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roza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viola14 (小葳啊)》之銘言: : 上周四回診時剛好發病,醫生有點嚇到的感覺,因為之前的我很少這樣,雖然提到家裡 : 情還是會很悲觀,但我幾乎都可以理智的不去談自殺這塊,對於這點我還是不太願意公 : 醫生討論。 : 那陣子我真的是陷入谷底,一度不想去上班,好想把自己鎖起來。 : 好痛苦真的好痛苦。 : 不知道板上有沒有人也因為同樣是基督徒,所以認為不能自殺,又因此感到兩難的? : 我跟醫生說 : 有時候真的覺得不知道該慶幸還是埋怨神。 : 如果死了卻要下地獄,那痛苦不就沒完沒了,所以不能自殺。 : 否則我真的會直接離開,我真的會選擇放下一切。 : 講到這裡,我淚流滿面。 : 我想我多少還是有些捨不得的, : 還是渴望能被諒解被愛被在乎。但我不要被可憐。 : 不要被遺忘。 : 如果要遺忘,讓我先遺忘自己吧。 : -- : 推 littlewren: 你有想過為什麼自殺就會下地獄嗎= = 06/15 17: 05 : 就跟跳樓會往下墜是一樣的自然 : ※ 編輯: viola14 (101.10.87.133), 06/15/2018 19:25:57 我就直說了, 「自殺會下地獄」跟「吞掉西瓜籽肚子裡會長西瓜」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用意良好,但也只有嚇嚇小孩的等級, 屬於基督教內的都市傳說。 以下文長,有人直接end也不奇怪,所以先把段落解釋清楚: A. 自己的過去與你類似與相異的地方 B. 解釋「自殺會下地獄」說法的由來 C. 用說故事的手法,以聖經裡兩則自殺個案作為借鏡,分析自殺對於死後去處的影響。 D. 解釋基督教裡「罪」的概念,以及對於自殺意念所產生的罪惡感的處理 E. 釐清一些基督教對於遵守法條的觀念 F. 在宗教信仰中,理性與感性並駕的重要性 ======================================================= A. <<我的心理衝突>> 好害羞 其實也不重要所以跳過也沒關係啦哈哈 z-14-12-13-201是我幾年前寫的文章, 和你的矛盾感有點類似,本質上又不盡相同。 我不是因為害怕下地獄而不自殺, 畢竟活著就已彷彿身處於地獄之中,怎樣都無所謂了; 也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就算我不自殺也不一定去天堂; 更從未以「因為我是基督徒(你覺得我不是也無所謂)」為理由限制自己。 在那篇文章裡,我不自殺的原因純粹是因為人性的本能作祟--- 正常人對於殺人一事其實會感到罪惡與恐懼, 而我意識到自殺也是殺人, 雖然自我厭惡到想殺了自己但還是屈服於人性的本能。 我感到痛苦的原因不是因為宗教信仰, 而是因為“想自殺的慾望vs人性上的道德感”產生了心理上的衝突。 距離那個時候已經好幾年了,現在的心境已經和那時稍微不同。 雖然還有憂鬱症症狀,但已脫離自殺危險期, 開始能站在中立的立場回首分析自己以前的心態與行為。 自己的事就分享到這裡。 ======================================================= B. <<「自殺會下地獄」的由來>> 在基督教信仰裡,死後不是去天國就是地獄,因為聖經裡並沒有中間地帶的描述。 其實聖經裡並沒有哪裡白紙黑字明說「自殺會下地獄」, 但還是有很多基督徒這麼認為。 當我問你為什麼你認為「自殺會下地獄」時, 我以為你會說「自殺=殺人=犯罪=下地獄」, 因為這是基督教內的標準答案(*)。 「自殺會下地獄」的說法,其實是築建在罪孽的概念上。 關於殺人罪,在聖經裡神允許殺人的場合非常多; 即使是在現代,也有殺人/傷人卻情有可原的時候。 所以你的問題應該是"自殺的人會如何被判決"。 ======================================================= C. <<掃羅與猶大的故事>> 聖經裡比較顯著的自殺個案是King Saul (掃羅王)和 Judas (猶大)。 根據聖經的描述,掃羅晚期有些瘋癲的症狀,大概是有精神方面的困擾。 (其實很多學者也這麼認為啦不信你去查) 就算如此,也不能將他晚期的壞心腸怪罪到精神不穩上, 因為他明顯還保有工作上的判斷能力, 可見他因個人恩怨而要殺害原本關係友好的大衛(後來的King David), 並不是因為他精神狀況不穩,而是他打從心底想這麼做。 最後掃羅是敗仗後不甘被敵人抓走,自殺而死的。 後人譴責猶大,主要是為了兩件事: 1. 為了錢出賣耶穌 2. 自殺(身為十二門徒之一竟成為不良示範) 關於出賣自己的老師,猶大其實感到非常懊悔,因為處死耶穌並非他的本意。 他甚至想把錢還給敵人以示耶穌清白,但是人家不理他, 他就把錢捐出去後自殺(Mt 27:3-9)。 後人對掃羅的評價有正有負,猶大則被罵得很慘。 為了指責猶大因為懊悔而自殺是一種懦弱,基督徒常拿保羅(Paul)與猶大做對比。 保羅原本認為耶穌是違背猶太教信仰的異端,極力迫害基督徒, 後來才轉換立場變成傳道者。 後人聲稱,保羅雖然對於追殺基督徒一事感到後悔, 但是能懺悔後以傳道工作彌補這份罪惡感, 與猶大用自殺來逃避罪惡感形成鮮明對比。 我認為這樣的比較明顯不合理,因為保羅並沒有走過猶大的路、嚐過猶大的痛苦。 就像多數人一樣,掃羅和猶大各自擁有個性上的缺點: -掃羅是忌妒; -猶大是貪財。 (他可能以為大家不知道他偷傳道經費的事,沒想到被同為十二門徒之一的約翰同學爆料 ,所以現在大家都知道了 Jn 12:6) 但是,他們各自也有信仰堅定的一面: -掃羅是聽從神的指示以戰爭的方式統一猶太部族與鞏固猶太人勢力; -猶大則是耶穌親自欽點的十二門徒之一(Mt 10:1-4), 伴隨耶穌傳道、學習、治病etc. 功勞並不遜其他十一位門徒。 (因此以常理來說我認為他背叛耶穌一事也是內有隱情,不過這不是重點) 說到底,如果沒有猶大的背叛,就不會有今天的基督教, 可見他是推動所謂「福音」實現的關鍵人物。 沒有人知道掃羅和猶大死後是去天國還是地獄, 也無從查證,除非有人願意去走一趟看看他們在不在。 假設你真的在地獄找到這兩個人,你怎麼知道他們是為了哪件事下地獄的? 掃羅下地獄是因為他執意害死原是好友的大衛,還是因為自殺? 猶大則是因為他背叛了自己的老師害他被處死,還是因為自殺? 也許都不是,也許都是。You'll never know,又不是上帝肚子裡的蛔蟲。 回顧掃羅與猶大的一生, 自殺這件事他們在各自的生命歷程裡只佔了小小的一段而已, 就像你的人生中有許多其他的故事一樣。 不管你是自殺還是好好活著,都無法得知自己最後會如何被判決。 ================================================= D. <<「罪」與「罪」>>(crime and sin) 接下來要討論如何化解自殺意念違背信仰的心理衝突。 為了避免誤會,所以先聲明我要表達的不是你現在去自殺也沒有關係, 而是如果你要執著於"自殺意念違背基督教信仰"而感到痛苦的話,你的痛苦會源源不絕。 七情六慾是一種人性,每個人都有慾望與情緒。 在痛苦時尋求解脫也是一種人之常情, 就像猶大無法忍受害死了自己的老師的罪惡感而自殺一樣。 即使是沒有憂鬱症的人,一生中也稍微出現過「不管了乾脆死了算了」的念頭, 只是這個念頭比較輕微也不會在腦海中盤旋,更不會付諸行動。 關於罪孽,在基督教信仰裡,社會上的犯罪(crime)心靈上的犯罪(sin)有所區別。 耶穌說(Mt 5:27-28),就算你行為上沒有性侵害任何人, 只是在心裡渴望、想想的程度,心靈上也是犯了姦淫罪(sin)。 在現實中,只要行為上沒有觸犯社會法律,你就不是罪犯(criminal); 但只要有任何想做"壞事"的念頭/慾望,你就在心靈上犯了罪(sin)。(Mt 15:19-20) 同理,根據基督教教義, 在我恨一個人恨不得殺死他時,就已犯了殺人罪(sin), 包括我因厭惡自己而想傷害與殺死自己的慾望也是(Mt 15:19-20)。 在基督教信仰裡,每個人都是罪人(sinner)。 只要還活著,還有世俗肉體的慾望,你我都不是清白的。 難道你也會因為自己憎恨(殺人罪)、 說謊(作假證人罪)、 貪婪(盜竊罪)... 等人性特質違背信仰而感到痛苦? 如果沒有,倒也沒必要因為自殺意念違背信仰而感到痛苦, 因為那只是你犯的眾多罪孽中其中一樣罷了。 (1 Jn 1:8-10, 2:15-17, Prov 6:16-19, 12:17, 24:28, James 4:1-10) 現在你可能會問: 既然在基督教信仰裡每個人都是罪人,那地獄不就爆滿了?要怎樣才能去天國? (提示:Jn 3:15 "X得永生" X的意義就不在此深入) 耶穌到底是來幹嘛的? 