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inanc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準備MA面試時受惠於PTT甚多,好多文章都重複看很多次 一開始看到過去面試者的經驗分享我是這樣覺得... 「天阿,這些題目我真的答得出來嗎?」 「這樣激烈的面試我大概無法吧!」 可是連我這個金融門外漢都過來了,那麼你呢? MA面試是一個考驗心智的過程 過程必須付出相當多的努力,還要面臨中途敗陣下來的失落 努力不一定能取得MA的職位,但不做功課、沒決心的人注定敗陣下來 面試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會多認識自己很多,開啟自己最大潛能 不論最終的結果如何,都值得你花時間去探索去爭取 ----------------以下正文開始---------------- [背景] 112理科碩畢,多益960分 大學有社團經驗,擔任過領導職 無商管修課經歷、無商業競賽、無海外經驗 2018/10-2019/01有短暫壽險業務實習經歷,有兩張證照 [戰績] 未通過備審: 富邦、元大、新光 一面後感謝信: 南山、中壽、凱基、台新、中信 二面後拒絕後續面試: 遠東 錄取: 中租、玉山、國泰CMA、一銀 [戰況分析] 我是在去年高普考落榜後開始準備銀行MA 現在回想起來還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賭注 因為不是商管背景、也沒任何修課經驗 不過我試著將自身理科背景與金融結合 最後也幸運了錄取了幾家MA 身為一個理科人,是優勢也是劣勢 我的面試分為兩個狀況 (1) 在一面HR之後就收到感謝信 大概是我的背景沒辦法說服他們我進銀行的動機 即便是面試過程感覺相談甚歡,還是接到了感謝信 (2) 我通過了一面,後續針對軟實力做測試 就可以展現出我與別人比較不一樣的一面 特別是許多高階主管會對我的背景滿有興趣 [策略擬定] (1) 目標組別選定 以我的背景,我設定金融科技作為我的第一志願 我花了非常多時間做功課,整理各家銀行Fintech發展現況 我認為Fintech,是不論你志願序第一填什麼都必須準備的範疇 準備備審資料及面試時可以展現對於該銀行Fintech的了解 (2) 重新了解自己 從頭思索自己過往人生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及帶給你的影響 因為我完全沒有任何面試的經歷,這過程對我很重要 推薦可以看《一個人的獲利模式》、《你可以不遷就》這兩本書 有許多自我探索的過程,對面試也相當有幫助 (3) 常見問題彙整,整理答案 過去PTT上有許多心得文,我把過去面試問過的問題列下來 並用說故事或條列式的方式,來讓回答更有系統性及說服力 切忌不要讓回答成為流水帳,講完不知道重點在哪裡 我認為面試官並不是想聽到過去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而是從這些經歷中獲得了什麼? 培養了什麼能力? 具備的這些能力是否能夠勝任MA的職務? 邏輯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是我覺得相當重要的三個指標 (4) 從面試中學習 每次面試都是一次學習,一定會有意外答得好的題目,或答不好的題目 我自己會在面試完做記錄,並且再思考我可以怎麼回答得更好 另外,有許多面試者回答得很棒的答案,也可以偷學起來 (5) 資源整合及蒐集,不斷疊代的過程 在準備MA、面試過程當中有許多資訊不停的累積 例如: 被問到「如何定義成功」這個問題覺得自己回答得不好 -->之後在書中或者podcast當中聽到描寫成功很好的概念 -->將書或podcast中的內容與自身經驗加以結合 -->整理出自己對於成功的定義 系統性的把資源整合起來並發揮極致 這些資訊有可能來自於週刊、面試官、其他面試者、書本、廣播 不停的思考事物之間的連結,可以讓自己更游刃有餘的應付各式各樣的題目 [備審資料] (1) 用字精確,排版整齊 我以HR的思維來想,如果我是HR會想看到什麼履歷 HR:這個面試者連好好排版都不願意,大概進來工作也不會太用心 HR:拜託真的不用寫太多字,還要我自己找重點? 要看很多份履歷很累耶 (2) 請別人幫你看備審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看不見自己的問題,需要倚靠別人幫我們找問題 我自己請非常多人幫我看履歷,也看了非常多人的履歷 履歷是拿到面試門票的關鍵,務必認真對待,如果需要可以花錢給別人修改 幾個我常看到的履歷問題: 故事敘述流水帳及無說服力、自我敘述特質不符合MA、問題回答太空泛不夠具體 (3) 千萬不要有錯別字或是誤填資訊 以我自己的例子.... 