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底下討論若有違反板規請告知在下,因為必然會提到板規列管的【爭議團體】, 但本文僅純學術討論,若有違犯情事,在下極願配合共同檢討,切莫禁言,感謝各位。) 首先,在此先向 d8888 板友回文表示好文章。 回文條理清晰,絕非單純剪下貼上等級的討論,實有精進才能寫得出該篇文章, 在下對於您宗下(平實居士),不論外界怎麼說,在下認為確有可觀之處, 因為您身為您宗派的一份子,確是優質的風範無誤。 再來,本文附提,合理引用 ilvepce 板友推文: → ilvepce: 們用欲界凡夫知見來看當然是這樣。另外,巧克力與樹葉不 07/19 01:21 → ilvepce: 是人與狗看到都想吃完,雙方在生眼觸後都會對它產生不同 07/19 01:21 ^^^^^^^^^^^^^^^^^^^^^^^^^^^^^^ → ilvepce: 的受,這種受個個不同,而且都是因緣生,非實質,無常, 07/19 01:21 ^^^^ ilvepce 板友,您的(意)識導致您對巧克力不中毒而對尤加利樹葉中毒? 然後您的(意)識可以轉水大成地大,自在行走在水上?(詳見文章代碼:#1NZUzegl推文) 若非您學得不夠深入您的宗派,如果您已學得夠深還這樣認為, 本人會覺得難道您所屬唯識宗是在認真在教唯識宗法理嗎?實令在下嚴重懷疑中。 底下純討論。 ※ 引述《d8888 (Don)》之銘言: : ※ 引述《YuGar (深奧幽玄)》之銘言: : : 在下引出 Adamcolton 板友與 ilvepce 板友的推文以便討論,(兩人推文完全未經刪改) : : 惟就推文內容討論,若有未盡之處,或請該宗板友協助補充: : : → Adamcolton: 按照唯識宗的宗義,我們生存在一個宛如電影[駭客任務] 07/18 19:10 : : → Adamcolton: 由心識所顯化的虛擬世界之中。 07/18 19:11 : : → Adamcolton: 母體(Matrix)就是阿賴耶識。所以本po的實驗(經驗主義) 07/18 19:32 : : → Adamcolton: 其實打擾不了唯識宗的世界~ 07/18 19:33 : : → Adamcolton: 應該說:經驗主義打擊不了唯識宗外境空的思想體系。 07/18 19:39 : : 您說得極是,世上沒有事物方法能打擾唯識宗(心識所顯化)的世界, : : 這正說明了識無邊處(無色界四處之一)為何無法聽聞佛法, : : 但也不受色界之成住壞空所干擾的緣故。 : : 遺憾的是,識無邊處並非到頂了,實能更深一層,為無所有處; : : 無所有處更深一層,為非想非非想處,這才是無色界的極頂,沒有更深了。 : : 以上,為引用無色界四處的論點,說明實有更深的境界存在。 : 其實於末學所知二乘經論而言,末學不會說非想非非想天無(意)識,非想非非想天若無 : 意識,請問是用哪個心,是用甚麼東西安住在無色界天上?若非想非非想天無(意)識, : 又加上沒有色蘊,豈不是等同入無餘涅槃嗎? : 若您是要舉「若(意)識就是三界的起源,則不應該有個超越(意)識的 XX」,末學會 : 舉「無想天」,沒聽過任何經論說無想天有意識。但此無意識的天界仍然有天身、有壽命 : ,有生滅、有輪迴.... 在下若舉【無想天】為列,則該天人無想,但色根全然未斷。 故若舉【無想天】為例實為錯誤,無想天應仍有識,僅斷想故不對外界刺激起任何反應。 在下認為,極為類似醫院的植物人,有的後來還是清醒來,難道要算無識嗎? 顯然不能成立,故在下不能舉之為例。 再來是三界理論,欲界,色界,無色界。 要出離欲界,依傳統論點,必然修心厭離欲望,而禪定就是這樣來的,而得生色界。 要出離色界,依傳統論點,必然修心厭離色患,而無色界定就是這樣來的,得生無色界。 因此,無色界實已無欲界及色界的欲念及有形,極為概念抽象,故稱為無色界。 換言之,不捨欲望者必然不能生於色界及無色界,不捨色者必不能生無色界。 故要生無色界,必須捨棄欲與色,別無他法。 這也導致不論什麼方法,無色界是不可能聽聞佛法的,底下全部說明: 因為在【空無邊處】,空無一物,不能存在方法進入該空。 