 帶來擴張優勢的論點也不再新鮮,但或許是因為欠缺可資比較的實例,稜堡的威力似乎不 足以說服看客們荷蘭人單單只憑建築技術,就擔當得起二十多倍敵軍頓兵堅城下的理由。 這也就是說,要評價國姓指導的熱蘭遮圍城戰,我們應該看看西方人自己是怎麼面對稜堡 的。 首先是守城兵力的比較。熱蘭遮城內最多大約不過一千六百人(原本不足一千,後到 援軍約六百)的荷蘭守軍看起來簡直少得令人跌破眼鏡,但是稜堡防禦究竟需要幾多人呢 ?17世紀初,荷蘭人在自己國界上豎立的防禦據點裡的衛戍兵力才應該是我們參考的重點 。1607年荷蘭邊界的主要防禦據點及其兵力可見下表(請見網誌版) : 上表所列21個據點中,比熱蘭遮城初圍時兵員還多的也就只占一半(11座);而得到增 援後的熱蘭遮城兵力甚至可以排到上表十名內。換言之,即便從荷蘭本土的標準來看,遠 在半個地球外、臺灣島上稜堡裡的守禦人數其實也算綽綽有餘了。1607年的荷蘭並不太平 ──1568-1648年是荷蘭的獨立戰爭時期,這場「八十年戰爭」中間雖有12年休戰期 (1609-1621),1607年的荷蘭與西班牙還在交戰中──但荷蘭人在稜堡加持之下不但沒有 在單一據點中擺放太多部隊,其防禦體系還得到很高的評價;1606年以後的荷蘭防線被認 為是「陸上攻擊幾乎無法突破的」 (“almost impregnable to attack by land”) 。 但這堅不可摧是1606年以後的事。就在1601年到1604年之間,以攻圍城池馳名的西班 牙名將斯賓諾拉(Ambrogio Spinola)就成功的、但代價不菲的攻下了荷蘭堅城Ostend。斯 賓諾拉本身是個讀書種子,不但透過閱讀掌握了軍事工程師的技巧,更常身先士卒,在勞 動與冒險中與第一線的官兵同甘共苦。這場攻防戰在1601年開幕時,西班牙派出了12,000 人馬,而城內的守軍在1602年大約有7,000左右。但接下來的持久戰使雙方消耗了大量的 兵力──透過水路,城內守軍替換傷病員的船舶運輸來回超過了3,000趟;而西班牙人的 兵力損失更是驚人,估計陣亡人數少則12,000,多達80,000人,即便是比較持平的估計也 在40,000人左右。攻方火力之猛,使得掩護城牆的沙坡更像是槍砲子堆疊起來的鉛鐵丘。 死屍之多,使得防禦者堆疊起戰友的骸骨頭顱充當臨時工事;而外科醫生則乘機把死人脂 肪刮下攢足,運到城外出售──據說人脂是種療傷聖藥。圍城戰整整持續了三年、三個月 、三天又三小時,比起攻城戰役(siege)更算得上是一場戰爭(war)了;但在西班牙人自身 的評價中,自從斯賓諾拉接掌攻防戰以來,攻城的速度還算是「飛速進展」(“ progressing very quickly”) 。 或許Ostend打得太過轟轟烈烈。當西、荷之間的十二年休戰到期,荷蘭獨立戰爭進入 第二回合後,斯賓諾拉在圍攻Breda時,採取了斷絕外援、消耗城內糧草的饑餓戰術,只 維持遠距離的交火與封鎖。圍城從1624年8月28日進行到隔年6月2日Breda開城投降,整整 過了9個月,而開城時城中守兵不過3,500人。這場圍城戰看似平淡無奇,但卻足以讓國勢 傾圯中的西班牙人視為黃金時代裡的最後一場軍事大勝利 。名畫家、同時也是斯賓諾拉 之友的委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便將榮耀紀錄在了畫布上: 雖然斯賓諾拉的攻城戰經歷看來已經十分明白的說明稜堡防禦的韌性,然而必須指出 的是,隨著西班牙與荷蘭之間互相攻取城池的經驗不斷增加(舉例來說,斯賓諾拉的勁敵 ,荷蘭的攻城名將拿騷的莫理士[Maruice of Nassau]在他一生當中就攻取38座城鎮與45 座堡壘,還沒算上透過奇襲拿下的5座城鎮和10座堡壘 ),攻取稜堡的方法也逐漸被系統 且科學的探索出來,只要照著套路來便能夠一步步緩慢但穩定的削弱對手。這樣程序化的 攻城法甚至能夠精確到以日子為單位來估量進度 。比較起來,鄭成功在毫無西歐軍事工 程素養、進攻稜堡的經驗一點也沒有的情況下,竟然也用九個月拿下城池,實在不科學。 