比如說我已役畢填成未役,職業駕照的欄位誤勾 這些都是我自己在面試的時候直接被面試官問到,很糗,請你不要犯 也有聽過其他人的例子,比如說A銀行的履歷出現「想加入B銀行」 除非你很優秀,不然以上的狀況會製造很差的印象,一定要避免 [面試] (1) 自我介紹 每場面試幾乎都會需要出現的橋段 可以準備30秒、1分鐘、1.5分鐘及2分鐘的版本 我自己是參考這篇文章來做自我介紹 (寫得太好了)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497074415.A.CBA.html (2) 想好問題答案再發言 有些面試官會指定發言,有的則是搶答 指定發言多是針對個人比較客製化的問題,我認為會比較簡單一些 搶答的部分相較於積極發言,我自己採取的策略是思考完再發言 因為我喜歡組織完答案,以條列式的方式回答問題 (3) 有邏輯組織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 第一是大量蒐集目標組別的資訊並加以整合 擁有足夠的database,才能在面試時拿出來運用 第二是針對每個議題,建立自己的見解 我自己是訓練從生活大小事都可以給出自己的意見 可以藉由跟別人討論分享、或是用書寫的方式練習 (4) 仔細聽別人講話 有碰過幾次面試官問,請總結另外一位面試者剛剛的回答 或是你對於剛剛另一位面試者的報告有什麼想法或意見? 在想答案的過程還要專心同時聽別人在講什麼 主管們好像滿希望MA具備這樣的能力的 (5) 想問面試官的題目 幾乎每一場面試都會碰到,可以事先針對特定銀行想好一些客製化的題目 [人脈建立] (1) 參加說明會 我幾乎每家銀行每場校園說明會、總部說明會都去了 這樣可以蒐集各家銀行的情報,我自己都會拍簡報,作筆記 去的時候可以感受一下喜不喜歡這家銀行的氛圍 我常會覺得銀行說明會的內容有些空泛,都講些概念性的東西 所以我後來思考出如何創造出去說明會的價值: 想一些有深度的好問題,對MA或主管個別提問 甚至也可以拿以前面試的題目問主管,看他們怎麼回答(XDDD) (2) 面試完主動加聯絡方式 我覺得跑了將近25-30次的面試,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好多新朋友 互相分享一下面試的狀況,了解一下彼此的背景 面試前聊天也可以幫助紓解緊張的感覺 我自己多是主動與他人聊天,大部分人也非常樂意加入談話 (3) 積極與他人分享 我自己受惠於別人的幫助許多,因此我也非常樂意與人分享 分享面試當中碰到的題目,還有自己面試這家銀行的感覺 相較於把別人當作競爭對手,我倒認為當朋友會更輕鬆自在 -------------------面試實戰經歷(錄取銀行)-------------------- [中租] 一階面試--3對5HR面試 (約1小時) 以下是當時問的問題,有些是個人問題,有些是搶答 大概說一下面試問的部分題目 「第一線業務可能會碰到的困難,如何解決?」 「碰到失敗的經驗?」 「讀理工科系的優勢?」 「在人壽業實習,學習到了什麼?」 「為什麼不在人壽業,要在中租?」 「做過最困難的一件事情?」 二階面試--2對1部門主管面試 (約30分鐘) 比較像是簡易HR面試 面試過程輕鬆愉快,像聊天一樣 三階面試--2對1高階主管英文簡報關 (約30分鐘) 報告10分鐘簡報,主要測試英文能力及表達能力 [玉山] 一面--中英文面試+數學測驗 (3小時) 中文關是3對7面試,數位長也是面試官 題目非常的活潑,其中針對科技金融做大量的討論 其他我比較印象深刻的問題包括 「為什麼五月天會這麼紅?」 「對於卓越的看法?」 「玉山要不要建立子品牌?」 英文關的部分 分兩組(3 & 4人為一組) 討論波音737MAX墜機事件對於公司形象影響及補救辦法 各組派一個人報告,隨後會針對討論出來的內容再做延伸問問題 接續比較平易近人的問題,例如坐飛機注重什麼? (舒適度、安全等) 二面--3對5簡報關 (3小時) 30分鐘內要做出5分鐘的PPT簡報 會給兩個題目,我選的題目是「社群網站對於銀行的影響及玉山的策略」 不得不說這關真的非常刺激,非常考驗面試者的臨場反應 每位面試者上台報告完後,主管會隨機抽問其他人發表一些問題或看法 整場面試圍繞數位金融作討論,可見玉山對於數金領域的重視 (3) 三面--20位以上高階主管+MA學長姐對12團體面試 (4小時) 董事長及總經理都到場,排場之大要拿麥克風講話 整場面試由董事長主持,面試內容非常隨機 穿插許多主管以及MA學長姐的分享 不時會點人回答問題(還有英文題),所以必須要非常專注 面試過程看得出來董事長相當喜愛日本文化,問了下列問題 「為什麼宮崎駿的電影會紅?」 