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讀博士班誘因偏低 教育部擬推最高7萬獎學金 2023-06-21 11:26 中央社/ 台中21日電 台灣學生就讀博士班意願不足,其中一個原因是獎補助偏低,與業界薪資差異太大。教育 部擬推動最高新台幣7萬元的博士獎學金,並設置「擇強汰弱」機制,補助人數逐年級遞 減。 今年3月受邀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對高教人才斷層危機提出建言。他提到,目前 台灣學生就讀博士班的意願明顯不足,背後原因複雜,但就讀期間的獎學金與業界薪資差 異大是其中一個原因。廖俊智當時說,博士生可獲得的獎補助金從新台幣0到4萬元不等, 粗估平均值僅約2萬餘元,實在偏低。 教育部今天舉辦「111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第2天議程,對於廖 俊智的建議,教育部提出結合職涯發展與甄別機制的博士生獎學金草案,希望吸引更多優 秀學子投入學術研究。 草案將博士生獎學金分成2類型。「產學合作型」獎助金額6萬元到7萬元,採依年級遞增 ,其中4萬元由學校及企業提供,政府補貼2萬元到3萬元。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領域碩士畢業生,在業界 非常搶手、薪水也高,讀博士班誘因較低,因此希望透過額外獎學金,鼓勵青年學子投入 深造。 朱俊彰表示,非STEM領域也要照顧到,因此教育部規劃「學術發展型」獎學金,獎助金額 3萬元到4萬元,其中學校及企業提供1.5萬元,政府補貼1.5萬元到2.5萬元。 教育部要求獎學金需有考核和汰弱機制,獎助人數採逐年級遞減。「產學合作型」博士1 年級預計全國獎助1200人,2年級獎助960人,3年級獎助720人。「學術發展型」博士1年 級預計全國獎助300人,2年級獎助240人,3年級獎助180人。 媒體問及預計推動時間,朱俊彰表示,草案仍在內部規劃階段,今天會議中提出與各大學 代表討論,「畢竟牽涉到大學、產業一起出資,不是單方面政府出資。」另外,朱俊彰也 提到,國家科學委員會現行也有類似方案,但人數較少,一年約300人。未來會再跟國科 會討論整合相關方案。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250156?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教育部「扶強汰弱」博班獎學金草案出爐!最高每月可領7萬 2023-06-21 11:29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教育部舉行111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今天第二天進行提案討論 ,教育部提出「博士生獎學金」草案,以此分為產學合作型和學術發展型獎學金,獎學金 由政府、大學、企業三方出資,最多者至博三,一個月可領七萬元。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今年三月於立法院提報「解決高教人才斷層危機,如何塑造合理高 教人才退休機制」報告,提出高教及科研人才薪資偏低,以及少子化影響下面臨人才斷層 危機等憂慮。 對此,教育部規劃結合職涯發展和甄別機制的「博士生獎學金」並提至今日聯席會上討論 ,草案分為產學合作型和學術發展型二類,兩者均採「擇強汰弱」機制,獎補助人數逐年 遞減,但補助額度則逐年增加。 產學合作型獎學金博班一至三年級分別可給予每月6萬、6.5萬、7萬元獎學金,由學校和 企業負擔4萬,其餘則由政府承擔。受惠人數比例則依照年級下降,從博一受惠人數32%, 逐年降至博三22%。 學術發展型博士班一至三年級則分別給予每月3萬、3.5萬、4萬元獎學金,1.5萬由學校和 企業負擔,其餘由政府承擔。但受惠人數比例同樣依照年級下降,從博一受惠人數8%,逐 年降至博三6%,相較產學合作型受惠人數和占比均少。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表示,大學一般給予博士生一個月二至三萬的獎助學金,但因為 金額較少,相較碩士畢業後進入科技業即可年薪百萬,導致學生近年投入博班的意願均不 高。對此,政府希望和學校、產業合作祭出獎勵,鼓勵學生往博士學位深造。 朱俊彰表示,產學合作型獎勵主要為民眾熟知的stem領域,學術發展型則為非stem領域, 但同樣由政府協助加碼,依照擇強汰弱機制人數每年遞減但補助遞增,給予真正需要的學 生。今天希望先和大學討論、蒐集意見。 另外,國科會也補助每年補助300名博士生,博一、博二生由國科會每月補助3萬元、學校 自籌1萬元;博三國科會每月補助2萬元、學校自籌2萬元。 屆時國科會補助是否和教育部補助能加疊,朱俊彰則表示,計畫若上路一定採跨部會合作 ,「但不可能重複補助。」屆時將和國科會方案區隔或兩者進行整合,均尚待研擬。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250196?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87332653.A.6B5.html
