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簡要回答: 1. 支持路德的腓特烈三世基本上跟勞恩堡或威騰堡系沒太大關係,因為已經是不同家族 2. 德文的Fürst在英文常被翻譯為Prince,然後再被中文翻譯成親王。但無論是中文或 英國皇家的歷史,Prince與親王都與國王或皇帝大都有血緣關係。但Fürst是德意志 地區一種很常見的爵位,未必與皇帝國王有血緣關係,就是一個地方的統治者。所以 我在我的碩論中與老闆討論結果是翻譯成「君主」 在神羅裡,幾個常見的統治者稱號大約如下: Herzog:中文通常翻譯為「公爵」。東法蘭克王國既德意志王國於911年建立時,有四位 擁有參選與選出國王的公爵,分別是薩克森、巴伐利亞、法蘭肯、史瓦本。然經 過幾百年歷史發展,擁有公爵頭銜者越來越多 Markgraf:「馬克藩爵」。911年建國時,德意志王國的領土最東只到易北河西岸(北到 漢堡,中到馬德堡),自十世紀開始有德人東移行動,往東擴張後的新土地受 封給馬克藩爵。例如布蘭登堡最初是從馬克藩爵開始,後來變成公爵與選侯, 奧地利也是如此變化。 Kurfürst: 「選侯」,出現在金璽詔書之後。由於中世紀以來爵位因家族分裂不停擴張。 皇帝馬克西米連透過黃金文告再次確認嫡長子繼承以及確認七大選侯有資格 參選皇帝與投票。分別為特里爾、科隆與美茵茨大主教、波西米亞國王、薩克 森公爵、布蘭登堡馬克藩爵、萊茵普伐爾茲藩爵 另外其他還有像大公(Erzherzog)這種等各種稱號與頭銜 ※ 引述《jack0123nj (墨坎)》之銘言: : 最近小弟在研究2003年的路德傳電影 : 對於當中一個重要人物 : 薩克森的腓特烈三世 (Friderick III of Soxony) : 所使用的頭銜覺得困惑 : 從中文和英文維基做一點功課後 : 腓特烈主要有兩種頭銜: : 1. 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 : 神羅當時共有七名選帝侯 : 其中一名為薩克森公爵 : 但因為推恩分封等因素 : 實際上薩克森公爵領已經分裂成諸小國 : 其中主要有兩支系在爭奪選帝侯頭銜 : 勞恩堡一系和威登堡一系 : 直到1356年金璽詔書確立威登堡系為選帝侯 : 因此名義上既然威登堡系的腓特烈是選帝侯 : 那他應該同時也會是薩克森公爵 : (儘管勞恩堡系也被稱為公爵... : 但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薩克森公爵是911年東法蘭克王國既德意志王國建國時,國內四大擁有參選與選舉國王的家 族之一。當時擁有薩克森公爵頭銜的為奧托家族,而其最有名的人即為奧托一世(奧托大 帝),也就是962年受封神聖羅馬帝國的那位。當時奧托家族管領的土地為今日德國下薩克 森省一帶。奧托一世在位其間長年征伐在外,他的領地長期由其家老比隆家族(Billung) 管理。在奧托一世死後,他的兒子雖然繼承皇帝與國王,卻沒有繼承薩克森公爵的頭銜, 而是交由比隆家族。 到了十一世紀發生了政教衝突,雖然皇帝亨利四世一開始因除籍令而向教皇下跪,但在 他統整勢力後卻有優勢。當時比隆家族與巴伐利亞公爵、史瓦本公爵以及蘇普林堡的蓋 哈德(Gebhard Graf von Supplinburg)於1075年對皇帝發動戰爭卻戰敗,比隆家族被剝奪 薩克森公爵頭銜。其後薩克森公爵頭銜曾因姻親短暫由蘇普林保家族以及韋爾夫(Welf) 家族繼承。韋爾夫家族的獅子亨利在12世紀時同時擁有巴伐利亞與薩克森兩大爵位,其勢 力能與當時的皇帝巴巴羅薩(Friedrich I Barbarossa)對抗。然獅子亨利最終被擊敗, 薩克森公爵的頭銜被轉賜給來自今日德國薩克森-安哈邦的阿斯坎尼亞家族(Askanian)。 繼承薩克森公爵的阿斯坎尼亞家族到了十四世紀時發生了原PO所說的家族分裂。事實上阿 斯坎尼亞不僅分成威騰堡系與勞恩堡系,另還有Bergedorf Moelln Line。金璽詔書雖然 讓阿斯坎尼亞-威騰堡系獲得選侯稱號,但其家族也在1422年斷嗣,薩克森選侯公爵稱號 被皇帝賜與來自今日德國薩克森邦境內邁森(Meissen)的韋廷家族(Wetting),而原文 所提的腓特烈三世(智者腓特烈)正是韋廷家族出生,因此與什麼威騰堡系勞恩堡系並無 直接關連。 然而韋廷家族也發生分裂。恩斯特系(Ernst Line)與阿爾貝丁系(Albertin Line)於 1445年發生阿爾騰堡分家(Altenburger Teilung)與薩克森兄弟戰爭(Sächsischer Bruderkrieg),到1485年萊比錫分家(Leipziger Teilung)後確立,由恩斯特系繼承選 侯(定都Torgau),阿爾貝丁系繼承公爵頭銜(定都Dresden),土地也兩分。 