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Waymo CEO departure comes after tenure filled with milestones, hurdles and hype https://reurl.cc/4yvv6V https://i.imgur.com/3zrNojL.jpg
※ 引述《LimYoHwan (gosu mage)》之銘言: : 連結 : https://tinyurl.com/k7n74atk : 內文 : 【明報專訊】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前日宣布行政總裁John Krafci : k離職,公司創辦人之一兼技術總監Dmitri Dolgov與營運總監Tekedra Mawakana將躍升為 : 聯席行政總裁,共同承擔領導工作,而已領導Waymo約5年的John Krafcik將轉任顧問。 : 任內從Alphabet分拆 現估值2340億 : John Krafcik未有解釋辭職原因,在其任內,Waymo成功從Alphabet分拆出來,為Waymo外 : 部融資32.5億美元(約253.5億港元),現時這間自動駕駛公司的估值已達到300億美元( : 約2340億港元)高位。 : 英國《金融時報》則認為,John Krafcik的突然離開,可能與管理層不滿意其在Waymo的表 : 現有關。報道指出,2018年Waymo與捷豹和快意佳士拿達成協議,計劃為當年啟動的無人駕 : 駛車隊生產逾8萬輛自動駕駛汽車,然而該項目進展遲緩,Waymo One無人駕駛召車服務迄 : 今只有鳳凰城一處運營點,並且還只是該城市一部分區域。 : 無人駕駛車隊項目進展慢 : 另一方面,報道亦引述兩位知情人士指出,Waymo前後已經耗費了數十億美元;在自動駕駛 : 何時可以為公司貢獻可觀收入的問題上,Alphabet高層可能愈來愈不耐煩,John Krafcik : 去年為Waymo進行外部融資,可能間接證明了Alphabet已不想為Waymo繼續「燒錢」。 : 心得 : 投資大筆金額,車子只能在鳳凰城打手槍,連CEO都覺得丟臉了,面對特斯拉,只好離職。 California Robocar Disengagement Reports Reveal Tidbits About Tesla, AutoX, Apple, Others https://reurl.cc/jqYOQm Total miles driven 2020 https://i.imgur.com/uDexfqQ.jpg
2020 California Disengage Reports https://i.imgur.com/OH9lrNQ.jpg
最突出的兩家 Waymo:自駕里程大約超過60萬英哩,跳脫率大概是3萬英哩一次 Cruise:自駕里程數更多約75萬英哩,跳脫率大概是2.8萬英哩一次 https://i.imgur.com/HulVHkD.jpg
Waymo跳脫率從2019年的每13219英哩一次進步到每29944英里一次 Cruise跳脫率從2019年的每12221英哩一次進步到每28520英里一次 Tesla:0 因為Tesla宣稱FSD是輔助系統 https://i.imgur.com/mrvjfbp.jpg
一個原因是Tesla不願意負責 另一個原因是FSD beta系統的穩定 Tesla's "Full Self Driving" Beta Is Just Laughably Bad and Potentially Dangerous https://reurl.cc/e97ZK7 Tesla's 'Full-Self Driving' Beta Is Concerning and Dangerous In Real World https://indianautosblog.com/teslas-full-self-driving-beta-in-action-p322936 自駕里程60萬英哩,整年只跳脫20~21次的Waymo 相比下停留在Lv2階段,常誤判的FSD beta,在2020年完全沒有自駕數據的Tesla 結果某人心得是Waymo只敢躲在鳳凰城? 不敢面對特斯拉? XDDD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63.2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17674386.A.B82.html
Januvia : 副教主在水桶裡氣到發抖 04/06 10:09
FAPP : 04/06 10:10
hasebe : 特斯拉就被部分人吹到招黑啊...如果是反串真的成 04/06 10:11
hasebe : 功 04/06 10:11
LimYoHwan : 天大的笑話 沒有自駕數據 哈哈 04/06 10:12
LimYoHwan : Waymo開出來啊 就開不出來 就是好笑 04/06 10:15
DMV的統計數據,Tesla在2020年的自駕里程為0,這是不爭的事實啊 啊就Tesla講只是輔助系統不是自駕啊 我也很希望Tesla的FSD beta被DMV列為自駕數據,看跳脫率肯定很精彩XD
neverfly : 內文貼的圖表不就是數據嗎 04/06 10:15
LimYoHwan : 在鳳凰城靠高精度地圖燒錢的打手槍數據 04/06 10:16
沒法講道理? 只好講話沒水準?
