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zh9070 (我贏了)》之銘言: : 民主、自由的確是個好東西﹐但好東西要放在適當的位置才能顯示出 : 它的好。一個穿著得體的窮人﹐不能因為有一塊很好的貂皮﹐就將自 : 己合身的布衣剪掉縫上那塊貂皮。法拉利再高級﹐開在農村的土路上 : 就展示不出它的速度感﹐法拉利+F1跑道+舒馬赫才是最佳組合﹐缺一 : 項就可能出問題。 同意,看香港就知道台灣不適合一國兩制,不適合中國的社會制度。 : 大陸的高壓政策來自全方面的﹐能形成高壓也是能力的一種﹐因此才 : 有大陸現在硬件建設的成果﹐有了這些硬件進步﹐才有可能進一步的 : 體制進步。大陸的各類計劃一弄就是很多年﹐一張圖紙幹到底﹐不管 : 誰接位﹐前面的規劃你得繼續執行﹐徹底推翻的項目很少很少。因為 : 這類計劃的制定是經過科學論証、聽取多方意見才形成的﹐因此像美 : 國徹底推翻前任的政策﹐在大陸很少出現。 因為你只 看到推翻的,沒看到沒被推翻的,正常來說被推翻的才會上新聞。 : 台灣總是覺得自己很民主、很自由﹐卻不知這類不成熟的民主、自由 : 卻約束了經濟的發展﹕西濱快速建了30年還未完工、核4建了很多年卻 : 成了廢物、台北大巨蛋和北京鳥雀同期開工﹐結果大家也看到了。不 : 要告訴我台灣建設速度很慢是台灣人希望的﹐也不要告訴我中國高鐵 : 的建設是共產黨的黨產。 我覺得你的例子舉的不好,因為你講的東西多屬沒有急迫性, 核四還扯到環保價值之爭, 台灣高鐵就建很快啊,雖然七年比起中國算慢了, 但在土地徵收超注重民意的台灣真的算快了, 而且從你的例子看得出你真的不認識台灣,台灣一直有在建設, 一直都有在開路,問題沒有上新聞沒有出爭議你就不知道, 但我騎腳踏車深入鄉間都可以感受得到我的政府一直有在努力。 這一點時間而能讓權益受損的民眾滿意也還過得去, : 文革在中國持續了10年﹐這個十年間成長的人總要走向社會的﹐因此 : 可以找出官二代發財的﹐也能找出紅二代當官的﹐但這有什麼問題嗎﹖ : 馬雲、馬化騰有什麼背景﹖任正非的個人經歷大家都可以上網找到﹐ : 這也沒有問題。倒是退而不休、喋喋不休的李登輝、阿扁等人的作用 : 在台灣看不出有多先進。 W大不爽台灣很多人批評中國的制度,你這不就在批評台灣的制度了? 李登輝和陳水扁各有各的貢獻和短處, 但共通點是以台灣利益為中心思考,不以中國利益為中心思考, 一直到現在李杯杯還在努力傳達以台灣為中心的思想,精神實在令人感動。 當然中國不斷的教導人民相信,台灣的利益也是中國的利益, 台灣要靠中國才有前途,不過台灣的歷史反應的從不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閣下有這種想法真的也不意外,但我也真誠的建議你好好讀台灣史, 再算算中國對台灣有多少貢獻,美國和日本對台灣有多少貢獻。 : 習近平的個人閱歷跟他的出身關聯性不強﹐唯一覺得他利用了他的身家 : 背景就是去清華大學成為工農兵學員﹐不過那時的選拔大學生也不是他 : 同類性質的人﹐各類人員都有的﹐但政策是民眾推薦﹗至於推薦過程中 : 有沒有問題﹐那我就說問題很大﹐但這不是政策性的。假設習近平沒有 : 當過農民﹐也沒有從基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直接當官﹐那才是所謂的獨裁 : 體制的必然結果。不要總覺得共產黨是個利益組織﹐共產黨沒有黨產﹐ : 也沒有盈利機構。 民進黨也沒什麼黨產,印象中也沒有盈利機構啊,你覺得他很清廉嗎? 台灣也不少宗教慈善組織,實質是情報交換或盈利機構啊, 而且很多時候真能賺大錢的訊息只在小團體流通啊,像內線交易。 : 至於中國的物價、房價我在本版有所討論﹕#1Q8Uy-5Q﹐就不重復。 : 沒有完全沒有問題的國度啦﹐就看這個國家是螺旋上升還是日趨沒落。 : 這麼多年世界對中國的評價一直是兩極的﹐威脅論和崩潰論也是在螺旋 : 上升﹐從簡單的“黃禍”到“消耗完世界資源”再到最近的理論“銳實 : 力”﹐無一不是片面的﹐要是進一步說這是西方世界“言論自由”的結 : 果也不為過。 : 中國老百姓現在的直覺正好跟你相反﹐不怕物價高﹐就怕買到假貨。那 : 麼多人出國旅遊﹐還跑去日本買馬桶蓋就是一例。現在出國帶紀念品要 : 想買不到Made In China的還真的很難。 : 給你一個實實在在的數據﹕樣本﹕中國現在的退休職工﹐30年前每月工 : 資可購買380斤大米﹐現在的薪水可以買1260斤﹐你說現在更擔心應該是 : 看病致貧的問題﹐這不是個案﹐但政府還是在想辦法解決這類問題的﹐沒 : 有放任不管﹐這就是現實。 我說真的啦,講到薪水就說台灣年輕人22K, 怎麼講到中國就用退休職工啦? 你講的東西就是平均薪資購買力嘛,不是有更客觀的數據怎不用? 一樣也是中國成長的很可怕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181.1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517929102.A.076.html
nanlong: 其實台灣 50~100 K 的工作不少..年輕人努 112.104.1.114 02/07 00:24
nanlong: 力個幾年30歲後大多有機會達成,不過就是 112.104.1.114 02/07 00:25
nanlong: 辛苦點 ~ 不過倒是比我以前在野戰師輕鬆 112.104.1.114 02/07 00:25
nanlong: 但年輕人不想吃那樣的苦。我們工地缺工缺 112.104.1.114 02/07 00:27
nanlong: 師傅蠻多的。一些不到30歲就熬出師了都開 112.104.1.114 02/07 00:28
nanlong: 百萬休旅車來上工 哈。 112.104.1.114 02/07 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