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目前在流傳的「原文」是這份: https://assets.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3914586/Googles-Ideological-Echo-Chamber.pdf 我讀完了這份共計 10 頁的原文,以下是我的解讀: * 原作者並非空口說白話,他的確有引述其它資料來支持他的論點。 * 我自己不是神經科學(neuroscience)、社會學(sociology) 的專家,只能從表面 上判斷他有無唬爛亂引用,但無法進一步去確認該引用來源本身的可信度。 * 原作者主張: 不該把性別差異(gender gap)與性別歧視(sexism)劃上等號。 * 原作者主張: (第 3, 4 頁) 男、女之間的屬性(trait) 差別,以整個族群來看 ,事實上是有重疊的 (如原文內示意圖所表現出的連續性的分佈) ;原作者明確 指出他不贊同「以該族群的平均值來代表個人個體」 (如原文內示意圖把兩個族 群分離,完全不重疊) * 原作者從第 4 頁起,繼續列出他的論點及引用來源,從神經科學、社會學的角 度論述「人格差異」。 * 原作者從第 5 頁起,論述 > Non-discriminatory ways to reduce the gender gap > 以非歧視的方式來消除性別差異 例如,從制度上加強「合作(cooperative)」 的機會、加強「對『人』的關心」 ,使得女性族群能有舞台發揮她們的長處,同時檢討傳統性別刻板印像如何持續 對男、女都造成壓力 * 原作者從第 6 原起,論述「過分追求政治正確的隱憂及疑慮」 > The harm of Google’s biases > Why we’re blind * 最後,第 8, 9, 10 頁,原作者提出建議,例如 > De-moralize diversity. > 停止神聖/道德化「多樣性」 > Confront Google’s biases > 正視 Google (內部文化中的) 偏見 > Focus on psychological safety, not just race/gender diversity > 專注在「心靈上的安全感」,而非 (表面上的) 「種族/性別多樣性」 > Be open about the science of human nature > 對「人性」背後的科學保持開放的心胸、態度 (而非把所有的對於「差異」的討論直接扣上歧視的帽子) 這只是我自己的解讀與摘要;就我讀來,這作者的語調是理性的 (而非無厘頭地直 接宣告 男 > 女 )。 這版的原文裡有他引用的資料來源,如果能挑戰他引用的資料的可信度,或著能拿 出更完整的資料來指證他犯了 motivated reasoning [1] 的錯誤,那他被打臉自 然是活該。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tivated_reasoning 但現在情形是「媒體標題殺人」 > The Most Common Error in Media Coverage of the Google Memo > https://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7/08/the-most-common-error-in-coverage-of-the-google-memo/536181/?single_page=true >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14959601 ======================================================================== 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來自於我自己的經歷。 在我經歷過的北美軟體業裡,能在企業(corp)環境裡活下來的,多半是這三類人 (1) 企圖心強,達成目標至上,通常是爬上管理階層 (2) 邏輯清楚,掌握技術實作,通常是成為資深碼猴 (3) 八面玲瓏,擅長交際溝通,通常是走向專案協調 而第四類人很容易變成肥料: (4) 關心他人 / giver / 偏好合作多於自幹 這在 corp 內的評鑑系統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評鑑項目都是以「個人表現」為主 ;戰功都是掛在「個人」名下,極少看到「幫助他人更上一層樓 / 為團隊補位 / code review / pair programming 」被當成戰功的。 易言之,第 (4) 類人,不管是男是女,下場多是吃土變肥料。 這種系統結構性的問題,我不認為「(表面上的) 種族/性別多樣性」是最佳解 (但 它的確是很直接的暴力解) 。 易言之,就是這文章作者主張的: > Focus on psychological safety, not just race/gender diversity > 專注在「心靈上的安全感」,而非 (表面上的) 「種族/性別多樣性」 例如,防制性騷擾,就可以與「安全感」連結,值得去作;相反的,「為了特定族 群而降低驗收標準 / 以族群為參加資格」 ,若無法與「安全感」有效連結,就應 該要有討論、質疑的空間,而非直接封殺反對、質疑的意見。 也就是不該「說你政治不正確你就是政治不正確!大人快鍘他!」。 ======================================================================== 結論: * 不該把性別差異(gender gap)的討論直接與性別刻板印像(gender stereotype), 性別歧視(sexism)畫上等號 * 專注在「心靈上的安全感」,而非 (表面上的) 「種族/性別多樣性」 (例如: 提供各種人格屬性發揮長處的舞台、制度; 而非只注重帳面上人頭數的 比例、或為了滿足特定的人頭數比例而扭曲雇用/驗收標準) 同時,就這篇文章來說 * 沒有人宣稱「男 > 女」 * 沒有人宣稱「歧視不存在 / 沒有任何問題」 -- 個人 雜談、學習、英語、軟體 https://www.facebook.com/tw.yang.30 https://www.facebook.com/30abysses/ https://twitter.com/twy30 http://www.30abysse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8.5.238.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502333759.A.8A4.html