在【識無邊處】,已連空的概念都沒了,可說比空還空(已無空),只剩下識。 在【無所有處】,已連識都捨掉,已經一無所有了。 最不可思議的,【無所有處】還能再捨,連【無所有處】的概念都捨掉, 就進入最頂最深的【非想非非想處】。 這裡用到想字只是用來形容,這已經不是想能想得到,也不是不想就能不想得到, 所有概念都已捨掉,空到極限,誰能把所有概念都捨掉?已是無的極頂了。 但是,諸行無常,此空亦是無常而終有變異,而會回到欲界或色界中,不可能常住。 至於為何無常?因為諸法均是【緣起】,故沒有不變異的世界。 : : → ilvepce: 閣下顯然誤解萬法唯心的意思。看你舉例就知道了。沒有深 07/19 01:21 : : → ilvepce: 定的凡夫是很難了解唯識學與法界緣起的原理的。您論點的 07/19 01:21 : : → ilvepce: 最大困境是物質看似自外於自己。但若將法性一體視之,其 07/19 01:21 : : → ilvepce: 實物質也位於第八識的部分,所以萬法唯識還是成立。您如 07/19 01:21 : : → ilvepce: 果還是不能接受,那麼就請想想入定後引發之神變吧!如神 07/19 01:21 : : → ilvepce: 足通,這種通都是觀出來的,也就是"唯心"。觀想成就的限 07/19 01:21 : : → ilvepce: 制就是眾生的業。再者,如果要憑表面反駁唯識學何必用到 07/19 01:21 : : → ilvepce: 這個例子,不能唯心成就的例子太好舉了。為什麼?因為我 07/19 01:21 : : → ilvepce: 們用欲界凡夫知見來看當然是這樣。另外,巧克力與樹葉不 07/19 01:21 : : → ilvepce: 是人與狗看到都想吃完,雙方在生眼觸後都會對它產生不同 07/19 01:21 : : → ilvepce: 的受,這種受個個不同,而且都是因緣生,非實質,無常, 07/19 01:21 : : 對於雙方在生眼觸後都會對它產生不同的受, : : 那試問在下最後舉的例子中,兩人實驗尤加利葉粉/桑葉粉摻入食物中, : : 若唯心成就一切,但實際上是不用心去感覺也能有同樣結果。 : : 不然再補實驗,也不告訴受驗者任何資訊,(底下實驗算是相當過份,想想就好) : : 若將兩人完全麻醉無意識後,開刀將實驗物置入腸道中, : : 然後再切斷脊椎的所有感覺神經。 : : 試問這沒感覺的狀況,卻造成了不同後果,(一中毒一不中毒) : : 難道也要怪當事人的內心差異嗎? : : 這差異顯然是受【色】影響。 : 末學所學一派唯識法義有個主張:世面上的流行唯識,很多都是用「意識」來解釋「第八 : 識」相關的法義,有人明白的說第八識就是意識的細分或變形、有人把第八識和意識分割 : 而說(末學以為這比較正確),但在論法時卻不由自主(錯誤)的把意識中的某個部分誤 : 以為就是第八識,所以骨子裡還是「用意識解釋第八識的功能體性」,只是自己不知道。 : 而用意識解釋第八識,就會有於經教、於現實生活觀察種種格格不入的情形。 : 以您文中所舉為例,若(意)識是三界一切法的起源,為什麼會: : 1. 有個超越意識控制的天界,您舉非想非非想天。但末學更偏好舉無想天 : 2. 為什麼毒藥和色身不能由意識自由控制 : 末學以為若「三界唯識」的「識」是能認識,能分別的心 -- 意識。則您的提問是正確的 : 。若意識這麼強為什麼有很多意識控制不了的東西?其實還可以舉出更多: : 1. 意識絕對清淨的阿羅漢,還會因為過去世三毒造作的惡業感受業果。若一切法都由意 : 識控制,則阿羅漢意識絕對清淨,應該能自由消除惡業 : 2. 阿羅漢入滅盡定滅除意識,若意識為一切法的起源,則入滅盡定滅去意識的瞬間,應 : 該直接捨身入無餘涅槃,無法出定再度出生意識 : .... : 所以末學所學一派唯識說:萬法唯識的「識」不是意識,不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個可以分別 : 六塵、思考、歸納、造善惡 ... 的那個心。而是有個體性迥異的心,凡夫甚二乘聖人都 : 無法感受、無法了知、無法體驗,只有開悟明心菩薩能如同體驗六識一樣體驗其運作。