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大乘行者)於緣空性的修所生慧初生之時,入加行道 [1];於暖位時,制伏見所斷 : 的染汙所取分別現行;證得頂位時,制伏見所斷的清淨所取分別現行;證得忍位時,制伏 : 見所斷的執實能取分別現行;證得世第一法時,制伏見所斷的執假能取分別現行。 : (加行道)暖、頂、忍、世第一法四位,依次稱為:明得三摩地、明增三摩地、入真 : 義一分三摩地、無間三摩地。[2] ------------------------------------------------------------------------------- 接續 #1UIJbTSG :四善根位——加行道(順抉擇分)之四位:煖、頂、忍、世第一法 摘自:《地道建立》2011年 雪歌仁波切講於美國南加州 釋見諦法師編輯 上次講到《集論》的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同時也配合了《現觀莊嚴論》講 加行道修空性時,四種不同的力量。 行者的空正見一直往上進步,意思是如《心經》講的「揭帝,揭帝,般羅揭帝,般羅 僧揭帝,菩提薩婆訶」,共有五個道。「揭帝,揭帝」是指資糧道與加行道,「般羅揭帝 」就是見道,「般羅僧揭帝」就是修道,「菩提薩婆訶」就是無學道。所以,這個咒語就 在講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資糧道是什麼樣子?加行道是什麼樣子?見 道是什麼樣子?修道是什麼樣子?最後無學道就成佛了。 《阿毗達磨集論》也有講到這五道,它是在什麼階段講五道呢?在《集論》中有講四 聖諦,其中講道諦時,就講到五道。《阿毗達磨集論》說「道有五種,謂資糧道、加行道 、見道、修道、究竟道」,它把無學道稱為究竟道。 至此已經解釋完資糧道,也講到了加行道,基本上,跟資糧道時修的都一樣,到加行 道時,要繼續修。所以,談到「云何加行道?謂有資糧道都是加行道」,解釋加行道時, 基本上跟資糧道時修的,在加行道時都一樣要繼續修。 但是它們重視的地方不同。在資糧道時,雖然聞思修都有,現在(加行道)是聞思修中 的修特別重視。行者是在哪方面修呢?加行是準備的意思,為什麼而準備呢?為現證空性 (見道)而準備。因此對空性,他要非常努力地打坐。在努力修的時候,有一個堅固的過 程。若將堅固的過程予以分類,則有煖、頂、忍、世第一法。 「謂已積集資糧道者所有順決擇分善根」,「決擇」是現證空性,「順」是對現證空 性方面有幫助的善根,「分」是支分,有幫助的意思。順決擇分的善根不同時,就有不同 的等級出現 — 煖、頂、忍、世第一法。《集論》對加行道等級的用詞是煖法、頂法、順 諦忍法、世第一法。一般則說是煖、頂、忍、世第一法。 《現觀莊嚴論》有說,煖、頂、忍、世第一法都是修空性,愈來愈進步。它的進步如 何分別出來呢?在修空性時,主要是看它對付執著心的能力,從這邊判斷它空性見的能力 有多少,或空性見的能力有成長。 執著心若予以分類,則有二種,一是所取分別,一是能能取分別。意思是執著時,一 者是對外面東西的執著,這種執著就稱為所取分別。一者是不單執著外境,也會執著有境 ,能取即有境的意思,在這方面也會執著,包括對我們自己的看法,想法,感受及自己本 人,在這些方面都會執著,不論它是正確或不正確的。看法正確或不正確,感受有道理或 沒有道理,都會執著。所以,在能取上面也有執著。總之,執著心一般分的時候,就有二 種,即所取分別與能取分別,「分別」即執著的意思。 行者在加行道四位中的前二位 — 煖位與頂位 — 時,有能力對付所取分別的執著, 但還沒有能力對付能取分別的執著。從忍位開始,就有能力對付在能取方面的執著。 所取分別又可分為二種,一種所取是輪迴的法或雜染的法,一種所取是涅槃的法或清 淨的法。