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恕刪部分。 ※ 引述《z50905 (z50905)》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甲午戰爭北洋艦隊被擊潰 : 過不久中國<看不慣的人可自行替換為清朝>就投降了 才有後來的馬關條約 : 但我想不通的是 北洋艦隊被全滅 對戰局的影響這麼重大嗎 : 雖然在朝鮮半島和遼東的戰場中方也是輸 : 但基本上中國本土的陸軍還是在阿 湘淮系的防軍、八旗綠營系的練軍都遭重創,清朝的一線部隊都被打成空殼, 所謂陸軍還在只是剩一堆和警察差不多的廢物。 : 日方擊敗北洋艦隊 所獲得的實質利益到底是什麼 : 中方為何不集結兵力在沿岸邊 : 只要想辦法不讓日方兵力登岸 應該還有機會吧 : 就算登岸 也可以展開中國本土陸戰 北洋艦隊的覆滅就是因為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被登陸,整個軍港被包圍攻擊, 艦隊都滅了才說可以反登陸會不會太晚了一點?事實就證明做不到了。 : 或把兵力全集中在北京 日本遠道而來 不一定守不住吧 清朝剩一堆二流部隊,北京的淪陷是必然的。 停戰前清朝確實已經持續增調華中華南的部隊北上,但是這些部隊素質堪慮, 最好的情況下都不能與剛在關內外被擊敗的北洋系相比,更何況數量有限; 至於禁衛軍,看看幾年後對陣八國聯軍的表現,只不過是砲灰。 : 我曾經想過投降的原因是 : 1.渤海灣離北京不遠 日軍一登陸就可以直攻北京城 所以提前投降 日軍的計畫就是在黃淮平原上和清軍決戰。 : 2.日本控制航行權 中方無法進行海上貿易 被封鎖 : <但中國海上被封鎖 本土經濟應該還是可以支撐> 日本沒有能力完全封鎖近海,也不可能去阻止歐美列強通商。 當時中國和海外的貿易很大比例還是靠白人來華,這點倒是沒太大影響。 : 以上大概是戰爭之是淺薄的我的一些想法 : 想問各位對戰爭軍事有研究的大大 : 近代戰爭海軍的重要性到底在哪 : 為何北洋艦隊的失敗 會直接導致投降 : 海軍真的這麼重要嗎 如果可以用甲午舉例 小弟我會比較容易理解 因為不是單單因為北洋艦隊被殲滅所以承認戰敗,而是海陸兩側都被打爆才戰敗, 而且北洋艦隊就是因為陸軍太廢才被完全殲滅,要不然頂多被重創。 : 麻煩各位高手了 困惑我十幾年的疑問 : 在這跪謝了 -- But what is liberty without wisdom and without virtue? It is the greatest of all possible evils; for it is folly, vice, and madness, without tuition or restraint. ~ Edmund Burke,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179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1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67611283.A.B46.html
Lordaeron: 這部分的說法,跟plamc 相違,不知你們要不要吵一下。 07/04 14:27
jimmy5680: 哪一部分? 不過以前他在板上就被別人反駁過囉 07/04 14:34
SYLVESTRAL: 想看,恭請 吵架XDD 07/04 14:35
innominate: plamc的說法早被反駁過了,當時沒有總體戰觀念 07/04 14:40
innominate: 而且打下去,日本的財政動員能力更強 07/04 14:40
innominate: 就算日本財政不行,借外債,外國銀行團會壓勝方還敗方? 07/04 14:41
innominate: 日本可以一直借外債借到滿清先崩潰為止 07/04 14:41
Lordaeron: 根據陸軍學術雙月刊 第五十一卷第539期/2015年2月 07/04 15:00
Lordaeron: 基本上是不戰而逃的居多,所以,基本上是plamc講的方向 07/04 15:01
Lordaeron: 走,主要是清已經叫不動,不是不能打,也不是被打空。 07/04 15:01
抱歉,被打成空殼這句話是我表達不清。 戰爭結束前,關外清軍火炮已經喪失泰半,士氣與戰力都相當低落,不宜單以兵力論算, 我不認為清軍仍有能力挽回東北戰局。 我會推薦宗澤亞的《清日戰爭》這本書,板上曾有板友推薦和引用過書中的數據。
