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各位好,以下這段是關於168年「竇武政變」的一些看法,這場政變和董卓或許有、也 或許沒有關係。有趣的是,「竇武政變」和二十年後的「何進政變」在客觀環境有許多可 比擬之處,或許提供我們稍後觀察何進、袁紹等人的決策方式時一些啟發。 謹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董卓傳」仍在連載中,歡迎大家到小弟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oching0111/或 Blog http://blog.udn.com/Kea0111/article 閱覽。 -- 謎樣的首都作戰 史載,董卓任羽林郎是在漢桓帝統治的末年,那時帝國的中央和邊陲都不平靜。166年「 黨錮之禍」爆發,使宦官與士大夫集團的鬥爭趨向白熱化;同一時間,除段熲持續與西羌 作戰外,鮮卑、烏桓、南匈奴、東羌則在166年聯合反漢,造成西北、北境極大的壓力。 對抗北方聯盟,東漢帝國打出王牌,「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張然明。張奐是敦煌郡淵泉 縣人,和段熲不同,張奐是經學士大夫背景出身,長年在洛陽當個不大不小的議郎,年過 五十才派任軍職;他致力以外交、文化手段處理異族問題,大力整頓邊疆吏治,獲得相當 好的成效。166年正月,朝廷將已經有點年紀的張奐調回洛陽當大司農,北方各族立刻聯 合造反,朝廷只好將張奐再外放邊區,讓他當護匈奴中郎將,更以「九卿秩督幽、并、涼 三州及度遼、烏桓二營,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等於是帝國北疆最高指揮官。 北方聯盟遇上張奐隨即瓦解,匈奴、烏桓投降,鮮卑回到塞外,剩東羌先零等部在三輔地 區為亂。167年,張奐採取軍事行動,以董卓、尹端為軍司馬帶兵出征,大破東羌,斬首 萬餘級,安定了北疆三州。 不過這些內亂外患當時已經不是洛陽的焦點頭條,167年十二月,年僅三十六歲的漢 桓帝駕崩,他沒有兒子,帝國陷入繼承危機。168年一月,皇后竇氏與父親城門校尉竇武 定計,迎接年僅十二歲的解瀆亭侯劉宏入繼大統,即史上所稱的漢靈帝,竇武被任命為大 將軍,與太傅陳藩、司徒胡廣參錄尚書事,共同輔政。 這等改朝換代的大事對低階軍官董卓沒有太大的影響,他認真地打好三輔的戰事,然後跟 著張奐高奏凱歌,返回洛陽覆命,等著朝廷敘功獎賞,或許是新帝初即位萬事紛雜,這支 軍隊在洛陽城外一駐就是好一陣子。 董卓記得很清楚,那天是九月十七日,清晨,他接到緊急召集令,聽說是皇帝降詔,稱大 將軍竇武意圖廢帝謀反,命張奐立刻帶兵進入洛陽勤王。董卓愣了愣,不是今年初竇大將 軍才迎立皇帝嗎?怎麼沒幾個月又要廢帝?董卓趕到帥帳,只見張奐在焦急地踱著步,口 裡喃喃唸著「陛下有難」、「奸賊竇武」之類的話,董卓一向敬佩張奐的學養與智慧,見 連他都慌成這樣,事情必然不假。 董卓遵統帥指令,整頓部隊開進洛陽,只見宮闕前兩支部隊正對峙,一邊打著大將軍旗號 ,那是由竇武親自指揮的北軍五營,他們人數多達數千人,隊伍整齊,裝配著作戰用的盔 甲武器;另一邊則是打著皇帝旗號,那是由宦官王甫指揮的宮廷衛隊,人數只有一千多人 ,還是由虎賁軍、羽林軍、廐騶、都候、劍戟士等好幾個不同的單位臨時湊成,攜帶的也 只是宿衛用的兵器。 