WTFCAS: 博士出路差才是主因啦, 笨! 06/21 16:09
fanstarbucks: 逐年遞減 喔好 06/21 17:26
julikeet79: 最高七萬,實際一萬 讀七年這樣嗎? 06/21 19:46
julikeet79: 沒數據(博士生畢業時長中位數,中離率)的學校不必考慮 06/21 19:47
julikeet79: 。 06/21 19:47
julikeet79: 數據拿不出來,騙別人小孩當土博 不會不好意思? 06/21 19:49
saber0408: 讀博只是為了就業?那大學畢業就可以了 06/21 21:22
GameTheory9: 數據拿不出來,因為沒人畢業... 06/22 01:35
julikeet79: 沒人畢業太誇大了,之前看到新聞是寫土博僅3成修成正 06/22 09:22
julikeet79: 果。 06/22 09:22
GameTheory9: 前幾天看到教育部官方統計正式數據,重點如下: 06/22 09:30
GameTheory9: (1)110年土博有2萬8千多名多名新生註冊,只有7%讀私 06/22 09:30
GameTheory9: 立博班,其他93%都是國立土博。其實從土博招生名額來 06/22 09:30
GameTheory9: 看,絕大部分都是前五大學校土博。 06/22 09:30
GameTheory9: (2) 110年畢業土博只有3000名,也就是畢業人數大概只 06/22 09:32
GameTheory9: 占新生註冊人數的10%,其餘90%還沒畢業,或已經陣亡 06/22 09:32
GameTheory9: ,因此真正成功畢業的,不是傳說中的33%,而是只有10 06/22 09:32
GameTheory9: %。 06/22 09:32
GameTheory9: (3)110年全國在職正教授只有約1萬初人,國立大學占 06/22 09:45
GameTheory9: 一半以上,至於獨立學院從10年前幾千人開始減少,到1 06/22 09:45
GameTheory9: 10年只剩幾百人。全國正教授再加上專案副教授、專案 06/22 09:45
GameTheory9: 講師,只有2萬多人(或4萬?忘了),以土博每年3000 06/22 09:45
GameTheory9: 人畢業來看,3000人要全部擠進現有教職名額,是不可 06/22 09:45
GameTheory9: 能的。更何況,隨學校裁減及合併,現有教職也會縮編 06/22 09:45
GameTheory9: ,而且每年3000名博士畢業還不包括海歸博士呢。 06/22 09:45
GameTheory9: (4)從數據簡單看就知道,當老師叫學生讀土博,或以 06/22 09:45
GameTheory9: 到教職當誘因是假的,真實原因其實是需要免費長期幫 06/22 09:45
GameTheory9: 手而已。 06/22 09:45
GameTheory9: 或只是幫學校招生,衝註冊率避免名額被收回。 06/22 09:51
ert0700: 7w是可以領到65退休是吧zz這政府到底在想啥? 06/22 10:04
julikeet79: 土博10%畢也太扯,美國名校公布的博士畢業率都是8成起 06/22 14:11
julikeet79: 跳的 06/22 14:11
julikeet79: #1a4P1qvG (AfterPhD) 06/22 14:12
julikeet79: 上面是 三分之一的數據來源 06/22 14:13
julikeet79: 感謝G大,終於知道學校沒公布數據的原因了 06/22 14:15
GameTheory9: 平常應該不會有人這麼無聊去看統計資料,但我就是會 06/22 14:30
GameTheory9: 做這種無聊事情的人^^ 06/22 14:30
julikeet79: 政府的邏輯很奇怪 沒人要讀博士的系 不就表示沒前景( 06/22 14:31
julikeet79: 台灣社會不需要) 直接砍掉(學校/教授)不就好了,要人 06/22 14:31
