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May 8, 2016 重新修改過了,希望有比較好讀一些。 **KEYWORDS** + PhD in Chemistry/Biochemistry/Biophysics + Research interests: - Biophysics - Structural Biology ## 目錄 + 申請結果 + 背景 + 心得 (前言, 準備, 面試, 參觀, 選校, 致謝) ## 申請結果 ### Admission All fully funded PhD programs (tuition waiver + stipend + health insurance) + UW-Madison Chem (1/6 accepted) + U of Utah Biological Chem (1/7 accepted) + Columbia Chem (1/10 accepted) + Princeton Chem (1/19 accepted) + UCSD Chem&Biochem (1/13 Skype-interviewed, 1/26 accepted) + Ohio State U Chem&Biochem (1/29 accepted) + UW-Madison Biophysics (1/19 Skype-interviewed, 2/20 accepted) + UMich Biophysics (1/20 Skype-, 2/24 on-site-interviewed, 3/4 accepted) ### Rejection + UCSF CCB (1/6) + Scripps (2/3) + U Chicago Chem (2/4) + Stanford Chem (2/10) + UC Berkeley Chem (3/25) + Caltech Chem (3/31) ### Withdrawal + UC Irvine Chem (2/3) ### Decision + Princeton Chem ## 背景 ### Education + B.Sc. in Chemistry, 國立台灣大學, Sep. '11 - Jan. '16 * GPA: overall 3.89 / major 3.83 / last-60 4.02 (4.3 scale) * Ranking ~ 10-15% in class ### Honors + 書卷獎 * 3 ### Publication + SCI journal * 1 (Sci. Rep., 第 n 作者) ### Research Experience + 暑期研究, 台大生技系, Summer '11 + NPAS大專生暑期計畫, 中研院, Summer '13 + 專題研究, 中研院化學所, Sep. '13 - Dec. '15 ### Work Experience + 普化實驗助教(小助), 台大化學, Fall '15 + 研究助理, 中研院化學所, Feb. '16 - ###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 專題指導教授, 中研院化學所 + 專題共同指導教授, 中研院化學所 & 台大化學 + 授課老師, 中研院化學所 & 台大 + 授課老師, 台大化學 (寫部分學校) ### Test Score + TOEFL: 107(R30/L28/S24/W25), Nov. '15 (考了 3 次才 S24) + GRE: V156/Q170/AW3.0, Sep. '15 + sGRE: Chemistry 82%, Oct. '15 (有點低XD...) ## 心得 ### 1.前言 雖然一直把出國念書視為未來的方向與目標,但一路上也 有很多茫然、挫折,直到大四過了一半,才下定決心要申 請美國的研究所。人生的道路上每轉換一次方向都要付出 相對應的代價,其中也包含家人的擔心,甚至有時質疑自 己游移不定是否終將一事無成。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Steve Jobs 在迷惘的日子中,這句話不斷鼓勵著我,但同時督促著自 己的是「我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 2.準備 #### 摸索方向 高中畢業到醫學系念了快一年,因為叛逆 (?) 所以重考去 化學系,但老實說,化學核心必修都修得不怎樣,該是看 家本領的有機化學甚至是一翹不通。同時仍對生物相關的 問題有興趣得多,把一些生化、分生、細生的語言培養起 來。