那麼不科學的攻城方在遭遇稜堡時會發生甚麼事呢?我們應該記取1628-29年之間, 爪哇島上的馬塔蘭(Mataram)王國兩度進攻巴達維亞城的教訓。當時統治大半個爪哇島的 蘇丹阿貢(Sultan Agung)勢力如日中天,就只差東爪哇的萬丹和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尚未臣 服。1628年8月,900名馬塔蘭士兵偽裝成貿易船隊突襲巴達維亞──突襲失敗後,荷蘭人 由於兵力不足,撤入巴達維亞城中,城外無力防守的地區則徹底破壞,以免被馬塔蘭人利 用。馬塔蘭士兵很快增加到萬餘人,但除了挖壕鑿塹逼近工事外,簡直拿荷蘭人稜堡內的 砲火沒辦法。圍城僅僅經過兩個月,饑饉和戰鬥造成的傷亡已經使得馬塔蘭人減員僅剩四 千人。到10月末,巴達維亞總督科恩(Jan Pieterszoon Coen。此公首倡在巴達維亞建立 荷屬東印度的中心,可說是荷蘭人殖民東印度的奠基者)組織了三千人進行反攻,當中包 括不少傭兵,尤其日本人最為勇猛。馬塔蘭遭受重創,但幾乎同時援軍五千又再度來到, 將柯恩的部隊一路趕回稜堡城下。新來乍到的馬塔蘭部隊還是沒有攜帶火砲,只能採取截 斷巴達維亞城內水源的伎倆逼降對手;然而,缺糧少砲的馬塔蘭人在飢荒折磨之下頻頻發 動突襲,只有被擊退的份兒,最後只得在12月初撤退──領軍將領無論生還和戰死,其本 人家屬都慘遭屠戮。 蘇丹阿貢不愧一代英主,他馬上就總結下經驗,把下一波攻勢寄託在糧食與火砲的準 備上。但是精明的柯恩捉出了前來探查敵情的間諜,馬塔蘭的戰爭準備被一五一十的說了 出來──在進攻巴達維亞城之前,蘇丹阿貢已事先派遣大批人馬到附近地方屯田開墾,糧 草先行,這下全被柯恩派兵燒成餘燼。在馬塔蘭部隊於1629年8月間軍臨城下時,荷蘭人 老早就堅壁清野,準備好憑堅城用大砲了。荷蘭人張揚敵情,說對手有大兵十萬;馬塔蘭 的動員想來不至於如此浮誇,但這回更多兵員搭配上去年被戰爭破壞、巴達維亞城周遭尚 未回復生產的田野,計畫中準備的糧食又被焚滅,軍隊很快又再陷入饑饉中。馬塔蘭的少 量大砲則顯然不起作用──一部分火砲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上貢的禮品。十月初,鬥志全 失的馬塔蘭人便灰溜溜的撤退了;戰爭期間荷蘭人的最大損失──柯恩的死──還是霍亂 造成的 。 最後,或許我們可以來比較看看,精通稜堡防禦的荷蘭人在東南亞又是怎麼克服對手 的稜堡。1640年6月,荷蘭人開始圍攻已被葡萄牙占據百多年的麻六甲。荷蘭人的柔佛盟 軍開局有眾一千四百~一千五百,而荷蘭人本身投入的兵力比這還多──圍城戰進行到12 月,陣亡病死的荷蘭人就有一千五百人;而麻六甲城中也只剩兩百名歐洲人、混血士兵四 百人駐守。儘管荷蘭人架起來的16門24磅砲已把馬六甲的兩座稜堡各打出個大窟窿,葡萄 牙人也不甘示弱,荷軍駐紮的城鎮街面也在砲火下夷為平地。1641年1月中旬,650名荷蘭 士兵集結,從稜堡的缺口處肉搏強攻,葡萄牙人卻硬是把敵人頂了回去。然而這次突襲也 令葡萄牙人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他們隨後在談判中成功的保住顏面,光榮撤退 。這場圍 城戰歷時也將近七個月,更別說在圍城之前,從1633年開始麻六甲就被荷蘭艦隊斷斷續續 的封鎖了七個年頭 。 另一場更考驗荷蘭人攻城實力的大戰是望加錫戰爭(Makasar War)──在荷蘭人長達 一個世紀、壟斷摩鹿加群島香料供應的努力中,望加錫是他最大也是最後的對手;荷蘭人 對香料貿易的獨佔望加錫並不承認,用他們的話來說,「上帝創造了海與陸,他把陸地分 給眾人,但把海洋開放給所有人」、「難道你(荷蘭人)認為上帝保留這些小島,只是為了 留給你貿易嗎?」 。當時與荷蘭人作對的葡萄牙人與英國人在香料群島上站不住腳,紛 紛來到望加錫分一杯自由貿易的羹。而在葡萄牙人與英國人的幫助下,沿著海岸望加錫也 建立了好幾座西式的稜堡(參見上頁圖 )。