張奐部隊的加入扭轉了皇帝軍的劣勢,王甫在優勢兵力的護衛下,揮舞著蓋有玉璽的 詔書,高聲宣讀竇武的罪狀,痛叱北軍身為皇家禁軍為虎作倀;王甫又放緩音調,表示皇 上瞭解將士們是為奸賊蒙蔽,只要立刻投降,朝廷不但不追究,還重重有獎。 北軍將士久在京中,素來敬畏宮中的宦官,此下見了詔書,又見對方兵力占優,對竇武的 信心立時冰消瓦解。那天日頭還未落山,竇武的人馬已散盡,竇武企圖逃走,但洛陽就那 麼大,哪走得脫,王甫派兵合圍,竇武無奈之下只能自殺。宦官們擴大打擊面,竇太后被 軟禁,八十歲的太尉陳蕃下獄被殺,竇、陳兩家的親戚賓客門生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 董卓帶著部隊回到城外駐地,朝廷敘賞的命令也在這時下來,董卓被任為郎中,賜絲 絹九千匹,董卓將絲絹全分給屬下,阿沙力地說:「跟著我,有事我扛,有好處大家爽! 」 然而當董卓和他的部屬們還沉浸在「誅邪討逆」的榮譽感中時,洛陽內的謠言已甚囂 塵上,人們說竇武、陳蕃並未叛逆,他們原是謀劃誅除宦官,卻為宦官構陷,不得已才起 兵抵抗;又有人說,枉費張奐自詡清流名士,竟也阿附閹宦,助紂為虐,這朝廷算是完了 。 董卓並沒有像日劇裡的熱血小偵探那樣,為了長官清而白奮戰調查,他看著張奐蒼白 的臉,看著日正當中,在心中默默解釋一切。(6) 再見!涼州三明 事實上,董卓是否親身參與了這場「竇武政變」史未明載,不過按理說他當時應在洛 陽,要不是以軍司馬身份待在張奐軍中,要不以郎中身份待在宮中,兩者都為他提供了他 很好的機會,近距離觀察這場政變。 從宏觀角度,這場「竇武政變」不過是東漢二百年士、戚、宦之爭的一個章節,但若 從細部觀之,「竇武政變」對二十年後的「何進政變」有相當大的影響,「何進政變」中 的幾個主要角色在「竇武政變」時早已出場,只是隱藏在畫面暗處;竇武、陳蕃以絕對的 優勢卻敗於曹節、王甫此一事實,必然深深烙印在這些活下來的人們的心中。 細究竇武政變的經過,我們可能都會疑惑:竇武怎麼會失敗? 竇武出身超級名門的扶風竇氏,他的女兒是漢朝開國以來的第三位竇皇后 ,他支手 遮天迎立一個十二歲的孤兒、遠房藩侯為皇帝,是紮紮實實的king maker。劉宏即位後, 竇武擔任大將軍、錄尚書事,常居宮中,軍政大權一把抓,他的姪子竇紹擔任步兵校尉, 控制北軍,另一個姪子竇靖為侍中兼羽林左監,控制羽林軍。除此之外,竇武不像前輩梁 冀是個囂張跋扈的二世祖,他的名聲很高,與劉淑、陳蕃並稱「三君」,就算去掉外戚的 光環,他在士大夫圈依然是嚇嚇叫的一號人物。也因此竇武誅滅宦官的行動受到廣大士大 夫的支持,事實上,他先前已成功地說服女兒殺掉管霸、蘇康兩個大宦官,這回他的目標 是更大尾的曹節、王甫,難度高了些,但看不出失手的可能。 竇武的計畫縝密,第一步,先以自己陣營的宦官山冰擔任「黃門令」,那是宮中宦者 的主管,對個別宦者有逮捕審判之權;山黃門一上任立刻以「狡猾無狀」的罪名逮捕長樂 宮(太后寢宮)宦官鄭颯,嚴刑審訊之下,鄭颯扯出曹節、王甫等人的名字,山冰隨即上奏 請求逮捕曹節等人,由同樣是自己人的侍中劉瑜陳報宮中,只要皇帝(也就是太后)批准, 立刻可以進行宮內的大清洗。 套句港片裡的台詞:球證、旁證都是我的人,看你要怎麼跟我玩! 但問題就出在這個環節上,逮捕曹節、王甫等人的奏章上得晚了,得隔天才能判發, 竇武大概覺得大事抵定,當晚沒留宿宮中,宮中負責文書整理的中書便將消息洩露給另一 名長樂宮宦官朱瑀,朱瑀再通知曹節,一切便炸開了。