把 : 萬法唯識的「識」設定成此尚未被體驗的心,才能避免上文所說過失。 : 以「巧克力會毒死狗,卻不會毒死人」此例來說。用阿賴耶識來解釋就是: : 狗之所以會受狗身,是生前造畜生道惡業,種子為阿賴耶識儲存,來生阿賴耶識顯現會被 : 巧克力毒死的畜生五陰相。人之所以得人身,是過去世則是造了、儲存了人道相應的種子 : ,阿賴耶識顯現不會被巧克力毒死的人類五陰。 : 所以雖然巧克力能毒死狗而不會毒死人,乍看好像是純粹與生理條件相關,但此生理條件 : 再往前推還是由阿賴耶識所生 -- 造惡業者得畜生相,造善業者得人相,種子由阿賴耶識 : 儲存並且於適合的時候以適合的條件顯現 -- 今天你會當狗然後被巧克力毒死,是因為過 : 去世造業,導致阿賴耶識造了狗身 -- 所以仍然無法動搖「萬法唯(阿賴耶)識」。 : 若此萬法唯識的「識」如同通說是能分別、感受味道的識,則巧克力有沒有毒應由是否感 : 受味道來決定,這樣的「萬法唯(意)識」確實說不通 您所說的內容,在下非常認同, 但是就像【以太】,找不到就是找不到, 不管換什麼名字,找不到實質對應的【以太】, 您可以找到實質對應的【緣起】,但是找不到實質對應的【識】。 -- 佛言: 「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 出離淤泥.乃可蘇息. 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四十一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3.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9095282.A.865.html
YuGar: 在下論點,不用阿賴耶識存在,【緣起】足夠說明,阿賴耶識 07/21 18:04
YuGar: 實是便於人類思惟推論的【副產物】,就如X,Y一樣僅是代數 07/21 18:05
YuGar: 就和【以太】一樣,只是方便人們思索用的 07/21 18:06
YuGar: 一定要將X,Y回歸現實,實際上,該代碼代表著什麼? 07/21 18:10
YuGar: 您所用【阿賴耶識】全數改成【緣】反更易理解,不是嗎? 07/21 18:13
Bonaqua: 其實唯識就是"緣起"的開展細說,中論就是"性空"的細說。 07/21 18:17
Bonaqua: 這就像1+1=2很好理解,但如何證明1+1=2,就必須細講了~ 07/21 18:19
Bonaqua: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玄奘大師要西行求法的原因之一, 07/21 18:20
Bonaqua: 像這類知識份子,總會想瞭解為什麼 ? 07/21 18:21
Bonaqua: 追根究柢~ 07/21 18:23
Bonaqua: 舉文中討論的<無色界>來說,為什麼還會輪迴呢 ? 07/21 18:39
Bonaqua: 輪迴必須具備二個條件 : 1.造業 2.我執,這點算共識~ 07/21 18:40
Bonaqua: 換言之,<無色界>還會輪迴,意味著"業"跟"我執"還在對吧~ 07/21 18:41
Bonaqua: 如果單從"緣起"二字,就難免感覺很籠統模糊,心意識都空 07/21 18:42
Bonaqua: 了怎麼還會輪迴 ? 07/21 18:42
Bonaqua: 但若從唯識角度來解讀,執著就是(第七識),業種(第八識) 07/21 18:42
Bonaqua: 七八還在,所以業種的相續力並沒有斷盡,難免輪迴~ 07/21 18:43
Bonaqua: 從這個角度切進來談緣起,不僅沒有矛盾,反而更詳細易懂~ 07/21 18:44
Bonaqua: 而且撇開第八識不談,前七識在我們現前身心就能瞭知, 07/21 18:47
Bonaqua: 自己日常生活對什麼特別執著,對什麼特別分別,都很清楚~ 07/21 18:47
Bonaqua: 這在修學對治上,其實反而是非常實用的。阿彌陀佛 07/21 18:48