所取總的講是對外面的法之執著,這種法可分為二種,一是輪迴雜染的法,一是 涅槃清淨的法。這二種法之間,那一種執著比較難對付呢?在涅槃清淨的法上之執著心, 比較難對付。 總之,二種(所取分別)有這樣的界限:在煖位及頂位時,煖位時有能力對付輪迴雜染 的執著心,但對涅槃清淨法的執著心,則沒有能力對付。在頂位時,這種對付涅槃清淨法 上的能力就出現了。在忍位及世第一法時,則有能力對付能取分別上的執著心。 能取方面的執著心也分為二種,能取即有境,它也分為正確與不正確的,不正確的思 想上的執著,與正確的思想上的執著。其中,後者比較難對付。在忍位時,行者有能力對 付不正確的思想,或對付不正確的能取分別,但沒有能力對付正確思想上的執著心。 生:煖頂二位能對付所取分別的執著,但沒有能力對付能取的分別。到了忍位時,有 能力對付能取雜染之法,但不能對付能取清淨之法上的執著。清淨之法為何要對付呢?同 樣地,在世第一法位時,為什麼要對付能取清淨法的執著呢? 師:現在對付的完全是執著心,這個執著心是對什麼法上執著來說,就有雜染的法、 清淨的法。行者對付的不是清淨的法,而是在清淨法上的執著心。 生:清淨法上的執著心,應該是善法吧? 師:不是。在清淨法上的執著心,還是執著心。還是要對付。如《金剛經》所說的, 連佛上也不可以執著。連自己是菩薩,這種念頭也不對。 生:這個好像非常難。 師:對的,不過要了解,執著跟喜歡或我要之間,還是不同。滅除執著的意思是用智 慧將執著減除。我們的想法好像只有一個東西,其他的法好像有點排斥,這便是執著。其 他的法若能同時了解,如理地以智慧知道它是什麼,一清二楚地了解,在智慧的情況下選 擇,知道這個我想要,這是欲求心,譬如菩提心時就叫作利他的欲求心及自利的欲求心, 這些都要。因此在心所的地方,講到五別境,在分判時,不將五別境判為煩惱心所。(五 別境心所:欲、勝解、念、定、慧。) 五十一心所可分為十一個善心所、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到此有將它們依善跟煩 惱分別出來。既不叫善心所,也不叫煩惱,什麼都不講,只是單獨地講到者是五遍行與五 別境。 這二類心所(遍行心所與別境心所)完全是正中的,生煩惱時,它們在;生善時,它們 也在,二邊都在。善的時候,它比較偏向善的,它對善上面有幫助。煩惱的時候,它比較 偏向煩惱,它對煩惱有幫助。譬如欲求心,它是五別境之一,這種欲求心所,跟智慧也能 一起,跟智慧在一起時,不可以說它是執著。 生:欲求心所有跟智慧的,也有跟情感的。 師:有的。欲心所也有跟煩惱一起的,也有跟智慧一起的。譬如有跟空正見一起的欲 心所,也有跟執著心一起的欲心所。所以,欲心所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是不正確。它所 幫助的,若是有智慧的,它就是正確的想法。若它所幫助的,是煩惱或執著心,則是不正 確的。總之,執著心跟欲或想要,應該分開。 再者,想要跟它是心的本性,即它是五別境或五遍行,這些是心的本性,不論是好的 心或壞的心都有它們。心本身就有這樣的體性,它一直存在,這是無法去除的。 《現觀莊嚴論》第 32 及 33 個偈頌: 「由所依對治,二所取分別,由愚蘊等別,彼各有九種。 由實有假有,能取亦分二,自在我等體,蘊等依亦爾。」 第 32 個偈頌講的是所取分別,第 33 個偈頌講的是能取的分別。就是剛才講的二種 分別或二種執著心。 之前講到,所取分別可細分為二,能取分別也可細分為二。所取分別在分別(分類)的 時候,其對境的所取有二種,一是輪迴的所取,一是涅槃的所取。偈頌中「由所依對治, 二所取分別」,「所依」就是輪迴的意思;「對治」就是涅槃的意思。 二種所取分別中,各有九種。「由愚蘊等別」,即由愚等九個,由蘊等九個。