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Buddha 看板 #1RsobS0I ]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看板: Buddha 標題: [原創] 解析「自性」相關之修行境界與層次架構 時間: Fri Nov 2 00:27:01 2018          解析「自性」相關之修行境界與層次架構     此文基於自性觀念,探討其相關修行境界與其層次架構。簡介自性思想之     歷史沿革,解析自我修行相關自性本體之境界層次架構,說明超越自性之     定境與解消自性之慧境,終論中國文明本土修行傳統及易理究竟涵攝。     此文論述修行境界,未必完全正確,敬請讀者不吝指教。                               東岐明    ◎此文源自研討 台大心理系 黃光國教授 指教問題,謹此致上感謝之意。     Ⅰ. 自性思想之源流   印度文明之「自性」一詞,最早乃是源自印度傳統宗教之哲學術語,這個概念在不 二論、毘濕奴派中是個重要課題,又稱為「自體」、「法體」、「體」、「實性」[01] ,用以指涉諸法自身擁有、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是常住、不變、獨立 ,不依緣起而變化的。印度佛教文獻原本經常將其視為「本性」或「我」之同義詞;直 至部派佛教時期才以發展相關論述,而在論藏文本出現;後在北傳佛教之大乘與密乘中 ,也成為重要理論術語。印度梵語「自性」一詞,先是源自古印度哲學,由梵語「自己 的」與「有」兩詞根所組成[02];原指「法」存有自身之性質,哲學意涵近似古希臘形 上學中的本體、本質、實體,及康德哲學中的物自身。後期佛教論述採用之後,自性又 被用來作為真如、法性、實際等的同義詞,唯有覺悟聖者才能了知[03]。前述兩種觀點 ,形成世俗自性與勝義自性的區別。佛教原旨主張無常無我,並不承認自性存有;然而 印度佛教後世宗派對於勝義自性則是見解不一,而印度後期大乘密乘修行觀念則趨向認 可勝義自性存在,此即印順法師《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所謂印度大乘思想 傳統發展過程「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之最後「真常唯心」階段[04]。   中國文明之「自性」一詞,秦漢古籍所無,乃是出自佛家詞彙,最早文獻見於南北 朝時代由印度至於漢土傳法之禪宗達摩祖師《達摩血脈論》之謂『自性真實,非因非果 。法即是心義,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無有是處。』達摩所謂「自性 」,即是相關「覺性」「佛性」,《達摩血脈論》有謂『佛是自心,莫錯禮拜。佛是西 國語,此土云覺性。』,《達摩破相論》有謂『佛性者,即覺性也;但自覺覺他,覺知 明了,則名解脫。』禪宗五祖弘忍《最上乘論》又謂『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 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淨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淨。清淨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從緣生。』禪宗六祖慧 能《六祖壇經‧自序品》更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而以闡示自性乃是一切萬 法本原。   「自性」作為萬法本原之範式觀念,乃有相關道家作為時空萬物本原之「道」,《 老子》以「無」為名,而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 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05]。然而道家之「道」,不僅止於心性,尚還通於物 相,故而《老子》乃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孔子思想《大戴禮記‧哀 公問五義》從而有謂『大道者,所以變化而凝成萬物者也』。   「自性」既出佛家詞彙,是以儒家傳統原無此詞;宋朝程朱理學或陸九淵之心學, 所言僅「性」或在「心性」;直至明朝王陽明心學傳統,乃以會通佛家詞彙而言「自性 」,王陽明《傳習錄‧答周道通書》有謂『若見得自性明白時,氣即是性,性即是氣, 原無性氣之可分也。』,《王陽明全集》王畿〈重刻陽明先生文錄後語〉有謂『一洗俗 習之陋,直超自性之真,而盡得聖人千古不盡之意者,豈顏氏之所獨耶?』,《王陽明 全集》錢德洪〈答論年譜書〉有謂『聲利百好,擾擾外馳,不知自性之靈,炯然在獨也 。』,從而「自性」乃成後世漢土儒佛會通相關詞彙。   