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法鏡蘊論與十二緣起                 東岐明   十二緣起是諸佛探究生命苦因的共同見解[01],也就是生命苦因原由的緣起條件, 佛陀《相應部12‧1》有謂:  『比丘們!什麼是緣起呢?比丘們!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以識   為緣而有名色;以名色為緣而有六處;以六處為緣而有觸;以觸為緣而有受;   以受為緣而有渴愛;以渴愛為緣而有取;以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生;   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比丘們!這被稱為緣起。』[02] 所謂「十二緣起」與《阿毗達摩論》「二十四緣」的「緣」是有不同意義,「二十四緣 」是涉及在時間序列下的先後因緣,而「十二緣起」是相關在邏輯關係下的因果條件。 所以「十二緣起」不一定就是涉及時間先後的因果關係,部派佛教時期的說一切有部《 發智論》以「時分緣起」為說,其後《大毘婆沙論》將其詮釋為三世二重因果,《俱舍 論》又繼承其說而將十二緣起大部份解釋為與人類年齡成長有關的人生過程,竟將從「 觸」到「取」對應到人生出胎到二十歲後的歷程,乃是嚴重誤解,所以水野弘元在《原 始佛教的特質》即謂:  『由於原始經典本身,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明確解說,且部派佛教以低俗的形   式誤傳,所以今日不論是西洋學者之間,或東方佛教學者之間,對十二緣起沒   有一定的解釋,而產生種種說法,甚至曾在學界中展開熱烈的論戰。』[03]   十二緣起乃是因果條件的緣起關係,有因乃能有果;『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 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的關係系列,「A緣B」就代表有A的原因條件才會生起有B的結果條件。因為時間也 是種因緣相,並非可以脫離緣起而先驗存在;所以整個緣起系列要待諸行現起才會產生 時間,也就是「無明緣行」此項非屬時間先後關係,如下表示:     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     ~~~~~~~~~~~~~~~~~~~~時間|     ........................................自性|     ··世界|     自我| 「無明緣行」生起時間之流,其後「行緣識」生起自性之見,「取緣有」生起時空世界 之相,「有緣生」生起人體自我認知。諸佛皆於人間成佛;所以諸佛悟解宣說的十二緣 起,乃是針對人類生命而言。整個十二緣起的生起系列,其實就對應於一期人類生命的 開始與結束,佛陀《相應部12‧19》有謂:  『比丘們!凡為無明所蓋,為渴愛所繫,愚癡者的這個身生成。愚癡者的那無明   未被捨斷,那渴愛未被遍滅盡,那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愚癡者不曾修為了苦的完全滅盡之梵行,因此,以身體的崩解,愚癡   者有身體的轉生,當存在身體的轉生,他不從生、老、死、愁、悲、苦、憂、   絕望中脫離,我說:「他不從苦脫離。」   比丘們!凡為無明所蓋,為渴愛所繫,賢智者的這個身生成。賢智者的那無明   已被捨斷,那渴愛已被遍滅盡,那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賢智者已修為了苦的完全滅盡之梵行,因此,由身體崩離,賢智者沒   有身體的轉生,當不存在身體的轉生,他從生、老、死、愁、悲、苦、憂、絕   望中脫離,我說:「他從苦脫離。」……』[04] ;而此當生之人身存在,其實並無真我自性,僅是以往舊業造作因緣所致,佛陀《相應 部12‧37》有謂:  『比丘們!這個身體不是你們的,也不是其他人的,比丘們!這是舊業,應該被   看作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能被感受的。   在那裡,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善如理作意緣起:「像這樣,當這個存在   了,則有那個;以這個的生起,則那個生起;當這個不存在了,則沒有那個;   以這個的滅,則那個被滅,即: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   (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但就以那無明的無餘褪去與滅而行滅;以行   滅而識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05]。  【生緣老死:老死←生】   人生之生老病死等歷程,乃是始於誕生。十二緣起之「生」所指誕生,並非是懷孕 之後的出胎,而是業識入胎即是出生為人。人類生命個體之自我認知,即是始於業識之 投胎誕生。生緣老死,也就是始於業識投胎而有此人其後之人生歷程。  【有緣生:生←有】   人之誕生,必須要有人類生命的生活世界存在,才能誕生其中。十二緣起之「有」 就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之「有」。