「愚等 九個」指在輪迴法上的執著心,若將輪迴的法分出來,就有九種。「愚」就是無明的意思 。蘊等也有九個,這種蘊並非五取蘊那種不乾淨的,而是清淨的蘊。清淨的蘊表示聖者以 上(初地菩薩以上),其心續中的五蘊,稱為意生身,它不是輪迴的,不是由業及煩惱所 造的,清淨的蘊等有九個。現在不必學得那麼細,故不一一分出來。以上講完所取分別。 能取分別跟所取分別,依其對境的不同,可分為二。先把能取認出來,之後就能認出 能取分別。能取分別的「分別」是指執著心,它對什麼執著呢?對能取上產生執著,故名 能取分別。所取分別的「分別」是執著的意思,它對什麼執著呢?對所取上產生執著。 能取分別的「能取」是有境,是心,能取若分類出來,有二種,一是正確,一是不正 確。「由實有假有,能取亦分二」,意思是能取有二種。一種是它認的,想的是實有的東 西,另一個想的是假有的東西。若想的是實有的東西,那麼想法已經不對了。若想的是假 有的東西,這種想法是對的。所以,剛才講正不正確,能取的對境若是實有的話,就表示 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能取的對境若是假有的話,就表示這個想法是正確的。能取有二種 ,所以能取的分別也有二種。 能取實有的,實有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譬如講,常一自在都是實有的意思。「常」是 實有的意思,「一」也是實有的意思,「自在」也是一種實有的意思(例如,外道認為我 是實有的,外道認為五蘊身心之外有一個常一自在之實有的我)。同樣,假有也有很多, 譬如說,「不常」即是一種假有的意思,「不一」也是假有的意思,「不自在」也是假有 的意思。總之,實有的情況很多種,假有的情況也很多種。 「自在我等體」表示實有的有九種的意思,「蘊等依亦爾」也是指蘊等有九種。「蘊 」是指依賴蘊的體性(我是依賴觀待五蘊施設安立而有),這就是一種假有的意思(假有 的看法是正確的)。不依賴蘊(我是不依賴蘊、我是可以與五蘊隔離的常一自在的實有) ,就是指實有(實有的看法是不正確的)。對自己或對別人,我們不會執著,我們知道都 是依賴蘊,依賴其他的因緣,這種看法就是假有的看法。 總之,依賴蘊等共有九種的假有,九種假有上面的想法,是正確的能取,正確的想法 。在正確的想法又生執著,這就是一種能取分別。在不正確的想法上執著,也是一種能取 分別。總之,能取分別有二種。 接下來看 《阿毗達磨集論》的說明。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玄奘法師譯): 「云何煖法?謂各別內證於諸諦中,明得三摩地(止)、缽羅若(觀)及彼相應等法; 云何頂法?謂各別內證於諸諦中,明增三摩地(止)、缽羅若(觀)及彼相應等法;」 《集論》講加行道的時候,並沒有說現在要講的是大乘的、獨覺的或聲聞的。 一般說,聲聞有五個道、獨覺有五個道、大乘也有五個道。現在沒有特別分出來,因 此是總的角度解釋。因為是總的角度講,所以三乘的加行道便各別不同。因此,這裡特別 提出「各別」,意思是如果行者是聲聞,就以聲聞的角度,行者若是大乘人,就以大乘的 角度。 什麼叫作以大乘的角度呢?加行是為了準備見道,見道是見什麼呢?若是大乘的話, 就可以講空性;獨覺與聲聞就不同了。所以,三乘各有自己所要現證不同的法。此處講到 「證於諸諦中」,即三乘各有各別的諸諦。「諦」就是自己(各自)所要現證的法。見道時 ,三乘都有自己所要現證不同的法,不同的真諦。 「各別內證於諸諦中」,意思是若是聲聞的話,他們就證補特伽羅無我。若是獨覺的 話,他們證的就更細,包括在補特伽羅上或在苦諦上,都有更深入的修行。若是大乘行者 ,他們所要證的就是空性。 總之,聲聞、獨覺、大乘的諸諦都不同。故說,「各別內證於諸諦中」。 諸諦的「諦」什麼時候會現證呢?