偶然機會下,聽了一些生物物理、系統生物相關的演 講與經驗分享,修了相關課程,覺得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 情! 所以能提早接觸各種領域,就有機會找到有興趣的方向, 而有更多的時間深度接觸,好好確認自己是否真的喜歡。 新鮮感可能會讓自己誤以為找到未來的方向,隨著時間推 移,好奇心是否一直還在,才能確認自己想要的究竟為何。 #### 考試 我花了三四個月把 TOEFL/GRE/sGRE 解決掉,所以基本上 沒有好榜樣可以讓大家參考。我只有一些心得: + TOEFL 先做 TPO 確認自己程度再訂定準備方式 + TOEFL 口說練習的 C/P 質很高 (跟平常說話不同,要練) + GRE 這考試很打擊人心,不建議把時間拉太長 #### 蒐集學校資訊 最好暑假甚至暑假前可以完成這件事,最好有筆記,我個 人是做成表格,內容包含: 截止日期 (包含 early deadline)、托福 (包含口說分數 要求)、GRE 要求、sGRE 要求、GPA 要求、成績單寄送形 式、是否要 CV、推薦信要求與人數、推薦信截止日期、 rotation制度、TOEFL/GRE 寄送成績的代碼、申請費用等 當初是參考版上 niwhu 大大分享文中她所使用的表格, 大家可以朝聖 #19nnhnFG (studyabroad) 這篇文章。 第一次可先記錄關鍵項目 (因人而異) ,初步篩選學校後 再找時間填滿剩下內容。這些資訊不要等到截止日前急得 跳腳時才去找,比較不會發生不必要的小錯。 不太知道自己實力在哪,當初選校就是決定大約排名前 30 的學校挑 15 間申請,其中有兩間不用申請費 (Scripps & U of Utah),然後有些學校可以繳一份費用申請多個 program (e.g., Harvard HILS/ UW-Madison)。除了本來 就有興趣的學校,其他就是把學校網站打開,至少有 3 到 5 位老師有興趣就列入考量,並配合申請難易度等級平 均分配。 #### 申請文件撰寫 ##### CV CV 大三為了申請交換就有寫過,因此這次僅針對內容做更 新。建議現在就立刻做出來:先找一個格式,快速建立一 份自己的 CV ,一列出來,能藉此了解缺乏哪些方面的經 歷,並著手規劃在剩餘的時間內,如何充實自己不足的部 份。格式、美感這種事情相對來說比較不緊急。 ##### SOP & PHS (Statement of Purpose & 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 回顧我當初的作法: 1. 看學長姊與朋友以往申請的 SOP 當做參考。閱讀時, 試圖辨認、標記每個段落的功能。 2. 把每個學校對 SOP/PHS 要求的內容列印出來研讀,挑 選最多共同要求作為第一版本撰寫依歸。 3. 將自己的內容條列,並為這篇 SOP 設定一個主要傳達 概念 (以我個人為例:determination) ,再從列點中 挑選適當素材,思考適當敘事邏輯。分享當初一位老 師提醒我的事情:SOP 不該是一個豪華版的 CV 而已。 4. 開始寫就對了。開始寫了之後,才會意識到還想不清楚 的點,才能開始修改。 5. 請朋友/學長姊/老師幫忙讀。通常我會附上我的 SOP 以及我的寫作訴求 (存成另一個檔案),希望對方先看 前者,再看後者。 6. 重複 3-5 幾個輪迴。 7. 請專業編輯幫忙修改。包括版上有人提過的 Better edits (Chris) 與 Sofi&Rob ,以及可以找到理工背景 編輯的 servicescape。使用的經驗基本上都不錯,如 果想要知道更多可以站內信給我。 另外也將我 SOP 的段落大意附上供參考: 1. 點出自己的研究興趣 (broad interest) 2. 略寫當初轉到化學系以及後來大學期間的表現 (成績/ 修課領域)。這段主要用來說明我「自我認識與察覺 - 找尋資源 - 努力付出與收穫」這樣的循環,而這也是 我為這篇 SOP 設定的主題。 3. 第一個研究經驗。(研究內容 + 實驗技術) 4. 第二個研究經驗。(研究內容 + 獨立研究能力培養/合 作經驗) 5. 因研究經驗而對特定領域更有興趣,進而修相關課程拓 展對該領域的認識。(再次地,又是 2. 當中提到的循 環) 6. 闡明自己在博班時期想要了解的問題 (narrow down but broad enough),其實就是比較仔細描述 1. 中的 興趣。這段要表現出對於該領域的認識,至於是否一定 要 broad enough 則因人而異,我並沒有侷限自己非某 種技術/某個題目不念;有些方向非常明確的人或許可 以深入討論、提出自己對該特定題目的看法。 7. 該學校該學程為何適合自己,並列出二至三位有興趣的 老師。 8. 