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零、 當我說,「宗徒統緒」在西方是以「文傳」,而在東方是以「口傳」為主, 甚至簡稱為「文傳的宗徒統緒」vs「口傳的宗徒統緒」時。 某魚看到我這樣的區分,就很天才的拿「口傳」跟「文傳」比一比?XD 還非常高興地舉了一些不知關聯性何在的「張飛打岳飛」來證明文傳完勝口傳XD 除了令人啼笑皆非外,我想還是要做一些正確的澄清或開放性探討, 畢竟還是有人會無法分辨地被他的荒謬奇想給迷惑。 一、 首先當然要認知,這是一種「類型學」的描述, 故並不是西方「完全」不口傳、東方「完全」不文傳, 而是在說兩邊的整個信仰傳承的風格、思維模式等等的「體系性」之不同。 L提到的「文、口、儀」合一的「整全性」模式,就是對正教口傳體系的一個描述。 西方的宗徒統緒或聖傳,則包含大公會議、教宗權威、教會法的運作、 乃至於儀禮的傳承等等,也是一個複雜多元的體系, 而非只有某魚以為的「文字」(鬥爭用XD)而已。 二、 其次,我們要注意到,「文傳體系」、「口傳體系」都各不是單一的, 而是各都有不同的模式,甚至良莠不齊的。 例如漢語文化中的文傳、拉丁文化中的文傳等等; 甚至各大語言文化底下,又有不同的文傳體系, 例如文官體系的文傳、學術體系的文傳、庶民生活的文傳等等; 口傳也一樣, 三姑六婆的八卦口傳、師徒間包含生活與技術與人生觀等等的全面傳授的口傳、 朋友同伴間秘密與友誼的共享、部落中耆老傳承的故事與人生世界觀與信仰等等... 有各種的樣態、不同的目的、功用、運作方式等等。 故把所有文傳模式都擺在一起,以為都是一樣; 又把所有口傳模式都擺在一起,以為都沒有分別; 甚至把以上這兩個集合又拿來互比, 我是看到快笑不出來惹.... 三、 關於東西方兩種體系的兩點討論: 1.功用不同、目的不同、範疇不同 (亦可參考#1Ouyb9f5的討論) 簡單說西方教會的文傳必定是望向未來的創造, 而東方教會其實有點看過去的生命傳承。 不過這個三言兩語也很難講出什麼所以然... 讓我把重點擺在下面的議題吧 2.真理的傳達能力比一比? 用寫的、用講的,說實在都只是工具而已; 二者傳達真理的能力可以分高下嗎? 情話用寫的跟用講的,二者可以分出表達愛意能力的高下嗎? 只能說就工具而言,各有擅場吧 按五種愛的語言來說,也不是拿來互比高下的, 而是說每個人有其接收的頻率, 或是不同的情況要拿出不同的表現形式... 說實在,一段文字傳了千年,就會是真理嗎? 那異端的作品傳了千年,就變成正信了嗎?XD 而真話,或真理,只要一展現自身, 可能短短時間就獲得響應(無論正面、負面); 耶穌真正傳道不也只有短短3年半? 他也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而只是靠口傳、身傳去對門徒及那時代的人影響, 但後來卻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整個世界被翻轉了。 許多偉大思想家、宗教家,都未必留下自己的著作, 而是別人為他寫著作。 故無論文傳、口傳, 說實在最後還是要回到a.其源頭 b.其內容和效應等等上面來看。 如果挖到一本號稱是保羅逸失的著作,例如老底嘉書, 那這個「源頭」夠有份量,當然仍須進行檢驗; 但保羅生病昏頭或老年痴呆狀況寫的著作,跟他真正被聖靈光照啟示寫下的著作, 又是差異極大; 故「源頭」是參考之一,最終還是要回到「內容及其效應」。 若這本老底嘉書中表示,同性戀不是罪、是神所愛的、是有神美好計畫而創造者:p 那這樣的內容,想必基要福音派信徒不會接受吧,即便真的是保羅寫的... 但另一方面,可能某些人就會歡喜接受這是真理XD 故就算談「內容及其效應」,還是會回到價值觀或者最終而言真理的判準為何的問題; 按衛斯理神學四基石,那就是聖經、理性、經驗、傳統四者的排列組合或綜合運用。 談來談去,都還是回到「判斷力」的問題。 而文傳、口傳,或現代的多媒體傳播、古代以來的各種傳遞訊息的藝術形式等等, 都各有其「判斷力」之議題。 這些嚴肅又重要的議題, 為什麼要簡化或小丑化為「文傳完勝口傳」或任何反過來等等的荒謬語句呢? 強調自己多麼正統、他人多麼異端的基督徒們真的是浪費太多時間在耗損自己, 也耗損別人的無聊行動上了。 -- 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 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雅2: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104.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491490722.A.31B.html ※ 編輯: theologe (123.204.104.27), 04/06/2017 23:01:10
neohippie: 我是不知道老漁的立場啦 (要等一個月後澄清) 04/07 01:33
neohippie: 但我的有限認知裡,天主東正都是文傳口傳皆有 04/07 01:34
neohippie: 但天主方是重文傳輕口傳,東正方早期似乎是較重口傳 04/07 01:35
neohippie: 近代才開始提高文傳的地位 04/07 01:36
東正現在才提高文傳的地位?XD 除了老魚帶壞你外, 到底哪裡還有這種荒謬言論的出處呢?再者,不是寫字就 叫文傳,講話就叫口傳.... 文傳跟口傳的概念都是包含「怎麼傳」,也就是傳遞的「機制」。 這也是L強調的「脈絡」。 我多做說明,是希望少一點人被荒謬的言論傷害,乃至助紂為虐去傳播。 想確認一下neo對於文傳的定義, 是進行文本的研討與比對的學術工作,叫做你認為的「文傳」定義嗎? 所以你認為古代東正教不重視神學研究的學術工作(文本研討)嗎?
neohippie: Siecienski 的書說天主與東正有可溝通的空間 04/07 01:37
neohippie: 就是利用現代科技發達,來達到文傳統一性 04/07 01:38
neohippie: 也似乎證明了當年東正的口傳批評, 04/07 01:39
「和子說」造成東西分裂,是因為口傳?? 證據在哪裡? 還有就是定義問題, 如果講話就叫口傳,寫字就叫文傳, 那東西方沒有用文字對罵嗎? 所以分裂是因為文傳?XD 隨著老魚起舞,把口傳文傳如此簡化、廉價地定義, 我不知道你要怎麼收尾各種衍生的推論......
neohippie: 若是有現代科技所允許的文傳整和,不會發生 (這種誤會) 04/07 01:40
有現代科技就不會有誤會?XD 那我們在這邊是在衝突什麼的?XD Siecienski提到科技,我想頂多是因為那時傳遞資訊, 無論寫信、傳話,都因為東西相隔遙遠,容易造成隔閡與誤會。 例如說要求同陣營的要統一講法、不要各自亂放話, 這在資訊傳遞速度慢的狀況下, 或許漏洞很多; 但就算現在資訊傳遞速度超快, 溝通就不會有問題、就不會有人亂放話了嗎?XD 所以會不會誤會,到底跟文傳、口傳的優劣性有何關係呢? 話會傳錯,字就不會寫錯嗎?XD 文傳、口傳的確會影響真理的傳遞, 但這種簡化的談法水準,我真的覺得令人感到悲傷。 ※ 編輯: theologe (123.204.104.27), 04/07/2017 23: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