julikeet79: 才可以從歐美挖回來(洋博吃香)。這做法好像把別人小 06/22 14:31
julikeet79: 孩當白老鼠(騙他們讀土博)在玩。 06/22 14:31
julikeet79: 想盡辦法去產生社會不需要的,這樣作的目的 是故意去 06/22 14:35
julikeet79: 產生社會問題嗎? 06/22 14:35
saltlake: 樓上不知道政府補助教授的重要性? 社會不需要的系? 06/22 15:46
saltlake: 怎麼個不需要? 社會很多人是想要碩博士學歷的 06/22 15:46
saltlake: 忘了前陣子剛歇業的名通學士後進修班? 06/22 15:47
julikeet79: 出路差 就是不需要 06/22 16:39
julikeet79: 我認為 06/22 16:40
julikeet79: 明通哥 已製造了社會問題,問題產生器!? 06/22 16:49
alooha: 要不要先考慮聘請土博 聘任制度根本不合理 06/22 17:39
Organizer: 念完要幹嘛? 06/22 17:43
julikeet79: 偏愛洋博的本性難移 06/22 18:49
julikeet79: G大前面已分析過,沒那麼多位置給好不容易畢業的土博 06/22 18:51
julikeet79: ,還要跟洋博搶(搶的過!?)。 06/22 18:51
julikeet79: 我覺得用”功德台灣”當招生宣傳 會比灑錢有用。讀完 06/22 19:15
julikeet79: 可以累積滿滿的功德值(穩上天堂) 06/22 19:15
mark0204: 念土洋博,當幫手,畢業後的出路,每個人自己決定啊 06/22 21:46
mark0204: 以現在資訊取得多元,我是不相信有人被迫或被騙念博士啦 06/22 21:46
mark0204: 我看到的實例都是自願當幫手,甚至畢業後還繼續勒... 06/22 21:50
julikeet79: 教授有沒有騙(進來前講一套,進來後發現是另一套)學 06/23 05:38
julikeet79: 生讀土博,問沒畢業的土博就可以知道。我猜測至少有三 06/23 05:38
julikeet79: 成感到被騙。 06/23 05:38
julikeet79: 應該是不會有強迫的。 06/23 05:39
GameTheory9: 知道有土博因指導教授表示要送他去德國名校當交換生 06/23 07:32
GameTheory9: ,回國可以進來教書,所以每學期開心自願當教授幫手 06/23 07:32
GameTheory9: 、拉人選課、意氣風發幫忙準備研討會,結果4年夢才醒 06/23 07:32
GameTheory9: 。 06/23 07:32
GameTheory9: 人性的弱點:(1)錢;(2)權;(3)夢想。 06/23 07:37
GameTheory9: 站在那位教授立場: 06/23 08:03
GameTheory9: 我要教書要備課要指導論文,哪來時間做個人研究?碩 06/23 08:03
GameTheory9: 班不好用,博班年限長又聽話,我是真的有心要送他去 06/23 08:03
GameTheory9: 德國交換啊,但學校規定一堆,我的意思是願意寫推薦 06/23 08:03
GameTheory9: 信啊,他自己要想辦法去拼語言門檻拼學期成績拼資格 06/23 08:03
GameTheory9: 啊!我也沒說錯啊:“送你去當交換生,回國後教書” 06/23 08:03
GameTheory9: ,真的是事實啊!我指的就是〔寫推薦信〕。 06/23 08:03
julikeet79: 土博可以四年畢業就不錯了,不要要求教授太多。 06/23 08:06
julikeet79: G大的例子 是土博四年畢業嗎? 06/23 08:10
GameTheory9: 補充,土博4年夢醒是放棄休學了,最後沒畢業也沒發pa 06/23 08:14
GameTheory9: per。 06/23 08:14
GameTheory9: 他都在幫教授做事,最好還有時間準備資格考、寫paper 06/23 08:17
GameTheory9: 啦。 06/23 08:17
julikeet79: QQ 06/23 08:42
julikeet79: 白嫖勞動力 好爽 06/23 08:42
ghlm: 會讀博的大部分是想當老師 對教學 研究有憧憬的 06/23 11:21
ghlm: 但是大學擴張期已過 少子化正進行式 該想一想長期、永續 06/23 11:22
ghlm: 的新學、研制度。例如有些科大、私大以就業實務取向 06/23 11:23