結論段,重申自己的目標 (方向),而前文提及的經驗 足以顯示自己能力與決心 (準備), 雖說 SOP 是一個拿出來會很不好意思的文件,但一路上正 因有學長姊無私的分享,才讓我順利完成申請,因此如果 有需要的人,可以站內信給我,我會提供拙作供參考。 #### 推薦信 推薦信部分也要提早計畫,讓老師能夠足夠認識自己。如 果申請的方向跟自己背景有落差,那也可以考慮找該領域 的老師幫忙寫,前提是要老師夠認識自己,也就是最好半 年一年前就可以先想好。老師表達出幫忙的意願後,我會 把學校名稱、學程名稱、截止日期整理成一個表格,並禮 貌詢問老師想在哪個時間點收到推薦信要求的 email、以 及何時可以提醒老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若網站上沒有寫明推薦信截止的時間 ,像我都有一一寫信詢問,大概九成的學校都有回信告知 我,甚至如果真的有困難,推薦人無法如期送出推薦信, 跟系上聯絡通常會得到幫忙。 ### 3.面試 一共收到三個學校需要面試:UCSD (Chem.&Biochem.)/ UW-Madison (Biophysics)/UMich (Biophysics), 都是透 過 email 聯絡敲定 Skype 面試時間,我也都問了預計面 試的長度與是否需要準備我自己的投影片 (答案是可以, 但是他們說很少人會這麼做... 因此我最後就不打算使用)。 以下先分享這些面試的共通點,後面再寫各個學校實際的 狀況。 基本上這些面試會需要的內容不外乎就是: 1. 個人背景介紹 2. 過去研究內容:要夠熟,熟到不用投影片也可以單用口 語把 big picture 講清楚,被問到技術細節時要能夠 切入要點說明 (雖然我幾乎沒被問到需要思考的問題) 3. 未來研究興趣與原因 4. 個人特質 5. 準備一些問題問他們:關於學校/學程/天氣 (?)...等等 #### UCSD: Chem & Biochem 已經有系上的強者學長分享過,他一面試完,便很好心跟 我分享面試形式,而我也就在 10 分鐘內接到 Skype... 請搜尋作者 nmns0110 或是文章 #1MbQgOuK (studyabroad)#### UW-Madison: Biophysics 秘書請我自行寄信給指定的老師約面試時間。 + 面試一對一,進行時間約 45 分鐘。 + (簡單介紹背景後) 問我想在 PhD 的時候做怎樣的研究? 基本上就是快樂聊天,但在我開心地講完後,老師卻說 他以為我會對神經生物物理有興趣 (因為我做過跟神經 有關的研究) 但我關於神經隻字未提... 接著他就開始 介紹他自己的研究,過程中我也有問一些問題,基本上 他也都回答的很開心。 + 最後我就問了有關 rotation 制度,以及大概何時會得 知他們的決定。 + 面試結束後,他也寄了幾篇他提到的文獻給我看。 + 當初以為是老師對我的背景有興趣,所以給我面試,但 我好像與他期待不符,當時以為不會上了才對... #### UMich: Biophysics UMich Biophysics 的面試則有點一言難盡。 ##### 第一部分:Skype interview + 一個負責代表招生委員會的老師寫信跟我約面試時間。 + 當天 Skpye 面試約 30 分鐘。 + 面試開始時,老師說明招生委員會有一定要詢問的題目 ,所以他會時不時轉向另個螢幕,要我別介意,並說他 之後會回報他的意見給委員會。 + 簡單介紹,過去研究簡要 (沒有問很深入或技術性問題) ,未來研究興趣。 + 接著問了我除了科學上的背景與興趣,我到底是一個怎 麼樣的人? (結果老師表示,他很意外地喜歡我的回答) + 最後一樣問了何時會知道決定,說二月底等到美國國內 學生面試完,會一起通知。 ##### 第二部分:on-site interview 當初秘書說會有第二位老師寄信跟我約面試,但我一直沒 有被聯絡,詢問秘書後也沒有進一步答案。最後我人要去 美國參加其他學校的 visiting 前,再次聯絡秘書與當初 有面試我的老師,想了解目前審查進度以及我是否也有機 會去參觀學校,竟然說幫我安排一個 on-site interview, 豈不是我沒問就沒有機會...... 由於時間關係,UMich 原訂的面試週末我無法參加,秘書 就另外幫我安排個人行程,基本上就是一天從早到傍晚跟 6-7 個老師面談,有一個學生 host 帶我跑來跑去還有吃 中餐。 ### 4.參觀 最後有幸能夠將 UCSD/Princeton/Columbia 的 visiting weekend 整併在一趟旅途中,並且在週間還安排一個 UMich 的面試。 先說說結論:時間允許的話盡量參加這些 open house/ on-site interview,這會是親眼看到一個學校、系館、人 與人交流的時刻。