「自性」漢詞,源自漢傳佛教禪宗思想,然而其餘漢土佛教宗派亦有類同對應之觀 念,即是相關印順法師所謂「真常唯心」之晚期大乘佛教思想,乃如大乘《華嚴經‧夜 摩天宮偈贊品》〈覺林菩薩偈〉有言: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自性」一詞,與「真心」「真我」[06]、《楞嚴經》「湛圓妙覺明心」「本覺妙明真 精」、《圓覺經》「圓覺心」「清淨覺海」等「真常唯心」觀念之佛法詞彙,皆是同義 而指涉某種終極心靈本體,即乃相關藏傳佛教密宗蓮華生《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 》之謂:   『那光明燦爛的覺性,也就是所謂的心性,有人視它為具體存在,實際上它並非   實存。然而它又是一切之始,涅槃極樂及娑婆苦海的根源。它一向被密宗十一   學派所推崇。從名相來講,它具有各形各式的名稱。有人稱它為心或心性;有   人稱它為梵或大我;有人視它為無我的教義;有人直稱它為心而已;有人稱它   為般若或圓滿智慧;有人稱它為如來藏或佛種;有人稱為大手印;有人稱為唯   一本體;有人稱為法界;有人稱為阿賴耶或一切種;有人只稱它為平常心(覺)』     Ⅱ. 自我世界與自性空覺   佛教大乘唯識宗所謂「阿賴耶識」,即是近通自性之識;晚期佛教思想觀念,由「 虛妄唯識」而「真常唯心」,也就或以阿賴耶識作為根本,或再立更上之阿摩羅識作為 根本,皆是有關自性觀念之指涉。唯識學所謂「萬法唯識」之八識世界,是以原始佛教 之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再加上末那識與阿賴耶識。此後二識 ,即是相關於西方心理學所謂「潛意識」;簡概言之,末那識是相關生命自我之識,阿 賴耶識是相關生命世界之識。西方心理學佛洛伊德學說之「自我」「本我」「超我」, 其「自我」即對應意識層次;其「本我」「超我」即對應末那識層次,「本我」應於潛 意識之本能向度,「超我」應於潛意識之社會向度。此外,歐西現今靈修術語有謂之「 超意識」,即有相關阿賴耶識層次。所謂自性能生萬法,也就相關一切世界現象皆是源 自阿賴耶識,或是顯於超意識。   唯識萬法皆在五蘊境界,故與五蘊層次有所對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對應基於受蘊境界,意識對應基於想蘊境界,末那識對應基於行蘊境界,阿賴耶識對應 基於識蘊境界。唯識宗之修行成就「轉識成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以成就所 作境界故;意識轉為「妙觀察智」,以善妙觀察諸法故;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以 離我同諸眾生故;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以清淨鏡照萬法故;密宗更立阿摩羅識 轉為「法界體性智」,以法界自性本體故。大圓鏡智之相,即是《圓覺經‧淨諸業障菩 薩品》所謂『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而有如下五蘊境界之相關層次:    色境    受境    想境   行境   識境        眼耳鼻舌身識  意識   末那識  阿賴耶識  (阿摩羅識)         成所作智  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 大圓鏡智  (法界體性智)    物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命相    五蘊既是由心而物的相蘊顯現,諸蘊也就形成了各自的相應法相。五蘊正是在定境 中相關於自我實體的五種妄執相狀;而「我相、人相、眾生相、壽命相」之心境修為階 段,即是相關修行定境由凡人小我到自性大我的自我擴展之相。   色境相狀乃是對應於外境物質,以為有著客觀存在的物質,而有色蘊境界的「物相 」概念;色蘊境界我執即是當代唯物論觀點的物質肉體自我。既以執著物質外境為真, 也就沒有修行相狀可言。   受境相狀乃是對應於自我感受,以為有著自我在觀察物質相,而有受蘊境界我執的 「我相」,正如《圓覺經‧淨諸業障菩薩品》所謂『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此即相關凡人自我認知身心之相,「我相」即是一般人類生命的自我之相,或是一般宗 教所謂的自我靈魂之相。修行境界之「我相」,相關達至自身覺受清淨,唯識對應之謂 「成所作智」。   想境相狀乃是對應於自我思想,以為自我思想猶如他人在觀察我相感受境界,而有 想蘊境界我執的「人相」,正如《圓覺經‧淨諸業障菩薩品》所謂『云何人相,謂諸眾 生心悟證者。…悟己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修行境界之「人相」,即是解離自我 感受而觀察身體神識之相,或是自心觀察分身之相,唯識對應之謂「妙觀察智」,即如 相關《楞嚴經‧卷九》所謂『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 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華嚴經》有 謂〈十定品之三〉『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 』、〈離世品之五〉『不捨本處,而能遊行一切世界』,即是禪修入定之人相境界而以 自心觀察其諸分身神識及其存在環境。   