Lordaeron: 而同編也講了,硬體是清比較好,組織力是日比較好。 07/04 15:02
Lordaeron: 致於可以借到打爆滿清的說法,請舉證囉。 07/04 15:03
Lordaeron: 該期的P45~60。請自行查閱。 07/04 15:03
謝謝推薦。
zeumax: 如果滿清能撐住,日本外債沒有戰利品償還,日本會財政崩盤 07/04 15:12
zeumax: ,但滿清爛泥一團,撐不住 07/04 15:12
z50905: 感謝大大回答 想再問個假設問題 照你這樣說 日方若不動 07/04 15:16
z50905: 用海軍與北洋艦隊開戰 而只單純動用陸軍從朝鮮半島一路 07/04 15:17
z50905: 推進 是否也能得出同樣勝利的結果 因為既然都能包圍軍 07/04 15:18
z50905: 港了,感覺日本海軍的功能不大 若直接以陸軍推進 北洋艦 07/04 15:19
z50905: 隊也就派不上用場 <假設建立在日輸送兵力到朝鮮無阻礙> 07/04 15:19
z50905: 以上 感謝大大 07/04 15:20
威海衛在山東,不出動海軍日本要怎麼盡快消滅北洋艦隊? 若北洋艦隊不被擊敗,那日軍就得徒步打到北京,雖然不是不可能, 但是肯定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補給也會困難許多。 ※ 編輯: jimmy5680 (140.112.25.105), 07/04/2016 15:35:00
innominate: #19Dq10qo (historia) [ptt.cc] 甲午戰費的籌集 07/04 15:31
innominate: 當時日本根本沒有借外債,沒有崩盤的說法 07/04 15:31
innominate: 也就是說滿清還沒有打到讓日本需要借外債的程度 07/04 15:32
innominate: 如果繼續打下去,打到日本佔領北京,就算日本財政困窘 07/04 15:32
innominate: 到時要借外債也不難 07/04 15:32
innominate: 更不要說還不需要到那程度,列強應該會押滿清上談判桌 07/04 15:34
asdf95: 清代的財政改革太慢,要等到甲午失敗後才真的全面改革,但 07/04 15:34
asdf95: 此時的中央政府財政職能已全面潰散,不然清政府的財政實力 07/04 15:35
asdf95: 至少能變出帳面3倍的稅收 07/04 15:36
innominate: 到民國政府時代,中央政府都還沒法收回財政權力 07/04 15:37
innominate: 可見得如果沒有共產黨,要大改革沒有個幾十年是不成的 07/04 15:37
Lordaeron: 據日清財政-鳳皇衛視的講法,是有通過債券借了 07/04 15:39
Lordaeron: 白銀約3千萬両。 07/04 15:39
innominate: 那肯定是鳳凰衛視搞錯了,根據日本外債歷史 07/04 15:39
innominate: 明治初年是有小額的借過一點外債,之後一直到日俄戰爭 07/04 15:40
innominate: 才有大規模的借款出現 07/04 15:40
innominate: 除非你說的是國內債券 07/04 15:43
Lordaeron: 解密甲午戰爭期間日本的軍費籌支-得知 07/04 15:47
Lordaeron: 是國債,但也是透支了。若拗下去會不會如何,不知。 07/04 15:48
innominate: 1894年日本議會通過2.5億日圓的臨時戰爭預算案 07/04 15:48
innominate: 到1895年日本打完戰爭用掉1.5億日圓 07/04 15:48
innominate: 在凹下去也還有1億日圓的軍費可以使用 07/04 15:49
innominate: 而滿清政府不見得更能凹 07/04 15:49
asdf95: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993958 《日清戰爭》 07/04 15:51
asdf95: 5~8冊,日本軍費動用與債務還有貨幣準備皆有 07/04 15:52
asdf95: 日本此時的財政比清政府更好,這是難以否認的事實 07/04 15:53
asdf95: 除非清軍能短期大潰日軍,不然雙方最後還是要比財政能力 07/04 15:54
asdf95: 清政府的財政思維已經是明代體系,太落後時代了 07/04 15:55