dreamnook: 推個 有人出pdf後就覺得原文算是很平靜提出意見了 08/10 10:59
同意,覺得他是來理性討論的。
lovdkkkk: 推 (y) 08/10 11:12
Argos: 阿這樣Google就開除他?這樣真的OK? 08/10 11:18
最新八卦是該原作者準備打官司,這戲還有得演 :D
asdzxc8024: 不管,你仇女沙豬 08/10 11:30
QQ
sorryla: Google開除他也是為了皇城之內的和諧吧,名聲重於一切 08/10 11:33
就看接下來法院會怎麼認證 :D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0/2017 11:59:18
EraKing: Google做過很多錯誤決定,這次開除Damore也是 08/10 11:48
TheJim: 連結壞了? 08/10 11:54
你是指原文的連結? * https://assets.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3914586/Googles-Ideological-Echo-Chamber.pdf * 短網址: http://bit.ly/2wCkHqk
ian90911: 推 08/10 11:55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0/2017 12:01:33
TheJim: 哈哈 抱歉 我剛複製沒縮址連結貌似會多個空格 08/10 12:11
:)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0/2017 12:12:05
bab7171: 這樣聽起來 發這文是個衰鬼 08/10 12:23
衰到家 :D
TAKADO: 看原文是還算中肯理性 但是踩政治不正確的灰色地帶 08/10 12:39
TAKADO: 很容易變成引戰或借題發揮 就跟PTT常常開樓的沒心 結果 08/10 12:40
TAKADO: 後續回文戰到火星去一樣 08/10 12:40
TAKADO: 國外企業文化基本上就是政治不正確的灰色地帶要避開 08/10 12:41
TAKADO: 幾本上新鮮人進職場前老師學校都會再三叮嚀 不要去談那些 08/10 12:42
TAKADO: 所以在公司基本上都只能聊球賽 周末去哪 中午吃啥 08/10 12:43
TAKADO: 宗教 性別 種族 等易戰話題在職場上基本上是禁止事項 08/10 12:44
dreamnook: 怕踩政治不正確因而失去工作並不是件好事… 08/10 12:44
TAKADO: 所以我想原作者被火了應該是因為開啟不該開的門 08/10 12:45
TAKADO: 至於門後是什麼東西根本不是重點 08/10 12:45
TAKADO: 不過我也是有遇到很熟的白人同事下班多喝兩杯指著我的鼻子 08/10 12:49
TAKADO: 說你們亞洲人來澳洲來太多了 旁邊另一個日本新人嚇得半死 08/10 12:50
就法理上來說, freedom of speech 是限制公權力的力量,但今天 Google 是私人 機構,所以不適用。 但就情理來說, Google 這次抱 PR/PC/populism 大腿的吃相太難看。
y2468101216: 推 08/10 12:59
y2468101216: 這樣看起來比起表面原作者更注重深層的東西 08/10 13:05
y2468101216: 讓我有點慚愧 08/10 13:05
他的主張未必在科學上是對的,他的建議也未必效果好,但就他的文字來看,並沒 有像一些媒體描述的「仇女、性別歧視」,也沒有主張「性別刻板印像 / 宿命論」 。
dreamnook: 記得一件事情:媒體是巨大亂源(? 08/10 13:07
「媒體是巨大亂源?」 『誰說的?』 「媒體。」
shortoneal: 大大說的Giver是指沒事去參別人一腳幫助人的嗎XD 08/10 13:11
shortoneal: 偏好合作是指一個東西都是找資源大於自己實作的意思嗎 08/10 13:12
shortoneal: 對肥料的這個觀察感覺有點意外XDD,想聽這方面的討論 08/10 13:12
每個人都多少是 giver + taker 的綜合體,只是在比例上及表現出來的面向不同 ;每個人對群體的歸屬感的需求、敏感度也不同,有些人覺得獨來獨往沒問題,有 些人則覺得一個人去餐廳吃飯都會不自在。 所謂「合作」指的是與「人」合作、互動,例如有些人喜好獨自寫程式,但有些人 會覺得 pair programming *一起* 解決問題比較有趣。 但許多企業組織的員工能力評鑑方式是制式的,著重於「個人的戰功」上;這類合 作的戰功就很難得到對應的評價,長期下來,整個系統結構就會把不適應的人排擠 出去;稱之為肥料。 最惡名昭彰的,就像是微軟的 stack ranking, 一定要以個人為單位排出高低;在 這樣的系統下,只有 87 才會去想「合作」 (因為整個系統完全不承認團體戰功, 一定要有個衰鬼吃 "under performing" 的考績) 。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0/2017 14:12:19
content71: Google像是為自己的形象止血 08/10 13:37