行境相狀乃是對應於自我意志,以為自我時空之眾生存在,乃是意志作用而存有一 切人我之相,而有行蘊境界我執的「眾生相」,正如《圓覺經‧淨諸業障菩薩品》所謂 『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 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眾生相」即是自我存在之時空萬物眾相。修行 境界之「眾生相」即是自我同於時空萬物之相,唯識對應之謂「平等性智」,《楞嚴經 ‧卷十》謂之『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即是相關《莊子‧齊物論》『天地與 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文言傳》『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之修為境界。   識境相狀乃是對應於自性心靈,以為有著自性心靈覺知虛空,覺照著自我時空眾生 之相;以為覺知虛空是自我存在的時間與生命之本,而有識蘊境界我執的「壽命相」, 正如《圓覺經‧淨諸業障菩薩品》所謂『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 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壽命相」即是自性鏡照自我存在時空萬物之相,唯識 對應之謂「大圓鏡智」即是相關老子之謂「道」。老子有謂《老子》『孔德之容,惟道 是從』、《文子‧道原》『萬物之摠,皆閱一孔』,即是德境之自我時空萬物,猶如孔 洞顯現於道境之自性覺知虛空;而此覺知虛空顯現時空孔洞之萬物世界相,即是相關《 楞嚴經‧卷六》所謂『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即是唯識所謂「大圓鏡智」之相, 即是相關《莊子‧天道》『極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困 也』之至人修為境界。   佛家五蘊「識行想受色」之有相境界層次,《楞嚴經‧卷十》有謂『汝今欲知因界 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 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識境 邊際所謂『湛入合湛』,「合湛」即謂自性合於覺知虛空,「湛入」即謂自我入於時空 世界。覺知虛空,無所形相,而顯時空世界,《老子》故謂『無,名天地之始』;時空 世界,乃有形相,而現雜多萬物,《老子》故謂『有,名萬物之母』;雜多萬物現於時 空世界,時空世界顯於覺知虛空,《老子》故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自性 道境,了無形相,顯現時空世界之萬物三維形相,《老子》故謂『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萬物』,孔子《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之謂『大道者,所以變化而凝成萬 物者也』。   自性本原之覺知虛空相狀,乃是超越時空萬物而自然獨存,即應道家《老子》所謂 『道之為物』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 天地母』,即相應於佛家無色界之空無邊處境界。空無邊處之虛空境界,乃是純粹意識 境界之無色相;南傳上乘佛經《相應部‧28‧5》《相應部‧40‧5》闡述空無邊 處之謂『滅有對想』,即謂心物對立之寂滅,而成心性與物相之融合,即應《圓覺經‧ 清淨慧菩薩品》「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之謂『照與照者,同時寂滅』的境界。故而 《老子》論述道境相狀,乃合心性物相為太一之「無」;而於德境相狀,乃以時空萬物 為雜多之「有」。   自性覺知虛空,即是老子謂「無」之涉「道」境,乃是相關「識」蘊境界。時空萬 物世界,一切德業成於其中,即是老子謂「有」之應「德」境,乃是相關「行」蘊有相 境界。個人生命之善,基於知行推己及人,即相應於「仁」,而有涉於「想」蘊之憶記 取相。人際適宜之善,基於彼此往來關係,即相應於「義」,而有涉於「受」蘊之感應 觸相。人眾規範之善,基於群體生活共識,即相應於「禮」,而有涉於「色」蘊之外在 形相。   五蘊就是一切世間現象的五種存在層次。在認識論上,就是關於一切現象發生都有 由心理到物理的「識行想受色」層次。在本體論上,就是關於一切存在顯現都有由主相 到客相的「識行想受色」層次。在倫理學上,就是關於一切生命規範都有由自性本原到 群體社會的「道德仁義禮」層次,《老子》所謂『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 後義,失義而後禮』即是說此層次[07]。   