望、荷雙方在貿易政策上的齟齬,先是讓荷蘭 人感到有必要用武力迫使望加錫退出競爭,既而,望加錫本身的內戰又讓荷蘭人多了一顆 可資利用的棋子──Alung Palakka是島上的武吉斯人(Bugis),因為在與望加錫的戰爭中 落敗,不得不投靠荷蘭東印度公司。1666年11月末,荷蘭人開始動手,20艘艦艇出擊,搭 載士兵、水手共1,870人 。荷蘭人的目標還是相當有限的,巴達維亞總部的訓令只要求在 海岸襲擾對手。但是,率領遠征軍的斯皮爾曼(Cornelis Speelman)卻認為這是一舉拿下 望加錫的大好機會,寶就壓在Alung Palakka身上──此人不負眾望,一回到故國就號召 起好幾支數千人的隊伍,幾乎在全國各地與望加錫戰成一團。 除去較內陸的複雜戰事不談,望、荷兩軍爭奪的焦點是望加錫的大本營、 都城所在的Sombaopu城。1668年4月荷軍艦隊開始砲擊該城,以Alung Palakka為主帥的荷 軍陸師(很大部分是島上投誠的武吉斯人)則在堡壘間與望加錫人展開激戰。但差不多在同 時,傳染病也爆發開來瀰漫於兩軍之間,迫使荷蘭人大部撤退,將戰場交給了Alung Palakka,直到疫疾在7月間和緩下來。戰鬥持續到1669年4月間,荷蘭人終於將Sombaopu 附近肅清,而6月14日下午6時引爆的地雷不僅炸開了Sombaopu的壘牆,也揭起了這場戰爭 的最後一幕。大約2,000名武吉斯人、572名荷蘭在其他島上的土著盟軍,以及94名荷蘭人 接著發起突襲。這波突襲沒有成功。雙方短兵相接陷入膠著,手榴彈、毒鏢、磚石、火槍 子彈似雨如雹,兩下傾洩;單是荷蘭人這廂就燒掉了五六千磅火藥、打掉了三萬發火槍鉛 彈、丟出了兩百個火藥壺和六七十顆手榴彈。荷蘭人最終在隔日凌晨被逼退,而蜂擁而出 追擊而來的望加錫人則被荷蘭人的砲火給制止了。攻勢一時頓挫。然而到了22日傍晚, Alung Palakka的再度突襲終於瓦解了望加錫人的抵抗;Sombaopu陷落的消息使得附近的 望加錫人連同蘇丹皇室四散逃命去了。荷蘭人在城中剿獲了44門火砲,其中33門砲總重達 46,000磅(約20,700公斤,平均每門重627公斤),另外11門總共24,000磅(約10,800公斤, 每門約982公斤)重;其他較小型的火砲還有145門。便是這等火力使得荷蘭人頓兵堅城之 下長達14個月 。大局已定,望加錫俯首稱臣,除去爪哇西邊的萬丹,荷蘭東印度公司在 東印度諸島再無對手。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3.142.1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09692787.A.4C6.html
roseritter: 推 11/03 17:18
YPPF: 推好文。真有意思的資料。 11/03 19:43
YPPF: (上面系統不給推,補) 11/03 19:44
katana89: 20噸重的巨砲 有點難以想像的大 11/03 21:20
呃那應該是總重,改一下… ※ 編輯: Nomic (223.143.78.77), 11/03/2017 21:33:46
Hartmann: 推 11/03 21:40
efleet0714: 推,好精采的敘述 11/03 23:24
moslaa: 推 11/03 23:41
andystupid: 推 11/04 09:36
saltlake: 鄭軍拿下熱蘭遮城之法與歐陸各國鑽研出的方法有何異同? 11/04 10:21
tony3366211: 大炮不用錢的用法? 11/04 14:37
Hannibal8856: 推 11/04 21:26
montmartre: N大,既然你都買了熱城日記4了,就知道在2次砲擊戰中 12/06 00:24
montmartre: 鄭軍都落入下風,而且荷軍損失不大,鄭軍又不肯用地雷 12/06 00:25
montmartre: 爆破,也不肯無腦按A堆人屍,那又有啥好說的呢 12/06 00:26