Telemio: Google會因為女性來interview而特別寬容或門檻放低嗎? 08/10 13:38
Telemio: 如果會的話的確在指出問題 不會的話再理性都是撕裂族群 08/10 13:39
Telemio: 現代的性別平等不是說要起頭式平等 而是如果人家真有那 08/10 13:40
Telemio: 兩把刷子 你就該給人機會 不用一直戰女人不適合理工 08/10 13:40
@Telemio 你在另一篇裡也提到了這題目 > 文章代碼(AID): #1PY-l_4v (Soft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502342143.A.139.html > 推 Telemio: 而且原文再理性分析 他都明顯暗示了女性在生物角度上數理 08/10 17:34 > → Telemio: 能力不如男人 > 推 Telemio: 我暗示啥?你在講啥? 所以原文沒有說女性生物上不適合數理 08/10 20:25 > → Telemio: 嗎? 我說了算甚麼? 理性點好嗎 08/10 20:25 如果你指的「原文」就是 Googles-Ideological-Echo-Chamber.pdf 這篇「原文」 ,請你指出來哪段在「戰女人不適合理工 / 數理能力不如男人 / 不適合數理」。 我能找到的,最接近的,只有第 4 頁的這段 >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 Women, on average, have more: > Openness directed towards feelings and aesthetics rather than ideas. > Women generally also have a stronger interest in people rather than > things, relative to men (also interpreted as empathizing vs. systemizing). > These two differences in part explain why women relatively prefer jobs > in social or artistic areas. More men may like coding because it requires > systemizing and even within SWEs, comparatively more women work on front > end, which deals with both people and aesthetics. 但他也只有描述觀察、因果推論 * more openness directed towards feelings and aesthetics rather than ideas * a stronger interest in people rather than things ... * these two differences in part explain why women relatively prefer ... * comparatively more women work on front end, which deals with both people and aesthetics 我讀起來並沒有評判(judgmental)的意思;易言之,除非我讀漏了,不然我沒有看 到任何直接宣告「女人不適合理工 / 數理能力不如男人 / 不適合數理」的主張。 易言之,我不認為可以從以下的 (1) 直接引申出 (2) 或 (3) (1) 「就X、Y領域來說,通常來說A比B對X更有興趣」 (2) 「在Y領域中,A比B弱」 (3) 「A不適合作Y」 既然原作者沒有直接說 (2) 或 (3), 那就不該把 (2), (3) 塞進他嘴裡。
shortoneal: 要求部門性別平衡已經被納入評量標準的話,你覺得不會 08/10 13:43
shortoneal: 有特別寬容的問題嗎 08/10 13:43
Telemio: 我不是Google的員工 我也不會特別去質疑 08/10 13:56
Telemio: 如果這是有證據的 那這個政治正確的假象的確是該被拆穿 08/10 13:56
KanoLoa: 侯 你幫沙豬平反 一定是同夥 股溝大人快封殺他 08/10 15:26
豹頭:是我,大人是我呀。
rensakura: 如果今天面試兩位能力一樣的人,卻因為平衡政策而必須 08/10 16:35
rensakura: 優先選擇相對少數特定族群特定性別,那就是假平等 08/10 16:35
rensakura: https://www.google.com/diversity/ 看到Google為此還 08/10 16:39
rensakura: 特別統計公司的種族性別職務分佈,並以提高多樣性為績 08/10 16:39
rensakura: 效目標,只會覺得根本走火入魔了 08/10 16:39
twin2: 這樣去泰國變性進去google機率大增,變性工程師樣本數肯定超 08/10 16:49
twin2: 低 08/10 16:49
feng77: 引戰只好被水桶的概念。 08/10 17:23
XD
a9564208: 女人不適合科技業(X) 人家女生欸不適合科技業(O) 08/10 20:25
pttworld: 轉換觀念,較適合其他行業不是好多了 08/10 20:33
atpx: google已經被很多女權團體狗幹拉. 會fire他平眾怒可以理解 08/10 21:32
atpx: 這種事就是提了沒好處, 只會讓某類被害妄想族群找話題 08/10 21:33
kaifrankwind: 就算看到了這篇說明原作者希望注重心靈安全感 底下 08/10 22:08
kaifrankwind: 留言還是看得出來有人不把它當一回事 08/10 22:08