「道德仁義禮」倫理層次對應之「識行想受色」,也就是自性本原顯現自我個體之 心身層次,即對應於《圓覺經‧淨諸業障菩薩品》『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 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圓覺經‧普眼菩薩品》『彼之眾生,幻 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圓覺經‧普賢菩薩品》『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 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而相關於法相宗五重唯識之修行進階, 如下表列[08]:       禮     義     仁    德    道...................      色境    受境    想境   行境   識境      物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命相   清淨覺海          眼耳鼻舌身識  意識   末那識  阿賴耶識  (阿摩羅識)           成所作智  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 大圓鏡智  (法界體性智) [五重唯識]     遣虛存實  捨濫留純 攝末歸本 隱劣顯勝   遣相證性 《圓覺‧普賢》   幻妄境界  心如幻者 遠離為幻 離遠離幻   得無所離 《圓覺‧普眼》    幻身    幻心   幻塵   幻滅    非幻不滅      ................時空萬物世界............│自性虛空│.....自性..... [定境]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漢傳大乘佛教所謂「自性」,即是覺觀「空無邊處」之識心,亦即「識無邊處」之圓覺 ;而空無邊處境界,乃是即心即物之覺知虛空,對應於道家老子『道之為物』之境界。 道家老子之「道」,乃是相關對應於佛家「無色界」,涵攝著自性與自性虛空;而其所 謂『道之為物』,即是指涉自性虛空之相。空無邊處,自性虛空,即心即物,即是密乘 所謂『空覺不二』,亦即相關《楞嚴經‧卷八》所謂『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 盡佛境界,名歡喜地』之修為境界;識無邊處,自性圓覺,即是大乘密乘所謂「佛性」 ,亦即相關《楞嚴經‧卷八》所謂『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 覺』之修為境界;故而密乘蓮華生《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有謂『本覺原來就是 清淨無礙的常存覺性,它又是空性之核心,因此被稱為如來性,即佛心或佛種』『唯有 先識破空性與覺性不二,方能證入佛性無礙』。   禪宗慧能《六祖壇經‧自序品》之謂『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其實即是識無邊處之自性圓覺,能生空無邊處之自性虛空, 而生時空萬物世界之法相,《楞嚴經‧卷六》之謂: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圓覺經‧普賢菩薩品》之謂:  『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之謂:  『一切表相皆由心所生,既由心生,也由心滅;   唯此心性了知一切,且知一切本空本淨,   有如天上穹蒼,它的空虛與澄澈本不可分。   自生的本覺雖能生出外境,變成光明透澈又井然有序的萬象;   此即法性,也是實相。   它雖藉外相來顯示自身的存在,   你心中卻明明白白,那便是你的自性。』   然而大乘密乘之自性觀念,其實完全違反佛陀原始教義,而同於印度教之梵我觀念 ;而其修行究竟果地並未真正解脫輪迴,乃是誤將識無邊處之清淨圓覺作為佛果成就。 佛陀原本教導禪觀修行以破除我執而解脫,時常誨示弟子觀照一切法相,必須徹察  『此非屬於我的,此非我之存在,此非我之自性』 ;所以後世大乘密乘思想衍生之自性觀念,乃是對於佛法真諦的誤解妄見,也會誤導解 脫道之修行,更不足以涵攝一切修行功夫。大乘密乘自性觀念涵攝之修行境界,若依佛 教十二因緣之生命緣起層次,其實是在『無明緣行,行緣識』之「識」緣起及其以下境 界,尚有相關「行」緣起之更高定境功夫超越自性涵攝,更有相關解脫「無明」緣起之 四雙八輩慧境功夫不在自性涵攝,如下約略所示:     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     ......................................自性|××‧××     Ⅲ. 超越自性之定境   大乘密乘之自性觀念妄見究竟解脫,其修行證達之終極本體,即是無色界之「識無 邊處」;然而無色界尚有更高之「無所有處」與「非想非非想處」,非是自性觀念能以 涵攝。