見道時才現證。三乘各有其不同的真諦,各別不同 的真諦,在見道的時候,都會現證。在加行道時,就愈來愈跟它親近或接近。 關於愈來愈接近,《集論》上用的詞就是「明得」與「明增」。在煖位時,就是明得 三摩地;在頂位時,就是明增三摩地。 明得與明增,在密乘中常會用到。人快往生時,地水火風一一收攝,最後連風也收攝 時,氣就斷了。再來,連第六意識的分別心也會收攝,在收的時候,就會產生明得。再過 來,則會產生明增。台灣的譯者不用這個詞,他們用顯、增、得及光明。第一個明得,所 要得的是明,所以「明」就譯為「顯」,而不講明,明增即增長,譯者就直接用「增」。 前面已經有明,粗的第六意識心不見了,愈來愈細的第六意識心就起來了。快起來時,先 有顯或光就出來,快要到的時候,光即靠近的意思,得到明,所以用「顯」這個字,顯更 增長時,就叫作「增」。這是相對的解釋。 現在三乘都有其入定的法或真諦,在現證時,真的如水入水一樣。在這之前,粗的第 六意識心先去除,跟它靠近時,先是明得,再是明增。再更一步,則有另外的階段。以上 是煖跟頂的解釋。 若要更細的解釋,則要看《現觀莊嚴論》。接近空性時,對於空性認識的力量有何差 別呢?在煖位時,它對空性認識的力量可以解決所取分別的其中一個。在頂位時,行者可 以解決清淨的所取分別。這就比較清楚,不然只講靠近,這是明得,那是明增,實際上, 它的力量很難從這些詞中分辨出來。在頂法時,就有明增三摩地。 生:加行道的四位,跟九住心的內涵是不是一樣? 師:不一樣。因為在未進入資糧道之前,就應該要有九住心了。 生:這個階段的行者是否就能體會人往生時身心收攝的情況呢? 師:不是。現在講的是「各別內證於諸諦」,三乘行者各有其不同的諸諦,各有所要 證的真諦。聲聞、獨覺、大乘各有各個所要現證的真諦,現證真諦就是於入定當中一直修 ,有一天真的能如水入水,行者的心跟它好像變成一體,這就叫作現證。現在修的是不同 的等級,聲聞有他的等級、獨覺有他的等級、大乘也有他的等級。大乘中分顯教與密教, 他們也各有他的等級。密教所修的是光明,而不是顯教所說的這些,他們修的是心裡的本 性光明,抓到它,並修這個,心就完全進入光明裡面。所修的東西不同,但是其感覺,有 其類似的歷程。快要到現證時,先會有什麼,之後會有什麼,這部分相似。 譬如,聲聞現證自己的真諦,有什麼樣的階段。獨覺現證或如水入水自己的真諦時, 有什麼樣的階段。大乘在進入他的真諦時,前面會有什麼階段。密乘在進入光明時,之前 有什麼階段。這些都有類似之處,不過,聲聞的明得與明增,獨覺的明得與明增、大乘顯 教的明得與明增、大乘密乘的明得與明增,雖然用詞都一樣,但是各個內涵不同。譬如說 ,聲聞的資糧道、獨覺的資糧道、大乘的資糧道,講的都是資糧道,但內涵不同。 生:跟往生後的明增不一樣嗎? 師:往生後的明增不必修就會有,現在講的是修出來的,雖然還未到往生,那就只有 密乘才有。修的話,行者自己有控制。往生時,被業力牽引,自己一點控制力都沒有。所 以,一般並沒有什麼作用。 生:所以,很重要的是,要透過修才能控制? 師:對。若能控制並利用它,其力量便特別強。 以上講的是明得與明增。這些都顯示智慧,因此,每個階段有其不同的智慧。 在煖法及頂法,講到各別的諸諦或真諦,在真諦上有止有觀。有什麼樣的觀呢?「缽 羅若」就是觀的意思,「三摩地」就是止的意思。三摩地有不同等級,意思是心安住時, 愈來愈深,感覺有不同的界限。 在煖法時,是明得的三摩地(止)跟智慧(觀)一起,在諸諦上入定。在頂法時,也一樣 ,對於自己的諸諦,以止與觀入定,這時候的止是明增三摩地,跟般若智慧的觀一起,即 止觀雙修的意思。 接下來,看忍的情況。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玄奘法師譯): 「云何順諦忍法?