Januvia : @LimYoHwan 你的好棒棒建案是哪一棟啊? 04/06 10:17
yytseng : 錢大講的數據是Lv5的自駕,特斯拉哪時候有Lv5? 04/06 10:19
是Lv4,有限制使用條件 但在笑這些Lv4自駕車之前 想想沒使用限制,但誤判比例不低,完全不是自駕的FSD beta
l79cm : Apple連研發都躲躲藏藏怕被知道,不知道自駕里程從 04/06 10:19
l79cm : 哪裡統計出來的,如果是廠商自行提供那真的參考 04/06 10:19
LimYoHwan : 這麼厲害高層為啥不滿進度弱後 還在嘴硬下 04/06 10:19
LimYoHwan : 將領都躺地板了 底下還在吹 04/06 10:20
wellkom : 法律好像沒有規定認證為DMV自駕里程的資料才能拿去 04/06 10:20
wellkom : 練model 04/06 10:20
LimYoHwan : 靠北 還真的有apple數據 我要笑死 04/06 10:21
Nexus5X : 人家特首創需要手扶方向盤的level5 創新 懂? 04/06 10:23
Januvia : 嗆人買不起嗆很大 問你多貴又不敢講 我也是笑死 04/06 10:24
不要離題啦,我只是好奇 為啥某些粉絲不看Tesla自駕數據是0 然後去笑別人家有60萬英哩&每3萬英哩跳脫一次的自駕數據是打手槍?
Januvia : 因為他會覺得好棒棒特斯拉一定比你強 只是沒公佈 04/06 10:29
Januvia : 就像那時候在比電車油車性能的時候 04/06 10:30
Januvia : 特粉就會拿一堆還沒上市啦 還沒正式跑賽道的車 04/06 10:30
Januvia : 來跟已經有成績的車比一樣 完全同一個調調 04/06 10:31
LimYoHwan : 每行文都反駁 回一下 怎麼離職了 04/06 10:31
Januvia : 就還不夠好啊 但這個還不夠好也已經屌打特了 04/06 10:32
Januvia : 你看你的特斯拉有多可憐 XD 04/06 10:32
yytseng : L你要當左護法還是右護法自己認領吧 04/06 10:33
wellkom : 夠好的話希望能看到他自駕上市,我可以在哪裡買到? 04/06 10:33
Autonomous Vehicle Implementation Predictions Implications for Transport Planning https://www.vtpi.org/avip.pdf 我們看看2020著作,目前被引用700多次的是怎麼寫的 https://i.imgur.com/mwqjRXS.jpg
This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Level 5 autonomous vehicles, able to operate without a driver, may b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nd legal to use in some jurisdictions by the late 2020s 自駕不會在短期3~5年商業化,這本來就是大家可預見的咩
wellkom : 如果有別的電車品牌價格差不多自駕又贏T 我相信車主 04/06 10:34
wellkom : 們一定有一半以上變心。大家都會算 04/06 10:34
Januvia : 正常人是都會算啦 但教徒會不會就不知道了 04/06 10:35
neverfly : 特粉嘴申請LV4的因為發展進度欠佳CEO下台,結果特 04/06 10:35
Waymo跳脫率從2019年的每13219英哩一次進步到每29944英里一次 Cruise跳脫率從2019年的每12221英哩一次進步到每28520英里一次 https://i.imgur.com/HulVHkD.jpg
neverfly : 斯拉搞這麼久還是LV2,老闆還是整天講幹話,從N年 04/06 10:35
asdhse : 真的搞自駕,特斯拉跳脫率只會更高 04/06 10:35
neverfly : 前開始吹隔年會LV5,吹了幾年還是LV2,也沒有要下 04/06 10:35
neverfly : 台的意思 04/06 10:35
dslite : 登入六千多次 副教要叫學長 04/06 10:36
Januvia : @LimYoHwan 你倒是回一下 到底有多貴啊? 04/06 10:36
highca0709 : 這種廠商自己給的資料 有什麼好吹的 04/06 10:56
你的這番話適用所有機構包含Tesla,那又有啥好吹的呢?