自性之識無邊處,即是自性虛空之空無邊處的觀察心識,以自性圓覺心識而觀察 著自性虛空與其中種種時空萬物世界,猶如《圓覺經‧普眼菩薩品》妄見其中慧境以為 佛果之謂:  『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   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   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無色界乃是循著五蘊境界之空無而成立,而自性境界乃在「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所 攝。空無邊處是色境之空,乃無「地水火風」四大,而現自性虛空之相,即是空大識大 所攝。識無邊處是受境之空,更無空大之相,而現自性圓覺本體,即是純粹識大所攝。 「無所有處」是想境之空,也是最高想境,捨離自性圓覺識心與其一切相狀,而成一切 想法概念皆無之想境,乃是「無自性」的生命境界。「非想非非想處」是行境之空,即 是超脫一切想境的空無行境,而唯餘最高識心以觀察著「無自性」之空想,乃是一切輪 迴生命的最高定境。無所有處與非想非非想處,乃是超越自性之定境,並非自性觀念可 以涵攝。自性及其相關定境層次架構,如下表列[08]:   時空萬物世界..│....自性虛空.│...自性...│          │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色受想行......│識〔 色空    受空    想空     行空  〕   欲界、色界....│.......................無色界........................ 德境..........│.............道......................................     Ⅳ. 解消自性之慧境   大乘密乘之自性觀念所見諸法生滅,並不足以究竟慧境生滅,尚未達及四雙八輩所 證慧境。禪宗慧能《六祖壇經‧自序品》之謂『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即是慧觀功夫 尚未見及識無邊處自性心識之生滅無常,故而妄見以為乃有自性不生不滅。然而大乘密 乘之究竟慧觀功夫,已見空無邊處自性虛空之生滅無常,即是相關禪宗『虛空粉碎,大 地平沉』之功夫境界。《六祖壇經‧機緣品》記載洪州大通和尚,尚未見及自性虛空生 滅,乃以空無邊處境界,闡說見性成佛而謂:  『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   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 ;六祖慧能直指其見尚還執著虛空體相,而謂: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志常僧人乃大悟自性非在虛空體相,而在覺察虛空之無邊心識本體,故謂:  『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隨服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六祖慧能見解雖然高於大通和尚,但在自性本體執取上,也只是識無邊處與空無邊處的 境界差別,仍然不是真正解脫知見。志常僧人所謂「自性覺源體」,即是證見識無邊處 為不生不滅之自性本體。然而佛教上乘正法修行證達初果,即無「我身見」(身見)之自 性妄執,也就確認五蘊現象沒有任何自性本體存在。大乘密乘究竟修為境界,證見空無 邊處生滅,而以證見識無邊處不生不滅為自性本體;乃是由於其慧觀功夫已達上乘生滅 觀智之色明慧性而落於觀染妄見所致。   大乘密乘之自性修行證地;自性定境及於識無邊處,而以其為圓覺心性本體;自性 慧境達於色明慧境,而見空無邊處之自性虛空生滅,也就可以破除時空萬物世界的時空 概念。色明慧境尚還執有我身見,所以也就還有自性本體妄執。識無邊處之圓覺心性生 滅,必須初果慧境才能證見;也只有證達初果慧境才能斷除我身見,而不會再認知有自 性本體存在。由初果至四果之修為境界,乃是解消自性之慧境,也就皆非自性觀念所能 涵攝。自性及其相關定慧層次架構,如下表列[09]:      時空萬物世界│....自性虛空│..自性..│         │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滅盡定   定境:    識〔 色空   受空   想空    行空   識空 〕   ───────────────────────────────────   慧境: 失明  │ 色明   受明   想明    行明   識明             無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阿賴耶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我身見  我作見  我所作見  我慢勢見 解脫知見           │涉解脫流│入解脫流‥‥‥‥‥‥‥‥‥‥‥‥│究竟解脫       ........