是的,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對事不對人,下面這篇裡就有如此的文字 >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502377569.A.33D.html > 這和政體無關, 每個國家都有其G點. 對這產業的多數族群,男性,來說,「G點」、「屌打」 這種文字聽起來沒什麼, 但對女性來說,就能理解她們可能會對這樣的文字感到不自在。 雖然說要使用什麼文字是個人的言論、思想自由,「不爽不要看」也於理有據,但 以這個情形來說,身為多數族群的稍為讓步一點,體諒一下少數族群,就整個產業 族群來說,合作進步的空間就增大許多。
glory5566: 因為男人比較宅比較自大 所以比較能忽視他人當個成功 08/10 22:11
glory5566: 的taker 08/10 22:11
我有篇舊文談我對這題目的看法,有興趣可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tw.yang.30/posts/1835276283389361
vn509942: 歷史上政治不正確被滿門抄斬的例子太多了 08/10 22:26
xdraculax: 非常失望 Google 居然會做出這種蠢事 08/10 23:34
就目前能得到的資訊來看,的確感覺這頭砍得太快;就看如果真的告上法院,雙方 把牌攤出來後或許能看到比較完整的真相。
cha122977: 只看一半回頭看作著,果然是Amos XD 08/10 23:54
XD
frank11118: 建議也可以讀一讀這篇 https://goo.gl/UbbfiH 08/11 02:31
這篇…有點怪 先直接宣告「(1) 那篇文的作者不懂性別(gender)」 > (1) Despite speaking very authoritatively, the author does not appear > to understand gender. 然後再主張「我沒時間去論證 (1);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 I’m not going to spend any length of time on (1); if anyone wishes to > provide details as to how nearly every statement about gender in that > entire document is actively incorrect,1 and flies directly in the face > of all research done in the field for decades, they should go for it. > But I am neither a biologist, a psychologist, nor a sociologist, so > I’ll leave that to someone else. 呃…?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1/2017 03:53:27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1/2017 04:07:03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1/2017 04:12:22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1/2017 04:22:14
frank11118: 那點真的很怪,但你看了其他點了嗎? 08/11 04:23
他第二段講的是對的,軟體工程的確是技術、合作都很重要,但他最後還是糾結在 「男 vs 女」的能力優劣。 > It’s true that women are socialized to be better at paying attention > to people’s emotional needs and so on—this is something that makes > them better engineers, not worse ones. 我自己,與我對該原文文章的解讀是: 另一個面向的系統結構問題 (而不是 「男 vs 女」優劣) ,例如上面談到的「真正發揮長處的舞台」、「年度評鑑的 方法」、「心靈上的安全感」。 (正在讀剩下的...)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1/2017 04:31:31
frank11118: Cool! 推理性分析討論 08/11 04:34
讀完第三點,在我讀來是非常 subjective, 極主觀的。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從客觀 層面去推演邏輯的空間… 從第二段第一句開始 > What you just did was incredibly stupid and harmful. 就直接幹譙模式星の力全解放惹 XD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1/2017 04:38:51 其實,整件事感覺上就像,再一次地,T腦與F腦,之間的溝通障礙。 兩邊先去看了「原文說了什麼(what)?」之後,接下來, * 一邊重邏輯: 原文是如何(how) 論證的? * 一邊重動機: 原文為什麼(why) 這樣說? 就像上面我回給 @Telemio 那段, Telemio 主張原文「言外之意」的「暗示」, 我主張「如果原文裡沒有直接明文那樣寫,那就不該把那些話塞進作者的嘴裡」。