> -------------------------------------------------------------------------- < 作者: Nomic ((Nomis)) 看板: Warfare 標題: [心得] 附錄:國姓攻臺的兵力 時間: Fri Nov 3 15:08:35 2017 網誌版:http://cimonnomis.blogspot.tw/2017/11/blog-post.html 這篇是上篇的附錄。 -- 附錄:國姓攻臺的兵力 在通說當中,關於1661年國姓入臺時的兵力,有說兩萬餘人,有說一萬餘人,彼此扞 格。直接講結論的話,這兩種說法都是對的──分歧出在「兵力」的定義上。我們先看一 下非常明確的、萬餘兵力的證據: 「 (順治十八年)四月初八日,…又據泉州水師營參將沈名義報,偽國姓於上月二十 四日晨率船隊出海,直奔臺灣,帶有偽總兵周全斌等十三鎮一萬二千六百餘人。此乃先赴 臺灣之數額。」 上引文得之於清軍的哨探,與臺灣島上荷蘭人的情報十分接近。例如5月29日荷蘭人 訊問俘虜時得知「約有9,500個士兵、水手和各種戰鬥人員,國姓爺用他的戎克船一起帶 來此地【台灣】」;隔天得到的情報也說「除了舵工(taikons)和其他人以外,有一萬人 隨國姓來此地,其中有五百個小兵,其他九千五百人是士兵」;再隔日(31日)的情報是「 國姓爺軍力有十三個軍團(reglementen)的士兵和50門大砲」;6月1日的情報:「國姓的 軍力有十三個軍團,除了那些小兵以外,有一萬士兵」 。9月間得到的情報最為詳細 : 「他(國姓)的軍隊由下列各軍團組成,每一個軍團的兵力大約如下: Sieukantsiauw,或稱Jeuboui(原註指為右武衛,由周全斌統轄)士兵人數 1,800 Beja,或稱Bebontock【馬信,Bebontock應係馬本督】 600 Tsohoo【左虎,何義】 800 Gieuwhoo【右虎,陳蟒】 900 Autsiong【後衛,黃昭】 900 Banka Gauja【Gauja吳爺,吳豪;Banka為何,待查】 900 Tsangisieu【宣毅前,陳澤】 750 Leboui【禮武,林福】 700 Wantsauhauw【援剿後,張志】 900 Tiongsiongh【中衝,蕭拱辰】 1,000 Hauwkhoij【後勁,楊正】 550 Lootsonghpingh【羅總兵,羅蘊章】此地的水師將領 600 Sootsenghong【左先鋒,楊祖】 1,000 Hauhoiji【護衛,劉國軒】國姓的侍衛 300 士兵人數合計 1,1700 此外還有與這人數約略相等小兵…」 上引文中的兵力1,1700,去掉國姓的護衛總共有十三鎮,和清軍「十三鎮一萬二千六 百餘人」的情報幾乎一樣,或許較低的數字反映的是戰鬥與其他因素所造成的減員。那為 什麼說二萬人的說法也對呢?除了史料中二萬人的數字散見各處 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 「伙兵」的存在,即上引荷蘭史料中的「小兵」。伙兵在明鄭軍中的作用,不外乎「樵採 」、「採取蔬薪」、「搬運粟石」、「挑帶戰裙、手臂、披掛」、「拆料造雲梯」、「乾 吶喊」、「安籧篨」 等等,總而言之,以後勤支援、掠取糧食柴薪、修造戰具或工事為 主。即使分配到戰鬥任務,一般也是以「守寨」 為主,即使如此還被認為不太可靠;偶 而才有乘敵軍敗遁搜殺殘兵 的事。由於伙兵當中除了雇募 之外,也有不少是被強擄 來 的,那麼這些勤務兵不適用於戰鬥自是不在話下。 假使荷蘭人取得的口供可信,除去萬餘兵丁外,隨征的伙兵也有萬餘,那麼國姓攻台 時約莫有兩萬多人的實力大致也是可以憑信的──儘管我們知道伙兵與戰兵之間的比例並 不總是一對一的 。而這些只是首程入臺的兵力。第一波登陸兩個月後,第二撥約六、七 個鎮的兵力再度登臺 ,也就是說還有後續將近七千人的部隊(但是,是否帶到伙兵則不明 )。這樣算下來,國姓帶到臺灣的部隊總數大約在兩萬六、七千人之間。不過,這些後續 部隊大部分也沒有用在包圍作戰上──抵台後才一個月,國姓便將十一鎮、大約萬餘人的 兵力分派南北各地開墾種地去了 。