│自性慧境│  ◎此表上定下慧之對應,並非直接等同,只是有所關聯,故以「───」分隔。     Ⅴ. 自性思想與中國文明   自性思想之源流,乃是始於古印度婆羅門教之梵我不二思想;而在其後許多修行證 悟體驗,乃有心性本體生起世界萬物之見。佛陀創立佛教,證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本是否定任何自性本體存在。然而後世佛教大乘密乘修行,卻是妄見以為自性本體存在 ,再由禪宗達摩祖師傳法中土,以而漢傳佛教修行多以證悟自性為宗,再而影響後世宋 明儒者之心性觀念。   先秦道家於《莊子‧天下》區分老莊之別,乃在主要修為功夫有所不同:於老子謂 之『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淡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 即是相關定境修為,以無色界之道境為本,而以時空萬物為粗;於莊子謂之『芴漠無形 ,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 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即是相關慧境修為,而見萬法現象之無形無常。老莊主 修道術,雖有定慧功夫不同,然而兩者皆是兼具定慧修為。《老子》所謂『道之為物, 惟恍惟惚』,『道之為物』即是指稱空無邊處之虛空相,『惟恍惟惚』即是指涉光明虛 空之生滅相,乃有兼攝定慧修為功夫。《莊子‧天下》所謂『其於本也,弘大而辟,深 閎而肆;其於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其於本也』即是相關定境,『其於宗也』 即是相關慧境,亦是兼攝定慧修為功夫。先秦儒家孔子《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所謂 『大道者,所以變化而凝成萬物者也』,即有相關老子道境本體生成萬物之思想。漢儒 董仲舒《大學》所謂「格物致知」,即是相關慧觀入門功夫[10]。   古代中國文明之本土修行傳統,雖然定慧皆具,卻是尚執一之本體。故而老子應該 尚未超越自性知見,《老子》有謂『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莊子‧天下》評論老 子修為而謂『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故而莊子應該也未解消自性知見,《莊子‧則陽》有謂『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闔 嘗舍之』,《莊子‧天下》評論莊子修為有謂『雖然,其應於化而解於物也,其理不竭 ,其來不蛻,芒乎昧乎,未之盡者』。因而中國文明本土修行傳統,其定慧境界應該皆 還局限於自性知見的識無邊處定境與色明慧境以下;也就是說,中土先秦修行傳統,於 定境尚未達及無所有處或非想非非想處,於慧境尚未達及佛教四雙八輩修為;所以或許 因此,中土傳統修行思潮難以發現佛教大乘密乘自性思想的修行局限問題[11]。   中國文明傳統思想,足以對應佛陀正法之無常無我觀念,而可推廣涵攝一切定慧修 行功夫境界,乃在易理思想。「易」字古義,即有「相對」「感應」「變化」之意義, 足以對應佛教觀念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12]。《易傳》更有闡述心物性相對應之 宇宙觀,足以作為思想基礎而推廣涵攝一切禪修與科學之研修活動,即是相關《繫辭傳 》闡述乾坤易理所謂: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13] ---------------------------------------------------------------------------- [01] 《大毘婆沙論》卷76『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 、分、本性,應知亦爾。』 [02] 瞿曇留支譯龍樹《壹輸盧迦論》『凡諸法,體、性、法、物、事、有,名異義同 。是故,或言體,或言性,或言法,或言有,或言物,莫不皆是有之差別。』 [03] 《大智度論》卷46『自法名諸法自性,自性有二種:一者,如世間法、地堅性等 ;二者,聖人知,如法性、實際。』 [04] 此段內容,改編自《維基百科》之「自性」解說∵,因為梵語羅馬拼音字碼無法 正常於PTT顯示,故而省略相關梵語羅馬拼音字詞。終句相關印順法師《成佛之道‧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解說『法性本無二,隨機說成異。了義不了義,智者善抉擇。』 ∵有謂:  『以大乘法來說,可條別為三大系,太虛大師稱他為:法性空慧,法相唯識,法   界圓覺。我也曾稱之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名稱不同,內容大   致一樣。古代賢首宗,判大乘為:法相宗,破相宗,法性宗,也還是這大乘三   系。』