三有分別對應於欲界、色界、無色界 的生命世界存有,而十二緣起之「有」就是對應於此人的生命世界存有。   人之生命世界,並非真實有著客觀時空世界存在,而是對應於此人因緣而有其相關 時空世界顯現存在。客觀時空世界存在之相,乃是眾生藉由生命感覺建構的共識概念世 界;而此人之生命世界,即是與自己存在因緣相關之生活概念世界,即是此人執取之世 界諸有存在。生命真正存在的生活世界,既非實有,亦非虛無,唯依緣起顯現,佛陀《 相應部12‧15》有謂:  『迦旃延!這世間多數依於兩者:實有的觀念與虛無的觀念。   迦旃延!以正確之慧如實見世間集者,對世間沒有虛無的觀念;迦旃延!以正   確之慧如實見世間滅者,對世間沒有實有的觀念。   迦旃延!這世間多數為攀住、執取、黏著所束縛,但對攀住、執取、心的依處   、執持、煩惱潛在趨勢不攀取、不緊握,不固持「我的真我」的人,對「所生   起的只是苦的生起;所滅去的只是苦的滅去。」[一事],不困惑、不懷疑,不   依於他人而智慧在這裡生成,迦旃延!這個情形是正見。   迦旃延!『一切實有』,這是第一種極端;「一切虛無」,這是第二種極端,   迦旃延!不往這兩個極端,如來處在中間說法:「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   緣而有識;……(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但就以那無明的無餘褪去與   滅而行滅;以行滅而識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06]  【取緣有:有←取】   此人生命之世界諸有存在,必須由其心識造想之認知執取。造想執取感覺經驗,乃 以建構概念而成世界諸有。十二緣起之「取」,即是相關想蘊造作之取概念相;「取緣 有」即是,此人造想執取感覺經驗而建構其生活概念世界諸有,佛陀《相應部12‧4 4》有謂:  『比丘們!什麼是世間的集起?緣於眼與色而生起眼識,三者的會合而有觸,以   觸為緣而有受,以受為緣而有渴愛,以渴愛為緣而有取,以取為緣而有有,以   有為緣而有生,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比丘們!   這是世間的集起。緣於耳與聲音……(中略)緣於鼻與氣味……緣於舌與味道   ……緣於身與所觸……緣於意與法而生起意識,三者的會合為觸,以觸為緣而   有受,……(中略)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比丘   們!這是世間的集起。……』[07]  【愛緣取:取←愛】   此人之以造想執取,乃是由其渴愛貪求所致。渴愛為因,執取為果。  【受緣愛:愛←受】   此人之起渴愛貪求,乃是始於感受境遇。感受發生,渴愛隨後。十二緣起之「受」 ,即是相關受蘊之感受作用;「受緣愛」至「愛緣取」,即是由受蘊感覺而至想蘊執取 。  【觸緣受:受←觸】   此人之起感受境遇,乃是先起根塵相觸;觸及發生,感受隨後[08]。十二緣起之「 觸」,即是色法發生觸及六根而尚未達至感受之階段,即是相關於色蘊之發生作用。  【六處緣觸:觸←六處】   此人之起根塵相觸,乃是在於六處之根塵境界存在,即是「眼色、耳聲、鼻香、舌 味、身觸、意法」六處存在。十二緣起之「六處」,即是基於人類生命而言。人類生命 存於欲界,乃有六處存在;色界初禪僅有「眼色、耳聲、身觸、意法」四處,色界於初 禪之上僅有「眼色、耳聲、意法」三處,無色界僅有「意法」處。  【名色緣六處:六處←名色】   此人之六處存在,乃是在於名色存在。名色存在,乃見六處。十二緣起之「名色」 ,即是指無色界以下色界欲界之名色分離的有對法相;而無色界無能無所之「滅有對想 」境界,並無名色分離之相。  【識緣名色:名色←識】   此人之名色存在,乃是在於識之存在。人間之名色與識,對應五蘊層次如下:     色  受  想  行  識     色 | ‥‥‥名‥‥‥ | 識 此種關係,對應於佛陀《相應部12‧2》之謂:  『而,比丘們!什麼是名色?受、想、思、觸、作意,這被稱為名;四大與四大   之所造色,這被稱為色,這樣,這名與這色,比丘們!這被稱為名色。   而,比丘們!什麼是識?有這六類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比丘們!這被稱為識。』[09] 在無明輪迴而諸行變化的時間境界下,識與名色之相互依存,乃是時間境界下之終極因 緣法相;故而佛陀《長部15》有謂:  『阿難!像這樣,以名色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以名色為緣而有觸;   以觸為緣而有受;以受為緣而有渴愛;以渴愛為緣而有取;以取為緣而有有;   以有為緣而有生;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這樣是   這整個苦蘊的集。』[10] 、《相應部12‧65》有謂:  『這識轉回,往前不超越名色,就這個範圍,可能被生、老去、死去;可能去世   、再生,即:以名色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以名色為緣而有六處;   以六處為緣而有觸……(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11] 舍利弗《相應部12‧67》也謂:  『學友!猶如兩把蘆葦束輾轉相依而得立。同樣的,學友!以名色為緣而有識;   以識為緣而有名色;以名色為緣而有六處;以六處為緣而有觸……(中略)這   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學友!