他大可好好當他的木匠,幹嘛非把自己搞得要被釘十字架不可? 這就是整個基督教信仰裡的核心概念。 ================================================= E. <<在基督教裡誡法的意義>> 有網友問你,既然要信為何不信整套,你說不懂是什麼意思。 就像我在#1QiV7BNJ 說的,大型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 有它自己能夠獨當一面的哲學系統、歷史、神話,那就是所謂的"一整套"。 與其執著在「自殺會下地獄」或是其他零散的律法上, 不如宏觀檢視信仰系統的整體,抓住幾個核心信念。 你會發現只是「形式上的遵守」即使在基督教信仰中也是很落伍的概念。 猶太人為了遵守十誡裡安息日的戒律,規定大家星期天(aka安息日)不准工作, 耶穌自己倒是大搖大擺的在安息日工作起來了,還率領一票學生一起。 當面對猶太人的質疑時,耶穌是怎麼回答的(請參考Mk 2:23-28, 3:1-6)? 這是spirit of the law VS word of the law 的概念(**)--- 正統基督教注重的是法條背後的精神(spirit), 而不只是只服從法條的文字(word)。 當然不代表你可以隨心所欲不服從誡命、想幹嘛就幹嘛, 而是你是否了解誡命的意義、是否符合「愛神愛人」的精神, 這些都比外在形式重要。 ================================================= F. <<平衡理性與感性在信仰中的重要性>> 當我問你為什麼你覺得自殺會下地獄時,原本是為了激發你思考與尋找論證。 不管是什麼宗教, 理性的教徒在面對提問的時候,可以提出該宗教內外的論證, 類似christianity板的那些傢伙那樣。 其實聖經也鼓勵你求證而不是盲目相信, 畢竟神棍和騙子很多嘛,所以它要你懂得思考與分辯。 (Mt 7:15-23, 2 Cor 11:13-15, 2 Peter 2:1-2, 1 Jn 4:1-6) 不是要你像哲學系或攻讀神學位的人那樣作出嚴謹的論證, 但也不是要你什麼都信, 更反對你在面對信仰上的提問時憑直覺/情緒來作答。 (你那個“自殺會下地獄就跟跳樓會往下墜是一樣的自然”是怎麼回事) 憂鬱的時候尋求情緒上的慰藉是人之常情, 不管是面對疾病、戰爭還是各種天災人禍,宗教信仰對於人心有著支持的作用, 所以憑感覺決定信仰/迷信內容也沒什麼不對,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但當你像現在一樣面對信仰上的問題時, 憑直覺是無法和別人有共同參照點作為意見交流的基礎。 (基督教的共同參照點是聖經,所以我才引用聖經故事與提供經文出處) 情緒/直覺是善變的,而論證是堅韌的。 某些基督教教派確實是很重"感覺", 但完全由情緒/直覺左右的信仰非常脆弱並且缺乏一致性。 當然那也沒啥不對啦,你開心就好。 不過那樣的話不管別人的論證再堅韌,你還是會忠於自己的直覺, 那就也沒有和別人討論的必要了。 (*) https://goo.gl/4gEbh6 https://goo.gl/jeF9fp https://goo.gl/bknQpQ (**) https://goo.gl/mzDWQ4 https://goo.gl/LH7G5k 耶穌對於最大誡命的詮釋:Mk 12:28-34, Lk 10:25-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34.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530789364.A.788.html ※ 編輯: littlewren (223.136.34.85), 07/05/2018 19:17:25
miminiania: 可以去看一部電影 Come Sunday 07/05 20:28
hesione: l大很認真下過功夫 推一個 07/05 22:29
lisbestod: 原來如此,真是有趣啊! 07/05 23:33
gcfs1597: 推好文 07/06 18:30
kchingchen: 推 真理強悍 07/08 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