「對於職人文化的了解?」 還有時事題,例如 「對於華航長榮罷工的看法?」 還有輕鬆的題目 「最想去哪個國家?」 [國泰] 一面--中英文面試 (全程約2小時) 中文關(3對5面試) 1. 自我介紹1.5分鐘 2. 大氣系所學如何應用在國泰CMA計畫 3. 對於未來數位金融,顧客需求是什麼? 4. 為什麼想要海外發展? 5. 海外市場如何拓展? 6. 國泰招募流程的優點和缺點? (搶答) 7. 二選一(搶答): 數位金融如何應用在選舉當中? 數位金融未來的應用? 8. 問我們一個問題? 英文關(2對5面試) 1. 每個人輪流上台,拿幾張字卡,上面會有一些關鍵字 用這些關鍵字問其他四位面試者問題,限30秒回答 2. Case study 3. 上台看圖表30秒,講2分鐘 二面--團體評鑑中心 (約2.5小時) 有簽署保密協定,不便透露 三面--3對3部門主管面試 (約50分鐘) 因為面試者剛好都選擇數位金融為志願 很多時間都在討論數金的問題 有一些針對個人的問題,但也不會太刁鑽 比較像是跟主管聊天的感覺 四面--8對8高階主管面試 (約30分鐘) 面試者很多,時間很少,所以只問了三個問題 自我介紹、今年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問我們一個問題 要在短時間之內凸顯自己的特色 [一銀] 一面--共四關 (約2.5小時) 第一關是團隊合作,五個人要合力用棉線織出一個平面 而且每個人都要拉住棉線的一端,讓可樂罐直立起來 共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讓可樂罐直立5秒,第二階段20秒 我們這組兩個任務都沒有達成,不過團隊合作的氣氛還不錯 第二關要寫企劃書,我面試前有找模板稍微看一下,不然根本沒寫過 題目中給了三家叫車平台的比較,而任務是創立一個叫車平台 其中必須包含經營方式還有營利模式,可以發揮創意想新點子 聽說一銀非常注重有沒有錯別字,書寫的整齊我認為也會加分 第三關是英文面試,面試官是一個外國人 在進去面試前會拿到題目卡,可以想大概五分鐘 題目非常的平易近人,我拿到的題目是科技成癮的問題 還有如果把你關進一個空間不給你3C,你會想帶哪三個東西進去,為什麼? 面試的時候就盡力把自己想說的表達出來,面試官會針對內容再作提問 第四關是3面試官對5面試者團體面試,時間大概45分鐘 因為我們這組全部都是理工科系的,所以目標大致都放在數金 問題我忘得差不多了,不過有問使用過的金融平台 還有如果最後沒被分配到數金組可以嗎? 會想到哪個組別? 接下來會針對個人做提問,有一個面試官會繼續針對回答再做追問 像是面試官問了最近去了哪家銀行? 我回答一銀 他還追問了是哪家分行,覺得這家分行有什麼特別之處 老實說我覺得被問的有點不舒服,好像在質疑我的答案,不過就當壓力測試 二面--共兩關 (約2小時) 從三個題目中選一個作答,並且製作海報(會給彩色筆) 1. 台灣預計在2025年將電子支付推廣至9成,如何提高台灣Pay的市占率? 2. 迎接高臨化社會,如何把握銀髮商機,並對銀髮族做財富管理? 3. 中美貿易戰金融業應該如何應對? 海報製作完成後,一組四個人被帶到會議室跟主管簡報 只有我選第2題,另外三個人都選第1題 一個人簡報時間三分鐘,時間到會響鈴,沒講完主管會讓我們繼續說完 每個人講完後,會再詢問其他面試者有關於簡報的意見 所以必須非常仔細聆聽其他人報告的內容 例如: 我的簡報裡面提到精準行銷,以及針對銀髮族設計的app 其他面試者就被問: 什麼是精準行銷? 銀髮族app有什麼樣的缺點? 簡報結束後會針對履歷的部分作提問每個人大概平均被問到兩個問題 我被問到的題目是 1. 研究過程當中會有與教授意見不符的時候,如何應對? 2. 你選擇數位金融,想要在數金哪個領域發展? 其他人被問到的問題大致都是針對履歷或經歷在做詢問,並不困難 面試的過程當中主管非常活潑,因此笑聲不斷,非常棒的一次面試體驗 -------------------以上正文結束-------------------- 希望我所提供的心得文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如果有什麼問題,我也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回答 至於我最後選擇哪家MA,就麻煩不要追問了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95.1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nance/M.1559752764.A.54D.html