如果拉開那(兩把)蘆葦之一,另一束會倒下;如果拉開另一束蘆葦,   (這)一束會倒下。同樣的,學友!以名色滅而識滅;以識滅而名色滅,以名色   滅而六處滅;以六處滅而觸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12]   識與名色之對應境界層次關係,《法鏡蘊論》相關表列如下[13]:     物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命相-空無邊 識無邊 無所有 非想非. 滅盡定  色境 ≦ 受境 < 想境 ≦ 行境 < 識境[ 色空 ≦ 受空 < 想空 ≦ 行空 < 識空 ]  色境 | ‥‥‥‥名境‥‥‥‥ | ‥‥識境‥‥‥‥‥‥‥‥‥‥‥‥‥‥                             ───────────  色陰  受陰  想陰  行陰     識陰 本覺妙明真精 《楞嚴‧卷九、十》  劫濁  見濁  煩惱濁 眾生濁    命濁 湛圓妙覺明心 《楞嚴‧卷四》      幻身  幻心  幻塵     幻滅 非幻不滅   《圓覺‧普眼》 眾生每期舊生命結束之際,伴隨舊生命五蘊之消隕,其生命生活之執取舊有時空世界也 隨之消逝,舊有六處名色也隨之消逝,而唯餘生命業識自性境界。此即密乘中陰救度所 謂中陰身短暫剎那之明空境界,可對應於無色界境界。此種無色界明空覺性境界,即是 一般眾生生命死亡最終,脫離其粗質身與意生身而顯現無色身之境界[14],也就是捨離 名色而唯識存在之境界。無明眾生在時間變化下,業識即刻又起新生命之名色六處,而 再執取新生命生活之新有時空世界,也就誕生其新生命歷程。  【行緣識:識←行】   此識之存在,乃是在於諸行存在。諸行無常,變化不止,因緣相續,也就產生時間 現象;對應於眾生之行,也就在其生命時間下之身行、語行、意行。諸行存在,因緣相 續,也就在時間變化下可見業識存在。十二緣起之「行」,不僅限於五蘊之「行」以「 思」造作,而更涉及識之終極根源,正如《法鏡蘊論》表列可見:  色境 ≦ 受境 < 想境 ≦ 行境 < 識境[ 色空 ≦ 受空 < 想空 ≦ 行空 < 識空]  色境 | ‥‥‥‥名境‥‥(思) | ‥‥識境‥‥‥‥‥‥‥‥‥‥(行極) 行境之思是鏡應於行空之極,而行空即是識境之終極根源,即相關於十二緣起之「行緣 識」─諸行發生,乃存業識。「行緣識」並非時間境界下之因緣,而是條件具足下之緣 起;因為十二緣起之「行」即是時間之源,並不落於時間境界之下。佛陀《相應部12 ‧38》有謂:  『比丘們!凡意圖,凡計畫,凡潛伏者,則有那識存續的所緣;當有所緣時,就   有識的依止處;當有那識的依止處與增長時,則有未來再生的出生;當有未來   再生的出生,則有未來的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這樣是這整個   苦蘊的集。』[15] ,其中所謂「意圖」、「計畫」、「潛伏」是相關諸行發生層次,「則有那識存續的所 緣」是相關時間現象下的業識存在。佛陀《相應部22‧82》又謂:  『比丘!當這麼知、這麼見時,關於這有識之身與一切身外諸相,   沒有我作、我所作、慢煩惱潛在趨勢。』[16] ,而所謂「有識之身」的相關「識我」對應於初果須陀洹應捨的「我身」之見,所謂「 意圖」對應於二果斯陀含應捨的「我作」之見,所謂「計畫」對應於三果阿那含應捨的 「我所作」之見,所謂「潛伏」對應於四果阿羅漢應捨的「我慢勢」(慢煩惱潛在趨勢) 之見,而可見如下《法鏡蘊論》表列對應:  物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命相[空無邊 識無邊 無所有 非想非] 滅盡定  色蘊 ≦ 受蘊 < 想蘊 ≦ 行蘊 < 識蘊[ 色空 ≦ 受空 < 想空 ≦ 行空 < 識空 ]                   ↑相蘊(超脫道之定境次第)                    法鏡[ 色鏡 ≦ 受鏡 < 想鏡 ≦ 行鏡 < 識鏡 ]                   ↓性蘊(解脫道之慧境次第)                     色明 ≦ 受明 < 想明 ≦ 行明 < 識明                     我身  我作  我所作 我慢勢                    【識我】【意圖】【計畫】【潛伏】                     無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阿賴耶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諸行層次之相應我執,由深而淺是「潛伏」之「我慢勢」、「計畫」之「我所作」 、「意圖」之「我作」,然後有其對應被作的「識我」之「我身」;而此相應我執層次 ,也就是修行證果解脫必須逐次破除的無明妄執層次。無明妄執而隨觀染著,諸行緣識 而幻起自性真我,佛陀《相應部12‧59》有謂:  『比丘們!當在會被結縛的法上住於隨觀樂味時,則有識的下生;以識為緣而有   名色,……(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17] 眾生每期舊生命結束之際,伴隨舊生命五蘊之消隕,其生命生活之執取舊有時空世界也 隨之消逝,舊有六處名色也隨之消逝,而唯餘生命業識自性境界。入解脫流之初二三果 聖者,於此死生境界諸行生滅之際,可以自然進展其慧觀功夫,從而於有限輪迴轉生中 逐步解脫;所以初二三果聖者即使轉生在世不修不證,也會在每次命盡死生之際,逐步 趨向解脫,最終到達淨居天最高之色究竟天,而在色究竟天命終自然解脫[18]。  