ghlm: 教師其實非常適合到產業界發展 或創業 06/23 11:24
ghlm: 另外,大學或研究機構 應該考慮設立 教學或研究為主的正式 06/23 11:32
ghlm: 職位。對於教學品質 跨域創新 或基礎研究 都會有幫助 06/23 11:32
ghlm: 不是要教授教學/研究/服務兼具 結果成了鴨子 樣樣將就卻無人 06/23 11:33
ghlm: 敢說。現連學術獎項和頭銜都予人通膨之感,評鑑卻持續倒退 06/23 11:34
Jate: 有一點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我們經過了博士的專業訓練,在研究 06/23 12:38
Jate: 上十分專精。變成教授後,非研究的事情反而占了大部分時間 06/23 12:38
saltlake: 樓上,因為世界上純研究機構沒這麼多,許多的「我們」 06/23 20:12
saltlake: 即使到研究型大學「任教」,工作內容本就不只研究 06/23 20:12
saltlake: 學校訓練學生,沒保證畢業生必能取得本專業工作職位 06/23 20:14
saltlake: 各科系畢業的學碩博士從事非本行也不少見 06/23 20:14
saltlake: 例如農經法律醫學等學碩博士從政的。 06/23 20:15
mark0204: 非常贊同 ghlm 的論述! 06/23 21:13
saltlake: 所謂成立教學分流的大學,幾十年前一直討論至今 06/23 21:52
saltlake: 問題是國內始終沒能提出一套檯面上能服人的教學績效評量 06/23 21:53
saltlake: 方式,即使很奇怪在這方面國外並非沒有實例可參考 06/23 21:54
saltlake: 另外就是,認真採用純研究績效來評量今日所謂研究型大學 06/23 21:54
saltlake: 的教授們,他們真的肯? 薪資福利都看教授自己能拿多少 06/23 21:55
saltlake: 研究計畫,這種模式認真執行,如今所謂研究型教授可沒有 06/23 21:56
saltlake: 所謂本人教學負荷太重影響研究等的藉口 06/23 21:56
saltlake: 沒研究計劃就沒薪水,有多少勇者願意? 06/23 21:57
coruscante: 好奇上面說只有10%畢業的數據在哪裡?想看連結。 06/25 15:36
GameTheory9: 教育部每年都會出版紙本統計年刊,放在大學圖書館政 06/25 20:37
GameTheory9: 府出版品那一區,裡面幾頁針對大專院校類別有詳細統 06/25 20:37
GameTheory9: 計。 06/25 20:37
GameTheory9: 記得封面是鵝黃亮色系,大概是A4大小,厚度約1、2公 06/25 20:45
GameTheory9: 分。 06/25 20:45
julikeet79: 教育部蠻老實的,反觀 頂校4間 數據呢? 06/25 21:47
GameTheory9: 各頂大土博畢業率,自己從現有網路公開資訊就能查到 06/26 07:45
GameTheory9: 並計算,不需要靠教育部。A. 各校教務處網站會公布近 06/26 07:45
GameTheory9: 年各類學生註冊人數及在籍學生人數。B. 碩博士論文網 06/26 07:45
GameTheory9: 可查各校每一年確定畢業的博論。然後選定年份,B/A= 06/26 07:45
GameTheory9: 畢業率。只要有電腦及網路,幾分鐘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06/26 07:45
GameTheory9: 。 06/26 07:45
GameTheory9: 但這個做法只是算大概,因為無法算進休學中人數哦~ 06/26 07:51
Helene: 都去產業界了自然學術斷層,這方案不是愈補愈大洞嗎 06/26 10:33
julikeet79: 我貼個範例https://i.imgur.com/cGs69BM.jpg 06/26 11:19
julikeet79: https://i.imgur.com/0Hz4mxd.jpg 06/26 11:20
julikeet79: 我認為,刻意隱瞞(故意不公布數據)就是欺騙 06/26 11:22
julikeet79: am-data 06/26 11:34
julikeet79: 有教授逼博士生當董事長,搞到人家退學 07/05 23:43
julikeet79: #1aalirXg (Gossiping) 07/05 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