Bonaqua: 玄奘大師千辛萬苦,捨身捨命去求法,不會帶沒對眾生沒有 07/21 18:51
Bonaqua: 幫助的經論回來的啦,要對古人有信心 ~ 07/21 18:52
rabbit1974: 只能說緣起,因緣和合,什麼識什麼心什麼業,自己還 07/21 20:26
rabbit1974: 沒辦法如實深觀前,也只是文字相上的理解,誰確定誰 07/21 20:26
rabbit1974: 有文字般若?體悟比較重要,實踐這些古人的文字比推測 07/21 20:26
rabbit1974: 強吧?bo大你強調的輪迴其實跟無我是有關聯的,您知 07/21 20:26
rabbit1974: 道何謂無我? 07/21 20:26
Bonaqua: 無我,其實就是第七識的執著的改變。^ ^" 07/21 21:05
rabbit1974: 要說無我可以打上千字,我沒力氣了,學佛主要是做人 07/21 22:40
rabbit1974: 處世方面能圓滿才能往聖人的階段邁進,成為聖賢才是 07/21 22:40
rabbit1974: 邁向解脫的基本型態,解脫時智慧圓滿能照見一切真理 07/21 22:40
rabbit1974: 實相,到那時,一切的爭論與未知的神秘必然了然於心 07/21 22:40
rabbit1974: ,此時此刻,可以趣味性的討論,如果要下定論,恐怕 07/21 22:40
rabbit1974: 是沒完沒了,而且身滅前光是邁向聖人的境界怕是不可 07/21 22:40
rabbit1974: 能了,至於一句佛號唸到底去淨土,個人興趣隨緣。 07/21 22:40
rabbit1974: 第八識為電波,第七識為腦袋,第六識為神經這樣好不 07/21 22:47
rabbit1974: 好呢?誰在輪迴呢?分子,原子,電子,核子,質子中 07/21 22:47
rabbit1974: 子夸克正極負極,舍利子..... 07/21 22:47
Bonaqua: 末學能提一個小疑問嗎 ? 07/21 23:01
Bonaqua: 如果沒有先以佛經與前人的論註為參考依據,您怎麼能確定 07/21 23:02
Bonaqua: 自己走在菩提道上 ? 07/21 23:03
Bonaqua: 上高速公路,也要先知道要往北上的路或南下的路怎麼走, 07/21 23:09
Bonaqua: 否則若逆向行駛,不是比不走還更危險。 07/21 23:10
Bonaqua: 以"無我",這個例子來談,真正能夠如實敘述"無我"的人, 07/21 23:17
Bonaqua: 絕對是阿羅漢或八地菩薩以上證量,才能百分百無誤。 07/21 23:18
Bonaqua: 在我們尚未達到如此果位證量,自己所有的體悟,絕對都只 07/21 23:18
Bonaqua: 能當成一種"次要參考",絕對要以佛陀或祖師大師的為首要 07/21 23:19
Bonaqua: 如果這個順序沒有先釐清,久而久之,會自覺很有體悟, 07/21 23:20
Bonaqua: 這個就是<楞嚴經>說的作聖解,反遭群邪。逆向行駛~ 07/21 23:20
Bonaqua: 所以以前的修行有證量,基本上不會拿出來講,怕犯妄語, 07/21 23:21
Bonaqua: 只有在求印證的時候,才會跟自己的老師或者高僧大德匯報~ 07/21 23:22
Bonaqua: 這個是以前修行人的心態,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07/21 23:22
Bonaqua: 前述提到緣起性空,若心中常存我對無我的體悟,這本身不 07/21 23:31
Bonaqua: 正是一種罣礙了嗎 ? 對吧~ 07/21 23:31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07/21 23:31
noonee: B大說的很好 但是這才是最危險的所在 07/21 23:59
noonee: 即使你認同楞嚴經說的是對的 但是在你眼前活生生的解釋 07/21 23:59
noonee: 楞嚴經的人 是誰認証的? 07/22 00:00