Lordaeron: 清能撐下去,除非有人叫得動,叫得動,就有機會打。 07/04 15:55
Lordaeron: 錢嘛,不是沒錢,是沒人要出錢。 07/04 15:55
asdf95: 沒錢打什麼仗....... 07/04 15:55
innominate: 這說法沒有意義,沒有現代化改革之前,清沒有總體戰本錢 07/04 15:56
innominate: 就好像說台灣不是沒錢,郭董這些有錢人捐一些就有一樣 07/04 15:57
innominate: 那沒有意義的 07/04 15:57
asdf95: 啊,書名打錯,是《日清戰史》,塩島仁吉編(1895) 07/04 16:08
Lordaeron: 別拿現代去類比當時,滿清就是這樣過來的。 07/04 16:13
innominate: 當時就是沒辦法啊...你要叫誰出錢出兵? 07/04 16:15
zeumax: 滿清有叫過霧峰林家和板橋林家出錢打過戰XD朝廷的作為常常 07/04 16:32
zeumax: 還是用愛國募款方式取得各種經費,但“樂捐”總不可能常態 07/04 16:32
Lordaeron: 先看誰能叫得動,再來討論誰能叫人出錢。 07/04 16:33
Lordaeron: 但現代的體制來衡量清朝,說無法有錢,就很妙。 07/04 16:33
wittmann4213: 但是換個方向說好了,以後面八國聯軍的狀況來倒推, 07/04 16:37
wittmann4213: 清朝就算被日軍打進了北京,也不代表日本就能贏,外 07/04 16:38
wittmann4213: 國銀行團,就會繼續壓寶在日本身上。因為中國太大, 07/04 16:39
wittmann4213: 只要皇室出逃,就能撐著不亡國。就像日俄戰爭時,俄 07/04 16:39
wittmann4213: 羅斯的談判大臣,也有底氣敢說:除非你們打進聖彼得 07/04 16:40
wittmann4213: 堡,不然也只能接受現有條件,結果就是日本一毛戰費 07/04 16:40
wittmann4213: 都沒拿到,自己國內卻大暴亂。清朝兵敗如山倒不是第 07/04 16:41
wittmann4213: 一次了,再多一次也不表示皇室就會倒了(當時也沒其 07/04 16:41
wittmann4213: 他足以取而代之的「正統」勢力)。那不無可能清朝中 07/04 16:43
wittmann4213: 央去龜在熱河或其他地方,透過其他國家出面要求日本 07/04 16:43
wittmann4213: 退兵。那日本可能一樣在所獲有限的狀態下,提早面臨 07/04 16:44
wittmann4213: 日俄戰爭慘勝的國內慘況也不一定。 07/04 16:44
asdf95: 不一樣,列強會壓迫清政府吞下去,錢還是要照賠,至於地 07/04 16:46
asdf95: 可能可以談談,列強不好惹俄羅斯,但對清政府態度就不一樣 07/04 16:46
asdf95: 差別在於割地可能有斡旋空間,只是銀子又要賠更多摟XD 07/04 16:48
Lordaeron: 會不會賠更多,只有天知道。一個朝代的末日,總括來講 07/04 16:49
wittmann4213: 那如果清政府不願把面子丟在日本身上,寧願和英國或 07/04 16:50
Lordaeron: 就是有人在,但叫不動。 07/04 16:50
wittmann4213: 俄羅斯談條件呢?要知道當時日本可還沒膽惹俄羅斯 07/04 16:50
wittmann4213: 也很難說那些滿大人沒有輸給黃毛沒辦法,同樣輸給東 07/04 16:52
asdf95: 重點列強還是要看打的如何,雙方五五還能談談,慘敗條件很 07/04 16:52
wittmann4213: 方民族太丟臉?這樣的思維 07/04 16:52
asdf95: 難拿到好的 07/04 16:52
wittmann4213: 我前面提到想討論的也是這樣,丟了北京到底算不算慘 07/04 16:53
asdf95: 可以用戰略縱深換到較好的條件,但要像俄羅斯一樣,清政府 07/04 16:53
wittmann4213: 敗呢?因為英法聯軍已經有前例了,所以看起來清不至 07/04 16:53
asdf95: 在列強眼中價值沒這麼高 07/04 16:53
wittmann4213: 於因為丟了北京而亡,但日本也不見得有能力更擴大戰 07/04 16:53
wittmann4213: 果,所以會不會反而清不投降,日本反而吃了貪勝不知 07/04 16:54