深夜,曹節、王甫採取行動,把小 皇帝從御床上挖起來,藉口有人叛變,擁著皇帝上殿,脅迫值班的尚書官員發詔令,改由 王甫任黃門令,殺山冰,釋放鄭颯,控制宮中所有宦官,再裹脅竇太后交出玉璽,封閉宮 門與南北宮之間的複道,接著由鄭颯傳太后旨意,稱竇武造反,命謁者與御使到竇府拿人 。 竇武看見女兒簽發的逮捕詔令,肯定是晴天霹靂,他拒絕奉詔,逕入北軍步兵營,和竇紹 率領北軍數千人起事,宣稱宦官造反;宦官則一面下詔給張奐,一面動員羽林、劍戟士等 宮內的衛隊與竇武對峙,結果竇武麾下士兵散盡而自殺。 當時直接或間接觀察這場政變的人,應該都可以從這場政變獲得幾點啟示。 第一,在東漢體制下,至少在洛陽,皇帝仍然是惟一的權威,任你大將軍權勢滔天,那些 禁軍的士官兵還是只依皇上的旨意辦事。而對於平時不常見到皇帝的士官兵而言,宮中的 宦官絕對不只是幾個沒老二的男人而已,他們是皇帝的代表,象徵著權威,很多時候禁軍 得聽宦官的指揮,形成「營府素畏服中官」的現象。(7) 第二,任何一個想對宦官動手的人,都該知道宦官真正的可怕的地方。他們離皇帝太 近了,平日宦官在皇帝跟前煽風點火,你士大夫還有機會辯論,但只要皇帝一退回省中, 便完全處於宦官的控制之下,尤其夜晚,黃門一閉,任你三公、將軍都無法掌握宮內的狀 況,原本定好的詔書於是一夜翻盤。 這邊稍微說明一下,在漢朝皇宮中,皇帝居住的區域稱為「禁中」,西漢元帝時,皇后王 政君的父親叫王禁,為避諱便將這區域改稱「省中」,有時候又稱「禁省」、「省內」, 都是同個意思。現在我們無法確定所謂的「省中」究竟包括洛陽皇宮中的哪些區域,一來 是因為我們對於洛陽皇宮的平面配置仍不清楚,二來也是因為皇帝對於想要住在哪間宮殿 有自主權,因此不同皇帝、甚至同一個皇帝的不同時間,可能會畫出不同的省中區域。 省中的對外門戶便是所謂的「黃門」,必須有特別的授權才能進入。而「宦者」、「中官 」、「內官」大概都可以理解為同義詞,指的是那些專門伺候皇帝、常居省中的官員。西 漢時,「宦者」與「閹人」並非等號,直到東漢,宦者才全用閹人;東漢早期時,有小雞 雞的侍中也常住省內,擔任皇帝的貼身顧問,但後來有侍中在禁區動刀動槍,造成維安問 題,侍中們便被趕了出去,只能有事時入奏省中,到了東漢末年,省中已是宦官們獨佔的 地盤。 第三,禁軍素質低落。依東漢禁軍體制,北軍五營負責防衛洛陽,羽林軍、虎賁軍與南北 宮衛士等負責防衛皇宮(東漢沒有「南軍」的稱法,我就不用了,以免爭議)。東漢前期經 常可見北軍、羽林軍、虎賁軍出征邊疆的記載,但中期之後大概邊患太過頻繁,戰事倚靠 邊兵(如護羌營、度遼營)或歸化的胡人傭兵(即XX義從),禁軍出征便不再見於史冊。 以北軍為例,最後一次可考的北軍出征是東漢安帝永初元年,西元107年,當時西羌犯境 ,「(鄧)騭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及諸郡兵征討之」,結果慘敗;從此之後北軍只在洛陽 附近守備(例如112年,「北軍中候朱寵將五營士屯孟津」),甚至幫宦官修墳墓(例如160 年,「新豐侯單超卒…及葬,發五營騎士、將作大匠起塚塋」)。 換言之,在169年竇武政變時,洛陽禁軍已經六十年沒有作戰了,加上世襲、賣官的情況 ,我想無論北軍或虎賁羽林軍中,像董卓這樣有實戰經驗的戰士可能少之又少,當這些不 打仗的禁軍,碰上張奐底下這支剛浴血歸來的「外兵」時,自顯得像支娃娃兵一樣。 以上這三點,對於我們思考二十年後何進、袁紹那些看似彆腳的策略有很大的幫助。 這場政變最難堪的莫過於張奐。張奐長期以清流名士自居,但顯然無論是宦官或是關 東士大夫們都沒將他視為士大夫一夥;黨錮之禍沒牽涉到他(關於這一點皇甫規深以為恥 ,還曾主動上書說自己舉薦張奐是「附黨」,結果朝廷還是不理他),陳蕃等人要誅除宦 官,也沒想找他這個握有軍權的「名士」商量。