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6%80%A7_(%E4%BD%9B%E6%95%99)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0/yinshun10-15.html [05] 「天地」與「道」之字詞意義,參閱《繫說神易》書稿‧〈天地乾坤章之一〉∵ ∴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445953605.A.68E.html [06] 「真心」「真我」之修行意義,參閱梁乃崇《探究真心,找回真我》,或其演講 記錄〈探究真心(上)〉∵、〈探究真心(下)〉∵。 ∴ http://www.obf.org.tw/article/rfs/RFS0000001.aspxhttp://www.obf.org.tw/article/rfs/RFS0000002.aspx [07] 先秦另一層次之說,見於《素書‧原始章》『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之闡 述內容。然而《素書》現今一般流行版本解說「道」之文句『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 知所由』有一誤字,根據唐朝趙蕤《反經‧定名》篇文所引,又據明朝嘉靖十三年烏石 山房文庫版《素書》‧玄洲道人涵虛子朱權註【現藏於台灣大學圖書館】。原句應為『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失所由』,正確版本如下: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失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08] 此表相關佛學理論,參閱《法鏡蘊論(初稿).法蘊第一》∵。 ∴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1640956.A.3B5.html [09] 此表相關佛學理論,參閱《法鏡蘊論(初稿.0).法鏡第二》∵。 ∴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4737274.A.051.html [10] 此引《大學》「格物致知」相關解說,參閱〈簡要訂正「格物致知」真諦〉∵、 《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 ∴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511843558.A.E51.html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536083112.A.A2E.html [11] 解脫道之實際修行證悟,會有許多歧誤妄見,自性妄見只是其一而已。其餘種種 妄見可以參閱《楞嚴經‧卷十》提及的行陰魔相與識陰魔相;而《楞嚴經‧卷十》闡述 佛果所謂『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 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的「本覺妙明真精」,就是妄執識無邊處本體 的自性妄見。 [12] 《易經》所謂「易」字的意涵指涉,根據現代學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對於甲 骨文、金文、小篆的古代字跡考證,其原始字形乃是象徵了“兩酒器相傾注承受”,顯 示了水液正由一酒器倒至另一酒器;會意上有“賜與”之義,又象徵著“更易”、“交 易”之義;而由兩相對酒器在傾注時的水液狀態變化,其意涵更引申出“基於相對而感 應變化”的“變易”之義,而有“相對感應”之義。現今「易」字,乃是源自遠古字形 之簡化,只截取單一酒器部分及傾流液形,而成「易」之字形。因而《易經》之「易」 的根本意涵,在體式上指涉了“相對感應”,在現象上指陳了“變化無常”,乃是意謂 “相對感應之變化無常”,亦是意謂“變化無常之相對感應”。一切相對感應可以析辨 為主客之間的相對感應,其根本基礎也就是心物之間的相對感應。 [13] 相關易理解說,參閱《繫說神易》書稿‧〈乾坤易簡章之二〉∵ ∴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445953934.A.BDA.html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77.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1089628.A.012.html ※ 編輯: amidha (36.224.177.235), 11/02/2018 00:27:4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midha (36.224.177.235), 11/02/2018 00: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