wittmann4213: 輸的虧呢? 07/04 16:54
asdf95: 那時候的日本還沒到爆走狀態,戰略還是挺清楚的XD 07/04 16:55
wittmann4213: 因為從側面看,西方列強在當時的默契應該是寧可跟一 07/04 16:56
wittmann4213: 個無能卻單一的清政府打交道,而不會讓新興的日本獨 07/04 16:56
wittmann4213: 吃。 07/04 16:57
asdf95: 可是日本目的已達成,軍事要擴大有難度,畢竟日本此時的戰 07/04 16:59
asdf95: 略目標很清楚,她現在就是逼清政府上談判桌,跟後面的爆走 07/04 17:00
asdf95: 是不同的政治思維 07/04 17:00
innominate: 如果列強允許清朝打輸了還能賴帳 07/04 17:05
innominate: 哪下次就換清朝對他們耍賴了 07/04 17:06
innominate: 帝國主義時代的遊戲規則就是打輸了就乖乖認輸 07/04 17:06
innominate: 就好像你要舉英法聯軍的例子,難道滿清就沒認輸? 07/04 17:07
EvoLancer: 主要是滿清能打的都打光,財政也無以為繼,那個年代對 07/04 17:07
EvoLancer: 總體戰也沒有概念更不會有準備。求和是理所當然的 07/04 17:07
asdf95: 這個戰略如果是康雍乾時代能搞搞,政府財政跟威信足夠壓制 07/04 17:08
asdf95: 反對勢力,但之後在川楚教亂、太平天國後,中央政府的威信 07/04 17:09
innominate: 日俄戰爭時日本並沒有兵臨聖彼得堡城下 07/04 17:09
asdf95: 跟財政就難以支持,畢竟最後還是政治跟經濟問題 07/04 17:09
innominate: 如果日俄戰爭時日本兵臨聖彼得堡城下,那結局當然不同 07/04 17:10
innominate: 滿清可以出逃阿,然後任由日本打下自己的首都 07/04 17:10
innominate: 之後再談和,就算讓你省一億庫平銀,滿清的損失更大 07/04 17:11
innominate: 這麼做除了讓日本少拿一點以外,對中國的好處在哪? 07/04 17:11
innominate: 威信更掃地,戰爭造成的破壞更大,中間的軍費消耗 07/04 17:12
innominate: 以及要冒的風險都增加 07/04 17:12
ryanmk2: 清廷出逃時,日本鼓動漢人起來革命的話,只會更慘 07/04 17:15
goodgodgd: 就像黃巢之亂打爛大唐經濟命脈,不是打勝仗就能一飛沖 07/04 17:16
goodgodgd: 天der 07/04 17:16
purplecake: 打下北京順便再洗劫一遍當戰利品 07/04 17:19
Lordaeron: 兩位,開一篇吧。 07/04 17:19
purplecake: 說不定這樣日本也不需要什麼賠款了XD 07/04 17:19
Lordaeron: 日本在英國有1.2億両白銀的出處是未鴻兵的書 07/04 17:33
Lordaeron: 而未鴻兵的出處,未知,可能是Asian Imperial Banking 07/04 17:35
Lordaeron: History 這本書 07/04 17:35
Lordaeron: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 07/04 17:53
nightkid: 日俄戰爭物語 07/04 23:16
fku5566: 退一萬步,清朝就算湊得出跟日本決戰黃淮的預算 07/05 11:06
fku5566: 問題是能打的淮軍幾乎全潰,北洋武衛還得等甲午後才出現 07/05 11:07
fku5566: 臨時抽來的兵力對上日軍,再演英法聯軍八里橋總崩不是不 07/05 11:08
fku5566: 可能,能用錢談還拿京師跟黃淮精華區去賭就是瘋了 07/05 11:09
gm79227922: 清在甲午的時候不是就一堆地方派系了嗎 07/05 15:31
gm79227922: 這樣應該沒本錢跟日本打總體戰吧 07/05 15:32
EvoLancer: 以清政府要打總體戰當然可以,那就是學國府直接壓上身 07/05 16:07
EvoLancer: 家性命,但問題是當時毫無此必要性 07/05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