謂各別內證於諸諦中,一分已入隨順三摩地(止)、缽羅若(觀)及彼 相應等法;」 同樣地,在忍法時,對於自己的真諦,以止跟觀來修。是什麼樣的止呢?叫作「一分 已入隨順三摩地」。以這種止跟觀一起雙修。 什麼是一分已入隨順三摩地呢?它是什麼的一分呢?是自己真諦的一分。什麼是自己 真諦的一分呢?之前談《現觀莊嚴論》時,提到在煖法及頂法時,可以對治所取的分別心 ,但無法對治能取的分別心。一分就表示在所取與能取之間,一分已經解決了,另一分還 未解決。 所以,行者對道理上要進入時,一分已進入,另一分還未進入,有這樣的界限。因為 一分進入,所以可以說是隨順。「隨順」就是很相順,還是往這個方向一直走。一分表示 前面所取分別執著已經解決了,它的三摩地就稱為「一分已入隨順三摩地」。 接下來,看世第一法。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玄奘法師譯): 「云何世第一法?謂各別內證於諸諦中,無間心三摩地(止)、缽羅若(觀)及彼相應等 法。」 世第一法的時間很短,它是世間中最頂尖的,或凡夫中最頂尖的。在一剎那間,他就 要變成聖者,故名世第一法。在這個階段,行者的三摩地是無間心三摩地,它的意思是很 快,中間沒有什麼隔(無間即沒有間隔),他直接可以變成現證空性或直接可以變成見道。 無間心三摩地是說什麼跟什麼中間沒有隔呢?它跟見道中間沒有隔的意思,或它跟現 證真諦的階段沒有隔。見道即現證真諦。這種三摩地(止),再配合缽羅若(觀),即止跟觀 雙修。到此講完了加行道,接著看見道。 (....下略....) ------------------------------------------------------------------------------ [1] 《心經》講的「揭帝、揭帝、般羅揭帝、般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共有五個道。 心經的咒語,分別對應於五個道位次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2] 修行進程的五個道位次第當中,加行道是見道的前行,加行道獲得無我慧的止觀雙運 【經】《雜阿含464經》:「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止觀雙運)。謂 聖弟子止觀俱修(由止觀俱修獲得止觀雙運),得諸解脫界(由止觀雙運獲得聖道)。」 【律】《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唐義淨法師譯):「能與出世聖道,加行為依止故,謂 於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雙修等運(由止觀俱修獲得止觀雙運),獲聖道故。」 由止觀俱修獲得止觀雙運,透過加行道緣無我空性的止觀雙運,成辦聖者見道的諦現觀。 【論】《瑜伽師地論》(唐玄奘法師譯):「修奢摩他(止)故,修毘缽舍那(觀)故,能 斷煩惱。如世尊言:『相縛(煩惱現行)縛眾生,亦由麤重(煩惱種子)縛;善雙修止、觀, 方乃俱解脫。』」對於真諦的義理,以止和觀入定修習,獲得現證真諦,才能斷除煩惱。 [3] 「各別內證於諸諦中」:三乘各自見道現證的真諦,以中觀自續派而言,聲聞乘見道 現證補特伽羅無我,獨覺乘見道現證粗品法無我,大乘見道現證細品法無我(空性)。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81903888.A.47A.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2/18/2020 1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