研究興趣固然重要,並且也還是選擇 PhD program 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若與老師談不來、 生活在一個無法忍受的環境,那麼壓力大的博班生活也許 只會更慘澹。而當兩三個學校的研究都適合自己時,有過 親自接觸的經驗,將會幫助自己做出判斷。很多事情從網 頁上、email 往返中是很難掌握的。 大部分 chemistry program 都是先發 admission 後才邀 請學生至 visiting weekend,也就是過程中不會再有影響 到錄取結果的活動,但期間與老師/研究生的相處,或多或 少仍會影響到想要進那個 group 的機會。另一方面,生物 相關的學程通常是將面試與參觀合併辦理 (例如 UCSD Chem & Biochem 中的 Biochem track 與 UMich biophysics;不過 UCSD 我是國際學生已經用 Skype 面試 過,所以on-site visiting 就真的只是 open house 的感 覺,但其他該 track 的美國學生則是未拿到 admission offer)。 吃好住好以外,由於沒有面試壓力,氣氛是很輕鬆的。活 動通常在週末為期兩至三天,在正式活動前一晚會有些晚 餐、酒吧社交活動,可以自在跟老師、研究生 (多為 first year)以及 prospective students 聊天。再來會有 整天跟老師們的 meeting (小組或個人都有,看系上安排), 然後多會有壁報展。另外也多有校園導覽、住宿環境介紹、 玩樂行程 (例如 Columbia 就帶我們去 bar hopping 還有 到 Broadway 看音樂劇)。 在這樣的 visiting weekend 中,跟其他人互動非常重要。 跟老師的互動除了進一步了解實驗室方向與未來,更重要 的是了解雙方是否能夠溝通、是否適合老師 mentoring 的 方式。跟研究生的互動也很有價值,他們會說出很真實的 實驗室生活。雖然研究生多半只有一個指導老師,但他們 也修過其他老師的課、聽過其他老師的八卦,所以在非正 式活動場合,正式打聽消息的好時機。而跟其他 prospective students 交流也能夠有額外收穫,他們或許 參觀過其他學校,甚至就來自你沒機會去參觀的學校;另 一方面,他們有很大機會就是未來的同學/labmate/室友, 多認識些人,後續可以交流也是不錯。 以下分享一些在出發前,預想要詢問/觀察的事項: 1. 事先研究很有興趣的老師近年發表,談話時弄清楚老師 目前與未來的研究方向 2. 詢問老師今年打算收多少學生 3. 想辦法得知老師 mentoring 的哲學與方式 4. 觀察實驗室成員互動的情況與氣氛 5. 實驗室外出參加研討會的機會 6. 與別的實驗室合作的常態,以及未來可能進行的合作 7. 指導教授選擇學程內/學程外的彈性 8. 實驗室過往成員目前的去向 網路上也有不少分享該在這些 visiting weekend 上做甚 麼事情的分享,可以用英文關鍵字 google 一下。 ### 5.選校 於是從西岸到中部再到東岸,結束了一連串行程後,還是 覺得選校萬分艱難。即便在我有的選擇中,前幾志願都剛 好有機會讓我實際參訪。 有興趣的是 structural biology 和 quantitative biology (之中比較 systems biology 的...),聽起來蠻 分歧的,所以我最終還是只能選擇一個XD 當初覺得申請 chemistry program 可能比較容易上,且化 學系裡面也多少有些做結構或生物物理相關的老師,所以 放棄了不少 biophysics/ quantitative biology 那類的 program。但就結果而言,我強烈建議大家按照自己的興趣 跟背景 (包含你已經做的準備,即使不是那個系畢業的), 至少我申請的兩個 biophysics 最後都有上。 UMich 坐落在 Ann Arbor 這樣一個舒適的城市,雖然我去 的時候巧遇今年冬天最大的雪,但校園與城市的感覺是很 舒服的,我個人感覺也非常適合做研究。不過真正非常吸 引我的 group 只有一個,賭注對我來說太大了,只好放棄。 UCSD 自然是一個生醫生技聖地,周圍還有 Salk Institute 與 Scripps。而 Chem&Biochem 給我的彈性也蠻大的,甚 至他們把我推薦到另一個 Quantitative Biology 的 specilization program,彈性更大也更接近我實際上有興 趣的領域。南加州天氣好,台灣人也多,實在是一個不錯 的選擇。 Columbia 校園內建築比鄰,給我的感覺是研究合作頻繁、 活躍。化學系的老師也幫我詢問,只要其他系老師願意當 我的指導老師,完全是可行的路,化學系甚至只有「掛名 老師」也可以,提供給有這種需求的人參考。不過在 PhD 五年左右的時間要居住在紐約市,對這個時候的我來說不 是加分的地方,當然這只是個人選擇,NYC 是非常有趣且 值得探索的一個城市。 