也就是說,入台沒多久強攻熱蘭遮失敗後,國姓的攻 勢轉趨消極,兵力扣掉屯田與伙兵,大約僅剩六、七千人左右。這與差不多同一時間的荷 蘭情報相吻合「(國姓)現在還有四、五千健康的人,其餘大部分的人派駐在各村舍和田野 裡,這些人生病不健康」、「國姓爺在此地的軍隊,總人數還約有七千人」 。 不過,由於糧食不足、水土不服與戰事不利,國姓的部隊實力削減得十分驚人;照清 軍的情報,「…據稱偽國姓先帶去臺灣之官弁共為十三鎮,後又調去七鎮,約有二萬餘人 ,因水土不服,死亡頗多,又被紅毛、土番所殺,加之逃逸者,共有一半」 ,也就是損 失了近萬人。這與荷蘭人的記載也相吻合:「當初【來台灣時】國姓爺的兵力有十三個軍 團之多,其中死亡和逃亡的約有五個軍團的人數」 (加上伙兵的話,五個軍團便約有萬人 )。與多明我會士利勝(Victorio Riccio)鄭軍死亡九千、荷軍死去632人的紀錄也相吻合 。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3.142.1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09692918.A.34E.html
goodgodgd: 寫成小兵感覺很可愛 <3 11/03 16:41
zeumax: 官名是閩南語發音的,看羅馬拼音有點看奇幻小說穿越劇感 11/03 17:20
stu931134: 偽國姓 偽總兵 怎麼聽起來有點可愛??? 11/03 19:06
ejsizmmy: 乾吶喊xD 11/03 19:14
stu931134: 一半的雜兵 那不就雜魚中的雜魚佔了一半?戰力真低啊 11/03 19:25
stu931134: 難怪幹不過滿清 11/03 19:25
yuriaki: 把後勤單位當雜兵呵呵 11/03 19:36
YPPF: 推好文。感覺十三個軍團翻成十三個團或步兵團會比較合適, 11/03 19:42
YPPF: 因為人數算起來蠻接近的。 11/03 19:43
因為是照錄譯文,原文其實就是團…
vwpassat: 1658年時明鄭軍還有水陸軍十七萬人,應該是在南京戰役折 11/03 20:26
vwpassat: 損了;渡台時只帶了二萬五千人。 11/03 20:26
c22748872: 要留人守廈門的關係吧 11/03 20:53
※ 編輯: Nomic (223.143.78.77), 11/03/2017 21:39:42
Hartmann: 推 11/03 21:44
hgt: 死亡9000對632 好慘 11/03 22:29
zeumax: 很多不是戰損,是瘴癘的關係,澇賽到死 11/03 22:37
zeumax: 也是蠻慘的啦 11/03 22:38
diablo81321: 等等 荷軍在戰役初期不是就送掉拔黎爾快兩百人嗎 11/03 23:12
diablo81321: 也就是說荷蘭出城不利之後就一直龜到底? 11/03 23:14
goodgodgd: 荷軍確實是初戰不利就一直龜到底 11/04 00:16
BuriBuri: 援軍來有出來打一場,又被痛宰一次就不敢出來了 11/04 00:18
BuriBuri: 鄭軍的紀律還有將領的能力都蠻驚人的,荷軍野戰都慘敗 11/04 00:19
yuriaki: 可是9000:623 所以結論是荷軍無雙~ 11/04 00:24
wittmann4213: 如果這樣算的話,那巴甫洛夫家屋證明蘇軍戰力德軍百 11/04 00:29
wittmann4213: 倍? 11/04 00:29
tony3366211: kv2表示:所以我是世界最強戰車? 11/04 14:36
PAULDAVID: 世界最強戰車無誤 難道沒聽過五階霸王152神教? 11/08 21:27