noonee: 或許你會說他是有完整的傳承可以一路追溯的 07/22 00:00
noonee: 但是大家都當過學生有的人甚至當過老師你也知道 07/22 00:00
noonee: 就算老師自己都懂了也不能表示學生都懂了 07/22 00:01
noonee: 更不要說那些細節容易似是而非的部份 07/22 00:01
noonee: 也正因為你自己不懂 所以隨便一個自稱自己有良好傳承的 07/22 00:02
noonee: 上師就可以給你洗腦 07/22 00:02
noonee: 這裡想說的是 絕對不可以把責任推給你的老師剩下的就是全 07/22 00:06
noonee: 盤接受 你自己也要負責 你自己也要思考 你自己也要判斷 07/22 00:06
Bonaqua: 您知道一個人該如何正確的思考與準確的判斷 ? 07/22 00:08
Bonaqua: 一樣身為學者,有嚴守三皈五戒十善的行者,和沒有實證者 07/22 00:26
Bonaqua: 最大的差別,就在於 "誠實語" "如實語"。 07/22 00:27
Bonaqua: 您知道嗎 ? 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們,不講推論這種事情, 07/22 00:27
Bonaqua: 是一記載就是一,是0.8就記載0.8,絕對不會超過或減少。 07/22 00:28
Bonaqua: 玄奘大師為什麼在世界歷史的評價很高,因為英國考古學家 07/22 00:29
Bonaqua: 根據他老人家的<大唐西域記>,找出的歷史遺跡,完全吻合~ 07/22 00:29
Bonaqua: 這個就是嚴持戒律的佛教學者和普通學術研究的學者, 07/22 00:29
Bonaqua: 最大的差別之處。 07/22 00:30
Bonaqua: 今天姑且不論相信與否,但一個俱備理性客觀的人,應該要 07/22 00:32
Bonaqua: 能夠在這當中分清楚哪個參考性比較可靠,哪個比較次要~ 07/22 00:33
Bonaqua: 而且您再細細去觀察這些高僧學者,他們在描述一件事情, 07/22 00:34
Bonaqua: 是以一種非常客觀理性,包容慈悲的心量再論述,對比現在 07/22 00:35
Bonaqua: 動則恨不得推翻、批判、否定的一些論述,人格操守實在是 07/22 00:36
Bonaqua: 有如天地懸殊之隔 ~ 07/22 00:36
Bonaqua: 有智者應當明辨~ 阿彌陀佛 07/22 00:39
Bonaqua: 再者,印度以前的辯論,並非像現在講不過就算了,那時候 07/22 01:00
Bonaqua: 辯論輸的一方,有割舌的,有砍頭的,有終身退出宗派的, 07/22 01:01
Bonaqua: 玄奘大師就是再這樣的情況下,一路從外道到小乘乃至大乘 07/22 01:02
Bonaqua: 一關過一關的學習實證,當今有哪一位學者,在下斷論的當 07/22 01:03
Bonaqua: 下,敢勇於召告世人說,我這樣說如果有錯終身退出學術界? 07/22 01:04
Bonaqua: 我想恐怕沒有幾位這麼有膽識,乃至於論文還要一改再改~ 07/22 01:05
Bonaqua: 中國的大乘經,就是在這樣一群捨身捨命的菩薩肩膀上, 07/22 01:06
Bonaqua: 扛回中國利益眾生的,這就是當時候的中國佛教學者。 07/22 01:06
Bonaqua: 希望末學這樣描述了之後,至少您讓您心中的疑心稍退一點 07/22 01:07
Bonaqua: 對大乘的信心多增一點。感恩 ~阿彌陀佛 07/22 01:07
Bonaqua: 後代的人不努力不爭氣,把佛教搞成經懺,求神拜佛,那是 07/22 01:16
Bonaqua: 我們後代人的罪過,但如果一同將前人的智慧實證全部抹煞 07/22 01:16
Bonaqua: 那是非常不智之舉,而且令人痛心遺憾的。 07/22 01:17
Bonaqua: 另外再作一個小補充 : 07/22 01:38
Bonaqua: 現在有些學界很流行講"原始佛教",或許很少人知道, 07/22 01:39