到了1517年宗教改革暴發後,恩斯特系的選侯腓特烈三世即其之後的選侯繼任者皆支持路 德與新教,而與之對立的阿爾貝丁系薩克森公爵就與皇帝及天主教連手。1530年代,腓特 烈三世的繼承者與其他新教諸侯組成施馬爾卡爾登聯盟(Schmalkaldischer Bund),並 在1547年與皇帝查理五世領導的天主教勢力爆發施馬爾卡爾登戰爭( Schmalkaldischen Krieg)。然而新教聯盟被皇帝擊敗,恩斯特系被剝奪選侯資格被皇帝賜予阿爾貝丁系的 莫里茲(Moritz von Sachsen)。此後薩克森選侯頭銜與權利階由阿爾貝丁系的後代繼承 其中較著名的為18世紀的強者腓特烈,當時他還獲得了波蘭國王的頭銜,是薩克森勢力最 強大的時候(現在著名的德勒斯登舊城區就是他所建)。1806年時神羅被拿破崙解散,薩 克森選侯國轉成薩克森王國,並繼續延續到一戰結束。 而被擊敗的恩斯特系僅繼承部分土地,並先後建立如薩克森-威瑪、薩克森-阿爾騰堡、薩 克森-哥塔(Sachsen Gotha)等公爵國。其中最有名的應為薩克森-威瑪-艾森納赫公爵國 ,在十八世紀時由安娜‧瑪莉亞女爵(Herzogin Anna Amalia)主導下,吸引了歌德、席 勒等人的到來,成就了著名的威瑪古典時期(Weimarer Klassik) : 2. 圖林根伯爵 Landgrave of Thuringia : 這似乎是前幾代輾轉獲得的領地和頭銜 : 到這裡可以確定 : 腓特烈有選帝侯、公爵、伯爵這些頭銜 : 然而在影片中卻固定將腓特烈稱為 Prince : 我記得這個字如果不是用來稱領主的兒子 : 那就是擁有實際封國的「親王」 : 因此我的疑問就是 : Prince這個頭銜給腓特烈用是正確的嗎? : 如果不正確,應該怎麼稱他? : (選帝侯腓特烈三世 : (薩克森公爵腓特烈三世 : 大陸那邊的字幕翻譯直接寫侯爵... : 這樣會是正確的嗎? : 以上如有偏誤還請先進指教 由於土地與頭銜繼承的關係,一個德意志地區的統治者通常會擁有不僅一個的頭銜。例如 我們最熟習的普魯士腓特烈二世,他同時擁有: 1.普魯士國王 2.布蘭登堡選侯3. 馬克侯爵(Graf Mark)與克里維公爵(Herzog Kleve) 此外還有如波美拉尼亞(Pommern)、西利西亞(Schlesien)、萊茵省(Rheinprovince) 、西發利亞(Westfalen)、波森(Posen)等地的土地,都有一個相關的頭銜(因此以前 寫信給統治者光頭銜就好幾行) 然而通常我們還是會以最大的頭銜為主要稱呼,例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或皇帝奧托 一世(但同時他還是薩克森公爵),而腓特烈二世的對手瑪莉亞德雷莎則是同時擁有神聖 羅馬帝國皇后、波西米亞與匈牙利女國王、奧地利女大公等頭銜。 而腓特烈三世用選侯來簡稱應是最適當的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36.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14729031.A.2D7.html ※ 編輯: Rucca (180.217.236.39), 12/31/2017 22:10:37 ※ 編輯: Rucca (180.217.236.39), 12/31/2017 22:11:18 ※ 編輯: Rucca (180.217.236.39), 12/31/2017 22:12:26 ※ 編輯: Rucca (180.217.236.39), 12/31/2017 22:13:42 ※ 編輯: Rucca (180.217.236.39), 12/31/2017 22:16:04
Mithrandir: 推,專業 12/31 22:15
※ 編輯: Rucca (180.217.236.39), 12/31/2017 22:18:22
kuninaka: 推 01/01 00:15
jack0123nj: 謝謝分享! 01/01 00:16
PrinceBamboo: 我曾以為選侯是可參選(被選舉權)疑惑主教怎能當皇帝 01/01 01:54
PrinceBamboo: #1FR8h2Yd (gallantry)這篇提問後才知是可投票(選舉 01/01 01:55
PrinceBamboo: 權) 但這篇說是有資格參選和投票 到底主教能否參選? 01/01 02:02