> -------------------------------------------------------------------------- < 作者: Nomic ((Nomis)) 看板: Warfare 標題: Re: [問題] 鄭成功攻台為何要花那麼久? 時間: Sat Oct 4 16:47:11 2014 …恕刪一部分。 ※ 引述《kea (<滅蜀記>台灣出版)》之銘言: : 3.海船:荷蘭船支比中國戰船還是強大很多,荷蘭船的側弦炮技術,讓戰船至少可以裝 : 到三十六門炮,遠比中國戰船多很多。荷蘭船的多帆技術可以順應不同風向,也比 : 中國船強得多,這也是荷蘭人一大優勢。 船砲的裝備方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舷側,相當於西方的Galleon,一種是集中裝 在船艏,但是船舷會分佈其他較輕型的迴旋砲(swival-gun),相當於Galley。晚明以 來戰船的裝備比較接近後者,例如戚繼光《紀效新書》(十四卷本)卷十二〈授器解〉 當中給一號大船裝備的就是船艏兩門無敵神飛砲(每門千斤),船側大佛郎機(約200斤) 八位、百子砲六位(40斤以下),二號大船船艏一門無敵神飛砲,船側大佛郎機六位、 百子砲六位,以下類推。在揆一所著《被遺誤的台灣》中提到的鄭氏戰船只裝備兩門 火砲,大概是指這種類型的裝備方式(太輕的火砲不計,只計算重砲)。 那晚明以來有沒有西式Galleon的舷側火砲裝備方式呢?其實是有。何汝賓《兵錄 》卷十三: 「焚寇之舩莫如火,碎寇之舩莫如炮,大抵舩宜極新堅為佳,大固好,亦不必太 大,隨海上雙桅皆可用也。將此舩下層左右約開銃孔,或三十處,或二十處,安置紅 夷大砲,每門重二千三四百觔者,用一車輪架乘之,便於進退裝藥。此等大砲,每舩 一隻或六門,或八門,左右排列;餘孔亦列千觔與五百觔之銃,必要五百觔為率者, 方沉重不跳且送彈端直。至上層戰坪如用百子狼機等砲。大約一舩要兵百餘名,大小 銃共五六十門,多多益善。」 這裡頭提到的舷側砲位不僅多達二三十處,而且遠比戚繼光所裝備的無敵神飛砲 要重,兩千斤以上的有六到八門,剩下至少要五百至一千斤。重砲加上其他人員殺傷 的迴旋砲等等加起來有五六十門。而從其他史料中我們可以得知上述這種舷側砲裝備 方式這不是紙上談兵。例如《熱蘭遮城日記》中荷方的一條資料,記述1633年鄭芝龍 麾下的福建水師遭荷軍艦突襲後荷方的戰果報告;遭擊燬的「約有二十五到三十艘大 的戰船,都配備完善,架有十六、二十到三十六門大砲,以及二十到二十五艘其他小 的戰船」(江樹聲譯注《熱蘭遮城日記》第一冊,頁105)由於這是荷蘭人的記述,可以 認為鄭式的火砲即便是以荷蘭人的標準來判斷也是真正的重砲(相對於人員傷殺的輕砲 )無誤。 除了此之外,清代還可以找到以下資料: 孫旭《平吳錄》:「偽總兵杜輝,福建人,善水戰,造飛船六隻,長十丈,闊二 十尺,兩頭尖銳,安柁,中分三層,上中兩層左右各安炮位三十六,下層左右各置槳 二十四,其行甚駛。本朝水師圍守水道,輝駕飛船,兩面放炮,衝出水圍,到衡州裝 糧,複衝圍入,如是者不一次。」 這是三藩之亂時用在衡州洞庭湖上的船隻,雖是湖面,但由於原本在明鄭麾下的 將領引入了大型海船,所以連同原本海上所用的載砲標準也一併引進了。「(吳三)桂 以兩人(杜輝、林興珠)為帥,守洞庭湖,因為造海上鳥船,出入洪波大浪如平地,大 小銃炮布列左右首尾,所當糜爛。」(佚名《平滇始末》)這類鳥船、飛船使用的數量 也不少,清軍在洞庭湖集結的鳥船至少曾多達160艘(《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六庚子) ,而萬正色從江浙出發要把明鄭趕出閩南沿海時帶了200艘鳥船(其中一大部分是從洞 庭湖帶來的,見萬正色《師中紀績》)。 關於鳥船的砲位,陳良弼《水師輯要》是籠統的說「大鳥船,雙戰棚,兩層砲位 各數十位。」 澎湖海戰時鄭清雙方艦隊的規模相對要小些,明鄭的砲船(38艘)、鳥船(54)、改 作戰船的洋船(5)總共有97艘,而清軍鳥船才56艘。明鄭的砲船是怎麼裝備火砲的呢? 施琅說是: 「每賊炮船安紅衣大銅炮一位,重三、四千斤在船頭,兩邊安發熕二十餘門不等 ,鹿銃一二百門不等。