rabbit1974: 佛法的一些名相並非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很多人都會拿 07/22 01:40
rabbit1974: 出來講,但未必了解其中的深意,其實很多都是可以運 07/22 01:40
rabbit1974: 用在生活中,很棒的修行前導知識,比方無我,只要了 07/22 01:40
rabbit1974: 解無我,你就可以知道無我所,你也可以了悟何謂無我 07/22 01:40
rabbit1974: 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樣你在生活中面對所有 07/22 01:40
rabbit1974: 逆緣眾生時,你才會知道為何六根對外塵可以不起作用 07/22 01:40
rabbit1974: 而非被牽著走。。。很多事只有在身滅後或者你證果了 07/22 01:40
rabbit1974: 才會知道的事,你講的這些是可以知一分說一分嗎??我 07/22 01:40
rabbit1974: 講的實際在生活中修行的東西難道不是做一分說一分?因 07/22 01:40
rabbit1974: 為我沒有名號,沒穿袈裟,沒有引經據典,所以就是不 07/22 01:40
rabbit1974: 如法?所以我們引金剛經,心經,阿含經,因為身分沒被 07/22 01:40
rabbit1974: 認證過,所以都在錯解經文走倒退路?其實像緣起這種東 07/22 01:40
rabbit1974: 西,無自性這種,性空。。。不用想得太玄,簡單說水 07/22 01:40
rabbit1974: 氣聚集多了,雲層厚了就下雨,故意聚集在a點嗎?刻意 07/22 01:40
rabbit1974: 降在b點嗎?自己想,至於宇宙,法界的緣起,那不是人 07/22 01:40
rabbit1974: 類的頭腦可以去理解的,學佛先從世間法開始,一開始 07/22 01:40
rabbit1974: 就在出世間法上鑽,何日是出期。 07/22 01:40
Bonaqua: 現在我們能再印度再看到鹿野苑菩、提伽耶、藍毘尼..等 07/22 01:40
Bonaqua: 這些真正原始佛教的遺跡,全都是依<大唐西域記>裡面文獻 07/22 01:41
Bonaqua: 找出來的,可見當時候玄奘大師對真正原始佛教的考證, 07/22 01:43
Bonaqua: 有多深入認真踏實,這都是很值得學習的精神。 07/22 01:43
noonee: B大搞錯意思了 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人走進外道 07/22 01:47
noonee: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相信邪教 07/22 01:48
rabbit1974: 並非大乘的經論,古人的事蹟,法師什麼的,不是大家 07/22 01:48
rabbit1974: 在否定這些,然後你一直出來護持,而是學佛並非一直 07/22 01:48
rabbit1974: 在這些上面繞,月亮跟指月的手,依法不依人這些你聽 07/22 01:48
rabbit1974: 過吧?睡了,晚安。 07/22 01:48
noonee: 就是他們自己不願意負責 把一切都交給他的老師 07/22 01:48
noonee: 我們相信佛陀 我們相信翻譯的玄奘 但是站在你面前解釋 07/22 01:49
noonee: 這些經典的人呢? 07/22 01:49
noonee: 那些上電視廣播 不管聽眾的根器背景 的呢? 07/22 01:50
Bonaqua: 誰解釋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是您對大乘經的信心。 07/22 01:50
noonee: 更不要說還有一堆只是想斂財的神棍了 07/22 01:51
Bonaqua: 您有信心這是佛陀留下來的經典,沒信心,是完全天地之差~ 07/22 01:51