andy8226: 推! 06/06 00:42
garlin0127: 推推 06/06 00:53
pppiglettt: 推推 感謝分享 06/06 01:13
qqq5890003: 推 06/06 01:25
drg0204: 真正的心得文@v@b 06/06 01:45
Sandy101: 太用心了 感謝分享! 06/06 01:52
yyy123456789: 推 06/06 01:52
cclemon0523: 推推 06/06 02:33
boy830117: 這功課做超足 06/06 02:59
vietaying: 推推 謝謝分享 06/06 06:05
blackboom: 語文能力+人格特質=錄取 06/06 06:53
jou60802: 推分享 06/06 07:26
bill4260: 有幸能一起面試、交流 原PO真的很樂於分享 推推! 06/06 07:36
memorycloud: 推~ 06/06 08:14
LANCE1212: 機會是留給準備的人 06/06 08:38
happy8681: 推 06/06 08:58
b27650121: 感謝分享! 06/06 09:03
qaz512qaz512: 推用心分享,版上需要更多這種人 06/06 09:04
toma107: 用心推 06/06 09:41
launchpad: 推~ 06/06 10:06
trapt: 神手推 06/06 10:21
tnciw: 推! 06/06 10:43
eric55999: 推 06/06 11:11
andy100a: 推推 06/06 11:16
driftptt: 真的滿滿精華大放送耶 感謝分享! 06/06 11:17
colesterol: 感謝用心分享 06/06 11:47
wspiderpolo: 推 用心 06/06 12:18
bluespot: 推 06/06 12:34
a18905303: 強,大推 06/06 12:45
TCdogmeat: 太猛了 … 06/06 13:58
richuncle97: 推06/06 14:08
KKKAO: 感謝分享06/06 14:32
leawei: 真強者06/06 15:07
pork6631: 好奇當初為何要念那個碩06/06 15:26
如果有興趣,分享給你我的經歷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539183029.A.D25.html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539273374.A.98E.html
chenhankiang: 好文06/06 16:21
LUFFY0619: 推06/06 16:50
※ 編輯: spider605228 (123.194.195.181 臺灣), 06/06/2019 18:16:18
money0228: 推用心+1 06/06 19:02
styke927: 推,謝謝用心分享 06/06 20:57
jrr661: 推! 06/06 21:15
weugirl: 推 06/06 23:50
cliff2102: 推 06/07 00:03
happy8681: 好文值得再推一次 請問之後會傾向往什麼部門發展? 06/07 00:25
ChuckBass: 你最後還是要進台土兆的 先開始準備吧 06/07 01:07
jn8029: 之後還是要衝一波進公股 06/07 08:03
chiungyii: 推 06/07 10:34
joy2105feh: 有些人真的很無聊呵呵 但好文給推 06/07 11:39
daniel021477: 推 有夠強 希望我畢業也能夠有你的強度 06/07 12:42
cnshi: 推 06/07 14:16
labdog: 對金融特別有愛?不然理工轉金融實在沒賺到 06/07 15:37
isl0718: 推推 06/07 16:03
imairwalker: 很用心分享! 06/07 16:40
peemou: 推推! 06/07 16:51
lovecut: 112理科碩可以去竹科 最少年收120起跳 06/07 19:01
findme: 恭喜 06/07 23:01
turismo: 不是每個人都想輪班爆肝 06/08 00:34
turismo: 還沒有妹子 06/08 00:34
a231417131: 好奇原po為什麼想進金融業?當初有考慮MA以外的選項嗎 06/08 02:01