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1/2017 04:58:09 @frank11118 那篇 Medium 文,底下留言可以看看,有不少人在譙他,尤其是他第 三點的立論,太過 dismissive * https://medium.com/@ludirehak/the-original-author-wrote-of-a-politically-correct-monoculture-that-maintains-its-hold-by-shaming-5691fb5202f5 > Ludi Rehak > The original author wrote of a “politically correct monoculture that > maintains its hold by shaming dissenters”. What was your response? To > refuse discussion, pull rank, endorse punching him in the face, and give > the dramatic details on how you would fire him. > > It appears that you have proven him right on this particular point. * https://medium.com/@_madfrog/punch-you-in-the-face-15391fe7ee0 這篇留言也可讀讀 * https://medium.com/@faceyspacey/i-think-completely-discounting-what-he-wrote-as-you-did-in-1-with-im-not-going-to-spend-any-3625eb2da66b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1/2017 05:38:11
such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and Interests: When 08/11 06:34
suching: 算了 08/11 06:34
fun4i0220: 推這篇 08/11 09:45
dreamnook: 我覺得該文中提到的M注重事(things) F注重人(people) 08/11 10:13
dreamnook: 有可能是比較明顯的差距 導致一些事情F覺得"針對人" 08/11 10:13
dreamnook: 而M卻是覺得"針對事" 然後吵個沒完 進入無窮迴圈 08/11 10:13
dreamnook: —但我還是覺得這個應該不是天生的 而是教育造成的 08/11 10:13
dreamnook: F過去如果表達情感較劇 會被認為是情感豐富(正面) 08/11 10:13
dreamnook: M如果相同 會被視為懦弱(負面) 08/11 10:13
dreamnook: 不同的要求會影響到後面的社交方式不同 08/11 10:13
dreamnook: 我自己的感想是 由於常常要被要求堅強(或奇怪的抗壓) 08/11 10:13
dreamnook: 常常被要求傾聽別人(或只可以閉嘴聽別人講話) 08/11 10:13
dreamnook: 讓自己的精神狀態維持正常 就必須找種方式"不太在乎" 08/11 10:13
dreamnook: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把許多狀況認定成針對事不是針對人 08/11 10:13
dreamnook: 不過這是我就是了 我也不覺得這樣超低社交力很健康 08/11 10:13
能理解 :) 我上面有提到這篇舊文,是第二次提到了,就轉貼過來;就是在談類似的題目。 > https://www.facebook.com/tw.yang.30/posts/1835276283389361 >   > 在 PTT WomenTalk 板看到一討論串「[討論] 該如何讓男孩(男生)有同理心」, > 有感而發。 >   > 我是贊成兩性平等、尊重、人權、人身安全這些理念的,但在「讓男孩(男生)有 > 同理心」這點上,其實有個很好笑的盲點。 >   > 東西方皆然,對男性的性別(gender)印像仍是 breadwinner, 也就是「男性要扛 > 起養家責任」的角色;而大部分人所處的環境多是零和遊戲,也就是在「爭取資 > 源」這件事上,一般人很少有機會能主動去創造雙贏;例如,一個職位、一份薪 > 水不是我拿就是你拿,通常是沒辦法共享的。 >   > 易言之,男性在這種文化結構裡,就像人類洪荒遠古的祖先一樣:「同理心」是 > 沒三小路用的,真正有用的是掠食者(predator)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宰殺弱小獵物 > 的冷血獸性。就像這 C&C OST 裡的音效: "No Mercy. Mercy is for the weak." >   > > https://youtu.be/mlsSiEpZMQY?t=1m7s
> > Command -&- Conquer OST - 02 - No Mercy >   > 這不是在主張「古時候的獸性在今日仍是 ok 的」,而是想說明: 若想達成「一 > 方面期待男性繼續扮演 breadwinner 的角色, 另一方面期待男性就 predator > 的習性收斂」這個目標,除了需要大量的教育資源,同時必須修正「讚頌男性 > breadwinner 角色 + predator 行為、壓抑男性感情成熟」的文化風氣。 >   > 「壓抑男性感情成熟」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古訓「男兒有淚不輕彈」;當整個社 > 會系統性地把「抒發悲傷、示弱求助」從男性的情緒、思維中閹割掉後,再要男 > 性去「對弱小的同類有同理心」,我覺得er, 科科,我們需要的是小叮噹或七龍 > 珠。 ※ 編輯: AmosYang (68.5.238.114), 08/11/2017 14:13:29
lensuper: 給大神推~ 08/13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