noonee: 我對佛經有信心 不代表對眼前解釋他的人有信心 07/22 01:52
noonee: 所以我要強調的是 讀經的人自己要動腦 不能人家說什麼就 07/22 01:52
noonee: 接受什麼 07/22 01:52
noonee: 佛教是需要證的 不是靠信的 07/22 01:53
noonee: 如果光靠信的 那直接去信有一個全能的神就好了 07/22 01:53
Bonaqua: 您並沒有信心,如果有,佛說的您還要懷疑嗎 ? 07/22 01:53
Bonaqua: 光這一個疑心,就足以斷了您菩薩道的道種善根了~ 07/22 01:54
noonee: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叫證悟 不叫信悟的理由 07/22 01:54
noonee: 你一直在模糊焦點 07/22 01:54
Bonaqua: 沒有信心,是完全談不上證悟的。 07/22 01:54
noonee: 我說的解釋佛經的老師 不是佛經 你一直轉移目標到佛經去 07/22 01:54
Bonaqua: 因為您的疑根,就是對大乘經懷疑不是嗎 ? 07/22 01:55
noonee: 如果你還要繼續模糊焦點到佛經上去 那討論就結束了 07/22 01:55
Bonaqua: 真實的面對自己吧,這跟法師其實沒太大關係~ 07/22 01:55
noonee: 不是 是對解釋佛經的人 不是佛經本身 這樣都聽不懂嗎? 07/22 01:55
noonee: 不 這跟法師才有最大的關係 07/22 01:56
Bonaqua: 佛經可以自己看~ 07/22 01:56
noonee: 如果法師把一切全部都推給佛經 完全迴避他自己的角色 07/22 01:56
noonee: 那不過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假傳聖旨的太監 07/22 01:57
noonee: 大多數的外道邪教就是這樣來的 07/22 01:57
Bonaqua: 呵呵~您前面開頭第一句,不就說楞嚴經說的是對的 ? 07/22 01:57
Bonaqua: 這不就懷疑,佛說的是對的 ? 07/22 01:57
Bonaqua: 這跟法師沒關係阿~ 07/22 01:58
Bonaqua: 除了楞嚴經,彌陀經呢 ? 法華經呢 ? 07/22 01:58
Bonaqua: 您不是都懷疑嗎 ? 07/22 01:58
Bonaqua: 這才是根本上的問題。 07/22 01:59
Bonaqua: 你如果相信佛是真語者,光聽聞西方有極樂世界這麼好地方 07/22 02:00
Bonaqua: 恐怕三天三夜都睡不著了。 07/22 02:00
Bonaqua: 但因為您懷疑,認為這不是佛說,沒有這回事 ? 所以一點 07/22 02:00
Bonaqua: 喜樂心都沒有,甚至還...您懂得 ? 很多人都是這情況。 07/22 02:01
noonee: 您還是在繼續扭曲我的意思同時模糊焦點 那就沒什麼好討論 07/22 02:01
noonee: 但是在此同時 當法師不斷模糊他自己的角色把一切責任都推 07/22 02:02
Bonaqua: 之前已經跟您聊過了,大概也知道您的心態,前面推文其實 07/22 02:02
noonee: 給信徒不相信佛陀的時候 你就該知道他是扮演什麼角色了 07/22 02:03
Bonaqua: 您也是這樣描述,其實問題是在這邊沒錯。 07/22 02:03
Bonaqua: 我能做的,只能把一些歷史背景引述讓您瞭解~ 07/22 02:04
Bonaqua: 至於其他部份,很多時候也是緣份淺深的問題~ 07/22 02:05
Bonaqua: 智慧的觀察抉擇很重要。 07/22 02:06
Bonaqua: 對佛說的經典沒有信心,後頭再談法師或者個人思考判斷, 07/22 02:09
Bonaqua: 其實我認為都已經算枝末問題,所以末學才跟您強調此事。 07/22 02:10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07/22 02:11