結果張奐沒幫到忙就算了,還莫名其妙地 成為宦官的幫兇,令他大受打擊。 這或許就是涼州人的原罪,對關東士大夫來說,操涼州腔的傢伙,無論書讀再多,資歷再 深,就只該在邊疆打打殺殺,帝國的大局他們不懂,那是「真正的」士大夫、關東士大夫 們,自詡捨我其誰的責任。 便是張奐也否定自己涼州人的身份。前面提到,政變之後,張奐拒絕一切朝廷的賞賜,卻 請求一項特權:將籍貫從涼州敦煌郡遷到司隸的弘農郡,這在制度上原是不准許的,「舊 制,邊人不得內徙」,朝廷看在張奐的軍功上專案應允,從此以後,史書上便不再見「敦 煌張奐」,而是「弘農張奐」。 換了籍貫,張奐的晚年仍不平靜,「竇武政變」隔年,他上書為竇武、陳蕃申冤,又推薦 李膺等名士,大大得罪宦官,最終被免職,禁錮鄉里(這時他的鄉里已經是弘農了),這時 段熲又來找他的碴,原來當時段熲平定羌亂,凱旋回京,任司隸校尉,他阿附宦官,之前 又因羌亂問題與張奐有過節,於是一直找張奐麻煩,想把他踢回涼州,張奐還得封低聲下 氣地寫信給段熲,苦苦哀求,段熲才放他一馬。張奐之後便在弘農教書寫書,於181年以 七十八歲的高壽過世。 至於段熲,他平定東西羌,立下曠世奇功,但屈從宦官殘害忠良,又是臭名昭著,他回洛 陽後起先官運亨通,從司隸校尉一路升到太尉之職,但179年,他的靠山大宦官王甫被彈 劾,他也受牽連下獄,在獄中服毒自盡,家人被判流放邊區。 「三明」中另外一位皇甫規則在 174年於護羌校尉任內過世。他和董卓牽扯不多,但他的 姪子皇甫嵩卻和董卓有著不解的孽緣。 「涼州三明」半生為帝國捍衛西疆,但論結局最好也就是善終,與他們的戰功不成比例, 這帝國仍是東方人的帝國,這些西涼人,雖然打仗也會讀經,但終究是邊地人而已。 三明已逐一遠去,這歷史舞台要屬於年輕的一輩了。(8) -- 《歡迎光臨康堤紐斯大飯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222.1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516423438.A.A3A.html
asdf95: 好文 01/20 12:54
kuninaka: 推 01/20 12:59
andy82116: 推 我一直覺得董卓入京有一部分是從張奐入京得到啟發 01/20 13:12
hgt: 所以kea大對何進引董卓入京有甚麼評價嗎? 01/20 13:38
到適當段落時會提及。
mn435: 一手好牌還被婊死 感覺比曹爽還蠢 原來黨錮之禍起因這麼的 01/20 13:50
mn435: 廢 01/20 13:51
JustSad: 如果這樣看來,董卓非常懂控制皇帝的重要性。 01/20 14:42
a121980121: 推 01/20 14:47
andy82116: 董卓的開場看起來就是改進張奐的第一步啊 只是他第二步 01/20 15:39
andy82116: 就沒前人可以參考了 01/20 15:39
JustSad: 如此說來,他安排牛輔在涼州也是延續張奐手法…… 01/20 16:39
我覺得張奐與董卓還是有些差異的。畢竟張奐並不是軍閥,他帶去打仗的兵,看起來 就是國家軍隊,當時他會駐兵洛陽城外,後漢書上所記是"振旅而還",看起來只是打完 仗班師回朝,準備交出兵權。 事實上,張奐在掌管軍事後,兩次被召回任大司農,看起來都是裸退,並沒有貪戀兵權的 情形。而如我這篇文所寫,張奐退休後其實滿淒涼的,禁錮弘農,又一直被段熲弄,他寫 給段熲的求情信,其卑躬屈膝,會令人感嘆,一代名將晚年被官僚折辱至此。 若說啟發,我會認為張奐的啟發就是"軍權"對一個涼州軍人的重要性吧。