…查所獲紅衣大銅炮十二位,每位重有四、五千斤,炮子大者 二十二、三斤,中者十七、八斤,次者十四、五斤。鉎(按:即鐵)銕大砲二位,每位 重七千餘斤,用炮子三十餘斤。」(《靖海紀事》〈飛報大捷疏〉) 發熕的重量在五百斤,也就是說雖然明鄭把更重的火砲(四千甚至七千斤)安在船 頭,但船舷兩側火炮的噸位也不小,至少符合「必要五百觔為率」的標準。 ﹍﹍ 再稍微講一下戰術。舷側載砲和艦艏載砲所預期的敵人所在方向不同,同時也意 味著戰術隊形上的差異。舷側載砲時敵對兩支艦隊各自魚貫並行駛航,通常航向還一 致;艦艏載砲則是各艦肩並肩維持戰線前進,敵對艦隊的航向肯定相反。但從我們上 文所引述者來看,明清之際的船舶載砲其實界於舷側載砲和艦艏載砲兩種典型之間, 史料中所揭示的戰術隊形也與此兩種典型不同。明清的艦隊隊形實際上是艦艏載砲的 陣型,也就是船艏朝向敵方。但是這樣的陣型也就意味著舷側砲派不上用場。 在繼續往下說明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到舷側載砲原本就是防禦取向的配置,它更 適合被圍攻的場合,但在圍攻它船時這種配置是在浪費火力;由於攻擊方向與船艏向 不一致,進攻與前進不是同時進行,也導致其進攻的意涵被削弱。但這並不意味著舷 側載砲就不能採取艦艏載砲與敵相對的陣型。由於帆船是以風力推進,進攻方通常要 處在上風處才好前進,相較之下防禦方逆風,必須不斷之字形調戧搶風才能前進。之 字形前進也意味著船在前進時不只是船艏會面對敵人,而是兩舷側會不斷的曝露在敵 人砲火之下,當然敵人也是;因此造就左舷→艦艏→右舷→艦艉→右舷→艦艏→左舷 →艦艉這樣不斷循環的運動方式,以及開砲攻擊的順序。實際上,《臺灣外記》裡頭 記載的戰術就是如此: 「按凡水戰,彼此望見,即發斗頭熕。將近,或發左邊炮;轉舵,發尾送炮,再 發右邊炮。」 而為了完全發揮舷側火力,則會發展成雙方都在搶風逆行的戰術運動,《水師輯 要》是這樣寫的: 「一、遇賊船時,先要取他上風,彼亦要取我上風,未免往來梭織。此時若在數 百餘步之外,以火砲打之、以斗頭砲打之。」 距離再接近的話則發展為混戰模式,隨著距離縮短而使用子母砲(百步以外)、排 鎗(五十步以外)、弓箭(三十步)、噴筒(十步),十步以內拋擲火罐或石灰包。到這個 階段就不需要理會單艦戰術運動的空間了。 和舷側載砲的戰列戰術不同的是,戰列戰術並不要求積極的與敵接戰,尤其避免 接舷戰,主要只依靠火力殺傷或逼退敵人;敵人若不採取相同的戰術而以艦艏面對我 方舷側,則有被我艦火砲從船艏直貫船艉、破壞範圍與效果大得多的風險(所謂的Raking fire)。 實際上,戰列戰術是第一次英荷戰爭(1652-1654)期間英國發展出的戰術,要到第 二次英荷戰爭(1665-1667)才因為英荷雙方都採用而普遍起來。在此之前,接替使用艏 、艉、左右舷砲最後接舷的戰術也是西方所使用的戰術(John F. Guilmartin, Galleons and Galleys,頁162),和同時期的中式帆船差不多。一直到17世紀初西方的Galleon 還裝有bow-chaser(艏砲)和stern-chaser(艉砲),而且也傾向於裝載船艏重砲。 ﹍﹍ 當然我們不否認和荷蘭人在東印度所擁有的海權優勢,但這種優勢很多時候是看 對手,以及環境。艦艏載砲的設計攻勢意味濃厚,但以發展航運經商而言,防禦才是 重點,這才是東南亞本土政權海軍的真正弱點──他們偏好艦艏載砲的類型。 舉例來說,亞齊的划槳船沒有艏艉樓也沒有甲板,但是船艏載了四門砲,彈重40 磅──這相當於明鄭最重型的艦艏砲,但比歐洲可以重到150磅還來得輕。不過同時期 歐洲的觀察者認為這些亞齊划艇的尺寸比地中海的更大,也更堅固,儘管更重更不靈 活。其中最大的一艘旗艦叫Cakra Dunya(世界之輪,歐洲人改稱Terror of the world) ,要600-800人操槳,亞齊進攻麻六甲失敗時被葡萄亞人當作戰利品送回歐洲。這種艦 艏重砲的划槳艦亞齊在極盛期也有百艘之譜。 