fortis323 : 所以到底是什麼高級社區 04/06 11:03
penny31029 : 只會右轉的LV5累積出來的里程有多少參考意義? 04/06 11:03
路徑方法雖笨,但可以做到接近3萬英哩才跳脫一次(以安全為前提) 還是短短13分鐘跳脫兩次加上一些意外行為的比較有意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tLneVlxcs
btw, 有使用條件&區域限制,是Lv4
wellkom : 如果waymo在台灣上架我是真的希望不要右轉多 04/06 11:15
wellkom : 騎車的完全沒在鳥你打右轉燈還是硬要鑽 04/06 11:15
wellkom : 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該作左轉就左轉 ^^~ 04/06 11:16
現階段的確是在做區域解啊,在限定區域內保證安全 要在台灣上路本來就必須要有相對應且台灣特有的的training data 妄想達到Lv5通吃所有交通環境,一點也不負責任 https://i.imgur.com/c4vJW1n.jpg
almostreal : 講道理推 04/06 11:31
cityport : 只會右轉?? 那不就是UPS的軟體?? UPS的路線規劃軟體 04/06 12:06
cityport : 就是寧可繞大圈也不左轉來降低事故率,那要Waymo做啥 04/06 12:07
wellkom : 記得有文章指出他們就是參考UPS還是郵局的數據 04/06 12:08
cityport : 選鳳凰城也是交通量沒那麼大,高樓沒那麼多,最重要的 04/06 12:09
cityport : 是亞利桑那的衛星訊號非常穩定,不然你事事曼哈頓 04/06 12:10
cityport : 自駕車要進交通複雜的區域,大概還要10年吧 04/06 12:11
techih : 把Waymo拿到LA不知道跳脫率會不會多10倍XD 04/06 12:12
m996360 : 拜託一下 特斯拉的AP連開直線都會出包了 04/06 12:13
cityport : 像紐約那樣滿街鬼探頭,行人不管紅綠燈沒車就過 04/06 12:13
cityport : 現在沒有一家能克服這種滿街鬼探頭的情況 04/06 12:14
applesck : 認真說FSD真的在騙人不懂而以 04/06 12:18
wellkom : 樓上你懂?那你弄一個出來 04/06 12:19
wellkom : 我只是個消費者,誰弄的出來我就買 04/06 12:19
walelile : Waymo CTO去年十二月的訪問說不知道怎麼scale欸 04/06 12:35
walelile : 比Cruise早四年做,現在還這鳥樣,Cruise還比較好 04/06 12:36
walelile : 一個鳳凰城花了11年,要不要算算全美要幾年... 04/06 12:37
walelile : 就算做起來,了不起就是uber,獲利能力能頂到哪邊? 04/06 12:39
walelile : 如果你知道怎麼賺錢,記得跟他們現在的CEO講 04/06 12:40
walelile : 因為他去年十二月還不知道 04/06 12:41
https://i.imgur.com/mwqjRXS.jpg
This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Level 5 autonomous vehicles, able to operate without a driver, may b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nd legal to use in some jurisdictions by the late 2020s 自駕商業化至少得5~10年,這還是樂觀預估喔 不只Waymo,目前所有發展自駕機構都遇上的問題 說真的誰也沒把握 至於成天一直宣傳快推出Lv5自駕掛嘴邊的某車廠,只能說信仰做得很成功就是了
walelile : 至少他賣車可以賺錢,信徒願意付錢讓他eps轉正 04/06 12:54
談自駕遇到的困境:短期5~10年內無法商業化賺錢,離題扯Tesla賣車能賺錢..... 自駕現況就是滿足"安全"的前提下,在限定範圍內限制條件上使用 還是說給出接近Lv5全自駕這種錯誤期待比較好?