gfneo: 大推 01/20 16:50
andy82116: 第二步其實也不是沒有參考前人,董卓換皇帝也是想讓自 01/20 17:14
andy82116: 己能以第一外戚身分領政,只是他卻沒有霍竇等人的崇高 01/20 17:15
andy82116: 威望,畫虎不成反類犬 01/20 17:15
godivan: 第二步其實做的很糟 直接弒帝.... 01/20 18:07
karl7238: 推 01/20 19:57
AddictoBear: 好文 ! 01/20 20:06
CGT: 不錯的觀點。感覺張奐是不熟悉朝廷政治生態,傻傻奉詔出兵 01/20 20:42
CGT: 皇帝才12歲、大將軍就是太后老爸,那麼詔從誰出? 01/20 20:44
CGT: 要是他按兵不動觀望一下可能就換宦官被殺光了 01/20 20:46
andy82116: 東漢時期涼州人就是被歧視 不能怪他們不懂朝廷 01/20 21:54
andy82116: 關東人鄙視涼州人是事實 01/20 21:55
Houei: 何進如果知道宦官鬥竇武時 做過假詔 應該不會那麼輕易入宮? 01/20 22:10
CGT: 的確,竇武對涼州軍完全沒有拉攏,似乎並不重視這支武力 01/20 22:11
liunwaiqoo: 推 01/21 00:54
nauclear: 推,歷歷在目的説故事手法 01/21 09:53
gundam01: 外戚要鬥宦官 宦官矯詔先一步動手 歷史重復發生 01/21 11:42
amyvivian: 那再之後的曹魏,涼州與關東、外戚與宦官的情形? 01/21 12:39
andy82116: 涼州在魏晉時代沒有出現外戚、宦官魏晉問題也不大,但 01/21 12:49
andy82116: 是涼州外患問題很嚴重 01/21 12:49
※ 編輯: kea (61.228.222.155), 01/21/2018 23:02:42
Houei: 同屬涼州的張繡 願交出軍權給有殺子之仇的曹操 算是沒影響? 01/22 08:08
Houei: 徐邈在涼州"支度州界軍用之餘,以市金帛犬馬,通供中國之費 01/22 08:56
Houei: " 01/22 08:56
zhao1985: 推好文 01/23 04:06
Houei: 上述史料或可做為支持#1LPpHI9q 「請問三國時代稅收如何分 01/23 18:56
Houei: 配」當中,「地方將盈餘上繳中央」論點的參考 01/23 18:56
Ryow: 真好看耶 01/24 13:17
frozenmoon: 大推 01/25 16:08
age317: 推推 劍橋中國秦漢史好像就說董卓看到張奐、皇甫嵩聽命朝 01/25 21:03
age317: 廷的失敗下場,決定當野心家率軍干政,終於打破關西將軍的 01/25 21:05
age317: 無奈命運(東漢時非外戚的關西人註定受打壓) 01/25 21:06
guithawk: 好看。 01/26 16:12
※ 編輯: kea (218.161.40.143), 01/29/2018 01:05:59
lcu481131: 推 02/09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