Princeton 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小鎮,化學系建築很新,空 間設計很有趣。這也有我很有興趣的兩位老師,比較不同 的大概是跟老師有比較多機會認識,讓「不確定性」降低。 或許這要歸功於系上辦理 visiting weekend 的能力,確 實成功吸引到我這個學生了。不要誤會,要比排場大概 Columbia 才是贏家。在 Princeton 除了老師,我跟我有 興趣加入的實驗室成員也有蠻不錯的互動經驗,這可能是 最終選擇這裡的原因。 這幾年以來我學到的一件事情,大抵就是:面對一堆選項 的同時,把那些 80% 不會出錯的留下,接著就聽內心的聲 音,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並相信自己有能力走出一條 喜歡的路。最好路不是選出來的,而是走出來的。 ### 6.致謝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從我高中畢業就一直做出令人擔 心的事情,他們卻永遠默默支持我。我在去年暑假心意已 決時,才首度透露準備申請國外博班的事情。家人默默的 支持總是在那些迷茫的暗夜當中透出最堅定的光。 另外也要謝謝一路上分享資訊給我的台大化學學長姊們, 分享考試資訊給我的朋友們,以及幫我看 SOP 的人們。 (特別感謝那個月內,每兩三天就看一次新版本的老劉。) 也要謝謝幫我寫推薦信的老師們,謝謝你們一口答應我要 申請 15 間學校... 以及我在實驗室的 mentor 來自捷克的學長。除了你強大 的生化知識/實驗技巧/trouble shooting 能耐,更重要的 是我在你身上看到對於科學的熱情。 謝謝我身邊的好朋友,實驗室好夥伴。 還有一路上一起並肩作戰的兩位好夥伴,恭喜我們都有學 校念了。 最後,我要謝謝...(我忘了我沒有女朋友...),謝謝那些 幫助過我,但是我沒有列在這裡的人。 祝福正在等候結果的、即將要申請的人們,有屬於自己的 好消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236.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58234500.A.49E.html ※ 編輯: icheee (118.166.236.37), 03/18/2016 01:13:13 ※ 編輯: icheee (118.166.236.37), 03/18/2016 01:15:16
joannechild: 恭喜你!!推推推! 03/18 01:22
kuiper2000: 高手~推推 03/18 01:23
ocf001497: 跪 03/18 01:49
caseypie: UCSD的BioCircuits Institute有考慮過嗎 03/18 02:00
tzyyshyang: 能去這麼多地方參加visiting真好 (羨慕 03/18 03:33
darren8221: 推 03/18 05:36
EagleSoul: Columbia/Princeton r good options 03/18 08:55
vitayo: 恭喜 03/18 10:39
nmns0110: 恭喜!我丟Berkeley跟Caltech也是無聲無息 QQ 03/18 14:15
b104202: 太厲害了~! 03/18 17:41
ron0908: 恭喜! 03/18 21:05
liaoreagent: Congrats, Princeton +1 03/19 03:14
ckarabian: 想做biology UCSD比較好吧 03/20 08:50
notaildog: UCSD+1 03/20 08:51
謝謝大家的恭喜與建議!
tomshu: 推一個UCSD~恭喜! 03/22 21:42
aochiu1992: 前來報到 03/23 13:42
louisforever: 恭喜 03/31 02:36
ruby40861: 恭喜~推學長!你居然沒跟我說你發文了!!!! 04/05 14:34
RobertWu407: 推 04/11 22:36
※ 編輯: icheee (61.63.112.104), 05/08/2016 14:41:51 ※ 編輯: icheee (61.63.112.104), 05/08/2016 16:42:26
hosanna0813: 太神拉 05/14 00:23
wenx1002: 恭喜~~~~~~~~~~~~~~~~~~~~ 05/14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