亞齊的資料見此:http://ppt.cc/fhmS  越南的划槳船(艨艟)也曾經戰勝過荷蘭人: http://en.wikipedia.org/wiki/M%C3%B4ng_%C4%90%E1%BB%93ng 《大南實錄》前編卷三: 「黎福泰二年夏四月。…擊破烏蘭(荷蘭)賊於渜海口。時烏蘭賊船佔洋,劫掠商 客,巡海以聞。上方議攻討,世子即密報掌奇尊室忠,約率水軍擊之。忠以未秉命猶 豫未決,世子率所屬戰船直進。忠不得已,率兵船隨之。至海口,世子船已出洋外, 忠招之以旗,世子不顧,忠乃催兵船隨進,前後戰船馳驟如飛。賊見之大驚,望東而 走。一巨舶落後,世子督令圍射,賊將窮蹙,縱火自焚死。世子遂收兵還。」 郁永河《裨海紀遊》〈紅夷〉寫得更仔細: 「…彼(荷蘭人)既恃所長,於諸國舟航,一切易視。常屢侵交趾;交趾人創為小 舟,名曰軋(音穵),船長僅三丈,舷出水面一尺,兩頭尖銳,彷彿端陽競渡龍舟;以 十四人操楫,飛行水面,欲退則返其櫂,變尾為首,進退惟意,儼然遊龍。船中首尾 各架紅衣巨礮,附水施放,攻其船底,底破即沉。雖有技巧,無所施設,於是大敗。 至今紅毛船過廣南,見軋船出,即膽落而去。…」 艨艟也是艦艏載砲的類型,這玩意在淺灘海岸狹窄水域有用,但沒法經年累月的 出遠海,當然也保護不了航運。可是話說回來,若單只論擊敗荷蘭人,倒還最不成問 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8.15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412412435.A.BCA.html
dasfriedrich: 推 10/04 16:59
jimmy5680: 推 10/04 17:15
aaa8841: 水師輯要? 10/04 17:24
已更正。
TheoEpstein: 大推 10/04 17:55
RollingWave: !!! 10/04 17:58
Su22: push 10/04 18:46
geniusroger: 推 10/04 18:46
roseritter: 推 10/04 18:53
Su22: 那時東方戰船也有可關閉的炮門嗎? 10/04 19:04
我好像沒見過類似的記載。但是船艏前那個很大的開口叫「浪斗」,可以把砲伸 出去;船隻在衝犁敵船,也就是說有和敵船接舷戰的可能時,這個開口會用「衝天板 」補起來用栓栓牢。板上開兩個洞,透過這洞用槍把登舷的敵人戳下海。衝天板前面 一小截甲板上面則是鋪釘板,一樣栓牢。 《兵錄》卷十〈遇警臨敵〉:「一,見賊起椗,即將各椗收拾拋貓梁內,免礙轉 動,且防賊砍壞。仍將釘板舖滿船頭浪斗閂牢,然後上衝天板。每片闊一尺二寸,厚 一寸五分,上下用二栓牢固。衝天板每片鑿二眼,撥兵二三名謹守;如賊上船頭,以 透甲鎗戳之。」
prononhead: 大推! 10/04 19:24
Hartmann: 大推 10/04 19:27
roy0204758: 推 10/04 19:58
※ 編輯: Nomic (1.171.168.153), 10/05/2014 00:11:33
syucha: 大推! 10/05 02:07
QuentinHu: 推 10/05 02:12
saltlake: 英吉利變海上砲戰法得力的原因是啥? 船和砲技術有大變? 10/05 05:59
jimmy5680: 英國那時候是因為混戰被荷蘭電,才把陸軍戰陣搬到海上 10/05 08:24
jimmy5680: 和船炮技術無關,反而是和旗號、編制比較有關 10/05 08:31
genewing: 戰列艦跑不遠,算是英吉利海峽專用嗎? 10/05 10:47
genewing: 感覺美國的憲法號比較實用 10/05 10:48
giunrz: 專業! 10/05 16:49
chungrew: 大推 10/06 02:38
chewie: 推! 10/07 10:41
cmnhobert: 10/11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