【無明緣行:行←無明】   諸行之存在,乃是在於無明存在。無明緣行,諸行存在而產生時間現象,所以時間 現象是找不到最初起點,《彌蘭王問經‧38》有謂:  『過去的時間、未來的時間、現在的時間之根本都是無明,以無明為緣而行生,   以行為緣而識生,以識為緣而『名』、『色』生,以『名』、『色』為緣而六   處生,以六處為緣而觸生,以觸為緣而受生,以受為緣而愛生,以愛為緣而取   生,以取為緣而有生,以有為緣而生生,以生為緣而老、病、死、憂、悲、苦   、惱等諸苦聚生。就是這樣,一切的時間最初的開始起點是無法知悉的。』[19] 然而無明並非真實存在之法,只是佛法用以說明標註生命輪迴終極原因的某種理論概念 。既然輪迴是緣於妄見染著而導致諸行,佛陀即定義「明」是代表沒有妄見染著,而「 無明」是代表有著妄見染著,《相應部12‧25》即以無明之緣起妄見作務之身語意 行而謂:  『阿難!但就以無明的無餘褪去與滅,則以此為緣生起自身內樂、苦的身體不存在   ;以此為緣生起自身內樂、苦的言語不存在;以此為緣生起自身內樂、苦的意不   存在;……(中略)的田不存在;……(中略)的地不存在;……(中略)的處   不存在;以此為緣生起自身內樂、苦的作務不存在。』[20] ,《相應部12‧51》解說無明緣行而導致輪迴轉生乃謂:  『比丘們!如果一個進入了無明的人造作福行,則識有福的轉生;如果造作非福行   ,則識有非福的轉生;如果造作不動行,則識有不動的轉生。   比丘們!當比丘的無明已被捨斷,明已被生起;以無明的褪去,明的生起,他不   造作福行,不造作非福行,不造作不動行,當不造作、不製造思時,他在世間中   不執取任何事物。不執取則不戰慄,不戰慄就自己證涅槃,他了知:「出生已盡   ,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21] 「無明」只是佛法概念,用以代表妄見染著而不明真相,並非真實存在之法相;故而佛 陀《相應部12‧30》說明相應輪迴緣起之「苦集滅道」四聖諦,便只論及無明以外 的其他十一緣起,而謂:  『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不了知老死,不了知老死集,不了知老死滅,不   了知導向老死滅道跡者,「他們確實將住立於老死的超越」,這是不可能的;   不了知生……(中略)有……取……渴愛……受……觸……六處……名色……   識……不了知行,不了知行集,不了知行滅,不了知導向行滅道跡者,「他們   確實將住立於行的超越」,這是不可能的。』[22]   佛陀《相應部12‧23》即完整說明了由無明輪迴而滅盡煩惱的解脫過程而謂:  『比丘們!像這樣,以無明為近因而有行;以行為近因而有識;以識為近因而有   名色;以名色為近因而有六處;以六處為近因而有觸;以觸為近因而有受;以   受為近因而有渴愛;以渴愛為近因而有取;以取為近因而有有;以有為近因而   有生;以生為近因而有苦;以苦為近因而有信;以信為近因而有喜悅;以喜悅   為近因而有喜;以喜為近因而有寧靜;以寧靜為近因而有樂;以樂為近因而有   定;以定為近因而有如實智見;以如實智見為近因而有厭;以厭為近因而有離   貪;以離貪為近因而有解脫;以解脫為近因而有滅盡智。』[23]   (苦)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    ↓    信→喜悅→喜→寧靜→樂→定→如實智見→厭→離貪→解脫→滅盡智。 ............................................................................ [01] 相應部12相應4經/毘婆尸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75.htm       ‥‥‥‥‥‥    相應部12相應10經/喬達摩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81.htm [02] 相應部12相應1經/緣起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72.htm [03] 《維基百科》十二因緣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A%8C%E5%9B%A0%E7%BC%98 [04] 相應部12相應19經/賢智者與愚癡者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0.htm [05] 相應部12相應37經/非你們的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8.htm [06] 相應部12相應15經/迦旃延氏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86.htm [07] 相應部12相應44經/世間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15.htm [08] 相應部12相應25經/地生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6.htm    相應部12相應26經/優波梵那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7.htm [09] 相應部12相應2經/解析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73.htm [10] 長部15經/因緣大經(大品[第二])(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15.htm [11] 相應部12相應65經/城市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36.htm [12] 相應部12相應67經/蘆葦束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38.htm [13] 《法鏡蘊論(初稿)‧稿序》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1640648.A.32D.html    《法鏡蘊論(初稿).