kuninaka: 看這些感到眼花撩亂XD 01/01 02:06
Rucca: 啊對==主教只能投票不能選 01/01 02:11
PrinceBamboo: 且選侯制之後 實際上也有不具選侯身份而當選皇帝的 01/01 02:42
PrinceBamboo: (如腓特烈三世,查理五世)所以參選權應跟選侯無關吧? 01/01 02:43
PrinceBamboo: 這個腓3是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曾祖父 不是薩克森那位 01/01 02:54
reinherd: 請問馬克藩爵是不是也翻譯成邊境侯 01/01 08:03
PrinceBamboo: 樓上可見同串舊文#1FU7HI1o (gallantry)有提過 01/01 09:21
Rucca: 哈布斯堡一直有選侯資格,他們一直擁有波希米亞國王的頭銜 01/01 09:23
PrinceBamboo: 德文Markgraf來自Mark(邊境)+Graf(伯爵) 英法語譯為 01/01 09:24
PrinceBamboo: Margrave 日文譯為辺境伯 中文維基譯為藩侯或邊侯 01/01 09:25
PrinceBamboo: 現在也有邊防伯爵的翻譯 倒是沒被翻成"邊境侯"過 01/01 09:26
PrinceBamboo: To 原po:哈布斯堡家在腓特烈三世,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01/01 09:35
PrinceBamboo: 查理五世這三代沒有波希米亞國王 這段期間波希米亞 01/01 09:36
PrinceBamboo: 國王是先後由波希米亞攝政王繼承和匈牙利國王兼任 01/01 09:37
PrinceBamboo: https://goo.gl/RMEaSD 從這位開始分開 斐迪南一世 01/01 09:39
PrinceBamboo: 才又併回 所以非選侯也能被選為皇帝 選侯是選舉人權 01/01 09:41
Rucca: 目前先查了Habsburgmonarchie的德文維基,寫說自1307(金璽 01/01 10:03
Rucca: 詔書前)哈布斯堡就一直擁有波希米亞國王 01/01 10:03
PrinceBamboo: https://goo.gl/9m55De 波希米亞君主列表 1457~1526 01/01 10:08
PrinceBamboo: 不屬於哈布斯堡家 而是攝政王伊日和匈牙利亞蓋隆家 01/01 10:11
PrinceBamboo: 我理解是選舉人權才是實權 被選舉權則沒有設限 查理 01/01 10:33
PrinceBamboo: 五世當選皇帝前甚至不是神羅諸侯,而是西班牙的國王 01/01 10:34
PrinceBamboo: 跟他競選的法蘭索瓦一世也不是選侯甚至不是神羅諸侯 01/01 10:36
Rucca: 嗯,之前沒研究過這問題,不過目前看來,我猜可能跟1495年 01/01 11:04
Rucca: 發生的帝國改革(Reichsreform)有可能 01/01 11:04
ewayne: 查理五世是奧地利大公阿... 01/01 14:03
PrinceBamboo: http://goo.gl/oHFvDq 這裡也有提到1457年Ladislaus 01/01 14:54
PrinceBamboo: 死後 哈布斯堡家喪失了匈牙利和波希米亞 直到1526年 01/01 14:56
PrinceBamboo: 斐迪南一世重新取回匈牙利和波希米亞 中間3皇非選侯 01/01 15:00
PrinceBamboo: 查理五世繼承他阿公的奧地利後 不到半年就當選皇帝 01/01 15:02
PrinceBamboo: 勉強還算幾個月的神羅諸侯 但為何法王也可參加競選? 01/01 15:04
Pietro: 因為他當過米蘭公爵嗎? 01/01 16:12
Pietro: http://bit.ly/2CleF51 01/01 16:24
Pietro: 1515年10月11日-1521年11月19日 01/01 16:24
Pietro: 這段期間他擁有米蘭公國的頭銜 和查理五世於1519當選神羅 01/01 16:26
Pietro: 帝位的時間重疊 01/01 16:26
a910343: 推 01/02 00:16
amurosheu: 推,清晰明瞭 01/02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