LastDinosaur: 謝謝分享 很用心 謝謝原PO 06/08 02:24
chathin: 推 06/08 03:12
afflic: 我猜原po應該選了國泰吧 06/08 15:11
afflic: 其他三個嘛…… 06/08 15:11
afflic: 而且原po應該是台大大氣的吧 06/08 15:21
afflic: 跟一般理工科系的職涯規劃可能也不太一樣 06/08 15:22
我最後選擇哪家,請不要臆測囉! 針對某些問題做一些回覆: 1.為什麼選擇金融而非科技? 我們系(大氣)的確是滿多人轉行科技業的 但個人對硬體/軟體工程師這些職位完全沒有興趣 不想整天寫程式,也不想一直面對機械 我認為找工作至少是要找自己有興趣的 你可能會問,如果對金融有興趣,那為什麼大學不修管院或商科的課? 我的回答是,我喜歡氣象,很長時間以來真的以為我會一輩子做氣象 所以在求學階段有點限制住自己其他領域的發展 後來求職碰壁期,去旁聽商學院的課,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才覺得這個領域這麼有趣,我之前竟然都不知道也沒去了解 所以上面有些推文 「112理科碩可以去竹科 最少年收120起跳」 「對金融特別有愛?不然理工轉金融實在沒賺到」 我想回答的是,我是依照興趣選擇職業,而非就是錢錢錢 2.科技業真的比金融業還要好? 這個概念我在這個版看到非常多次,每次看到都很想翻白眼 很明顯的思考偏誤,用概括性的想法,形成定見 並且把這個定見套用到每個人身上,自以為是的評論他人 (我知道這邊用字比較重,但我心裡是真的這麼想的) 企金部門,當上RM做了許多大案子 個金部門,當理專與客戶建立良好關係,協助客戶進行資產配置 Fintech領域,可以結合金融與科技發展,未來仍有許多發展空間 很多人在這個產業都取得了成就,也樂在工作當中 請告訴我,到底哪裡會比進科技業來得差? 進科技業許多人也好幾年薪水都還沒破百萬 有些進金融業的人,年薪很快就破百萬了 每個人努力程度也不一樣,得到的不一樣,職涯的發展不一樣 不必與他人或其他職業做比較,自己怎麼做更重要 ※ 編輯: spider605228 (123.194.195.181 臺灣), 06/08/2019 19:45:19
isl0718: 不過會不會各領域輪調後,主管還是把你分去當工程師,還 06/08 21:23
isl0718: 是要coding阿lol 06/08 21:24
joy2105feh: 來金融版叫人去科技業 真的是住海邊ㄉ@@ 06/08 21:52
monasa: 加油,當MA應該3年內破百萬,希望你保持這個熱情 06/08 22:00
LarMien: 為什麼一堆人對科技業不懂還要硬叫原po網科技業跑,以為 06/08 22:37
LarMien: 科技業每個都跟MA一樣第一年破百? 06/08 22:37
alex81524: 對一個腳麻走不掉的財金系畢業生而言,很羨慕你還有選 06/08 23:02
alex81524: 擇,再讓我選一次一定去竹科,同樣沒興趣至少有錢 06/08 23:03
alex81524: 不過還是祝你可以在金融業找到我從來沒找到的興趣 06/08 23:04
joy2105feh: 樓上連理科都沒讀過就想走科技業 金融業現在做的這麼 06/09 01:18
joy2105feh: 痛苦還是可以離職吧.... 06/09 01:18
shinegod: 絕大數的金融從業人員無法跳脫框架,永遠只用自己或過 06/09 12:09
shinegod: 去的見解套用在不熟悉人事物上。看到科技業就推年收120 06/09 12:09
shinegod: 起跳的無腦思考的人一堆。相較於金融業,科技業的人更 06/09 12:09
shinegod: 能突破框架,創造新的產品與應用程序。 06/09 12:09
afflic: 不過在台灣 06/09 12:49
afflic: 科技業的平均薪水應該是比金融業高啦 06/09 12:49
afflic: 金融業高的很高,低的嘛…… 06/09 12:50
afflic: 台灣金融業要很快破百的,要不MA要不銷售崗位吧 06/09 12:51
allen271603: 推原po 正確的心態加上清楚的邏輯,難過錄取多家MA 06/10 20:37
martin6666: 推 原po熱心 06/12 15:01
chaohandsome: 推推 06/21 23:27
cliff9350814: 因為原PO你是唸大氣 不是熱門理工 10/03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