法蘊第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1640956.A.3B5.html    《法鏡蘊論(初稿.0).法鏡第二》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4737274.A.051.html [14] 一般來說,粗質身是欲界眾生之身,意生身是色界眾生之身,無色身是無色界眾 生之身。關於此三身觀念之佛典出處,可見    《長部9經/玻得播達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09.htm  『玻得播達!有這三種真我取得:粗的真我取得、意所生的真我取得、無色的真   我取得。玻得播達!什麼是粗的真我取得呢?有色的、四大之物、以物質食物   為食的,這是粗的真我取得。什麼是意所生的真我取得呢?有色的、意所生的   、有所有肢體與小肢,不缺諸根的,這是意所生的真我取得。什麼是無色的真   我取得呢?無色的、想所生的,這是無色的真我取得。』 [15] 相應部12相應38經/思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9.htm    相應部12相應39經/思經第二(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10.htm    相應部12相應40經/思經第三(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11.htm [16] 相應部22相應82經/滿月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600.htm    中部109經/滿月大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09.htm [17] 相應部12相應59經/識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30.htm [18] 相應部46相應3經/戒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313.htm    相應部48相應15經/詳細經第一(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467.htm [19] 彌蘭王問經‧三十八:過去、現在、未來(喬正一譯白話)    http://www.charity.idv.tw/w/w38.htm [20] 相應部12相應25經/地生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6.htm [21] 相應部12相應51經/審慮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22.htm [22] 相應部12相應30經/沙門婆羅門經第二(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1.htm    相應部12相應33經/智之事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4.htm    相應部12相應34經/智之事經第二(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5.htm    相應部12相應36經/無明為緣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7.htm [23] 相應部12相應23經/近因經(莊春江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4.htm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75.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3640757.A.AC2.html amidha:轉錄至看板 Buddhism 12/01 13:07 amidha:轉錄至看板 soul 12/01 13:07
soulism: 不是同一類的東西,不能做比較,像五蘊和無色界定等是不同 12/01 15:22
soulism: 的東西,這樣放在一起,只會增加混亂. 12/01 15:23
五蘊與無色界定是不同的,但有對應關連;這其中關連的說明,要看《法鏡蘊論》。 ※ 編輯: amidha (36.224.181.104), 12/01/2018 21:20:47