Bonaqua: 怕有點雞同鴨講,再補充一下好了 : 07/22 02:31
Bonaqua: 末學談"信心",這個是對於之前幾次和您聊天,包含這次討 07/22 02:31
Bonaqua: 論,發現您其實對大乘經是有懷疑的,針對這部份,所以前 07/22 02:32
Bonaqua: 面就引述玄奘大師的歷史,來談信心這部份。 07/22 02:32
Bonaqua: 您所想討論的,是解釋佛經的人,聽者該如何去判斷對錯? 07/22 02:33
Bonaqua: 聽聞正法,依止善知識,這要自己長期去觀察判讀。 07/22 02:34
Bonaqua: 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這個善知識的人格操守。 07/22 02:35
Bonaqua: 這個問題不是只有漢傳有,其他傳承的也都會遇到~ 07/22 02:39
Bonaqua: 至於您似乎有提到,法師將責任推給佛經,這有點看不太懂 07/22 02:43
Bonaqua: 佛說,信、解、行、證。 07/22 02:44
Bonaqua: 仰信佛言這是第一步,不管是半信半疑,還是深信不疑, 07/22 02:45
Bonaqua: 只要一點願意理解的信心都沒有,後頭的解行證完全談不上~ 07/22 02:46
Bonaqua: 為什麼 ? 因為根本就沒有動力去追根究柢。 07/22 02:46
Bonaqua: 自然也就談不上證信這個層次~ 07/22 02:47
Bonaqua: 不過前面有點抱歉,可能只顧打字,跳過了一些您要談的。 07/22 02:57
JxcIves: 推B大,另外我認為按自己看法來解釋佛法,並不能圓滿理解 07/22 10:20
JxcIves: 佛法的不共之處。不要輕忽西方哲學傳統所建構起來的知識 07/22 10:20
JxcIves: 體系,在這幾個世紀經由武力擴張、經濟殖民傳播到東方的 07/22 10:20
JxcIves: 影響有多大,直到現在仍在進行。假如有些後設、解構的能 07/22 10:20
JxcIves: 力,就會明白「自己獨立思考、批判性思考」得出的看法, 07/22 10:20
JxcIves: 其實沒離開過這個體系,也就是佛法共世間法之處。且先不 07/22 10:20
JxcIves: 論實修的問題,若不依照經律論和具格傳承的善知識,連「 07/22 10:20
JxcIves: 知識性」的理解佛法都有困難。隨便找一個主修哲學的路人 07/22 10:20
JxcIves: 來,大概都會覺得這裡很多討論,談得比伊比鳩魯、斯多葛 07/22 10:20
JxcIves: 、史賓諾沙、康德、柏克萊還要淺呢,也更有邏輯和論證的 07/22 10:20
JxcIves: 有效性,所以應該直接去依止這些大師的思想比較快嗎?有 07/22 10:20
JxcIves: 疑很好,有疑才有定解,但不妨想想自己找到的答案,是否 07/22 10:20
JxcIves: 連外道見解都過不了?可別說我學佛法,是因為「唯有佛法 07/22 10:20
JxcIves: 才能徹底解決煩惱,使人離苦得樂」這種空話,對內道而言 07/22 10:20
JxcIves: 當然是如此,但是對其他人來說呢?若沒依循善知識好好學 07/22 10:20
JxcIves: 習內道見解,恐怕在定義煩惱與苦樂,甚至談無我的時候, 07/22 10:20
JxcIves: 早就被破得一無是處了 07/22 10:20
rabbit1974: 我突然覺得我笨到了一個極點,我居然花了那麼多時間 07/22 10:57
rabbit1974: 打這些字,哈哈哈~oh my god~ 07/22 10:57
d8888: 阿彌陀佛,有點晚說,可以不要寫「高人」嗎? 08/16 20:43
d8888: 末學於「高人」仍差十萬八千里,有幸跟對善知識而已 08/16 20:43
d8888: 推錯文章,是想說 #1NaTpLdU 的推文 08/16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