walelile : Waymo選鳳凰城還不如Cruise選LA 04/06 12:54
walelile : 到時候更多情況,看他又要花多少時間 04/06 12:55
walelile : Cruise現在碰到個道路維修什麼的,都還要人力介入啦 04/06 12:56
walelile : Waymo就自求多福了 04/06 12:56
bmw530li : 起碼人家喊得出什麼等級就敢負什麼責任 04/06 13:32
bmw530li : 至少遇到躺平路中央的不會無腦撞,再來推卸自己lv2 04/06 13:33
hasebe : 實驗階段哪有人一開始打魔王啦w 04/06 13:38
jump693 : 好文 04/06 13:55
Miralles : 內鬥、燒錢營利遙遙無期,擺明著waymo近年來根本沒 04/06 14:03
Miralles : 有突破性進展,CEO都掰了,鐵粉還是吹爆 04/06 14:04
hasebe : 你這就是CEO可能離職原因啊XD 04/06 14:06
hasebe : 不用扯技術落後之類,這篇主要是講這個 04/06 14:06
hasebe : 公司問題歸公司的問題 04/06 14:07
wellkom : 技術就算超前無法上市換成錢的確是沒什麼卵用 04/06 14:08
hasebe : 因為L5的研究本來就是長期燒錢,所以賺錢為目的的 04/06 14:12
hasebe : 案例當然是0 04/06 14:12
wellkom : 拿waymo跟Tesla在互酸互打真的很智障 04/06 14:14
wellkom : 台灣最會嘴砲的那間都還只有ppt 04/06 14:14
hasebe : 至少5-10年才「可能」實現,基本上燒久了一定有爭 04/06 14:14
hasebe : 執XD 04/06 14:14
wellkom : 把人家酸到不能吃,自己的立場都不知道在哪裡 04/06 14:14
hasebe : 所以特斯拉才打著旗幟賣L2老實說不意外 04/06 14:15
kazami : 所以馬斯克商人就很懂啊,先有電動車產品再來吹自 04/06 14:16
kazami : 駕,技術上來說特的方案是不太可能讓自駕產生的成 04/06 14:16
hasebe : 不過現在實作的公司目的應該也不是完成,是要找機 04/06 14:16
kazami : 本降低到車廠可以負擔的 04/06 14:16
hasebe : 會賣大數據吧 04/06 14:16
hasebe : 可能哪天看到特和他們買數據也不用意外(? 04/06 14:17
wellkom : 賣數據,或者賣圖資。 04/06 14:17
hasebe : 所以特這樣玩行銷我是能理解,但不分是非吹是另一 04/06 14:18
hasebe : 回事了 04/06 14:18
mengg : 有資料數據還被一切都在推測腦補的酸 特粉水平真高 04/06 16:32
cute15825 : 技術來講確實不是第一 股價倒是不錯 xd 04/06 16:40
j07242054 : 右轉轉起來~ 04/06 20:09
SakuraHana : #1S-LYr7y 04/06 23:15
SakuraHana : 特斯拉的是酒駕水平 04/06 23:16
SakuraHana : https://youtu.be/sMvdI8nSAJE 04/06 23:16
cityport : GM配的人力其實比Waymo多很多,滿滿的碼農卻很低調 04/06 23:30
leaveleft : 不知道美國保險業者能容許幾萬英里一次跳脫率.... 04/07 00:01
walelile : 那部影片說的是特斯拉修掉那些錯誤了... 04/07 00:07
walelile : 英國看起來特斯拉處理不了圓環,有些地方也沒地圖 04/07 00:45
walelile : 靠Google地圖精確度太低,一進匝道要立刻切三線出去 04/07 00:46
walelile : 也做不到 04/07 00:46
cityport : 圓環很可怕呀,歐美很多圓環都非常小,進去出來3秒鐘 04/07 01:01
cityport : 除非時速10公里,不然依歐美的速限,軟體處理不了 04/07 01:02
wellkom : 我是覺得highway LV3 趕快先開放 04/07 01:55
wellkom : 市區的就留著多收集一點資料,反正已經有前例 04/07 01:56
wellkom : LV3 限定區域雖然不講武德至少相對單純很多 04/07 01:56
decolonize : 那就等你的waymo離開了鳳凰城再來嘴吧 04/07 03:23
技術就辦不到啊XD 一個是有條件限制的Lv4自駕,做到極低跳脫且只需要遠端監控(Waymo) 一個是成天宣傳接近Lv5自駕,但技術上不可行且風險由駕駛人自負(Tesla) 拿後者成天誇大宣傳卻"根本還沒達到的目標"來檢視前者 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 編輯: chandler0227 (42.72.63.226 臺灣), 04/07/2021 0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